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早期诊断与治疗措施课件_第1页
精神分裂症早期诊断与治疗措施课件_第2页
精神分裂症早期诊断与治疗措施课件_第3页
精神分裂症早期诊断与治疗措施课件_第4页
精神分裂症早期诊断与治疗措施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神分裂症早期诊断与干预11内容精神分裂症前驱期的表现及其评估精神分裂症前驱期干预的原因和目的精神分裂症前驱期的干预措施2内容精神分裂症前驱期的表现及其评估精神分裂症前驱期干预的原精神分裂症的起病到首次发作是个连续的过程多种危险因素作用下,患者出现前驱期的症状表现并逐步进展,最终出现首次可确诊的疾病发作。前驱期的症状包括预测性基本症状(BS)、轻微精神病性性症状(APS)和短暂局限精神病性症状(BLIPS)Schultze-LutterF,etal.SchizophrBull2010;36:182-913精神分裂症的起病到首次发作是个连续的过程多种危险因素作用下,典型的前驱期临床表现这些症状和体验对社交、情感和认知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故早期识别和干预尤其重要

LarsonMK,WalkerEF,ComptonMT.ExpertRevNeurother2010;10:1347-591非特异性临床症状诸如抑郁、焦虑症状,社会隔离、学习或工作能力低下等。2基本症状(BS)、轻微精神病性症状(APS)与短暂断续的精神病性症状(BLIPS)3精神病前症状表现为更严重的APS,但根据APS的出现频率(1-2次/月)、持续时间(常仅持续几分钟或通常少于1天)和强度(其幻觉或妄想仍可疑)仍为亚精神病性状态。4典型的前驱期临床表现这些症状和体验对社交、情感和认知发展产生如何识别“超高危人群”?CAARMS危险精神状态综合评价SIPS

前驱症状定式问卷BSABS

波恩基本症状评定量表SPI-AERIraos

精神分裂症预测工具成人版早期识别问卷赵靖平国效峰.上海精神医学.2011,23(2):67-70主要的超高危人群识别工具5如何识别“超高危人群”?CAARMS危险精神状态综合评价SICAARMS:危险精神状态综合评价CAARMS超高危状态标准

(1-2年阳性预测值16-40%)年龄在14~29岁,同时符合下列一组或多组症状轻微精神病性症状组过去1年中,出现过阈下的或轻微的精神症状;至少每月2次或每周1次超过1h,或每周3~6次少于1h持续至少1周,或每月2次到每周1次,每次少于1h,过去1年中存在,但时间不超过5年;短暂间歇精神病性症状组表现出短暂的精神病性症状,自然缓解,持续时间不超过1周;症状频率每周至少3~6次,每次或每天大于1h,如每次小于1h则需持续1周以上,过去1年中存在,时间不超过5年;具有危险因素特点或状态组一级亲属有分裂样人格障碍或精神病,同时伴有心理社会功能的明显下降(功能大体量表评分与上1年相比降低30分)的个体,持续时间至少1月赵靖平国效峰.上海精神医学.2011,23(2):67-706CAARMS:危险精神状态综合评价CAARMS超高危状态标准SIPS:前驱症状定式问卷SIPS前驱症状评价工具前驱症状量表SOPS当前精神综合征问卷POPS前驱综合征标准COPS大体功能评定量表分裂样人格障碍清单问卷构成SIPS前驱症状标准

(1年内阳性预测值9-54%)SOPS分为4个症状量表,其中阳性症状量表被用于评估是否符合前驱症状标准轻微阳性症状短暂而局限的间歇性精神病性症状遗传危险性(特征)加衰退表现(状态)赵靖平国效峰.上海精神医学.2011,23(2):67-707SIPS:前驱症状定式问卷SIPS前驱症状评价工具前驱症状量BSABS:波恩基本症状评定量表A量表+B量表动力缺乏C量表认知障碍D量表普通感觉体验E量表中枢自主神经紊乱F量表自我保护行为半定式检查量表6个基本症状分量表92个条目赵靖平国效峰.上海精神医学.2011,23(2):67-70Klosterkotter的研究显示至少1个基本症状阳性预测值为70%,缺少基本症状的阴性预测值为96%;满足66项条目中10条标准诊断敏感性大于25%,阳性预测值大于70%。8BSABS:波恩基本症状评定量表A量表+B量表C量表D量表E高危人群诊断的假阳性风险目前研究显示,常用的高危人群诊断识别工具的发病预测比例在

