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生态农业发展30年回顾与反思
生态农业的本质是遵循农业生产的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规划和指导农业生产。我国农业生产的生态学思想由来已久,从春秋战国时期的“三才”论(古人把农业生产看成是一个人和自然相互协调统一的整体,提出天时、地宜、人力是影响生物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的因素)、战国晚期的《吕氏春秋·审时》提出的“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到明朝马一龙《农说》中提出的“三宜”原则(农业生产应遵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物制宜的原则),再到明清时期的“阴阳五行”说(系统地论述了水热条件与生物生长发育的关系,并通过人类调控阴阳损益,以维持自然界的水热平衡)等,都无不体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朴素、古老的生态哲学思想。但把生态农业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理论进行系统研究,我国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同当时西方发达国家“石油农业”的发展道路一样,我国农业的发展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是如何满足社会对日益增长的农副产品的需求;二是如何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三是如何阻止和改善自然资源耗竭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为此,我国开始对常规农业的发展思路进行反思,决定从我国国情出发,寻求适合自身实际的可持续农业发展道路,以避免重蹈西方发达国家“石油农业”的覆辙,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就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从20世纪80年代初叶谦吉教授首次提出“生态农业”的概念,至今已有近30年的发展历程。期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983年以前的起步阶段、1984-1992年的发展阶段、1993年至今的提高阶段。总的来看,我国生态农业发展速度较快,辐射区域较广,且各地均已经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典型模式,并具有一定的推广性与示范性。生态农业的层级结构涵盖了生态户、生态村、生态乡、生态县乃至生态省等,从1993年启动的第一批51个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开始,目前实施中国生态农业建设示范项目的县、乡、村数量已达2000多个,区域遍布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生态农业建设面积1亿多亩,占全国耕地面积7%左右。当然,伴随着生态农业的完善与发展,广大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对生态农业的研究也从未间断过,其研究领域和问题主要涉及生态农业发展理论与战略的研究、生态农业技术与模式的研究、生态农业发展组织研究等。本文在对学术界所研究的生态农业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辅之对其进行一定的述评,以便为我国生态农业今后的研究找准方向与定位。一、生态农业发展理论与战略的研究1.国内生态农业发展理论研究在这一问题上,目前理论界已达成了较为广泛的共识,学者们普遍认为:①生态农业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与政策取向,是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阶段;②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条件性、阶段性、区域性、层次性和长期性等特点,不同的发展阶段应具有不同的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③我国的生态农业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生态农业,但与国际上流行的可持续农业的主张基本相同。如郭书田(1994)《有关生态农业建设的若干问题》、汪卫民(1998)《中国生态农业的若干理论问题》、王小利等(2004)《替代农业研究综述》、温军(2001)《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述评》、雷海章(2005)《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启示》、卢永根,骆世明(1999)《中国农业发展的生态合理化方向》、张法瑞,靳乐山等(1997)《关于可持续农业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考》、王建武,吴文良(1995)《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与中国生态农业》、王松良,林文雄(1999)《中国生态农业与世界可持续农业殊途同归》、刘彦随,吴传钧(2001)《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与途径》、程序(1999)《可持续农业的几个理论问题》、张壬午,高怀友(2004)《现阶段中国生态农业的展望》等都从理论的角度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生态农业是我国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与现实要求的思想。认为生态农业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模式,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双重目标的必然选择。值得注意的是,理论研究固然重要,但可行与否还需结合一定的社会实践。总的来看,上述理论研究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政府层面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的描述上,而对于农户层面、企业层面及流通环节与消费者等层面的发展可能性与可行性方面则缺乏相应的研究。这与生态农业发展本身的系统性、动态性、整体性相背离,因而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比较突出,整体上呈理论过热,实践过冷的局面。此外,国内生态农业的研究过多地集中于规范研究,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而缺少实证性研究,即“是什么”的问题。如很多学者研究秸秆还田的必要性和生态完美性,但很少有人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秸秆还田逐年减少的原因;许多学者认为在重视经济效益的同时应该重视生态效益,而对在帕累托最优时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有无替代关系及替代比例的大小问题却很少有人研究;许多地区为农户设计的生态农业模式,种养项目多达20多种,生态上看似合理,但实践中却很难行得通,经济上也不一定合算等等。2.