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丙烷HFC227ea洁净气体灭火设计规范_第1页
七氟丙烷HFC227ea洁净气体灭火设计规范_第2页
七氟丙烷HFC227ea洁净气体灭火设计规范_第3页
七氟丙烷HFC227ea洁净气体灭火设计规范_第4页
七氟丙烷HFC227ea洁净气体灭火设计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氟丙烷(HFC-227ea)干净气体灭火设计规范(DBJ15-23-1999)总则为了合理设计七氟丙烷(HFC227ea)灭火系统,保证灭火系统的设计施工质量,保护设置场所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特拟订本规程。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业和民用建筑中设置的存储压力为(20℃)和(20℃)的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设计、施工、查收及保护管理。七氟丙烷灭火系统适用于扑救以下火灾:可燃液体和可消融固体的火灾;可燃气体的火灾;可燃固体的表面火灾;电气火灾。七氟丙烷不适用于扑救以下火灾:硝化纤维、火药等含氧化剂的化学制品火灾;钾、钠、镁、钛、铀、锆等爽朗金属火灾;氢化钾、氢化钠等金属氢化物火灾。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设计、施工及查收,除应切合本规程外,还应切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术语、符号术语七氟丙烷灭火系统HFC227eaextinguishingsystem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有管网灭火系统和预制灭火系统两种,系统由灭火剂存储装置、灭火剂输送管道、阀门、喷嘴、报警与控制装置等全部或部分组成,在规定的时间内向防范区发射必定浓度的灭火剂,并使其平均充满整个防范区的灭火系统。防范区protectivespace由固定围护构件围成并满足七氟丙烷系统灭火要求的一个关闭空间。单元独立灭火系统unit-independentsystem用一套七氟丙烷存储装置单独保护一个防范区的灭火系统组合分配灭火系统combineddistributionsystem用一套七氟丙烷存储装置保护两个或两个以上防范区的灭火系统。灭火浓度agentconcentration在大气压和规定的温度条件下,扑灭某各种类的火灾所需要的七氟丙烷与七氟丙烷和空气混杂物的最小体积百分比。惰化浓度inertingconcentration能够惰化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杂物防范其发生爆炸所需的灭火剂的最低浓度。控制时间inhibitiontime保持设计规定的灭火剂浓度保证使火灾圆满熄灭所需时间。充装率fillingrate充装在存储装置内的七氟丙烷质量与存储装置的容积之比。喷放时间spraytime系统喷出95%的灭火剂所需要的时间。pressurereliefopening设在防范区外墙或顶部用以泄放防范区内部超压的张口。无毒性反响的最高浓度(NOAEL)noobservedadverseeffectlevel未观察到在生理上或毒性反响上产生影响的最高浓度。有毒性反响的最低浓度(LOAEL)lowestobservableadverseeffectlevel可观察到在生理上或毒性反响上产生影响的最低浓度。符号单位Af2MQKg/sPKPatsMkgV3MS3m/kgT℃C%(V/V)PmMPaPoMPaVo3Mkg/m33VPMPMPaDmmQgKg/sLmn个3VbMkg/m3Ng个QcKg/sNd段PhMPagm/s2HMFccm2cPcMPa

