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校合作促进中职生健康成长枞阳职教中心左净导
语早期的教育,家校合作不明显;社会分工具体化,班级授课制的出现及政治民主进程推进,家校合作兴起;现代教育理论十分重视家庭、学校、社会协同作用;九十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信息社会,家校合作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二、家校合作的历史沿革与发展1.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走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与创业,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需要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需要应对激烈国际竞争的需要三、中职学校家校合作背景世人眼中“不上进”的顽劣教师眼中“不可教”的孺子家长眼中“没希望”的一代亲友眼中“不学好”的典型现实社会“多余人”的代表2.中职学生的特点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差自我约束能力差
活跃好动动手能力强3.职业教育的地位及中职学生的特点呼唤有效的家校合作中等职业学校是学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最后的一个教育基地,如果这个时候再不注重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和培养学生优良品质,那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来讲,是很难适应社会要求,很难跟上社会发展的步调,很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容易使自己走上岐途,因此家长的教育方式以及家长的重视教育程度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的现在和末来的发展。家庭与学校教育的侧重点不同,家校联系有助于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家长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发生问题时及早和教师沟通,诚恳合作,尽快解决问题而不是推脱或者姑息,从而正确把握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开展有针对性、有个性的教育,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互补,形成合力。研讨1、家校合作方面贵校的困难、困惑、挑战(有无家校合作?)贵校在家校合作方面的进展、形成、经验(怎样进行家校合作?)四、家校合作的现状分析表一:家长主动联系中职学校(教师)的频次表二:中职学校(教师)联系家长每学期的频次某一地区调查情况从表中我们看到,被调查的大多数家长每学期仅与学校、教师联系1-2次;而由于工作的需要,被调查的大多数教师每学期要与家长联系10次以上。因此,从目前家校联系的频率上来看,在家校合作中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导,而由于工作忙、家事繁杂抽不出时间等原因,家长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缺乏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表四:中职教师及家长对家校合作的支持度表三:中职教师及家长问沟通方式的选择电话沟通和面对面沟通是目前教师和家长之间最主要的联系方式,这两种方式分别占了家长的75%和教师的73%。除开这两种联系方式外,其它沟通途径所占比例较少。这表明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普遍认为面对面沟通和电话沟通是一种有效的联系方式。无论教师和家长绝大对家校合作都是持支持态度的,这表明家校合作有着极大期望空间,这是家校合作的深厚基础。表五:家长和教师对家校合作情况满意度从家长和教师两个维度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只有一小部分被调查的家长和教师家校合作情况感到满意。而77%的家长和68%教师对目前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状况并不是十分满意。1.班主任多了要求,少了沟通现实中,学生怕老师打电话给家长,家长其实也怕接教师的电话,他们潜意识里认为教师打电话就是向家长告状的,这类电话接了会让人尴尬。因为班主任和教师总是作为“乌鸦”而非“喜鹊”出现在家长面前,以致家长下意识的感觉到班主任和教师约见自己一定是出了不好的事情,潜意识里将不良情绪体验与老师形象联系在一起。事实上,无特殊情况,教师比较少打电话给家长。经常会听到班主任说的一句话就是“为什么别的学生好好的,就你的孩子这样?”但当学生在校犯事时,教师就会打电话给家长,进行所谓的投诉。长久下来,产生了一种“条件反射”。即接到教师的电话,家长就在心里面认为孩子出问题了。教师在个别沟通时,负面信息占了绝大多数,潜意识当中是不需要沟通的。原因分析2.