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历史试题(三)一、选择题部分(单选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爱琴海的古希腊文明在文明早期都带有不同程度的民主
因素。但苏美尔文明和华夏文明最终走向国家集权,古希腊文明孕育出城邦民主。对此解释合理的是早期文明发展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B.地理环境对早期文明的影响有限C.海洋文明发展成就领先于大河文明D.民主制度只可能孕育于海洋文明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古代希腊人则以移民和殖民方式向地中海和黑海地区扩大影响。造成这种不同扩展方式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分工与生产效率B.文明开化的程度不同C.社会组织与管理系统D.农耕文明具备扩张潜能房龙《人类的故事》中这样描述庄园:“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生产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由此,可以判断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商品经济发达B.基本自给自足C.严格禁止竞争D.自耕农为主体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这说明阿拉伯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创造的B.东西方文化在阿拉伯帝国广泛交流C.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和国家富庶D.强大的阿拉伯帝国持续时间特别长一位考古学家说“从印第安文明的形成时期到西班牙人入侵这一漫长的时期内,没有一件实物或记录足以证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接触。”这段话表明,美洲古文明是A.相互联系不断交往B.、各自独立相对隔绝C.、具有浓郁宗教色彩D.、富有文明的多元性西方新航路开辟与中国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两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C.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D.加速了殖民扩张的进程1519年麦哲伦进行环球航行时,船队共5艘船,280名船员,总计费用830多万马拉维迪斯(当时西班牙货币单位).庞大的费用私人难以募集,而西班牙国王投资占75%.这反映出的实质是A.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规模非常大B.官方支持是进行海外探险的重要条件C.社会经济发展使欧洲王室财富大增D.追求贵金属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如表:欧洲、美洲N、非洲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百分比的变化。据此推知年份欧洲美洲非洲1650年18.3%2.4%18.3%1750年19.2%1.6%13.1%A.欧美国家政府鼓励移民B.黑奴贸易的发展和泛滥C.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加快D.高产作物的引进和种植“虽然远航的目的是寻找黄金,但……通过实地考察探明了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这对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A.推动了地理大发现和科学进步B.满足了宗教人士扩张天主教的愿望C.反映了西欧工商业发展的要求D.使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如图所示三幅图从左至右依次为:古希腊雕塑家米隆的《掷铁饼者》、古希腊大理石雕像《米洛斯的维纳斯》、达芬奇的肖像画《蒙娜丽莎》.三幅画共同体现了
A.人性的光辉--人性之美C.A.人性的光辉--人性之美C.神秘的微笑--艺术之美凝固的永恒--运动之美D.缺憾的静美--爱情之美11.观察如图,据图可以得出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A.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B.实用性技术应用性强科学观察、实验的研究方法D.重视经验综合,轻视理论研究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利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世界文明史》指出:“联邦宪法(即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在殷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B.建立了民主共和制C.确立了分权制衡的权力结构D.确立了责任制内阁14.1875年,法国议会以353对352票通过宪法修正案。由于共和国不是明确被宣布的,而是含蓄地通过其总统的身份和职衔被议会间接地承认的,因此,有人戏称它是“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这一现象能够说明当时法国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B.不同政治派别斗争激烈C.启蒙运动思想动员充分D.共和制度并不适于法国如图是中国、美国、德国的制造业产量分别占世界制造业总产量的份额。其中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主A.世界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B•最早进行殖民扩张掠夺C.充分利用科技革命成果D.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被列强瓜分完毕,形成由欧洲列强支配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工业生产方式极大地开阔和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和活动范围财富积累的巨大可能性刺激了人们追求利益的欲望和扩张实力社会发展机制上的革命性变化带动了全方位的社会形态的转型在交融与冲突中主流文明横向拓展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近代以来,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形成了单一经济,如印度和埃及的棉花、东南亚的橡胶和锡、南部非洲的黄金和铜、中美洲的热带水果、古巴的蔗糖等。其历史根源是A.新航路的开辟促进全球商品流通B.三角贸易推动区域资源优势互补C.亚非拉美国家注重发展民族经济D.欧美列强大力推行殖民主义政策拉丁美洲,曾经长期沦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的殖民地,从18世纪末期开始拉美也开始了此起彼伏的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拉美独立运动期间,对其有利的国际因素是A.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利配合B.欧洲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C.拉丁美洲民族意识的觉醒D.启蒙思想的动员如图是来源于1885年某周报的一则漫画。该漫画表达的主旨最可能是~~.