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财务学有三个分支:金融学、投资学和财务管理学。这三个分支相互联系,具有相通的理论基础,但侧重领域不同。金融学侧重货币、利率、汇率和金融市场;投资学侧重投资机构的证券投资;财务管理学则侧重组织的投资和筹资。任何经济组织都需要财务管理,但是营利性组织与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有较大区别。本文讨论的是营利性组织的财务管理,即企业财务管理,也称企业财管、企业理财。企业还需要财务会计、成本计算和管理会计。企业的财务会计、成本计算和管理会计各有其职能,与企业的财务管理彼此关联,相互独立。按照总体规划安排,财务会计单编为《会计》;财务管理、成本计算和管理会计合编为《财务成本管理》,分设财务管理、成本计算和管理会计三编。一、企业的组织形式典型的企业组织形式有三类: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一)个人独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是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个人独资企业的优点:(1)创立容易。例如,不需要与他人协商并取得一致,只需要很少的注册资本等。(2)维持个人独资企业的固定成本较低。例如,政府对其监管较少,对其规模也没有什么限制,企业内部协调比较容易。(3)不需要交纳企业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的缺点:(1)业主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有时企业的损失会超过业主最初对企业的投资,需要用个人其他财产偿债;(2)企业的存续年限受制于业主的寿命。(3)难以从外部获得大量资金用于经营。多数个人独资企业的规模较小,抵御经济衰退和承担经营失误损失的能力不强,其平均存续年限较短。有一部分个人独资企业能够发展壮大,规模扩大后会发现其固有缺点日益被放大,于是转变为合伙企业或公司制企业。(二)合伙企业合伙企业是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通常,合伙人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人,同时也包括法人或其他组织。合伙企业的优点和缺点与个人独资企业类似,只是程度有些区别。合伙企业法规定每个合伙人对企业债务须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每个合伙人都可能因偿还企业债务而失去其原始投资以外的个人财产。如果一个合伙人没有能力偿还其应分担的债务,其他合伙人须承担连带责任,即有责任替其偿还债务。法律还规定合伙人转让其所有权时需要取得其他合伙人的同意,有时甚至还需要修改合伙协议。因此,其所有权的转让比较困难。此外,还有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它是指以专门知识和技能为客户提供有偿服务的专业机构,这些专业机构可以设立为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譬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设计师事务所等。特殊普通合伙企业必须在其企业名称中表明“特殊普通合伙”字样,以区别于普通合伙企业。在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中,一个合伙人或数个合伙人在执业活动中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合伙企业债务的,应当承担无限责任或者无限连带责任,其他合伙人则仅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为限承担责任。(三)公司制企业任何依据公司法登记的机构都被称为公司。各国的公司法差异较大,公司的具体形式并不完全相同。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均为经政府注册的营利性法人组织,并且独立于所有者和经营者。正是由于公司是独立法人,使它具有以下优点:(1)无限存续。一个公司在最初的所有者和经营者退出后仍然可以继续存在。(2)股权便于转让。公司的所有者权益被划分为若干股权份额,每个份额可以单独转让,无需经过其他股东同意。(3)有限责任。公司债务是法人的债务,不是所有者的债务。所有者对公司债务的责任以其出资额为限。正是由于公司具有以上三个优点,因此,其更容易在资本市场上筹集到资本。有限债务责任和公司无限续存,降低了投资者的风险;股权便于转让,提高了投资人资产的流动性。这些特点促使投资人把资本投入公司制企业。公司制企业的缺点:(1)双重课税。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其利润需交纳企业所得税,企业利润分配给股东后,股东还需交纳个人所得税。(2)组建成本高。公司法对于建立公司的要求比建立个人独资或合伙企业高,并且需要提交一系列法律文件,通常花费的时间较长。公司成立后,政府对其监管比较严格,需要定期公开各种报告。(3)存在代理问题。经营者和所有者分开以后,经营者成为代理人,所有者成为委托人,代理人可能为了自身利益而伤害委托人利益。上述三类企业组织形式中,虽然个人独资、合伙企业的总数较多,但是公司制企业的注册资本和经营规模较大。因此,财务管理通常把公司财务管理作为讨论的重点。二、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公司的基本活动是从资本市场上筹集资本,投资于生产经营性资产,并运用这些资产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公司的基本活动可以分为投资、筹资和营业活动三个方面,财务管理主要与投资和筹资有关。从财务管理角度看,投资可以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筹资也可以分为长期筹资和短期筹资,这样财务管理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长期投资、短期投资、长期筹资、短期筹资。由于短期投资和短期筹资有密切关系,通常合并在一起讨论,称为营运资本管理(或短期财务管理)。(一)长期投资这里的长期投资,是指公司对经营性长期资产的直接投资。它具有以下特征:投资的主体是公司工商业公司投资不同于个人或专业投资机构的投资。公司投资是直接投资,即现金直接投资于经营性(或称生产性)资产,然后用其开展经营活动并获取现金。个人或专业投资机构是把现金投资于企业,然后企业用这些现金再投资于经营性资产,属于间接投资。公司的直接投资的投资人在投资以后继续控制实物资产,因此,可以直接控制投资回报;间接投资的投资人(公司的债权人和股东)在投资以后不直接控制经营性资产,因此,只能通过契约或更换代理人间接控制投资回报。投资的对象是经营性资产公司的经营性资产包括厂房、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存货等。经营性资产投资有别于金融资产投资。金融资产投资的对象主要是股票、债券、各种衍生金融工具等,通常称为证券投资。经营资产和证券投资的价值评估和决策分析方法不同,前者的核心是净现值原理,后者的核心是投资组合原理。经营性资产投资的对象,包括长期资产和短期资产两类。长期资产投资的现金流出至现金流入的时间超过1年,属于长期投资;短期资产投资的现金流出至现金流入的时间不超过1年,属于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的战略策略、程序方法有较大区别。因此,需要分别讨论。长期投资的直接目的是获取经营活动所需的实物资源长期投资的直接目的是获取生产经营所需的固定资产等劳动手段,以便运用这些资源赚取营业利润。长期投资的直接目的不是获取固定资产的再出售收益,而是要使用这些固定资产。有的企业也会投资于其他公司,主要目的是控制其经营和资产以增加本企业的价值,而主要不是为了获取股利。公司对于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是经营性投资,目的是控制其经营,而不是期待再出售收益。合并报表将这些股权投资抵消,可以显示其经营性投资的本来面目。对子公司投资的评价方法,与直接投资经营性资产相同。对于非子公司控股权的投资也属于经营性投资,目的是控制其经营,其分析方法与直接投资经营性资产相同。有时公司也会购买一些风险较低的证券,将其作为现金的替代品,其目的是在保持流动性的前提下降低闲置现金的机会成本,或者对冲汇率、利率等金融风险,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证券投资行为。长期投资涉及的问题非常广泛,财务经理人侧重关注其财务问题,也就是现金流量的规模(期望回收多少现金)、时间(何时回收现金)和风险(回收现金的可能性如何)。关于长期投资现金流量的规划,纳入资本预算。(二)长期筹资长期筹资是指公司筹集生产经营所需的长期资本,它具有以下特点:筹资的主体是公司公司是有别于股东的法人。它可以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资本,同时承诺提供回报。公司可以直接在资本市场上向潜在的投资人筹资,例如发行股票、债券等;也可通过金融机构间接融资,例如银行借款等。筹资的对象是长期资本长期资本是指企业可长期使用的资本,包括权益资本和长期负债资本。权益资本不需要归还,企业可以长期使用,属于长期资本。