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马嵬课件_第1页
李商隐-马嵬课件_第2页
李商隐-马嵬课件_第3页
李商隐-马嵬课件_第4页
李商隐-马嵬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①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这样描述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②又这样叙说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感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③杨贵妃被杀的情形,诗歌这样讲述: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④杨贵妃去世后,唐玄宗的感受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⑤今天我们学习李商隐的《马嵬》,看看李商隐如何评价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

1①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这样描述杨贵妃:1马嵬(其二)李商隐

2马嵬(其二)2写作背景《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李商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及唐朝国家战乱,总之是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慨。唐玄宗到了晚年,不理朝政,整日沉迷声色,756年6月,安史之乱,叛军攻破潼关,唐玄宗与杨国忠、杨贵妃兄妹等仓皇逃往四川避难,走到马嵬坡的时候,随行的将士发动兵变,杀死了权相杨国忠,并迫使唐玄宗赐死了杨贵妃,史称“马嵬之变”。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命术士为其招魂。术士声称在海外仙山见到了杨贵妃。唐人写马嵬之变,往往把责任推到杨贵妃身上,以“红颜祸水”为唐玄宗开脱。李商隐却把矛头指向了唐玄宗,借唐玄宗荒淫腐败而招致祸乱败亡的历史教训,抒写诗人对这一历史悲剧的认识,进而讽刺现实政治,以古鉴今。3写作背景《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朗读诗歌注意注音与节奏、马嵬(wéi)唐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gèng)

(bǔ)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tuò)

(chóu)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4朗读诗歌注意注音与节奏、马嵬(wéi)唐李商隐4回顾鉴赏咏史诗三步骤

(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2)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寻找连接点)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情感?(体悟感情)(3)运用什么方法表达思想情感的。(分析技巧)5回顾鉴赏咏史诗三步骤

(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5步骤一:弄清史实,感知诗意

了解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有关人物。6步骤一:弄清史实,感知诗意了解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有唐玄宗与杨玉环

唐玄宗与杨玉环传奇性的爱情故事,在我国几乎是家喻户晓。中国历史文人墨客以此为题材写了不少成名之作,白居易的《长恨歌》便是一例。确实,唐玄宗“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在中国历史帝后之间是少有的。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死了以后,玄宗整天郁郁寡欢,十分颓丧。贴心的高力士深知主上的心意,寻觅到了花容月貌的杨玉环。玄宗一见果然姿质丰艳,而且能歌善舞,聪颖过人,尤善逢迎。玄宗愁怀顿开。从此,玄宗把其他妃嫔统统丢在一边。在骊山的华清池专为她开辟了温泉浴场;她爱吃荔枝,派人从千里之外的四川涪[fú]州以驿马昼夜不停传递,运到长安时色味不变;专为贵妃制造锦绣的工匠,竟达七百人。总之,自从得了杨贵妃,玄宗心中之爱,皆被贵妃占尽。7唐玄宗与杨玉环唐玄宗与杨玉环传奇性的爱情故事,在我

玄宗与贵妃情爱弥笃,相传,有一年七月七日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华清宫的长生殿发下誓言:“人寿难期,但愿我们世世生生,永为夫妻!”《长恨歌》写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随着杨玉环的受宠,杨妃的兄弟封侯拜相,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竟升为宰相,身兼四十余职,总揽朝政,无恶不作。大唐天下,成了杨家的乐园。这就造成了唐朝政治腐败的局面,也导致了杨贵妃的悲剧结局。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边镇节度使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率领15万人马,以讨伐杨国忠为名直捣长安,“安史之乱”终于爆发了。消息传来,唐玄宗惊恐万分,往西直奔蜀郡(今四川)而去。8玄宗与贵妃情爱弥笃,相传,有一年七月七日唐玄宗和

