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林西井沟子林西井沟子的早期游牧遗存及其他《林西井沟子》读后_第1页
内蒙古林西井沟子林西井沟子的早期游牧遗存及其他《林西井沟子》读后_第2页
内蒙古林西井沟子林西井沟子的早期游牧遗存及其他《林西井沟子》读后_第3页
内蒙古林西井沟子林西井沟子的早期游牧遗存及其他《林西井沟子》读后_第4页
内蒙古林西井沟子林西井沟子的早期游牧遗存及其他《林西井沟子》读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林西井沟子林西井沟子的早期游牧遗存及其他《林西井沟子》读后

西蒙伦河盆地是考古学的重要领域。2002~2003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联合发掘的赤峰市林西县井沟子遗址西区墓地带来了新的惊喜。井沟子墓地的发掘简报1一经发表,族属认识的问题便引起关注2。《林西井沟子——晚期青铜时代墓地的发掘与综合研究》3一书的出版为学术界提供了更加全面完整的材料和研究成果。井沟子遗址包括3个时期的遗存,除1座红山文化房址和7个夏家店上层文化灰坑以外,以西区青铜时代墓地最重要。墓地被基本完整地揭露,共发掘58座墓葬和2个灰坑,这批材料及其综合研究是《林西井沟子》的主体内容。该书将这种青铜时代晚期新的考古学文化暂称为井沟子类型,将墓地族属推断为东胡,概括发掘意义有三:其一,为认识长城地带东部早期游牧文化的面貌特征提供了关键材料;其二,填补了西拉木伦河流域晚期青铜文化的一个缺环;其三,有助于探讨我国古代北方地区牧业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机制。近年来,北方游牧民族考古研究再现热潮,有新材料(尤其是境外材料)、新认识,也有理论方法的新思考。井沟子墓地的发现,尤其是井沟子类型的确认以及显露出来的东胡遗存线索,开辟出北方早期游牧民族考古研究的新天地。一、《林西井沟子》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和实践,引发学术界不断思考和完善田野考古发掘报告的定位、编写体例和内容设计。发掘者的认识更直观、深刻,有研究优势;但研究过程势必影响报告出版速度,其结论又难免带有主观性,与学术界期盼及时客观地发表材料发生冲突,研究型报告就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尝试。《林西井沟子》定位于综合性研究报告,上编为“井沟子遗址发掘报告”,下编为“井沟子类型遗存的多学科综合研究”。上编发表资料丰富翔实、叙述清晰、图文规范,从中可见田野工作的扎实;年代推定、文化性质分析、遗存分期以及经济形态和族属讨论诸节提纲挈领,论述周详,文笔洗练,较有说服力。下编进行体质人类学研究和线粒体DNA研究以认识居民的体质特征、食谱构成和遗传性状,鉴定动物骨骼以认识其用牲习俗和生业模式,检测青铜器以了解其金相结构、铸造工艺和原料产地,对土样进行孢粉分析以了解当时的环境和居民适应环境的方式,对马骨进行线粒体DNA分析以探讨家马谱系。欧亚草原游牧业的发生首先是适应自然条件的结果,从畜种构成及其与自然环境、经济生活乃至社会组织的相互协调层面研究游牧社会是西方社会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的重要着眼点,下编扣合了这些前沿学术取向。中国考古学关于游牧性质遗存的研究型报告近乎空白,无从借鉴,《林西井沟子》的结构颇见匠心,不过我们还是有些建议。第一,上编前两章“遗址概况与墓葬综述”和“墓葬分析”包括了墓葬特征、随葬品分类、年代推定和分期,以及文化性质、经济形态和族属讨论等内容,后两章是“墓葬资料”和“灰坑与房址”的材料介绍,读来确实清楚。不过各种认识及推论毕竟建立在材料基础上,先谈认识是否会形成执笔者主观引导的印象?