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与银行危机_第1页
信息不对称与银行危机_第2页
信息不对称与银行危机_第3页
信息不对称与银行危机_第4页
信息不对称与银行危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不对称与银行危机

在金融问题的分析中,基于信息的非对称性,银行系统的引入具有内在的逻辑。但是,银行这种金融中介的出现,并未从根本上消除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由于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具有天然的脆弱性,传染性的银行危机也就不可幸免。为防止系统性的危机发生,人类的理性就必然选择公共安全和公共保障。本文试图解析银行危机的生成机制并论证实施公共措施的理论基础。一、信息不对称和银行危机的生成机制(一)银行的质量关是使存款人获得存款的关键当不存在存款保险制度时,对于银行存款者来说,信息不对称是一个有产生实际影响的问题。因为信息不对称使他们难以确定银行资产、特别是银行贷款的质量;而一旦银行倒闭,存款者将不得不等到银行被清理之后才可获得其存款资金,而且,到那时存款人也只能收回其存款价值的一部分。信息不对称———存款者对银行资产质量的缺乏了解———导致两个结果:银行挤兑和传染效应。1、银行可能破裂的可能性根据动态经济模型,现在假定某种冲击对经济运行产生了不利影响,结果,有一定数量的银行蒙受了巨大的资产损失而变得资不抵债。再假定这些即将破产倒闭的银行占银行总数的5%,并且这一比例是公众都知道的信息。由于信息不对称,存款者无法认定他们存款的银行究竟是经营稳健的银行,还是这5%的即将破产的银行中的一员。所有的存款者都认为,他们的存款银行有可能属于后者,他们可能无法百分之百地收回其银行存款。由于银行实行的是“顺序服务原则”,即谁先来先满足谁的提款要求,存款者有强烈的冲动要首先赶赴银行提款。因为,如果他们去得稍迟,万一银行资金被别的储户提取光,他们就会空手而回。在这种情况下,不论存款人出于何种原因(无根据的或有根据的)怀疑某家银行可能倒闭,他们将立即提出存款。存款人提款越多,银行持有的储备越少,越可能倒闭。银行越可能倒闭,存款人越有理由加入到提款的行列中。这一被“循环加强逻辑”控制的过程,称为“银行挤兑”。除非采取某些措施恢复公众的信心,否则,这一过程经常以银行倒闭告终。2、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扩散效应”一般说来,存款者对银行体系运行状况的不了解会导致挤兑现象同时在好银行和坏银行发生。一家银行的倒闭使另一家银行的存款人开始怀疑他们的银行也可能成为挤兑和倒闭的受害者。于是他们立即开始对该银行挤兑。该银行倒闭可以引发对其他银行的挤兑……这一过程可以扩大直至发生全面的银行危机,导致大批银行倒闭。一家银行的倒闭会加速其他银行的倒闭,这被称为“传染效应”。在这里:第一,正是存款人提款的企图导致他们最害怕的事情发生———银行倒闭且不能偿付存款。显然对某个单个银行存款人来说,提款符合他们的最大利益,但对作为整体的存款人来说,就并非如此。这种集体非理性行为是以信息不对称作为前提的。第二,对银行倒闭的恐惧本身能够愈演愈烈,甚至迫使健康的银行倒闭。由信息条件的缺陷和不确定性导致的这种恐惧,使整体经济因为某家银行的不够稳健而遭受本不应承受的过大损失。“我们唯一必须恐惧的东西是恐惧本身”,这句话只有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才成立。(二)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在不对称的信息结构中,银行相对于存款人并不总是处于信息优势。至少在下面这个问题上银行处于信息劣势:存款人何时会提取现金以及会提取多少。当某种冲击对经济运行产生了不利影响,有一家或几家银行已经因此倒闭时,恐慌气氛就会蔓延开来。其他银行想度过难关,一般会这样做:(1)如果本行还没有遭受挤兑,就会尽力使存款人不产生本行偿付能力正在下降的预期;(2)如果本行刚刚开始遭受挤兑,就会设法使存款人相信本行是个对债务极其负责任的银行,并已经筹集到了足够多的资金满足他们的提款要求。而这两种做法都要求银行增加自身的超额储备。需要强调的是,银行的这种保护自身的愿望会增大整个银行体系陷入危机的可能性。当一家银行在银行恐慌期间要增加超额储备以避免与银行挤兑预期相联系的成本费用时,它能够运用的手段主要是:出售债务、收回贷款以增加超额储备。