2024届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芷兰实验学校历史班化学高一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2_第1页
2024届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芷兰实验学校历史班化学高一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2_第2页
2024届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芷兰实验学校历史班化学高一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2_第3页
2024届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芷兰实验学校历史班化学高一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2_第4页
2024届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芷兰实验学校历史班化学高一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芷兰实验学校历史班化学高一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氯气可用于制漂白粉 B.明矾可用作净水剂C.硅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D.硅酸钠可用于制木材防火剂2、华裔科学家高锟因“在光学通信领域中光在光导纤维中传输”的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开创性成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A.SiB.SiO2C.Na2SiO3D.SiCl43、下列物质的变化能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是()A.氯化氢气体溶于水 B.蔗糖溶于水C.冰醋酸固体受热熔化 D.红磷单质受热熔化4、节日燃放的烟花利用了“焰色反应”的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焰色反应属于化学变化B.NaCl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C.某样品的焰色颜色为黄色,则该样品仅含有钠元素D.焰色反应时金属丝应用硫酸清洗并在外焰上灼烧至没有颜色,再蘸取样品灼烧5、常温下将盛有10mLNO2和10mLNO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并向其中通入O2,一段时间后,试管内还剩余2mL气体,则通入O2的体积可能为()A.8mLB.8.5mLC.l0mLD.10.5mL6、下列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实验事实结论A某物质在熔融态下能导电该物质一定是电解质B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CSO2的水溶液能导电SO2为电解质D已知:Cl2+2FeCl2=2FeCl3反应能发生氧化性:Cl2>FeCl3A.A B.B C.C D.D7、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Na2CO3+CaCl2=CaCO3↓+2NaClB.Fe+CuSO4=Cu+FeSO4C.NH3+HCl=NH4ClD.CaO+H2O=Ca(OH)28、下列有关电解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固体氯化镁不导电,所以氯化镁不是电解质B.三氧化硫水溶液的导电性很好,所以三氧化硫是电解质C.熔融的铁导电性很好,所以铁是电解质D.氯化钾熔融状态能导电,所以氯化钾是电解质9、可以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并干燥的气体是A.H2B.NH3C.Cl2D.SO210、制备干燥氨气所需的药品是()A.氯化铵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B.浓氨水、浓硫酸C.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铵晶体、浓硫酸 D.氯化铵固体、碱石灰、氢氧化钙11、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硅酸盐的组成,其中正确的是()A.钙沸石Ca(Al2Si3O10)·3H2O表示为CaO·Al2O3·3SiO2·3H2OB.镁橄榄石Mg2SiO4表示为MgO·SiO2C.正长石KAlSi3O8表示为K2O·Al2O3·3SiO2D.高岭石Al2(Si2O5)(OH)4表示为Al2O3·SiO2·2H2O12、在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A.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B.用量筒从食盐溶液中量出4.3mL溶液C.过滤时,烧杯内壁与漏斗下端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13、实验室中用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氨气的喷泉实验,实验结束后的情况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用热毛巾覆盖烧瓶底引发喷泉实验B.红色溶液未充满是因为装置漏气C.烧瓶中溶液呈红色是因为氨气能电离出OH-D.若在标准状况下进行该实验,得到氨水的浓度是1/22.4mol·L-114、下列离子在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加入铝粉一定可以产生H2的一组是A.NH4+、Fe3+、SO42-、Cl- B.Na+、H+、AlO2-、Cl-C.Mg2+、H+、SO42-、NO3- D.Ba2+、K+、OH-、Cl-15、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锈钢属于化合物B.钢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C.铝制饮料罐应回收利用D.青铜是铜合金中的一种16、下列各项递变规律错误的是:A.沸点:NH3<PH3<AsH3B.非金属性:N>P>AsC.还原性:AsH3>PH3>NH3D.酸性:HNO3>H3PO4>H3AsO4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如图所涉及的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C、D、E为单质,E为固体,F为有磁性的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反应中生成的水及次要产物均已略去):(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E________。(2)指出MnO2在相关反应中的作用:反应①中是________剂,反应②中是________剂。(3)若反应①是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则A是________(填化学式);若反应①是在常温条件下进行,则A是________(填化学式);如在上述两种条件下得到等质量的C单质,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_。18、现有A、B、C、D四种化合物,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的焰色均为紫色。A、B、C的水溶液都呈碱性,和盐酸反应均可得到D。将固体C加热可制得A,同时可得到无色、无味的气体E,该气体能引起温室效应。B与C的溶液混合后可得到A。试推断: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E、_______。19、在化学课上,围绕浓硫酸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将适量的蔗糖放入烧杯中,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适量浓硫酸,迅速搅拌,放出大量的热,同时观察到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请回答:(1)生成的黑色(单质)物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2)这种黑色物质继续与浓硫酸作用会产生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这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这种黑色物质继续与浓硫酸作用,产生两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据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__________(填序号)。A.酸性B.吸水性C.脱水性D.强氧化性(4)将实验(2)产生的刺激性气味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可以看到品红溶液_________说明这种气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性;将(2)中产生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通入水中可生成一种不稳定、易分解的酸,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2和氯水漂白性的强弱,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1)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SO2.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打开A的分液漏斗活塞后,漏斗中液体未流下,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2)实验室用装置E制备Cl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请指出该反应中的液体反应物在反应中所表现出的化学性质_____。若液体反应物中的溶质反应了6mol,则标准状况下生成Cl2的体积为_____L(3)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_____、D_____(4)C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写出吸收Cl2的离子方程式_____(5)另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会更强。他们将制得的SO2和Cl2按1:1同时通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溶液基本不褪色。请你分析该现象的原因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1、NaCl、NaOH、Na2CO3和NaHCO3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相互间可以发生转化,请回答以下问题:(1)粗盐经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后,仍含有MgCl2及Na2SO4等可溶性杂质,请写出检验其中是否含有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要配制480mL0.2mol/L的NaOH溶液,需要称量NaOH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3)如图,实验一是为了比较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则试管A中所盛的药品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能证明热稳定性强弱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4)实验二是为了探究Na2O2与CO2的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5)向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CO2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题分析】

