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意范畴论略_第1页
王阳明心学意范畴论略_第2页
王阳明心学意范畴论略_第3页
王阳明心学意范畴论略_第4页
王阳明心学意范畴论略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王阳明心学意范畴论略

“意义”范畴在阳明心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某种程度上,“意义”可以包括王阳明的整个思想体系。王阳明通过“意”重新诠释与之关联的“心”、“知”、“物”等范畴,新学说方得以初步确立。随着他对“意”越来越重视,“意”的功能不断得到开发,在建构致良知、知行合一、万物一体等命题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是心学诸多命题得到论证、开展的主要理据之一。正是因为“意”具有的特殊作用,王阳明思想体系才逐步成熟、完善。一、“意”“物”王阳明主要通过对《大学》的重新诠释,从而建构其思想体系。朱熹、阳明对《大学》都非常重视,但二者的诠释理路不同。阳明改变早年追随朱子的学术立场,完成思想转向,是以扬弃朱子“格物”说为起点的,主要表现在诚意与格物关系的不同进路上。尽管他们对“诚意”都非常关注,阳明说:“《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p242)朱熹也讲:“许多病痛,都在‘诚意’章。”(p326)然而,诚意与格物关系在其各自学说构成中截然不同。朱熹主张:“须是先致知、格物,方始得。”(p301)强调格物致知的知识论进路,在此基础之上再论诚意,即通过认知主体之“知”再转化为道德主体之“意”。而阳明表示:“诚意的工夫只是格物致知,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认为朱熹“先去穷格事物之理”,只能“茫茫荡荡都无所着落处。”(p38)阳明强调诚意的主导地位,格物只不过是为诚意服务,表现出直接培养道德人格的思维模式。从学术特征上看,就不同于朱子学外向性知识论理路,而确立了心学内向性道德论理路。王阳明不仅扭转了朱熹的方向,同时,面对《大学》和宋儒的基本问题,把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的功夫条目,还原到心、意、知、物基本概念层次。(p46)他在著述中不断论说这四个范畴的关系,如“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p6)“意”处于承上启下的中心地位,心、知、物必须通过“意”来诠释与连接。如此,“意”的地位和作用在他思想中越来越重要,意成了心、知、身、物之本,并形成了“主意”说。在阳明浑沦的一元论模式中,他强调“心之发动处谓之意,指意之灵明处谓之知,指意之涉着处谓之物,只是一件。”(p73)心、知、物完全被意收为一,它们只不过是“意”不同的形态,而非四种实体。因此,充分表明四者的关系贯穿了阳明思想,是其构建体系的架构、要素,而“意”又处在关键地位。首先,在“意”与“心”的关系上,阳明认为“心之所发便是意”,朱熹也说:“意者心之所发”(p96)他的看法同于朱熹,需要说明的是,阳明对“心”采取兼用形而下与形而上的办法。在形而下层次,心与意的关系还没脱离朱熹的影响,在后来“心”更多为本体心,心与意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意与知的关系。但“意”为人心发动的基本方向是一以贯之的,即使在提出“良知”说后,意仍然为已发,只不过改说为良知之发动,“其虚灵明觉之良知,应感而动者谓之意”(p47)。早中期“意”与“知”关系处于模糊状态,没有做过多梳理,须待“良知”说提出才完全展开。在当时,关键在于论证“意”与“物”的关联。早期弟子徐爱受到阳明的影响,记载到:“爱昨晓思格物的物字即是事字,皆从心上说。先生曰:然。……意之所在便是物”(p6)阳明一直强调:“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p972)他认为主体“意”的指向对象为“物”,“物”就不是客观实存之物,而是与“意”形成了意向性的关系,是“事”。这样,“物”实质为行为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p6)如此,“物”在阳明视野中只有进入了人的意义世界才能称为“物”,才有存在的价值,也就是说离开主体的“物”不能称为“物”,“有是意即有是物,无是意即无是物”。(p47)那么,“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等心学基本架构顺理成章地得以成立。阳明独到的、合理的诠释,初步确立了以“心”为根本地位的新学说。二、善意为善之,求其他社会的善良随着阳明对“意”范畴越来越重视,“意”在他构建致良知、知行合一、万物一体等命题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意”功能不断地开显,是阳明心学基本命题得以论证、展开的理据之一。在建构核心命题“致良知”上,可以明显看到“意”不可或缺的作用。