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汇总6篇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初步感知溶解的现象。通过想想、猜猜、试验知道果珍会在水里溶解,面粉、油不会在水里溶解的。
活动预备:
果珍水操作纸勺子面粉记号笔油去油渍的方法制作成PPT
活动过程:
一、幼儿探究:果珍和水
1、老师出示果珍和水。小伙伴你们想一想,把水和果珍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幼儿猜想并做出回答。(老师边出示操作纸,记录孩子猜想的结果。)
2、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并得出结论。(老师引导幼儿用勺子搅拌。果珍它偷偷地在告知我,它想在水里跳跳舞,请小伙伴用勺子搅拌一下好吗?)
3、师小结:果珍和水相互溶解,果珍溶解到水里,变成了橘子水。(老师在操作纸上记录幼儿操作的'结果。)
二、幼儿探究:面粉和水
1、老师出示面粉和水。刚才面粉看见了果珍和水在一起,它也想和水一起玩一玩,你们想一想,把面粉和水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幼儿猜想并做出回答。(老师边出示操作纸,记录孩子猜想的结果。)
2、幼儿试验:操作方法同上。(老师记录幼儿动手操作的结果。)
3、师小结:小伙伴你们说面粉溶解到水里,变成了白颜色的水,可是丁老师早上也操作了一次把面粉放在水里,水是变白了,而且面粉也没有了,可是等我过了一会去看的时候,面粉沉在了水下面。(老师在幼儿动手操作的结果上打上问号)要不我们等一下去观测一下好吗?
三、幼儿探究:油和水
1、请幼儿猜油和水放在一起会怎样?幼儿自由回答
2、幼儿试验:操作方法同上
3、师小结:水和油互不相溶,无论用什么方法,总是油在上面,水在下面。(老师记录幼儿动手操作的结果。)
4、刚才我们知道糖能溶解在水中,而现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可是假如我们的衣服不当心粘上了油,变的脏脏的了,有什么方法可以把油渍去掉。
5、除了小伙伴想的,老师这里也有很多平常爸爸妈妈不怎么用到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看PPT)
四、活动延伸
刚才周老师把我们操作的面粉和水放到教室里了,我们一起去看看面粉究竟是沉下去了,还是溶解在水里了呢?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2
活动背景
春天到了,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在自然角里,小伙伴对各式各样的种子很感爱好,常常有小伙伴问我:“老师,这是什么豆子?”“老师这个豆子是长在哪里的?”……等等问题,于是在幼儿的爱好点上,我班生成了以豆子为讨论对象的主题探究活动,让孩子了解豆子的饿种类、颜色、外形、用途等,目前结合季节,我抛出问题“你们想不想知道豆子是怎样发芽的呢?”
《小芽每天长》是这次主题活动探究活动中的一个内容,活动的目的'是让每个孩子都亲自尝试种豆子的试验,在试验的过程中,孩子特别关注豆子的生长状况,许多孩子每天入园的第一件事就是观测自己种的豆子生长状况,并很主动的把发觉的结果告知大家。
通过试验的整个过程,我班孩子对事物的观测技能及语言表达技能提高了,也丰富了幼儿的生活阅历,加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同时也知道了科学现象是无处不在的。
活动目标
1、大胆讲解并描述豆芽的生长过程及形状特征。
2、学会用绘画的方式记录种子生长的过程。
3、培育幼儿对事物的贯彻技能,激发对科学探究的爱好。
4、培育幼儿对事物的新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爱好。
活动过程
一、讲解并描述豆子生长过程及外部特征。
1、“上星期小伙伴都种了一些豆子,谁来说说你种的豆子现在怎样了?”
2、“谁来说说你的豆子是怎样发芽的?”
3、“你种的豆芽长的是什么样的?”
4、“你种的豆芽和别人一样么?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和小伙伴说一说。”
5、“谁情愿把你的发觉告知大家?”
