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位与倒装的句法形式_第1页
移位与倒装的句法形式_第2页
移位与倒装的句法形式_第3页
移位与倒装的句法形式_第4页
移位与倒装的句法形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移位与倒装的句法形式

语法位置的移动成分可进行层次分析的原因有以下几种0.1.语法中组件位移类型的区别。移位与倒装,二者都是指一个句法结构里的某一句法成分从原来的句法位置移动到另一句法位置,从而改变其原来句法结构的线性形式面貌。然而,这种句法成分的位置变更,其性质却是不同的,它既可以改变原来句法结构的类型,使一种句法结构生成另一种句法结构;也可以仅仅改变原来句法结构的线性语序,使一种句法形式生成另一种句法形式;前者可以直接进行层次分析,后者则不能做这样的分析。例如:(1)a.主席团坐在台上。→a1.主席团在台上坐。b.他只看了《红楼梦》的前八十回。→b1.《红楼梦》他只看了前八十回。(2)a.主席团坐在台上。→a1.坐在台上,主席团。b.他只看了《红楼梦》的前八十回。→b1.他只看了前八十回,《红楼梦》。(1)和(2)中的a、b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句子,然而,由于其中发生位移的句法成分的不同或位移的方向不同,它们所生成的句法结构也存在着差异。例(1)中由a、b所生成的句子,其句法结构都是直接可以进行层次分析的;而在例(2)中所生成的句子,句法位置移动后的成分同它所连接的线性成分在结构上是没有句法关系可言的,其句法结构无法直接进行层次分析。尽管(1)、(2)中由a、b所生成的句子在结构上存在有可否直接进行层次分析的差异,但也存在有明显的共同特点:其句法位置发生移动的句法成分,移动前所在的句法位置都留有显性的空位,可以重新移回去,或者说可以复位,恢复原来的句法结构。然而,言语中也存在有同这一特点相悖的句子,句法位置发生移动的成分,移动前的句法位置又被其他句法成分所覆盖,原位置上没有显性的空位可言,它也无法直接回到原来的句法位置,以恢复其原来的句法结构。例如:(3)a.她刚刚浇过了菊花。→a1.菊花她刚刚浇过了淘米水。b.老王现在还看不清楚问题的本质。→b1.问题的本质老王现在还看得不清楚。其中,(3)a中“菊花”的句法位置移动后,它所留下的空位被另一论元“淘米水”所覆盖,因此无法直接复位;(3)b中“问题的本质”移动句法位置后,它的原位置虽然没有被其他词语所覆盖,但由于述语“看不清楚”转换成了“看得不清楚”,动补之间增添了补语标记“得”,原来的结果补语就转换成了状态补语,这种用“得”做标记的状态补语后是没有宾语位置可言的,因而句法位置移动后的“问题的本质”也无法直接复位,恢复其原来的句法结构。同例(1)一样,由(3)a、b分别转换生成的(3)a1、b1却是一种新的句法结构,可以直接进行层次分析;这同(2)中转换后的句法结构无法直接进行层次分析的结构特点明显不同。于是,由某一句法成分变更句法位置所生成的句法结构存在有三种类型:i.a.生成一种新的句法结构,可以直接进行层次分析;b.移动成分的原位置留有空位,可以直接复位。如(1)a1、b1。ii.a.生成一种新的句法结构,可以直接进行层次分析;b.移动成分的原位置已被其他成分所覆盖,没有空位,不能直接复位。如(3)a1、b1。因而,将(1)、(2)、(3)中句法成分的位置变更情况一概称之为“移位”就混淆了几种不同的生成结果,抹煞了它们在结构上的本质区别。为了区分句法成分变更位置后所生成的不同的句法结构,有学者把具有特征i的句法成分的位移称作“倒装”,把具有特征ii的句法成分的位移称作“移位”,把具有特征iii的句法成分的位移称作“易位”(陆俭明、沈阳,2003,P192-196)。