长期借款和长期债券虽然需要归还,但是可以持续使用较长时间,也属于长期资本。通常把期限在1年以上的债务资本称为长期债务资本。筹资的目的是满足公司的长期资本需要长期资本筹集多少,应根据长期资本的需要量确定,两者应当匹配。按照投资持续时间结构去安排筹资时间结构,有利于降低利率风险和偿债风险。如果使用短期债务支持固定资产购置,短期债务到期时企业要承担出售固定资产偿债的风险。使用长期债务支持长期资产,可以锁定利息支出,避免短期利率变化的风险。长期筹资决策的主题是资本结构决策、债务结构决策和股利分配决策。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特定组合,称为资本结构。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有很大不同,公司必须进行权衡安排,确定适宜的长期负债与权益的比例。这个比例决定了企业现金流中有多大比例流向债权人,有多大比例流向股东。资本结构决策是最重要的筹资决策。长期债务的种类较多,成本费用各不相同,选择债权人和债务类型,决定债务结构是另一个重要的筹资决策。股利分配决策,主要是决定净利润留存和分给股东的比例,也是一项重要的筹资决策。(三)营运资本管理营运资本是指流动资产(短期资产)和流动负债(短期负债)的差额。营运资本管理分为营运资本投资和营运资本筹资两部分。营运资本投资管理主要是制定营运资本投资政策,决定分配多少资本用于应收账款和存货、决定保留多少现金以备支付,以及对这些资本进行日常管理。营运资本筹资管理主要是制定营运资本筹资政策,决定向谁借入短期资本,借入多少短期资本,是否需要采用赊购融资等。营运资本管理的目标有以下三个:(1)有效地运用短期资产,力求其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2)选择最合理的筹资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营运资本的资本成本;(3)加速流动资本周转,以尽可能少的流动资本支持同样的营业收入并保持公司支付债务的能力。营运资本管理与营业现金流有密切关系。由于营业现金流的时间和数量具有不确定性,以及现金流入和流出在时间上不匹配,使得公司经常会出现现金流的缺口。公司配置较多的营运资本(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有利于减少现金流的缺口,但会增加资本成本;如果公司配置较少的净营运资本,有利于节约资本成本,但会增加不能及时偿债的风险。因此,公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权衡风险和报酬,制定适当的营运资本政策。上述三部分内容中,投资主要涉及资产负债表的左方下半部分的项目(非流动资产),这些项目的类型和比例往往会因公司所处行业不同而有差异;筹资主要涉及资产负债表的右方下半部分的项目(非流动负债和股东权益),这些项目的类型和比例往往会因企业组织的类型不同而有差异;营运资本管理主要涉及资产负债表的上半部分的项目(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这些项目的类型和比例既和行业有关,也和组织类型有关。这三部分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筹资和投资有关,一方面投资决定需要筹资的规模和时间,另一方面公司已经筹集到的资金制约了公司投资的规模。投资和经营有关系,一方面生产经营活动的内容决定了需要投资的长期资产类型,另一方面已经取得的长期资产决定了公司日常经营活动的特点和方式。长期投资、长期筹资和营运资本管理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增加企业价值。三、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能财务管理职能是指财务管理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公司经营管理需要财务管理职能。公司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能主要有财务分析、财务预测、财务决策和财务计划等。(一)财务分析财务分析,这里主要指财务报表分析,是以财务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过去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分配活动进行分析。财务分析的目的是为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了解公司过去、评价公司现状、预测公司未来、作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财务分析的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二)财务预测财务预测是根据财务活动的历史资料,考虑现实的要求和条件,对未来的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作出科学的预计和测算。财务预测的目的是,测算企业投资、筹资各项方案的经济效益,为财务决策提供依据,预计财务收支(现金流量)的发展变化情况,为编制财务计划服务。财务预测按预测对象分为投资预测和筹资预测;按预测时期分为长期预测和短期预测;按预算值多寡分为单项预测和多项预测。财务预测的常用方法主要有时间序列预测法、相关因素预测法、概率分析预测法。(三)财务决策财务决策是对财务方案进行比较选择,并作出决定。财务决策的目的在于确定合理可行的财务方案。在现实中,财务方案有投资方案,筹资方案,还有包含投资和筹资的综合方案。财务决策需要有财务决策的基础与前提,是对财务预测结果的分析与选择,财务决策是一种多标准的综合决策和复杂过程,可能既有货币化、可计量的经济标准,又有非货币化、不可计量的非经济标准,因此决策方案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平衡的结果。(四)财务计划财务计划是以货币形式协调安排计划期内投资、筹资及财务成果的文件。制订财务计划的目的是为财务管理确定具体量化的目标。财务计划包括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长期计划是指1年以上的计划,公司通常制订为期5年的长期计划,作为实现公司战略的规划。短期计划是指年度的财务预算。上述财务管理的四项基本职能相互联系,财务分析和财务预测是财务决策和财务计划的基础条件,财务决策和财务计划以财务分析和财务预测为前提依据。四、财务管理的组织架构财务管理是公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职能是公司管理不可或缺的职能,为履行财务管理的职能,大中型公司通常设置财务总监(或首席财务官、总会计师),作为公司财务管理主管,向公司首席执行官(或公司总经理)负责并报告工作,分管财务会计部门。在不少大型公司,财务会计部门分设为财务部和会计部,配置财务主任和会计主任协调执行财务和会计工作职能。第二节财务管理的目标与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一、财务管理基本目标目标是导向和标准。没有明确目标,就没有方向,也就无法判断一项决策的优劣。财务管理的目标决定财务管理所采用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因此,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建立财务管理体系的逻辑起点。公司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取决于公司的目标,。投资者创立公司的目的是营利。已经创立起来的公司,虽然有改善职工待遇,改善劳动条件,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环境污染等多种目标,而营利是其最基本、最一般、最重要的目标。营利体现了公司的出发点和归宿,还可以概括其他目标的实现程度,并有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公司最具综合性的计量是财务计量,公司的目标因而综合体现为公司的财务管理目标。关于公司财务管理基本目标的表述,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一)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的观点认为:利润代表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说明企业的财富增加得越多,越接近企业的目标。利润最大化的观点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没有考虑利润的取得时间。例如,今年获利100万元和明年获利100万元,哪一个更符合企业的目标?若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就难以作出正确判断。(2)没有考虑所获利润和投入资本额的关系。例如,同样获得100万元利润,一个企业投入资本500万元,另一个企业投入600万元,哪一个更符合企业的目标?若不与投入的资本数额联系起来,则难以作出正确判断。(3)没有考虑获取利润和所承担风险的关系。例如,同样投入500万元,本年获利100万元,一家公司的获利已全部转化为现金,另一家公司获利则全部处于应收账款,并可能发生坏账损失,哪一个更符合企业的目标?