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_第1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_第2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_第3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_第4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没有物质的振动就没有声音,当物体停止振动声音也就随之消失。3、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用同样的力击打两种大小不同的音叉我们发现:大小音叉都会产生振动,发出音高不同的声音,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4、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就是振动。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我们说话时,手摸到喉头感觉手很麻,这是因为喉头的声带在振动。用力弯曲钢尺,钢尺不会发声;轻轻拨动钢尺,钢尺发出声音。我们观察到钢尺发声时的现象是钢尺在不断重复地做上下往返运动。5、许多物体的长短或粗细发生变化时,它所发出的声音也会发生变化。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造了许多乐器,如吉他、小提琴、黑管等。6、解放军战士在入伍前,要通过严格的体检。体检时测听力,医生用手握住一个发生器在被测试人的身后,将发声器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移动,这是在检测被测试人对声音的远近和方位的判断能力。7、感受声音高低的变化的实验中,敲击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并用“声音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听到的声音。敲击杯口时,声音是杯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杯中水越满则容器口距离水面的空气柱越短,那么声音就越高;敲击杯身时,声音是杯中水柱振动产生的,水越满水柱就越长,那么声音就越低。8、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物体的长短、粗细、大小和振动速度的快慢有关:振动物体短的、细的、小的和振动快的发出的声音高;振动物体长的、粗的、大的和振动慢的发出的声音低。9、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音高的单位是赫兹。它表示的是物体1秒钟振动的次数。10、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声音强弱、声音大小,声音轻重都是指音量。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的单位是分贝。1、1物体尺子的快慢受伸出桌面的尺子长短的影响,这部分的长短会引起振动快慢的变化,尺子越长振动越慢,尺子越短振动越快。1、2在做研究尺子的音高变化实验时,拨动尺子时要注意避免尺子和桌面撞击。从我们做的音高变化柱状图中我们发现:尺子越长音高越低,尺子越短音高越高。1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个一个地方的。14、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条件,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里都可以传播。固体传声的本领最强,气体传声的本领最弱。1、5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所以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16、使用两个纸杯作为话筒或听筒。选择棉线或尼龙线(材料)作为电话线,做成“土电话”的效果最好。在打土电话的时候,为了让对方听清楚声音,我们要拉直“电话线”。7、请你把从耳廓到大脑,人耳各部分听到声音的先后次序排列在下面的括号里。(耳廓)一(外耳道)一(鼓膜)一(听小骨)一(耳蜗)一(听觉神经)一(大脑)收集声音 传送声波 产生振动传送振动把声波变成 把声音信号大脑能接受的信号报告给大脑1、8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敲打鼓膜并使它振动。耳朵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导致听觉神经的移动——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19、鼓膜破了,不会听到声音,但如果大脑听觉神经等出现问题,也有可能听不到声音。、减少有害的声音,对于保护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耳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会使听觉器官产生疲劳甚至造成损坏,从而导致听力下降。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21、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有可能出现听力问题。二、填空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测试音高 )。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4、(耳朵)是人们身上的一个非常灵敏、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它的单位是(分贝 )。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6、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 )来描述,它的单位是(赫兹 )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振动越慢,声音越(低)。7、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 )中传播,不同物体中传播声音的本领(不同 ),声音不能在(真空 )中传播。8、(空气 )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月球上,因为没有(空气),所以两个人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9、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 ),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耳朵中的(鼓膜 )。可以分为(外耳(耳廓、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内耳(耳蜗、听觉神经))1、0用相同的力敲打盛水的玻璃杯子的杯口,水越满,听到的声音越(低 )。11、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伸出桌面短,听到声音(高 ),伸出桌面长,听到声音(低);1、2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的周围空气发生的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敲打鼓膜并使它振动,耳朵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导致听觉神经的移动,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13、怎样避免听力受到伤害?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1、4在古代战场上,没有现代一些设备,想早点知道大批敌军来临,你有什么办法?你的科学依据是什么?可以把耳朵贴在地上,听一听有没有从远处传来的声音,这样就可以判断了,根据的是声音可以在不同物体中传播,所以也可以在大地里传播。第一课听听声音1音叉是一种好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的字母表示:音调;数字表示: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第二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例如拉伸橡皮筋,皮筋受力变形,但没发声。只有拨动橡皮筋,使它振动,才会发声。)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停止。3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牛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4振动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5人的发声器官带。★第三课声音的变化★、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单位:分贝★2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单位:赫兹(I。他表示物体一秒钟振动的次数。