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持的课件_第1页
信息技术支持的课件_第2页
信息技术支持的课件_第3页
信息技术支持的课件_第4页
信息技术支持的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技术支持的2023/10/3信息技术支持的信息技术支持的2023/7/25信息技术支持的1信息技术支持的信息技术支持的2校本培训与教师行动研究浦东新区课程整合培训的回顾开展课程整合实验研究的初步设想信息技术支持的校本培训与教师行动研究浦东新区课程整合培训的回顾信息技术支持3浦东新区课程整合培训的回顾培训的概况培训的特点和收获培训的反思信息技术支持的浦东新区课程整合培训的回顾培训的概况信息技术支持的4培训实施概况培训分三期,历时近一个月,参加培训的学校46所,学员200余人。培训采用学校团队参加的方式,每校参加4-5人,包括校长,主任,文科、理科、信息技术教育教师。在新区主管部门有力的组织管理下,学员冒着酷暑全力以赴主动投入学习,形成了很好的学习氛围信息技术支持的培训实施概况培训分三期,历时近一个月,参加培训的学校46所,5课程结构与学习模式课程模块模块1.构建网络环境下学习新方式模块2.互联网课程资源的收集、筛选与结构标准化模块3.网络环境下探究学习模式模块4.多元智能与合作学习模式模块5.数学和理科教学的互动课程模块6.课堂教学录像分析模块7.

中小学教育研究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学员讨论1.交流学校课程整合的做法和效果2.探讨学科整合的新方向

学员实习1.互联网教学资源的搜索、编码和上传2.按学校分组撰写教学设计

学员自学浏览中小学教学资源应用案例库、课程讲义和新课程资源库信息技术支持的课程结构与学习模式课程模块学员讨论学员实习学员自学信息技术支6培训的课程资源八讲的讲义及相关的链接资源(课例、教学设计、课程素材资源等)共2G精选的教师学习文献(共50篇)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开发的容量为40G的“中小学信息资源应用案例库”网站(),发布我们的最新研究、培训和开发成果,所有内容免费开放。网上还发布全国近百所实验学校的学习成果和研究计划,并开辟教育论坛开展广泛的网上交流。信息技术支持的培训的课程资源八讲的讲义及相关的链接资源(课例、教学设计、课7培训的基本特点以研究带动培训,把跟踪国际课程整合的最新进展与上海课改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培训及时把研究成果应用于一线教学。立足于提高效益与教学质量,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框架。充分利用网络支持学习,利用网络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加强师生交互。针对以往培训过于偏重技术,忽视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内容,本次培训着重在“整合”上下功夫,力图贴近课改、贴近课堂、贴近实践。信息技术支持的培训的基本特点以研究带动培训,把跟踪国际课程整合的最新进展与8培训的收获提供了系统的、具有较高质量的培训课程,让学员真正能学到一些东西,克服了以往培训偏形式、偏通识教育,不注重学科整合的弊端。学员对培训内容普遍感到满意,课程满意和比较满意率为100%,其中满意率为90%。

探索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即基于网络,以丰富的培训资源作支持,坚持在专家引领下学员学习、研讨、实践三结合的模式。一些学员已把学到的内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起到了带头和幅射的作用信息技术支持的培训的收获提供了系统的、具有较高质量的培训课程,让学员真正能9培训的反思培训课程和培训模式既要有引领导向作用又要切合一线教师的实际需求,仍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问题集中培训不可能解决不同层次学校的不同需求,其效益也有待在实践中检验,为此必须有后续活动,重点是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支持的校本培训和教师行动研究,以取得实在的质量效益。信息技术支持的培训的反思培训课程和培训模式既要有引领导向作用又要切合一线教10信息技术支持的信息技术支持的11开展课程整合实验研究的初步设想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面临的四个转变重新认识课程整合、校本培训和教师研究课程整合实验研究的基本框架我们的服务和信息支持信息技术支持的开展课程整合实验研究的初步设想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面临的四个转12我们面临的四个转变