家长依赖学校放任不管有的家长空有望子成龙之心,缺乏循循善诱之法,有的自认为文化素质低,找借口将责任推给学校;有的由于工作原因无暇顾及孩子教育,很少抽空与教师和班主任沟通。也有的家长认为自己能够教育孩子,不愿意与学校沟通,还有少数家长认为孩子既然上了职校也就无发展前途了,放任自流不愿多操心。极少数家长对学校教育不支持不配合。3.双方对家校合作均认识不足对于很多学校来说,家校合作并非日常事务的核心,大多数老师和家长都认为,相比教学和管理,学校不可能把处理与家长的关系作为重心来抓。这是由于学校的本质任务决定的,即不论什么工作都必须围绕学生的发展来做,学校并没有责任教了孩子还要教大人。有的学校对家校合作还比较重视,但多半是出于提升学科学习成绩和提高德育实效的考虑,把家校合作视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手段,不少家长还没有意识到家庭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认为家长的责任只是满足孩子在物质生活上需求,主要任务在“养”。而“教”的责任应由学校来承担。因为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而教师则是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家长的任务,就是与学校“配合”一下就行。招生教学和管理学校生活实习和就业五、如何进行家校合作相互了解,家长了解职业教育和学校,学校了解学生和家庭。我们从中职学校常规工作的几个环节(即内容和范围)来讨论这个问题:1.招生(见下图)周正博士《个体选择中等职业教育问题研究》计划经济时,包分配,工人是领导阶层,数量有限,政治地位甚至经济地位立马不一样。今天上职校陷入劳工阶层,除了自己当工厂主之外,大部分受雇于人,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受到影响。学习好的不上职校,家庭好(政治、经济地位)的不上职校,似乎只有各类弱势群体才会无可奈何地进职校。生计的压力和发展地需要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思维定势:只有上普高进而考大学,才能依靠知识和文凭改变个人乃至家庭命运;如果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就只能重复父辈的生活轨迹甚至可能步入更曲折的轨道。(1)学生是否选择职校受“身份定位的影响”中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英国:发展绅士个人的道德素质德国:“技术性的实践的”活动和“道德的实践的”活动是规范人行为和社会运行的同等重要因素(2)学生是否选择职校受“群体参照和家庭因素(家庭阶层背景)的影响”2.教学、管理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很大的不同,家长和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往往比较盲目,或者有的学生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表现出不理性的选择,使学生进校后思想不稳定,情绪波动很大,需要及时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和稳定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及其家长尽快了解并熟悉本专业概况及人才需求情况,以便调整自己认识上和行动上的偏差。(1)教学(表六:家长对孩子学习了解-受访对象360人,下同)(2)管理(各校的管理制度——以我校为例)3.学校生活(表七:家长对孩子在校课余情况的了解)课余活动种类了解比较了解有些了解不了解人数3231181116百分比(%)995032大部分家庭对孩子在学校的课余生活了解不多,不够关心孩子在校生活情况,出现对孩子兴趣、能力的真实了解。不仅监管不力,也难指导孩子成长,调查对象不能全面了解中职学校课余生活内容和范围,也就很难了解学校、了解学校对孩子成长的作用。一般学校的课余活动无非体育活动和少量的文娱活动,但职业学校课业负担不太重是学生性情活跃开朗,不能像普高那样死管死压,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既让学生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又能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4.实习和就业(1)顶岗实习(表八:家长对孩子短期顶岗实习的支持情况)对孩子顶岗实习支持比较支持无所谓不支持人数1941153318百分比(%)543295大部分家长对学生顶岗实习是持支持态度的,他们认为这对孩子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对孩子走上社会是一种历练是人生的财富,但也有少家长不够支持,主要认为孩子在家从未干过活担心孩子受不了,也有些家长对企业有误解,不让孩子进企业。学校应该组织家长之前或过程中走进企业,了解企业的管理、产、生活情况。学校在这项工作上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认真设计顶岗实习计划,并与企业进行有效沟通。