符号表符号涵义泄压口面积管路设计计算流量围护结构的赞同压强系统喷出95%的灭火剂所需要的时间灭火剂设计用量防范区净容积灭火剂在环境温度和大气压下的过热蒸汽比容防范区的环境温度灭火剂设计浓度喷放“中期状态”存储容器内的压力存储容器的存储压力喷放前存储容器气相的容积总和灭火剂的液体密度管网内容积管段的阻力损失管道内径支管路计算流量管段的计算长度存储容器的数量单个存储容器的容量灭火剂充装率安装在计算支管下游的喷头数量单个喷头的设计流量管网计算管段数量高程压头重要加速度喷头高压相对“中期状态”存储容器液面的位差喷头孔口面积喷头流量系数喷头工作压力系统设计一般规定防范区应切合以下规定:防范区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赞同压强不应低于;防范区不宜有不能够关闭的张口,防范区内与其他空间相通的张口,除泄压口外,应能在灭火剂喷放前自动关闭;否则应将防范区扩大到与之相通的空间或采用防范或补偿灭火剂流失的措施;4密封性优异的防范区应设置泄压口,泄压口应设置在防范区室内净高2/3以上,且应高于保护对象,并宜设在外墙上。灭火系统要求:当采用管网灭火系统时,需切合以下规定:1)2)存储容器间至喷头尾端的最大距离,存储压力为的不宜大于30m,存储压力为的不宜大于45m。2当采用预制灭火装置时,一个防范区的面积不宜大于23100m,容积不宜大于300m;两个或两个以上周边的防范区,管网可采用组合分配系统。当采用组合分配系统时,应切合以下要求:每个防范区必定单独进行设计;2)3)选择阀必定在容器阀动作从前或同时打开。确定灭火剂设计浓度时,应切合以下规定:1灭火剂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倍或隋化浓度的倍且不应小于%;有关场所设计灭火浓度,直接由以下规定确定:1)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8%;2)油浸变压器室、带油开关的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的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3)图书、档案、票据和文物质库等,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3部分可燃物的设计灭火浓度可按附录A确定。附录A中未给出的应经试验确定;4部分可燃物的设计惰化浓度可按附录B确定,附录B中未给出的应经试验确定。系统的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0S。管网部署应切合以下规定:管网不应采用四通分流;当采用三通管件分流时,应切合以下规定:1)直通分流,流量小的一侧分流比应不小于25%;75%25%100%侧通分流,流量小的一侧分流比应在10%-25%范围内;10%25%100%90%100%75%3管网的管道内容积,不应大于该系统充装容量的80%;管网部署宜设计为均衡系统应切合以下规定:各个喷头应取相等的设计流量;在管网上从第一分流点至各喷头的管道阻力损失,其相互间差值应小于20%。灭火剂设计用量式中M——灭火剂设计用量(kg);——灭火剂设计浓度(%);3S——七氟丙烷热蒸汽在和防范区环境温度下的比容(3m/kg)。在不一样样环境温度下的过热蒸汽比容,应按下式计算:S=+(3.2.2)式中T——防范区环境温度(℃)。防范区为需不中止保护的重要场所,或在48h内补充灭火剂有困难者,应设置备用量。备用量应为100%灭火剂设计用量。系统管网计算管网计算时,防范区的环境应为20℃。灭火剂最大充装密度不应大于1150Kg/m3。系统管网流体计算为双相流,管网内最小流速应使流体保持紊流状态。流体计算宜采用专用设计软件,设计单位和产品供应商对付计算结果负责。当管网计算采用手工计算时,宜用灭火剂喷放50%时的“中期状态”,质量流量和容器压力为基础进行计算。管网计算时,主管路中的流量,按下式计算:Q=M/t()式中Q——主管道平均设计流量(kg/s);M——七氟丙烷的灭火设计用量(kg);——七氟丙烷的喷放时间(S)。管网中支管的平均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NgQcQg=1式中Qg——支管平均设计流量(kg/s);Ng——在计算流程下游的喷头数量(个);Qc——喷头的设计流量(

kg/s)。喷放“中期状态”容器压力直接进行计算

:Pm=PoVo/(Vo+M/2

γ+Vp)

(3.3.7)式中

Pm——喷放“中期状态”存储容器内压力(绝对压力

MPa);(绝对压力

=表压+)Po——存储容器存储压力

(绝对压力

MPa);Vo——喷放前,全部存储容器内的总容积

(m3);其中

V0=nVb(1-

/R)式中

n——存储容器的数量

(个);Vb——单个容器的容量

(m3);——七氟丙烷充装率

(kg/m3)

;γ——七氟丙烷液体密度(kg/m3),20OC时为1407;Vp——管网的管道内容积(m3)。⊿P=[*105Qg2/(+2㏒D/)2D5]*L(3.3.8)式中P——计算管段的阻力损失(MPa);L——计算管段的计算长度(包括附件当量长度)(m);Qg——管道流量(kg/s);D——管道内径(mm)。㏒㏒喷头工作压力按下式计算:NdPc=Pm-

P±Ph

()1式中

PC——喷头工作压力

(绝对压力

MPa);Pm----

喷放“中期状态”存储装置内压力(绝对压力

MPa);NdP--系统流程阻力总损失;1Nd—--管网计算管数的数量;Ph——高程压力(MPa)。Ph=10-6H*g式中H—高程变化值向上取正直,向下取负值;—管段高程变化开始端处七氟丙烷的密度(kg/m3);g--重力加速度(m/s2)。1当工作压力为时Pc≥MPa(绝对压力

)