然而,这种分类却与大多数语言学者的看法不尽一致,一般地讲,大家习惯上根椐i、ii中a项特征与iii中a项特征的对立,即句法结构可否直接进行层次分析,把(1)、(3)中句法成分的位移视作同一类型,称作“移位”;而把(2)中句法成分的位移称作“倒装”(如胡裕树P473、黄伯荣P124、张斌P404、林祥楣P322等)或“易位”(如陆俭明1980,张伯江、方梅1996、杨德峰2001、张燕春2004等)。于是,关于句法成分位置变更的类型就出现了三分还是两分的问题,究竟应该怎样划分,划分的标准和依据究竟是什么,这是值得我们反复斟酌的。0.2.对非论元成分位移性质的困惑不管是三分还是两分,就“移位”的成分言,它是否仅限于述语谓词的论元成分?回答若是肯定的,那么非论元成分句法位置的移动,进而非名词性成分句法位置的移动,则属何种范畴?回答若是否定的,那么“移位”成分与其他范畴的位移成分的差别何在?例如:(4)a.院子里,他种上了一棵桂花树。(他在院子里种上了一棵桂花树。)b.小蔡可能已经通知下去了。(可能小蔡已经通知下去了。)其中“院子里”是非论元名词性成分,“可能”是非名词性成分,但它们变更句法位置后可以生成一种新的句法结构,能够直接进行句法分析。那么,这种非论元性成分句法位置的变更究竟属于何种范畴,是移位,倒装,还是别的什么,确实值得我们玩味。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拟以句法结构的形式特征为依据,首先研讨句法成分位置移动的性质与类型;然后,根据句法成分位置移动的性质特征,考察句法位置移动成分的不同性质与类型。一、层句法结构及其层次分析就句式转换的情况看,其中句法成分位置的变更类型,不管是将其两分还是三分,不管是将其划分为移位与倒装,还是将其划分为移位、倒装与易位,它们转换的形式则是一样的,都是某一句法成分移动其句法位置而使一种句法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句法形式。那么,这种由句法成分位置的移动而生成另一句式的手段是否就是转换生成语法所说的“移位”?或者说哪些是移位,哪些不是移位,它们的本质有何异同?这里,我们必须首先予以考察和探讨。1.1.移位及其句法结构特征在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中,“移位”属于“转换规则”的内容,是句法深层结构生成表层结构的最重要的一种形式。所谓深层结构,实际上是根据语类规则和词语间的语义选择关系建立起来的一种句法表达式。譬如,我们根据(5)中的语类规则可以生成不同的深层结构(6)a.b。(5)a.S→NPINFLVP(INFL,形态变化)其中,hit是一个二价动词,它至少要联系主体和客体两个论元,而theboy和theball两个名词性词语则即可以用作它的主体作句法主语,又可以用作它的客体作句法宾语,从而生成两种深层句法结构。这深层句法结构在一定的语境中,加上一定的语气,它即可生成表层句法结构,成为言语中的句子。自然,它也可以根据转换规则,移动有关句法成分的句法位置而生成别的一些表层结构,构成不同的句子。例如:可见,这深层结构实际上就是根据语类规则和词语间的逻辑语义关系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基本的句法结构,它是生成表层语用句的基础和根据。而所谓的表层结构,正是深层结构的衍生形式或派生体。因而,它必须具备(7)中的两个特征:(7)a.句法成分间的基本语义关系保持和深层结构一致;b.其线性序列能够构成一种新的句法结构,可以直接进行层次分析。