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凤冈茶产业发展综述_第1页
贵州凤冈茶产业发展综述_第2页
贵州凤冈茶产业发展综述_第3页
贵州凤冈茶产业发展综述_第4页
贵州凤冈茶产业发展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凤冈茶产业发展综述贵州凤冈茶产业发展综述谢晓东孙晓霞毛炜任克贤汪孝涛(贵州凤冈县茶海办)凤冈县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东部,这里生态环境良好,境内丘陵广布,土壤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是优质绿茶的生产区域,现有适宜种茶面积3O多万亩.凤冈有着悠久产茶历史,茶圣陆羽在其《茶经》中记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据考证,古夷州治所就在今天的风冈县境内.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战略思想指导下,实施了"营造绿色环境,培育绿色基地,实施绿色加工,打造绿色品牌"的"四绿"工程,茶叶产业发展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全县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在海拔适宜,林深树密,云蒸霞蔚的高山和丘陵地带,建成了林中有茶,茶中有树,茶林相间的生态茶园20万亩,年茶叶总产量达3179吨,总产值1.5亿元,成为贵州十大产茶大县,全国重点产茶县之一.,发展历程1949年前,凤冈没有成片茶园,只有零星茶丛和野生茶树.1958年,县人民政府为解决人民饮用茶叶的供求矛盾,发动群众在水河村开辟茶园,并创办了第一个社办茶场,以此带动全县茶叶生产的发展.凤冈县茶叶产业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恢复阶段(1949-1981年)解放后,政府对茶叶生产实行统购,统销,凤冈县的茶叶生产得以恢复,期间共创办了17个茶场,茶园面积发展到了2.3万亩,但布局分散,规模小,单产低,加工设备简陋,工艺简单,产品局限于晒青茶,青毛茶,炒青茶3种.徘徊阶段(1982-1999年)1987年凤冈县成立茶叶公司,对全县茶叶的开发,生产,加工,销售实行一体化经营管理,茶叶生产得到巩固.采取公司建基地模式,新建茶园12000亩,但因缺乏资金,无力管护等原因,实际保留下来的仅有5000亩,1999年茶园面积为2.8万亩.主要产品有"凤泉雪剑","毛峰","毛尖","富锌富硒绿茶"等名优茶,注册了"仙人岭","浪竹"商标,培养出了一批适应市场发展的茶人.发展阶段2000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打造"西部茶海",创建"中国西部最大有机茶之乡"的构想,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投人的原则,以农民为主体,利用小额贷款,退耕还林政策,财政预算支农资金,引进外资,机关帮扶,以品种改良为重点,引进福鼎大白,龙井长叶,金观音,黄观音等优良无性系国家级良种,按照"猪一沼一茶一林"模式建园,组织标准化生产,发展新茶园,改造老茶园,茶叶产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6?工作思路十年前,凤冈县即确立了"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的"以茶兴县,以茶扬县,以茶富民"发展战略,并进行了"四绿工程"(营造绿色环境,培育绿色基地,实施绿色加工,打造绿色品牌)的战略设计.在中共凤冈县委第十次党代会和凤冈县第十四届一次人代会上提出了"强茶,壮烟,兴畜,稳粮,重特"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进一步提出了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的建设目标,更加确立了茶叶产业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经过3年努力,使茶园面积达到20万亩;再通过5年努力,使茶园面积突破30万亩;再通过10年的努力,力争达到人均1亩茶的目标.要建成1个以上区域性茶叶综合批发市场,打造1个以上全国知名品牌,争创1家以上茶叶出口创汇企业,实现茶业总产值10亿元以上,把凤冈真正建成名副其实的"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具体做法在茶叶产业发展中,坚持按"四化,五优"来指导和推动全县茶叶产业发展.所谓"四化",一是标准化,即按有机,绿色的标准进行生产,加工和销售,保证食品安全;二是市场化,即按市场规律研究和调整公共政策,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三是品牌化,在发展和扩大茶园规模之初就注重自主创新,打造自己的品牌;四是规模化,就是按照龙头企业建核心基地,基地带动农户的方式,扩大规模,用规模支撑品牌,以品牌促进发展.所谓五优:优化投资主体.建设精品茶园是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机关干部参与茶园建设.