在研究型报告的编写体例上,如何处理认识性的讨论、结论与基础材料的关系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第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也包括考古学在内,而且下编的题目已经说明研究对象不仅是井沟子遗址本身。先前发表的关于井沟子遗址“扰墓”现象的讨论4、文化因素和文化形成过程的分析5等论文甚至相关遗存的考古学研究是否可以考虑纳入进来?第三,如果进行一些当地居民生计模式方面的民族考古学调查,并且像王妙发建议的那样,在考古报告中尽可能全面、精细地捕捉自然地理环境方面的信息6,对全面了解井沟子古代居民的经济形态,从而达到执笔者设想的认识长城地带东部早期游牧文化面貌,以及探讨中国古代北方地区牧业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机制的目的,肯定会有帮助。此外,全书缺少一份“墓葬登记表”,读者使用材料不方便。中国北方游牧专业化起源和早期游牧社会研究是很重要的学术课题。不过记述北方游牧人群的文献史料是《史记》以后逐渐丰富起来的,而且在林沄看来,司马迁将先秦戎狄视为游牧族群(胡人)还是“重大的历史误会”7。《林西井沟子》以关健翔实的资料、缜密细致的分析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较全面完整地揭示出一处北方早期游牧人群墓地的面貌,为相关研究铺垫了基石。《林西井沟子》捕捉到的东胡遗存线索是北方长城地带考古学文化族属研究的重要突破。东胡是文献中少数几支明确与早期游牧集团相联系的族群之一,也比较活跃。秦破东胡取地千里和东胡分化为乌桓、鲜卑两支,是东北史和北方民族史上的重要事件,寻找东胡遗存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内容。将夏家店上层文化与东胡挂钩的看法曾经流行一时,十二台营子类型和平洋墓地也曾被指为东胡遗存。随着研究的深入,尤其是来自经济形态和体质类型的证据,夏家店上层文化“东胡说”已难以立足,东胡遗存也成为迷团。井沟子墓地的东胡线索为相关遗存的族属研究提供了一个比较基点,顺此可能解开一连串相关遗存族属问题的“绳节”。除了北方游牧民族考古研究,井沟子类型填补了夏家店上层文化消退以后西拉木伦河流域晚期青铜文化的缺环,将敖汉旗周家地墓地从夏家店上层文化区分出去、将敖汉旗铁匠沟遗存归入井沟子类型等认识也使得辽西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的面貌更加清晰。相信随着报告的出版,北方长城地带和东北地区青铜至战国秦汉时代的考古学研究会衍生出许多新认识,尤其可能将北方游牧专业化起源和早期游牧社会研究推进一大步8。正是基于重大学术价值,《林西井沟子》获评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0年度优秀结项成果。二、教育和文化因素:与水泉类型的关系如报告所言,井沟子墓地出土的青铜装饰品和骨角器“在长城地带乃至整个欧亚草原东部年代相当于春战之际的诸多考古学文化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现,反映了一个较大空间范围内所形成的共同的时代风格”9。报告根据部分陶器和小件青铜器与敖汉旗铁匠沟墓地和水泉北区墓地的相似性,将墓地推定在春秋晚期至战国前期(公元前550年~300年)。单纯依据青铜器来断代,时常将所在单位的年代定得偏早,而且小件青铜器和骨角器的年代特征又未必敏感,井沟子墓地的年代推断仍然有必要从陶器着手。井沟子墓地以双耳和单耳夹砂叠唇罐等为代表的文化因素,显然是来自水泉文化的影响。水泉墓地北、南两区的文化面貌有较明显的差异,郭治中因此将北区遗存称为“水泉文化”,将南区遗存归入“凌河类型”10。赵宾福则认为北、南两区同属“水泉遗存”,只不过南区墓地受到了凌河类型的较强冲击和影响11。