它的这种行为毫无疑问会导致其他银行发生存款外流,使整个银行体系中发生多倍存款收缩,结果其他银行更可能倒闭。认识到这一点后,其他银行会率先出售债务和收回贷款,以占有更多的流动性。于是,各家银行增加储备的动机导致了一场流动性争夺战。虽然单个银行的上述行动符合它们自身的利益,符合它们各自储户的利益,但会对作为整体的银行体系造成损害。这其实是一种因为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银行自身的恐慌(与已经讨论过的存款人的恐慌相对而言)。它使整个银行体系的资产萎缩,流动性分布结构恶化,倒闭银行数增加。(三)种博弈:联合,对抗,争夺笔者认为,如果把银行危机生成过程看作一场博弈,这场博弈至少是在两个层次上展开的。在第一个层次上,银行和存款人是博弈的双方;在第二个层次上,存在两种博弈,一种是存款人之间的提取存款的争夺战,另一种是银行之间的流动性争夺战。同时,在这场博弈中,存在两种信息不对称性:存款人不了解银行内部的经营情况,银行不了解存款人的提现决策。由于存在第一种信息不对称性,在第二个层次的第一种博弈中,存款人产生恐惧心理,导致银行挤兑和传染效应;由于存在第二种信息不对称性,在第二个层次的第二种博弈中,银行产生恐惧心理,导致流动性争夺战。第二个层次上的两种博弈结果反映在第一个层次上,使银行的流动性无法满足存款人的提款要求,从而导致银行危机。二、有利于实现低风险的中小企业,使企业损失有限单个银行的倒闭,即使是由于储户的非必要挤兑所引起的单个银行倒闭,所导致的损失是有限的,其后果仅相当于同样规模的非银行普通企业倒闭所产生的后果。但是,传播范围广泛的传染性挤兑所导致的整个银行体系危机,将对所有的关联银行、银行客户及整个经济带来非常严重的不利影响。(一)在另找渠道的努力下寻求成本居高不下的信贷众所周知,银行倒闭会给储户带来直接的财富损失,因而银行安全问题倍受关注。其实,银行挤兑对许多借款人也会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并最终影响到经济运行中的信用配置。从整个社会福利的角度来看,这一影响的意义远远大于储户个人所遭受的损失,尤其是考虑到传染性挤兑会引起系统风险时更是如此。由于挤兑而面临流动性困境的银行自然会被迫停止对借款人提供新的信贷,甚至还可能会提前收回现有的未到期的贷款,这对借款人是致命的一击。借款人不得不另找渠道,寻求成本高昂的信贷。在许多情况下,借款人另找信贷渠道的努力不会成功,即使借款人的营业前景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因为潜在的贷款人作为对市场危机的反应会削减信贷规模,并将资金投放于低风险资产,以减少新的信贷风险。即使借款人能够成功地从其他渠道获取资金,但获取资金的条件远不如原先的条件优越,特别是借款利率会相当高,这不仅是因为金融市场的不稳定会影响信贷风险,而且还因为银行挤兑和银行倒闭通常发生在整个经济处于滑坡之时,借款人的经营状况也处于低潮之中。其最终的结果是银行危机之后债务危机便接踵而至,从而使得经济滑坡演变为一场旷日持久的经济萧条。(二)公众高度恐惧会导致出整个银行体系的通货、借贷功能任何银行倒闭事件均会吞噬为广大公众所有、并作为广义上的货币用于各种支付的银行存款。因此,即使是单个的银行倒闭也会扰乱一定的支付业务,并引起整个货币流通量的缩减。当然,其总的影响不会太大。与此相反,系统性的银行危机对存款的吞噬则是巨大的。系统性危机发生后,如果公众发生恐慌并对整个银行体系失去信心,则危机的通货影响不容低估。如果储户将其从嫌疑银行提取的存款又存放于其认为安全稳健的银行,此时,货币流通总量不会改变,因为储户将提取的存款重新存回银行之后,就整个银行系统而言,其可支配的通货总量、储蓄资产总量以及存款负债总量均未受到影响,只是各银行机构之间各自的相应持有量发生了变化,类似一种再分配。但是在整个银行体系发生恐慌的极端情形下,储户会要求提取现金。这时,整个银行系统的流动储备就会出现净减,随之难以支持先前的存款负债水平。如果再加上有关货币当局未能提供足够的新的通货以应付银行系统的储备锐减,银行体系及借款人则会面临严重的流动性困境,货币供应总量亦会锐减。(三)资产价格下降,导致资产市场不稳定发生挤兑时,银行为了恢复流动性水平,就会立即设法将资产变现。但是,大量的资产同时涌入资产市场就会迫使资产价格下降。处理资产的银行会因资产价格的下降蒙受损失,从而使得整个危机进一步恶化。资产净值不多的银行机构会因此而陷入支付困境。与此同时,由于资产价格的暴跌,银行危机还会波及其他市场,造成巨额损失,将交易者逐出市场,最终导致更大范围的支付危机。