中国学制与课程计划美国克林顿政府颁发《从学校到工作机会法案》STW(schooltoworkSTW)——WBL(工作本位的情境学习理论)——>布什政府STC(学校到生涯——强调实践学习,整合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将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纳入了考虑范围)(见石伟平《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创新》)(制度依据)(2)就业(表九:家长对孩子就业的支持情况)对孩子就业支持比较支持无所谓不支持人数659754114百分比(%)8271540以上表明不足半数家长对学生毕业后就业持支持态度,很多家长对孩子就业不支持,甚至反对。(以我校今年在芜湖德力西就业为例)其原因一是认为孩子年龄不大,加之子女不多,家庭能够养活,不需要他们出去挣钱。二是认为就业就是打工,劳资关系复杂前途定格。三是有些孩子能够上大学,未来发展前景总是好一些。六、家校合作的有效策略1.树立对话的互动理念,营造信任、平等、尊重的合作环境。(1)统一教师与家长对家校合作的认识教师和家长要认识到,学校不是唯一提供正规教育的地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样重要;学校教育不是学校对家长的一种恩赐,家长须服从学校的要求,学校教育是一项服务,需要学校与家庭相互配合;学校不是支配者,家长不是没有专业知识,不懂教育、只能处于被动地位的服从者,家长了解子女的品性及成长过程,家长在教育子女上采取主动性。教育子女不只是学校的任务,家长同样负有责任,学校和家庭是伙伴;学校和家庭的合作不应局限于低层次的接触,单向的沟通,应该是多层次的参与、双向的交流和共同的决策。此外,在家校合作过程中,教师与家长必须认识到,满足欲望、获得利益不是家校合作的目的,学生才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服务的对象,是家校合作的真正目的;家校合作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要以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2)形成教师与家长之间平等、尊重的合作意识家校合作必须树立平等的合作意识,使教师与家长真正认识到双方人格地位的平等,认识到家庭教育离不开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也无法替代家庭教育。合作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一方不便完成某件事而委托另一方帮忙,例如教师无法看到孩子在家学习的情况,希望家长督促孩子学习,这是最常见的家校合作形式;另一种理解是双方为了共同目标而一同努力,发挥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是家长督促孩子学习这件事,假如理解为家长代替老师来监督,那么家长对于教师提出的检查学生作业并在作业本上签字的要求,就会视为例行公事,表现得漫不经心。相反,假如家长将其理解为这是双方在共同促进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作为家长一方所发挥的独特作用,就会认真的检查,负责任的签字。此外,在家校合作过程中,一些教师和家长间缺乏相互理解和尊重。一些教师对待犯错误的学生家长横加指责、严厉训斥,缺乏基本的尊重;一些家长对待缺乏经验的教师进行言语刁难甚至人身攻击。在家校合作中合作双方要形成相互尊重的合作意识。尊重是合作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基本的尊重,合作根本无法开展,教师需要对学生家长尊重,赢得家长的认同和支持;家长也要尊重教师,理解教师。2.开展特色家校活动,提高家校合作实效。(1)互访——家校合作的桥梁(2)家校联系册——家校交流的窗口(3)家长会——家校协同的阵地①交流式②对话讨论式③展示式④专家报告式(4)电话——家校沟通的好帮手(5)家长学校——家校教育的纽带(6)互联网资源——家校互动平台家长QQ群、班级博客、家校协作教育网站等3.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方法科学化、人性化、艺术化。(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期待效应心理暗示):激励、赞美、信任、期待具有一种正能量(3)跨栏定律:成就的大小取决于遇到困难的程度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4)德西效应: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互换原理(5)自律定律与破窗理论:谁都有自尊,培养自尊、强化自尊(6)超限定律与心理疲劳定理:孩子有时也会累(7)情绪优先原则:无论是班主任、教师还是家长都要有效利用积极情绪控制消极情绪(8)同一性原则(热炉效应)班主任、教师对学生的合理批评和惩罚家长不可袒护,应保持立场的同一性若我生活在批评中,我就学会责难;若我生活在仇恨中,我就学会争斗;若我生活在嘲笑中,我就学会羞怯;若我生活在羞辱中,我就学会罪恶感;若我生活在宽容中,我就学会忍耐;若我生活在鼓励中,我就学会自信;若我生活在称颂中,我就学会欣赏;若我生活在公平中,我就学会正义;若我生活在安全中,我就学会信任;若我生活在赞许中,我就学会自爱;若我生活在允诺和友谊中,我就学会从世上发现爱。警语七、附1国内特色家校合作实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