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学者们在充分肯定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在实践中取得成绩的同时,对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或矛盾也予以了归纳分析:李季(1993)认为,我国生态农业的实施主要受到以下几方面的制约:①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体制;②农民知识接受水平的局限;③技术配套物资的缺乏;④基层组织的涣散;李新平(2000)指出,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关键问题为:①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②生态农业难以规模化生产;③实用的生态农业技术到位率差;④信息传递不畅通;⑤经营者的生态农业意识不强;伍世良(2001)从资源管理的角度讨论了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存在的五个基本问题:①经济规模问题;②农民接受程度问题;③市场问题;④资金问题;⑤可持续发展的方向问题;谭智英(2003)认为,我国生态农业存在以下问题:①对生态农业的具体组织形式研究不够;②在实践活动中,生态群体化推广多,而生态个体化推广少;③尚未形成一定的生态农业教育机制;张壬午(2004)撰文指出,我国生态农业建设要达到既定目标,必须解决三大接口问题:①市场接口问题;②技术接口问题;③管理接口问题;杨正礼(2004)认为,中国生态农业的难点与出路在于其产业化,农民问题是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问题;李文华(2004)认为,现阶段我国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几种错误倾向:①是过分强调生产过程,而忽视市场调节;②是重生产功能,轻生态功能;③是重模式,轻技术;④是重系统内部结构的调整,轻部门之间的产业耦合;⑤是重行政管理,轻市场激励与调节;贺峰、雷海章(2005)认为,生态农业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为:①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条件;②农业系统内部问题突出;③生态农业建设本身的制约因素;杨健(2006)指出,我国生态农业发展面临以下几大障碍:①理论基础体系尚不完备;②支撑体系不够完善;③政策不够完善;④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⑤产业化水平不高;⑥推广力度不够;刘铁军(2006)从宏观环境的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存在的障碍因素:①生态农业建设应付市场的多变性存在诸多困难;②国内绿色食品的需求尚不旺;③受土地因素的制约,生态农业很难达到经济规模;④生态农业发展的组织建设明显滞后;⑤生态农业科技推广体制与方式不利。此外,邱高会(2006)、颜双波(2003)也发表了类似的观点和看法。能够及时发现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实属难能可贵。应该肯定的是,学者们发现的问题都较为符合实际,也较为深刻。涉及了宏观(政府)、中观(企业与中间商)与微观(农户与消费者)三个层面、考虑到生态生产、生态加工、生态流通与消费各个环节。但对如何有效规避与防范这些问题,学者们的研究仿佛又回到了理论层面,研究缺乏实践性与可操作性。如针对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有学者提出要走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姜达炳,彭明秀(1998)、李树(2000)、张家磊(2001)吴树波,郑卫星(2003)、孙艳华(2004)等,但是对如何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此外,生态农业的外部性问题至今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学者们都清楚地认识到单纯的市场机制只能实现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但不能同时兼顾其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但对如何规避或减低生态农业的外部性,如何保障生态农业发展外部效益的内部化,尚未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事实上,当前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依然停留在政府层面,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政府行为,其直接表现就是推广方式与方法的单一性、强制性。政府在生态农业推广过程中过于重视宏观(视觉)效果,而忽视微观(实践)效果,较少考虑农民的需求和接受能力,而往往是当成一种政绩或“形象工程”,试图通过行政命令来达到改变农民行为的目的,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所以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的参与热情和接受程度,从而造成推而不广的局面,生态农业的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3.生态农业的内涵在我国,生态农业的思想是在1980年宁夏银川市召开的全国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上首次提出的。此后,不同的学者分别从生态学、农学、资源环境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叶谦吉(1987)从系统的角度论述生态农业,认为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马世骏(1991)从农业生态工程的角度,认为生态农业是以社会、经济、生态三效益为指标,应用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理,结合系统工程方法设计的综合农业生态体系,在性质上属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一个类型;赵银卯(1994)认为,生态农业建设总是受到生态经济规律的制约,一切设计和活动的成败,取决于是否反映生态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强调生态生产力的概念和作用;石元亮、王晶(1998)认为,中国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农业具有一致的目标与内涵,但是,强调石油能源的合理投入,强调在农业发展中发展生产、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程序(1999)认为,我国生态农业同国际上通行的可持续农业在指导思想、基本目标、驱动力、基础理论等方面及其类似甚至完全一致;刘力、于爱敏(2001)认为,我国生态农业是借用西方生态农业的名词,吸收了传统农业思想精华,并结合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李文华(2004)认为,我国生态农业是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高效利用资源融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王东阳,程广燕等(2006)认为,生态农业是发展高效农业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形式、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生产环境友好型清洁产品的科学模式。