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第一册_第1页
古代汉语第一册_第2页
古代汉语第一册_第3页
古代汉语第一册_第4页
古代汉语第一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汉语(第一册简答)詞的本義:詞的本來意義,但不一定都是原始意義。詞的引伸義:是從詞的本義“引申”出來,或者發展出來的,分為近引伸義和遠引伸義。如“兵”的本義是一種兵器,引申為“士兵”,再引申為“軍隊”。(詞義的引申和詞義的更替應該區别開來。詞義的更替是指某詞在產生新的意義的時候同時排斥了舊的意義,例如“腳”字的本義是“小腿”(《說文》:“腳,脛也”),後來“腳”字變為指“足”,也就不再指小腿了。詞義的引申是指某詞產生了新的意義以後,並不排除原始意義。例如“道”字雖然產生了一些新義,但是路的意義一直保存到現代漢語裏。這類情況很多,也最重要。一方面,這增強了語言的穩固性,使語言不至於面目全非;另一方面,這使語言豐富化了。)詞義引申的特殊情況:有一種情況值得注意,那就是不同的兩個字在意義上可以發生關係。這是因為引申義距離較遠,一般人已經不再意識到它是一個意義的引申,為了要求區别,就另造一個字來代表它。例如懈怠的“懈”,本作“解”,《詩經·大雅·烝民》:“夙夜匪解,”《孝經》引作“夙夜匪懈”;由解散的意義引申為懈怠的意義,本來是很自然的(依徐灝說)。現在我們說“鬆懈”,“松”正是“解”的意思。又如豎(豎)字。《說文》:“豎,立也。”其實“豎”就是“樹”的引申義(依羅振玉說)。“樹”由栽種引申為樹立,讓人感覺是另一種意義,所以另造一個“豎”字。《後漢書·靈帝紀》:“槐樹自拔倒豎。”當時“樹”既當“木”講,假使寫成“槐樹自拔倒樹”,反而不好懂了。詞義引申規律:引申就其個別階段來說,是由一個義項延伸發展出另一個與之有關的新義項。引申規律指的是甲乙兩個義項彼此相關或甲乙兩個同源詞之間意義相通的規律。同源詞:本是同一語源,後來分化成若干意義相關而不完全相同的詞。這些詞的讀音和字形往往也隨之分化,由於語言的發展,都勻可能變得彼此很不相同,意義之間聯繫可能變得難以辨認,自得形體也隨之變得彼此毫不相干。確定同源詞,有三個必要的條件:一、這些詞的讀音必須是相通的。所謂相通,是指在韻母方面,或是疊韻(屬於同一韻部),或是對轉(即韻母的主要母音相同,韻尾有對應關係)。在聲母方面,或是雙聲(聲母相通,如柔軟。)或是聲母的發音部位相同二、這些詞的意義相同。相近或相關(即又一定的關聯)。三、有古代語言資料、訓詁資料或字形為證,證明他們出自同一語源。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只是讀音相同,那只是同音字;只是意義相近或相同,那只是同義詞;同源詞必須是”聲近義通”,即同時具備第一、二兩個條件。但只是具備這兩個條件還不夠。因為在同義詞中也有讀音偶然相同或相通兒實際上並非同源的。所以還必須具備第三個條件,才能確定其同源。“半”、“班”、“判”、“別”、“辨”、“片”半:《說文解字•半部》:“物中分也”。班:《說文解字•部》:“分瑞玉也”。判:《說文解字•刀部》:“分也”。別:《說文解字•部》:“分解也”。辨:《說文解字•刀部》:“判也”。片:《說文解字•片部》:“判木也”。都具有“分開”這個意義另還有以下各種:生性姓包胞保抱褓元、原、源、泉小肖、宵、削、消、銷、、梢、稍、少枯、涸、竭、渴布、敷、鋪、溥、博、普、旁、方引申規律主要有:(一)時空的引申:表示時間、頻率、速度的意義,常常與表示空間、密度的意義相關。如“間”的本義為“縫隙”,特點是空間距離狹小,引申為“時間短”,如“有間”。“朝”既有“朝廷”義,又有“早晨”義。“緩”由時間長、緩慢義,引申為“地域寬緩”。“時”表時間,而它的派生詞“塒、蒔”都能表示空間義。(二)因果的引申:作為原因的事物與作為結果的事物意義往往相通,如“厭”有“飽”義,如《漢書·鮑宣傳》:“今貧民菜食不厭,衣又穿空,父子夫婦不能相保,誠可爲酸鼻。”顏師古注:“厭,飽足也。”因“飽”而“滿足”,如《左傳·僖公三十年》:“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又因“過飽”而“嫌惡、討厭”。