直走到离长安约一百多里的兴平县马嵬坡时,饥饿疲困的禁军将士对造成当前的局势非常愤怒,不肯再前进,包围了玄宗和贵妃等住的马嵬驿。他们首先杀死了杨国忠,又要玄宗交出贵妃。玄宗深知大势已去,便赐给贵妃三尺白绫,让她缢死在一间佛堂前的梨树上。唐玄宗以怎样的心情下令缢死杨贵妃,旁人无法体会,但之后他便让出了皇位,晚年则在难以消解的悔恨忧愁中度过,直到死去。

《长恨歌》中叙述了一个唐代即已广泛流传的有关杨贵妃的神话故事。唐玄宗回到长安后,日夜思念杨玉环。临邛qióng道士杨通幽奉旨招魂,找到住在海外的仙山上的杨玉环,杨玉环拿出当年的纪念物品托道士带给唐玄宗,说只要爱心像金钿一样的不变,天上人间总有一天会相见,再续“愿世世为夫妇”的誓言。

9直走到离长安约一百多里的兴平县马嵬坡时,饥饿疲困马嵬(其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空闻,指没有根据的传闻。还有预料讥笑、嘲笑为什么10马嵬(其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指没有根据整体感知诗意

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来生未可预知,今生的夫妇缘分已经断绝了。夜里只听到禁卫夜间巡逻时的梆子声,不再有宫中鸡人,报晓敲击更筹。这一日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夕,我们还嗤笑织女牛郎一年才会面一次。为什么做了四十多年的天子,却不及普通百姓夫妻恩爱,长相厮守。zxxkw11整体感知诗意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来生未可预知步骤二:寻找连接点,把握感情态度了解时代背景:论世。了解诗人经历:知人。分析诗歌意象:分析诗歌文本是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在诗歌时代色彩不够鲜明或不清楚时代背景和诗人经历的情况下,尤其如此。12步骤二:寻找连接点,把握感情态度了解时代背景:论世。12写作背景

李商隐恩师令狐楚仙逝,他送灵回京至途经马嵬,远望杂乱地长着灌木丛和荒草,给人一种枯败苍凉之感的马嵬坡,有感而吟《长恨歌》。一边的七师哥激义山道:“驴背上吟诗,颇有情味,何不以《马嵬》为题,吟咏一首呢?”李商隐于是吟《马嵬》(其一)(其二)两首诗,借古讽今,以唐明皇时期马嵬事件的藩镇之乱讽刺当时甘露之变的宦官专权。因此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13写作背景李商隐恩师令狐楚仙逝,他送灵回京至途经马嵬,

安史之乱后,唐朝宦官势力开始坐大,唐德宗委任宦官掌管禁军并且成为定制,从此宦官势力变得不可抑制。公元835年(唐大和九年),27岁唐文宗不甘为宦官控制,和李训、郑注策划诛杀宦官。夺回皇帝丧失的权力。11月21日,唐文宗以观露为名,将宦官头目仇士良骗至禁卫军的后院欲斩杀,被仇士良发觉,双方激烈战斗,结果李训、王涯等朝廷重要官员被宦官杀死,其家人也受到牵连而灭门,在这次事变后受株连被杀的一千多人。史称“甘露之变”。甘露之变后,宦官一直牢固地掌握军政大权,君主的废立、生杀也是掌握在宦官手中,为中国历史的第二次宦官时代的开始。“天下事皆决于北司,宰相行文书而已”。宦官“迫胁天子,下视宰相,凌暴朝士如草芥”。唐朝的宦官势力,直到朱温在唐昭宗天复三年(903年)大杀宦官后,才终告消失,然而,唐朝不久也因朱温建后梁篡位而灭亡。14安史之乱后,唐朝宦官势力开始坐大,唐德宗委任宦官掌管问题探究

一、《马嵬》诗是以马嵬事变中玄宗被“六军”所逼,“赐”杨妃之死的事件来写的,哪几句诗写了这一马嵬之变这一事件?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15问题探究一、《马嵬》诗是以马嵬事变中玄宗被“六军”所逼,1.颔联“虎旅传宵柝”声音对“鸡人报晓筹”,其声音有什么不同?前者为军营内的声音,后者为宫内声音。

2.军营内的声音加上“空闻”和宫廷内声音加上“不复”,又能使人读出玄宗的哪种境遇?