可以看出,在生态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专家学者们对生态农业的理解有所不同,从发展论的角度讲,这符合生态农业系统性、动态性的属性。尽管学术界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对于生态农业的核心本质,大多数专家学者的看法还是趋向一致的,即从总体上认为我国生态农业是在吸取了我国传统农业精华和生态经济思想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原理,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物学、社会学等理论为基础,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和先进科学技术成就,以研究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题,以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为目的,强调生态效益,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笔者认为,现阶段,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变化和人们对生态农业理论与实践认识的不断加深,生态农业的内涵应从大农业的角度重新予以界定。因为如今的生态农业已成为一种母本农业模式,是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与有机农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因此可考虑从投入品和经营方式、消费方式等方面把生态农业发展作为一个系统或过程进行界定。二、区域生态农业模式研究1.生态农业模式的研究学术界对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模式概念和内容两个方面。在模式概念的界定上,不同的学者多结合自身的研究领域与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述。毛县强,杨居荣等(1997)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生态农业模式;张壬午,计文瑛(1997)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认识生态农业模式;卢永根,骆世明(1999)从系统的角度来定义生态农业模式等。总的看,概念之间有交叉,但也存在一定的分歧,一个系统的并被人们所普遍接受的概念目前尚未形成。在生态农业模式研究中,内容研究是重点。大多研究均围绕生态农业发展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展开,研究对象与角度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以行政区域作为研究的对象,如赵秋义,朱桂香等(1995)的《河南省生态农业模式设计与建设研究》、胡衡生,李艳琳(1999)《广西生态农业的模式与特点》、黄道友,王克林等(2002)《湖南省不同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研究》、刘克春等(2004)《我国生态农业模式及其技术选择研究——以江西省为例》、何华勤,肖知亮等(2004)《福建省典型生态农业模式研究》、王丽华,韩增林等(2005)《生态农业模式优化选择及应用探究——以大连北三市为例》、卢安娜(2006)《区域生态农业模式探讨——以天津市宝坻区为例》等;二是以生境相同或类似的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如吕世安,周腾蛟等(1999)《山区生态农业模式初探》、许学工(2000)《黄河三角洲的适用生态农业模式及农业地域结构探讨》、李景保,朱翔等(2001)《洞庭湖退田还湖区避灾生态农业模式研究》、张莉,何丙辉等(2003)《三峡库区生态农业模式探讨》、陈成斌,梁世春等(2004)《喀斯特石山区高效特色生态农业模式探讨——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凤山县为例》、陈长青,卞新民等(2005)《东南部红壤区生态农业模式主成分分析研究》等;三是以特定的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如刘士友、曹美华等(1994)《庭院生态农业模式与相关配套技术的研究》、王春祥,李学达等(1998)《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应用》、黄德辉(2001)《浅议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彭燕,邓玉林(2002)《果-草-兔生态农业模式的综合效益试验研究》、赖德芳,沈魁敏等(2005)《闽东南果-草-牧-菌-沼生态农业模式研究》等。研究的内容主要涵盖区域模式的产生背景、区域资源状况、模式发展的内在机制、模式的功能与效益的评价、模式发展的各种有利与不利因素及模式发展的前景与对策等。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生态农业理论逐步形成及其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改进的结果。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其核心与基础为模式建设。因此,能否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社会与经济条件,利用各种组合效应选择和组建较为适宜的生态农业模式并对其进行优化,将关系到生态农业建设效益的高低乃至成败。然而,我国目前的实际是,一方面各地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或创造了大量的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但由于缺乏相应科学研究的支撑(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所以很难在大范围内推广,规模效益也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理论工作者从科学的高度,结合各地实际研究和设计出的具有可行性与可操作性的生态农业模式,又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支持与保护体系而无法在实践中得到有效证明。由此可见,构建和组装具有区域实际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固然重要,但关键在于如何保证理论成果在实践中的推广与应用,因而,从系统的角度和生态组织建设的层面来规划和指导生态农业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二)生态农业技术研究生态农业技术的集中体现就是生态农业模式,如稻田养鱼技术、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塑料大棚防虫网的应用、沼气的建设与推广技术、食用菌培养技术等大都围绕一定的模式展开。我国目前生态农业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单项或少数几项的简单组合。从总体上讲,实用生态农业技术的数量和质量还很低,全国范围内尚未形成利用现代农业科技来装备和支撑生态农业的格局,在相当程度上仍然停留在靠经验发展生态农业的阶段,技术供给与需求的缺口较大,所以经济效益偏低,社会效益不突出,综合效益不佳的现象较为普遍。笔者认为,在生态农业技术的使用方面,广大农户属于理性的消费者,且不可搞强制推广或进行行政干预。