三、预防系统风险的公共措施(一)为保证扩充性以及未尽合理分类地提供保证的“没有为市场而产生的持续注意最后贷款是中央银行在发生银行危机的情况下为那些储备资产不足的商业银行所提供的流动性支持。在发生危机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到底采取什么样的合适的政策,自从一个多世纪以前怀特·贝吉荷特提出其最后贷款的经典理论至今,争论一直没有中止。针对他那个时代周期性发生的银行危机,贝吉荷特认为,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是,银行危机发生后,中央银行应随时为银行体系提供有力的贷款支持。其中,贷款的利息应高于市场水平,带惩罚性,并应要求借款银行利用良性资产提供充分的担保。中央银行收取带惩罚性的高利息,是为了抑制私人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除非确有必要;中央银行要求私人商业银行提供高质量的担保,是为了不让后者的不良风险转移到自己身上。不过,贝吉荷特提出这些良方时的制度框架与今天的货币体系大相径庭,因为那时纸币可以自由兑换黄金。事实上,那时发生的银行恐慌表现为兑换黄金潮。如果将其位移于今天的货币体制下,则会表现为一个争相持有现钞而影响整个银行体系的银行业恐慌。因此,尽管贝吉荷特把银行危机描绘成事关整个银行业稳定性的问题,但他担忧与关注的主要是宏观性和货币性问题。他所提出的解决方法的目的仅在于说明,在短期内突然转向使用商品货币,既不会导致货币体系的毁灭,也不会导致严重的通货紧缩。因此,他并没有主张为特定的银行机构提供援助,更没有主张对可能引起的信任危机的初始事件加以防范。为了应付整个银行体系的危机所带来的通货紧缩的后果,现代中央银行不必再给单个的银行提供最后贷款,而是依靠单纯的货币公开市场操作来恢复货币总供应,且不必过分考虑该特定银行的状况。在这种情形下采取有力的矫正措施与货币政策的长远目标是一致的,因为这有助于在短暂的危机时期稳定货币供应。困难在于准确地判断什么时候是中央银行采取极端矫正措施的最佳时机。在贝吉荷特的那个时代,由于实行黄金与货币间的可兑换制度,中央银行在帮助整个银行体系渡过为期较长的深刻流动性危机方面的能力受到种种限制。那时,要消除这些限制,唯一的办法就是暂停黄金与货币之间的兑换。可是另一方面,这些限制又确保了货币纪律和物价稳定。不同的是,现代非兑换政府通货的货币体制下,当局可以随意创造基础货币。因此,除非确实是为了阻止人们将存款变换成通货,否则,在一般情况下,中央银行针对明显的危机所采取的扩充性措施定将形成通货膨胀压力并与宏观经济政策的更大目标相冲突。不过,在此情形下,中央银行为了支持市场而一般性地扩充流动性所采取的措施到底是否合适,却没有一个明晰的标准。因此,有人认为,在这方面真正的危险在于,“没有客观的标准,中央银行就难以顶住政治压力而将一段时间的金融不安定义为金融恐慌”。中央银行为对付危机所采取的上述种种措施只是其货币职能的一部分。在许多情况下,中央银行提供最后贷款只是为了支持暂时有流动性困难的银行,即使在实施货币紧缩政策的背景下也是如此。主张为单个银行机构提供最后贷款帮助的观点认为,即使是经济上能存活的银行在挤兑期间也不可能通过寻求愿意以现实价格购买资产的购买人或寻找愿意接受其资产作为担保品的贷款人的方式来渡过其流动性难关,因此此时其资产在市场上流通性差,且市场难以判断该银行的支付能力状况。于是,中央银行应采取的合适政策便是充当贷款人,随时为这些银行提供流动性资金。从理论上讲,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援助应提供给那些有支付能力,但缺乏流动性资产的银行,而不是为了阻止已失去支付能力的银行倒闭。这便产生了如何区分二者的问题。既然市场本身不能区分二者,中央银行就只有在拥有独到的信息优势的情况下才能将二者区分。为了获取那些比市场上可得到的信息更有价值的信息,中央银行有必要对商业银行业实施持续性的监管,于是,银行监管成为中央银行最后贷款职能的内在逻辑结果。不过,如果中央银行所拥有的巨大信息优势来源于其掌握内幕监管信息这一特殊地位,那么,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不将这些监管信息通过强制披露机制直接向广大公众公开呢?在监管信息通过强制披露机制向广大公众公开的情形下,市场本身便有责任来甄别银行的信誉,随之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便不再有明显的作用。