1.2.句法成分位移类型的划分与甄别就本文开头所提及的三种句式言,(1)和(3)中每一组转换前后的两个句子,句法成分间的基本语义关系均是相同的。譬如,“他”和“《红楼梦》”无论是在(1)b中还是在(1)b1中,他们都分别是“看”的主体和客体,而“前八十回”则只能是“看”的具体内容,且和《红楼梦》具有隶属关系。再就其句法结构言,(1)a1、b1和(3)a1、b1中的句子,其线性序列都是可以进行层次分析的,都是合格的句法结构。可见,(1)a1、b1和(3)a1、b1各句与(7)a、b两个特征是完全吻合的,它们分别应是(1)a、b和(3)a、b衍生出来的表层句法结构,属于深层结构的派生体。自然,它们由深层结构生成表层结构时,其中某一句法成分的位置的变更当属于移位的范畴。同(1)、(3)相比,(2)中句法成分位移的最大特点当是:某一句法成分移动位置后所生成的句子,从线性序列上看,其句法结构无法直接进行层次分析,它构不成一种新的句法结构。如(2)a1中的“坐在台上”和“主席团”,(2)b1中的“他只看了前八十回”和“《红楼梦》”,其间都无结构关系可言,不能直接进行层次分析。可见,在例(2)中,虽然每组前后两个句子的基本语义是相同的,但它只具有(7)a的特征,而没有(7)b所表述的特征。因而,我们以为例(2)中转换前的句子同转换后的句子之间并不是深层结构同表层结构的关系,其中句法成分位置的移动当不是转换规则中的移位,应单独建立类型。事实上,(2)中的a1、b1只有相应的还原成a、b后方有句法结构关系可言,才能进行层次分析;同原句相比,这转换后的句子仅仅改变了原句的线性语序,并没有改变它的结构关系与结构类型而生成一种新的句法结构,二者仍属于同一句法结构。自然,它们要么同属于深层结构,要么同属于表层结构,而不能分属于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很明显,例(2)中转换后的a1、b1具有极强的语用特征,它们是在一定的语境中为了突出和强调某一信息而临时改变了原句语序的结果,毫无疑问,它们应当属于表层句法结构的范畴;自然,与其具有同一结构关系的原句也当属于这一范畴;二者之间的转换当属表层句法结构间的转换。因而,这种表层结构与表层结构转换时句法成分的位置变更就不属移位的范畴。同时,鉴于这种句法成分的位置变更能够改变表层句法结构中的常规语序,大家通常将其称之为“倒装”;陆俭明先生(1980)等将其称作“易位”。这里所说的“倒装”与“易位”其实是一回事,但,一是为了在语音上区别于“移位”,二是顾及转换后句子之线性序列的非结构特点,三是从众,我们还是选用“倒装”好一些。总之,从深层结构所转换生成的表层结构看,它必须同时具备(7)a、b两个特征。据此,我们可以认定,汉语中句法成分位置的移动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类型:一种是由深层结构生成表层结构时成分的“移位”,一种是由常规表层句法结构转换生成非常规表层结构时句法成分的“倒装”。(1)、(3)中句法成分位置的移动当属“移位”的范畴,(2)中句法成分位置的移动则属于“倒装”的范畴。二、文法典中的位移规则接下来,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是:移位在句法形式上有无差异,其特征如何,可否再划分出若干下位类型。2.1.移位与其他转换规则的关系严格地讲,移位仅是深层结构生成表层结构的一种最主要的转换规则。就转换生成语法的“转换规则”言,实际上,它的转换形式包括“移位”在内主要有四种:A.移位:XY→YX如:她去过一次北京。→北京她去过一次。B.删略:XY→X如:你快过来。→快过来。C.