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读后感_第1页
李玫瑾读后感_第2页
李玫瑾读后感_第3页
李玫瑾读后感_第4页
李玫瑾读后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玫瑾《成长中的心理问题》观后感近日有幸与老师和家长们一起观看了李玫瑾专家的讲座,看后如同醍醐灌顶,本来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教育的差异还是很大的,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所得所获。有关幼儿的教育,也许大部分有孩子的家长都能讲出一套理论,这些在真枪实弹中总结出来的理论都是非常实际且非常实用的,这是生活积累的成果。然而,等这些教育经验积累下来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已经长大了,毕竟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家庭教育是门学问,需要智慧和技巧,需要探讨,更需要不停学习,所有的一切都得做在前面,而不是发现问题再去处理,由于孩子的心理问题是有滞后性的,那么怎样发挥心理影响力,科学地教育孩子呢,在这里李玫瑾老师专家给了我们全面又深刻的答案。李玫瑾专家,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专家,硕士导师。其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对小朋友心理有精确独到的见解。李专家从人性开始讲起:“人之初,性本善,绝大多数的家庭是健全的,温馨的……;绝大多数的父母是爱孩子的,善于教育孩子的……;,绝大多数的孩子是懂事的,可爱的……然而,仍有例外……”引出了“家庭健全不等同于家庭教育这个观点,这也是诸多家长理解上的误区,我和爱人每天都陪着他/她,他/她的性格怎么会这样?这里就出现了问题的要点,父亲妈妈每天都在陪伴,只能叫做家庭健全,并不是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应当作为一门学科来好好学习研究,其重要的基本理念包括如下7个方面:1心理问题滞后反应;2孩子的问题大人造就;3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4人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5性格才决定孩子的命运;6家庭教育的要点。先说第1点,由于人的心剪发展有次序性,行为问题的体既有滞后性,任何生命都是一种过程,任何过程均有开始,生命发展是轨迹式,人的命运取决于初期,因此人在成年后出现的问题都会在未成年时期找到原因。李专家举了几种例子,这是我们目前这群1宝的家长还没波及到的,不过隐隐感觉到了这个问题很严重,由于往往出现了“果”再去寻“因”,由于成长的唯一性,因此意义就不大了。第2点,未成年人是被动弱者,这决定“他的问题身边成人造就”,也就是说未成年人的问题,往往是监护人的问题,例如说孩子的胃口是喂出来的,孩子的脾气是带出来的,孩子的观念是唠叨出来的,孩子的残忍是孤弱无助熬出来的,孩子的无耻是百般迁就溺出来的,虽然孩子出走、自杀、犯罪,看似是孩子的选择,却都是父母行为的成果。这些道理其实我们都懂,就像老人常说的“三岁看老”,你给她/他用的、吃的、对以及他说的话会影响他一辈子的。讲道理的时候大家都头头是道,不过这背后所引起的问题,也许真没几种人想过,更不会想到也许引起出这样严重的后果,由于成人的问题更轻易“想当然”接受他们乐意看见的。作为母亲,在教育孩子亲力亲为这条路上也走过弯路,在孩子小的时候,曾经以工作、应酬当借口,喜欢找多种理由为自己母亲的角色放假,心里也明白孩子不能让老人带,由于老人太轻易宠爱孩子,在隔辈亲的关系上,他们对孩子更轻易选择纵容,处在帮忙带孩子,怕生病,怕磕磕绊绊怕这怕那,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孩子的自由。