若不考虑风险大小,就难以作出正确判断。如果投入资本相同,利润取得的时间相同,相关的风险也相同,利润最大化是一个可以接受的观念。事实上,许多经理人员都把提高利润作为公司的短期目标。(二)每股收益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的观点认为:应当把公司的利润和股东投入的资本联系起来考察,用每股收益(或权益净利率)来概括公司的财务管理目标,以克服”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局限性。每股收益最大化观点仍然存在局限性:(1)仍然没有考虑每股收益取得的时间。(2)仍然没有考虑每股收益的风险。如果每股收益的时间、风险相同,,则每股收益最大化也是一个可以接受的观念。事实上,许多投资人都把每股收益作为评价公司业绩的关键指标。(三)股东财富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观点认为:增加股东财富是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这也是本文采纳的观点。股东创办公司的目的是增加财富。如果企业不能为股东创造价值,他们就不会为企业提供资本。没有了权益资本,企业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企业要为股东创造价值。股东财富可以用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来衡量。股东财富的增加可以用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与股东投资资本的差额来衡量,它被称为”股东权益的市场增加值”。股东权益的市场增加值是企业为股东创造的价值。有时财务管理目标被表述为股价最大化。在股东投资资本不变的情况下,股价上升可以反映股东财富的增加,股价下跌可以反映股东财富的减损。股价的升降,代表了投资大众对公司股权价值的客观评价。它以每股价格表示,反映了资本和获利之间的关系;它受预期每股收益的影响,反映了每股收益大小和取得的时问;它受企业风险大小的影响,可以反映每股收益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与股东之间的交易也会影响股价,但不影响股东财富。例如分派股利时股价下跌,回购股票时股价上升等。因此,假设股东投资资本不变,股价最大化与增加股东财富具有同等意义。有时财务目标还被表述为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的增加,是由于股东权益价值增加和债务价值增加引起的。假设债务价值不变,则增加企业价值与增加股东权益价值具有相同意义。假设股东投资资本和债务价值不变,企业价值最大化与增加股东财富具有相同的意义。因此,在不同议题的讨论中,分别使用股东财富最大化,股价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其含义均指增加股东财富。关于财务管理目标之间的分歧之一是如何看待利益相关者的要求。有一种意见认为,企业应当有多重目标,分别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从理论上看,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一个统一的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发展其理论和模型。任何决策只要符合目标就被认为是好的决策,不符合目标的就是差的决策。唯一的目标可以为企业理财提供一个统一的决策依据,并且保持各项决策的内在一致性。如果使用多个目标,就很难指导决策,无法保证各项决策不发生冲突。二、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主张股东财富最大化,并非不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各国公司法都规定,股东权益是剩余权益,只有满足了其他方面的利益之后才会有股东的利益。公司必须交税、给职工发工资、给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然后才能获得税后收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先于股东,因此这种要求必须是有契约化的。如果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不加限制,股东就不会有”剩余”了。除非股东确信投资会带来满意的回报,否则股东不会出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也无法实现。股东为企业提供了财务资源,但是他们处在企业之外,而经营者即管理当局在企业里直接从事管理工作。企业是所有者即股东的企业,公司财务管理的目标实质上也就是股东的目标。公司的其他利益相关者有其特定的要求。(一)经营者的利益要求与协调1.经营者的利益要求公司股东的目标是使自己的财富最大化,千方百计要求经营者以最大的努力去实现这个目标。公司经营者也是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者,其具体行为目标与股东不尽一致,公司经营者的主要要求是:(1)增加报酬,包括物质和非物质的报酬,如工资、奖金,提高荣誉和社会地位等。(2)增加闲暇时间,包括较少的工作时间、工作时间里较多的空闲和有效工作时间中较小的劳动强度等。(3)避免风险。经营者努力工作可能得不到应有的报酬,他们的行为和结果之间有不确定性,经营者总是力图避免这种风险,要求付出一份劳动便得到一份报酬。2.经营者的利益与股东利益的协调公司经营者的利益和股东的利益(或目标)并不完全一致,经营者有可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背离股东的利益。这种背离表现在两个方面:(1)道德风险。经营者为了自己的目标,不是尽最大努力去实现企业的目标。他们没有必要为提高股价而冒险,股价上涨的好处将归于股东,如若失败他们的”身价”将下跌。他们不做什么错事,只是不十分卖力,以增加自己的闲暇时间。这样做只是道德问题,不构成法律和行政责任问题,股东很难追究他们的责任。(2)逆向选择。经营者为了自己的目标而背离股东的目标。例如,装修豪华的办公室,购置高档汽车等;借口工作需要乱花股东的钱;或者蓄意压低股票价格,自己借款买回,导致股东财富受损。股东为了防止经营者背离股东的目标,采用下列两种制度性措施:(1)监督。经营者背离股东目标的条件是双方信息不对称,经营者了解的信息比股东多。避免“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方式是股东获取更多的信息,对经营者进行制度性监督,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在经营者背离股东目标时,减少其各种形式的报酬,甚至解雇他们。股东往往是分散的或者远离经营者,得不到充分的信息;经营者比股东有更大的信息优势,比股东更清楚什么是对企业更有利的行动方案;全面监督管理行为的代价是高昂的,很可能超过它所带来的收益。因此,股东支付审计费聘请注册会计师,往往限于审计财务报表,而不是全面审查所有管理行为。股东对情况的了解和对经营者的监督总是必要的,但受到监督成本的限制,不可能事事都监督。监督可以减少经营者违背股东意愿的行为,但不能解决全部问题。(2)激励。防止经营者背离股东利益的另一种制度性措施是采用激励计划,使经营者分享企业增加的财富,鼓励他们采取符合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行动。例如,企业盈利率或股票价格提高后,给经营者以现金、股票期权奖励。支付报酬的方式和数量的大小,有多种选择。报酬过低,不足以激励经营者,股东不能获得最大利益;报酬过高,股东付出的激励成本过大,也不能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因此,激励可以减少经营者违背股东意愿的行为,但也不能解决全部问题。通常,股东同时采取监督和激励两种制度性措施来协调自己和经营者的目标。尽管如此,仍不可能使经营者完全按股东的意愿行动,经营者仍然可能采取一些对自己有利而不符合股东最大利益的决策,并由此给股东带来一定的损失。监督成本、激励成本和偏离股东目标的损失之间此消彼长,相互制约。股东要权衡轻重,力求找出能使三项之和最小的解决办法,它就是最佳的解决办法。(二)债权人的利益要求与协调当公司向债权人借入资金后,两者也形成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债权人把资本借给企业,要求到期时收回本金,并获得约定的利息收入;公司借款的目的是用于扩大经营,也可能是投入有风险的经营项目,两者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债权人事先知道借出资本是有风险的,并把这种风险的相应报酬纳入利率。通常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公司现有资产的风险、预计公司新增资产的风险、公司现有的负债比率、公司未来的资本结构等。但是,借款合同一旦成为事实,债权人把资本提供给公司,就失去了控制权,股东可以通过经营者为了自身利益而伤害债权人的利益,可能采取的方式有:第一,股东不经债权人的同意,投资于比债权人预期风险更高的新项目。如果高风险的计划侥幸成功,超额的利润归股东独享;如果计划不幸失败,公司无力偿债,债权人与股东将共同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尽管按法律规定,债权人先于股东分配破产财产,但多数情况下,破产财产不足以偿债。