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观察类实验复习》_第1页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观察类实验复习》_第2页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观察类实验复习》_第3页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观察类实验复习》_第4页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观察类实验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P26)1.实验原理:

________+DNA→呈现____色;________+RNA→呈现____色2.步骤①取口腔上皮细胞。将口腔上皮细胞放于__________________(0.9%的生理盐水,蒸馏水),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②水解。加入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P26)1.实验原理:

________+DNA→呈现____色;________+RNA→呈现____色2.步骤①取口腔上皮细胞。将口腔上皮细胞放于__________________(0.9%的生理盐水,蒸馏水),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②水解。加入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基绿绿吡罗红红0.9%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中能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生命活动,而蒸馏水会使细胞吸水涨破。8%的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③冲洗涂片。用_________冲洗载玻片10s。④染色。用_____________染色剂染色5min。⑤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3.实验现象:

_______部分被染色绿色,________部分被染成红色。4.实验结论:

_______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_______主要分布在

细胞质中。③冲洗涂片。用_________冲洗载玻片10s。④染色。用_____________染色剂染色5min。⑤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3.实验现象:

_______部分被染色绿色,________部分被染成红色。4.实验结论:

_______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_______主要分布在

细胞质中。缓水流甲基绿吡罗红细胞核细胞质DNARNA总结:几种试剂在试验中的作用试剂作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保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①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②使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分开蒸馏水①配制染色剂;②冲洗载玻片1.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实验中应分别加入甲基绿和吡罗红B.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C.该实验用口腔上皮细胞而不用叶肉细胞,是因为叶肉细胞不含RNAD.盐酸有利于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分开,不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及时练习1.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实验中应分别加入甲基绿和吡罗红B.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C.该实验用口腔上皮细胞而不用叶肉细胞,是因为叶肉细胞不含RNAD.盐酸有利于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分开,不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B及时练习2.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再用吡罗红染液B.用8%的盐酸的目的之一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使DNA水解C.酒精灯烘干载玻片,可迅速杀死细胞,防止细胞死亡时溶酶体对核酸的破坏D.用高倍显微镜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呈绿色的细胞质和呈红色的细胞核2.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再用吡罗红染液B.用8%的盐酸的目的之一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使DNA水解C.酒精灯烘干载玻片,可迅速杀死细胞,防止细胞死亡时溶酶体对核酸的破坏D.用高倍显微镜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呈绿色的细胞质和呈红色的细胞核C(三)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P97)1.实验原理:提取: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溶解色素

分离:因溶解度不同而扩散速度不同,扩散速度与溶解度呈________2.实验步骤(1)提取色素。

①研磨。_______叶片剪碎,加少许二氧化硅(作用:_________)、碳酸钙(作用:____________)、10ml无水乙醇(作用:_________)。②过滤。③收集滤液。(三)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P97)1.实验原理:提取: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溶解色素

分离:因溶解度不同而扩散速度不同,扩散速度与溶解度呈________2.实验步骤(1)提取色素。

①研磨。_______叶片剪碎,加少许二氧化硅(作用:_________)、碳酸钙(作用:____________)、10ml无水乙醇(作用:_________)。②过滤。③收集滤液。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正相关绿色研磨充分保护叶绿素溶解色素(2)制备滤纸条。长10cm、宽1cm,一端剪去两角,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3)画滤液细线。滤液细线要求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干燥后,重复一两次(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将滤纸条轻轻插入________中,滤液细线不能没过层析液(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用培养皿盖住烧杯。(2)制备滤纸条。长10cm、宽1cm,一端剪去两角,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3)画滤液细线。滤液细线要求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干燥后,重复一两次(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将滤纸条轻轻插入________中,滤液细线不能没过层析液(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用培养皿盖住烧杯。直细齐使分离出的色素带平整不重叠使分离出的色素带清晰分明色素分离层析液防止色素直接溶解到层析液中3.实验现象。滤纸条上呈现______________

的色素带。由上往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现象异常分析异常现象原因分析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

滤纸条色素带重叠滤纸条无色素带3.实验现象。滤纸条上呈现______________

的色素带。由上往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现象异常分析异常现象原因分析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

滤纸条色素带重叠滤纸条无色素带四条宽度不同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3.实验现象。滤纸条上呈现______________

的色素带。由上往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现象异常分析异常现象原因分析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

滤纸条色素带重叠滤纸条无色素带四条宽度不同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①未加石英砂(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

②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滤液色素(叶绿素)太少;