如《論語·憲問》:“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屬”義“連接”而“隷屬”。漢王充《論衡·說日》:“臨大澤之濱,望四邊之地與天屬,其實不屬,遠若屬矣。”《莊子·德充符》:“眇乎小哉,所以屬於人!”“斷”是“斷裂”,因“斷裂”而使物成為“片段”,“段、斷”同源。(三)動靜的引申:動態與靜態相關,主要有:(1)動作與其所産生的狀態和事物相關,前者是動詞後者是形容詞。如“習”本義是“鳥學飛時多次練習,即數飛”,多次重複練習,産生的狀態是“熟悉、習慣”。“會”是“聚合”,許多人聚合即成“會議、盟會”;(2)工具和使用它的動作相關,前者是名詞,後者是動詞。如“柄”是“把柄”,持柄的動作叫“秉”,“柄、秉”同源。“鼓”是樂器,引申為擊鼓的動作。又如:右—佑—祐,左—佐(3)物件與專門施於它的動作有關。如“耳”派生出割耳的刑罰“刵”,“魚”派生出捕魚的勞動“漁”等。(四)施受的引申:古漢語施受同詞的現象非常普遍,很多動詞兼有施、受二義。如“享”既是“享獻”,又是“享受”。如《漢書·司馬相如傳下》:“康居、西域,重譯納貢,稽首來享。”顏師古注:“享,獻也,獻其國珍也。”“乞”既是“施予”,又是“求告別人給予”,如《漢書·朱買臣傳》:“妻自經死,買臣乞其夫錢,令葬。”《左傳·定公二年》:“邾莊公與夷射姑飲酒,私出。閽乞肉焉,奪之杖以敲之。”(五)正反引申:在客觀現實中,兩個相反的現象和兩個對立的事物常常相關,因而正反義同詞與正反義同源的現象多見。如“副”有“分割”義,又有“合並”義,。《詩·大雅·生民》:“不坼不副,無災無害。”陸德明《釋文》:“副,孚逼反,《説文》雲:分也。《字林》雲:判也。”段玉裁曰:“副之則一物成二,因仍謂之副,因之凡分而合者皆謂之副。”即“符”義。如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又如“亂”本義是“治絲”,絲由紊亂而整理成條理,所以“亂”兼有“紊”與“治”義。《書·顧命》:“其能而亂四方。”蔡沈注:“而,如;亂,治也。”又如“被(披)”源于“皮”,有“表皮”之義,表皮覆蓋在物件上將全物掩蓋,而表皮本身卻露在外,因“被”有“覆蓋”和“現露”義。(六)同狀的引申:不同事物的外部(包括形狀、性能、功用等等)相似,可以共名或同源。如“題”是人或動物的額,文章的命名總是在最前,如額之顯要,所以也稱為“題”。“管”是一種樂器,古代的鈅匙與其相似,所以也稱為“管”。酒器的形狀似爵(雀)而稱為“爵”。“聰”,耳力好,知識容易進入,引申為智力通達。“窗”,陽光光綫容易進入,“聰、窗”同源。比喻義一般是這類引申形成的。例如“輪”是有輻的車輪,是能轉動的,由此而產生“輪班”、“輪換”、“輪流”的意義,由名詞轉為動詞,是比喻義。(七)同所的引申:事物與它所具有的形狀,或同一事物上共存的形狀,可以共名或同源。(1)物與狀相關:如“橫”是門閂,因其橫直,所以引申為“橫竪”的“樹”。“孔”是中空的,所以由“空”派生的。“灣”是水的迂曲處,所以由“彎”引申的。(2)狀與狀相關:如“次”的本義是“帳篷”,帳篷是為停歇休息而備的,所以“次”有“駐紥、停止”義,同時帳篷又是臨時搭置,與正式宮殿比,是草草而成,不是精心建築的,因此,“次”又有“差次”義。詞義引申的類型:1.鏈鎖式引申:從本義引申出引伸義,由引伸義再遞相引申下去的引申方式。題:《說文·頁部》:“題,額也,從‘頁’,‘是’聲。”本義是額頭。如《楚辭·招魂》:“鵰題黑齒。”引申為物體的前耑。如《孟子·盡心下》:“堂高數仞,榱(cuī)題數尺。”又引申為題目。如《宋史·晏殊傳》:“臣嘗私習此賦,請試他題。”故“題”的義項引申關繫如下:習:《說文·習部》:“習,數飛也。”本義是鳥反覆練習飛翔。如《禮記·月令》:“鷹乃學習。”引申為複習、練習。又引申為熟悉、通曉。《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誰習會計,能為文收責於辪者乎?”又引申為習慣。如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人習於茍且非一日。”2.輻射式引申:以詞的某一個意義為中心,呈輻射狀派生出多個義項的引申方式。如下:引:《說文·弓部》:“開弓也。”