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中国古代修辞学方法论
一对中国古代修辞学的反思20世纪初,中国现代文艺在中西文化的融合和影响下逐渐形成。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现代修辞学从它诞生之日起,过多地受西方修辞理论的影响。袁晖指出:“龙伯纯的《文字发凡》(1905年)和汤振常的《修词学教科书》(1905年),“是最早吸取外国先进修辞理论的两本新著,”是“外国修辞理论滋养出的两片新芽”。(P26)唐钺的《修辞格》(1923年)较多地模仿西方修辞学理论。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1932年)是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应该说,陈氏在写《修辞学发凡》时是十分注重对中国古代修辞学遗产的继承的。他在《修辞学发凡》中说:“无论中的外的古的,都只能备作我们的参考。”并从浩如烟海的典籍中,精选出100多个作者的有关修辞论述约170段,加以评析。在对修辞现象的描述中,注意了“民族的分类”。他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两大分野说和“以语言为本位”的修辞观。可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修辞学的论著没有超过陈氏的《修辞学发凡》。自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改革开放,人们开始对修辞学研究不断反思。反思之一是:修辞学的品位与社会功能。为什么修辞学被认为品位不高?为什么其社会功用不大?按理,修辞学是研究如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语言表达与社会交往乃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相关。而尽管有不少人研究修辞,且出了不少论著,但并没有引起社会应有的重视,这不能怪社会公众,应该从修辞学研究的薄弱环节中找原因。反思之二是:修辞学究竟是否“以语言为本位”?众所周知,中国古代修辞学并不是一门独立的语言学科,修辞学的丰富资源往往与文学、文章学、逻辑学等的研究成果混杂在一起的。自20世纪初受西方语言学影响而诞生的中国现代修辞学,在解释修辞现象、抽象修辞规律时,逐渐有了“以语言为本位”的修辞观。特别受结构主义的影响,修辞研究注重了语言表达形式。如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同义形式选择说。而一些修辞学者认为修辞学不属语言学科。反思之三是:对两大分野说的重新认识与评价。我们认为,两大分野说及以修辞格为中心的修辞学体系,在历史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特别时代的产物。我们一方面要承认它曾有的辉煌,另一方面要有超过意识,要有新的思路。反思之四是:如何继承中国古代修辞学的传统。自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结束,我国修辞学界一些学者认为,修辞受民族文化的影响与制约,修辞学研究不能老是跟在西方语言学理论后边转。要从广阔的民族文化背景中考察、解释修辞现象,建立具有民族特色、受社会欢迎的修辞学理论体系。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重视对中国古代修辞学的继承。如王希杰指出:“‘修辞立其诚!’这是中国传统修辞学的精髓所在。”(P118)李廷扬认为:“修辞学的传统是‘五四’时期在向西方学习的热潮中,从西方、日本搬来规范汉语修辞的传统。这个传统深深烙下了西方语言学的印记。”李氏主张建立美辞学,他说:“美辞学的‘传统’,则是中国古代文论、诗论、诗话、词话等文艺研究的传统。”(P19)中国古代修辞学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与亚里士多德所开创的西方修辞学有着不同的传统。受汉文化的影响与制约,中国古代修辞学有自己的方法与方法论原则。认识其独特的方法与方法论原则及其浓郁的文化底蕴,对于继承中国古代修辞学传统,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修辞学,是有启迪的。二中国古代修辞学研究方法与西方学术研究相比,中国古代修辞学研究方法有哪些特征呢?(一)认知对象的功能中国古代学者受天人合一观的影响,善于从整合的角度而不是元素分析的角度来谈修辞。故其研究,往往把认知对象看成是一个整体,强调认知对象的整体功能与动态的人文功能。受群体价值趋向的影响,注意认知对象元素之间的协调与和谐,而不是对认知对象元素的理性的分析。故中国古代修辞学在提出概念、建立范畴时,往往具有整合性特点,而且往往与文学、文章学、训练学、逻辑学的研究混杂在一起,从现代目光看,修辞学处于附庸地位。但从古人目光看,修辞的研究,并不单纯是语言因素的研究,它与文学、美学、文章学等是整合在一起的。(二)修辞是立其诚,不搞高度和以坦观事为本中国古代学者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往往从社会功能来研究修辞现象,而不仅仅把修辞看成是一种技巧。《周易》的《乾·文言》说:“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这是中国修辞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修辞”的术语。唐代孔颖达的解释是:“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者,辞为文教,诚为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故云居业也。”