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织物管理规章制度_第1页
医用织物管理规章制度_第2页
医用织物管理规章制度_第3页
医用织物管理规章制度_第4页
医用织物管理规章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50浙江省台州医院管理制度医用织物管理规章制度TZH-QW-YG-201950/0范围1.1本制度规定了为增强医院医用织物管理,正确指导医用织物的分类采集、运送、冲刷消毒、积蓄管理工作等,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1.2本管理方法合用于台州医院各科室。规范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中的部分条款经过本方法的引用而成为本方法的条款。——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11—2009《医院间隔技术规范》。——WST508—2016《医院医用织物冲刷消毒技术规范》。术语3.1医用织物:医院内可重复使用的纺织品,包含患者使用的衣物、床单、被罩、枕套;工作人员使用的工作服、帽;手术衣、手术铺单;病区隔帘、窗帘以及环境洁净使用的布巾、地巾等。3.2感染性织物:医院内被间隔的感染性疾病(包含传患病、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患者使用后,或许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含汗液)和排泄物等污染,拥有暗藏生物污染风险的医用织物。3.3脏污织物:医院内除感染性织物之外的其余全部使用后的医用织物。3.4洁净织物:经冲刷消毒等办理后,外观洁净、干燥的医用织物。3.5冲刷:利用冲刷设备、冲刷剂(粉),在介质(水或有机溶剂)中对使用后医用织物进行冲刷的过程。3.6分拣:在冲刷消毒作业场所的污染区内,对脏污织物按使用对象及冲刷消毒工艺需求进行人工盘点分类的操作过程。3.7洗衣房:医院内专门冲刷消毒医用织物的场所。3.8织物周转库房:选择社会化冲刷服务机构的医院所设置的,洁污分开,用于接收使用后和发放冲刷消毒后医用织物的场所。·医用织物管理规章制度·第1页共13页3.9洁净区:洗衣房内用于经冲刷消毒后医用织物的暂存、整理、烘干、熨烫、积蓄、发放,以及织物周转库房内用于洁净织物的积蓄、发放的地区。3.10污染区:洗衣房内用于使用后未经冲刷消毒办理医用织物的接收、分拣、冲刷、消毒,以及织物周转库房内用于脏污或感染性织物的接收、暂存的地区。3.11卫生间隔式冲刷烘干设备:利用间隔技术,将双门卧式洗衣机或烘干机安装在污染区与洁净区之间,使冲刷物由位于污染区一侧的舱门装入,冲刷完成后从位于洁净区一侧的舱门拿出的专用冲刷设备。3.12完满间隔屏障:洗衣房污染区与洁净区之间设置的全关闭式、实质性间隔,除分别开设通道门供人员出入和物件由污到洁运送外,两区之间空气不可以对流。3.13部分开绝屏障:在医用织物冲刷消毒作业场所洁净区内设置的半关闭式间隔,其高度与宽度适应操作需要,空间空气可以对流。3.14水溶性包装袋:以高分子、多聚糖等为原资料,拥有防透水和在特定温度水中自行分裂、溶解特色,用于盛装感染性织物,并有双层增强构造、并印有生物危害警示标记的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内容与要求4.1基本要求医学工程部负责对医用织物冲刷消毒的平时管理工作,不停圆满流程,提升冲刷消毒质量。4.1.2负责对社会化冲刷服务机构的资质(包含工商营业执照,并符合商务、环保等有关部门管理规定)、管理制度(含突发事件的应急方案)及医用织物运送、冲刷消毒操作流程等进行审查;进行风险评估,签署风险责任协议,明确两方的职责,内容包含:如医用织物分类采集、运送、冲刷、积蓄环节和有关冲刷设备、人员、环境、冲刷温度与时间要素,以及洁净织物查收标准等;临床使用部门:按期改换被服,遇污染实时改换,使用后的织物按感染性织物、脏污织物、工作人员使用的织物分类采集。