③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乙醇,提取浓度太低(正确做法:分次加入少量无水乙醇);

④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被破坏①滤液细线不直;②滤液细线过粗①忘记画滤液细线;②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

且时间较长,色素全部溶解到层析液中(1)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在95%乙醇中加入无水Na2CO3后可提高色素的溶解度()(2)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可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正误判断(1)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在95%乙醇中加入无水Na2CO3后可提高色素的溶解度()(2)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可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正误判断1.下列用鲜菠菜进行色素提取、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应该在研磨叶片后立即加入CaCO3,防止酸破坏叶绿素B.即使菜叶剪碎不够充分,也可以提取出4种光合作用色素C.为获得10mL提取液,研磨时一次性加入10mL乙醇研磨效果最好D.层析完毕后应迅速记录结果,否则叶绿素条带会很快随溶液挥发消失选择题1.下列用鲜菠菜进行色素提取、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应该在研磨叶片后立即加入CaCO3,防止酸破坏叶绿素B.即使菜叶剪碎不够充分,也可以提取出4种光合作用色素C.为获得10mL提取液,研磨时一次性加入10mL乙醇研磨效果最好D.层析完毕后应迅速记录结果,否则叶绿素条带会很快随溶液挥发消失选择题C2.提取光合色素,进行纸层析分离,对该实验中各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未见色素带,说明材料可能为黄化叶片B.色素始终在滤纸上,是因为色素不溶于层析液C.提取液呈绿色是由于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较多D.胡萝卜素处于滤纸条最上方,是因为其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最高2.提取光合色素,进行纸层析分离,对该实验中各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未见色素带,说明材料可能为黄化叶片B.色素始终在滤纸上,是因为色素不溶于层析液C.提取液呈绿色是由于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较多D.胡萝卜素处于滤纸条最上方,是因为其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最高C3.某同学在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进行了以下操作:①将5g新鲜菠菜叶片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入无水乙醇后直接进行研磨;②将预备好的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在距这一端1cm处用钢笔画一条横线;③为增强实验效果,将滤液细线画粗些;④将滤纸条画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让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中。

该同学的操作有误的是()A.① 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③④3.某同学在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进行了以下操作:①将5g新鲜菠菜叶片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入无水乙醇后直接进行研磨;②将预备好的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在距这一端1cm处用钢笔画一条横线;③为增强实验效果,将滤液细线画粗些;④将滤纸条画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让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中。

该同学的操作有误的是()A.① 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③④D4.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4.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B5.下列有关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功能验证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色素之所以能够在滤纸上分离开的原因是不同的色素分子大小不同B.实验中要注意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目的是避免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C.将叶绿体色素提取液装入试管,让一束白光穿过该滤液后再经三棱镜对光进行色散,光谱的颜色明显减弱的是绿光D.提取的叶绿素溶液,给予适宜的温度、光照和CO2可进行光合作用5.下列有关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功能验证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色素之所以能够在滤纸上分离开的原因是不同的色素分子大小不同B.实验中要注意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目的是避免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C.将叶绿体色素提取液装入试管,让一束白光穿过该滤液后再经三棱镜对光进行色散,光谱的颜色明显减弱的是绿光D.提取的叶绿素溶液,给予适宜的温度、光照和CO2可进行光合作用B6.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改进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应向培养皿中倒入层析液B.应将滤液滴在a处,而不能滴在b处C.实验结果应得到四个不同

颜色的同心圆(近似圆形)D.实验得到的若干个同心圆

中,最小的一个圆呈橙黄色6.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改进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应向培养皿中倒入层析液B.应将滤液滴在a处,而不能滴在b处C.实验结果应得到四个不同

颜色的同心圆(近似圆形)D.实验得到的若干个同心圆

中,最小的一个圆呈橙黄色D(一)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P47)1.实验原理(1)植物的______部位细胞中含叶绿体,可以用高倍显微镜直接观察它的_______和_______。(2)线粒体_______,用________染色后,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该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____细胞染料,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_______,而细胞质接近_______。(一)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P47)1.实验原理(1)植物的______部位细胞中含叶绿体,可以用高倍显微镜直接观察它的_______和_______。(2)线粒体_______,用________染色后,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该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____细胞染料,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_______,而细胞质接近_______。绿色形态分布无色健那绿活蓝绿色无色2.实验步骤(1)叶绿体的观察:制片滴: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____。取:用镊子取一片藓类______并放入清水中,或取菠菜