6、老师总结:“今日小伙伴观测上午豆芽是生长在水里的,其实豆芽在土里、沙里也可以发芽,你们回去可以再试一试。”
二、记录豆芽生长过程。
1、出示豆芽生长照片
2、幼儿用画的方式记录豆芽生长过程。
3、老师总结。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爱好好和探究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觉的乐趣。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观测试验和探究中了解、发觉能吹出泡泡的材料共同特点。
2.能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觉,感受探究发觉的欢乐。
活动预备:
幼儿用材料:第一层次提供人手一套:有洞的是管子、吸管、笔管;没有洞的提供积木、五角星拼图。第二层次提供人手一套:螺丝钉玩具〔有洞一个是通的,一个是拦住的〕。泡泡水
老师用材料:一般泡泡器集体记录表,小结用图标
活动过程:
1.出示一般泡泡器吹泡泡激发幼儿参加探究活动的'爱好。
老师:我们都玩过吹泡泡的游戏,是用什么吹泡泡的?
你们喜爱吹泡泡吗?今日我们用小玩具试一试玩吹泡泡的游戏。
2.幼儿初次试验
〔1〕幼儿感知试验材料。
老师:老师给你们预备了很多吹泡泡的工具,我们看一看是什么材料,什么样的?
〔2〕幼儿猜想并沟通。
老师:这些玩具能不能吹出泡泡呢?为什么?
〔3〕幼儿试验
幼儿了解操作的要求
老师:每个人都有一杯泡泡水,我们可以把这些玩具每个都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吹出泡泡。
先拿一个玩具,轻轻的蘸一蘸泡泡水,用茶杯接住,嘴巴轻轻吹一吹,看看能不能吹出泡泡呢?
一个玩具可以多试几次,然后再换另一个玩具试一试。
幼儿操作试验
老师观测幼儿操作状况,提示幼儿每一种材料都要试一试。
〔4〕集体沟通并观测争论缘由,记录四种材料的试验结果。
老师:刚才我们亲自试验了一下,谁来说一说试验结果是什么?
〔5〕老师用图标进行小结:没有洞的玩具不能吹出泡泡。
有洞的玩具可以吹出泡泡。
3.提供螺丝玩具,幼儿再次试验,发觉材料不仅要有洞,而且洞中间是空间。
〔1〕幼儿试验并沟通。
〔2〕幼儿观测比较试验材料。
4.老师通过图标进行总结:不是全部有洞的玩具都能吹出泡泡的,而且中间是通的才能吹出泡泡来。
5.问题延伸
老师:我们再去找一找,班上还有哪些玩具能吹出泡泡呢?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4
一.活动内容:
有趣的沙漏
二.设计意图:
幼儿在玩电脑的时候留意到了那个计时的小沙漏,于是大家关注起计时的.问题来,开始讨论哪些东西可以用来计时,古代和现代的计时工具有什么不同,等等。由于时间概念比较抽象,运用沙漏这种古老的计时工具是援助幼儿感知速度的快慢,理解时间概念的较好途径。
三.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比较、观测、判断探究沙漏速度与漏口多少的关系。
2.沟通和共享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四.活动预备:
1.用饮料瓶制作的沙漏、饮料瓶假设干、钻有不同漏洞的饮料瓶盖。
2.细沙、漏斗。
3.幼儿每人一份记录表、笔。
五.活动过程:
1.观测沙漏,引起爱好。
2.制作沙漏
〔1〕幼儿讲解并描述制作沙漏的方法,老师依据幼儿讲解并描述示范操作。
〔2〕老师介绍不同材料,请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制作不同的沙漏,并把试验结果记录在试验表上。
〔3〕幼儿操作,老师观测了解幼儿的试验状况,并予以援助或指导。
3.沟通试验结果
〔1〕幼儿相互沟通试验结果。
〔2〕集体共享试验结果,并讲解并描述试验阅历。
通过沟通,幼儿获得漏口少那么沙漏漏得慢,漏口多那么沙漏漏得快的知识阅历。
4.引发新问题
沙漏中沙子的多少是否会影响沙漏的速度?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垃圾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及回收垃圾的作用。
2、尝试根据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毒有害进行垃圾分类。
活动预备
课件,废旧垃圾等。
活动过程
一、争论垃圾与生活的关系。
1、出示地球妈妈图片。
师:今日,老师把地球妈妈请来了,你们看,她怎么了?
