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第1页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第2页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第3页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第4页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生态旅游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级自然保护区因其良好的生态环境而有良好的生态旅游。许多发达国家的自然保护区已经发展了生态旅游。80%以上的中国自然保护区已经发展成生态旅游目的地。自1960年以来,国内外科学家在不同层次上对自然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出发,在保护第一的前提下,本研究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生态旅游管理体系,为可持续发展自然环境生态旅游提供了基础,并为不同类型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建议和参考。1保护区的评价研究国内外学者自1960年代后期开始就从不同层面对自然保护区的评价指标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具体涉及生态旅游的研究非常少,只有一些原则性框架.如Wallace/Pierce和Lincango/Wallace运用了生态旅游的定义并制定了评价原则,简明扼要地讨论了每一个原则,并给出相应的评价指标.我国对自然保护区的评价研究工作开始较晚,薛达元等(1994)对我国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的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郑允文等(1994)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进行了研究;于幼臣(1996)从效益的角度提出了保护区的评价体系;阎传海(1997、1998)从保护区的自然性、多样性、代表性、稀有性、生态脆弱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威胁等指标进行了研究;张峥等(1999)从多样性、稀有性、自然性、稳定性等方面对湿地生态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王良健(2001)提出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孙玉军等(2001)在“生态旅游及其标准体系探讨一文”较为系统地提出了生态旅游的22项评价指标,并给出了相应的判别.2指标选取原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是:指标体系全面涵盖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从社会经济发展、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水平、环境质量、人口素质等各个相关方面进行选取.主要借鉴旅游相关文献与理论研究,并结合旅游实践,从与保护区密切相关的8个大类进行考虑,以保证选取的指标具有代表性.尽量选用易于量化的评价指标,但由于指标体系涉及面广,描述现象复杂,无法全部直接量化,必须要采用一些主观评价指标.自然保护区处在相对复杂的系统中,构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时,尽可能选择可量化的指标,使得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3生态旅游管理指标与方法由于涉及的指标较多,依据各相关主体,将评价指标归为8个大类,即生态旅游企业、生态旅游经营者、生态旅游管理者、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服务、生态旅游设施、生态旅游环境、财政状况及收益分配,其中生态旅游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两个方面.生态旅游企业是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经济实体,生态旅游企业的运营状况和收益多少直接影响到保护区和当地社区的收益,从而间接影响到保护区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本文选取与生态旅游企业相关的10项指标:所有权结构;产业特征;运作目标;经营实施意向;营销手段;从业人员构成;与地方关系;员工培训;员工的素质及学历比重;企业的管理.生态旅游经营者是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具体实施者,其经营理念、综合素质等与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关系非常密切.本大类有7项评价指标:环境意识;经营理念;旅游商品生产或销售方式;与当地自然爱好者、环保团体、社区及旅游者的协作交流;景点布局的选择取向;聘用导游的原则;管理制度建立情况.生态旅游者是进行生态旅游活动的主体,是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客源和财源,生态旅游者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保护区的收益与发展,生态旅游者的环境行为直接影响到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本文选取与生态旅游者相关的10项指标:旅游目的;文化敏感程度;生态伦理道德;抵达前和参观期间的知识准备;人际行为;活动安排;消费行为;环境行为;稳定性;行程特点.生态旅游服务是生态旅游区直接与生态旅游者接触的从业人员向旅游者提供游娱的场所、服务,而且使游客在游娱的过程中接受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生态教育.在旅游的“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涉及到旅游服务的项目均要体现生态化内涵.本大类指标体系共9项:服务内容;服务理念;团队大小;线路安排;交通方式;住宿;购物;教育职能;导游素质.生态旅游设施主要从保护区内的经营管理设施和基础设施条件来考虑,不包括旅游者来旅游地的外部设施,如外部交通设施等.生态旅游设施指标共6项:基础设施;经营服务设施;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和装饰;基础设施维护和改进方法;废物处理;能源结构.生态旅游管理者一般为保护区及其主管部门,不考虑在保护区外为生态旅游提供相应服务的旅游企业、从业人员及其管理者.本大类共10项指标:行政管理职能;环境监测与分析;旅游区域的界定;监控职能;科研职能、生物物理变化防治措施;协调职能;单位面积管理人员数量;生态风险评价;项目后效分析.生态旅游环境大类包含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包括12项评价指标:自然环境质量;旅游企业及员工与当地居民的关系;旅游经营者与旅游管理者的关系;当地居民与旅游者的关系;当地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的数量和水平;当地居民对生态旅游业的态度;当地居民的经济、文化背景及其对旅游活动的容纳能力;当地居民使用保护区的人数和比例;地方教育使用面积和社区参与;安全性;当地顾问团体的力量和耐性;可持续发展能力.保护区一般以财政拨款为主,以及部分以项目款形式拨给保护区的资金,由于不同国家的保护区情况不同,作指标界定时要依据具体情况分析.指标的选取在针对具体的保护区时要进行适当进行增减,本大类共有6项指标:项目及拨款情况;职工人均经费与收入;投资来源;生态旅游收益;社区利益分配方式;社区居民生态旅游人均收益占总GDP的比例.4可持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估指标体系的量化4.1生态旅游评估指标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2002年12月报批稿)以及Wallace/Pierce和Lincango/Wallace等有关生态旅游评估框架体系的研究,将评价指标体系按“很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四个级别进行分级,量化总分采用100分制,如表1所示:4.2分类和指标体系的量化(1)评价指标的确定很满意:本级为评价指标体系的最高级别,表现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良性发展,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生态环境及自然生态资源向更好的方向转化,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完美统一.满意:将生态旅游和持续发展的理论较好地融入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旅游活动中,生态旅游基本形成良性循环,生态旅游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负面影响在其可承受范围内,生态旅游的正面效应大于生态旅游的负面效应.