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与宁波比较_第1页
武汉与宁波比较_第2页
武汉与宁波比较_第3页
武汉与宁波比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与宁波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差异较大。改革开放后,宁波凭借对外开放的政策优势,大力实施以港口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经济总量迅速攀升,2003年宁波,并一直保持领先。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宁波生产总值落后武汉,在全国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武汉排第9位,宁波第14位。生产总值超过武汉一、武汉与宁波主要指标比较武汉土地面积8494.41平方公里,小于宁波的9816.23平方公里;武汉建成区面积475平方公里,大于宁波的374.33平方公里。武汉常住人口910万人,宁波719万人,多宁波191万人。武汉户籍人口835.55万人,宁波571万人,多宁波264.55万人。武汉流动人口74.45万人,宁波148万人,少宁波73.55万人。武汉地区生产总值4620.18亿元,宁波4214.6亿元,多宁波405.58亿元,这主要是宁波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比武汉大。2003年宁波,当年武汉1622.18亿元,宁波1749.27亿元,少宁波127.09亿元,2007年两市差距达到最大,少宁波225.5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032.18亿元,宁波8152.5亿元,少宁波3120.32亿元。此前就一直落,2008年差距达到最大,当年武汉4338.28亿元,宁波8746.36亿元,少宁波4408.08亿的生产总值就超过武汉武汉后宁波元。武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01.10亿元,宁波2004.20亿元,多宁波996.90亿元。2002年至2006一度领先武汉。2007年武汉,当年武汉1732.39亿元,宁波1597.54亿元,多宁波134.85亿元,近年来领先优势不断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4.09亿元,宁波1434.41亿元,多宁波729.68亿元。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领先宁波,且从2004年起领先优势逐年扩大。武汉进出口总额114.73亿美元,宁波608.13亿美元,不足宁波的五分之一。宁波城市,自1991年起进出口贸易一直领先武汉,2008年两市差距达到最大,当年武汉139.77亿美元,宁波678.40亿美元,相差538.63亿美元。年宁波超过宁波武汉作为沿海港口武汉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16.07亿元,宁波432.80亿元,少宁波116.73亿元。武汉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52.49亿元,宁波506.1亿元,少宁波53.61亿元。武汉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85元,宁波27368元,少宁波8983元。武汉农民人均纯收入7161元,宁波12641元,少宁波5480元。近年来武汉城乡居民收入与宁波的差距还在扩大。二、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武汉与宁波比较优势差别明显,发展环境各有优势,决定了两者在经济发展上的不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武汉内生性强,宁波典型的以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城市,2009年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17.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8.1个百分点,低宁波94.7个百分点。但武汉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外向度高。武汉地处大陆腹地,是我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是一个3001.1亿元,宁波2004.2亿元,多宁波996.9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4.09亿元,宁波1434.41亿元,多宁波729.68亿元。因此,武汉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拉动,也就是靠投资和消费。2009年,武汉地处长三角,是率先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已成为长江三角洲南翼重要的经济中心,港口和外向型经济是宁波的最大特色。2009年宁波外贸依存度114.7%,高全国平均水平69.4个投资、消费、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3%、49%和-2%。宁波百分点。当年新增外贸经营备案登记企业2216家,累计达12927家。宁波大力鼓励企业加强产品研发创牌,完善出口品牌发展机制,新增外贸研发设计机构176家,市级出口名牌80个,设立国际贸易投诉协调服务中心,建立外经贸企业网上融资和法律咨询服务平台,外贸服务环境不断优化。宁波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建立在谈重大项目协作推进机制,简化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审批,全年新增外商投资企业274家,实际利用外资22.1亿美元。宁波以“港通天下”闻名,宁波港货物吞吐量居中国大陆第二位,全球第四位,是中国超大型船舶最大集散港和全球远洋运输节点港,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3.8亿吨,武汉0.56亿吨,是武汉的产值占全部工业的25%以上。宁波还是著名的侨乡,以包玉刚、邵逸夫为代表的430多万涌籍人士旅居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宁波帮”已成为引进外资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桥梁和纽带。二是武汉国有经济比重大,宁波基础雄厚。2009年,武汉国有经济增加值2380.64亿元,占GDP比重52.2%。在规模以上工业有企业120家,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数5.2%;宁波34家,占0.2%,高宁波5个百分点。武汉国有企业实现工业产值2320.3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0.2%;宁波538.4亿元,占6.2%,高宁波34个百分点。武汉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66.7%,宁波不到30%。民营经济是宁波经济的主体,2009年,宁波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比重在70%以上,武汉40.4%,高武汉30个百分点左右。宁波民营经济主要集中在工业,民营工业企业11.33万户,从业人员206万人,工业总产值6210.50亿元,分别占全部工业的96.3%、73.4%和60.2%。宁波民营工业分布在33个工业行业大类,行业覆盖率达82.5%,其中,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总产值约占整个民营工业的50%。截至2009年底,宁波民营经济累计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62件,浙江省著标197件,涌现出奥克斯、波导、大红鹰、雅戈尔、杉杉、罗蒙等一批著名企业。三是武汉服务业比重高,宁波工业化程度高。武汉的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较强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服务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2009年,武汉服务业增加值2328.98亿元,宁波1783多宁波545.98亿元;武汉服务业占生产总值比重50.4%,宁波42.3%,高宁波8.1个百分点。在服务业中,武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33.12亿元,宁波173.77亿元,59.35亿元;批发和零售业471.62亿元,宁波408.03亿元,多宁波63.59亿元;住宿和餐饮业161.296.8倍。宁波临港工业地区,海外要民营经济层次高。武汉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国有工业企业中,武汉国名商亿元,多宁波亿元,宁波63.03亿元,多宁波98.26亿元;房地产业285.66亿元,宁波241.97亿元,多宁波43.69亿元。2009年,宁波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53.3%,武汉38.4%,高武汉15.1个百分点。