为25-40%.纳入其他的危险因素综合评估后阳性预测值可达到68–80%.同时有

20–75%的个体可能被误诊为超高危人群。误诊后的错误干预会带来不必要的精神负担和健康风险诊断效率假阳性风险

LarsonMK,WalkerEF,ComptonMT.ExpertRevNeurother2010;10:1347-599高危人群诊断的假阳性风险目前研究显示,常用的高危人群诊断识别内容精神分裂症前驱期的表现及其评估精神分裂症前驱期干预的原因和目的精神分裂症前驱期的干预措施10内容精神分裂症前驱期的表现及其评估精神分裂症前驱期干预的原>>>>>>>高危人群远期的发病风险更高疾病进展过程中逐渐出现脑部器质性改变减少发病阻断过程>>>>>>>早期干预的依据和目的

LarsonMK,WalkerEF,ComptonMT.ExpertRevNeurother2010;10:1347-5911>>>>>>>高危人群远期的发病风险更高疾病进展过程中逐渐出Meta分析:高危人群的远期发病风险研究目的:评估既往文献中精神疾病高危人群最终进展为精神疾病的风险纳入研究:27项研究样本量:2502例患者随访时间:平均随访时间为31个月

Fusar-PoliP,BonoldiI,YungAR,etal.ArchGenPsychiatry2012;69:220-912Meta分析:高危人群的远期发病风险研究目的:评估既往文献中Meta分析:高危人群的远期发病风险从高危状态进展为明确的精神疾病发作的比例为29.2%(95CI27.3%-31.1%)不同研究的结果均提示随着时间延长,高危人群的发病风险不断增加。混杂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对远期的疾病发作风险无显著影响。年龄对精神疾病的发作风险有显著影响(p<0.001;95%CI,0.05-0.09)不同研究的疾病发作曲线

Fusar-PoliP,BonoldiI,YungAR,etal.ArchGenPsychiatry2012;69:220-913Meta分析:高危人群的远期发病风险不同研究的疾病发作曲线Meta分析:高危人群的远期发病风险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从第6个月直到超过36个月,发生明确的精神疾病发作的比例不断上升,发作风险也不断上升。各个时间点的发作风险与对照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随访时间点的发病率与发病风险

Fusar-PoliP,BonoldiI,YungAR,etal.ArchGenPsychiatry2012;69:220-914Meta分析:高危人群的远期发病风险不同随访时间点的发病率与>>>>>>>高危人群远期的发病风险更高疾病进展过程中逐渐出现脑部器质性改变减少发病阻断过程>>>>>>>早期干预的依据和目的

LarsonMK,WalkerEF,ComptonMT.ExpertRevNeurother2010;10:1347-5915>>>>>>>高危人群远期的发病风险更高疾病进展过程中逐渐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脑灰质进行性减少脑区相比正常对照者的容量变化值总脑容量-2.2%大脑灰质-3.3%前额灰质-4.4%前额白质-3.5%侧脑室+27%第三脑室+30%外周脑脊液+11%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容量增加和容量减少的脑区年龄(岁)灰质的非标准化残差(ml)对照组(N=158)患者组(N=159)纳入15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58名健康对照者(16~70岁)的核磁共振成像研究患者组年龄与灰质容量的回归斜率为-3.43ml/year,对照组则为-2.74ml/year灰质容量减少在老年患者中更明显,提示患者灰质为进行性减少HulshoffPolHE,etal.AmJPsychiatry.2002;159(2):244-250.16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脑灰质进行性减少脑区相比正常对照者的容量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额颞、额顶结构性连接存在异常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大脑皮层连接障碍疾病J.BURNS等人对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弥散张量核磁共振成像显示,患者的左侧钩束和左侧弓状束内白质纤维束的完整性降低白色区域显示部分各向异性降低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显示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左侧钩束和弓状束内的白质容量无差别,证明部分各向异性下降应归因于神经完整性受损,而非容量差异J.BURNS,etal.BritishJournalofPsychiatry.2003;182:439-443.17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额颞、额顶结构性连接存在异常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患者首次发病时已出现左颞上回灰质容量下降精神分裂症患者(N=13)情感性精神病患者(N=15)健康对照者(N=14)颞后上回颞前上回灰质容量变化百分比灰质容量变化百分比杏仁核-海马结构后部杏仁核-海马结构前部纳入1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5例首发情感性精神病患者和14名健康对照者,分别在基线和1.5年后进行高分辨率MRI扫描,分别计算颞上回和杏仁核-海马结构的灰质容量1.5年间区域绝对容量的变化百分比。黑线表示平均值相比其他两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左颞上回灰质容量显著下降该进行性下降在左颞上回后部(平均值9.6%)比前部(平均值8.4%)更明显KasaiK,etal.AmJPsychiatry.2003;160:156-164.18患者首次发病时已出现左颞上回灰质容量下降精神分裂症患者(N=内容精神分裂症前驱期的表现及其评估精神分裂症前驱期干预的原因和目的精神分裂症前驱期的干预措施19内容精神分裂症前驱期的表现及其评估精神分裂症前驱期干预的原早期干预的措施药物疗法心理干预新兴的疗法目前已有氨磺必利、阿立哌唑、利培酮、奥氮平进行早期干预的研究成本-效益和耐受性良好的干预手段,已有研究尝试认知行为治疗与社会心理应激管理神经发育障碍导致精神疾病发生的证据提示脂肪酸不足或失调可能是一个影响因素