运用: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拨动皮筋,皮筋越紧,声音越高:皮筋越松,声音越低。振动的物体有粗有细,粗与细比较,哪个音高?细的。例如:拨动琴弦时,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粕,声音越低。振动的物体有厂有短,长与短比较,哪个音高?短的。例如: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同样的力去击打不同的音叉,声音的音量不同还是音高不同?答:音高不同,_大音叉音低,_小音叉音高。不同的力去击打同一个音叉,声音的音量不同还是音高不同?答:音量不同,用力大的声音强,轻轻击打声音弱。第四课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也会改变,因为尺子振动的快慢改变了。2、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第五课声音的传播声音以工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牛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二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2声音在固体、气体、液体中都能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但是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3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4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到声音、不能耳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第六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金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2耳朵的结构及作用耳朵的结构作用★耳廓收集声音耳道传递声波到中耳★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到内耳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过程:一个振动的物体(发声)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鼓膜的振动。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一一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第七课保护我们的听力1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减少有害的声音,对于保护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2噪音对人的伤害:声音过高过强,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保护我们听力的方法有:远离噪声、控制物体发声。(资料:声带越紧,声音越高。成年女子的声带长大约为毫米,成年男子的声带长大约为毫米,所以,成年男子的声音通常比成年的女子声音低。)注:、打^地方是每课中较重要的知识点。2、加浓和加下划线的是每个知识点中较重要的方面。3、每个单元结束后的资料库,认真复习。科学四上第二单元声音练习题、填空题。

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当物体的振动( )时,声音马上消失。( )是人们身上的一个非常灵敏、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有些声音我们的耳朵是无法感受到的,比如“( )”。音叉是一种( )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 )。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声音以()的形式传播,当( )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声音的强弱可以用()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来描述。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

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0.声音能在( )、(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

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0.声音能在( )、(),声音不能在(),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振动越慢,声音越()、( )中传播,)中传播。)。)。不同物体中传播声音的本领1.( )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月球上,因为没有( ),所以两个人相隔不远,也不能直接对话。)。),这是因为),轻轻拨,声)。),这是因为),轻轻拨,声13.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得紧,声音(( );拉得松,声音( ),这是因为( );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音()。TOC\o"1-5"\h\z14.用相同的力敲打盛水的玻璃杯子的杯口,水越满,听到的声音越( )。15.用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4厘米和8厘米的钢尺,伸出桌面短,听到声音( ),这是因为( );伸出桌面长,听到声音( ),这是因为( );把钢尺伸出桌面8厘米,轻轻拨动时声音( ),用力拨动时声音( )。二、判断题1.耳朵可以长时间使用,所以也可以长时间使用耳塞听音乐。( ).噪声只会影响我们的听力,与身体健康没有多大关系。( )、当尺子伸出桌面的距离越短,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4、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主要是靠空气传播的,但是固体、液体也是能传播声音的。( )5、物体一般都能传播声音,它们传播声音的本领有所不同。( )6、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并不看见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不振动。()7、嘈杂刺耳的声音都属于噪音。( )8、被敲打后的音叉放在水里水花飞溅,是因为音叉在振动。( )9、物体发出声音的大小是可以控制的。( )10、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高。( )11、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系。( )12、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 )三、实验设计。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答案:一、1.振动,停止;2.耳朵;3.超声波;4.发声,音高;5.往返;6.波,声波,振动;7.音量,音高;8.强,弱;9.高,低;10.固体、液体、气体,不同,真空;11.空气,空气;1.2耳朵,鼓膜;13.高,橡皮筋拉得紧振动得快;低,橡皮筋拉得松振动得慢;强,弱;14.高;15.高,尺子伸出桌面短振动就快;低,尺子伸出桌面长振动就慢;弱,强。二、.X.X、V、4 、J、乂、J、8 、9 、XiV、V三、略,见复习资料。《声音》单元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一、填空(.7分,每小题.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2、音高的单位是(赫兹),它表示(每秒声音振动的次数)。3、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振动)。4、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5、音量是由(振动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小;音高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振动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6、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音),鼓膜有(共振(振动))作用。二、判断(6分,每小题.分)。

