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愚公移山课件_第1页
初中语文 愚公移山课件_第2页
初中语文 愚公移山课件_第3页
初中语文 愚公移山课件_第4页
初中语文 愚公移山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郑国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列子及《列子》

寓(寄托)言是一种文学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寓言读准下列汉字的读音仞

曾不若箕畚

孀妻始龀穷匮

惩山北之塞

荷担者魁父智叟

亡以应厝

雍rènyūzēngběnshuāngchènkuìchéngsèhèkuísǒuwúcuòyōng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的是一身肝胆。想起来不是那奇闻,唱起来不是笑谈。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啊-----了却了心中祈愿!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走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词

3.词类活用

4.一词多义

5.其他重点词语重点字词分类积累进入1.通假字(1)始一反焉(2)甚矣,汝之不惠(3)河曲智叟亡以应(4)一厝朔东(5)无陇断焉“反”同“返”,返回。“惠”同“慧”,聪明。“亡”同“无”读作wú,没有。(“厝”通“措”,放置)(“陇”通“垄”,高大的山)2.古今异义词(1)惩山北之塞(2)聚室而谋(3)其妻献疑(4)曾不能损苦于家人提出竟、却2.古今异义词(5)投诸渤海之尾(6)指通豫南(7)毁山之一毛(8)北山愚公长息曰边上叹气直草3.词类活用(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2)面山而居(3)吾与汝毕力平险用簸箕和土筐装土石,名词作状语。面向着,名词作动词。险峻的大山,形容词用作名词。

“之”的用法1.结构助词,“的”:冀州之南,河阳之北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汝之不惠3.指示代词,“这”: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这件事”: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4.人称代词,“他们”:跳往助之

“他”: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而”的用法连词,表修饰:面山而居笑而止之表顺承:聚室而谋何苦而不平?

表转折: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其”的用法1.代词,“他的”:其妻献疑曰感其诚“他”:惧其不已也2.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其如土石何?

“且”的用法1.副词,“将”:年且九十2.连词,“况且”:且焉置土石?

“于”的用法介词,“到”:达于汉阴“向”:告之于帝“始”的用法1.副词,“刚刚”:始龀“才”:始一反焉

4.一词多义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其其如土石何帝感其诚焉且焉置土石有子存焉且将要,快要况且哪里呢加强反问语气他5.其他重点词语1.方七百里2.阳

3.阴4.曾不能损魁父之丘5.如太行、王屋何6.汝心之固7.虽我之死8.何苦而不平9.投诸渤海之尾方圆水的北面或山的南面。水的南面或山的北面。削减。把······怎么样。固执,顽固。即使。愁。之于。几个特殊句子的翻译1.甚矣,汝之不惠。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3.何苦而不平?4.帝感其诚。5.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6.一厝朔东,一厝雍南。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倒装句的翻译1.甚矣,汝之不惠。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3.何苦而不平?你太不聪明了!于是率领挑担子的三个儿孙。愁什么挖不平呢?调整语序被动句的翻译4.帝感其诚。

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要翻译出被动结构省略句的翻译5.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6.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边。补充出省略的成分解释下列重点词语:1.方七百里2.指通豫南3.阳

阴4.曾不能损魁父之丘5.如太行、王屋何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8.汝心之固9.虽我之死10.何苦而不平

(方圆,指面积。这里是周围的意思。)

(通“直”一直)

(水的北面或山的南面)(水的南面或山的北面)(把······怎么样)(用土筐)(指山上的草木)(固执,顽固)(即使)(愁)(削减)思考问题,体会愚公精神.(用原文句子回答)1.愚公多大年纪了?年且九十.2.愚公家周围的环境如何?

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3.愚公为什么要移去这两座山?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4.愚公要把山移成何种程度?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5.有哪些人参加了劳动?总共几人?愚公,子孙荷担者三夫,遗男;共5人.6.愚公这一壮举是否得到家人或邻里的赞同,从哪里看出来?

a.杂然相许

b.杂曰:……c.“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7.移山的任务艰难吗?从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来?

a.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面积高,高度高,可见工程艰巨.)b.愚公“年且九十”;遗男“始龀”;荷担者仅“三夫”.(人员少,且老的老,幼的幼.)c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劳动工具落后)d.“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说明搬运土石路途遥远)讨论愚公与智叟的观点1.智叟与愚公在移山问题上的分歧在哪里?

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2.那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

智叟:眼前的停滞的观点。(目光短浅)

愚公:长远的,发展的观点。(目光长远)3.但也有人说愚公“有愚”,智叟“有智”,你的看法呢?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就某一点来晓喻一个道理,决不能以今天的科学技术进步来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也不能以今天提倡的“巧干”来要求愚公。最后故事的结尾带有神话色彩,为什么要这样写?因为当时科学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所以在与自然斗争中,人们便往往通过联想和想象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他们征服自然力,改造自然。这样写,寄理想的实现于神话,让人们在精神上得到了鼓舞。写作特色1.反衬以两山高大反衬移山艰难

2.对比

a.移山人力的单薄与移山任务的艰巨。(突出愚公排除万难的坚毅精神)

b.智叟和愚公(表现了“愚”者并不愚,“智”者并不智)3.情节曲折

讨论:愚公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从本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课文叙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塑造了愚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