所以,对债权人来说,超额利润肯定拿不到,发生损失却有可能要分担。第二,股东为了提高公司的利润,不征得债权人的同意而指使管理当局发行新债,致使旧债券的价值下降,使旧债权人蒙受损失。旧债券价值下降的原因是发新债后公司负债比率加大,公司破产的可能性增加,如果企业破产,旧债权人和新债权人要共同分配破产后的财产,使旧债券的风险增加,其价值下降。尤其是不能转让的债券或其他借款,债权人没有出售债权来摆脱困境的出路,处境更加不利。债权人为了防止其利益被伤害,除了寻求立法保护,如破产时优先接管、优先于股东分配剩余财产等外,通常采取以下制度性措施:第一,在借款合同中加入限制性条款,如规定资金的用途、规定不得发行新债或限制发行新债的数额等。第二,发现公司有损害其债权意图时,拒绝进一步合作,不再提供新的借款或提前收回借款。(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与协调狭义的利益相关者是指除股东、债权人和经营者之外的、对企业现金流量有潜在索偿权的人。广义的利益相关者包括一切与企业决策有利益关系的人,包括资本市场利益相关者(股东和债权人)、产品市场利益相关者(主要顾客、供应商、所在社区和工会组织)和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经营者和其他员工)。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合同利益相关者,包括主要客户、供应商和员工,他们和企业之间存在法律关系,受到合同的约束;另一种是非合同利益相关者,包括一般消费者、社区居民以及其他与企业有间接利益关系的群体。股东和合同利益相关者之间既有共同利益,也有利益冲突。股东可能为自己的利益伤害合同利益相关者,合同利益相关者也可能伤害股东利益。因此,要通过立法调节他们之间的关系,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一般说来,企业只要遵守合同就可以满足合同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股东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也会有利于合同利益相关者。当然,仅有法律是不够的,还需要诚信道德规范的约束,以缓和双方的矛盾。对于非合同利益相关者,法律关注较少,享受的法律保护低于合同利益相关者。公司的社会责任政策,对非合同利益相关者影响很大。第三节财务管理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一、财务管理的核心概念财务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具有一系列的基础概念体系,认识这些基础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有助于理解并运用财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下面简要介绍净现值、现金及现金流、现值与折现率和资本成本。(一)净现值财务管理的核心概念是净现值。净现值是指一个投资项目的预期现金流入的现值与该项目预期现金流出的现值的差额。即一个项目的净增价值的现值表现。净现值为正值的项目可以为股东创造价值,净现值为负值的项目会损害股东财富。净现值的基本表达式如下:净现值=现金流入的现值-现金流出的现值净现值是财务管理基本原理模型化的一种表达,有学者把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称为净现值原理。净现值内涵非常丰富,财务管理的一系列基础性专业概念都与其相联系。仅就净现值的界定而言,涉及现金和现金流量、现值和折现率、资本成本等基础概念。界定这些基础概念,又会涉及更多另一层次的概念。所有这些基础性的专业概念互相联系,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有一定的层级,共同组成了以净现值为核心的财务管理概念体系。掌握这些概念的相互关系,对于正确运用专业概念和理解财务理论十分重要。(二)现金、现金流股东财富的一般变现形式是现金。现金是指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本的合称。这是财务学意义上广义的现金。狭义的现金仅指库存现金。现金是最具流动性的资产。投资人(包括股东和债权人)最初提供给企业的资本是现金。公司经营收益后分派给股东的股利大多是现金。因此,公司和投资人都关注现金流入。股东财富的增加或减少必须用现金来计量。现金流,又称现金流量,是指一定期间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和现金净流量的总称。财务管理强调现金流量,突出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区别开来。现金净流量是一定期间(或一个项目开始至结束)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差额,净利润是公司收益的会计计量。公司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和实现的净利润在时间上往往并不一致。在财务管理中,通常对备选的证券投资、项目投资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和现金净流量进行预先的估计,据以测试证券的现值和项目的净现值,作出投资的决策。(三)现值、折现率净现值的基础是现值。现值,也称折现值,是指把未来现金流量折算为基准时点的价值。用以反映投资的内在价值。这里的”基准时点”是指目前进行价值评估及决策分析的时间点,一般以零标记。把未来现金流量”折算”为现值,需要恰当的折现率。使用折现率将未来现金流量折算为现值的过程,称为”折现”。所谓折现率,是指把未来现金流量折算为现值时所用的一种比率。实质上,折现率是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率或最低报酬率。在实务中,需要根据现值评估对象及其具体情况,经过估计选择恰当的折现率,资本成本是一个备选。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AssetPricingModel,简称CAPM,或译作资本资产估值模型,长期金融资产估值模型),实际上是用于估计一种折现率的模型。需要注意,折现率不是贴现率。贴现率主要用于应收票据贴现;折现率广泛用于投资决策、筹资决策等方面。(四)资本成本资本成本是指公司筹集和使用资本时所付出的代价,一般包含筹资费用和用资费用。筹资费用主要是指股票、债券的发行费用,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借款的手续费用等;用资费用有股利、利息等。广义上,公司筹集和使用任何资本,无论长期资本还是短期资本,都要付出代价。狭义上,资本成本仅指筹集和使用长期资本的成本。按照长期资本的种类划分,资本成本相应区分为股票的资本成本。债券的资本成本和长期借款的资本成本等。在实务中,资本成本应用于资本预算和资本结构的决策等方面。、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在财务管理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对财务管理的理解不断深化,论述不断完善、形成一系列基本理论,这些理论对财务管理实务起着指导作用。现简要介绍现金流量理论、价值评估理论、风险评估理论、投资组合理论、资本结构理论。(一)现金流量理论现金流量理论是关于现金、现金流量和自由现金流量的理论,是财务管理最为基础性的理论。现金是公司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是公司生存的”血液”,”现金为王”已被广泛认知。持有现金的多寡体现着公司的流动性、支付能力、偿债能力的强弱,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公司的风险和价值。现金也是计量现金流量和自由现金流量的基础要素。在实务中,公司必然重视现金和现金管理。现金流量包括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和现金净流量。对于公司整体及其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都需计量现金流量、进行现金流量分析、现金预算和现金控制。依据现金流量。建成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取代了过去使用的收益折现模型,用于证券投资、项目投资的价值评估。随着研究的深化,现金流量又进化为自由现金流量。所谓自由现金流量(FreeCashFlows)是指真正剩余的、可自由支配的现金流量。自由现金流量是由美国西北大学拉巴波特、哈佛大学詹森等学者于1986年提出的,经历20多年的发展,特别在以美国安然、世通等为代表的之前在财务报告中利润指标完美无瑕的所有绩优公司纷纷破产后,自由现金流量为基础的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已成为价值评估领域理论最健全、使用最广泛的评估模式。需要指出,财务学意义上的现金流量与会计学现金流量并不完全等同,主要差别在于是否包含现金等价物,会计学现金流量表包含现金等价物,而财务学现金流量则不含现金等价物。(二)价值评估理论价值评估理论是关于内在价值、净增加值和价值评估模型的理论,是财务管理的一个核心理论。