LarsonMK,WalkerEF,ComptonMT.ExpertRevNeurother2010;10:1347-5920早期干预的措施药物疗法心理干预新兴的疗法目前已有氨磺必利、阿荟萃分析显示,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症状及过度镇静风险显著低于一代抗精神病药物LeuchtS,etal.Lancet.2009;373(9657):31-41.双盲研究非双盲研究总体症状阳性症状阴性症状SGA更好SGA更差Hedges’g锥体外系症状镇静P=0.2110P=0.2414P=0.0005P=0.0192P=0.0441SGA安全性更佳,更适合前驱期干预治疗21荟萃分析显示,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症状及过度镇静风8周治疗期中奥氮平组的30例患者显示症状改善较安慰剂组显著显著性差异主要发生于治疗第6周到第8周的疗效SOPS评分改善的对比即使前驱期治疗疗程不长,体重增加仍然是奥氮平的主要安全性风险。WoodsSW,BreierA,ZipurskyRB,etal.BiolPsychiatry2003;54:453-64.研究目的:评估奥氮平短期治疗精神分裂症前驱期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设计:双盲平行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研究对象:符合前驱期诊断标准患者60例干预措施:剂量5-15mg/d奥氮平或安慰剂治疗8周评估指标:精神病性症状评分(SOP)PANSS评分奥氮平前驱期治疗干预研究228周治疗期中奥氮平组的30例患者显示症状改善较安慰剂组显著W奥氮平早期干预治疗的远期疗效不佳治疗1年后,奥氮平组(16.1%)转化为精神病,安慰剂组(37.9%)转化为精神病。脱落率高,最初的60名参加者中仅17名进入了研究的第2年。停药后奥氮平组的转化率增高和前驱症状显著加重。这些结果提示治疗并不能为停止治疗后提供长远的保护作用。积极治疗可能延缓转化为精神病,但尚不支持短期治疗可防止发病。1

LarsonMK,WalkerEF,ComptonMT.ExpertRevNeurother2010;10:1347-592McGlashanTH,ZipurskyRB,PerkinsDO.Am.J.Psychiatry2006;163:790–79923奥氮平早期干预治疗的远期疗效不佳治疗1年后,奥氮平组(16.氨磺必利前驱期治疗干预研究随机开放的平行对照试验患者初筛随机化分组符合ERIraos量表的LIPS标准需求干预治疗联合药物治疗12w需求干预治疗12w评价指标前驱期症状社会功能锥体外系反应需求干预治疗包括心理教育、危机干预、家庭咨询和协助解决与教育或工作相关的困难。uhrmannS,BechdolfA,KuhnKU,etal.BrJPsychiatrySuppl2007;51:s88-95.24氨磺必利前驱期治疗干预研究随机开放的平行对照试验氨磺必利前驱期治疗干预研究该项随机平行组研究比较了需求干预治疗联合氨磺必利(n=65)与不联合氨磺必利治疗(n=59)前驱期症状的疗效。治疗12周结束时,需求干预治疗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组的阳性症状、基本症状、阴性症状和抑郁症状相关评分均降低。uhrmannS,BechdolfA,KuhnKU,etal.BrJPsychiatrySuppl2007;51:s88-95.25氨磺必利前驱期治疗干预研究该项随机平行组研究比较了需求干预治RobertA,etal.SchizophreniaResearch48(2001)335±342认知治疗(CT)的症状缓解疗效确切效应值

effectsize

Meta分析显示认知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缓解有明确的作用,平均的症状缓解效应值为0.65该效应值为治疗后的症状评估与治疗前的症状评估结果对比得出。26RobertA,etal.Schizophrenia新兴疗法:w-3脂肪酸补充治疗研究目的:评估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口服治疗能否预防精神病高危个体的首次发作研究设计: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研究对象:精神病超高危患者81例干预措施:剂量1.2g/dw-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或安慰剂治疗12周评估指标:进展为精神病首次发作(主要),功能和症状改善(次要)AmmingerGP,SchaferMR,PapageorgiouK,etal.ArchGenPsychiatry2010;67:146-5427新兴疗法:w-3脂肪酸补充治疗研究目的:评估多元不饱和脂肪w-3脂肪酸降低高危患者进展为精神病障碍的风险p=0.00778例(93.8%)的患者完成了为期12周的治疗。在12月随访结束时,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2名(5%)和11名(29%)参加者转化为精神病性障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该结果提示脂肪酸能够降低高危患者进展为精神病障碍的风险。AmmingerGP,SchaferMR,PapageorgiouK,etal.Arch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