;当工作压力为时Pc≥MPa(绝对压力);Pc≥Pm/2。Fc=10Qc/

C(2Pc)1/2

()式中

F

c

——喷头孔口面积

(cm2);Qc

——喷头设计流量

(kg/s);——七氟丙烷液体密度

(kg/m3);Pc

——喷头工作压力

(表压

MPa);C——喷头流量系数

(由供应商供应

)。泄压口的最小面积,依照下式计算确定:Af=P1/2

()式中

Af

——泄压口面积

(m2);Q——灭火剂在防范区的计算流量

(kg/s);P——保护结构承受内压的赞同压强

(KPa)

。系统组件1存储装置存储装置宜由存储容器、容器阀、排放软管、单向阀、安全泄压阀、集流管等组成。存储装置应安装在环境温度0-50℃范围内。存储容器应压力指示器。存储容器应能承受最高环境温度下灭火剂的存储压力,存储容器上应设安全泄压装置和压力表,安全泄压装置的动作压力应切合以下规定:1存储压力为时,应为±MPa;2存储压力为时,应为±。存储容器的设置应切合以下规定:存储容器应设置在防范区外专用的存储容器间内。同一集流管上的存储容器,其规格、尺寸、灭火剂充装量、充装压力均应相同;存储容器上应设长久的固定标牌,注明每个存储容器的编号、容积、灭火剂名称、充装压力和充装日期等;存储容器安装应能便于再充装和装卸,宜留出不小于1m的操作间距;存储容器应固定牢固。采用固定支架固准时宜背靠背安装;采用固定夹固准时,可单排或双排安装;存储容器间宜凑近防范区,或有人值班处,其出口应直通室外或分别走道;存储容器间的室内温度应为0~50℃,并应保持干燥和优异通风,防范阳光直接照射;设在地下、半地下、或无可开启窗扇的存储容器间应设置机械通风换气装置。备用量的存储容器应与系统管网相连,应能与主存储容器切换使用。存储容器采用氮气(N2)增压,其含水率不应大于%。阀门和喷嘴组合分配系统中,每个防范区应设置能自动启动的选择阀,选择阀应备有手动启动装置,选择阀的公称直径宜与灭火剂输送骨干管道的公称直径相同。选择阀的安装地址应便于操作和保护检查,宜集中安装在存储容器间内,并应设有注明防范区名称的永久性标牌。当一个防范区设有二个以上选择阀时,应有保证手动启动装置同时开启的措施。对于主、备用系统或组合分配系统,应在集流管上的关闭管段上设置安全泄压装置。喷嘴的部署应保证灭火剂能在防范区内平均分布。管道及其附件灭火剂输送管道应采用GB/T8163《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中规定的无缝钢管,其规格应切合本技术规程附录C的要求。灭火剂输送管道内表面面应作镀锌防腐办理,并应采用热浸镀锌法。镀锌层的质量可参照GB/T3091《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的规定。对镀锌层有腐化的环境,管道可采用不锈钢管、铜管或其他抗腐化资料。启动气体输送管道宜采用铜管或不锈钢管,且应能承受相应启动气体的最高存储压力。灭火剂输送管道可采用螺纹连接、法兰连接或焊接。公称直径等于或小于80mm的管道,宜采用螺纹连接;公称直径大于80mm的管道,宜采用法兰连接。灭火剂输送管道采用螺纹连接时,应采用GB/T12716《60°圆锥管螺纹》中规定的螺纹。灭火剂输送管道采用法兰连接时,应采用JB/《凹凸面对焊钢制管法兰》中规定的法兰,并应采用金属齿形垫片。灭火剂输送管道与选择阀采用法兰连接时,法兰的密封面形式和压力等级应与选择阀自己的技术要求切合。灭火剂输送管道不宜穿越沉降缝、变形缝,当必定穿越时应有可靠的抗沉降和变形措施。灭火剂输送管道不应设置在露天。灭火剂输送管道应设固定支架固定,支、吊架的安装应切合以下要求:管道应固定牢靠,管道支、吊架的最大间距应切合表的规定;2.管道尾端喷嘴处应采用支架固定,支架与喷嘴间的管道长度不应大于300mm;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50mm的骨干管道,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最少应各安装一个防晃支架。当穿过建筑物楼层时,每层应设一个防晃支架。当水平管道改变方向时,应设防晃支架。表灭火剂输送管道固定支吊架的最大距离管道公称直径1520253240506580100125150(mm)最大间距(m)5操作与控制管网灭火系统应同时拥有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在防范区内设置的预制灭火装置应有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二种启动方式。