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敏感期教育方案设计》0-2.5岁儿童敏感期(渴望爱的敏感期)_第1页
《0-3岁敏感期教育方案设计》0-2.5岁儿童敏感期(渴望爱的敏感期)_第2页
《0-3岁敏感期教育方案设计》0-2.5岁儿童敏感期(渴望爱的敏感期)_第3页
《0-3岁敏感期教育方案设计》0-2.5岁儿童敏感期(渴望爱的敏感期)_第4页
《0-3岁敏感期教育方案设计》0-2.5岁儿童敏感期(渴望爱的敏感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2.5岁儿童敏感期《0—3岁敏感期教育方案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0—2.5岁儿童所出现的各个敏感期。2.了解成长初期的儿童是如何认识世界的,以及与此有关的几个重要敏感期的内容与特点。3.通过此一阶段各种敏感期的发展,认识0—2.5岁儿童成长发展过程。4.在了解熟悉0—2.5岁儿童敏感期的基础上,做好家园(机构)的联合培养。内容脉络章节目录语言敏感期视觉敏感期听觉敏感期01口的敏感期手的敏感期行走敏感期0203040506渴望爱的敏感期07渴望爱的敏感期一、渴望爱的敏感期理论二、给婴幼儿无条件的爱三、对婴幼儿表达爱四、引导婴幼儿正确表达爱第七节一、渴望爱的敏感期理论健康正常的婴幼儿对外界的刺激便表现得极为敏感,如果周围人对他施予足够的爱,他从情绪到身心的发育都将趋于美好与正常。而从婴幼儿开始便出现的对于爱的这份渴望,就意味着他处在渴望爱的敏感期。1岁以后,幼儿的生长特点是,对他人有依赖性,情绪并不丰富,而且有极为迫切的生理需求。在成长过程中,幼儿会具有越来越丰富的情感,也将能够理解他人的情感并能控制自己的情感。案例2-30

一个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因为是第一次如此长久地离开妈妈,所以他很紧张,妈妈要把他从怀里放下并离开,他紧紧抱着妈妈的脖子大哭不止。老师这时将孩子从妈妈怀里接过来,虽然孩子依然扯着妈妈的衣服,但妈妈最终还是走了。

孩子转身抱住了老师,继续大哭。老师抱着孩子,安慰地拍着他的后背说:“我知道离开妈妈让你感到害怕,所以哭吧,老师会一直陪着你,直到妈妈来接你。”