护理部负责对临床科室使用、保存、分类采集、运送流程等进行指导及管理。院感科每半年对工作人员手、物体表面等进行卫生学质量采样抽检,发现问题实时整改。洗衣房负责全院被服冲刷、保存、消毒、缝纫等工作,依据规定折叠并准时回收和发送到各科室。洗衣房环境与布局流程:合理规划布局,符合环保要求。洁净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划分区明确。尽量知足独立人流和物流通道的要求;接收污染的医用织物与发放冲刷消毒后的医用织物分区管理。工作流程合理,物流由污染区到洁净区,不交叉、不逆行。·医用织物管理规章制度·第2页共13页增强洗衣房环境卫生管理,保证环境洁净卫生,污染区在分拣织物后实时洁净,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湿式拖地和擦抹物体表面,并用紫外线灯空气消毒1小时。成立医用织物冲刷消毒工作流程、分类采集、冲刷消毒、卫生质量监测检查、洁净织物积蓄管理、安全操作、设备/环境卫生保洁以及从业人员岗位职责、职业防备等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娴熟掌握冲刷、消毒技术;认识冲刷和烘干等有关设备、设备及消毒间隔与感染控制基础知识、常用消毒剂使用方法等。折叠员负责检查冲刷质量及能否有损坏,发现质量问题实时进行登记,并返还冲刷或缝补区;外包织物接收员为(兼)职质检员,对每批次的衣服进行抽检并登记,存在问题实时反应并整顿。4.2人员防备要求在污染区和洁净区穿着的服饰及个人防备用品差别分开,不交叉使用;污染区着装要求:穿着工作服(包含衣裤)、帽、口罩、手套、防水围裙和胶鞋;洁净区着装要求:穿着工作服,进入洁净区需换鞋、并进行洗手。按工作流程分别设有人流、物流通道;物流应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行。4.3医用织物分类采集、运送与积蓄操作要求分类采集按脏污织物和感染性织物及医护人员织物进行分类、采集,采集时应减少颤动。确认的感染性织物应在患者床边密闭采集。盛装感染性织物的采集袋(箱)一致为橘红色,有“感染性织物”表记;脏污织物使用专门的采集袋采集寄存。用于盛装使用后医用织物的专用布袋和包装箱(桶)应一用一冲刷消毒;医用织物周转库房或病区暂存场所内使用的专用寄存容器应最少一周冲刷一次,如遇污染应随时进行消毒办理;使用后的一次性专用塑料包装袋应按医疗废物办理。运送医院应分别有运送使用后医用织物和洁净织物的专用运输工具,不该交叉使用。专用运输工具每次使用后需实时洁净,依据污染状况按期冲刷消毒;运送感染性织物后应实时使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积蓄医用织物的积蓄应符合以下要求:洁净织物应寄存于专用容器、柜架内,有显然表记;洁净织物寄存架或柜应距地面高度20cm~25cm,离墙5cm~10cm,距天花板50cm。·医用织物管理规章制度·第3页共13页使用后医用织物每次移交后,应付其接收区/间环境表面、地面进行洁净,并根据工作需要进行物表、空气消毒。洁净织物积蓄发放区/间环境遇到污染时应进行洁净、消毒。4.4医用织物冲刷、消毒的原则与方法脏污织物依据医用织物使用对象和污渍性质、程度不一样样,应分机或分批进行冲刷、消毒。重生儿、婴儿使用后的医用织物应专机冲刷、消毒,不该与成人使用后的医用织物混洗。手术室专用的医用织物(如手术衣、手术铺单等)宜独自冲刷。布巾、地巾宜进行独自冲刷、消毒。宜选择热冲刷方法,选择热冲刷方法时可不作化学消毒办理,热冲刷方法见本标准附录5.1。感染性织物应依据先冲刷后消毒的原则,或选择冲刷与消毒同时进行的方式。不宜手工冲刷。宜采纳专机冲刷、消毒,首选热冲刷方法;有条件的宜使用卫生隔离式冲刷设备。对不耐热的感染性织物宜在预洗环节同时进行消毒办理,消毒方法按本标准附录A履行。