师:她为什么这么难过?
2、了解垃圾及垃圾与我们生活的的关系。
师:你认识这些垃圾吗?是什么垃圾?
师: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假如大家不讲卫生,乱扔垃圾,我们的'环境会变得怎么样?
师: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减削垃圾或处理垃圾?
二、垃圾分类
师:刚刚,地球妈妈请小伙伴把垃圾扔进了一个垃圾箱里,觉得太乱了,想请你们分分类,好吗?
师:老师这里有3个垃圾桶,表示什么意思呢?
让幼儿自己探究各种垃圾的分类。
看视频,听清洁小博士进行介绍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物质。然后进行检查刚刚幼儿分的垃圾。
师:依据刚刚学的小本事在分一次,这次可不能错喽。
再一次检查
三、结尾
师:刚刚我们知道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还有有害物质的小本事,现在我们回去把教室的垃圾也进行一次分类吧!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栗子的特征和用途,进展幼儿的形象思维技能。
2、鼓舞幼儿大胆尝试,探究剥栗子的各种方法,进展幼儿的动手操作技能。
3、在探究过程中,鼓舞幼儿相互协作,培育幼儿的合作意识。
活动预备:
1、发动家长利用双休日带孩子上山采栗子,同时鼓舞幼儿想出一种或几种剥栗子取果实的方法。
2、幼儿自备各种手套、剪刀、小榔头、小刀等。
3、栗子食品:糖炒栗子、糖水栗子、煮栗子、栗子烧肉。
活动过程:
1、认识栗子球的名称和形状特征。
①观测栗子球的外形、颜色、体会摸上去的感觉。
②小结:栗子球市绿绿的、圆圆得,摸一摸刺刺的、毛毛的、很扎手的。
2、引导幼儿探究取出栗子果实方法。
师:这么一个毛毛的、刺刺的、圆滚滚的东西里面究竟藏着什么小奥秘呢?
①先让幼儿猜一猜。
②再让幼儿分散操作,利用各种工具取出栗子果实。
③最末沟通各自选用的方法:
用剪刀先剪掉刺再渐渐地剪开来。
用小榔头重重地敲,把外面的`刺皮敲掉。
戴上手套用手用力地掰。
放在脚底下用力地踩。
④小结:由于栗子球外层代词,所以在取果实时要尽量避开用手径直接触那带刺的球,可以戴上手套或用脚帮忙。
3、认识栗子的形状特征。
①看一看:取出来的栗子的外形、颜色?
②问一问:有什么气味?
③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④想一想:栗子和栗子球之间的关系?这些粒子像什么?
⑤小结:栗子有的是球形、有的是半球形,成熟的栗子,外面有一层深棕色的硬皮,而不太成熟的栗子这层硬皮变成了绿棕色的软皮。像小皮
球、像月亮、像刚出升的太阳、像小船等。
4、再次引导幼儿探究取出栗子肉的方法。
师:栗子肉究竟藏在哪儿呢?让我们再来动手剥一剥。
①你想请谁帮忙?
②剥开后你发觉了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 (6)-西师大版
- 2025年宠物领养合同模板电子版
-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苏教版
- 薪酬培训服务协议书(2篇)
- 2023年生麻生产投资申请报告
- 2024年局域网安全系统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 2025年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学生专用
- 2025年广东省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湖北省咸宁市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一套
- 二零二五年度煤炭开采居间合同与智能化矿山建设协议
-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华科版
- 机器人传感器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初一语文下册:阅读理解知识点整理
- 营销部安全生产责任制
- CSM工法双轮铣水泥土搅拌墙专项施工方案
- 【讲座】高三英语高效二轮备考讲座课件
- 定点医疗机构接入验收申请表
- 小羊诗歌大全1479首(小羊喝水扩句)
- 2022-2023学年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高一年级下册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A卷)试题【含答案】
- 中国农村居民储蓄行为研究共3篇
- 华为鸿蒙深度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