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病及其证候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_第1页
乳腺增生病及其证候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_第2页
乳腺增生病及其证候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_第3页
乳腺增生病及其证候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乳腺增生病及其证候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

乳房增生是中医学的常见病。发病率在40%以上的龄组女性中为高达75%以上。近年来,由于生活、工作节奏加快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等原因,其患病率有明显增加趋势,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乳腺增生病病因的研究已突破了内分泌失调的纯生物学观点,更注重其社会、心理等的致病性,其中许多因素与体质相关。疾病与中医体质关系的研究近来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尚未见到乳腺增生病中医体质的研究报道。本研究通过对乳腺增生病中医体质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体质与证候的相关性分析等,从疾病、体质、证候三方面综合探讨其规律。1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136例,来源于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中日友好医院体检中心的女性志愿者。纳入标准:①18周岁以上;②对调查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18岁以下;②精神疾病;③乳腺增生病;④未获得知情同意者。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40份,回收率93.3%;有效问卷136份,占发放问卷数的90.7%。336例,均为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外科乳腺病门诊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乳腺增生病诊断标准;②18周岁以上;③对调查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18岁以下;②精神疾病;③乳腺炎及乳腺癌患者;④未获得知情同意者。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问卷340份,回收率97.1%;有效问卷336份,占发放问卷数的96%。2中医证候判断及统计学处理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受试者选取见“1.1”项。采用王琦的《中医体质分类研究》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背景情况、中医体质量表、症状体征调查3个部分。前两项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后一项由调查医师通过望、闻、问、切诊察后填写并做出综合评价判断。中医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9个类型,依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ZYXH/T157-2009)进行判断。336例乳腺增生病患者,在体质调查基础上,由调查医师根据中华中医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第8次会议通过的《乳腺增生病诊断、辨证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中医证候判断。中医证型分为肝郁气滞型、痰瘀凝结型、冲任失调型3型。采用EpiData3.02建立数据库,采用双录入法录入数据,数据核对无误后导入SAS8.1。对于计量资料,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时,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分类资料,采用CMH行均值得分差值卡方检验。二分类变量的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双侧检验。3乳腺癌生计病案病例组和对照组平均年龄分别为(37.4±10.3)、(39.7±14.1)岁,两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ruskal-Wallis,χ2=1.082,P=0.298)。两组年龄分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MH行均值得分差值卡方检验,χ2=1.782,P=0.182),均以50岁以下人所占比例高。两组文化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21,P=0.027),病例组高学历人群多。两组职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33,P=0.006)。将病例组职业按专业技术人员和非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分层,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专业技术人员发生乳腺增生病的危险性是非专业技术人员的1.88倍(95%可信区间为1.23~2.86)。见表1。将12个饮食习惯(喜甘甜、喜辛辣、喜酸、喜咸、喜清淡、喜油腻、喜炙烤、喜冷喜凉、喜热、好吸烟、好饮酒、好饮茶)作为自变量,是否患乳腺增生作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挑选出喜咸、喜炙烤、喜热、好饮茶4个变量。结果显示,喜咸发生乳腺增生的危险性是其他因素的2.2倍(95%可信区间为1.023~5.118),提示喜咸是乳腺增生发病的不利因素;好饮茶发生乳腺增生的危险性是其他饮食习惯的0.536倍(95%可信区间为0.290~0.990),提示好饮茶是乳腺增生的保护因素。两组中医体质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47,P<0.01),病例组多见偏颇体质(占77.68%),对照组多见平和体质(50.74%)。乳腺增生病例组中医体质类型依次为气郁质、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瘀血质、湿热质、特禀质、痰湿质。见表2。336例乳腺增生病患者中,肝郁气滞证、痰瘀互结证和冲任失调证者分别为195(58.04%),87(25.89%),54(16.07%)例。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中医证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35.068,P=0.004)。肝郁气滞证患者前3种体质类型依次为气郁质(37.95%)、平和质(22.05%)、阴虚质(10.26%),痰瘀互结证患者依次为气郁质(29.89%)、平和质(22.99%)、气虚质(12.64%),冲任失调证患者依次为平和质(22.22%)、气虚质(20.37%)、阴虚质(18.52%)。见表3。3乳腺癌病变证候及发病机制探讨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它与疾病的发生、转归、预防、治疗等密切相关。在非病状态下和患病状态下均存在正常体质和偏颇体质。本调查结果显示,乳腺增生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具有一定的特点,其中偏颇型体质占77.68%,高于对照组的49.26%;而平和质占22.32%,低于对照组的50.74%,提示平和质是乳腺增生病的保护因素。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体质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增生病具有心身疾病的特征,与心理、情绪、性格等相关。以往有关研究结果显示,乳腺增生病与体质心理因素有关。如JansenMA等对人的个性与乳腺增生及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乳腺增生患者具有紧张、不安及易怒等个性特征。兰光华等研究发现,该病患者内向型性格占大多数。本观察结果显示,乳腺增生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以气郁质最为多见(占31.85%),可能是该病与情绪相关的主要内在影响因素。中医体质学认为,气郁质是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形成的以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为主要表现的体质状态。先天遗传、精神刺激、暴受惊恐、所欲不遂、忧愁思虑等均是气郁质的成因。姚实林对气郁质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无既往史者不易形成气郁质,而有既往史者易出现气郁质,提出“因病致郁”也是形成气郁质的重要机制。乳腺增生病患者往往对外部刺激反应敏感、强烈,在紧张、生气等情况下病情加重,无不与气郁体质相关。在虚性偏颇体质中,乳腺增生病以气虚质为主,可能与本病发病人群以中青年为主,工作压力大,容易劳累耗伤正气等后天因素有关。中医体质与证候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体质类型影响患病后的证候倾向性,二者常表现为趋同性,如阳虚质者患病后易寒化,阴虚质者患病后易热化;虚性体质者患病后易出现虚证,实性体质者患病后易表现为实证;气郁质易表现为心理情绪异常、疼痛不适感,瘀血质易好发肿瘤。本研究中观察到乳腺增生病以肝郁气滞证最多(58.04%),而且不同体质类型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存在差异(P<0.05),肝郁气滞证和痰瘀互结证患者均以气郁质为主,冲任失调患者则以气虚质为主。本病患者出现冲任失调证,一般认为主要是肾阳或肾阴亏虚所致,而体质类型则以气虚质为主,其次是阴虚质和阳虚质,表现为病-体-证的统一性和复杂性。本调查还发现,高学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易患乳腺增生病,其原因可能与高学历和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压力更大,对乳腺造成不良刺激有关。对本病与饮食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喜咸者发生乳腺增生病的危险性是其他饮食习惯的2.2倍,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好饮茶发生乳腺增生病的危险性是其他饮食习惯的0.536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