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声现象(课件)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_第1页
认识声现象(课件)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_第2页
认识声现象(课件)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_第3页
认识声现象(课件)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_第4页
认识声现象(课件)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一、声源:动手实验,并观看视频探究声音的产生:1、把一条塑料薄膜拉紧,放在嘴边吹,当发出声音

时,嘴唇会感觉

。2、把手放到播放音乐的扬声器上,手会感觉

扬声器

。视频: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薄膜在振动在振动振动1、物体振动发声,当物体停止振动时有什么现象?

动手实验:手弹直尺,直尺发声;用手按住直尺,发生的现象是

。结论: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思考:2、下列物体是哪个部位发出声音的?苍蝇飞舞起来,发出的声音是由翅膀

产生的。翅膀振动发声停止人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由

产生的。吹笛子时,发出的声音是由

产生的。笛管里面的空气振动声带振动二、声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是以声源为中心,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思考: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可以听到声音吗?声音是怎样从发声体传播到你的耳朵里的,是否需要什么媒介?凡是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声的介质。实验或观看视频实验探究:把一个闹钟放入扣在抽气机的玻璃钟罩内,开始没抽空气,此时声音是怎么样的?逐渐抽出空气,你听到的铃声有何变化?猜想:如果里面的空气都被抽空,那会怎样?真空不能传声。空气可以传声。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能传声,液体和固体能传声吗?把一根长管的一端插入水中,另一端放到耳边,就能听见远处船只航行的声音,说明

。站在鱼缸旁的人拍手,缸中的鱼会受到惊吓而逃走,说明

。结论:

。液体能传声液体能传声液体能传声暖气管能把敲击声传遍楼内各处,说明

。耳朵紧贴桌面上也能听到轻叩桌面的声音,说明

。结论:

。固体能传声固体能传声固体能传声3、声传播的速度讨论:百米赛跑时,在终点计时的小明为什么先看到发令枪冒烟,后听到枪声?(1)声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声传播的距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声速。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而光速是3×108m/s,原来是声速比光速慢呀!介质名称传播速度v(m/s)(15℃)空气340水1460大理石3810钢铁4900~5200铝5100玻璃5000~6000(2)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v固体>v液体>v气体(3)声速的大小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活动:会“跳舞”的蜡烛打开音响,播放一首歌曲,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观察火苗有什么变化?加大音量,有什么改变?声波能使物体振动,表明声具有______。声音不仅能传播能量,还能传递信息。能量1、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三、人的发声和听声能力发声体振动发声→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引起鼓膜振动→听觉神经肺里排出气体声带振动声波传播鼓膜振动信息传向大脑2、人的发声能力:可听声:人耳能听到的声音范围:20Hz~20000Hz

的声音。次声:低于20Hz的声音。超声:高于20000Hz的声音。物体振动的次数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Hz。物体每秒振动1次,它的频率就是1Hz。人的声带,能产生64Hz~1300Hz的声音。3、人的听声能力:次声和超声人耳都听不到。1、声音是由物体

____产生的,

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是以______形式传播的。声音具有能量。3、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____中传播。4、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____在液体中的传播

速度___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5、物体1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叫做

,单位____

符号_____,人耳能听到的声音

。振动振动波介质真空固体液体气体>>340m/s频率赫兹Hz20Hz~20000Hz课堂巩固6、关于声音的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声带不停地振动才能发出声音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只要人耳听不到,振动的物体就不会发声D.只有固体和气体振动时才能产生声音B7、关于声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