A、Ca(OH)2和Cl2反应可制取漂白粉,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A正确,不符合题意;B、明矾为KAl(SO4)2,在水中电离出来的Al3+能水解得到Al(OH)3胶体,可以得到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可用于净水,B正确,不符合题意;C、硅单质可用于制作电脑芯片,太阳能电池板,而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SiO2,C错误,符合题意;D、硅酸钠作为木材防火剂则充分利用了其不燃不爆的物理性质,本身硅酸钠就不燃烧,而将硅酸钠涂在木材表面就阻隔了木材与空气中氧气的直接接触,D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2、B【解题分析】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硅常用于制造电脑芯片和太阳能电池板;硅酸钠可用作木材防腐、防火;四氯化硅可用于制备高纯硅。答案选B。3、A【解题分析】

电解质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产生自由移动离子,据此判断。【题目详解】A.氯化氢是电解质,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电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能产生自由移动离子,A正确;B.蔗糖是非电解质,溶于水不能发生电离,不能产生自由移动离子,B错误;C.醋酸是电解质,溶于水可以发生电离,冰醋酸固体受热熔化不能发生电离,不能产生自由移动离子,C错误;D.红磷单质是非金属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受热熔化不能产生自由移动离子,D错误;答案选A。【题目点拨】注意掌握电解质的电离条件:①离子化合物(如大多数盐、强碱等)既能在水溶液中电离、导电,又能在熔融状态下发生电离、导电;②共价化合物(如:液态HCl、纯硫酸、纯硝酸等)只能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导电,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发生电离、导电。因此可以通过熔融时是否导电,来证明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4、B【解题分析】