自动控制应拥有自动探测火灾和自动启动系统的功能。灭火系统的自动控制应在收到防范区内两个独立的火灾报警信号后才能启动。自动控制启动时能够设置最长为30s的延时,以使防范区内人员撤离和关闭通风管道中的防火阀。在有架空地板和吊顶的防范地域,如架空地板和吊顶内也需要加以保护,应在其中设置火灾探测器。每一个防范区应设置一个手动/自动选择开关,选择开关上的手动和自动地址应有明显的表记。当选择开关处于手动地址时,选择开关上宜有明显的警告指示灯。防范区入口处应设置紧急停止喷放装置。紧急停止喷放装置应采用能防范误操作的类型。在全部的情况下,手动启动控制应优先于紧急停止功能。机械应急操作装置宜设置在存储容器间内。组合分配系统选择阀应在灭火剂释放从前或同时开启。当采用气体驱动钢瓶作为启动动力源时,应保证系统操作与控制所需的压力和用胸怀。灭火系统的驱动控制盘宜设置在经常有人的场所,并尽量凑近防范区。驱动控制盘应切合国家固定灭火系统驱动控制装置标准。当防范区内设置的火灾探测器直接连接至驱动控制盘时,驱动控制盘应能向消防控制中心反响防范区的火警信号、灭火剂喷放信号和系统故障信号。防范区应设置火灾报警与灭火剂释放的报警信号。火灾报警信号应设置在防范区内;火警信号可采用声、光组合报警信号。灭火剂释放信号应设置在防范区外,可采用光报警信号。手动操作装置的安装高度为中心距地。驱动控制盘应保证正面信号显示地址距地。声、光报警装置宜安装在防范区出入口门框的上方。6安全要求防范区内的灭火浓度应校核设计最高环境温度下的最大灭火浓度,并应切合以下规定:1.对于经常有人工作的防范区,防范区内最大浓度不应高出表中的NOAEL值。2.对于经常无人工作的防范区,或平时虽有人工作但能保证在系统报警后最长30s延时结束前撤离的防范区,防范区内灭火剂最大浓度不宜高出表中的LOAEL值。表七氟丙烷的生理毒性指标(V/V%)灭火剂名称NOAELLOAEL七氟丙烷防范区内应设安全通道和出口以保证人员在30s内撤离防范区。防范区应设置火灾和灭火剂释放的报警信号。防范区内的分别通道与出口应设置应急照明装置和灯光分别指示标志。防范区的门应向分别方向开启并能自动关闭,分别出口的门在任何情况下均应能从防护区内打开。防范区应设置通风换气设施,可采用开启外窗自然通风、机械排风装置的方法,排风口应直通室外。系统组件与带电设施应保持不小于表中最小间距的距离规定。当系统管道设置在可燃气体、蒸汽或有爆炸危险场所时应设防静电接地。防范区内外应设置提示防范区内采用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保护的警告标志。表灭火系统零部件和灭火剂输送管道与带电设施之间的最小间距带电设施额定电压(kV)最小间距(m)与未障蔽带电导体与未接地绝缘支撑体1035110220注:绝缘体包括全部形式的绝缘支架和悬挂的绝缘体、绝缘套管、电缆密封端等。施工施工前准备施工前应具备以下技术资料施工设计图、设计说明书、系统及主要组件的使用保护说明书和安装手册;系统组件的出厂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国家检测中心出具的型式检验报告、管道及配件的出厂检验报告与合格证、入口产品的原产地证书。施工应具备以下条件防范区和存储间设置条件与设计切合;系统组件与主要资料齐全,且品种、型号、规格切合设计要求;系统所需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切合设计要求。施工前应进行系统组件检查外观检查,应切合以下规定:无碰撞变形及机械性伤害;表面涂层圆满;外露接口设有防范装置且关闭优异,接口螺纹和法兰密封面无伤害;铭牌清楚;同一集流管的灭火剂存储容器规格应一致。检查灭火剂存储容器内的存储压力应切合正常值:1)实质压力不应低于相应温度下的存储压力,且不应高出5%;不一样样环境温度下灭火剂存储压力应按附录D确定。3.系统安装前对付驱动装置进行检查,并切合以下规定:电磁驱动装置的电源、电压应切合设计要求;电磁驱动装置应满足系统启动要求,且动作灵便无卡阻;气动驱动装置或存储容器的气体压力平和量应切合设计要求,单向阀阀芯应启闭灵便无卡阻。管道安装前管口应倒角,管道应清理和吹净。安装施工应按设计施工图纸和相应的技术文件进行。当需要进行更正时,应经原设计单位赞同。施工应按本规程附录E(01、02、03)规定的内容做好施工记录。