暂且不论水泉墓地北、南两区的文化性质和文化进程,南区墓地在形成次序上整体晚于北区是不争的事实。将水泉北区墓地的基本年代推断在战国早期,南区墓地的基本年代推断为战国中期当不至大误。报告已经指出,井沟子墓地的第1、2、3段大致与水泉墓地相应段别相当。水泉墓地的第1、2段均属于北区墓地,第3段包括南区大多数墓。井沟子早年征集的1件敞口盂,报告认为很可能出自西区墓地12,属于郭治中排列的凌河类型敞口盂演变序列中的较晚形式,甚至晚于水泉南区的一件(M108:2)。因此将井沟子墓地的基本年代推定在战国前中期较为稳妥。井沟子墓地的青铜小饰件与北方长城地带春战前后的“戎狄”和“杂胡”遗存有很大共性,作为主体文化因素的陶壶(报告称带领罐)却是东北地区的文化传统。井沟子墓地在“北亚蒙古人种”和“畜牧业很发达”两个层面显示出强烈的“胡人”因素,这显然是一支自蒙古高原南下的游牧人群集团的遗存,但是进入西拉木伦河流域后受到北方长城地带“戎狄”文化因素和东北地区西部土著文化强烈影响,形成了新的文化风格。同样是在北方草原和东北两大文化区的接触地带,嫩江流域的平洋墓葬显示出与井沟子墓地的一些相似性13。两地均有北方长城地带习见的小件青铜饰物和发达的骨角制品,殉牲均较发达,均有“扰墓”现象,而且都受到以珍珠纹陶器为代表的贝加尔湖沿岸古代文化的影响14。平洋墓葬(汉书二期文化)居民的人种类型主要与东北亚蒙古人种接近,也与北亚和东亚蒙古人种相关15,当是东北地区以渔猎为主的人群,但是受到来自北方长城地带“戎狄”文化因素的强烈冲击和来自蒙古高原“胡人”文化因素的影响。这表明,在北方草原与中原、东北三个文化区16的接触地带,即长城地带及其向西辽河和嫩江流域的延伸方向,不同文化系统间有持续的相互影响,文化因素彼此渗透,考古学文化面貌往往呈现出复合性状,长城地带的文化风格和积淀就此形成,井沟子M28雕花骨片上的“圈点纹”就是例证17。当在此种背景下观察井沟子居民的文化性质。报告已经注意到部分陶器和小件青铜器对夏家店上层文化的继承,乔梁更指出井沟子这类遗存陶器的主体特征是“带领深鼓腹的罐或壶”,“类似风格的陶器在此前的夏家店上层或魏营子文化中都不是少数”,铜器“除去较多有可能来自冀北玉皇庙类遗存的因素外,其余物品大多能够在当地找到来源”18。他们沾染些许“戎狄”习性,与草原深处的游牧人群已经有所差别。三、园林文化:从弧边到东胡报告认为,作为“赤峰地区目前可以确定的年代最早的发达畜牧业类型遗存”,“井沟子类型不仅在年代、地域上与文献所记东胡族的活动时间和地域相吻合,而经济形态上也与文献所记胡人的生活习俗十分契合”19。井沟子出土人骨的基本体质特征属于北亚蒙古人种类型,与后世的鲜卑、契丹很接近20;人骨的线粒体DNA分析则显示在遗传距离上与汉代鲜卑居民最为接近。就现有证据,将井沟子类型与东胡挂钩是很自然的推断,尤其是其分布区域已经有一个“面”上的范围。不过井沟子墓地的葬俗与舍根、扎赉诺尔墓地等汉晋鲜卑遗存差异很大(暂且不论扰墓的可能影响),讨论族属时也要考虑。井沟子墓地的陶器以侈口短颈壶(或称带领罐)居多,与鲜卑陶器中最常见的大口弧腹罐、大口鼓腹罐迥异,乔梁也注意到“两者的陶器面貌差异过于悬殊,文化联系几无可考”。而墓穴“平面多呈圆角长方形或窄梯形”,数量不多的“窄梯形墓”绝大多数为不规则的圆角弧边,基本不见鲜卑那种较规整的平面前宽后窄的梯形墓;也没有动物纹金属牌饰。虽然不会有学者以为葬俗会一成不变,但是既然凌源五道河子墓地已经显露出与汉代鲜卑葬俗的较强关联性,自然不能忽视。杨建华认为五道河子墓地是作为玉皇庙文化本土的冀北地区完全被燕文化占据后,残留的居民向最晚的曲刃剑文化地区迁徙的结果,并且指出墓底普遍铺一层桦树皮,墓底或填土中有成排或成堆放置的马牙等现象表明了北部东胡文化的传入21。而且五道河子的墓穴平面多呈前宽后窄的梯形,还出有马、牛等金、铜牌饰。朱永刚已注意到这些文化因素与东胡活动的关联22。这说明,大致与井沟子墓地同时或略晚,辽西地区可能有至少在考古学文化面貌上与汉代鲜卑更具亲缘关系的人群,他们的文化因素影响了五道河子墓地。所以,与其将井沟子类型确指为东胡,不如仍然视为“探寻东胡遗存的一个新线索”23。