添加(插入):X→XY如:她去了北京。→她已经去了北京。D.替换(改变特征):X→X’如:我喜欢打篮球。→他喜欢打乒乓球。其中移位规则是最重要的,其他规则则是附属于移位规则的,往往须依附于移位规则而进行操作的。例如:(8)a.树上的苹果落下来了两个。→a1.树上落下来两个苹果。b.沙尘眯住了萍萍的眼睛。→b1.萍萍的眼睛被沙尘眯住了。c.十个人躺在一间房子里。→c1.一间房子里躺着十个人。d.他买了一本英文辞典。→d1.他把那本英文词典买来了。其中,a生成a1时,“苹果”的后移伴随有“的”和“了”的删略;b生成b1时,因“萍萍的眼睛”前移而添加了被动语态的标记词“被”;c生成c1时,因“一间房子里”和“十个人”互移,“在”则换成了动态助词“着”;d生成d1时,则因“一本英文辞典”的前移,首先将不定指的“一本”替换为定指的“那本”,接着又在其前边添加了介词“把”,随之又在主要动词后添加了表趋向和实现、完成的体助词“来”。可见,一个句法结构要转换成另一句法结构一般是离不开移位规则的,在所有转换规则中,移位规则是最重要的规则,它是转换规则的本质所在。而添加、删略和替换等规则若离开移位规则单独操作,则基本无法将一种句法结构转换成另一种相关的句法结构,它们必须依附于移位规则,是移位规则的辅助形式或补充形式,且,并不是非用不可的。(陆俭明、沈阳,2003,P196-199)。2.2.对移位再分类的矛盾与困惑尽管其他转换规则是移位之辅助性的补充形式,但它对移位成分位置的复原却有着直接的影响。我们比较(1)、(3)中各句句法成分移位的具体特点就会发现,(1)中句法结构间的转换仅仅使用了移位这一种主要的转换规则,句法成分移位后原来的位置上留有空位,于是,这移位的成分直接可以回去以恢复原来的句法结构。而(3)中的句法成分移位后,原来的句法位置上又添加了别的成分而没有句法空位可言,或在别的句法位置上又添加了成分而取消了移位成分移位后所留下来的句法空位,因而这移位后的句法成分无法直接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这就是说,(3)中的句法成分移位后之所以不能像(1)那样直接还原复位,真正的原因则是由于这些句子在转换生成的过程中,在运用移位规则的同时,又使用了添加这一辅助规则,添加了别的成分而占据或取消了移位成分移位后所留下的空位。事实上,不但原位置被别的成分所占据或被取消的移位成分不能直接复位,就是原位置留有空位但移位时伴随使用有其他辅助性转换规则的移位成分,也往往不好直接恢复到原来的句法位置。如(8)b1中添加的“被”不删除,“萍萍的眼睛”是无法还原到原来的位置的;(8)c1中的“着”不逆向替换为原来的“在”,“一间房子里”和“十个人”也无法恢复到原来的句法位置。可见,如果一个句法结构里的某一句法成分发生移位时,若它同时又辅助使用了删略、添加、替换之类的规则,那么,这个移位的成分变更句法位置后,不管它原来的位置上留没留空位,一般是无法直接恢复到原来的句法位置的。于是,这种无法直接恢复到原来句法位置上的移位成分,似乎都不能称作“倒装”。倘若说(8)中删略、替换和添加的成分进行逆向处理后移位的成分可以还原的话,那么(3)中添加的成分删除后,移位的成分自然也是可以还原复位的。于是,这移位似乎又都可以称作“倒装”了,那么这种“倒装”的类别划分还有什么意义?再则,即便是一个句法成分的单纯移位,其间并不伴随其他的辅助性转换规则,我们也很难将其移位称作“倒装”。例如:(9)a.奶奶眼睛哭瞎了。→a1.奶奶哭瞎了眼睛。b.几位民工已经回家了。→b1.民工已经回家了几位。c.玲玲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c1.玲玲眼泪笑得都流出来了。d.十个人吃一锅饭。