=厂z厂瓜分世畀、THEPLLTNDKREB5〈祢丸皿这聂英国人的"75'&En.flitth.yiiLL二-SoufrrrThfim-iiiN'nfitTilnrpf!r>s^■efiktydunf:2"、1ft師工业革命后,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工业革命后,英国默许德俄在亚非疯狂争夺殖民地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殖民霸权受到德俄的挑战第三次科技革命动摇了英国的殖民霸权如图反映了同一地点(法国的凡尔赛宫)不同时间发生的两个历史事件:一个是反映了德意志帝国的诞生,一个反映了德国战败后任人处置,一样的地点,不一样的心情和场景。基于历史的角度,两幅图片所示现象反应的主题最恰当的是A.大国的衰落B.邪恶的终结C.分赃的场所D.战争的积怨十月革命的目击者美国记者约翰里德认为,“不论人们对布尔什维克的观感如何,它的兴起是一件具有世界意义的非凡大事。”我们所理解的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是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B.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C.社会主义理想变成现实D.社会主义阵营已经形成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材料理解最为准确的是,“斯大林模式”下A.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不利生产发展B.工业化加速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C.单一的公有制体制阻碍了生产发展D.工业化加速的同时忽视了改善民生当欧洲“革命圈”闪闪发光之时,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也奏响了“民族曲”,并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震撼了帝国主义的后方。这场运动A.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B.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C.瓦解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D.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25•以如表格反映了一战与二战相关国际组织的基本情况,其中有误的是名称目的性质影响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军事侵略集团加速一战爆发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为了尽快打败法西斯反法西斯的政治、经济、军事同盟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结束A.名称B•目的C.性质D.影响26.1961年,苏联重新提出西柏林撤军要求,双方剑拔弩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事件最终以苏联在东柏林筑起柏林墙结束。这体现了A.柏林从此被分裂为东西两部分B.美苏冷战期间对抗与妥协并存C.美苏冷战对峙期间的紧张状况D.美国对西欧控制能力开始下降有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90年代,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A.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C.大力推行强权政治D.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看来,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B.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D.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苏联的军事力量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诸帝国的领导人阐明了他们将抓住殖民地不放的决心……但实际上,亚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1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非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2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这说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A.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B.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C.加快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D.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商、共建、共享”等倡议和思想,先后被写入联合国决议,这体现了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中国引领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导国际政治新秩序中国同世界各国同呼吸共命运的世界情怀和大国担当D•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均衡发展是我国外交的首要目标二、非选择题部分(材料解析题,共五个小题,31题10分,32题11分,33题11分,34题11分,35题12分,共55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7世纪以前的西印度洋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沿东非与中东,以及中东与印度之间这两条路线相互影响的历史。黑非洲的东北非及西非地区对上述两大海洋区域贸易自古以来就有重大影响……黑非洲构成了地中海和印度洋海洋商业文明的一部分。其海上交通对地中海东岸和印度洋北缘地区文明兴盛有密切关系和影响。——李继东《论黑非洲上古文明的世界历史地位》材料二关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的相互关系,完全可以说,人们已经承认,在从形成时期(约公元前1000年)到西班牙人入侵这段漫长的时期内,所有证明这些地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或接触的实物或记录,都是不可靠的。——《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1)依据材料一,指出作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印证。(8分)(2)依据材料二分析美洲文明衰落的原因。