结合井沟子的考古发现,可以对当时辽西地区的历史背景作些推测。战国前中期,大、小凌河流域分布着“凌河类型”的晚期遗存。所谓“凌河类型”的文化内涵并不单纯,陶器群尤其混杂,大致以外叠唇陶罐和曲刃青铜短剑的组合较有特点,似乎是来自辽东方向的文化因素,许多学者认为与貊人遗存有关。在老哈河流域的水泉北区墓地,自长城地带西来的肩双耳传统与自凌河流域北上的外叠唇风格结合,构成“水泉文化”陶器的特征,这支人群“似乎存在着较大的群体内部体质差异”24,但是颅面部基本体质特征与东亚蒙古人种接近25。此时南下的游牧的北亚蒙古人种集团占据了更北方的西拉木伦河流域,井沟子居民就是代表。凌河类型的晚期阶段曾经向西北方向的老哈河流域有过较大规模的扩张。井沟子墓地的少量外叠唇肩耳罐均属于报告划分的第1、2段,第3段已不出叠唇罐,此类陶器亦仅见于水泉墓地第1、2段。两处墓地第1、2段与第3段之间同步出现文化性质的阶段变化可作如下理解:凌河类型的扩张(可能是被动的)造成水泉北区遗存的瓦解,水泉北区对井沟子类型的影响亦随而消失,水泉南区和敖汉旗乌兰宝拉格墓地26的凌河类型文化因素随之激增。战国前中期辽西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复杂面貌显然是多个人群集团迁移的结果,这一历史背景的主线索是战国燕文化的强势东进,以及由此引发的凌河类型居民政治组织(貊国?)的解体。燕文化向辽西地区的渗透和拓展至战国中期达到高峰,在此压力下,凌河类型的居民向辽东甚至西北朝鲜方向退却27,还被挤压到西北面的老哈河流域。此时,水泉文化的因素出现在大凌河上游,朝阳袁台子墓地28的丁类墓陶器中可以见到水泉北区遗存向凌河类型分布区的渗透,井沟子类型的古代居民则向南进入老哈河流域(敖汉旗铁匠沟),玉皇庙文化的残余居民也在向辽西方向迁徙。战国中晚期,燕文化已经全面占据辽西,较偏北的赤峰市红山区榆树林子29见有较典型的燕墓,乌兰宝拉格墓地则是燕式陶器与“凌河类型”陶器同出。四、牛、马的饲养报告“倾向于推测当时的牧民很可能采取的是一种季节性游牧的生产方式。遗址所在的山谷坡地背风、向阳、有泉水,与现今新疆等地的牧民冬天所居的‘冬窝子’在选址上颇为类同。营地内平时可居妇孺,冬日则可作为畜群的过冬场所”30。根据报告提供的信息,还可以作进一步的推测。美国学者巴菲尔德(T.J.Barfield)将游牧族群的牲畜分为三类:绵羊、山羊和牛主要用作消费或贸易,马、驴、牦牛和骆驼主要用作运输,犬则是警戒性动物31。由于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不同以及在人类生活中作用的互补,游牧社会的畜种构成及比例必然有内在的逻辑关联。比如在北方草原,马和绵羊是游牧生活的基础畜种组合,“突厥兴亡,唯以羊马为准”32,近现代北方游牧民将马和绵羊“尊列为大家畜和小家畜之首并作为代表”33。井沟子墓地殉牲很普遍,畜种构成及比例与当地前期的赤峰大山前遗址34(夏家店上层文化)和毗邻的玉皇庙文化遗存35(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水泉北区墓地(战国前期)有结构性差异(表一),属于游牧性质遗存无疑。不过这些数据暗示井沟子居民的移动性不强,除去移动性较差的牛占有较高比例外,还要注意相当数量的驴,母驴是快速产奶的畜种,日间产奶可达5~7次,产奶期长达4个月36,西方人类学者认为驴在半游牧族群中的饲养更为普遍。这里也没有负重力强、耐饥渴、宜于长途迁移的骆驼,长城地带东段较晚时期骆驼很多37。井沟子遗址南距西拉木伦河约10公里,地处大黄山(大兴安岭余脉)支脉的黄土坡岗,附近有现已干涸的西拉木伦河支流,孢粉样品“显示的是疏林杂类草草原植被景观”,野生哺乳类动物骨骼的种属特征“共同反映的是一种近水草地为主的生态景观”38。这种地理环境较适宜突厥—蒙古族“山区—平原型”39的游牧方式,即冬季住在山区,夏季移至河、湖边放牧。游牧人群的牲畜种类大多由牧场情况决定,河谷草原牧场可以大量饲养牛、马40。