这些对孩子的教育都是非常不利的,做家长的又怎能不懂得呢,伴伴随孩子日益长大,变得娇蛮任性、自私自利,在家里肆意妄为,完全不守规矩,直到发现了问题,我们全家才开始着手处理,脱离了姥姥姥爷的保护圈,我儿子经历了一段痛苦的成长过程,这段时间我们也不好过,纠结、忍耐、陪伴、每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促膝长谈有小六个月的时间,他彻底适应了我们的节奏,学会自立,自理能力突飞猛进的背后有多少次他不是没穿袜子哭着出门,就是忘掉东西哭着回家,好在成果我们成功了,我们都挺过来了。回望这段日子,我逃避的付出都加倍的赔偿了,而效果也许仅仅是事倍功半,直到目前因这个对的的决定,我仍在收益,作为一种一年级小朋友的母亲,我几乎不用关怀他的平常生活,反而还能得到这名小朋友的照顾,最重要的是我们的亲子关系的信任程度可以说是亲密无间的。第3点,家庭抚养不仅仅是物质的,更重要的是心理抚养,这里李专家给举例子:“青少年问题专家何华彪告诉记者:暑假里,一种来自珠海的家长带着儿子找到他。一见到何华彪,家长就开始数落孩子的种种不是:由于叛逆、早恋、在外打群架,他被多所中学拒之门外,后来发展到夜不归宿,在外结交社会不良青年……。然后,父亲拿出10万元钱,规定专家用六个月的时间将儿子改导致乖孩子。”而李玫瑾老师给出的答案却是“你把10万当成自己的工资,每天陪着他,有也许在3、4年后能变化他。”这是怎样一种残忍的答案,亡羊补牢,为时已晚,亲眼看着自己的孩子毁在自己的手里。因此说给孩子挣钱的时间不如自己陪伴孩子的时间,给孩子存钱的努力不如教给孩子做人做事的努力,找奶妈带孩子不如自己辛劳带孩子。第4点,人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聪颖用来作恶,其危害更大,也是我们常说的情商比智商重要,这是我们大人常说的话,这也是经验的结论,可见这套理论也应当从娃娃抓起。我们懂得哪个更重要,不过也许并不懂得为何那个更重要,在这里,李专家给出了大量的例子来阐明:一种高智商的犯罪者,远比那些平凡人的危害性要大。我们要让我们的孩子成为具有人性的人,绝不可以制造出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心理变态狂,成绩优良却杀人不眨眼狂魔。读、写、算只有在能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时候才故意义。因此,教书和育人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为了整个民族,家长的工作真是任重而道远啊。第5点,性格比智力更决定命运,实际上,智力只决定能力,这一点相信只要养过孩子的人都很轻易感同身受。孩子的性格真的是影响他一辈子的关键原因,就算自己的父母也不乐意带着每天情绪不稳定、哭闹不止不讲理的孩子,老师也不一定喜欢学习最佳的那个,进入社会后决定一种人能走多远的未必仅靠能力,想要有所成就,他一定是有责任,能合作,有自制力,乐意付出的人,而合作、责任、自制、付出……均因性格,而非智力。第6点,家庭教育的要点-抓住孩子情感的关键期,未成年人心理问题均有关键期,6-12岁之就是孩子教育的关键期,对孩子的教育要从克制任性、防止压抑、学会控制、学会忍耐、防止自私、克制诱惑、忍受挫折这些方面入手,使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12岁之后是青春期,青春期是叛逆期也是弥补期。李玫瑾专家提出一种观点:人最弱小的时期是父母获得对孩子心理控制力的关键期,人的基本心理模式建立时期,未成年阶段需要监护人对孩子负责。其实也是说在孩子12岁此前,家长从他弱小时候的开始陪伴一直给与,让孩子产生依赖和信任,在后来的性格道路上才能更好的引导和纠正,而这一系列的举动不地但可以使孩子受益毕生,更可以让家长与孩子共同平稳度过他们的青春期,孩子也会因此无论碰到什么事情都能乐观面对。伴伴随课程的结束,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安静,李玫瑾专家所谈的这些观点,仔细想想,都是我们曾经或多或少意识到的,不过却没去认真面对的问题,就像她提出的“高中生自杀”事件,谁曾想过这样小的一种躯体下,究竟是怎样一种波折的心态让他那么轻易的选择放弃一切,我们不曾去想,由于认为离我们很远,其实这些悲剧真的远么?都是发生在一种个健全的家庭里,和我们并没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