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半年广西教师资格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_第1页
2018上半年广西教师资格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_第2页
2018上半年广西教师资格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_第3页
2018上半年广西教师资格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_第4页
2018上半年广西教师资格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上半年广西教师资格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西安某中学组织学生举行“乘火车,进西藏”夏令营活动。据此完成第1、2题。1.下图为我国四地景观图。若走最短路线,则学生乘车途中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A.甲B.乙C.丙D.丁2.经过几天的西藏行,学生发现西藏自治区城镇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A.位于河谷地带B.位于平原地带C.位于丘陵地带D.位于高山地带3.现代文化迁移扩散的主要特征是(

)。A.迁移速度较慢B.通过居民接触C.空间上不连续D.源地保留不变4.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于其他类型系统的一个最主要的功能特征是(

)。A.属性分析B.统计分析C.计量分析D.空间分析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50米)。读图完成第5、6题。5.图中所示R河河段的最大落差约是(

)。A.149米B.199米C.249米D.299米6.在山顶可能看到的村庄是(

)。A.两村都可看到B.甲村C.乙村D.两村都无法看到下图中箭头表示自然带更替方向。读图完成第7、8题。7.下列自然带更替方向中,以热量为主导因素的是(

)。A.甲、丙B.甲、乙C.甲、丁D.乙、丙8.图中有一处具有明显的非地带性分异,它最可能是(

)。A.甲B.乙C.丙D.丁2016年8月21—25日,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大会的主题是“构建我们的和谐世界”。突尼斯(东一区)、莫斯科(东三区)也举办过国际地理学大会。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第9、10题。9.本届大会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所处位置的区间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①10.在此期问,下列关于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昼长夜短且昼渐长B.适逢中国农历处暑节气C.比莫斯科正午太阳高度小D.比突尼斯日出时间晚下图为某区域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1、12题。11.图中甲、乙、丙三个环节分别是(

)。A.坡面流、下渗、壤中流B.壤中流、下渗、坡面流C.下渗、坡面流、壤中流D.坡面流、壤中流、下渗12.当降水量相同时,下列因素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更符合实际的是(

)。A.坡度越大,坡面流越小B.植被越茂盛,下渗雨量越多C.土壤越疏松,壤中流越小D.降水强度越大,地表径流越少下图为极锋形成示意图,箭头表示大气运动方向。读图完成第13、14题。13.下列说法与图中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①是西南风B.②是东北风C.①是暖气团D.②是湿气团14.下列城市中,一定会受①影响的是(

)。A.伦敦B.纽约C.上海D.里约热内卢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土壤或岩层中冻结的冰白天融化、晚上冻结,或者夏季融化、冬季冻结。在冻融分选作用下,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大的岩块被排挤到周边,呈多边形或近圆形,这种地貌叫作石环(下图)。据此完成第15、16题。15.下列属于石环地貌形成的必要条件的是(

)。①岩土颗粒大小不均②地形起伏较大③气温在正负温问频繁波动④水分含量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6.下列地区中,可能有石环发育的是(

)。A.云贵高原B.黄土高原C.青藏高原D.内蒙古高原下图为不同工业企业的成本投入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7、18题。17.甲、乙、丙、丁代表的工业企业可能是(

)企业。A.普通服装、瓶装饮料、电子装配、甘蔗制糖B.电子装配、水果罐头、高级时装、瓶装饮料C.高级时装、甘蔗制糖、电子装配、水果罐头D.精密仪表、水果罐头、普通服装、瓶装饮料18.若只考虑成本投入,则现阶段我国适宜丙类企业布局的地区是(

)。A.长三角地区B.中西部地区C.珠三角地区D.环渤海地区为节约运油成本,我国建设了从缅甸实兑到我国昆明的输油管道。下图为缅甸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9、20题。19.关于缅甸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候炎热、终年干旱B.山谷相间、纵向分布C.河流稀少、水力短缺D.草原广阔、草类茂盛20.对中缅输油管道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地震、滑坡B.台风、寒潮C.海啸、风暴潮D.蝗灾、干旱21.下列理论中,属于经济区域形成发展的基本理论的是(

)。A.中心地理论B.地域分异理论C.心脏地带理论D.产业集聚理论K、L是两个知名品牌手机,虽产地不同,价格相差较大,但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零部件供应商分布在世界各地(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第22、23题。22.两种手机零部件的生产分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原因是(

)。A.获得规模效益B.降低运输成本C.寻找最佳区位D.扩大市场份额23.未来提高L手机利润的有效途径是(

)。①提高产品质量②降低产品价格③设立实体专卖店④提高服务质量和品牌影响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海洋权益是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权益。下图为我国海洋权益范围划分示意图,据此完成第24、25题。24.图中属于我国领海的是(

)。A.甲B.乙C.丙D.丁25.我国可在专属经济区进行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下列属于专属经济区的是(