从财务学的角度,价值主要是指内在价值、净增加值。譬如,股票的价值实质上是指股票的内在价值即现值,项目的价值实质上是指项目的净增现值即净现值。内在价值、净增现值是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折现估价值、而非精确值。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和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模型是对特定证券现值和特定项目净现值的评估模型。从投资决策的角度,证券投资者需要评估特定证券的现值,据以与其市场价格比较,作出相应的决策;项目投资者需要评估待定项目的净现值,据以取得和比较净增价值的多少,作出相应的决策。评估价值除了研究现金流量,还需要确定折现率。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就是用于估计折现率的一种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由财务学家威廉•夏普在20世纪60年代创建。按照该模型,金融资产投资的风险分为两类:一种是可以通过分散投资来化解的可分散风险(非系统风险),另一种是不可以通过分散投资化解的不可分散风险(系统风险)。在有效市场中,可分散风险得不到市场的补偿,只有不可分散风险能够得到补偿。个别证券的不可分散风险可以用B系数来表示,B系数是计量该证券与市场组合回报率的敏感程度。市场组合是指包含市场上全部证券的投资组合。据此,形成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解决了股权资本成本的估计问题,为确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扫清了障碍,进而使得计算现值和净现值成为可能。(三)风险评估理论从财务学的角度,风险导致财务收益的不确定性。在理论上,风险与收益成正比,因此,激进的投资者偏向于高风险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而稳健型的投资者则着重于安全性的考虑。在实务中,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投资、筹资和经营活动都存在风险,需要进行风险评估。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采用的敏感性分析,资本结构决策中对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衡量均属于风险评估范畴。(四)投资组合理论投资组合是投资于若干种证券构成组合投资,其收益等于这些证券的加权平均收益,但其风险并不等于这些证券的加权平均数。投资组合能降低非系统性风险。投资组合理论的奠基人是经济学家马考维茨。他在1952年首次提出投资组合理论,并进行了系统、深入和卓有成效的研究。从资本市场的历史中认识到风险和报酬存在某种关系:一是承担风险会得到回报,这种回报称为风险溢价;二是风险性越高,风险溢价越大。但是,人们长期没有找到两者的函数关系。马考维茨把投资组合的价格变化视为随机变量,以它的均值来衡量收益,以它的方差来衡量风险,揭示了投资组合风险和报酬的函数关系。因此,马科维兹的理论又称为均值-方差分析。他是首位对”投资分散化”理念进行定量分析的经济学家,他认为通过投资分散化可以在不改变投资组合预期收益的情况下降低风险,也可以在不改变投资组合风险的情况下增加收益。(五)资本结构理论资本结构是指公司各种长期资本的构成及比例关系。公司的长期资本包括永久的权益资本和长期的债务资本、权益资本和长期债务资本组合,形成一定的资本结构。资本结构理论是关于资本结构与财务风险、资本成本以及公司价值之间关系的理论。资本结构理论主要有MM理论、权衡理论、代理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第四节金融工具与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理财环境的一部分。企业的理财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外部条件。理财环境是企业决策难以改变的外部约束条件,企业财务决策更多的是适应理财环境的要求和变化,而不是设法改变环境。财务管理环境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一般宏观环境、行业环境、经营环境和国际商业环境等。这里仅讨论理财环境中的金融市场。金融市场和普通商品市场类似,也是一种交换商品的场所。金融市场交易的对象是银行存款单、债券、股票、期货等证券。例如,卖方发行债券换取货币,买方用货币换取债券。与普通商品交易的不同之处在于,金融交易大多只是货币资金使用权的转移,而普通商品交易是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同时转移。这些交易对象,对于买方(即投资人)来说是一种索取权,是可以产生现金流的资产;对于卖方(即筹资人)来说是一种筹资工具,是将来需要支付现金的义务。因此,金融资产、金融工具、信用工具、金额市场证券(简称证券)都是代表资本融通关系、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一、金融工具的类型金融工具是使一个公司形成金融资产,同时使另一个公司形成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任何合约。金融工具包括股票、债券、外汇、保单等。公司可以借助金融工具进行筹资和投资。金融工具具有下列基本特征:(1)期限性:金融工具通常有规定的偿还期限;(2)流动性:金融工具在必要时迅速转变为现金而不至遭受损失的能力;(3)风险性:购买金融工具的本金和预定收益存在损失可能性;(4)收益性:金融工具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特性。不同金融工具的具体特征表现不尽相同。譬如,与债券相比,股票没有规定的偿还期限,风险更大。金融工具按其收益性特征可分为以下三类:(一)固定收益证券。固定收益证券是指能够提供固定或根据固定公式计算出来的现金流的证券。例如,公司债券的发行人承诺每年向债券持有人支付固定的利息。有些债券的利率是浮动的,但也规定有明确的计算方法。例如,某公司债券规定按国库券利率上浮两个百分点计算并支付利息。固定收益证券是公司筹资的重要形式。固定收益证券的收益与发行人的财务状况相关程度低除非发行人破产或违约,证券持有人将按规定数额取得收益。(二)权益证券。权益证券代表特定公司所有权的份额。发行人事先不对持有者作出支付承诺,收益的多少不确定,要看公司经营的业绩和公司净资产的价值,因此其风险高于固定收益证券。权益证券是公司筹资的最基本形式,任何公司都必须有股权成本。权益证券的收益和发行人的财务状况相关程度高。其持有人非常关心公司的经营状况。3.衍生证券。衍生证券的种类繁多,并不断创新,包括各种形式的金融期权、期货和利率互换合约。由于衍生品的价值依赖于其他证券,因此它既可以用来套期保值,也可以用来投机。衍生证券是公司进行套期保值或者转移风险的工具。根据公司理财的原则,企业不应依靠投机获利。衍生品投机失败导致公司巨大损失甚至破产的案件时有发生。二、金融市场的种类金融市场种类繁多,每个金融市场服务于不同的交易者,有不同的交易对象。金融市场可能是一个有形的交易场所,如在某一个建筑物中进行交易;也可能是无形的交易场所,如通过通讯网络进行交易。按照不同的标准,金融市场有不同的分类,我们这里只介绍与公司投资和筹资关系密切的金融市场类型。(一)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这两类金融市场的功能不同,所交易的证券期限、利率和风险也不同。货币市场是短期债务工具交易的市场,交易的证券期限不超过1年。通常情况下,短期债务利率低于长期债务利率。短期利率的波动大于长期利率。货币市场的主要功能是保持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以便随时转换为现实的货币。它满足了借款者的短期资金需求,同时为暂时性闲置资金找到出路。货币市场工具包括短期国库券(在英美称为国库券)、可转让存单、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等。资本市场是指期限在1年以上的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资本市场包括银行中长期存贷市场和有价证券市场。由于长期融资证券化成为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资本市场也被称为证券市场。与货币市场相比,资本市场交易的证券期限长(超过1年),利率或要求的报酬率较高,其风险也较大。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是进行长期资金的融通。资本市场的工具包括股票、公司债券、长期政府债券和银行长期贷款等。(二)债务市场和股权市场按照证券的不同属性,金融市场分为债务市场和股权市场。债务市场交易的对象是债务凭证,例如公司债券、抵押票据等。债务凭证是一种契约借款者承诺按期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债务工具的期限在1年一下的是短期债务工具,期限在1年以上的是长期债务工具。有时,人们还把1~10年的债务工具称为中期债务工具。股权市场交易的对象是股票。股票是分享一个公司净收入和资产权益的凭证。持有人的权益按照公司总权益的一定份额表示,而没有确定的金额。