一般: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生态旅游的负面影响稍大于正面影响.不满意:本级为评价指标体系的最低级别,旅游业的开展不适合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对资源与环境造成较大程度的破坏,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造成负面影响远远大于生态旅游的收益.(2)评价指标的定义、描述和解释依据量化界定标准对8个大类具体的70项具体指标按“很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四个级别进行了逐项定义、描述和解释,将定义和解释作为评估小组进行评价的指导细则.4.3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程度综合定量评价在考虑多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通过建模分析,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综合定量评价,评价的结果为一数值,便于不同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横向比较及同一保护区在不同时期开展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纵向比较.4.3.1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模型其中Fi代表第i个大类,Fij代表第i个大类的第j项指标.4.3.2评估指标的确定和量化在综合评价中,权数(权重)的确定是一个基本的步骤.在理论上各层次指标子系统或者各个单项细化指标在反映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状况中的相对重要程度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客观上有一个权数(权重).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项指标都是反映某一侧面的问题,各指标之间并不具有直接可比性,因而很难精确确定其重要程度,特别是在指标数量较多时,每一项指标的重要性就更难以判定.考虑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功能及属性的特殊性,在对其可持续发展进行综合评价时,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专家意见征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使综合权重更科学、合理和客观.评估小组成员选择对景区比较了解、有较好的旅游和生态环保方面知识、同时又热心保护区工作的相关成员和专家组成,成员主要包括生态旅游者、社区居民、保护区管理者、生态旅游企业经营者、旅游专家,以及相关的生态环保、林业等专家.生态旅游者、社区居民、保护区管理者、生态旅游企业经营者、旅游专家、其它相关专家的比例按2:2:3:2:3:4比例确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依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在评估中专家人数一般总体控制在总人数的30%-50%之间,为保证评估的准确性,评估人数不少于16人.评估小组成员以填表的方式按“非常重要”、“相当重要”、“明显重要”、“稍重要”和“同等重要”5个方面作为评判级别,对同一层次的每两项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次某项指标的相对重要性予以判断.将收集到的结论进行整理,分别以5、4、3、2、1对“非常重要”、“相当重要”、“明显重要”、“稍重要”和“同等重要”进行量化.以生态旅游企业的调查为例,每份调查表格中能得到C210个相应数据,依次为R1、R2……R45,填入下表,得到生态旅游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细化指标重要性(权重)确定表(表2).每一指标重要性确定采用公式:重要性=每一行结果之和/所有行结果之和(1)通过(1)式计算,可得到每一位参评人员确定的各项因子重要性值.为得到所有参评人员结果的综合值,还需对各项因子的重要性进行加权平均.Wnm=(Wnm)1+(Wnm)2+…+(Wnm)K/K(2)其中K是参加评估的人员数,Wnm是评价因素Fn第m项指标的综合后权重,(Wnm)K是第K位参加评估人员得到的因素Fn第m项指标的权重.对第二层其它各项因素依次运用上述方式,按(1)、(2)式进行计算,可得出所有因素的权重WF1、WF2…WF8.上述工作也可以通过计算机对结果进行处理、整理和综合.4.3.3第i大类指标si将可持续发展评价赋予100分,则第二层各大类评价指分值为:Si=100WFi(i=1,2,…,8)Si为评价指标体系中第i大类指标的标准分值;第三层各指标分值为:Sij=SiWij=100WFiWij(i=1,2,…,8)j对应不同的i取值不同,为各大类评价指标下的细化指标个数,Sij为第i大类指标的第j项细化指标的标准分值.4.3.4实际评估结果评估小组成员就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细化指标按“很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四个级别进行量化,按被调查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给出具体的分数.对某一位评估成员而言,每一指标的实际得分为:Sij′=Fij实际得分/100×SiWij=Fij实际得分/100×100WFiWij=(Fij实际得分)*WFiWij其中Sij′为细化指标Fij在可持续发展评价中得分.为得到K位评估成员Fij的综合分数,需对K位评估成员折算后的实际分数Sij′进行加权平均,将加权平均处理后结果作为某项细化指标的可持续发展指标实际得分.4.3.5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标准确定参照王良健“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一文中提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评判标准,结合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特殊情况,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定进行界定,如表3所示.综合评价值为八大类评价指标可持续评价值之和,即等于70项细化指标可持续评价实际得分之和.5案例研究5.1生态旅游发展评估十万大山水源林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南部,总面积8810公顷,于1982年经广西区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水源涵养林和季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1994年由原林业部批准成立了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并在公园实验区内开展了以森林景观观赏和休闲度假为主的生态旅游.按综合型建模评价的有关要求组成评估小组,小组成员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评估小组由生态旅游者2人、社区居民2人、保护区管理者3人、生态旅游企业经营者2人、旅游专家3人、其它相关专家4人共16人组成.经过小组讨论后,结合专家打分法和专家评议法等对指标进行打分,再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各类指标的权重最后计算出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分值.评估结果如表4.通过对十万大山水源林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70项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得到可持续发展总分为34.69分.依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判标准,得出十万大山水源林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属于可持续发展中期准备阶段.5.2生态旅游的评估武冈云山位于湖南西南部,总面积3110公顷,核心区533公顷.1982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林业部批准建立云山国家森林公园,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原始次生常绿阔叶林.同时,云山是道教72福地之一,以森林景观观赏为主的生态旅游方兴未艾.根据综合型建模评价的有关要求组成评估小组:生态旅游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