1轻轻打击大音叉与重一点打击大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完全一样。(X)2我们不要长时间戴着耳塞听音乐。(V)3声音有高有低,有强有弱。(V)4、音量的单位是分贝。(V)5、我们不能制造声音。(X)6、人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X)三、选择(把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每小题2分)。1、下面物体传声效果最好的是(A)。铝箔木尺棉线尼龙线2、用打击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B)。A水面没有任何变化 水面产尺生水波无法线判断3、人体能感受振动的器官是(线)。眼 鼻 耳口4、下课了,我们在教室里(尺)可以大声讲话 控制自己讲话声音无所谓四、填图(分)。(鼓膜外耳 中耳 内耳(鼓膜外耳 中耳 内耳五、实验(6分)。1号、2号、3号、4号四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上自来水水(如下图),用小棒敲击杯口。请你判断:玻璃杯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答:杯子序号声音高低高较高较低低水量越少,杯子发出的声音越高;水量越多,杯子发出的声音越低。六、简答(6分,每小题3分)。1、为什么人们在月球上互相通话必须借助无线电?答: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介质。而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所以须借助无线电通话。2、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答:声音由耳廓收集,通过耳道传道内部,引起鼓膜振动,由听小骨、耳蜗放大,由听觉神经传到大脑。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1、人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2、骨骼的运动必须结合关节、肌肉。3、运动起来,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会加快,需要的氧气增多,肺部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全身各处。食物进入人体后,依次经过: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其中小肠是营养吸收的主要场所。3、3人的身体的左右两部分是对称的。3、5人的呼吸实际上是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3、6我们跳动起来为什么会心跳加快?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血液。所以心跳逐渐加快,以便输出更多的血液。37、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38、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等。39、运动会使心脏强壮,肺活量增大,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氧气,消化食物会吸收更多的营养,为骨骼、肌肉生长提供养料。注意:1、过滤实验相关仪器的名称,字必须都会写2、如何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四条3、使用酒精灯的注意事项4、耳朵的结构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复习提纲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组成。人体的有些组成部分从外形上是看不到的,但我们却能听到或者摸到它们的存在。例如:心脏是我们能听到的内部组织,肌肉、肺和骨头都是我们能摸到的内部组织。身体能够做很多工作,而且工作时总是有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2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骨骼不能独立运动,有肌肉组织与骨骼协调工作。例如:在举起重物时,我们感觉到身体的上肢部位的骨骼、关节和肌肉参与了活动;在下蹲的过程中,我们感觉到且部位的骨骼、关节和肌肉参与了活动。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4运动前和运动后,我们的呼吸和心跳都会发生空。运动前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比较慢,运动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数都变快了。5一呼一吸算呼吸一次。人的呼吸实际上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除二氧化碳。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伴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会增加6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呼出和吸入气体的数量也比平时经常锻炼身体,会增加我们的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工7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8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歇都有短暂的休息。伴随着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气,心跳也就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经常锻炼身体,同样可以使我们的心脏更加强健。9人体的呼吸系统主要包括W、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0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食物被食管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在小肠被吸收。人体的每个消化器官都在各自的功能,都需要我们爱护。消化器官名称功能口腔把食物嚼碎食道嚼碎后食物的通道胃将嚼碎的食物变成食糜肝分泌胆汁,进一步消化食物小肠吸收食物中的养料大肠吸收残留食物中的多余的水分肛门将食物残渣排除体外1食物由口腔进入人体,再依次经过(咽喉)一(食道)一(胃)一(肝)一(小肠)一(大肠),最后从(肛门)排除体外。1、2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牙齿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门齿(8个)、犬齿(4个)、臼齿(20个)、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保护好牙齿对我们一生的健康都很有意义。如果牙齿不好,消化就会受到影响,还会影响整个身体的运动。4老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齿将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体内消化。如果我们吃饭时不细嚼慢咽,会影响到M器官对食物的消化。5如果食物在体内消化得好,我们就会吸收更多的营养,为骨骼、肌肉的生长提供养料。、消化食物时,也会消耗氧气的。、消化器官为人体提供养料,呼吸器官为人体补充氧气,这些养料和氧气又通过血液循环系统来输送到全身各地,为我们的生长、工作提供能源。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依靠身体各个器官相互关联、彼此协调工作才能完成。、健康生活,就是我们在了解了自己身体的结构和相互作用之后,爱护它们,促进它们更协调地工作。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物。第一课身体的结构★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身体能够做许多工作,而且工作时总是有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2我们的身体左右对称。、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依靠身体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第二课骨骼、关节和肌肉1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2骨骼的作用: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骨骼不能独立运动。3我们完成肢体运动,需要骨骼、关节、和肌肉协同工作。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第三课运动起来会怎样(一)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伴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会皿。2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3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4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氮气不变,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加了。5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呼出和吸入气体的数量也平时多,所以呼吸会加快。