被朊毒体污染的感染性织物不该重复使用,应作燃烧办理;被气性坏疽、突发不明原由传患病的病原体污染或其余传患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H1N1流感等)有明确规定的感染性织物,不宜重复使用;若需重复使用应先作消毒办理再进行冲刷。消毒方法应按本标准附录A履行。4.5冲刷设备及环境的消毒与杀虫感染性织物每次投放冲刷设备后,应立刻采纳有效消毒剂对其设备舱口门及周边地区进行擦抹消毒。4.5.2感染性织物若选择冷冲刷方式冲刷,工作完成后,应付其设备采纳高温热冲刷方法进行消毒办理,将水温提升到75℃、时间≥30min或80℃、时间≥10min或A0值≥600,并能使冲刷设备内的全部表面均能与高温液体接触。环境的消毒与杀虫:每日工作结束后应付污染区的地面与台面采纳有效消毒剂进行拖/擦抹;洁净区的地面、台面、墙面应每日保洁;工作地区的物体表面和地面有显然血液、体液或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实时先用吸湿资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进行洁净和消毒。洗衣房内保持空气流通,需准时开排电扇进行通风。·医用织物管理规章制度·第4页共13页当发现有疥疮患者使用过医用织物或医用织物上有螨、虱、蚤等体外寄生虫时,除对其医用织物采纳煮沸或蒸汽(100℃,时间≥15min)等方法杀灭外,针对污染环境应实时采纳拟除虫菊酯或氨基甲酸酯或有机磷类杀虫剂,采纳喷雾方法进行杀虫办理。4.6病区织物管理医务人职工作服:一般病区夏天每周改换2次,冬天每周改换1次;手术室、ICU每日改换,遇污染时随时改换。患者被服:住院患者每周改换1次,遇污染随时改换。窗帘/隔帘:一般科室每半年冲刷1次,ICU等要点部门每季度冲刷1次,污染时随时改换。被服采集车:专用布袋每周改换1次,遇污染时随时改换。衣被采集:每个病区应有3个衣被采集袋,橘红色收放有显然污染或感染性的病人衣被、绿色一般病人衣被、白色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衣被。衣被采集袋应保持密闭,不得在病房进行交接、盘点。附录5.1《医用织物冲刷消毒工作流程及冲刷、消毒、整理过程要求》附带说明:本制度由院感科提出。本制度由院感科负责草拟并解说。本制度由院感科2019年5月校订,自觉布之日起履行。·医用织物管理规章制度·第5页共13页附录5.1《医用织物冲刷消毒工作流程及冲刷、消毒、整理过程要求》工作流程在对使用后医用织物实行采集、分拣、冲刷消毒、整理、积蓄时应由污到洁,顺行经过,不该逆行;冲刷消毒工作流程按图1进行。(图1医用织物冲刷消毒工作流程)冲刷、消毒过程2.1冲刷周期与消毒过程的选择冲刷周期包含预洗、主洗、漂洗、中和等四个步骤。对需实行消毒办理的医用织物宜选择在预洗环节完成。在选择含氯消毒剂等腐化性较强的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时,为尽量减少对织物的伤害,应开初确立最大可接受水平即适合的有效浓度。对耐热的感染性织物,应首选热冲刷消毒方法,并依据需要设定适合的温度和时间。使用后医用织物的消毒办理可在预洗或主洗中的一个环节进行,不作重复办理。2.2装载程度医用织物冲刷时的装载量不该超出冲刷设备最大冲刷量的90%,即每100kg冲刷设备的冲刷量不超出90kg织物。·医用织物管理规章制度·第6页共13页2.3预洗用温度不超出40℃的水进行预洗;可依据冲刷污垢需要加入适合的冲刷剂。脏污织物的预洗:应采纳低温、高水位方式,一般冲刷时间为3min-5min。感染性织物的预洗与消毒:a.对不耐热感染性织物宜选择在预洗环节同时作消毒处1。对被朊病毒、气性坏疽、突发不明原由传患病的病原体污染或其余有明确规定的传患病病原体污染的感染性织物,若需重复使用应依据先消毒后冲刷的原则。c.应依据感染性织物使用对象和污渍性质、程度不一样样,参照WS/T367规定,在密闭状态下选择。以下适合的消毒(灭菌)方法进行办理:a.