防范区内的隐蔽工程应按附录F规定的内容做好隐蔽工程记录。灭火剂存储容器的安装应切合以下规定:存储容器上的压力指示器应朝向操作面,安装高度和方向应一致;存储容器正面应有灭火剂名称标志和存储容器编号,入口产品宜增设中文表记。气动启动管网的安装应切合以下规定:启动管网地址从释放装置的气体出口到各存储容器的距离,应满足系统生产厂商产品的技术要求;用螺纹连接的管件,宜采用扩口式管件连接或密封带、密封胶密封,但螺纹的前二牙不应有密封资料,省得拥堵管道;启动管网应固定牢靠,必要时应设固定支架和防晃支架。集流管的安装应切合以下规定:集流管应有单独进行水压强度试验平和压严实性试验的报告。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存储压力的倍,保压10min,以压力不降、无渗漏为合格;气压严实性试验压力与存储压力相同。试验时应渐渐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漏,连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稳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稳压5min后,以发泡剂检查不泄漏为合格;集流管的安装高度应依照存储容器的高度确定,并应用支框架牢固固定;集流管的端部宜装螺纹管帽、法兰及法兰盖作集污器。灭火剂输送管道安装应切合以下规定:管道穿过墙壁、楼板处应安装套管。穿墙套管的长度应和墙厚相等,穿过楼板的套管应高出楼面50mm。管道与套管间的空隙应用柔性不燃烧资料填实;管道应固定牢靠,管道支、吊架的最大间距应切合表的规定;全部管道的尾端应安装一个长度为50mm的螺纹管帽作集污器;管道尾端及喷嘴处应采用支架固定,支架与喷嘴间的管道长度不应大于300mm,且不应有阻截喷嘴喷放灭火剂;管道变径可采用异径套筒、异径管、异径三通或异径弯头;选择阀的安装应切合以下规定:选择阀的操作手柄应安装在操作面一侧,当安装高度高出时应采用便于手动操作的措施;采用螺纹连接的选择阀,其与管道连接处宜采用活接头。驱动装置的安装应切合以下规定:电磁驱动装置的电气连接线应沿存储容器的支、框架或墙面固定;拉索式手动驱动装置应固定牢靠,动作灵便,专家程范围内不应有阻截物。灭火剂输送管道的试压、吹扫和涂漆。灭火剂输送管道安装达成后应进行水压强度试验平和压严实性试验,并应切合以下要求:1)水压强度试验的试验压力,应为存储压力的倍,稳压5min,检查管道各连接处应无明显滴漏,目测管道无明显变形;不宜进行水压强度试验的防范区,必定有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赞同并应采用有效的安全措施后,方可采用压缩空气或氮气作气压强度试验,试验压力应为存储压力的倍;进行气压强度试验时,应采用空气做预试验,试验压力宜为;进行试验时,应渐渐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漏,连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稳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稳压5min后,再将压力降至管道的工作压力,目测管道无明显变形,以发泡剂检查不泄漏为合格;水压强度试验后或气压严实性试验前管道要进行吹扫,并应切合以下要求:吹扫管道可采用压缩空气或氮气;吹扫达成,采用白布检查,直至无铁锈、尘埃、水渍及其他杂物出现。3气压严实性试验压力等于存储压力,试验方法与的1-3条相同;灭火剂输送管道的表面面应涂红色油漆。在吊顶内、活动地板低等隐蔽场所内的管道,可涂红色油漆色环。每个防范区的色环宽度、间距应一致。喷嘴的安装1喷嘴安装前应与施工设计图纸上注明的型号规格和喷孔方向逐个核对,并应切合设计要求;安装在吊顶下的喷嘴,其连接螺纹不应露出吊顶。喷嘴挡流罩应紧贴吊顶安装。施工达成,防范区中的管道穿越孔洞应用不燃资料封堵。调试一般规定系统调试宜在系统安装达成后单独进行,并在有关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张口自动关闭装置、通风机械和防火阀等联动设施调试达成后再进行联动调试。调试前应具备圆满的技术资料及调试必要的其他资料(包括本规程第条规定的资料、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中间查收记录)。