)。A.甲B.乙C.丙D.丁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4分,共24分)26.简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的内容。(10分)27.绘制秋分日太阳光照示意图(要求: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罔、晨昏线、太阳光线、地球自转方向)(6分),并简要说明运用该图指导学生学习秋分日太阳光照的教学要点和教学意义(8分)。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8题16分,第29题16分,第30题20分,共52分)28.材料一地理环境总会深深地打上人类活动的烙印。石坎梯地是陕南人民在长期的山区坡耕地整治中形成的独有模式,它能够有效保持水土、防治流失,提高农作物产量。柑橘喜温暖湿润气候,是陕南地区重要的果树品种之一。材料二下面左图为陕南地区石坎梯地示意图。右图是陕南地区等高线地形图。问题:(1)比较右图中甲、乙两地种植柑橘的区位条件。(10分)(2)说明石坎梯地对于农业生产的作用。(6分)29.材料:下面是赵老师在讲授“地球上的水”内容前,布置学生开展的“家乡的河流”地理调查活动:调查内容:①河流的基本概况:源地、流向、长度、流域的面积和范围、注入的海洋(或湖泊,或消失的地方)、流经的地形区、流域内气候和植被的基本概况。②河流的补给类型、汛期长短、水位变化及原因、流量和水位变化导致的灾害。③河流的水质状况:含沙量大小、污染状况。④河流的开发利用状况:灌溉、航运、养殖、发电及沿岸居民和工农业生产利用河水状况等方面的效益。任务要求:①预习本章相关知识,并记录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查阅资料,了解有关水圈、水循环和河流补给等知识;准备家乡河流的流域水系图等相关资料。②学生分组进行野外考察,调查家乡的河流。调查方式主要有实地勘察、走访有关部门、查阅相关资料。安排每个小组完成其中一项调查内容。③各小组对收集的资料分析整理,写出关于家乡河流的调查报告,其中包括对该河流治理和开发的具体建议。注意事项:①调查之前,集思广益,设计调查清单。②开展河流实地勘察应注意安全,避免掉进河里。问题:(1)从上述活动中概括地理调查的基本步骤。(10分)(2)简述开展地理调查活动的教学意义。(6分)30.材料:下面是孙老师在讲授“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时的教学片段。片段一教师结合“世界森林资源的作用及现状”的图文材料,讲解以下内容。①经济价值:……。②生态价值:……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世界生物基因宝库”。③环保价值:……被誉为“地球之肺”。片段二师:全球的森林正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一些沿海低地国家十分关心全球木材生产的年产量报表,并把他们未来的命运与热带雨林的木材公司联系在一起,你认为他们的担心有没有道理?学生思考讨论:……教师点拨总结:有道理。森林被砍伐后,大气中的C02含量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加强,气温不断升高。两极冰川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沿海国家会因此失去大量国土,甚至有被淹没的危险。片段三师:读“世界热带雨林分布示意图”(略),找出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地区。生:全球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片段四师:读“热带雨林与水循环示意图”(下图),分组讨论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①热带雨林为当地降水提供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②森林海绵……问题:(1)结合教学片段,简述孙老师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任举一例加以说明。(8分)(2)根据上图,设计两个问题供学生小组讨论。(6分)(3)片段四应补充哪些材料才能在讨论时得出“热带雨林具有全球环境效应”的结论,举一例并说明补充材料的作用。(6分)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24分)31.阅读关于“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要求:“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材料二下面为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的部分内容。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小流域指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黄土高原这种沟道多达100万条,遍及整个高原地区。小流域的水土流失过程,从泥沙的产生到输水输沙,均在小流域内完成。因此,对小流域的自然条件的改造和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不仅便于对小流域内的农、林、牧业用地进行合理安排和加强统一管理,还可以利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经验,进行大中流域或以县为单位的大面积治理,推动整个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在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贯彻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紧密结合的原则。虽然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在不断提高,但目前仍有相当数量的泥沙产生,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依靠工程拦蓄。要求:(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9分)(2)根据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教材的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要点(应包括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理由)。(15分)一、单项选择题1、正确答案:D.丁2、正确答案:A.位于河谷地带3、正确答案:C.空间上不连续4、正确答案:D.空间分析5、正确答案:B.199米6、正确答案:B.甲村7、正确答案:A.甲、丙8、正确答案:D.丁9、正确答案:A.①→②10、正确答案:B.适逢中国农历处暑节气11、正确答案:A.坡面流、下渗、壤中流12、正确答案:B.植被越茂盛,下渗雨量越多13、正确答案:D.②是湿气团14、正确答案:A.伦敦15、正确答案:B.①③16、正确答案:C.青藏高原17、正确答案:D.精密仪表、水果罐头、普通服装、瓶装饮料18、正确答案:B.中西部地区19、正确答案:B.山河相间、纵向分布20、正确答案:A.地震、滑坡21、正确答案:A.中心地理论22、正确答案:C.寻找最佳区位23、正确答案:D.②④24、正确答案:B.乙25、正确答案:D.丁二、简答题26、正确答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的内容包括:①教师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地理课程资源,以及可用于课堂教学的师生自身的经历和体验。②教师应鼓励和指导学生组织地理兴趣小组,开展天文、气象、地震等各种丰富多彩的地理观测和观察活动;学生编辑地理小报、墙报、板报,布置地理橱窗;学生利用学校广播站或有线电视网、校园网传播自编的地理节目。③要加强地理教学设施的建议,要求配置地理专用教室,同时要逐步创建地理实习基地。④应提倡校际间地理课程资源的共建和共享。