写出玄宗不在宫内,而身在军营,逃离了皇宫,已在逃难途中的狼狈,凄苦境遇。161.颔联“虎旅传宵柝”声音对“鸡人报晓筹”,其声音有3.“空闻”对“不复”,这里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收到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对比,突出玄宗的昔安今危,昔乐今苦,反衬出他的狼狈和凄苦。

173.“空闻”对“不复”,这里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收到4.颈联“此日”和“当时”都是指向时间的,前者指向眼前,后者指向以往。以往生活有什么特点?眼前又遇到了情况?前后又有什么关系?

以往玄宗和杨妃的朝夕相处讥笑牛郎织女的一年一次的七夕相会,这里实则写出了玄宗迷恋情色,荒废朝政,致使战祸发生。眼前是写“六军”同时“驻马”不前,未写不前原因,但原因不甚明了,要求“赐”死杨妃,杨妃是美女,美女自古便有祸水一说,显然前后句是倒行逆施的因果关系。184.颈联“此日”和“当时”都是指向时间的,前者指向眼

对比:“牵牛”对“驻马”,以虚对实,不仅属对工整而且对照鲜明:如果没有当年对女色的沉湎,对朝政的荒废,怎么会落得今天这样的下场?5.颈联在艺术表现手法有何特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今离昔约(对比),反衬玄宗自私、虚伪。19对比:“牵牛”对“驻马”,以虚对实,

二、杨妃“赐”死后,玄宗异常悲伤,哪些诗句写出了玄宗之悲?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20二、杨妃“赐”死后,玄宗异常悲伤,哪些诗句写出了玄宗1.玄宗派人招魂,方士回来说“海外”还有“九州”,杨妃生活在那里,信守“世世为夫妻”誓约,这可信吗?哪个词语和句子戳破了这种说法?

不可信,“徒闻”一词否定了方士的话,“他生未卜此生休”,来生微茫难求,但今生一起缘分断绝,已是事实。讽刺玄宗“招魂之举”的荒唐,唐、杨“世世为夫妻”的爱情誓言。

211.玄宗派人招魂,方士回来说“海外”还有“九州”,杨

三.对于这些诗人李商隐发出了什么慨叹?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22三.对于这些诗人李商隐发出了什么慨叹?如何四纪为天1.从内容上看前后句有什么特点?运用什么手法?

对比:贵为天子多年却无力保护心爱女人对比寻常百姓却能给莫愁幸福。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231.从内容上看前后句有什么特点?运用什么手法?2.从语气上看又有什么特点?

反问:贵为天子,连一个女人都保不住?这一问发人深思,不仅如此,还推翻了红颜祸国的偏见,把责任直接归结唐玄宗身上,批判玄宗沉溺美色,荒废朝政的昏庸糊涂。并含蓄的启发世人汲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的教训。点明了诗的主旨。242.从语气上看又有什么特点?反问:贵为天子,连一个分析作者写作意图作者咏史所为何事?

借古讽今,以“马嵬事件”抨击了当时社会现实(宦官专权、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讽刺批判了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借此提醒世人,要牢记历史教训。25分析作者写作意图作者咏史所为何事?借古讽今,以

马嵬海外徒闻更九州,

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26马嵬海外徒闻更九州,

他生未卜此生休。26步骤四:分析技法本诗最主要的方法是借古讽今,对比,反衬,反问,用典等。27步骤四:分析技法本诗最主要的方法是借古讽今,对比,反衬,反问四.说说《马嵬》诗在叙事结构上的特点?

倒叙,从整体上倒叙使尺幅之间,一波三折;从局部上看倒叙突出因果

。玄宗之悲首联马嵬之变义山之叹颔联颈联尾联历史发展顺序:马嵬之变玄宗之悲义山之叹28四.说说《马嵬》诗在叙事结构上的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