A.焰色反应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因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只要含有的金属元素相同,无论是单质还是化合物灼烧时火焰颜色都相同,NaC1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为钠的颜色,都为黄色,故B正确;C.某样品的焰色颜色为黄色,只能说明该样品含有钠元素,但不一定仅有钠元素,故C错误;D.焰色反应时金属丝应用盐酸清洗并在外焰上灼烧至没有颜色,再蘸取样品灼烧,硫酸盐的沸点较高不易挥发,会附着在铂丝上不能使用硫酸,故D错误;答案选B。【题目点拨】焰色反应是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只要含有同种金属元素,不论单质还是化合物,焰色反应是相同的。5、B【解题分析】①当剩下的气体为O2时,10mLNO2和10mL

NO说明完全反应生成硝酸,则:4NO2+O2+2H2O═4HNO3,4NO+3O2+2H2O═4HNO3,4

1

4

310mL

2.5mL

10mL

7.5mL所以通入的氧气体积为:2.5mL+7.5mL+2mL=12mL;

②当剩余的气体为NO时,可以认为10mL

NO2完全反应生成硝酸,10mLNO中剩余2mL,有8mL转化成硝酸,则:4NO2+O2+2H2O═4HNO3,4NO+3O2+2H2O═4HNO3,4

1

4

310mL

2.5mL

8mL

6mL所以通入氧气的体积为:2.5mL+6mL=8.5mL,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有关混合物反应的化学计算。明确反应后剩余气体组成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NO、二氧化氮与氧气、水转化成硝酸的反应原理,要求学生掌握讨论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6、D【解题分析】

A.熔融态或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才是电解质,水银在熔融态下也能导电,但却不是电解质,A项错误;B.若溶液中有也能得到白色沉淀,因此实验设计不严谨,B项错误;C.溶于水后和水反应得到,可以电离出离子导电,因此只能说是电解质,但不能说是电解质,C项错误;D.根据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氯气是氧化剂,氯化铁是氧化产物,D项正确;答案选D。7、B【解题分析】

存在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反之,不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以此来解答.【题目详解】A.Na2CO3+CaCl2=CaCO3↓+2NaCl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B.Fe+CuSO4=Cu+FeSO4中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符合题意;C.NH3+HCl=NH4Cl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D.CaO+H2O=Ca(OH)2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8、D【解题分析】

A项、固体氯化镁中含有不能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所以不能导电,但水溶液或熔融状态能导电,属于电解质,故A错误;B项、虽然三氧化硫的水溶液导电性很好,但溶液中的离子是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电离的,属于非电解质,故B错误;C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必须是纯净的化合物,铁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D项、氯化钾熔融状态能导电,离子是氯化钾电离的,所以是电解质,故D正确。答案选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电解质的判断,侧重考查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注意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还要注意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如离子化合物晶体,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金属单质,为易错点。9、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从装置可以看出该气体可以用浓硫酸干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符合这些条件的是H2,A对,NH3不能用浓硫酸干燥,Cl2和SO2的密度比空气大。考点:气体的干燥和收集。10、D【解题分析】

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消石灰反应制备氨气,氨气为碱性气体,极易溶于水,干燥氨气应用碱性或中性干燥剂,据此进行判断。【题目详解】A.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溶液制备氨气,且无法获得干燥氨气,A错误;B.浓硫酸能够与氨气反应,不能干燥氨气,B错误;C.浓硫酸能够与氨气反应,不能使用浓硫酸干燥氨气,C错误;D.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消石灰反应制备氨气,氨气为碱性气体,可用碱石灰干燥,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氨气的制备和干燥,实验室制备氨气可用氯化铵和消石灰反应,也可用浓氨水和碱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制备,侧重考查氨气性质。11、A【解题分析】

通常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组合形式表示硅酸盐的组成。【题目详解】A.钙沸石Ca(Al2Si3O10)·3H2O表示为CaO·Al2O3·3SiO2·3H2O,A项正确;B.镁橄榄石Mg2SiO4表示为2MgO·SiO2,B项错误;C.正长石KAlSi3O8表示为K2O·Al2O3·6SiO2,C项错误;D.高岭石Al2(Si2O5)(OH)4表示为Al2O3·2SiO2·2H2O,D项错误;答案选A。【题目点拨】硅酸盐改写成氧化物形式的方法:(1)氧化物的书写顺序: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2)氧化物前计量数的配置原则:除氧元素外,其他元素按配置前后原子个数守恒原则配置计量数,且不同氧化物间以“·”隔开。(3)出现分数时应化为整数。如正长石:KAlSi3O8不能写成K2O·Al2O3·3SiO2,应写成K2O·Al2O3·6SiO2。12、D【解题分析】