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我们的学校和教师正面临着四个转变﹕从更多地关注信息化的环境建设转向关注效益和效能从更多关注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转向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更多关注单个学校的实验转向关注成片的规模质量效益从更多地关注城市转向关注农村信息技术支持的我们面临的四个转变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13重新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整合最终目标是建立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探究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课程整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取决于诸多因素,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多种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模式并存,有步骤地向最终目标的方向梯次推进。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学科素养国家信息设施环境及学校信息设施环境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和学习工具的建设考试制度与评价制度的改革教育经费的支持全社会信息素养的提高······信息技术支持的重新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整合最终目标是14重新认识教师专业发展专业发展的概念己经超出了强调学习技能的“培训”这一术语,专业发展不仅包括学习新技能,还包括发展新的教学洞察力并应用于自身的教学实践,以及对教学内容和资源的新的理解。校本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形式,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反思性学习为主要内容,以行动研究和案例分析为抓手,旨在解决学校发展和改革实际问题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模式。信息技术支持的重新认识教师专业发展专业发展的概念己经超出了强调学习技能的“15重新认识教师的科学研究教师研究的重点是行动研究,是针对教师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一般研究多着眼于理论层面,而行动研究则着眼于实际的教学问题。换言之,研究的主人是一线教师。

教学和研究是不能分割的。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本身作出教学上的行为,已属于行动研究的过程。行动研究就是教学,就是运用研究改善教学。

行动研究的结果是一些能改进教学问题的新做法。教师要采取哪种教学策略(行动)来改善问题,就像一项研究假设,教师透过有系统地搜集证据,寻找出哪些才是有效的解决方案。信息技术支持的重新认识教师的科学研究教师研究的重点是行动研究,是针对教师在16构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

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传统的校本培训实验是“师傅带徒弟”的手工模式,囿于个别学校和少数教师,这种基于少数人摸索的封闭模式不符合现代教育开放、合作、交互的特点,缺乏大范围的交流切磋,缺乏专业引领和信息支持,很难真正实现由点向面的大规模推进构建基于城域网的现代远程教育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新型模式﹕通过提供高质量的课程、大量的数字化教学案例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促进优质培训资源的高速流动和充分共享,突破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实现教师的全员培训。建立教师校际间交流和发布信息的平台,实现专家与教师、教师与教师的“面对面”的交互信息技术支持的构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

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传统的校本培训实验是“17我国城乡中小学信息环境

建设模式与三种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支持的我国城乡中小学信息环境

建设模式与三种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支持的18实验目标围绕推进上海二期课改的总体目标,通过构建信息技术支持的校本培训和行动研究模式,在实验学校率先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切实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实验的范围以10所实验学校为先导,45所培训学校同步启动,梯次推进,进而幅射到132所学校。实验课题(可选)1,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和写作实验2.基于话题的英语互动课程实验3.超越文本的社会探究课程实验4.数学和理科的互动课程实验5.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录像分析研究实验步骤第一步:开展学校诊断,找到学校教学中亟需解决的实践问题和学校发展的特色和优势,确定学校优先发展领域或议程第二步:制定学校优先发展行动计划,确定实施校本培训和行动研究的专题第三步﹕根据专题制定学校的专业发展计划,确定校本全员培训的具体内容、形式和程序第四步﹕培训、教研与科研三结合,以行动研究为抓手,任务驱动,从一门学科、一个年级或一个班级开始,逐步开展由点到面的实验研究第五步﹕在现代教育实验室和新区教育信息中心支持下,根据校本培训和行动研究要求,整合已有教育资源,建设学校一级的教师学习和研究的数字化学习中心第六步﹕建立以过程评价为中心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模式和机制,不断改进培训的效能浦东新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验研究的基本框架信息技术支持的实验目标实验的范围实验课题(可选)实验步骤浦东新区信息技术与19我们的服务和信息支持跟踪国际课程整合的最新进展,通过网络发布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传递给实验学校,使实验研究有一个基于国际视野的高起点。开发基于视频技术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网络课程,为开展校本培训提供课程支持为五个实验课题提供理论、方法和信息资源支持,指导实验学校建立教师数字化学习中心根据实验课题在10所实验学校开展现场指导和培训,吸收45所学校教师参加信息技术支持的我们的服务和信息支持跟踪国际课程整合的最新进展,通过网络发布20国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动向为理解而教和为理解而学回归学科,走进课堂应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教师课堂行改变的转化,全面提高日常教学的质量/pubs2003/timssvideo/index.asp/teachers/t_book.html/eng/courses/index.cfm信息技术支持的国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动向为理解而教和为理解而学http21基于视频技术的课程整合网络课程课程资源1.课程2.学习资源3.课程案例4.互动练习5.工具与模板网络课程样例基于视频技术的课程播放样例