关于被细菌生殖体污染的感染性织物,可使用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100mg/L-25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或相当剂量的其余消毒剂,冲刷消毒应好多于10min;也可采纳煮沸消毒(100℃,时间≥15min)和蒸汽消毒(100℃,时间15min-30mm)等湿热消毒方法;对已明确被气性坏疽、经血流传病原体、突发不明原由传患病的病原体或分枝杆菌、细菌芽孢惹起的传患病污染的感染性织物,可使用2000mg/L?5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500mg/L-10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或相当剂量的其余消毒剂,冲刷消毒应好多于30min;c.对已明确被朊病毒病原体污染的感染性织物,应按WS/T367规定的消毒方法进行办理;需灭菌的应按WS/T367要求,首选压力蒸汽灭菌;对外观有显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渍的感染性织物,宜首选在该环节采纳2.3.3c、2.3.4a、2.3.3c、规定的方法,并在密闭状态下进行冲刷消毒;对采纳机械冲刷的感染性布巾、地巾(包含可拆卸式地拖地巾或拖把头),宜选择先冲刷后消毒的方式。消毒方法参照WS/T367规定,可使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25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或相当剂量的其余消毒剂浸泡。2.4主洗主洗可分为热冲刷和冷冲刷两种冲刷方法。依据被冲刷医用织物的污染状况可加入碱、洁净剂或乳化剂、消毒冲刷原料。冲刷、消毒方法和程序应按以下要求选择进行:热冲刷方法:应采纳高温(70℃-90℃)、低水位方式。对耐热的医用织物首选热洗涤方法。消毒温度75℃,时间≥30min或消毒温度80℃,时间≥10mm或A0值≥600;冲刷时间可在保证消毒时间基础上,依据医用织物脏污程度的需要而延伸。冷冲刷方法:应采纳中温(40℃-60℃)、低水位方式。对不耐热的医用织物如受热·医用织物管理规章制度·第7页共13页易变形的特别织物(化纤、羊毛类织物),应采纳水温≤60℃的冷冲刷方法办理。若在该环节选择对感染性织物实行消毒(灭菌)办理的,详细方法应按履行。2.5去污渍局部的污渍办理应依据“先干后湿,先碱后酸”的原则。不可以确立污渍种类时,其局部的污渍办理可采纳以下程序:a.使用有机溶剂,如丙酮或酒精;b.使用冲刷剂;c.使用酸性溶液,如氟化氢钠、氟化氢氨;若为小块斑渍,可使用氢氯酸溶液;d.使用复原剂或脱色剂的温溶液(<40℃),如连二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e.使用氧化剂,如次氯酸钠(液体漂白剂)或过氧化氢。该冲刷程序应按次次进行,每一步程序之间均应将被冲刷的织物充分过水。2.6漂洗经过用水稀释的方法进行,为主洗去污的增补步骤。漂洗方法:应采纳低水位方式,一般温度为65℃-70℃,每次漂洗时间不该低于3min,每次漂洗间隔应进行一次脱水,漂洗次数应不低于3次。3烘干与整理过程3.1医用织物冲刷后宜按织物种类选择进行熨烫或烘干,烘干温度应不低于60℃。3.2冲刷后医用织物整理主要包含熨烫、维修、折叠过程,其过程应严防冲刷后医用织物的二次污染。为防备织物伤害和过分缩水,洁净织物熨烫时的平烫机底面温度不宜超出180℃。3.3烘干及其整理过程中应进行质量控制,如烘干前应目测检查冲刷后的医用织物能否干净,发现仍有污渍时需从头进行冲刷等。·医用织物管理规章制度·第8页共13页/擦抹;洁净区的地面、台面、墙面应每日保洁;工作地区的物体表面和地面有显然血液、体液或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实时先用吸湿资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进行洁净和消毒。洗衣房内保持空气流通,需准时开排电扇进行通风。