→d1.一锅饭吃十个人。其中,“眼睛”、“几位”、“眼泪”的移位,以及“十个人”和“一锅饭”的互移,都是单纯的移位,其间并无别的辅助性转换规则参与,且这移位的句法成分又都可以直接复位,恐怕也很难说这移位的句法成分就是“倒装”成分。因为倒装句往往是针对相应的常规句式而言的,而(9)中的各组句子,我们很难断定哪一个是常式句,哪一个是非常式句。进而,即便可以把这种仅使用移位一种转换规则的成分移位称作倒装的话,那么,移位的同时分别使用有删略、添加和替换规则的句法成分的移位又当分别称作什么?移位的同时分别使用有删略和添加、删略和替换、添加和替换的句法成分的移位又当分别称作什么?移位的同时三种辅助性转换规则并用的成分移位又该如何称谓?恐怕这样的分类一是失之于繁琐,二是难于操作和掌握,三是没有实际意义和价值,因而失去了划类的意义。既然如此,单独地冷不丁地冒出一个“倒装”来,又成何体统!因此,我们以为,在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中,深层结构转换为表层结构的主要规则当是移位,在移位的同时往往伴随有添加、删略和替换等辅助性规则。当一个深层结构在转换为表层结构时,若句法成分的移位伴随有其他辅助形式,这移位成分的原位置上不管有没有空位,这移位后的成分都是无法直接回到原来的句法位置的。即便是仅仅单纯地使用了移位这一种转换规则,也不宜单独将其称作“倒装”。也就是说,移位是不好根据移位成分可否复位再予以分类的。三、称谓核动词所关联的语义成分与深层结构就移位成分的语义性质和句法性质言,有学者认为,“‘移位成分’实际上是跟‘语迹t’相对应的,‘语迹t’主要是指原型结构(包括整个结构充当句法成分)中的论元NP成分(即主语、宾语成分)的空位置,‘移位’当然也就是指这些位置上成分的移动,而一般不涉及非NP成分(如状语、定语、补语)的位置变化。”(陆俭明、沈阳,2003,p195-196)然而,吕叔湘先生(1986)却认为,移位“就是一个成分离开它平常的位置,出现在另外的位置上”,自然也就没有什么论元和非论元之别。从吕文所述内容看,他所讲的移位成分既包括论元成分,也包括非论元成分,既有名词性成分,也有非名词性成分。那么,移位的成分到底有哪些,其性质究竟如何?要弄清这个问题,就必须先弄清楚移位的本质,考察其深层结构组成成分的性质功能和类型。3.1.移位的成分及其深层结构或基本句法结构前边说过,在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中,移位是深层结构生成表层结构的最重要的转换规则,移位成分所依托的原型句法结构自然当属深层结构。这深层结构,后来乔姆斯基代之为D结构,将其规定为语法功能的表达。(赵世开,1989,P154)在这深层结构或D结构中,和谓核组配的句法成分,乔姆斯基的θ理论(徐烈炯,1988,P266-278;赵世开,1989,P155-156)将其分为两种,一种是谓核动词必须关联的处在同一层级的“主目语”;一种是比谓核动词高一层级而不能用作“主目语”的“附加语”。(徐烈炯,1988,P68-69,P104,P151-154)“主目语”是谓核动词所必须关联的语义成分,我们通常称作“论元”;而“附加语”则是可有可无的语义成分,通常称作“非论元”。因此,在一个D结构或深层结构中,谓核动词所关联的成分可能只有论元成分而没有非论元成分,也可能既有论元成分又有非论元成分。例如:其中,(10)各句中谓核动词V所分别关联的N、NP、PP都是论元成分主目语,而对应的(11)a中的“onsunday”和“onyouraccount”两个PP短语,(11)b中的PP短语“forourdaughter”和NP短语“thismorning”,都不是谓核动词V所必须关联的语义成分,它们在句法结构中是可有可无的,因而都是非论元成分附加语。