根据孔颖达的解释,“修辞立其诚”有三层含义:一是在内,修辞要诚,诚心诚意,不搞诡辩,不颠倒是非。二是在外,起教化作用。三是内外相辅,功业可居。孔子主张“情欲信,辞欲巧”(《礼记·表记》),认为“辞达”、“辞巧”必须服从仁德礼义。孔子指出:“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乱德。”刘勰说:“泛论君子,则云‘情欲信,辞欲巧’:此修身贵文之征也。”(《文心雕龙·征圣》)东汉王符认为:“诗赋者,所以颂善丑之德,泄哀乐之情也。故温雅以广义,兴喻以尽意。”“教训者,以道义为本,以诡丽为末”。(《潜夫论·务本》)中国古人在观察、分析修辞现象时,往往注重修辞的社会功能,把修辞与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社会风气、个人修养密切联系起来。而自亚里士多德所开创的西方修辞学,一开始就与诡辩术密切联系起来。尽管亚里士多德把修辞看成是一种劝说的手段的能力,在其修辞理论体系中也有宣德演说的内容,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修辞学被看成诡辩术。在古希腊,因法庭陪审员常常忽视证据和事实,过多地听取诉讼当事人由别人代笔的花言巧语。盛永生指出:“为争取诉讼的胜利,撰写演讲稿和讲授诡辩术便成为一些语言学家的专业。”(P103)可见西方修辞学的诡辩术特质,是与当时社会需要有关的。(三)保持“望”与“理念”的结合中国古代修辞学在观察修辞现象时,注重个人的感性的体悟,而不是理性的分析与抽象。这种主体对客体的体验与感悟,往往重视特定语境的审美情趣及美学效果。最突出的表现,是印象评点。如词语的锤炼,杜甫、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都非常重视。陶渊明《饮酒二十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人认为应把“见南山”改为“望南山”,苏轼在《题渊明饮酒后》中指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黄庭坚提出“点铁成金说”。古人写诗求佳句,并要求佳句中的词语推敲。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贾岛的“僧敲月下门”的“敲”,历来被传为佳话,姚亚平指出:中国传统的修辞研究方法有其特点:“第一,就事论事;第二,以人为据,以结论为据;第三,印象评点。”这种印象评点的修辞研究往往只重视局部的片断的富于特征的细节。体悟性的修辞研究的长处是对局部、独特的认知对象观察、分析比较细致,给人们的写作与阅读以启迪。缺点是很难从独特的认知对象中抽象出普遍性规律,对人们修辞活动加以指导。(四)中国古代修辞学的方法论特点中国古代修辞学在研究手段上,善于以意象来说明修辞范畴、分析修辞现象。如皎然在《诗式》中辨体时说:“高:风韵切畅曰高。逸:体格闲放曰逸”。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谈雄浑、冲淡、纤、沉著、高古、典雅、洗炼等24种风格时,采用意象描绘来说明。如在论述“洗炼”时说:“犹矿出金,如铅出银,超心炼冶,绝爱淄磷。”韩愈在《答李翊书》中谈到“气”与“言”时说:“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比与声之高下者皆宜。”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修辞学在分析修辞现象、抽象修辞规律时,并不注重对修辞概念作理性的限定,而用意象来描写,故其概念或术语虽具有形象性与感受性,但亦具有模糊性。纵观中国古代修辞学方法的特质,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方不同的修辞学传统,不同的文化底蕴与学术形成。与西方修辞学传统相比,中国古代修辞学方法有其灿烂光辉的一面,也有不足之处。尽管中国古人从不明确地谈修辞的方法与方法论原则,从其修辞方法与方法论中确实存在着特有文化形态的精华。这就是:1.强调修辞主体的素质、情感及对认知客体的感悟。2.强调修辞的文化价值与交际功能,特别是进德居业的功能。3.强调修辞主体对认知客体的整体感受,及修辞范畴的和谐互转、辩证统一。因其方法论的影响,中国古代修辞学有不同于西方修辞学的特质和内容。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修辞学具有伦理性特质。修辞不是一种单纯的技巧,而与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社会风气、人的修养密切联系在一起。可以说,这是中、西方修辞学最大的区别。修辞活动的动态研究及整体研究,而不是静态的理性的条分缕析。故重视修辞活动的气韵研究,语言风格研究,特定语境中词语运用的研究等。追求与崇尚美辞和话语的含蓄,是中国古代修辞学又一个特点。有人指出,对于语言形式美的追求在中国是一个从未中断过的传统。当然,因方法论的影响,中国古代修辞学也有不足。因修辞学方法的整合性、体悟性及意象性,修辞学并未独立成为一门学科,修辞研究往往与文学、文章学等的研究混杂在一起,处于附庸地位。其次,中国古代修辞学的基本范畴比较模糊,如“文”、“质”、“气”、“神”、“韵”、“辞”、“象”、“言”等没有明确的界说。三继承古代修辞学传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诞生于20世纪初的中国现代修辞学,建立了修辞学体系,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最大的弊病,是没有很好地继承古代修辞学传统。关于这一点,近几年来不少修辞学者提出了批评。那么,如何继承古代修辞学传统,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修辞学体系呢?