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了鼓励县直各单位部门参与茶园建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明确提出鼓励支持干部职工留职带薪,带职带薪,城镇居民,个体工商户,私营业主,外出返乡人员独资合资创办茶园,领办茶叶基地,这些具有可操作性的优惠政策,激发了广大茶农,干部职工和私营业主的投资热情,增强了他们发展茶叶产业的信心和决心,掀起了全县发展茶叶产业的高潮.目前,全县有135名干部留职带薪,领办高标准茶园3万余亩,有39名城镇居民,个体工商户独资建园15076亩,有9名本地私营业主独资建园4730亩.二是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目前,全县有6名外地客商在凤冈县创办茶园16158亩.茶园建设主体的明确,更使投融资能力得以增强.优化发展模式.壮大茶叶产业在茶区设置以农户为主的生猪养殖小区,配套沼气能源建设和改圈改厕,实现茶叶,生猪双增收的目标.目前,围绕茶叶种植区,兴建了1万余口沼气池和12个生猪养殖小区.全县18.1万亩茶园配套种植松,杉,桂花等树木面积达60%以上,形成了林茶相间的一道风景.优化茶事活动,拓展市场空间是积极筹办茶事活动,承办了贵州省首届茶文化节,中国西部茶海?遵义首届春茶开采节等大型茶事活动.二是多次组团参加全国大型的茶事活动,采用"借台唱戏,搭车出山"的方式宣传推介凤冈茶叶.三是深化宣传.提升茶叶品牌知名度.除用凤冈网站,县政府网站开展宣传外,积极与西部开发报社合作,联合创办《西部开发报?茶周刊》;积极与《贵州日报》等媒体合作,并对投稿宣传凤冈茶叶的人给予奖励,努力营造人人谈茶,唱茶,论茶的良好环境.优化生产方式.确保优质安全是进行土壤检测,确保种植安全.早在2003年,就委托贵州省环科院分析检测中心对凤冈县11个乡镇,35个行政村的大气,水质,土壤进行监测和取样论证,结果表明凤冈有28.6万亩地最适宜种茶.以此为依据,2007年6月制定凤冈县10个茶产业带的近期目标和远景规划.二是编制规程,确保生产安全.组织编写了《凤冈县有机茶生产,管理与加工技术规程》和《凤冈县有机茶生产,加工,销售管理实施细则》,严格按有机茶生产方式进行管理,为打造10万亩有机茶提供了技术保障,目前,全县已有19514万亩茶园和6间茶叶加工厂通过有机认证.优化保障机制.确保工作落实是组织保障.成立县茶叶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协调全县茶叶生产.各乡镇分别成立了分管领导任组长的茶叶生产领导小组,组建茶叶办和茶叶协会,确保乡镇茶叶产业发展和任务落实.二是资金保障,早在2003年,县财政每年预算250万元的茶叶产业发展基金,专项用于茶叶产业贷款贴息,育苗补助和建园补助.2007年,更明确从县级财政中每年拨付1000万元直接投入到茶叶产业的发展.同时,对上级财政扶贫,产业结构调整项目等支农资金通过整合向茶叶基地倾斜,重点扶持精品茶园基地建设工作成效基地建设2000年以来凤冈县茶园面积迅速扩大,从3万余亩发展到了目前的20万余亩,茶叶总产量达3179吨,总产值1.5亿元,茶农户均收入5000元.特别是在2007年出台了发展茶产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了茶叶生产面积的快速增长,仅2007年冬至2008年春就新建了58939亩,育苗2004亩.在品种推广方面,选择了龙井长叶,福鼎大白和黄观音等高香型良种,全县无性系良种推广率达80%以上,为茶叶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27?标准化生产根据国家行业标准关于有机茶地理环境,生产技术,加工技术规程的标准,结合生产实际,组织制定了《凤冈锌硒茶标准体系》,并获贵州省质监局批准为地方行业标准,县内各生产,加工,销售企业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标准覆盖率达l(K~b.加工企业五年来共引资21家客商来凤冈县投资建厂,使凤冈县规模以上的企业达到25家,其中凤冈黔风茶业公司,贵州寸心草茶业公司拥有全省最好的清洁化生产线.具有颗粒型茶叶专业研发的春秋茶业公司也落户凤冈.全县现有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及全国茶业百强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市级龙头企业8家,县级龙头企业7家.品牌打造早在2005年4月凤冈县2847亩生态茶园和3家茶叶加工厂获南京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一举成为西南地区较大的有机茶基地县;同年5月,贵州省首届茶文化节在凤冈成功举办,凤冈锌硒茶连续两届评为贵州十大名茶;先后获得"中绿杯"金奖,北京,广州,上海等博览会金奖."凤冈锌硒茶"系列产品已获35个国家级金奖,11个国家级银奖,正以"富锌,富硒,有机"三合一的品质特征畅销全国.茶旅一体化发展突出茶产业主题,配套茶旅游政策,完善茶旅游景观,做好茶旅游服务是凤冈县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政策措施.