叶稍带些______________。↓盖:盖上________。低倍镜观察:在低倍镜下找到_______细胞↓高倍镜观察:在高倍镜下,观察叶绿体的______和______情况2.实验步骤(1)叶绿体的观察:制片滴: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____。取:用镊子取一片藓类______并放入清水中,或取菠菜

叶稍带些______________。↓盖:盖上________。低倍镜观察:在低倍镜下找到_______细胞↓高倍镜观察:在高倍镜下,观察叶绿体的______和______情况清水小叶叶肉下表皮盖玻片叶肉形态分布(2)线粒体观察:制片滴: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________。刮:用消毒牙签在已漱净的__________上轻轻刮下碎屑。

涂:将牙签上的碎屑涂抹于_______中。↓盖:盖上盖玻片。低倍镜观察:找到口腔______细胞↓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呈________,细胞质接近无色(2)线粒体观察:制片滴: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________。刮:用消毒牙签在已漱净的__________上轻轻刮下碎屑。

涂:将牙签上的碎屑涂抹于_______中。↓盖:盖上盖玻片。低倍镜观察:找到口腔______细胞↓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呈________,细胞质接近无色健那绿染液口腔侧壁染液上皮蓝绿色3、小结:实验材料的选取与处理(1)材料选取:依据观察对象选择合适的材料。①观察叶绿体:选用细胞内叶绿体数量较少、体积较大、叶片薄的植物。②观察线粒体:选择无色细胞如口腔上皮细胞。(2)材料处理:根据不同材料,不同观察对象做不同材料处理,如浸泡、染色、解离、保持生活状态等。该实验要保持细胞的生活状态,临时装片随时保持有水状态。观察线粒体需染色。(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P61)1、实验原理(1)一个处于外界溶液中的__________细胞和外界溶液构成一个

______系统。_________相当于一层半透膜,_______具有一

定的浓度,与外界溶液能够产生________。(2)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_____。(3)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渗透______,进而

发生__________。(4)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渗透______,发

生______________。(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P61)1、实验原理(1)一个处于外界溶液中的__________细胞和外界溶液构成一个

______系统。_________相当于一层半透膜,_______具有一

定的浓度,与外界溶液能够产生________。(2)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_____。(3)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渗透______,进而

发生__________。(4)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渗透______,发

生______________。成熟植物渗透原生质层细胞液浓度差大失水质壁分离吸水质壁分离复原2.实验步骤3.小结:(1)实验选材:①选用的植物细胞要有中央大液泡,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明显;②细菌细胞也能发生质壁分离,但现象不明显;③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不发生质壁分离现象。(2)实验试剂的使用:①若使用浓度过高的蔗糖溶液,则质壁分离现象明显,但不能复原,因为溶液浓度过高,使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②若使用质量浓度为1mol·L-1的KNO3溶液,因为K+和NO3-均可被细胞吸收,使细胞液浓度增大,所以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③若使用质量浓度为1mol·L-1的醋酸溶液,则不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因为醋酸能杀死细胞,使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3)操作注意事项: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状态时,时间不要过长,以免细胞因长期处于失水状态而死亡,影响复原现象的观察。【习题】

某小组确定研究课题:探究植物细胞外界溶液浓度与质壁分离的关系。该小组选用水生植物黑藻作为实验材料,并作实验假设:如果将其叶片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其细胞失水量随着外界溶液浓度增加而增加。该小组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如下:配制质量分数为10%、20%、30%的蔗糖溶液,分别盛于培养皿中。从黑藻茎上取下叶片,用吸水纸吸干叶片上的水分,并制成装片,显微镜下观察,选取5个细胞测量其A、B(如图A为细胞的长度,B为原生质体长度)。请你参与设计、分析。(1)该小组同学根据记录数据作曲线如图。请你就该结果作分析并得出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该小组同学根据记录数据作曲线如图。请你就该结果作分析并得出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A值越小,说明质壁分离程度越大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B/A值下降,说明质壁分离程度随外界溶液浓度增大而增大质壁分离程度(细胞失水量)随着外界溶液浓度增大而增加(2)讨论:如果要说明上述质壁分离现象是由于相应浓度的外界溶液引起的,而非细胞本身的原因,应如何设计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清水当中,发现细胞液泡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在渗透吸水,细胞能否无限吸水?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低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现细胞液泡体积也在增大。当液泡体积不再增大时,细胞液浓度是否一定和外界溶液浓度相等?________。(2)讨论:如果要说明上述质壁分离现象是由于相应浓度的外界溶液引起的,而非细胞本身的原因,应如何设计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清水当中,发现细胞液泡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在渗透吸水,细胞能否无限吸水?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低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现细胞液泡体积也在增大。当液泡体积不再增大时,细胞液浓度是否一定和外界溶液浓度相等?________。设置清水对照组,观察清水中的黑藻细胞,确认细胞形态正常,无质壁分离现象。不能细胞壁对原生质层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不一定(三)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P115)1、实验原理(1)高等植物____________的分生区细胞__________较旺盛。(2)细胞核内的染色体(质)易被______染料(如龙胆紫溶液)染成