众所周知,江右之前阳明以“诚意”为宗旨,而晚年最终定论为“致良知”说。在提出“良知”范畴后,他明确说明了意与良知的差别,“意与良知当分别明白,凡应物起念处皆谓之意,意则有是有非,能知得意之是非者,则谓之良知。”(P217)“心之所发便是意”是阳明根本性的方向,从而,他不断强调“应物起念”的已发为“意”。已发之意念是经验现象层次的范畴,有是非善恶,而儒家“性善”论的主流传统,必然要求提供一个至善的概念。显然,“意”不足以承担这个使命,因此,有善有恶之“意”有内在逻辑发展为纯然至善之“良知”的必然性。阳明承接孟子、陆九渊的思想预设了先天性的至善良知,“盖心之本体本无不正,自其意念发动,而后有不正。故欲正其心者,必就其意念之所发而正之,凡其发一念而善也,好之真如好好色;发一念而恶也,恶之真如恶恶臭;则意无不诚,而心可正矣。然意之所发,有善有恶,不有以明其善恶之分,亦将真妄错杂,虽欲诚之,不可得而诚矣。故欲诚其意者,必在于致知焉。”(p971——972)心体本来没有不正的,但心发动的意念有善有恶,有不正的可能。如何恢复本正之心体?关键问题在已发之“意”上用功,用诚意的道德功夫有可能实现本正之心体。但是,意是善恶、真妄相混淆错杂的,自己不可能仅凭自己分辨善恶,用诚意功夫就无法解决问题。换句话说,如果意为善,固然“诚”其意可为善,但在意为恶的情况,“诚”其意就行其恶意了,表明“诚意”说有内在的理论矛盾。故而,必须提供更高一级的范畴,那么欲诚其意,必在于致其良知,好善去恶的功能只能归于良知,这就是“意”逻辑发展为“致良知”的主要线索。阳明提揭“致良知”后,以其容纳一切,意也收归于知,“致知者,意诚之本也。”(p119)“不本于致知,而徒以格物诚意者,谓之妄。”(p243)在意为心之发动,物为事的前期理论准备上,提出以“致良知”解决所有问题,自然就是“诚意”的根本。他进一步明确到:“有知而后有意,无知则无意矣,知非意之体乎?”(p47)“知”(良知)完全成为“意”的本体地位。从而,他充分论证了良知的功能:“今欲别善恶以诚其意,惟在致其良知之所知焉尔。何则?意念之发,吾心之良知既知其为善矣,使其不能诚有以好之,而复背而去之,则是以善为恶,而自昧其知善之良知矣。意念之发,吾之良知既知其为不善矣,使其不能诚有以恶之,而复蹈而为之,则是以恶为善,而自昧其知恶之良知矣。”(p972)如果要分别善恶,并能够切实的实落用功,只有依赖主体自己良知的作用。良知既然知道“意”有善有恶,就必须为善去恶,绝不能混淆善恶,否则,自我遮蔽了明觉的良知。总而言之,“凡意念之发,吾心之良知无有不自知者。其善欤,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不善欤,亦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p971)良知的本体地位有自能知、自能行的功能,所以能知道意之善恶,并实行为善去恶的使命。也就是说良知本体为意念的根据,对意念起着监督、指导的作用。(p156)“着实去致良知,便是诚意;着实致其良知而无一毫意、必、固、我,便是正心。”(p83)如此,“良知”就完全成为“意”的内在判断标准,作用于“意”,化解“意”。可以说,阳明正是为了解决“意”的善恶问题才提出“致良知”说,同时,也可以看到“意与知”仍然是“致良知”说的主要问题之一。三、“意”即“行”阳明“知行合一”极具特色,不仅仅具有认识论意义,更有本体论、功夫论的意蕴。他把认知活动层面与本体功夫体系中知行关系相交织。阳明虽然并不排除知识之“知”,但往往视“知”为“良知”。“行”有多种含义,除了传统观点中践履一面,还指人在心理上的意念、意志活动。(p101)“意”一般指人的意识、意念、意欲。“意”与“知行合一”的建立、展开有着密切的关联,阳明说:“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待入口而己先知食味之美恶哉?必有欲行之心然后知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路歧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知路歧之险夷者邪?”(p42)欲食、欲行之心为“意”,“意”表示人的行为意向,这是“行之始”,而阳明对“知行合一”的经典表述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p4)。“意”是行之开始,“知”也是行之开始,那么可以说,在这个角度“意”就是“知”。同时,“意”(知)而必行,因此必待“入口”、“身亲履历”之行才能知,知从而在行中得以切实落实,实现了知行合一。阳明进一步论述到,“意欲温清、意欲奉养者,所谓意也,而未可谓之诚意。必实行其温清奉养之意,务求自慊而无自欺,然后谓之诚意。”(p48)他承接以前的观点,以意欲的行为意向为“意”,但还不能称为“诚意”,因为还没有“诚”的功夫。意是基础性的概念,诚意为功夫,在阳明心学表现为本体功夫关系。阳明紧接着对“诚意”下了定义,诚意必须实行其意,而他对“行”的说明就是“凡谓之行者,只是著实去做这件事”(p208)在这个意义上,“意”等同于“知”,“诚”等同于“行”,诚意要求“意”(知)必须得到“诚”、“行”、“著实去做”,故而“诚意”本身内含了知行合一的特性。阳明初步表明了“意”在确立“知行合一”中的作用,成为它的一个向度。