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人的发展讲义_第1页
教育与人的发展讲义_第2页
教育与人的发展讲义_第3页
教育与人的发展讲义_第4页
教育与人的发展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百年前,梁启超:“教育就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的人。”一千年前,韩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两千年前,《圣经》:“教孩童走他当行的道,即便到老,也不偏离。”第一节人的发展概述一、人的发展的概念这里的“人”,是指受教育者个体。人的发展是指人在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变化过程。人的发展内容包括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发展三个方面。生理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系统(骨骼、肌肉、心脏、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的发展及其机能的增长,是人身体方面的发展。心理发展是指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和意向(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方面心理活动能力的发展及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是人精神方面的发展。人的社会适应发展是指人的社会特性及能力的发展,包括人的个性特点、人的主体意识、人的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是人社会素质的发展。自然属性“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直接是自然的存在物。”

精神属性人有意识人有文化人有能动性和自由

社会属性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自然属性、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是人的生命之三维,其中每一维都是全息的,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包容和嵌套、相互融通,共同构成人的完满的生命。

个体生命的发展是指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过程中生理、心理及其身心整体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它是把个体发展的潜在力量变成现实个性的过程。发展在方向上既有积极的正向的生长,也有消极的衰退;在形式上,既有自觉、自为的发展,也自发的、强制的变化。在生命发展的历程中,发展不仅有量的增加,而且有质的变化。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发生质变,使个体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因此发展呈现出连续性和阶段新的统一。

生理的发展,特别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是心理和社会适应发展的物质基础,制约和影响着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发展;而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发展也影响着生理的发展。

培养受教育者具有优良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人的发展的动力机制:生理发展是机体通过内部新陈代谢的作用,逐步发育完善的。社会通过教育向受教育者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需要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心理水平和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受教育者心理发展的内因,也是其心理发展的动力。受教育者通过与社会的不断交往,外在的社会适应要求不断转化为其内在的社会适应能力。二、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及作用(一)遗传是影响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

达尔文同时代的高尔登(英)

,花了很长的时间研究家族史,以证明遗传的作用。据他的研究结果,高贵家庭的后代大都是天才,都身居显位。另一位研究者龙布罗梭研究犯罪的家族,数据表明,其子孙中绝大多数是罪犯。这两项研究的材料相当丰富,但并不能证明遗传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美)霍尔,“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遗传决定论者:高尔登、龙布罗梭、霍尔、戈达德、格塞尔、鲍查德高尔顿一生中发表了超过340篇的报告和书籍。他在1883年率先使用“优生学”(eugenics)一词。在他于1869年的著作《遗传的天才》(HereditaryGenius)中,主张人类的才能是通过遗传延续的。

高尔顿(1869)曾在《天才的遗传》一书中写道:“一个人的能力乃由遗传得来,其受遗传决定的程度如同机体的形态组织之受遗传决定一样”。他从大量的名人传记和家谱考查中得出名人家族中出现名人的比率大大地超过一般常人家庭,据此认为能力受遗传决定。他对977个著名人物,包括政治家、法官、军官、文学家、艺术家等,调查他的亲属,在他们的父子兄弟中有322人具有名声。又调查977个普通人,结果这些人的亲属中只有1人具有名声。

他考察了1660-1868年间286名英国法官和他们的亲族情况,经过统计发现,平均每100个英国法官的亲属中共有38.3个名人,而全英国平均4000人中才有1个名人。由此证明天才在法官中是遗传的。

从他1869年出版有关遗传天才的第一本书,到1911年死时为止,他一直认为,如果社会鼓励并奖励优秀人种的繁殖,社会就一定会有改善和进步:

紧随着纳粹分子企图鼓励纯种“雅利安人”的繁殖,消灭犹太人、吉普赛人和其它被他们认为是人类害虫的人种之后,高尔顿的这个观点看上去就十分可怕了。按照他的传记作家们的说法,高尔顿本人看上去却是位温文尔雅和举止不俗的人,显然不是种族灭绝论的倡导者,可是,在有关对于不想要的民族的合适处理这个问题上,高尔顿所说的一些话就已经离这条线很近了哥达德认为,低智商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必须花大力气加以解决。白痴和弱者对社会不是个威胁,因为他们通常不会繁殖自己,可是,“高级缺陷者”或者痴愚者(这个词是哥达德发明的)却很有可能,他们也许会成为不能适应社会的人或者罪犯,而且同样有可能成为反社会者。他说,许多罪犯,大部分是嗜酒者和妓女。还有“所有那些不能使自己适应其环境,不能信守社会传统或者按感官需要行动的人”,都在遗传水平和心理能力上次人一等。