调试负责人应由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人员担当。调试前对付系统组件和资料的型号、规格、数量、以及系统安装质量进行检查,并应及时办理所发现的问题。调试后按附录G规定的内容提出调试报告。调试内容与方法调试包括驱动装置的测试、选择阀的测试和灭火剂模拟喷气试验以及备用灭火剂存储装置切换操作试验。进行调试一试验前,应采用可靠的安全措施,保证人员的安全和防范灭火剂的误发射。模拟喷气试验应切合以下规定:试验宜采用氮气进行,氮气存储容器与被试验的防范区用的灭火剂存储容器的结构、型号、规格应相同,连接与控制方式应一致;充装的氮气压力与灭火剂的存储压力应相等;试验采用的存储容器数量应为保护地域实质使用的容器总数的10%,且不得少于一个;试验宜采用自动控制的操作方式;试验的结果,应切合以下规定:试验气体应能从被试区的每个喷嘴喷出;有关控制阀门工作正常;有关声、光报警信号正确;存储容器间内的设施和被试保护区内的灭火剂输送管道无明显晃动和机械性损坏。进行备用灭火剂存储容器切换操作试验时可采用手动控制的操作方式,试验采用的存储容器数量为一个,试验结果应切合本规程第条的规定。查收一般规定系统的竣工查收应由建设主管单位组织,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组成查收组进行。竣工查收时,建设单位应具备以下资料:竣工查收申请报告(附灭火系统建筑防火设计审查建议书);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中间查收记录;竣工图和设计更正文字记录;竣工报告;设计说明书;系统及其组件的使用保护说明书;调试报告和系统检测报告;系统组件和管道资料及管道附件的检验报告、试验报告、出厂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竣工查收应包括以下场所和设施:防范区和存储容器间;系统设施和灭火剂输送管道;与气体灭火系统联动的有关设施;其他有关的安全设施。竣工查收达成后,应按本规程附录G的规定编制竣工查收报告。竣工查收报告的表格形式可按气体灭火系统的结构形式和防范区的详尽情况进行调整。查收合格后应将系统恢复正常工作状态。查收不合格,不得投入使用。防范区和存储容器间查收防范区的划分、用途、地址、张口、通风、几何尺寸、环境温度、可燃物与数量,应切合设计要求。防范区的以下安全设施的设置应切合设计要求:防范区的分别通道、分别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装置;防范区的声光报警装置、入口处的安全标志;防范区的泄压设施;防范区内灭火剂的最大浓度高出表中的LOAEL值时配置的专用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存储容器间的地址、通道、耐火等级、应急照明及地下存储容器间的排风装置应切合设计要求。设施查收存储容器的数量、型号和规格,地址与固定方式,油漆和标志,灭火剂的存储压力,以及灭火剂存储容器的安装质量应切合设计要求。逐个检查灭火剂存储容器的存储压力,应切合的2-2)的规定。集流管的资料、规格、连接方式、集流管上存储容器间距、减压孔板安装尺寸、泄压装置泄压方向等应切合设计要求。驱动装置的数量、型号、规格和标志,安装地址和固定方法,气动驱动装置中驱动气瓶的介质名称和充装压力,以及气动管道的规格、部署、连接方式和固定,应切合设计要求。选择阀的数量、型号、规格、地址、固定和标志及其安装质量应切合应切合设计要求。设施的手动操作处,均应有注明对应防范区名称的永久标志,包括警告标志及操作说明。单向阀的数量、设置地址平和流方向标志应切合设计要求。喷嘴的数量、型号、规格、安装地址、喷孔方向、固定方法和标志,应切合设计要求。系统功能查收系统功能查收时,应进行以下试验:按防范区总数的20%进行模拟启动试验,但不得少于1个;按防范区总数的10%进行模拟喷气试验,但不得少于1个。模拟自动启动试验时,应切断有关灭火剂存储容器上的驱动器,试验结果应切合以下规定:测定的气压、电流、电压满足驱动容器阀和选择阀的启动要求;有关的声光报警信号正确;有关的联动设施动作正确,切合设计要求。模拟喷气试验应切合本规程第条的规定。如模拟喷气试验、功能检验为不合格,应在除掉故障后对全部的防范区逐个进行模拟喷气试验。