可见,这深层结构并不仅仅是由论元成分与其相关联的谓核所构成的,它也可以容纳非论元成分。只是这些论元成分和非论元成分在和谓核生成深层句法结构时,其间的词语配置一定要有语义上的选择关系,必须遵循一定的短语规则,能生成一定的句法结构。其特征可以概括为:(12)a.论元成分必须齐备,但不排斥非论元成分。b.语义上具有可选择性,成分间具有一定的语义关系。其中,a表明深层结构中的成分可以只有论元成分,但也可同时容纳非论元成分;c规定了句法成分的语序当具有常规性。根据深层结构的这些特征,我们认为,所谓深层结构其实就是按照一定的句法结构规则所生成的具有常规语序的基本句法结构。它加上一定的语气可以直接生成表层结构,也可以通过移位转换规则再衍生出其他的表层结构。因此,乔姆斯基本人也认为“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两个表达式的关系就像(a+b)2与a2+2ab+b2两个数学表达式的关系一样,无所谓先后”,“究竟哪个表达式在先,哪个在后,根本无所谓”;人们在说话时,并不是“头脑里要经历一个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过程”;甚至可以取消这两个纠缠不清的术语,代之以D结构和S结构(徐烈炯,1988,P118,P253)。根据深层句法结构的这些性质和特征,结合汉语语法结构的特点,我们可以确定构建汉语深层句法结构或基本句法结构的原则如下:(13)a.以谓词为核心,根据其论元以确定其核心深层结构。b.以核心深层结构为框架,扩展论元或增加非论元成分建立非核心深层结构。c.短语规则制约和限定两种深层结构中句法成分的语序。譬如,动词“写”有两个论元成分,一个是施事N1,一个是成事N2,它们受语义的选择限制和短语规则的强制,可以生成核心深层结构(14):(14)N1+V+N2:小王写了论文在此基础上,或将论元扩展成短语,或添加非论元成分,(14)可生成非核心深层结构(15):(15)a.N1+V+NP2:小王写了一篇学术论文b.NP1+V+NP2:物理系刚来的小王写了一篇学术论文c.N1+PP+V+NP2:小王给学报写了篇学术论文d.N1+PP1+PP2+V+NP2:小王为评职称给学报写了篇论文e.N1+TN+PP+V+N2:小王去年给学报写了篇论文f.N1+PP1+AD+PP2+V+NP2:小王为评职称曾经给学报写了篇论文(14)、(15)中的句法结构都具有(12)的四个特征,因而都是深层结构。它们绝大部分加上语气可以直接生成表层结构,也可以根据具体的表达需要将某个句法成分移位而生成别的表层句法结构,我们称之为衍生句法结构。例如:(15)a.→a1.小王把那篇学术论文写完了。b.→b1.那篇学术论文被物理系刚来的小王写完了。可见,深层结构就是衍生出其他句法结构的基本句法结构,它同衍生出来的表层句法结构相比,二者的差异仅仅在于,前者是常规语序,后者则是非常规语序,但,二者都是正常的句法结构,可以直接进行层次分析。3.2移位成分的甄别方法及原则根据以上分析,我们以为凡是根据(13)的三个原则所生成的结构都符合(12)所表述的深层结构的四个特征,都是移位成分所依托的基本句法结构。这种基本句法结构中某一成分的句法位置发生变更后若能生成一种新的句法结构,可以直接进行层次分析,那么,这句法位置的变更就是我们所说的移位。这移位的成分可以是论元成分(如,(15)a生成a1、b生成b1时“一篇学术论文”句法位置的移动),也可以是非论元成分(如(15)c生成c1、d生成d1、f生成f1时,“给学报”和“为评职称”句法位置的移动)。当然,这种句法成分的移位还包括论元成分的分裂移位和非名词性非论元成分的移位。