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标通用版课时作业38世界地理概况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标通用版课时作业38世界地理概况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标通用版课时作业38世界地理概况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标通用版课时作业38世界地理概况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标通用版课时作业38世界地理概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38世界地理概况一、选择题下图示意沿南纬20°纬线的海陆分布。读图,回答1-2题。1.图中()A.①大洋西部多岛弧和海沟B.③大洋海域北部封闭,南部开敞C.⑤海峡是两大洲的分界线D.⑦大洋海域呈“S”形,风大浪急解析:从图中可看出,①为太平洋,③为大西洋,太平洋西部多岛弧和海沟,北部封闭,南部开敞,因此A正确、B错误;⑤为莫桑比克海峡,位于非洲,C错误;⑦为印度洋,大西洋海域呈“S”形,风大浪急,D错误。答案:A2.图中()A.②大陆地跨东、西、南、北半球B.④大陆以高原为主,地形起伏较小C.⑥岛屿位于中国的东南部海域D.⑧大陆的东部地区火山活动较频繁解析:②大陆为美洲大陆,地跨西、南、北半球,A错误;④为非洲大陆,以高原为主,地形起伏较小,B正确;⑥为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C错误;⑧为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印度洋板块内部,东部地区火山活动较少,D错误。答案:B下图为世界六大洲林地、耕地和草地等三种农业用地占本洲土地总面积的比重。读图回答3-4题。3.图例中①、②、③代表的土地类型依次是()A.林地、耕地、草地 B.耕地、林地、草地C.耕地、草地、林地 D.草地、耕地、林地解析:林地一般分布在较温暖湿润的地区,草地一般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而耕地一般则分布在地形较平坦,水热条件较好的地区。结合各大洲的气候和地形等基本特点可知:大洋洲,非洲和亚洲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比较大,故这些大洲草地所占比例最高;而南美洲、北美洲及欧洲的相对温暖湿润区域的面积较大,所以林地比重较大。答案:C4.在南美洲③所示的农业用地比重最大,主要自然原因是()A.地势平坦开阔 B.山地面积广大C.河流少水量小 D.气候温暖湿润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美洲是世界林地主要分布区之一,在其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面积最大,即③为林地。南美洲除部分高海拔地区外,大部分区域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温暖湿润是其林地比重最大的最主要原因,D项正确。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区,南美洲主要以平原和高原为主,A项、B项均错误。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南美洲河流众多且水量丰富,C项错误。答案:D(2019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诊断性测试)下图为某岛屿局部图,读图完成5-6题。5.图中黑点表示的地理事象最可能为()A.火山、地震 B.候鸟栖息地C.交通站点 D.小城镇解析:根据图例,图示区域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图中黑点表示的地理事象最可能为火山、地震,A对;河流注入海洋,候鸟栖息地、交通站点、小城镇不会分布在海洋中,B、C、D错。答案:A6.有关该岛屿的判断,正确的有()①终年受东南信风控制②11月-4月盛行西北风③河流流量大,水流平稳④高温多雨,植物种类丰富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根据纬度,该岛屿受东南信风与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①错误;11月-4月气压带南移,盛行西北风,②正确;河流短小,流量大,水流急,③错误;信风来自海洋,携带水汽多,该地高温多雨,植物种类丰富,④正确。D对,A、B、C错。答案:D(2019年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新校区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静寂的恐怖,不仅仅是声音的静寂,而且色彩、植被、山脉、村落及整个大地,都毫无变化,让我失去了时间意识。在这里,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据此完成7-8题。7.材料中描述的现象最可能出现在()A.欧洲西部B.非洲南部C.中国西北D.马来群岛解析:材料中描述的现象没有季节变化,可能是热带或寒带,欧洲西部、中国西北有明显季节变化,A、C错;这里,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说明有降雨,没有风,不可能是寒带,非洲南部冬季受西风带控制,B错;最可能出现在马来群岛,是热带雨林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无风,D对。