(2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材料一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年份欧洲非洲美洲中国世界总人口1650年18.318.32.422.95.45亿1750年19.213.11.630.97.28亿1850年22.78.15.135.111.71亿1900年24.97.49.024.916.08亿――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和[美]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整理材料二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旧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一一摘编自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欧、非、美三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率变化的基本趋势;(3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三大洲之间人口变化的共同因素。(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航路开辟后,为“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变”提供了那些条件?(4分)阅读下列材料:(11分)材料一拿破仑统治时期,西班牙、葡萄牙与法国结盟,同英国为敌。英国海军对西葡两国的海岸进行封锁,切断了它们同拉丁美洲殖民地的联系。后来,西葡两国被法国占领,它们在殖民地的统治自然遭到严重削弱。材料二我们恢复了我们原有的尊严,维护了我们的权利;我们宣誓:永远不把我们的权利委弃给任何强国。——《海地独立宣言》(1)概括材料一中西、葡两国对殖民地统治削弱的客观原因。其殖民统治削弱的真正根源是什么?(4分)(2)材料二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民族精神?它对拉美独立运动起了什么作用?(3分)(3)根据以上材料,你能得出哪些与独立运动有关的重大认识?(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欧洲人在技术(包括军事技术)、经济和行政上的成就远优于亚非地区的人民。借着这些成就,欧洲人能够让亚非地区的人民在世界市场上享有他们的成果,大量工业生产的利益,改进了生产力,较佳的保健及教育,内政上的安全,以及改善了的行政。欧洲的商人、工业家、拓殖者、工程师、教育家往往包含传教士的精力、技巧和耐心克服着亚非静态社会对进步缺乏兴趣,并且把亚非地区导向一个技术与理智为基础的世界社群。……欧洲人接着滥用他们军事上的优势,并且受他们工业家渴求廉价原料所推动以及为他们的大量产品找市场,欧洲邦国的政府把亚非地区独立的人们拉到他们轴心里去,在经济上剥削他们,挫折其本土经济的成长和民族的生活,否认他们自决的天然权力,攻击他们的文化,并且把他们暴露在所谓的西方文明之下。——《殷海光文集》请评述材料中近代欧洲人的成就对亚非国家(如中国)和人民所产生的影响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35.(12分)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努力追求的方向,但各国经济发展模式却不尽相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在工业化建设上,斯大林明确表示决不能放慢速度,必须竭力加快速度。斯大林用强制的办法,使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一五”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据陈仲丹《墙头政治——现代外国宣传海报解读》整理材料二1935年,“新政”进入第二阶段,对经济、社会等领域系统改革,以解决美国经济发展的问题。这些措施造就了中产阶级,建立了社会保障,创造了走出危机的条件。新政一改此前政府的有限权力,从制度上实现了国家职能与政府角色的重大转变——政府有权介入经济体,直接干预民众生活,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摘编自吴海山《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的反危机实践:以美国三次大危机为例》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斯大林加速实现工业化的原因及主要举措。(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举措的主要弊端。(3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政府角色发生的变化。(2分)指出这一变化对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2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认识。(2分)高一历史试题(三)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部分(单选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A2.D3.B4.B5.B6.B7.B8.C9.A10.A11.C12.B13.C14.B15.C16.D17.B18.D19.B20.C21.D22.C23.D24.A25.A26.B27.D28.B29.B30.C二、非选择题部分31.(1)观点:黑非洲是古代世界印度洋贸易网和地中海贸易网重要的一环,它促进了各大区域文明的交流与发展。印证:东北非的阿克苏姆王国对外贸易发达,东非的摩加迪沙环印度洋贸易发展,西非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黑非洲成为连接印度洋和地中海贸易的主要环节(2)美洲各印第安文明之间孤立,交流甚少,这些是其文明衰落的原因之一。(1)趋势:欧洲占比不断扩大;非洲占比不断下降;美洲1750年之前占比下降,之后则不断扩大。(3分)因素: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的形成(任两点4分)(2)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进行了早期的殖民扩张和掠夺,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开辟,世界各地联系加强,逐渐成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逐步形成。(4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国选修中文课试题及答案
- 营销笔试题目及答案
- 灵活学习西医临床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
- 药剂考试能力提升策略试题及答案
- 江西高一英语试题及答案
-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考试试题及答案的剖析与实验
- 育婴师在家庭中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舞蹈编导复试题目及答案
- 药剂学应试技巧与提升方案试题及答案
- 药师转正考试题及答案
-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 新疆乌鲁木齐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期末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24年版)
-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微课版)(周舸第6版) 各章课后习题
- 中华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
- 医疗抢救设备仪器培训
- 多模态数据应用案例分析
- 2025年中国电信云网资源管理技能认证考试题库(含各题型)
- 青春自护-远离不良诱惑主题班会
- 结构化面试的试题及答案
- 架空管道安装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