(沈阳,1996)例如:(16)a.羽绒服她买了一件。(她买了一件羽绒服)b.他从图书馆借了两本书。(他借了图书馆的两本书)c.家里走了几位客人。(家里的几位客人走了)d.客人走了两位。(两位客人走了)(17)a.像揣着个兔子似的,心里忐忑不安。(心里像揣着个兔子似的忐忑不安。)b.她也许已经考上博士了。(也许她已经考上博士了)c.慢慢地,大地终于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大地终于从沉睡中慢慢地苏醒过来。)其中,(16)a、c都是由论元核心成分“羽绒服”和“几位客人”移位生成的,而(16)b、d则是由论元中的非核心成分“图书馆”和“两位”移位所生成的。(17)中的句子既不是由论元成分整体移位或分裂移位生成的,也不是由名词性非论元成分移位生成的,而是由非名词性非论元成分“像揣个兔子似的”、“也许”和“慢慢地”句法位置发生移动所生成的。然而,这些句子都符合(7)的两个特征,既和原句的语义关系一致,又可以直接分析为状中结构,因而,这些非名词性非论元成分句法位置的移动,也当属于移位的范畴。因此,我们以为,句法成分移位所依赖的深层结构,其实就是基本句法结构。建立这种基本句法结构,必须遵从(13)中的三个原则,即以谓核为中心,联系它的论元成分,进而也可以联系它的非论元成分,按照基本句法关系生成一种句法结构。这种基本句法结构自然符合(12)的四个特征,因而,它的构成成分既有论元成分,也有非论元成分。于是,这种基本句法结构在生成其他表达句式时,句法位置发生移位的成分就不仅仅限于论元成分,也可以是非论元成分;进而,它既可以是论元成分的整体移位,也可以是论元成分的分裂移位;既可以是名词性非论元成分移位,也可以是非名词性非论元成分移位。四、倒装结构的层次分析胡明扬先生(2000)认为,“西方语法的‘转换’包括各种形式的‘移位’或‘倒装’。‘移位’和‘倒装’只是不同语法学派使用的不同的术语,实际上可以认为是一回事”,它们所指的都是从“基本句式”派生出“变式句”时句法成分的位置移动。我们以为,尽管倒装同移位都表现为某一句法成分的位置变更,但两者的性质却是不同的,能够发生位置移动的句法成分也是有差异的。4.1.倒装及其句法结构同移位一样,要言其倒装就须先找出它的“正装”结构来。所谓“正装”结构,实际上就是能够直接进行层次分析的常式句法结构,它既包括移位所依托的深层结构或基本句法结构,也包括移位后所生成的表层衍生句法结构。由常式句法结构中的某一成分倒装其句法位置所生成的句法结构则是一种倒装结构,倒装成分与它直接相关联的成分之间是没有结构关系可言的,不能进行层次分析。例如:(15)d.→d2.小王给学报写了篇论文,为评职称。其中,d2、e2、a2、b2都是倒装句,句法位置发生移动的成分移动句法位置后,同它直接相关的语义成分是没有关系可言的,两者之间无法进行层次分析。然而,它们所赖以生成的句法结构却是有差异的。生成d2.e2所凭借的d.e是根据(13)三个原则所生成的基本句法结构,而a2.b2赖以生成的a1.b1则是由基本句法结构a.b所衍生出来的非基本句法结构。但,不管是基本句法结构还是衍生句法结构,它们都是常式句法结构,都可以直接进行层次分析。可见,从倒装所依托的句法结构看,倒装同移位的本质差异在于:移位所依托的句法结构只能是根据(13)三项原则所生成的深层结构或基本句法结构,而倒装所依托的句法结构则是常式句法结构,它既包括基本句法结构,也包括移位所生成的衍生句法结构。4.2.倒装的成分及其甄别从倒装的句法成分上看,同移位的句法成分一样,它既有论元成分(如(15)a2中后置的“那篇学术论文”、b2中后置的“物理系刚来的小王”),也有名词性非论元成分(如(15)e2中后置的“去年”)和非名词性非论元成分(如(15)d2中后置的“为评职称”)。