所以在研发生态农业技术时需从多角度进行综合考虑与论证,一方面要考虑技术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考虑技术的开发成本和技术使用者(农户或企业)的接受能力,同时还要考虑技术使用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及技术使用的风险,再者还应考虑新技术与现有技术的衔接与配套问题等。总之,需要肯定的是,生态农业的发展没有一定的技术支撑是很难收到实效的,但在现阶段,那种单纯的回归自然,只求生态环境效益,而不考虑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生态技术是一定行不通的。我们必须明确,技术的引进与开发绝不仅仅是政府部门或是相关科研部门的事情,而应涵盖生态农业发展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参与主体。此外,从理论上讲,我国生态农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初步建立了自己的技术体系,内容也比较丰富,如生物共生互惠及充分利用时空和营养生态位技术、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小流域综合利用开发技术、物质与能量的良性循环与再生技术、生态农业综合评价技术等。但这一技术体系基本上是对以往技术的整合,符合我国实际的、具有时代创新型的生态农业核心技术体系尚未形成。值得欣慰的是,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已开始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如吴文良(2001)认为,我国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农业关键技术创新、生态模式和技术集成创新、生态经营管理机制创新,以建立不同类型区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和生态农业产业化样板,主要包括建立通用型技术体系、区域生态农业产业化技术体系和区域生态农业法制保障体系等三大内容;严力蛟(2003)认为,生态农业发展必须依靠现代高新技术,包括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等)、模拟优化技术、信息技术(3C技术和3S技术等);杨正礼(2004)认为,中国生态农业核心技术体系应包括无公害产品的种植和养殖技术、无公害生产的基础支撑技术、无公害产品的加工技术和产品认证与营销技术四个方面;蒋家慧、王洪娴(2004)认为,科技进步是推动生态农业建设的动力和保证,必须大力加强科技创新,紧密围绕我国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为主线,开展建设生态农业的关键技术和保障体系与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技术体系的科技攻关;邱成、王益谦(2006)认为应大力发展生物工程技术,把基因工程用于生态农业等。三、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从系统论的角度讲,事物的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要素、结构和功能,三者缺一不可,具体到生态农业的发展也是如此,需要具备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政策、市场等。生态农业的系统研究应涵盖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①发展不发展的问题(战略选择);②如何发展的问题(政策与技术保障);③谁来发展的问题(发展的主体);④发展的效果如何(效果评价)。通过上述的总结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生态农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①层面,对第②、④层面有所研究,但研究大多过于宏观,缺乏一定的针对性。而对第③层面问题的研究则相对缺乏,因此,加强该领域的研究将具有很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笔者认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应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过程,应涵盖第一、二、三产业,涉及生态生产、生态加工、生态流通与消费各个环节,是包括农户、企业、销售商、消费者和政府等多主体参与的过程。而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从组织的层级看主要为宏观层面的政府行为;从发展的环节看,过于强调生产环节;从“点、线、面”的角度看主要停留在“点”的发展上(生态户、生态基地、生态村等),而忽视了“线”的组织与建设——产业链建设(生态生产、生态加工、生态流通、生态消费),因此就很难达到“面”——生态农业产业带、生态产业(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的效果。由此可见,生态农业的发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主体,多环节密切分工,精心合作,应当聚而不是散的状况,而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对生态农业的参与主体缺乏系统分析,各主体之间缺少一根主线,呈各自为政,独立发展状态,所以就难以发挥规模效益、凝聚效益和产业的关联效益。因此,从生态农业发展组织的角度对各参与主体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分析,明确各自的职能与职责定位,对规范和加速生态农业发展将越发显得重要。四、生态农业发展条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各自的最佳以及整体的协调和统一是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理想,也是生态农业所追求的全部目标。但从实践中看,生态农业发展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总体上看,我国目前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发展,仍然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过多强调经济可持续性,而忽视或弱化了农村生态与社会的可持续性;生态农业作为我国现阶段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代表模式,目前也只是初具规模,覆盖面也只有10%左右,在整个农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仍然较小,因而尚未成为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战略与基本模式;生态农业发展质量也并不高,名不符实的现象屡有发生,许多项目存在严重的“假、大、空”现象;生态农业在小范围获得成功的典型虽不少,但在大范围大尺度推进则表现为困难重重等等。事实上,在我国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性。从理论上讲,生态农业作为一种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只要它能够创造出比其他生产方式更高的利润,市场就一定会接受。所以,针对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规模较小、推广难度较大、市场需求较低、技术体系不完善、农户接受能力过低等问题,我们是否应当换位思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