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服务调查_第1页
卫生服务调查_第2页
卫生服务调查_第3页
卫生服务调查_第4页
卫生服务调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卫生服务调查一、调查目标(一)了解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及主要健康问题,分析卫生服务需要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二)了解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水平及特点,分析居民服务需求、利用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居民服务利用的经济负担。(三)了解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分析医疗保障制度对居民卫生服务利用产生的影响,对减轻居民医疗经济负担的作用,研究医疗保障制度对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作用。(四)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提供能力、服务质量,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存在的问题,发现服务提供与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之间的差距。(五)了解医疗服务提供和利用各方的期望,分析不同群体对医疗卫生服务认识的异同点,探讨医患关系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二、调查组织与时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为抽样调查和专题调查研究两部分。抽样调查包括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调查、医务人员问卷调查,调查时间拟定于2008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与以往调查的时间保持一致。专题研究将根据工作需要在年内不同时间开展。

三、调查内容(一)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要:调查人口与社会经济学特征、健康状况的自我评价、居民患病伤情况、失能状况等;(二)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因病治疗情况、需求未满足程度及原因,居民利用公共卫生服务情况、门急诊和住院服务的类型和水平,各种类型服务利用个人支付费用的情况等;(三)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医疗保障系统的组成、医疗保险覆盖情况、补偿范围与补偿水平、主要保险制度的运行情况等;(四)居民的满意度:对医疗卫生服务系统的满意度、医疗服务提供过程的满意度、对医疗保障制度的满意度;(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提供能力与质量:人力资源基本情况、人员服务提供能力、房屋及主要设备、收支状况、服务提供数量与质量;(六)医务人员执业环境与满意度。四、调查方法与对象(一)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家庭健康询问调查采用入户询问的方法收集数据。由经过培训合格的调查员按调查表的项目对调查户所有成员逐一进行询问。家庭健康询问调查设调查员和调查指导员。调查员负责入户调查,调查指导员负责调查的组织、指导、检查及验收工作。调查员和调查指导员应是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以上卫生机构的卫生人员。(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问卷调查。调查将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由卫生机构自我填报。调查对象为样本乡或街道中所有的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村卫生室。机构调查由县(区、市)卫生局负责组织填写、收集和质量核查。调查问卷主要由基层卫生资源状况、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及提供情况、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情况等调查表组成。此次调查研究将充分利用统计年报资料等各种已有调查资料,对已有的数据不再作重复调查,以提高调查质量及效率。(三)医务人员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样本地区中部分二、三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和护理人员,调查问卷由被抽中人员按调查问卷的内容进行自我填报。由县(区、市)卫生局负责组织填写、收集和质量核查。(四)专题研究。专题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由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著名院校的教授及研究人员共同实施,由被调查地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配合完成。初步确定调查研究地区为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湖北、广东、重庆、四川、甘肃、宁夏等地,随着调查研究的深入,调查地区将有可能进一步扩展。研究主要包括:(1)基层卫生人力资源与服务提供能力;(2)基层服务质量;(3)基层卫生筹资与激励机制;(4)基层卫生机构药品的使用;(5)医患关系研究;(6)居民卫生服务(防、治、保、康)需求的定性研究;(7)流动人口卫生问题研究;(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研究。五、抽样设计

国家卫生服务调查遵循经济而有效的原则,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本次调查样本地区与前三次保持一致,样本住户重新随机抽取。在调查设计过程中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对原有样本的代表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原有样本地区对国家整体人口、经济、教育及居民健康状况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调查样本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94个县(市、区)、470个乡镇(街道)、940个村(居委会)。家庭健康询问调查最终的抽样单位是户,在每个样本村(居委会)中随机抽取60户,全国共抽取56400户(约20万人口)。六、调查质量控制为了保证调查顺利开展和调查质量,必须对调查的每一个环节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并将质控措施贯穿于调查的全过程,包括设计阶段(含调查表的设计)的质量控制、对调查员的质量控制、现场调查阶段的质量控制和资料整理阶段的质量控制,其中,抓好现场调查阶段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七、数据处理及上报方式样本地区(省或县)负责调查数据录入,按照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提供的录入软件对家庭询问调查、机构调查及医务人员调查的数据进行录入。为了保证数据录入质量,采取调查数据两遍录入的方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收集和审核本省(区、市)样本地区的调查数据,审核无误后报送至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录入数据通过电子邮件报送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机构调查数据应于2008年8月10日前报送,家庭健康询问调查数据和医务人员调查数据应于2008年8月31日前报送。主要发现一、我国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量及主要健康问题

二、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利用费用与医疗保险覆盖

三、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普及

四、居民健康行为得到改善

五、医患双方满意度与和谐医患关系一、我国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量及主要健康问题

(一)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量持续增加。(二)城乡居民患病结构继续变化(三)疾病负担有所增加