27、正确答案:太阳光照示意图教学要点:①太阳直射赤道②晨昏圈与赤道平面垂直③全球昼夜等长教学意义: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姿多彩的地理图像和表现形式,给学生创设生动、逼真的案例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直接唤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大大的改善课堂效果。②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对枯燥的地理知识,通过地理图像使其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生活化,使学生从具体的感性认识中去把握抽象的理论知识,再根据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去分析现实问题,去解决现实问题,从而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③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一方面,能够提高地理读图素养;另一方面,推动学生的地理思维发展;除此之外,还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④体现地理学科的教学特色。地理图像除了具有感官刺激强、信息容量大、表述简明扼要外,在展现地理事物空间分布,解释地理规律等方面也有着文字系统无法比拟的重要性,图像系统增强,符合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这是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点,也是地理学科最大的特色。三、材料分析题28、正确答案:(1)甲地: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适宜柑橘生长;北部有山地天然屏障,冷空气不易侵入,受冷空气影响小;地处河谷,地势低,热量不易扩散,气温较高,且水源条件较好。东南走向的谷地,有利于暖湿气流进入,降水较多。乙地:海拔高于2000m,光照条件较好,但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水汽减少,温度和降水条件满足不了柑橘的生长;此处海拔高于周边地区,不利于发育河流,水源也是柑橘种植的一个限制性因素。(2)有效拦截雨水,滞缓径流,增加下渗,增加土壤含水量;地表径流流速减慢,水土流失少,保持了水土,可以提高土壤肥力。29、正确答案:(1)①明确调查选题:确定地理调查的对象和研究课题。针对课题查看相关资料,如:布置学生开展“家乡的河流”这一活动;②确定调查内容:调查内容一般包括调查地点、对象、时间项目等等,如:材料中调查河流的基本概况、补给类型、水质状况,河流的开发利用状况等;③做好准备工作:准备调查过程中需要的图文资料、影象资料、统计资料和指南针、通讯工具、文具、专用仪器等工具,为了调查工作顺利进行还需要进行小组分工、联系方法、组织纪律、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的组织工作。如:材料中的预习、准备工作;④设计调查清单:调查清单包含调查步骤,分组安排,任务内容。如:材料中设计清单等;⑤制定调查预案:任何活动尤其是野外调查一定要设置预案,保证任务以及人身的安全;⑥推进调查进行:按照既定计划,实施野外调查。⑦整理材料,书写报告:对调查所得的材料要及时加以整理分析;把调查所得的材料,围绕课题,实事求是的写成调查报告。(2)①有益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地理调查对正确理解地理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为课堂上和书本上抽象的孤立的知识提供极为生动形象的例证和解释、可以使学生通过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而看到地理知识的价值。②有益于地理知识迁移和技能发展通过地理活动,可以使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接触地理事物和现象,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地理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升地理技能。③有益于掌握地理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能力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中有机会亲身对周围的地理环境进行观察和研究,培养学生观察地理事物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丰富了学生的地理表象和地理感性认识,同时地理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强,这些过程中学生要学会操作地理仪器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各种探究能力等。④锻炼非智力因素,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加强地理实践活动,包括认知性实践,实践性实践等等,这些实践活动,都对于学生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都深刻的认识,提升学生的认知情感。30、正确答案:(1)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地图法、小组讨论法、谈话法等。采用的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是地图法,材料中给出的四个片段,有三则片段充分体现出地图法的运用,分别是片段一、三、四。孙老师在运用地图法的过程中,主要的操作步骤如下,以片断四为例:①先是展示地图或是图片资料,展示要分析的内容如:展示热带雨林与水循环示意图;②随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图示,如:分组讨论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问题;③学生思考讨论,如:片断四种学生分组讨论;④学生回答问题,师生总结,如:片断四教师总结相关知识。(2)①热带雨林在当地水循环过程中发挥什么作用?②热带雨林如果被破坏,会对当地水循环产生什么影响?对自然环境产生什么危害?(3)材料应该补充,热带雨林破坏之前与破坏之后当地自然环境状况,以及世界范围内自然环境的状况。作用:因为图示中只能显示出热带雨林在当地水循环的过程以及相关的现象,不能反映出对于周边环境的影响,尤其是雨林的存在与否对周边环境的应先。所以,只有展示雨林破坏前后周边环境的现状,才能体现热带雨林的重要性。同时这样完整的材料,也便于学生对问题的整体探究。四、教学设计题31、正确答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小流域的概念,能说出小流域水土流失的过程和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和意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学会从资料、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和环境观,从而培养因地制宜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教学设计:一、导入通过设置疑问导入,展示不同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提问:不同地区的水土流失的治理有什么措施?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应该怎么治理?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设计意图】通过设置疑问能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