孩子大声哭着,点头表示同意老师的说法,哭了一阵之后,他慢慢地不再恐惧,变成只是因为妈妈的离开而伤心,再到后来,他的哭声小了,心情慢慢平复下来,在老师的带领下加入了集体中间。一、渴望爱的敏感期理论幼儿的这种表现被称为“分离焦虑”(见图2—17),婴幼儿虽然在语言表达方面不那么顺畅,但他的情绪表达却往往很直白。之所以会有焦虑,就是因为他一直认为妈妈在身边是最安全的,而陌生的地方—幼儿园,以及陌生的人—老师和其他小朋友,都将他原有的秩序感破坏了,所以他这时的情绪是一种自然而本能的反应。一、渴望爱的敏感期理论(一)婴儿依恋的发展婴儿对周围人的爱的渴望,具体表现为依恋。依恋是婴儿和照料者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的、持续的情感联结,双方都影响依恋关系的质量。婴幼儿渴望获得爱,正因为有爱,他才能感到安全,并能从心理上获得愉悦感。为爱所包围的婴幼儿,才会有足够的自信去积极主动地探索世界,并与同龄人有更积极的互动,也会产生更友善的交往。一、渴望爱的敏感期理论(二)婴儿依恋的特点与发展阶段1.婴儿依恋的特点(1)婴儿依恋对象具有选择性。(2)婴儿依恋行为具有亲近性。(3)婴儿依恋关系具有相互性。(4)婴儿依恋结果具有支持性。(5)婴儿依恋影响具有长期性。一、渴望爱的敏感期理论(二)婴儿依恋的特点与发展阶段2.婴儿依恋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从出生到3个月,是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此时婴儿对任何人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并没有对谁产生偏爱。第二个阶段,从3个月到6个月,是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第三个阶段,从6个月一直到3岁,是特殊情感联结阶段。一、渴望爱的敏感期理论(二)婴儿依恋的特点与发展阶段而根据鲍尔比依恋的概念,则将婴幼儿的依恋状态分为了四个阶段,如表2—8所示:一、渴望爱的敏感期理论(三)渴望爱的敏感期“爱和自由,美和理想”,这是蒙台梭利的育儿理念,她认为,爱会成为儿童人格、心智等各方面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爱利克 · 埃里克森(ErikErikson)提出了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将心理的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是婴儿期,从出生持续到一周岁,在这一阶段里,母亲的照料状况将会深刻影响婴儿的心理发展,这时期的婴儿追求一种基本信任。第二个阶段是幼儿期,从1岁持续到3岁,这一阶段幼儿的自我意识开始形成,开始学着处理与成人的关系,想要获得成人的肯定,却又脱离不开成人的关怀。这一时期的幼儿更希望获得独立,但同时也希望自己的言行举动可以获得成人的赞赏、宽容与支持。二、给婴幼儿无条件的爱(一)有条件的爱婴幼儿渴望的是最纯粹的爱,他希望养育者没有任何私心与利益要求地去爱他。所以用“如果你不如何,我就不爱你了”这样的话来威胁婴幼儿,并反而会伤害他的依恋心,他会真的以为养育者不再喜欢他,这样的认知会让他产生不安全感。不仅如此,如果同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婴幼儿也会以此得出判断,要获得爱就必须要用某样东西来交换,这会导致他将所有可以讨好和获得夸奖的表现都当作交换的筹码,二、给婴幼儿无条件的爱(二)无条件的爱1接纳婴幼儿的全部2取消所有“条件”3爱的教育和教育中的爱三、对婴幼儿表达爱渴望爱的敏感期里,婴幼儿对养育者有极强的依恋心,他需要养育者全身心的照料,不仅在身体成长发育方面有需求,内心情感方面也同样有巨大的需求。01口头语言表达平时多一些与婴幼儿的口头交流,明确告诉他“妈妈很爱你”、“爸爸很爱你”、“老师很喜欢你”,在表达爱意时要看着婴幼儿的眼睛,口头表达要真诚,不能敷衍,口头表达不是居高临下的训斥,要适时蹲下来。03深层意义表达更深层次的情感表达,是需要成人与婴幼儿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的。深层意义的爱的表达都会有教育、引导的意义在其中,成人要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要在爱之中正确引导婴幼儿的成长。肢体语言表达02多种形式的表达比如,拥抱、亲吻、爱抚,拉拉手、摸摸头,轻轻地拍一拍,和婴幼儿一起做游戏,肢体语言中所蕴含的爱意会更容易让婴幼儿有更直接的亲身体验。要注意的是把握好动作分寸,温柔的动作就足矣。04不管什么时候,在面对婴幼儿可爱的脸庞时,不妨自然地让自己的喜爱疼惜之情流露出来。爱的表达要多一些精神上的,少一些物质上的,尤其是不要将爱与物质挂钩,只有发自内心的爱才最能让婴幼儿感受深刻。四、引导婴幼儿正确表达爱面对成人爱的付出,婴幼儿不会无动于衷,其强大的学习能力会引导他也想要像周围人一样表达爱。渴望爱的敏感期也是一个教导婴幼儿学习正确表达爱的好时机。好心办坏事是婴幼儿在此一时期最常见的表现,他的好心是值得肯定的,但其能力不足,思想又太直白,所以会犯很多错误,有些甚至是破坏性的行为。但是婴幼儿行为的本质并不是为了破坏而破坏,单纯地训斥指责会减少婴幼儿心中被爱的感觉。对这种错误应该以善心对待,多询问原因,并将正确的方法告知或者手把手地进行教育,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教会他用正确的方式来表达爱。善待错误行为出现“捣乱”行为,有的行为的确是在捣乱,只是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好奇心或者想要玩耍的乐趣,成人应该理性看待这些行为,不要只凭借表象就擅自下决定,要站在婴幼儿的角度,多联想,通过简单的询问、调查了解其行为背后的原因,切记不要逼迫婴幼儿承认其做坏事。正视“捣乱”行为正确对婴幼儿表达爱,让他意识到喜欢、高兴的情感怎样表现才能获得对方的赞同,要减少以错示警的教育方式,多采用以正引正的方式。另外,成人还要通过自身的良好表现,或其他方面的优秀表现,来帮助婴幼儿建立内心的道德秩序和善心原则,使之从中受到启发,学会正确表达爱。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婴幼儿对爱的渴望也是一种学习,他会从周围人的表现、对待他的态度,来更好地支配自己的表现。以正引正案例2-34

一位爸爸总是打孩子,因为他的孩子并不能好好与其他孩子相处,爸爸经常收到他人的告状,说他的孩子打人了。为了教育孩子,这位爸爸只有打骂这一招。而他的解释则是:“我真的爱我的孩子,但是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做,看到他犯错,我根本控制不住自己,只能用打来制止他。我小时候,我妈妈就是这样打我的,直到她打不动才会住手,而我则是通过打别的同学泄愤。我并没有‘妈妈爱我’这样的感受,所以我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去爱孩子。”案例2-33

两岁的瑞瑞把爸爸的白衬衫丢进了马桶里,说要给爸爸洗干净。爸爸很生气,训斥了瑞瑞一顿。瑞瑞却很委屈,他模糊地表达了几个词,意思是只想帮爸爸洗衬衫,可是爸爸却觉得他就是在想办法捣乱。瑞瑞很迷惑,既然帮忙是捣乱,那以后不帮是不是就是好孩子了呢?思考题1.你对婴幼儿在0—2.5岁时期的敏感期了解多少?有过什么误解吗?2.在感觉器官的这些敏感期内,婴幼儿有哪些特殊表现?回忆之前自己有没有遇到或处理过这方面的问题,是否有注意到敏感期的发展,并作出反思。3.对于处在口和手的敏感期的婴幼儿,你曾经有过哪些正确或错误的应对?又造成了怎样的结果?4.你是否了解婴幼儿对爱的渴望?关于渴望爱的敏感期,请回忆与反思自己的做法。思考题5.阅读以下案例,思考之后的问题。(1)请指出案例中父母错误的做法,并列出正确的做法,讲出原因。(2)案例中父母的做法会影响儿童的哪几种敏感期的发育,反思自己是否曾经也做过这样的错事。(3)谈谈自己对于感官敏感期的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