A.在滤操作中,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上,防止滤纸弄破,故A正确;B.用量筒从食盐溶液中量出4.3mL溶液,试剂瓶口要紧挨着量筒口,故B正确;C.过滤时,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故C正确;D.根据胶头滴管加液时,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尖端应垂直悬空于试管上方0.5cm处,故D错误;题目要求选不能接触的,故选D。【题目点拨】过滤的原理: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混合物分离的方法,普通的常压过滤实验中的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不要留有气泡;二低:漏斗内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液体时,烧杯与玻璃棒接触;玻璃棒末端与漏斗内三层滤纸处接触,漏斗下端与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接触。13、D【解题分析】

A.图1装置中有胶头滴管,用胶头滴管向圆底烧瓶中加入少量水即可引发喷泉实验,不需要用热毛巾覆盖,故A错误;B.图2装置中红色溶液未充满可能是氨气不纯,装置漏气不会发生喷泉现象,故B错误;C.烧瓶中溶液呈红色是因为一水合铵能电离出OH-,故C错误;D.设圆底烧瓶的体积为1L,得到氨水的浓度c===mol/L,故D正确;正确答案是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喷泉实验,明确喷泉实验原理是解本题关键,只要这种气体极易溶于该溶液就能形成喷泉。14、D【解题分析】

加入铝粉一定可以产生H2的溶液可以是酸性也可以是碱性。【题目详解】A.Fe3+有颜色,不能在无色溶液中存在,故A错误;B.AlO2-和少量H+反应生成Al(OH)3,AlO2-和过量H+反应生成Al3+,故AlO2-和H+不能共存,故B错误;C.Mg2+、H+、SO42-、NO3-的溶液中有硝酸,加入铝粉不能产生H2,故C错误;D.Ba2+、K+、OH-、Cl-的溶液有OH-,加入铝粉一定可以产生H2,且离子直接不发生反应,故D正确;正确答案是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离子共存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加入铝粉能放出H2,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酸性,注意题目无色的要求。15、A【解题分析】

A.不锈钢属于合金,合金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B.钢属于铁合金,目前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铁合金,故B正确;C.回收废旧金属,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节约冶炼金属消耗的能源,所以铝制饮料罐应回收利用,故C正确;D.青铜是铜合金中的一种,还有黄铜、白铜等铜合金,故D正确;故选A。16、A【解题分析】A、氨气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沸点高于同主族其它氢化物,选项A错误;B、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则非金属性:N>P>As,选项B正确;C、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N>P>As,则还原性:AsH3>PH3>NH3,选项C正确;D、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N>P>As,则酸性:HNO3>H3PO4>H3AsO4,选项D正确。答案选A。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HClFe催化氧化KClO3H2O22∶1【解题分析】