以新农村建设为主轴,以茶厂茶庄建设为抓手,重点突出茶区景观景点和茶区公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中国西部茶海之心旅游.在永安镇田坝村万亩茶海已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民间民俗茶文化,推动茶生态,茶旅游和茶文化的一体化发展.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凤冈县将以建设"30万亩茶园"和打造"百里茶廊"为重点,实施好"西部茶海"工程,新发展1O万亩茶叶基地,打造一个国家级品牌,建成一个茶叶综合市场,打造一家出口创汇的茶叶企业,茶叶产值在10亿元以上.到"十二五"期末,全县茶叶面积将达到30万亩,其中有机茶园5万亩.主要措施:吸引外援,加快产品和产业的升级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从浙江,福建或省内茶叶产业发展较快且理念先进的地区引进经济实力强,经营模式新,市场份额大,加工技术先进的龙头企业,通过资产并购,品牌合作,技术入股等形式,将凤冈原有茶叶加工企业和茶农联合起来,形成一条产业链,实现生产组织形式的更新升级.打造品牌注册一个叫得响,有文化内涵的品牌,通过重点培育龙头企业进入市场,同时对全县茶叶资源,社会资本进行整合,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高其知名度,集全县之力,努力打造为中国驰名商标.加大投入力度是建立一个高标准精品茶园示范基地,以此带动全县崛起的印江茶产业口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茶业管理局,茶产业概况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地区西部,地处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西麓,是贵州省茶叶主产县之一,全县国土总面积1969平方公里,宜茶总面积2万公顷.梵净山是武陵山脉主峰,着名的"佛教圣地",弥勒道场,全国五大佛教名山.也是地球同纬度上的绿色宝库,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为"天下众名岳之宗",兼具"峨眉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泰山之威".自古名山出好茶.梵净山自然小气候突出,是发展无公害生态绿茶最理想的地区,也是贵州境内种茶历史最悠久,最盛产名优茶的茶区之一.深居梵净山间的印江县永义乡团龙村所产的团龙茶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明朝永乐年间(1411年)就进贡皇家,被赐封为"贡茶","团龙贡茶"盛极一时,走红明清,至今声誉不减.印江县种茶历史悠久,1987年开始大面积规范种植茶叶,历届县委,政府均将茶产业列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2007年再次掀起新一轮茶产业建设高潮,县委,政府根据该县生态,气候,区域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梵净山绿茶的优秀品质以及印江悠久的茶文化等优势因素,决定实施名茶战略,全县茶产业得到了快速稳步发展,建成了印江梵净山优质绿茶基地,形成了集生产,加工,市场,品牌,茶文化为一体的茶叶产业化经营格局,开发了"梵净山翠峰茶","梵净山翠芽","梵净山贡茶","梵净山雪峰","梵净山大宗绿茶","梵净山佛光茶"等系列名优茶,并积极参加"中茶杯","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等各级各类名茶评比活动中共获奖48次.二,茶业发展现状1.茶产业规模全县现有绿茶基地l2万亩,种茶农户3.5万余户,全县茶叶总产量2400吨,总产值33280万元,其中:"梵净山翠峰茶"产量186.2吨,销售收入达24900万元.全县已建成生产加工企业35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省知名企业1家,省优秀私营企业1家,地(市)级龙头企业4家;登记注册商标10个,其中省着名商标1个.建有区域性茶叶交易市场1个,面积12000平方米.在建50000吨茶叶精制加工厂加工能力将覆盖整个铜仁地区.现有茶青交易市场l7个,其中已建湄溪,洋溪,何家等茶青交易市场4个,在建茶青交易市场13个.销售专卖店及专柜149个,茶叶专卖店县内43个,铜仁市l6家,贵阳市8家,省外专店5个,省内外专柜(含超市)77个.正在筹建贵阳中心市场和"梵净山翠峰茶品鉴馆"连锁店.开发的"梵净山翠峰茶","梵净山佛光茶","梵净山雪峰茶","梵净山绿茶"4个名优绿茶品牌系列产品历年来均受到业内专家高度评价和省内外广大消费者青睐."梵净山翠峰茶"先后荣获"贵州省名茶","贵州省名牌产品","贵州十大名茶","贵州五大名茶"称号.2005年,"梵净山翠峰茶"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并注册登记成县公共品牌.2.组织与管理1992年成立县茶叶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县委书记茶园规范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