答案:D8.“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的原因可能是()A.位于赤道无风带B.受重力作用C.地转偏向力为零D.受人为因素干扰解析:“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的原因可能是位于赤道无风带,A对;受重力作用不是烟垂直升起原因,B错。地转偏向力只影响水平运动物体,C错;雨、烟垂直运动特点,与人为因素干扰无关,D错。答案:A下图为亚欧大陆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单位:℃),读图,回答9-10题。9.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变化规律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年较差由南向北逐渐增大,其原因是受寒流的影响逐渐加大B.大陆东侧气温年较差的变化梯度大于西侧,其原因是东侧距海远C.从甲处到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D.从甲处到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小,其原因是地形较为平坦解析:气温年较差由南向北逐渐增大,其原因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夏季时,纬度高的地区太阳高度角大,而且白天时间长,温度较高;冬季时,纬度高的地区太阳高度角小,而且白天时间短,温度较低,气温年较差大,A错;大陆东侧气温年较差的变化梯度大于西侧,其原因是西侧受西风影响较大,B、D错;从甲处到丙处气温年较差等值线密集,所以变化梯度大,其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C正确。答案:C10.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出现在甲处附近的原因是()A.地处内陆中心,四周距离海洋最远B.地处高纬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最大C.此处地表植被覆盖少,分布有大量沼泽D.地处内陆高原、山地,受海洋影响小解析:甲地位于西伯利亚地区,地处内陆高原、山地,受海洋影响小,所以气温年较差最大,D正确。答案:D兰萨罗特岛上出产葡萄、蔬菜、谷物等。这里的葡萄种植有一种特殊的种植技术:单株葡萄种植在单个坑里,坑宽3-4米,,坑边用石块垒半圆形石墙,读图,回答第11题。图甲图乙11.根据图示内容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符合兰萨罗特岛的自然环境特征的是()A.岛上多环形的山,黑色土壤有机质含量高B.岛上终年降水稀少,显得异常荒凉C.附近有寒暖流交汇,且多发海雾D.该岛屿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解析:从图甲可以推出该地位于非洲西北部,兰萨罗特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活动,岛上多环形山,地处热带,生物循环快,火山灰矿物质丰富而非有机质含量高。附近因有加那利寒流经过,多海雾。从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可推断出该岛为热带沙漠气候,应为热带荒漠带。所以A、C、D项错误。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降水稀少,十分荒凉,B选项正确。答案:B孙中山故居部分建筑为骑楼建筑,廊道上面是楼房,下面一边向街敞开,行人可以沿走廊行走,楼上一般住人,在华南地区分布较广泛。庭院左边栽植一棵酸枣树,是孙中山1883年冬季从夏威夷檀香山带回来亲手栽种的,长势繁茂。下图为广州市孙中山故居和夏威夷位置图。读图,完成12-13题。12.广州市街道两侧多建骑楼的目的是()①供行人遮阳②供行人避雨③进行商业活动④供游览者暂时休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广州骑楼所形成的建筑风格,是根据广州当地人文及气候等多方面的因素慢慢的形成的,广州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阴雨天气,晴天时,由于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太阳光照强烈,因此修建骑楼可以供行人遮阳和避雨,①②正确;而且街道两侧多商铺,有利于开铺做生意,故③正确。故选A。答案:A13.在运输酸枣树种子的过程中沿途不可能发生的是()A.在出发地看到火山喷发B.在菲律宾东侧顺风顺水C.经广州港外贸船只起航D.帆船经无风带,滞留不前解析:由材料可知,运输的出发点为夏威夷,夏威夷为火山岛,多会出现火山喷发,A会发生;冬季东亚地区盛行西北风,因此在菲律宾东侧海水有西北季风的影响,自西向东,逆风逆水,B不会发生;此时,我国东部盛行西北季风,沿岸洋流自北向南,我国外贸船只出港时顺风顺水,C会发生;该航线会经过副热带海域,由于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长时间无风,从而形成无风带,帆船经此无风带,常因无动力而滞留不前,D会发生。故答案选B。答案:B二、综合题14.(2019年福州一模)下图为世界某国家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据图描述该国的地理位置。(2)据图判断该国的陆地地形特征,并说出判断依据。