(一)是坚持二元对待、互转统一对方法(method)和方法论(methodology)的高度重视,是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科学方法是有层次的。德国古典哲学把认识分为三个层次,即感性、知性和理性。我国有些专家认为,唯物辩证法和逻辑思维规律属于方法论的第一层次;通用的科学方法如归纳、演绎等属于第二层次;而各学科各专题所特有的具体方法属第三层次。据此,对修辞学的方法与方法论提出一些看法:第一,继承中国古代修辞学的传统,用辩证的动态的观点与方法研究修辞现象。古代修辞学虽没有明确修辞的范畴与命题,论述带意象性和模糊性,但它注重对认知对象的整体把握,重视范畴与范畴之间、命题与命题之间的对立辩证、和谐互转的关系。如刘勰在谈“文”与“质”的关系时,指出“文附质”、“质待文”(《文心雕龙·情采》)。曹丕在谈文体特点时指出:“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典论·论文》)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学者常以二元对待、互转统一的观点来界定和描写修辞范畴。如“文”与“质”,“气”与“言”,“虚”与“实”、“平”与“仄”、“辞”与“情”等。朱熹认为:“天下之物,未尝无对。有阴便有阳,有仁便有义,有善便有恶。”老子曾指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故中国修辞学传统注重认知对象的关系的和谐及辩证对立。故我们应继承这一传统,以辩证的动态的观点来分析修辞现象,抽象修辞规律。第二,重视中国古代修辞学研究的人文性。西方修辞学传统,是把修辞看成一种技巧,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把修辞术看成是一种诡辩术。而中国古代修辞学从来没有单纯把修辞看成是一种技巧,往往把修辞与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紧密联系起来,注重修辞的人文性,强调修辞主体的气质、情感、道德与修辞客体的关系。换言之,中国古代的修辞学,是人文化的修辞学,道德化的修辞学。修辞活动与社会的文明、社会风气有关。显然,中国古代修辞学的伦理性,与西方修辞学的形式化、技巧化,是有质的区别的。20世纪诞生的中国现代修辞学,恰恰忽视了这一传统,尽管在形式化、“科学化”的道路上大大前进了一步,但是由于丢掉了古代修辞学的传统,忽视修辞学的民族性与人文性,故修辞学研究未能考虑社会功用,也未能体现汉语特色。李廷扬指出:“现代修辞学虽然为美辞艺术在语言形式方面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它斩断了面向科学、面向社会、面向人生的‘源头活水’,偏离了中国古代‘修辞’的传统,真正走进了作茧自缚的象牙之塔,并留下了许多令人困惑,不能自圆其说的矛盾。”(P19)李氏的批评是尖锐的,但也是令人深思的。第三,因文化背景不同,中国古代修辞学的学术形态、研究方法与西方修辞学有很大差别。我们既不能一味模仿西方修辞学理论方法而忽视继承中国古代修辞学传统,也不能一味继承古代修辞学传统而忽视对西方修辞学理论方法的借鉴。为此,我们认为,要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受社会欢迎的修辞学,首先必须继承中国古代修辞学的传统,体悟古代修辞学的学术形态及方法。这一方面是对诞生于20世纪初的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历史之反拨”,纠正其过分西化的倾向;另一方面是因为修辞学应体现民族特点,应有其历史的继承性。其次,对中国古代修辞学学术形态中好的东西应继承、吸取,而其中一些不适合时代要求的东西应坚决舍去不用。再次,要借鉴西方修辞学中一些理论方法,但决不能人云亦云,老是跟在后边转。(二)对中国的礼貌语进行了调整,这也是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受两大分野说的影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修辞学内容和体系是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两大板块,以后有的加上语体。尽管有的修辞学著作对此有所突破,但一般的修辞教材,并没有冲破上述框架。王希杰的《修辞学通论》(1996年),是一本有理论深度的修辞学专著,书中以四个世界(语言世界、物理世界、文化世界、心理世界)来解释修辞现象,其内容和体系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修辞学内容和体系如何体现民族特点,笔者谈几点看法。第一,要重视修辞学的伦理性。“修辞立其诚”是中国古代修辞学的传统,也是中国古代修辞学的精髓所在。古代修辞学以“诚”为核心,有诚敬性、向善性等特点。故修辞学研究中要重视研究交际中的礼,重视修辞与伦理道德的关系。有的学者提出修辞的得体性原则,指出语言交际双方应从诚恳的态度、良好的愿望出发来组织话语,以保证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要讲合作精神,平等待人,尊重交际对象。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重视修辞学的伦理性,就必须重视现代礼貌语的研究。中国是礼仪之邦,素来重视礼仪和礼貌语。古代礼貌语有多种形态,最主要的是敬语(贵府、令兄、贤弟、足下、圣上)和谦语(鄙人、愚见、小可、微臣、寒舍)。建立现代汉语的礼貌语系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尽管目前已有一些社会生活中最常见的礼貌语,如“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分别代表问候、致谢、致歉、告别四种礼貌行为,但还不够。应研究现代汉语礼貌语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