股票的持有者可以不定期地收取股利,且没有到期期限。股票持有人与债务工具持有人的索偿权不同。股票持有人是排在最后的权益要求人,公司必须先向债权人进行支付,然后才可以向股票持有人支付。股票持有人可以分享公司盈利和资产价值增长。股票的收益不固定,而债权人却能按照约定的利率得到固定收益,因此股票风险高于债务工具大。,。(三)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金融市场按照所交易证券是否初次发行,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一级市场,也称发行市场或初级市场,是资金需求者将证券首次出售给公众时形成的市场。它是新证券和票据等金融工具的买卖市场。该市场的主要经营者是投资银行、经纪人和证券自营商(在我国这三种业务统一于证券公司)。他们承担政府、公司新发行的证券以及承购或分销股票。投资银行通常采用承购包销的方式承销证券,承销期结束后剩余证券由承销人全部自行购入,发行人可以获得预定的全部资金。二级市场,是在证券发行后,各种证券在不同投资者之间买卖流通所形成的市场,也称流通市场或次级市场。该市场的主要经营者是证券商和经纪人。证券的持有者在需要资金时,可以在二级市场将证券变现。想要投资的人,也可以进入二级市场购买已经上市的证券,出售证券的人获得货币资金,但该证券的发行公司不会得到新的现金。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有密切关系。一级市场是二级市场的基础,没有一级市场就不会有二级市场。二级市场是一级市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二级市场使得证券更具流动性,正是这种流动性使得证券受到欢迎,投资者才更愿意在一级市场购买它。某公司证券在二级市场上的价格,决定了该公司在一级市场上新发行证券的价格。在一级市场上的购买者,只愿意向发行公司支付其认为二级市场将为这种证券所确定的价格。二级市场上证券价格越高,企业在一级市场出售证券价格越高,发行公司筹措的资金越多。因此,与企业理财关系更为密切的是二级市场,而非一级市场。在本文后面提到的证券价格,除非特别指明均是指二级市场价格。(四)场内交易市场与场外交易市场金融市场按照交易程序分为场内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场内交易市场是指各种证券的交易所。证劵交易所有固定的场所,固定的交易时间和规范的交易规则。交易所按拍卖市场的程序进行交易。证券持有人拟出售证券时,可以通过电话或网络终端下达指令,该信息输入交易所撮合主机按价格从低到高排序,低价者优先。拟购买证券的投资人,用同样方法下达指令,按照由高到底排序,高价优先。出价最高的购买人和出价最低的出售者取得一致时成交。证券交易所通过网络形成全国性的证券交易市场,甚至形成国际化市场。场外交易市场没有固定场所,由持有证券的交易商分别进行。任何人都可以在交易商的柜台上买卖证券,价格由双方协商形成。这些交易商互相用计算机网络联系,掌握各自开出的价格,竞价充分,与有组织的交易并无多大差别。场外交易市场包括股票、债券、可转让存单和银行承兑汇票等。三、金融市场的参与者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是资本的提供者和需求者,主要包括居民、公司和政府。(一)居民居民,包括自然人和家庭,他们是金融市场最众多的资本提供者。资本提供者也称为资本所有者或投资人。居民出于节俭、预防意外的支付或者延迟消费等目的,其支出小于消费,成为社会的储蓄者。他们有时也会成为住宅和汽车等消费贷款的借款人,但在总体上看,居民总是净储蓄者,是金融市场上最众多的资金提供者。(二)公司公司是金融市场上最大的资金需求者。资金需求者也称筹资人、金融工具发行人。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形式筹集资金,并且在货币市场中筹集短期资金。企业在经营中有时会形成暂时的闲置资金,故会以资本提供者身份出现,将这部分资本投入货币市场。(三)政府政府经常是资本需求者。政府发行财政部债券或地方政府债券来筹资,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弥补财政赤字,或者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政府有时也会成为资本提供者。在税收集中入库而支付滞后时,会投资于金融市场。以上资本提供者和需求者,是不以金融交易为主业的主体,参与交易的目的是调节自身的资本余缺。他们之间的金融交易称为直接金融交易,也就是企业或政府在金融市场上直接融通货币资本,其主要方式是发行股票或债券。此外,还有一类是专门从事金融活动的主体,包括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他们充当金融交易的媒介。资本提供者和需求者,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实现资本转移的交易称为是间接金融交易(见图1-1)。间接金融金融中介^资金提供者:)资本资金需求者:居民 —►资本居民公司公司政府政府―»资本金融市场[资本直接金融图1-1:金融市场的资本流动四、金融中介机构金融中介机构分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两类。银行是指从事存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指非从事存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包括保险公司、投资基金、证券市场机构等。(一)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指依照商业银行法和公司法设立的公司法人。它是以吸收存款方式取得资本、以发放贷款或投资证券等方式获得收益的金融机构。银行业务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行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等。(二)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是指依保险法和公司法设立的企业法人。保险公司收取保费,将保费所得资本投资于债券、股票、贷款等资产,运用这些资产所得收入支付保单所确定的保险赔偿。保险公司通过上述业务能够在投资中获得高额回报并以较低的保费向客户提供适当的保险服务,从而盈利。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分为两类:(1)人身保险服务,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保险业务。(2)财产保险业务,包括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等保险业务。我国的保险公司不得兼营人身保险业务和财产保险业务。(三)投资基金投资基金,也称为互助基金或共同基金,是通过公开发售基金份额募集资本,然后投资于证券的机构。投资基金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托管人托管,以资产组合方式进行证券投资活动,为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服务。基金的运作方式可以采用封闭式或开放式。封闭式的投资基金,是指经核准的基金份额总额在基金合同期限内固定不变,基金份额可以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交易,但基金份额持有人不得申请赎回的基金。开放式的投资基金,是指基金份额总额不固定,基金份额可以在基金合同约定的时间和场所申购或者赎回的基金。投资基金把许多人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一定规模,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并构建投资组合。每份基金的价格变动,与基金所持有的证券组合的构成有关。如果组合中债券的比例大,则基金风险较小;如果股票的比例大,则风险较大。(四)证券市场机构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所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经政府证券主管机关批准设立的集中进行证券交易的有形场所,是组织和监督证券交易,实行自律管理的非盈利机构。实行会员制的证券交易所的财产积累归会员所有,其利益由会员共同享有,在其存续期间,不得将其财产积累分配给会员。进入证券交易所参与集中交易的,必须是证劵交易所的会员。投资者应当与证券公司签订证券交易委托协议,并在证券公司开立证券交易账户,以书面、电话或网络等方式,委托该证券公司代其买卖证券。证券交易所的职责有:(1)证券交易所应当为组织公平的集中交易提供保障,公布证券交易即时行情,并按交易日制作证券市场行情表,予以公布。(2)证券交易所权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办理股票、公司债券的暂停上市、恢复上市或者终止上市的事务。(3)因突发性事件而影响证券交易的正常进行时,证券交易所可以采取技术性停牌的措施;因不可抗力的突发性事件或者为维护政权交易的正常秩序,证券交易说可以决定临时停市。