阳明在很多情况下,明确把“意”与“知行合一”结合起来,“《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p4)“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在《大学》中表述为“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本意是用来诠释“诚意”说,阳明也曾以此解释“意”,“曰:‘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安得非意?曰:‘却是诚意,不是私意。’”(p29)但在此却转换为“知行”说,以此来构建“知行合一”,极力论证其具有的合理性。好色、恶臭属“知”,好好色、恶恶臭属“行”,那么,知行活动都在心的意念层次,而非外在物理行为。“知行合一”亦即合一于“意”,知行功夫亦即诚意功夫,诚意说是构建“知行合一”说的理论基石之一。(p53—54)后来他更是把“意”抬高到“知行合一”的主旨地位,主张“知行合一”必须在“意”中才能得以完满的解决,“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头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p96)阳明批评知行隔离,就是因为“一念发动”之意念有不善却不去禁止,这是知而未能行,知行分作两件事。传统观点认为意念层面只是“知”,而阳明现在另立独特的新说,“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那么意念不仅是“知”,又为“行”。“一念发动”、“好好色”虽然还不是外在行为,但却已经对善恶产生影响,所以可被纳入“行”的范围。知行合一就是在意念上实落用功、正念头,即在心理动机萌芽时克倒恶念头。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不仅“意”与“知行合一”互释、互动,而且“意”在构建“知行合一”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四、“万物一体”的构成条件“万物一体”说是阳明精神生活的归宿和最高境界,而“意”与“万物一体”也有莫大的关联。意具有指向、连结、合一等“感应”功能机制,感应并非指主体认知活动中的被动反映或抽象思维,而是指以人的精神决定力量为根源、对外部世界的意向性和感受性。意这一特有功能,是万物一体得以建立的前提条件。宇宙有众多有生命、无生命之物,只有人通过“意”的意向性、感应性功能,天地万物才有可能与人休戚相关,从而有机地连结在一起。阳明不断地阐释万物如何成为一体,“其精神流贯,志气通达而无有乎人己之分、物我之间。”(p55)“你只在感应之几上看,岂但禽兽草木,虽天地也与我同体的,鬼神也与我同体的。……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p124)“志气通达”、“一气流通”之“气”不是“气学”思想下的客观实存之物,而是为了说明“意”的感应统合作用与灵妙功能。在阳明心本论中,“气”最终是为了论证“意”能与万物一体相通,“意”与“气”结合合理地解决了“万物一体”得以成立的条件。也就是说,“万物一体”应该从“感应之几”上看,只因“意”的感应功能,万物一体才具备合法化。儒家传统的仁爱精神,不仅强调爱有差等,而且不可能明确涉及到“草木”、“瓦石”无情物。但是,阳明“万物一体”认为不仅仁爱同类,爱有生命的鸟兽,甚至推展到无情物的草木瓦石,“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p968)如此,就必然使得人与万物相感应而联结在一起同命运、同呼吸。同时,心学初创时期形成的“心外无物”原则,必然会发展到最高境界的“万物一体”。“意之所在为物”所建构的“心外无物”原理,从意义世界出发,表明意与物可以交感循环。但这仅仅只是说“意”必须由“物”充实,“物”必与“意”相关才有价值,还处在“意”“物”交感循环的初级阶段,而不是直接与物同体、万物一体。阳明强调“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p108)良知心体不能悬空,没有什么先在的内容,只是以“意”感应联接的天地万物为本体的内容。换言之,万物之所以能够与人建立意义关系,与人同体,成为心体的内容,不仅仅是因为“意”的特殊功能。意的这一功能固然是万物一体的前提条件,但最为根本的是,意念之动是天地间最灵的人之发动,在本原上人与天地万物同属有“灵”的“一体之物”,“心外无物”就升到“万物一体”的本体高度,获得了内在统一。“万物一体”不仅是“心外无物”的逻辑发展,反过来也是意物交感的最终依据。由此,“万物一体”成为人的生命存在方式,与人相伴随终身,没有离开的可能。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之上,“万物一体”说才能完全展开它的丰富内容,“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知,则自能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