6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加大身体的肺活量,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第四课运动起来会怎样(二)1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2伴随着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气,心跳也就逐渐^,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第五课食物在体内的旅行1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2 消化器官作用及特点口腔咬碎食物食道运输食物进入胃里的。食管是一个管道,里面应该是光滑的。胃★食物进到胃里面被进一步的磨碎和分解。胃会蠕动,胃壁肌肉很发达,胃会分泌胃液帮助消化。小肠★食物营养被吸收的地方。小肠足够长,食物的营养才会被充分地吸收。大肠可以较短,以便食物的残渣从这里排出体外。第六课食物在口腔的变化1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作用各不相同:①牙齿切磨;②舌搅拌;③唾液润湿。2牙齿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口齿(个)、^(个)'^l个)。牙齿的作用:①门齿:切下食物;②犬齿:撕开食物:③唾液:磨碎食物。3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齿将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体内消化。注:、打^地方是每课中较重要的知识点。2、加浓和加下划线的是每个知识点中较重要的方面。单元复习一、填空、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2我们的身体了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它(支撑)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3骨骼与(肌肉)、(关节)协调工作,我们才能运动。4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增加,但(氮气)不变。5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全身各处,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在排出体外。6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等。、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离开)心脏,心肌舒张,血液(回到)心脏。、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9食物的养分主要是在人体的(小肠)里吸收的。0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我们的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三类。、人的一切活动需要身体(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如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肌肉)、(关节)共同完成,运动过程中要消耗大量(氧气),心脏需要向全身输送更多(血液),需要的能量来自(消化器官)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来源:小精灵儿童网站2口腔里的牙齿能(咬碎食物),舌头能(搅拌食物),唾液可以(湿润食物,消化食物中的淀粉)。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灵活,(肺活量)增加,(心脏)强健。二、判断、身体工作时,需要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J)2屈臂、伸臂时,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情况是一样的。(X)3骨骼能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输送营养。(X)4我们呼出来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碳。(X)5锻炼身体可以增大肺活量,增强心肌。(J)、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回到心脏。(X)、食物进入人体后,先后经过口腔、食管、胃、大肠、小肠。(X)、口腔对食物的初步消化,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J)9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要消耗大量氧气,所以呼吸次数会增加。(J)0运动时,心脏需要向全身输送更多的氧气。(J)、食物中的养分是在胃中被吸收的。(X)2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同。(J)3在呼吸器官中,气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X)4消化食物时,不需要消耗氧气。(X)5胃可以初步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J)四上科学我们的身体单元复习测试卷班级 姓名 学号一、填空h.从夜郎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头仙〔颈,。躯干兀〔四肢1四个部分。3我们的身体了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器),它(支撑)我附J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建3、骨骼与f肌肉)、(关节)协调工作,我们才能运动。4、觉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7气体)凌换,使(氧气J进久血液:同H打非出1二氧化碳)…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x(氧气工减少1(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增加;:但太氮气)不变。3、入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久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全身各处,同时收集Y二氧化碳)等废物,在排出体外。6、A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I•等。7、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离开t心脏,心肌舒张,血液《回到养心脏。网: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hi胃)、。小肠).、〔大肠,入食物的养分主要是在总体的(小肠)里吸收的。io,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入我们的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H(臼齿)三类号1k人的一切活动需要身体(各个器官J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J如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飞肌肉•)、〔关节)共同完成,.运动过程中要消耗大量〔氧气),心脏需要向全身输送更家《血液),、需要的能量来自(涓化器官汇对食物的涓化和吸收。12,口腔里的牙齿能(咬碎食物力.舌头能《搅拌食物,唾液可由(湿润食物,消化食物中的淀粉无小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E骨骼》粗壮,亲肌肉)爱退(关节)灵活,(肺活量)增加;【心脏)强健。二:判断塔身体工作时、需要去个部位同叶参与、共同完成。2、屈臂、伸臂时,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情况是一样的口(X>■3、骨器能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输送营养:,”落。TOC\o"1-5"\h\z4、我们呼出来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碳。 &展)煲锻炼身体可以增大肺活量,增强心肌。 (V)仔、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回到心脏。 I弊):?、食物进入大体后:先后经过口腔、食管、胃、•大麻-小肠。(X》端口.腔工惟物的初癖肖化,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飞黔.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要消耗大量氧气,所以呼吸族数会增加。 《我》口运动时,心脏需要向全身输送更多的氧气。 (V)11、食物中的养分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