证券交易所采取技术性停牌或者决定临时停市,必须及时报告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4)证券交易所对证券交易实行实时监控,并按照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要求,对异常交易的情况提出报告。证券交易所应当对上市公司及相关信息披露信息进行监督,监督其依法及时、准确地披露信息。(5)证券交易所应当从其收取的交易费用和会员费、席位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的金额设立风险基金。(6)证券交易所依照证券法律、行政法规制定上市规则、交易规则、会员管理规则和其他有关规则,并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证券公司证券公司是指依照公司法和证券法规定设立的、专门经营证券业务的、具有法人身份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设立证券公司,必须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是:(1)证券经纪;(2)证券投资咨询;(3)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4)证券承销与保荐;(5)证券自营;(6)证券资产管理;(7)其他证券业务。此外,证券市场机构还有证券服务机构,包括专业的投资咨询机构、财务顾问机构、资信评级机构、资产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五、金融市场的功能(一)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资本融通功能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之一是融通资本。它提供一个场所,将资本提供者手中的资本转移到资本需求者。通过这种转移,发挥市场对资源的调配作用,促进提高经济效率,增进社会福利。2.风险分配功能在转移资金的同时,将实际资产预期现金流的风险重新分配给资本提供者和资本需求者这是金融市场的另一项基本功能。例如,某人需要投资100万元建立企业,但是他自己只有20万元,还需要筹资80万元。所需的80万元,可以进行债务筹资和权益筹资,两者的比例决定了他自己和其他出资人的利益分享与风险分摊比例。例如,向其他人筹集权益资本40万元,债务筹资40万元。如果经营成功,债权人只收取固定利息,净利润他自己分享1/3,其他权益投资人分享2/3。如果亏损,债权人不承担损失,仍然收取固定利息,他自己承担1/3的损失,其他权益投资人承担2/3的损失。如果改变了筹资结构,风险分摊的比例就会改变。因此,筹资的过程同时实现了企业风险的重新分配。集聚了大量资本的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多元化分散风险,因此有能力向高风险的公司提供资本。金融机构创造出风险不同的金融工具,可以满足风险偏好不同的资金提供者。因此,金融市场在实现风险分配功能时,金融中介机构是必不可少的。(二)金融市场的附带功能金融市场除了以上两项基本功能,还有以下附带功能。1.价格发现功能。金融市场上的买方和卖方的相互作用决定了证券的价格,也就是金融资产要求的报酬率。公司的筹资能力取决于它是否能够达到金融资产要求的报酬率。如果企业盈利能力达不到要求的报酬率,就筹集不到资金。这个竞争形成的价格,引导着资金流向效率高的部门和企业,使其得到发展,而效率差的部门和企业得不得资金,会逐步萎缩甚至退出。竞争的结果,促进了社会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金融市场被称为经济的”气象台”和”晴雨表”。金融市场的活跃程度可以反映经济的繁荣和衰退。每一种证券的价格可以反映发行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金融市场上的交易规模、价格及其变化的信息可以反映政府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应。金融市场生成并传播大量的经济和金融信息,可以反映一个经济体甚至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变化。调解经济功能金融市场为政府实施宏观经济的间接调控提供了条件。政府可以通过央行实施货币政策对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加以引导和调节。政府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三个:公开市场操作、调整贴现率和改变存款准备金率。例如,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可以在公开市场出售证券,缩小基础货币,减少货币供应;还可以提高商业银行从央行贷款的贴现率,减少贴现贷款数量,减少货币供应;也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缴存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为补足应交准备就需减少放款,导致货币供应收缩。减少货币供应的结果,利率会提高,投资需求下降,就可以达到抑制经济过热的目的。但是央行的货币政策的基本目的不只一项,通常包括高度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利率稳定、金融市场稳定和外汇市场稳定等。有时这些目的相互冲突,操作时就会进退维谷。例如,经济上升、失业下降时,往往伴随通货膨胀和利率上升。如果为了防止利率上升,央行购入债券会增加货币供应促使利率下跌,而增大货币供应又会使通货膨胀进一步提升。如果为了防止通货膨胀,放慢货币供应增长,在短期内利率和失业率就可能上升。因此,这种操控是十分复杂的,需要综合考虑其后果,并逐步试探和修正。节约信息成本如果没有金融市场,每一个资本提供者寻找适宜的资本需求者,每一个资本需求者寻找适宜的资本提供者,其信息成本是非常高的。完善的金融市场提供了充分的信息,可以节约寻找资金投资对象的成本和评估投资价值的成本。金融市场要想实现上述功能,需要不断完善市场的构成和机制。理想的金融市场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充分、准确和及时的信息,二是市场价格完全由供求关系。现实中,错误的信息和扭曲的价格,会妨害金融市场功能的发挥,甚至可能引发金融市场的危机。六、资本市场效率一般而言,资本市场效率是指资本市场实现资本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的程度。具体来说,资本市场效率包括两方面:一是资本市场以最低交易成本为资金需求者提供金融资源的能力;二是:资本市场的资金需求者使用资本资源向社会提供有效产出的能力。高效率的资本市场,应是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效益最好的公司及行业,进而创造最大价值的市场。资本市场效率与财务管理理论有密切关系。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以市场有效为假设前提。譬如,价值评估理论、投资组合理论、资本结构理论等,在论证和建立模型时都假设市场是有效的。有效市场对于公司财务管理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一)资本市场效率的意义1.有效资本市场的涵义所谓“有效资本市场”是指市场上的价格能够同步地、完全地反映全部的可用信息。资本市场是调配资本的枢纽之一,它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于市场,使得投资者能根据有关信息和规则进行投资。资本市场是一个“竞标市场”,在那里卖者“开价”而买者“竞价”。若投资者看好并争购某个公司的证券,其价格将上升;反之,若投资者对某公司的经营状况不满并抛售其证券,其价格将下跌。一个高效、公平的证券市场,不但能够为集结和调配资金提供有效的服务,而且能够将有限的资本调配到最能有效使用资本的公司。因此,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中,经营业绩优良的公司能够吸引较多的资金发展壮大,提高公司的价值;而经营业绩较差的公司难于吸收更多的资金,公司价值随经营业绩下降而下跌,甚至陷入被并购或破产的境地。由于投资者都力图获取最大的收益,追求超出平均收益的回报,若资本市场上的有关信息对每个投资者都是均等共享的,而且每个投资者都能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及时地进行理性的投资决策,那么任何投资者都不能获得超额收益。这种资本市场被称为“有效资本市场”。在有效市场中,价格会对新的信息做出迅速的、充分的反应。当新的信息传播到一个竞争市场上,投资者对信息会立即做出反响,有买有卖,可能造成价格震荡。一旦价格调整到位,所有残留的信息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对过时信息再做研究将不会产生更有价值的智慧。资本市场有效的外部标志有两个:一是证券的有关信息能够充分地披露和均匀地分布,使每个投资者在同一时间内得到等量等质的信息;二是价格能迅速地根据有关信息变动,而不是没有反映或反应迟钝。2.资本市场有效的基础条件市场有效性问题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是证券信息和证券价格之间的关系,即信息的变化如何引起价格的变动。它是市场有效的基础,或者说是市场有效的条件。