这些说法一方面是根据比奈-西蒙标准来的,还有他自己对美国内战时期一位士兵的后代的研究。一位名叫马丁·卡里卡克(化名)的人与一个弱智的吧女生下了一个儿子,后来又娶了一位教友派的妇女,并与她生了孩子。哥达德追踪卡里卡克跟这两位妇女的好几百名后裔,直到本世纪初为止。哥达德报告说,与吧女所生的大部分后代都是弱智、不道德或者是犯罪分子,而教友派妇女这边几乎所有的后代都是社会上正派诚实的人与坏女人的后代共有480人,只有46人是正常的,另有143人有身心缺陷,而其他成员普遍有犯罪、酗酒、心理障碍、和违法行为。与好女人的后代有496人,只有3个有身心缺陷。

立法者对哥达德和其它心理学家的申述印象颇深,到1931年,27个州都颁布了法令,强化执行优生绝育法,成千上万心理和社会“有毛病”的人都在接下来的30年内实施了绝育手术——光在加利福尼亚一地就有近10000人。

可是,到60年代,一方面,对不适生存者强行实施绝育手术看上去与纳粹暴行无异,另一方面,对心理和社会能力缺乏的环境解释占了主导地位,一些州的立法机构开始呼吁立法机关批准新法规,对心理迟钝者实施自愿基础上的绝育。遗传影响着人的发展。为了确定遗传在人的发展中所起作用的大小,许多学者致力于同卵双生子(设定为有相同的基因)和异卵双生子(基因虽不能确定是相同的,至少是比较接近的,大约有一半相同)的研究,特别是研究他们的智力发展。这一类的研究甚多,但结论各异。美国的詹逊于1969年发表文章认为.不管儿童是由亲生父母还是由收养或寄养的家庭抚养,他们和亲生父母之间在智商上总有可靠的相关。但儿童和养父母间的相关就低得多。尽管异卵双生子之间的相关也确确实实存在,但这种相关仅近似于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关。可是.同卵双生子却表现出了更加相似的分数。如果他们是一起养大,则相似程度最大。詹逊报告发表后,在美国引起很大的震动。因为詹逊报告实际上肯定了处境不利儿童(含因收入、种族、民族等因素造成的处境不利的儿童)的智商和学业成就是无法提高的,即使为他们提供了种种帮助也是无用的。这是带有政治性的结论,自然会遭到相当多人的反对。现在一般认为,遗传同智力发展相关,但相关度不如詹逊所说的那么高。三种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的人格相关被研究者血缘关系水平人格的相关同卵双生子1.000.52异卵双生子0.500.25非孪生兄弟姐妹0.500.20无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0.000.0753项研究归结出的三种血缘关系水平者

智力测验分数的相关被研究者血缘关系水平生活在同一家庭生活在不同家庭无血缘关系者00.23-0.01成人和收养子女00.20父母和亲生子女0.50.50兄弟姐妹0.50.490.40同性别异卵双生子0.50.53异性别异卵双生子0.50.53同卵双生子1.00.870.75同卵和异卵双生子在精神分裂症、抑郁和犯罪行为方面的相似性

双生子研究利用了同卵和异卵双生子之间的遗传差别、出生前后环境对每对双生子两个成员影响的潜在相似性、以及同卵双生子之间的差别应当归因于非遗传因素等事实。双生子研究已经报告了大量行为特征方面的发现,但是数量最多的是智力的研究。2675名双亲和他们10071个子女

的智力的关系(%)父母智力组合子女智力优秀子女智力一般子女智力低下优+优71.525.43.0优+劣33.442.823.7一般+一般18.666.914.5劣+劣5.434.460.1身高的遗传性外貌特征的遗传性

遗传学研究证明:在人的一生发展中,遗传对认知能力的影响力逐渐增加,在生命后期达到的影响力,差不多是遗传对身高影响力的两倍。

美国学生申请入大学的学能测验(SAT)成绩受遗传的影响,与认知能力测试结果(如智商IQ测验)受遗传的影响程度一样。认知的遗传性十个最糟糕的遗传特征近日,美国“生活科学网”评出了人类10个最糟糕的遗传特征,依次是酗酒、乳腺癌、色盲、侍强凌弱、肥胖、心脏病、生育双胞胎、青春痘、乳糖不耐受和秃顶。据该网站报道,虽然人体内的基因有99.9%都和父母体内的完全相同,但仍有0.1%的不同,而正是这个0.1%,才造就了包括血型和眼球颜色在内的300万个不同遗传特征出现,当然这些不同也成就了一个人的独特性。然而不幸的是,家庭遗传并非常常都是优秀的,上述10个遗传特征就被称为“最糟的”。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的过程及阶段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的影响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二)环境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