宁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839家,武汉2568家,是武汉的汉1772.14亿元,多武汉234.46亿元。宁波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152.5亿元,武汉5032.18亿元,1.6倍。近年来,宁波深入实施工业创业创新倍增计划,出台九大产业调整振兴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推动块状经济提升发展,家电、服装产业选省首批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宁波化工区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宁波在4.6倍。宁波工业增加值2006.6亿元,武是武汉的入推进创新集聚区、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示范基地、工程技术中心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中,促进了工业调整转型。四是武汉金融规模大,宁波金融支持作用强。2009年,武汉金融机构31家,外资银行4家,武汉农村商业银行组建,汉口建后台服务中心,成立12家小额贷款公司。年宁波8241.4亿元,多宁波334.16亿元。武汉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010.11亿元,宁波2869.56亿元,多宁波140.55亿元。武汉证券交易额19506.53亿元,宁波18393.4亿元,多宁波1113.1亿元。武汉保费收入122.9亿元,宁波107.4亿元,多宁波15.5亿元。武汉作地区中心城市,在融规模和金融潜力上都领先宁波。宁波已形成地方性银行、城乡信用社、民间金融构成的地方银行跨省设立分行,16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在光谷金融港兴末,武汉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8575.56亿元,为中部金性金融体系,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更强。2009年,宁波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7715.91亿元,武汉7069.38亿元,多武汉646.53亿元;宁波存贷比93.6%,武汉82.4%,高武汉11.2个百分点。宁波金融相关率(贷款占GDP比重)1.8,武汉1.5,经济货币化程度较武汉更深。宁波中小企业贷款占全部企业贷款比重76.7%,武汉45.8%,高武汉30.9个百分点。宁波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实体经济,占比达55%,武汉主要投向基础设施行业,占比达52.9%。五是武汉科教资源多,宁波科技转化水平高。武汉科教实力全国第三,人才智力资源密集。2009年武汉被授予“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在自主创新上赋予武汉先行先试权。武汉普通高校78所,在校学生111.04万,两院院士53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8万人,宁波普通高校15所,在校学生13.7万人。武汉科研机构108所,科技活动人员7.5万人,宁波6.6万人。武汉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107亿元,占GDP比重为2.35%;宁波51亿元,比重1.33%,高宁波1.02个百分点。2009年,宁波财政科技支出17.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82.5亿元,完成新产品产值1256.90亿元,新产品产值率为15.4%。在宁波的制造业企业中,有77.1%的企业进行了产品创新,在工艺(或过程)方面进行过创新的企业同样也占77.1%,其中48.6%的企业在三年内推出过5次以上工艺(或过程)创新。在服务业企业中,50.0%的企业进行了产品创新,69.4%的企业在过去三年曾推出过产品创新或引入过全新或明显改良的服务内容或品。在工艺流程上进行过创新的企业占67.3%,其中在三年内推出过5次以上工艺创新的企业达48.6%,推出过10次以上创新的企业有25.7%。有科技活动的中小型企业在12000家以上。全年专利申请量22686件,授权量1582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802件。全年新增驰名商标6件,累计达16件;新增省著名商标36件,累计达331件;新认定市知名商标50件,累计达783件;新增浙江名牌34件,累计达254件;新增市名牌127件,累计达482件;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4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0家,培育国家创新型企业2家、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5家;138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累计达615家。已形成以业为创新主体,以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为创新载体,在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与作企高效节能、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等领域建成20多个科技公共技术平台。宁波在科技成果转化和利用上走在武汉前面。三、宁波经济发展的启示武汉与宁波比较,既有自身的优势,同时在一些方面也有较大的差距。武汉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加强薄弱环节,加快经济发展。1、加快工业发展步伐。武汉的工城市。武汉必须进一步强化工业强市、项目兴市,扩大工业投入和技术改造投资,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全面落实《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着力把汽、电子信息、石油化工、食品烟草、能源环保产业打造为“千亿元”规模产业,培育壮大钢铁及深加工、汽车及零部件、石油化工等优势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认真落实15个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方案,集聚资源,整合资金,支持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明确责任、强化措施,促进企业加大投入,强力推进工业企业“小进规”工程。2、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宁波较武汉之强,强在草根。武汉较宁波之弱,弱在草根。草根经济的差距,既是两市经济差距的关键因素,也是内地和沿海差距的主要表现。要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努力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发展的新格局。要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在招投标、政,提供同等政策待遇,保障民营经济公平的市场参与权,在金融、财策支持力度。要进一步推进全民创业,以典型助推业规模不仅落后于宁波,也落后于沈阳、大连、青岛等副省级车、钢铁、装备制造、共同府采购等方面税等方面加大政全民创业,引导和培育创业意识,培养创业技能,提高创业本领,培育民营经济发展源泉。创新财税金融服务支持全民创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继续优化投资创业环境,让广大创业者愿意投资,能够发展。3、努力扩大对外开放。武汉在强化内生型发展模式的同时,必须借助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要围绕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招商,大力引进支撑型项目和上下游配套项目。要积极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在汉设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要加快推进汽车及零部件出基口地、服务口,大软件外包等服务贸易。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支持参与长江沿岸、中部地区、武汉城市圈的交流互动,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4、强力推进自主创新。武汉综合科教实力居全国第三位,但科技力量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企业还没有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与科教资源并不算丰富的宁波相比,武汉的科技成果转化和利用并不理想,把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