本義為開弓。如《莊子·田子方》:“列禦寇為伯昏無人射,引之盈貫。”由於開弓要拉長弓絃,又引申為拉長、伸長。如《左傳·成公十三年》:“我君景公引領西望。”由於開弓要引導箭的方嚮,又引申為引導、率領。如《史記·秦始皇本紀》:“引兵慾攻秦。”由於開弓要向後拉弓,又引申為後退、退卻。如《戰國策·魯仲連不稱帝》:“秦軍引而去。”由於開弓要拿弓箭,又引申為取過來。《戰國策·齊策二》:“引酒且飲之。”3.綜合式引申:鏈鎖式和輻射式引申交錯在一起的引申。朝:《說文·倝(gàn)部》:“朝,旦也。”本義是早晨。《論語·裡仁》:“朝聞道,夕死可矣。”大臣在早晨朝見國君,引申為朝見。《左傳·成公十二年》:“百官承事,朝而不夕。”孔穎達疏:“旦見君謂之朝。”朝見有場所,引申為朝廷。《史記·蕭相國世家》:“賜帶劒履上殿,入朝不趨。”朝廷存在的時間,引申為朝代。由朝的“早晨”義,引申為“朝見”外,還可引申為“一日、一整天”。《孟子·告子下》:“雖與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因為早晨是一天的開始,所以還可以引申為初。《荀子·禮論》:“然後月朝蔔日,月夕卜宅。”另外,就“朝見”的意義來說,除引申為朝廷外還可引申為拜見,因為朝見國君需要行拜見禮。《史記·孟子荀卿列傳》:“齊威王、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還可以引申為聚會,因大臣來朝見國君的時候,也是聚會的時候。《逸周書·大匡》:“王乃召塚卿三老、三吏、大夫,百執事之人,朝於大庭。”還可引申為朝向,因為朝見國君時,君臣的位置有別,國君面南背北,臣面北背南。否定句,否定詞:表示否定的句子叫做否定句。否定句中必須有否定詞。否定詞可以是副詞,如“不”“弗”“毋”“勿”“未”“否”“非”;可以是動詞,如“無”;也可以是代詞如“莫”。朽木不可雕也。(論語·公冶長)公弗許。(左傳隱公元年)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左傳隱公元年)王斗曰:“否。……”(戰國策·齊策)是非君子之言也。(禮記·檀弓上)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論語·為政)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論語·憲問)(1)“不”與“弗”異同“不”和“弗”在詞彙意義上是相同的,它們都是表示一般的否定,但是,它們的語法意義有細微的區别。區别在於:“不”字後面的動詞既可以是及物動詞又可以是不及物動詞;既可以帶賓語,又可以不帶賓語。例如: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老婦不聞也。(戰國策·趙策)不問馬。(論語·鄉黨)“弗”字後面的動詞一般是及物動詞,而且動詞後面往往不帶賓語。例如: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左傳隱公元年)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戰國策·趙策)亟請於武公,公弗許。(左傳隱公元年)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禮記·學記)“不”和“弗”都不能否定名詞。用在“不”字後面的名詞用如形容詞或動詞;用在“弗”字後面的名詞用如及物動詞。例如:晉靈公不君。(左傳宣公二年)臣實不才,又誰敢怨?(左傳成公三年)君子不器。(論語·為政)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傳莊公十年)(2)“毋”與“勿”異同“毋”和“勿”在詞彙意義上是相同的,它們通常用於祈使句,表示禁止或勸阻,等於現代漢語的“不要”或“别”。例如:大毋侵小。(左傳襄公十九年)毋妄言,族矣!(史記·項羽本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左右皆曰可殺,勿聽。(孟子·梁惠王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