(1)

(2)课程模块模块1.构建网络环境下学习新方式模块2.互联网课程资源的收集、筛选与共享模块3.网络环境下探究学习模式模块4.多元智能模式模块5.合作学习模式模块5.数学和理科教学的互动课程模块6.课堂教学录像分析模块7.教师行动研究的方法和实践模块8.学生学习成效多元评价课程资源信息技术支持的基于视频技术的课程整合网络课程课程资源课程模块课程资源信息技22网络课程样例网络课程样例模块1.构建网络环境下学习新方式

/lessonplan/contentI.htm信息技术支持的网络课程样例网络课程样例信息技术支持的23基于视频技术的课程播放样例(1)网络课程案例台湾李昌雄教授网络课程《教师行动研究》.tw/course/ar920/1/unit1_files/default.htm信息技术支持的基于视频技术的课程播放样例(1)网络课程案例信息技术支持的24基于视频技术的课程播放样例(2)教师教学案例台湾张丽华老师小学教学案例.tw/ortus/movie/89_files/default.htm信息技术支持的基于视频技术的课程播放样例(2)教师教学案例信息技术支持的25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和写作

互联网采用超文本的知识拓扑图形式展现知识体系﹕能为学习者提供可视化的、丰富多采的交互式人机界面能为学习者提供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与联想记忆特点的、按超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更易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并为学习者实现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信息技术支持的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和写作互联网采用超文本的知识拓26网络环境下的阅读能力与方式

网络阅读能力﹕迅速检索信息的能力准确筛选信息的能力批判性评价信息的能力有效加工及创造性运用信息的能力网络阅读几种方式快速阅读主题阅读比较阅读信息技术支持的网络环境下的阅读能力与方式网络阅读能力﹕信息技术支持的27阅读文本的拓展连续文本叙事说明描述说理命令

非连续文本线条图和图像图表结构图地图模型广告信息技术支持的阅读文本的拓展连续文本非连续文本信息技术支持的28阅读素养与阅读过程信息技术支持的阅读素养与阅读过程信息技术支持的29基于话题的英语互动课程实验

ELLIS(EnglishLanguageLearningandInstructionSystem)是由ELLIS公司开发的基于话题的英语互动课程,通过20种独立的课程帮助100个非英语为母语的地区儿童和成人学习英语,中央电教馆已立项,组成以龚亚夫教授为组长的研究应用课题组。/products/kids/online_demos.php信息技术支持的基于话题的英语互动课程实验ELLIS(Englis30超越文本的社会探究课程

戊戌变法网络资源选编:史论戊戌变法与近代中国

中国大历史(摘录)浅谈戊戌维新运动的社会背景重读戊戌变法一个经济学者眼中的戊戌百年戊戌变法失败的文化因素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贵开端——我看清末新政再谈“启蒙”戊戌变法六问戊戌维新对近代教育的影响京师大学堂的科学教育晚清人眼中的西学东渐——以《点石斋画报》为中心1895年的中国:思想史上的象征意义一度作为先行学科的地理学——序《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新政阴影下的村政慈禧、康有为的两面性及其启示——戊戌维新百年祭信息技术支持的超越文本的社会探究课程

戊戌变法网络资源选编:史论戊戌变法与31构建数学和理科数字化学习中心收集和开发并重,建设基于网络的数学和理科互动程序库依据课程标准,把程序库按学习主题重组,在程序库基础上建设课程库在教学实验基础上逐步构建数学和理科数字化学习中心。信息技术支持的构建数学和理科数字化学习中心收集和开发并重,建设基于网络的数32我们已收集整理的互动程序376个(本机资源)数学(204个)美国数学教师联合会开发的i-math学前教育至高三的互动程序库(36个)/imath/index.htmlHarcount学校出版社开发的数学电子实验室(168个)/elab/index.html物理(172个)美国ExploreLearning公司开发的探究科学程序库(48个)/台湾师大物理系开发的互动物理程库(99个).tw/demolab/index.htmlHawaii大学物理系开发的互动物理程序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