无论如何,中央银行是否因其拥有监管信息而比市场更能有效地监测银行的支付能力与清偿能力,这一点是令人置疑的。评估银行支付能力的关键点在于流动性困难这一点上。当银行出现流动性困难时,由于银行资产真实价值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现存的监管信息不足以为人们提供一个清晰的指南,中央银行与市场一样,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各借款银行的经营状况予以重新评估。当银行的资产状况由于整个经济滑坡及不适当的货币政策而急剧恶化时,中央银行所获得的监管信息便不再具有多大的价值。于是,在实践中,中央银行便不再过分考虑有关银行机构的支付能力,而不得不向这些银行机构提供贷款支持,从而使自身承担很大的风险。当然,中央银行也可以通过组织资金循环,即将那些拥有足够储备的银行的流动资金循环给那些急需流动资金的银行,而自身避免风险。在这种情形下,中央银行起到了一个领导者的作用,即领导整个产业(银行界)对正在形成的危机作出集体反应,从而克服了在短时间内组织起一个合作市场的困难。英格兰银行一直保持这种组织市场救助的做法。不过,通过这种方式无法解决支付能力的不确定性问题,且参与集体市场救助的银行常常自己要随时准备承受中央银行本应承受的巨大的损失。拥有足够储备的参与银行在此类集体救助行动中得不到任何明显的好处,而只是承担那些比自己更不稳定的竞争对手的损失,因此,对将来类似的集体救助行动就会消失,而由中央银行单独充当最后贷款人。总之,没有监管方面的种种限制,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相当于一个安全网,并对整个社会产生腐蚀性影响,因为最后贷款这种做法其实质是用公共资金去支持一个本应解散的银行而使其继续存活。同时,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制度对那些本身具有支付能力的银行也产生消极的影响,因为这些银行本可自己拥有较高的流动储备以防不测,而现在却依赖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制度,将中央银行所提供的最后贷款作为其日常流动性需求的支持性来源。为了防止中央银行最后贷款制度的这些负面效果,有必要从监管的角度就银行的流动性和支付能力制定一套强制性标准。(二)银行监管的预防作用最后贷款制度的目的在于消除银行挤兑事件带来的破坏性影响,而存款保险制度的宗旨则在于事先有效地防止此等破坏性影响。存款保险制度的实质在于:即使银行倒闭了,国家仍担保全额支付储户在此银行的存款。这种公共担保可以彻底消除引起银行挤兑的心理因素。存款保险制度既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默示的,但要充分发挥作用,它必须保护全额兑付储户的存款,当然,在极其特殊的情形下可以例外。存款保险制度的问题在于,该制度本身容易削弱市场自律,并引发银行业的“道德风险”。银行会因该制度的存在而乐于从事一些高风险的、不稳健的营业行为。一家相对于其资产组合规模而言拥有较少资本的银行,或一家拥有高风险的资产组合的银行,在通常情况下难以拥有存款客户,除非向其存款客户支付很高利率的利息作为额外风险的补偿。相反,当国家对存款毫无保留地担保后,同一银行只需在无风险利率的基础上稍加一点成本(如支付额外边际利息或比其安全的竞争对手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等)即可吸引大量储户,因为在存款保险制度的保证下,储户不再关注银行支付困境的风险。背靠存款保险制度,银行特别是那些存活希望早已渺茫的银行,尽量降低其资本资源,而加大资产组合的风险度。虽然这种做法大大增加了其失去支付能力的可能性,但最大限度增加了银行所有人的利润,原理十分简单;如果这种做法取得成功,银行所有人便从风险投资中获得超额利润;如果失败了,银行所有人仅承受有限的资本损失。另一方面,银行倒闭时因补偿储户而形成的剩余成本转嫁给了存款保险人,因为存款保险人承保并资助了银行的种种风险行为。银行的上述做法还给那些激进、敢于冒险的银行带来一种比较优势,这些敢于冒险的银行在整个经济蒸蒸日上的时期比那些相对保守的银行比较起来其发展速度要快得多。为了消除存款公共担保制度带来的道德风险,便有必要将存款保险制度改造成一种真正的保险单制度,即银行向存款保险人支付的保费取决于其资本头寸、资产组织质量等风险特征。不过,这在实际操作中无法实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