___色。(3)细胞的分裂是_______进行的,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

______显微镜观察细胞内________的存在状态,判断处于

______________的细胞。(三)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P115)1、实验原理(1)高等植物____________的分生区细胞__________较旺盛。(2)细胞核内的染色体(质)易被______染料(如龙胆紫溶液)染成

___色。(3)细胞的分裂是_______进行的,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

______显微镜观察细胞内________的存在状态,判断处于

______________的细胞。根尖、茎尖有丝分裂碱性深独立高倍染色体不同分裂时期2、实验步骤(1)根尖培养:课前几天,将洋葱放在盛满______的广口瓶上,

底部__________,于______地方培养。(2)装片制作:待根长约_______时,①取材:剪取洋葱根尖_____________。②解离:解离液:____________的混合液。解离时间:3min~5min。解离程度:____________。③漂洗:漂洗时间:约10min。漂洗目的:洗去________。④染色:染色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时间:3min~5min。⑤制片:用镊子将(以上处理过的)根尖放在_______上,加一滴______,并用镊子尖_____________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________,用拇指轻轻按压,使细胞__________。2、实验步骤(1)根尖培养:课前几天,将洋葱放在盛满______的广口瓶上,

底部__________,于______地方培养。(2)装片制作:待根长约_______时,①取材:剪取洋葱根尖_____________。②解离:解离液:____________的混合液。解离时间:3min~5min。解离程度:____________。③漂洗:漂洗时间:约10min。漂洗目的:洗去________。④染色:染色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时间:3min~5min。⑤制片:用镊子将(以上处理过的)根尖放在_______上,加一滴______,并用镊子尖_____________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________,用拇指轻轻按压,使细胞__________。清水接触水面温暖5cm2mm~3mm盐酸和酒精根尖酥软解离液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载玻片清水分散开载玻片把根尖弄碎(3)观察:

①低倍显微镜观察:找到根尖_______,细胞呈______形,排列_______。②高倍显微镜观察:观察并辨别出________期的细胞;寻找各分裂期的细胞,观察染色体____________特点;记录视野中各时期的________。(4)绘画:绘出植物细胞_____________期简图。(3)观察:

①低倍显微镜观察:找到根尖_______,细胞呈______形,排列_______。②高倍显微镜观察:观察并辨别出________期的细胞;寻找各分裂期的细胞,观察染色体____________特点;记录视野中各时期的________。(4)绘画:绘出植物细胞_____________期简图。分生区正方紧密分裂中形态和分布细胞数有丝分裂中3、小结:易误点拨(1)培养根尖时,要经常换水,目的是增加水中氧气,防止根进行无氧呼吸造成根的腐烂。(2)严格控制解离时间,若过短,压片时,细胞不易分散开;若过长,导致解离过度,无法取出根尖。(3)漂洗染色顺序不能颠倒,否则解离液中盐酸会干扰染色效果。(4)在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动态变化,因为对根尖进行解离时,细胞已被杀死。1.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有丝分裂的实验的评价合理的是()A.剪取洋葱根尖2~3mm,因为该区域属于根毛区,细胞有丝分裂旺盛B.该实验步骤中唯一错误的是在

②和③之间缺少用清水漂洗这一环节C.在观察的图像中,b属于分生

区的细胞,细胞已死亡D.若用图中b区域的细胞观察质

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现象明显【习题】1.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有丝分裂的实验的评价合理的是()A.剪取洋葱根尖2~3mm,因为该区域属于根毛区,细胞有丝分裂旺盛B.该实验步骤中唯一错误的是在

②和③之间缺少用清水漂洗这一环节C.在观察的图像中,b属于分生

区的细胞,细胞已死亡D.若用图中b区域的细胞观察质

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现象明显【习题】C2.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三位实验人员制作洋葱根尖装片的操作步骤(“+”表示操作,“-”表示未操作)如下表所示:则甲、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