保护管理系统应由经过特意培训,并经核查合格的人员负责如期检查和保护。系统投入使用前,应具备以下文件资料:本规程第条规定的全部技术资料和竣工查收报告;系统的操作规程;系统的检查、保护记录表。应做好对系统的如期检查,并做好记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办理。每个月对付系统进行两次检查,检查内容及要求应切合以下规定:对全部系统组件进行外观检查,系统组件应无碰撞变形及其他机械性伤害,表面应无锈蚀,保护漆层应圆满,铭牌应清楚,手动操作装置的保护罩、铅封和安全标志应圆满;全部系统组件的安装地址不得有其他物件阻截或阻截其正常工作;驱动控制盘面板上的指示灯应正常,各开关地址应正确,各接线应无松动现象;火灾探测器表面应保持干净,应无任何会搅乱或影响火灾探测器探测性能的擦伤及污渍;存储容器上的压力表,其指针应在正常的范围内。每年对付系统进行两次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和要求除按月检规定的检查外,尚应切合以下规定:防范区的张口情况、防范区的用途及可燃物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应切合设计规定。防范区外的分别通道应保持畅达;存储容器的固定支架,应无松动现象;灭火剂输送管路与喷嘴的连接、灭火剂输送管路自己的连接应安装牢固;灭火剂输送管路及电气管路的固定支架应无松动现象;高压软管应无变形、裂纹及老化;喷嘴孔口,应无杂物拥堵;对每个防范区进行一次模拟自动启动试验;手动控制、手动/自动切换、紧急停止操作、备用灭火剂存储容器切换操作应正常。附录附录A部分可燃物的最小设计灭火浓度可燃物名称最小设计灭火浓度可燃物名称最小设计灭火浓度丙酮%水力液体%乙腈%液压油%戊醇%氢%AV汽油%异丁醇%苯%异丙醇%丁烷%丁P4航空油%丁醇%丁P5航空油%丁乙醇%煤油%丁氧基醋酸脂%甲烷%丁基醋酸脂%甲醇%碳二硫化物%甲氧基乙醇%录乙烷%甲基异基丁酮%原油%甲基乙丁基酮%环乙烷%溶剂油%环乙胺%吗啉%环戊酮%硝基甲烷%二录乙烷%戊烷%柴油%丙烷%乙醚%丙醇%乙烷%丙烯%乙醇%丙二醇%乙酸乙脂%吡咯烷%乙苯%四氢呋喃%乙烯%四氢噻吩%乙二醇%甲苯%汽油%甲苯基聚酯%庚烷%变压器油%乙烯%二甲苯%附录B部分可燃物的最小设计隋化浓度可燃物名称最小设计隋化浓度1-丁烷%1-录二氟乙烷%二氟乙烷%二氟甲烷%乙烯氧化物%甲烷%戊烷%丙烷%附录C灭火系统管道规格工作压力:公称直径集流管气体输送管道(mm)(in)外径*壁厚(mm)外径*壁厚(mm)151/222*322*3203/427*27*25134*34*321-1/442*42*401-1/248*48*50260*60*652-1/276*76*80389*89*1004114*114*工作压力公称直径集流管气体输送管道(mm)(in)外径*壁厚(mm)外径*壁厚(mm)151/222*322*3203/427*27*25134*34*321-1/442*42*401-1/248*48*50260*560*5652-1/276*576*580389*89*1004114*6114*6附录E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施工记录灭火剂存储容器检查记录表工程名称建设单位生产厂名施工单位检查内容检查结果瓶组编号型号规格检查日期压力(MPa)环境温度(℃)检查内容年月日检查人员签字(检查单位盖章)年月日注:国家消防产质量量检测报告和产品出厂合格证附后储瓶及容器阀、选择阀、排放软管、单向阀、组合分配系统集流管试验记录工程名称建设单位生产厂名施工单位检查编号部件型号水压强度试验气压严实性试验检验结果日期名称规格时间压力时间压力(min)(MPa)(min)(MPa)检查结论;(试验负责人签字):

年月

日试验人员签字:(试验单位盖章

)

年月

日灭火剂输送管道试验记录表工程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防范区名称试验数据试验数据试验日期水介质名称压压力(MPa)强度时间(min)试验试验结果试验日期气介质名称压压力(MPa)强度时间(min)试验试验结果试验日期吹介质名称流速(m/s)扫试时间(min)验试验结果试验人员签字:(试验人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