让我们先设想一个资本市场上理性投资者的行为:收集信息,这些信息是公开的,对所有的人来说机会是均等;处理信息,投资人采用各种各样的办法迅速地处理这些信息,他们的处理方法可能不同;作出判断,根据信息处理结果,投资人判断有关证券的价位、收益率和风险程度,他们可能得出不同的判断;决定买进或卖出,有人高估价位选择出售股票,有人低估价位选择购进股票,价格在竞争中波动,随后逐渐趋于均衡。从上述过程中可以看出,导致市场有效的条件有三个:理性的投资人、独立的理性偏差和套利行为。(1)理性的投资人假设所有投资人都是理性的,当市场发布新的信息时所有投资者都会以理性的方式调整自己对股价的估计。例如,一个股票有100万股,在发布新消息前的股价是10元。新消息表明,即将投资的项目可产生100万元净现值,即每股价值将增加1元。拟卖出股票的人,会要求按ll元价格出售:拟买入股票的人,也会愿意支付ll元购入股票。理性的投资者立即会接受新的价格,不会等到项目全部实施后才调整自己的价格。理性的预期决定了股价。(2)独立的理性偏差资本市场有效性并不要求所有投资者都是理性的,总有一些非理性的人存在。有的人比较乐观,认为每股价值会增加2元,另一些人比较悲观,认为每股价值不会增加。每个投资人都是独立的,则预期的偏差是随机的,而不是系统的。如果假设乐观的投资者和悲观的投资者人数大体相同,他们的非理性行为就可以互相抵消,使得股价变动与理性预期一致,市场仍然是有效的。(3)套利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并不要求所有的非理性预期都会相互抵消,有时他们的人数并不相当,市场会高估或低估股价。但是可以假设市场上有两种投资人,一种是非理性的业余投资人,另一种是理性的专业投资人。非理性的投资人的偏差不能互相抵消时,专业投资者会理性地重新配置资产组合,进行套利交易。他们会买进被低估的股票,同时出售被高估的股票,使股价恢复理性预期。专业投资者的套利活动,能够控制业余投资者的投机,使市场保持有效。以上三个条件只要有一个存在,市场就会是有效的。有效资本市场对财务管理的意义有效市场对于公司财务管理,尤其是筹资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管理者不能通过改变会计方法提升股票价值公司的会计政策具有选择性,可能有的公司企图通过会计政策选择,改善报告利润,提高股价。如果资本市场是半强式的,即财务报告信息可以被股价完全吸收,并且财务报告的信息是充分的、合规的,即投资人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测算出不同会计政策选择下的会计盈利,则这种努力徒劳无益。许多实证研究都支持这一观点。如果不具备上述两个条件,即资本市场达不到半强势有效,或者财务报告的信息不充分,误导投资人的情况有可能发生。因此,财务经理应保持警惕,远离报告不合规或信息披露不充分的股票。有些公司不是利用会计政策,而是提供虚假的财务报告,这种做法有可能误导投资人并提升股价。不过,提供虚假报告的管理者,将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因此,管理者不能通过改变会计方法提升股票价值,更不能企图愚弄市场。这种做法不仅有违职业道德,在技术上也是行不通的。(2)管理者不能通过金融投机获利在资本市场上,有许多个人投资者和金融金钩从事投机,例如从事利率、外汇或衍生金融产品的投机交易。如果市场是有效的,实业公司的经理人员这样做是很危险的。管理者的责任是管理好自己的公司,利用竞争优势在产品或服务市场上赚取净现值。实业公司的管理者只有很少的时间和精力研究金融市场,属于金融产品的“业余投资者”。他们不太可能拥有利率、外汇以及其他公司的特别信息。根据公开信息正确预测未来利率和汇率是小概率事件,实业公司没有从金融机构投机中赚取超额利润的合理依据。实业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角色主要是筹资者,而不是投资者。实业公司从事利率和外汇期货等交易的正当目的是套期保值,锁定其价格,降低金融风险。通过企图预测利率和外汇的走势,赚取额外利润的投机活动,不仅葬送了许多实业公司,甚至拖垮了一些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实业公司的管理者不应指望通过金融投机获利。(3)关注自己公司的股价是有益的在有效资本市场中,财务决策会改变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而企业状况会及时地被市场价格所反映。企业市场价值的升降,是企业各方面状况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管理者必须重视资本市场对企业价值的估价。资本市场既是企业的一面镜子,又是企业行为的校正器。因此,管理者应关注自己公司的股价。他也可以从中看出市场对公司行为的评价。例如:公司公布的一项收购计划或投资计划,市场做出明显的负面反映,大多数情况表明该计划不是好主意,公司应慎重考虑是否应继续实施该计划。4.市场有效性的理论研究有效资本市场的理论研究,侧重于分析价格是否能够反映证券的特征,包括其平均收益、风险、税收待遇和流动性等。有效市场理论认为,价格能够完全反映资产特征,运行良好的资本市场上价格是公平的,投资人无法取得超额利润。资本市场有效性理论研究的关键议题有两个:一是信息和证券价格之间的关系,即信息的变化如何引起价格的变动;二是如何对影响价格的信息和有效市场进行分类,即信息的类别和市场有效程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市场有效性与公司理财有密切关系。公司的理财行为总是发生在一个特定的市场环境之中,资本市场环境影响企业的理财行为的后果。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建立代理关系。从理论上说,股东可以通过股东大会左右管理当局的行为,但在事实上多数股东只能通过资本市场、通过买卖股票来表达对管理当局的态度。因此,管理者与股东之间是通过资本市场建立代理关系,同时又通过资本市场解除代理关系。(2)股票市场可以检验公司财务目标的实现程度。资本市场连接理财行为、公司价值和股票价格。如果公司管理的行为是理智的,他们将通过投资和筹资增加公司价值;如果资本市场是有效的,公司价值增加将会提高股票价格,使得股东财富增加。如果省去中间环节,股票价格是“理财行为”的函数(图1一2所示)。图1—2理财行为与股票价格关系图如果市场是无效的,明智的理财行为不能增加企业价值,公司价值的增加不能提高股价,则财务行为就失去了目标和依据。(二)资本市场效率的程度市场有效性问题研究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对市场信息和市场有效程度进行分级。资本市场有效程度不同,价格可以吸纳的信息类别不同。法玛将与证券价格的有关的信息分为三类:(1)历史信息,指证券价格、交易量等与证券交易有关的历史信息;(2)公开信息,指公司的财务报表、附表、补充信息等公司公布的信息,以及政府和有关机构公布的影响股价的信息;(3)内部信息。是指没有发布的只有内幕人知悉的信息。法玛根据这三种信息,把资本市场分为三种有效程度:(1)弱式有效资本市场,指股价只反映历史信息的市场;(2)半强式有效资本市场,指价格不仅反映历史信息,还能反映所有的公开信息的市场:(3)强式有效资本市场,指价格不仅能反映历史的和公开的信息,还能反映内部信息的市场(图l-3)。历电佶見益开倍思內都■佶息历史信息图10-2市场有效性份级历电佶見益开倍思內都■佶息历史信息图10-2市场有效性份级历史佑恩公开佰息完全无效弱式有啟 半强式有效 强式有玻完全有效图10—3:资本市场效率的程度图这种划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使得人们能够运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小升初数学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选择题):概率(10题)
- 2024年标准版通信电缆租借协议样本一
- 2024年粤人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月考试卷936
- 液压课程设计cad图纸怎么画
- 2020-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六年级上册期末英语试卷及答案
- 2021年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 2024年土地资源分配与分家协议确保公平公正3篇
- 2024年度IT行业销售顾问聘用与管理规范合同2篇
- 瑜伽校园课程设计图
- 2020-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部编版)
- 压力管道水压试验记录范文
- 山东电力积分商城系统建设方案v1.1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题卡
- 内陆渔政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环境材料学教学课件汇总完整版电子教案全书整套课件幻灯片(最新)
-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表格
- 企业员工上下班交通安全培训(简详共2份)
- T∕ZSQX 008-2020 建设工程全过程质量行为导则
- 业务员手册内容
- pH值的测定方法
- 输出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