但除此之外,倒装成分还可以是谓核及其以谓核为中心的谓词性短语。因为,“倒装移位是同一句子类型内部成分的语序变易”,“成分倒装后句型不变”,而只能生成一种变式句或倒装句(范晓,2001)。也就是说,倒装结构是由常式句法结构而生成的一种非常式结构,谓核及其短语的位置移动正好可以生成这种结构。例如:(18)a.我准备明年再考一次。→我明年再考一次,准备。b.我觉得今天不大舒服。→我今天不大舒服,觉得。c.这件衣服他穿着挺合适。→这件衣服挺合适,他穿着。d.咱们开完会去打会儿球吧。→咱们去打会儿球吧,开完会。e.咱们赶快走吧。→赶快走吧,咱们。f.三峡的秋色真美啊!→真美呀,三峡的秋色!以上各组句子中的后一句子,其句法结构都无法直接进行层次分析,都是倒装句。因而,各组句子中句法成分发生移动的成分当都是倒装成分,其中,a、b中的倒装句究竟是由谓宾动词“准备”和“觉得”后置生成的,还是由谓词性宾语“明年再考一次”和“今天不大舒服”前移生成的,还值得我们三思。我们以为将其视作谓宾动词后置较妥,其原因在于:一,在c、d中不管是“他穿着”和“开完会”后置,还是“挺合适”和“去打会儿球”前置,这倒装的成分都是以谓核为中心的短语,我们不得不承认谓核及其短语是一种倒装成分。再就e、f两组句子言,既可以说成是主语后置,也可以将其视作谓语前置,我们通常将其称作主语和谓语互移;既然是互移,实际上也就隐含着谓核成分的倒装。既然谓核成分可以倒装位移生成倒装句,那么在a、b中的谓核动词的后置也就是不争的事实。二,从句法结构上看,倒装成分倒装后因无法与其直接相连的成分发生结构关系,其间往往需用逗号隔开,因而“准备”、“觉得”和“他穿着”、“开完会”明显是独立于正常句法结构之外的倒装成分。事实上,这种谓核及其谓核短语的位置移动只能出现在倒装中,而不能出现在移位中,移位的成分中不可能出现谓核及其短语这样的成分。因为:移位所依托的当是深层结构或基本句法结构,其中某一句法成分移位而生成的结构仍是一种常式句法结构,这种结构仍是以谓核为核心的可以进行层次分析的句法结构;倘若移动谓核的句法位置,就会破坏成分间的组配关系,无法生成这种合格的常式句法结构。例如:(19)a.我早就看过《红楼梦》。→*我早就《红楼梦》看过。/*看过我早就《红楼梦》。b.老王正在休息。→*老王休息正在。/*休息老王正在。c.十个人吃一锅饭。→*吃十个人一锅饭。/*十个人一锅饭吃。/一锅饭吃十个人。d.两个战士牺牲了。→牺牲了两个战士。/我们班牺牲了两个战士。其中,a、b中的谓核“看过”和“休息”无论如何都无法移位。而c中的谓核“吃”无论怎样移位也都无法生成合格的句子,只有主宾语互移时才能生成合格的句子。d中的谓核“牺牲”好像可以前置于“两个战士”前而生成合格的句子;其实,“牺牲”是个可以带当事宾语的不及物动词,其后留有宾语句法空位,如果说是它移动到了“两个战士”之前的话,那么这“两个战士”之后当存在有宾语空位,应该可以补出一个当事宾语来,但实际上却无法补出这一宾语,反倒可在“牺牲”前添加上一个主语说成“我们班牺牲了两个战士”。可见,谓核动词“牺牲”并没有发生移位,而是因为它的后面存在有当事宾语的空位,导致了当事主语“两个战士”向这一空位的后置,从而又致使原来的主语位置上出现了空位,可以再添加一个涉事主语“我们班”,生成“我们班牺牲了两个战士”这一合格的句子来。因此,我们以为,就句法位置发生移动的成分言,尽管论元成分和非论元成分、名词性成分和非名词性成分都可以发生移位和倒装,或者说,无论是主语还是宾语,不管是定语、状语还是补语,它们都可以发生移位和倒装,但,倒装的成分还可以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