根据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转化关系分析解答;根据氯气的制备原理及氯气的强氧化性分析解答。【题目详解】(1)本题的突破口为“F为有磁性的化合物”,所以F为Fe3O4,逆向推理可知E为固体属于E是Fe,C为O2,由于A是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则A为KClO3,同时注意到G、H之间的转化为Fe3+与Fe2+之间的转化,不难推出D为Cl2,B为HCl;故答案为HCl,Fe。(2)反应①的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其中MnO2作催化剂,反应②方程式为:MnO2+4HClMnCl2+Cl2↑+2H2O,其中MnO2中的Mn元素化合价从+4价降低到+2价,所以MnO2作氧化剂;故答案为催化,氧化。(3)若反应①是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则A是KClO3,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若反应①是在常温条件下进行,则A是H2O2,方程式为:2H2O22H2O+O2↑,假设两种条件下均生成氧气1mol,当A是KClO3时,生成1molO2转移4mole-,当A是H2O2时,生成1molO2时,转移2mole-,所以在上述两种条件下得到等质量的C单质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2:1;故答案为KClO3,H2O2,2∶1。18、K2CO3KOHKHCO3KClCO2。【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推断。A、B、C、D四种化合物的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呈紫色,A、B、C、D都是钾的化合物;固体C加热可制得A,同时得到无色、无味的气体E,E能引起温室效应,E为CO2,A、C的水溶液呈碱性,则A为K2CO3、C为KHCO3;A、C和HCl反应生成的D为KCl;B的水溶液呈碱性,与HCl反应生成KCl,B与C的溶液混合得到A,B为KOH。则A、B、C、D、E依次为K2CO3、KOH、KHCO3、KCl、CO2。19、CSO2C+2H2SO4(浓)CO2↑+2SO2↑+2H2OCD褪色漂白SO2+H2OH2SO3【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以浓硫酸与蔗糖作用的探究性实验为载体,考查浓硫酸、SO2的性质。(1)蔗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浓硫酸将蔗糖中的H、O以2:1的组成脱去,生成的黑色单质为C。(2)黑色物质为C,C继续与浓硫酸反应生成CO2、SO2和H2O,产生的两种气体为CO2和SO2,CO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成分为SO2,C与浓硫酸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CO2↑+2SO2↑+2H2O。(3)由蔗糖逐渐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由C与浓硫酸反应产生两种气体说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该过程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答案选CD。(4)实验(2)产生的刺激性气味气体为SO2,SO2具有漂白性,SO2通入品红溶液中,可以看到品红溶液褪色。SO2属于酸性氧化物,通入水中SO2会与水反应生成不稳定、易分解的H2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H2OH2SO3。20、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没有取下来MnO2+4HCl(浓)MnCl2+Cl2↑+2H2O酸性和还原性33.6褪色的品红又恢复成红色溶液没有明显变化Cl2+2OH-=Cl-+ClO-+H2OCl2+SO2+2H2O=2HCl+H2SO4【解题分析】

A用于制备SO2,可用Na2SO3与硫酸反应制取,B用于检验二氧化硫的生成,E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MnO2+4HCl(浓)MnCl2+Cl2↑+2H2O制备氯气,D用于检验气体的漂白性,C用于吸收尾气。(1)塞子没有取下来,打开活塞时,空气无法进入分液漏斗内部,从而造成分液漏斗内的压强小于大气压强。(2)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固体与浓盐酸加热反应制备氯气,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反应中HCl被氧化生成Cl2,表现出还原性;反应生成盐,表现出酸性。由方程式可知,6molHCl参加反应生成氯气:6mol×=1.5mol,则生成的氯气的体积为1.5mol×22.4L/mol。(3)次氯酸的漂白性是永久性的,加热也不会改变反应产物;二氧化硫的漂白是暂时的,加热时,无色的产物会分解,又生成原来的反应物。(4)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5)氯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二氧化硫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水溶液中两者1:1发生反应生成没有漂白性的产物。【题目详解】(1)塞子没有取下来,打开活塞时,空气无法进入分液漏斗内部,造成分液漏斗内的压强小于大气压强,液体无法流出。答案为: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没有取下来;(2)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固体与浓盐酸加热反应制备氯气,反应的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反应中HCl被氧化表现还原性,同时生成盐表现酸性;由方程式可知,6molHCl参加反应生成氯气:6mol×=1.5mol,则生成的氯气的体积为1.5mol×22.4L/mol=33.6L。答案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酸性和还原性;33.6;(3)次氯酸的漂白性是永久性的,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是暂时的。加热时,次氯酸漂白过的溶液无变化,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加热时会变成红色。答案为:褪色的品红又恢复成红色;溶液没有明显变化;(4)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答案为:Cl2+2OH-=Cl-+ClO-+H2O;(5)氯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二氧化硫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水溶液中两者1:1发生反应Cl2+SO2+2H2O=2HCl+H2SO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