井沟子居民大概在大黄山有定居营地;青壮年定期带着马、牛、羊去山麓及西拉木伦河谷放牧;妇女在营地照料驴,也许还要采集牧草。“墓内野生动物的骨骼经鉴定有鹿、獐、狐狸,同时也有水生的背角无齿蚌和淡水螺。而且墓地中出有大量以兽骨尤其是马鹿角为原料的骨器。男性都普遍随葬骨镞”41。马鹿、獐、狐狸适宜在“疏林”和“近水草地”栖息,大黄山和西拉木伦河谷的狩猎当是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马鹿更是主要狩猎对象42。西拉木伦河及其支流能够提供一些渔捞品。留守营地的居民还从事制陶、骨器加工等活动。因为“青铜器主体成分与井沟子西区墓地附近大黄山顶发现的早期铜冶炼遗址以及林西大井铜冶炼遗址并不相符”43,应该与外界进行了青铜器等产品的贸易。价格低廉而耐力突出的驴或许承担着长途跋涉的商贸功能。民族志和文献记载游牧经济纳入农业是很普遍的现象。“井沟子墓地古代居民植物性食物中以C4类植物的摄入为主,这类植物通常包括部分灌木、牧草、小米、玉米等等”,而“现代林西县的种植业仍以小米、玉米、小麦为主要作物”;零星的栽培禾本科花粉说明在居住地附近从事小范围种植的可能44。这自然令人联想到乌桓“耕种常用布谷鸣为候。地亦青穄、东墙”45的记载。虽然未出土农具,他们也可能在河谷地带经营粗放农业作为饮食的补充,因为骨骼中的δ15表明井沟子居民食物中包含了大量的肉食或鱼类46。整体而言,井沟子居民采用定居游牧的方式,属于半游牧,与王明珂讨论的“森林草原游牧的乌桓与鲜卑”有很多共性,与近代嫩江流域达斡尔族和柯尔克孜族的“草甸畜牧”47也相似。井沟子墓地除带领罐和叠唇双耳罐形制有别,“在葬俗和其他随葬品的形制与组合方面的总体差异并不明显”,而且墓葬“无打破关系,墓葬的形制、结构、葬俗及出土遗物的风格比较一致,应属同一时期”48。这处墓地沿续时间大致在战国前中期的一百多年内,比照出土的133例人骨个体,当时常年人口规模大致在数百人,略相当于乌桓的一个“邑落”。乌桓“邑落各有小帅,不世继也。数千百落自为一部”49。马长寿将乌桓社会组织拟定为部、邑落、帐落群、帐幕四个层次,推测“乌桓每一邑落当有人口一百几十人至二百几十人”,约合二、三十户50。邑落包括若干帐落群,帐落群由数个或十数个帐幕组成,相当于古代和近代蒙古族的“阿寅勒”51,有人形象地称之为牧庄或牧团;古代蒙古族由几个“阿寅勒”联合起来的地缘游牧组织称为“鄂托克”,大体就是乌桓的邑落公社。井沟子居民的社会组织大抵如此。五、北方风文化研究的学术意义近年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考古研究大有进展,有些是突破性的。学术界逐渐以“专化的经济、社会结构以及与外在世界的互动模式”52来理解北方游牧社会的形成及维系,一些新鲜认识含苞蓄芳,《林西井沟子》的出版适逢其时。我们在阅读报告时对北方游牧民族考古研究还有些想法,赘言于此。民族志中,东非热带草原、北非和阿拉伯沙漠、小亚和中亚山区、欧亚大陆草原、西藏高原等地游牧民的生计模式和社会组织有很大差别53。前苏联学者哈扎诺夫(A.M.Khazanov)以为欧亚草原最普遍的游牧经济形式是农业作为辅助手段与放牧牲畜相依随,实际上是半游牧的特征54。考古学者需要细致地捕捉地理环境、畜种构成、迁移、居住和放牧方式、辅助生计以及社会组织等信息,不能机械地理解古代北方游牧社会。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一书就是很好的例子,其对考古材料和历史文献的人类学解读更让人大开眼界。我们认为,文献史料中的东胡、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古这类北方游牧民族集团,未必以血缘传承和文化传统这类天然的根基元素凝聚在一起,而是由所处的社会环境产生多重和变化的族群认同,其实是“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