(一)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量持续增加调查地区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8.9%(其中:城市22.2%、农村17.7%),与2003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相比,调查地区患病率增加了4.6个百分点,城市增加6.9个百分点、农村增加3.7个百分点。按2008年人口总数13.3亿推算,当年全国两周患病累计总人次数达65.4亿,比2003年增加了14.6亿。调查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按病例数计算)为20.0%(其中:城市28.3%、农村17.1%),与2003年调查相比,患病率增加4.9个百分点,农村增加比例略高于城市。推算全国2008年慢性病总病例数达到2.6亿,比2003年增加了0.6亿。(二)城乡居民患病结构继续变化我国城乡居民两周患病的疾病结构在过去的十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两周病例中,新发病例的比例由1998年的61%下降到2008年的39%,而慢性病持续到两周内的病例由39%增加到了61%,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在慢性病患病中,循环系统疾病(如心脏病、脑血管病、高血压病等)、内分泌系疾病(如糖尿病)增加明显,而呼吸、消化等系统的慢性病明显下降。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医生明确诊断的循环系统疾病例数由1993年的0.37亿增加到1.14亿(其中:高血压患者由1400万增加到7300万、脑血管病由500万增加到1300万);糖尿病病例数从200万增加到1400万。(三)疾病负担有所增加

衡量病伤负担可用两周内疾病持续天数、短期失能(因病卧床、休工和休学天数)、长期失能(活动受限)等指标来表示。调查地区两周内每千人口疾病持续天数为1537天、每千人口因病卧床天数为185天,每千劳动力人口因病休工天数为90天,每千在校学生的因病休学天数为44天;与2003年调查结果相比,每千人口疾病持续天数、因病卧床天数增加,休工、休学天数有减少。本次调查,60岁及以上人群长期失能率(活动受限)为31.1%,其中:城市26.0%,农村33.8%。与2003年相比,城市老年人口失能率没有变化,农村地区略有增加。二、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利用费用与医疗保险覆盖

(一)居民医疗服务的需求及利用量增加(二)居民未利用医疗服务的比例下降(三)居民未利用医疗服务的原因分析

(四)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覆盖面增加

(五)城乡居民医疗费用补偿水平提高(六)医疗费用过快增长趋势基本得到控制

(一)居民医疗服务的需求及利用量增加

调查地区居民两周就诊率为14.5%(其中:城市12.7%、农村15.2%),与2003年13.4%的结果相比,略有增加。由此推算,2008年全国门急诊人次数达50.1亿,比2003年增加2.6亿人次。门诊病人就诊流向发生明显变化: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农村乡村两级卫生组织)就诊的比例由2003年的69.5%增加至2008年的73.7%;其中:城市由36.6%增加至48.3%,农村由79.3%增加至81.7%。调查地区居民年住院率为6.8%(其中:城市7.1%、农村6.8%),比2003年增加了近一倍。住院人次中,疾病和损伤占79.4%,住院分娩占16.5%。以2008年住院率推算,当年全国住院人次数近1亿人次。(二)居民未利用医疗服务的比例下降调查地区两周新发病例未就诊比例为38.2%(其中:城市为47.9%、农村35.6%),比2003年下降了6百分点,农村下降幅度略大于城市。未就诊病例中,70%的患者通过自行服药或药店购药等方式对疾病进行了治疗,只有少部分患者未进行任何治疗。经医生诊断需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为21%(其中:城市22%、农村20%),与2003年调查相比,出现下降趋势。(三)居民未利用医疗服务的原因分析

调查地区两周新发病人未就诊的首要原因是病人自感病轻认为不需要就诊,这部分病人占未就诊病人的67.8%;其次是因为经济困难或认为就诊太贵而未就诊,占未就诊病人的14.9%。医生诊断需住院而病人未住院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占70.3%,“自认没必要”住院的病人占10.7%,因为“无时间”而未住院的占7.7%。住院病人中,36.8%的病人是自己要求出院的,比2003年下降了6.5个百分点。在自己要求出院的病人中,经济困难或花费太多而要求出院的病人占54.5%,比2003年减少了9.4个百分点,该情况的改善主要发生在农村地区。(四)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覆盖面增加本次调查城市地区居民拥有各种社会医疗保险比例为71.9%,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比例为44.2%,比2003年增加了1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率为12.5%。农村地区,拥有各种社会医疗保险人口的比例达到92.5%,89.7%的调查居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9%拥有其他社会医疗保险。(五)城乡居民医疗费用补偿水平提高

调查发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的居民中,有72.6%门急诊患者的医疗费用全部或部分得到了报销,或从医保卡中直接进行了支付;94.8%的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得到了报销,报销费用占其住院费用的66.2%。享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人群中,有三分之一门急诊患者的医疗费用获得了报销;79.3%住院患者医疗费用得到报销,报销费用占其住院总费用的49.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的居民中,有33.5%的门诊患者得到报销或从家庭帐户中支付,65.6%的门诊患者需完全自付医药费用;有85.3%的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得到报销,获报销费用占其住院总费用的34.6%。六)医疗费用过快增长趋势基本得到控制

三、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普及(一)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二)妇幼卫生保健

(三)农村改水、改厕

(四)重点疾病预防控制(一)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本次调查城乡儿童计划免疫建卡率为97.9%,比2003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农村地区变化显著,由2003年87.3%提高到97.8%。五种主要疫苗的接种完成率分别为:卡介苗98.8%、百白破90.7%、脊髓灰质炎92.4%、麻疹92.1%、乙肝疫苗93.3%。与2003年相比,除了麻疹疫苗的接种率略有下降之外,其余各疫苗接种率均有增加。(二)妇幼卫生保健调查前5年内,孕产妇产前检查率为94.4%,合格产前检查(产前检查至少包括测体重、测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