(3)据图描述该国西部近海等深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该地区多地震、火山的原因。(4)分析该国城市分布的特点及原因。解析:第(1)题,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半球位置三方面分析。第(2)题,结合图中山峰的高度以及各山峰高度差异不明显,可以判断出地形以高原为主,且较平坦。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等深线基本与海岸线平行,且较为密集。结合板块分布,可以判断该地区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第(4)题,图中显示城市多分布在内陆的高原地区,结合地形和气候特征即可分析原因。答案:(1)位于北半球、西半球;地处低纬度;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2)地形以高原为主,且较平坦。从图中山峰高度可以看出该国各地海拔较高,且高度差异不大。(3)等深线与海岸线基本平行(大致沿西北—东南向延伸),且分布密集。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地震和火山。(4)城市主要分布在内陆高原地区。原因:地处低纬度,内陆高原海拔较高,气候凉爽。15.(2019年云南省大理市高三检测)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世界某区域示意图材料二A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进行风力发电研究的几个国家之一,风力发电研究始于1891年。1973年和1979年的石油禁运、能源危机及以后人们的绿色环保意识的加强,进一步推动了风力发电产业的发展。2017年风力发电占到了当年全国总发电量的43.6%,被人形象地称之为“风扇上的国家”。材料三B国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大国。在农业构成中,乳畜业占43.8%,园艺业占39.5%。其中重要的出口农产品有花卉、肉类、乳制品、蔬菜等。(1)简要分析A国发展成为“风扇上的国家”的原因。(2)指出B国的农业构成特点并分析原因。(3)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4)简要分析图示地区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解析:(1)分析A国发展成为“风扇上的国家”的原因实质是分析当地风力发电的有利区位条件,需要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答题。自然条件方面,图中经纬度位置显示,当地位于中纬度西风带且沿海,常年盛行西风(稳定),风能资源丰富;材料中提到,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而风力发电本身具有清洁、可再生的特点,这也是主要的有利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方面,根据图示区域可以判断,A国是西欧的丹麦,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材料中提到,A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进行风力发电研究的几个国家之一,所以可以得出当地历史悠久、技术先进的条件;同时国家政策支持风力发电也是主要的有利条件之一,最后,风力发电各种设施投入较低,发电成本低。(2)由材料三可以得出农业构成特点以乳畜业与园艺业为主,原因分析主要从自然条件的气候以及社会经济这两方面分析答题。气候方面,B国为荷兰,地处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和花卉、蔬菜等的种植;社会经济方面,欧洲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众多,对乳制品和园艺产品的需求大;乳畜、花卉等农业发展历史早,经验丰富,同时荷兰为发达国家,生产技术水平高。(3)从图示等高线可以看出,北部海拔低且等高线稀疏为平原,南部海拔大部分在500米以下且较密集为低山丘陵,小部分海拔高于500米且等高线稀疏为低矮高原,整体地势南高北低,图示区域地处沿海,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4)内河航运发达主要从自然方面和社会经济方面分析原因。自然方面主要结合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分析,由图可知,河流较密集;由图示区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可知,河流流量大(靠近海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总量较多),流量季节变化小(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较均匀),流速平稳(地势起伏较小),含沙量小(植被覆盖率高),无结冰期(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度高于零度)。社会经济方面,工农业发达,人口、城市密集,货物流通量大,市场广阔;水运具有运量大,运费较低的特点。答案:(1)(终年盛行西风,)风能丰富(且较稳定);经济发达,能源需求大;国家政策支持;风力发电历史悠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