当发现有疥疮患者使用过医用织物或医用织物上有螨、虱、蚤等体外寄生虫时,除对其医用织物采纳煮沸或蒸汽(100℃,时间≥15min)等方法杀灭外,针对污染环境应实时采纳拟除虫菊酯或氨基甲酸酯或有机磷类杀虫剂,采纳喷雾方法进行杀虫办理。附录5.1《医用织物冲刷消毒工作流程及冲刷、消毒、整理过程要求》附带说明:本制度由院感科提出。本制度由院感科负责草拟并解说。本制度由院感科2019年5月校订,自觉布之日起履行。·医用织物管理规章制度·第9页共13页附录5.1《医用织物冲刷消毒工作流程及冲刷、消毒、整理过程要求》工作流程在对使用后医用织物实行采集、分拣、冲刷消毒、整理、积蓄时应由污到洁,顺行经过,不该逆行;冲刷消毒工作流程按图1进行。(图1医用织物冲刷消毒工作流程)冲刷、消毒过程2.1冲刷周期与消毒过程的选择冲刷周期包含预洗、主洗、漂洗、中和等四个步骤。对需实行消毒办理的医用织物宜选择在预洗环节完成。在选择含氯消毒剂等腐化性较强的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时,为尽量减少对织物的伤害,应开初确立最大可接受水平即适合的有效浓度。对耐热的感染性织物,应首选热冲刷消毒方法,并依据需要设定适合的温度和时间。使用后医用织物的消毒办理可在预洗或主洗中的一个环节进行,不作重复办理。2.2装载程度·医用织物管理规章制度·第10页共13页医用织物冲刷时的装载量不该超出冲刷设备最大冲刷量的90%,即每100kg冲刷设备的冲刷量不超出90kg织物。2.3预洗用温度不超出40℃的水进行预洗;可依据冲刷污垢需要加入适合的冲刷剂。脏污织物的预洗:应采纳低温、高水位方式,一般冲刷时间为3min-5min。感染性织物的预洗与消毒:d.对不耐热感染性织物宜选择在预洗环节同时作消毒处1。对被朊病毒、气性坏疽、突发不明原由传患病的病原体污染或其余有明确规定的传患病病原体污染的感染性织物,若需重复使用应依据先消毒后冲刷的原则。f.应依据感染性织物使用对象和污渍性质、程度不一样样,参照WS/T367规定,在密闭状态下选择。以下适合的消毒(灭菌)方法进行办理:g.关于被细菌生殖体污染的感染性织物,可使用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100mg/L-25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或相当剂量的其余消毒剂,冲刷消毒应好多于10min;也可采纳煮沸消毒(100℃,时间≥15min)和蒸汽消毒(100℃,时间15min-30mm)等湿热消毒方法;对已明确被气性坏疽、经血流传病原体、突发不明原由传患病的病原体或分枝杆菌、细菌芽孢惹起的传患病污染的感染性织物,可使用2000mg/L?5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500mg/L-10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或相当剂量的其余消毒剂,冲刷消毒应好多于30min;i.对已明确被朊病毒病原体污染的感染性织物,应按WS/T367规定的消毒方法进行办理;需灭菌的应按WS/T367要求,首选压力蒸汽灭菌;对外观有显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渍的感染性织物,宜首选在该环节采纳2.3.3c、2.3.4a、2.3.3c、规定的方法,并在密闭状态下进行冲刷消毒;对采纳机械冲刷的感染性布巾、地巾(包含可拆卸式地拖地巾或拖把头),宜选择先冲刷后消毒的方式。消毒方法参照WS/T367规定,可使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25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或相当剂量的其余消毒剂浸泡。2.4主洗主洗可分为热冲刷和冷冲刷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