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关于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者认为儿童身心发展完全是外界影响的被动结果,片面地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和教育的作用。环境决定论

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曾说:“给我一打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改变,使他们成为医生,艺术家、哲人,甚至也可以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

Givemeadozenhealthyinfants……andmyownspecifiedworldtobringthemupinandI’llguaranteetotakeanyoneatrandomandtrainhimtobecomeanytypeofspecialistImightselect-doctor,lawyer……andyes,evenbeggarmanandthief.--JohnWatson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也不难窥见。如地理环境对人个性的影响:有人还对我国南方人与北方人的个性作过比较研究,认为南方人机灵些、含蓄些,北方人憨厚些、直率些,这与南方多丘陵、山区和水田,北方多平原、高原和旱地有一定关系。再比如北方滑冰、滑雪运动员比南方多得多,水平也普遍比南方高。这也说明自然环境还影响着人的才能的发展。人的环境的多层性小环境中环境外环境大环境

宏观社会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总的条件和背景,制约其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宏观社会环境——包括我们所处的历史时代、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社会关系、社会意识等社会大背景,它们对人的发展从总体上起制约作用。

微观社会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直接的影响

微观社会环境——是指人的生活活动圈。由家庭、邻里、亲友、伙伴、娱乐场所、工作单位等构成。微观社会环境随时随地都在发出一定信息给人以影响,这种影响是广泛而直接的。

狼孩的故事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乡下,发现了两个由狼哺育的女孩。刚发现时约有七、八岁,其中一个很快就死了,另一个被送到狐儿院进行教养。开始时,生活习性和狼一样。通过专门培养才逐渐恢复了一些人性,但很慢。二年后,才会直立,六年后才学会行走,四年后只能听懂几个问题,仅仅学会了六个字,学了六年只学会了四十五个字。十七岁时,她的智力只相当于普通四岁儿童的水平。(《新华半月刊》1956年第1期)。狼孩所承受的是人遗传的基因,但由于后天失去了人类社会的环境和教育,使它几乎丧失了人的特性。资料鸡人苏吉特-库玛9岁那年,斐济人苏吉特-库玛被人发现时,他像鸡一样啄食,像鸡一样蹲着休息,和人说话时,发出“咯咯”的声音。据报道,库玛可能是在6岁到9岁间被关进鸡笼的,在此期间,他几乎没有与人打过交道。家庭因素⑤独生子女①亲子关系②家庭气氛和父母榜样③家庭结构④出生顺序父母教养方式儿童性格特征支配消极、缺乏主动性、依赖、顺从干涉幼稚、胆小、神经质、被动娇宠任性、幼稚、神经质、温和拒绝反抗、冷漠、自高自大不关心攻击、情绪不稳定、冷酷、自立专制反抗、情绪不稳定、依赖、服从民主合作、独立、温顺、社交老大——有强烈的权力和优越感,被过度保护,有较高的焦虑。老二——有强烈的社会兴趣与竞争性老幺——被娇纵,缺乏独立性。独子——较少社会兴趣,期待别人的照顾。出生次序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影响

如我国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思想,“女子无才便是德”严重阻碍了女性的发展,封建社会女子是不出家门的,事业上有成就的绝大数是男子。随着妇女的解放,她们已走上社会,能和男子一样得到充分发展,并在事业上和男子平分秋色。这说明他们的智力并不差,问题在于是否得到了发展。当然,现在仍然有些女同志追求的只是做个贤妻良母、家庭主妇,认为干事业是男子的事。这样就造成对自己的发展没有更高的要求,从而束缚了自己的发展。而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在儿童出生后就开始了。如父母总是爱给男孩买枪、坦克和益智方面的玩具,而给女孩则买布娃娃、餐具之类的玩具,这就暗示了他们的发展方向。所以,教师一定要教育女孩子树立信心,敢于争做居里夫人和宋庆龄式的巾帼英雄。遗传与环境作用的关系遗传决定论代表人物霍尔(1844-1924)说:“一两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是行为主义旗手华生(1878-1958)。两种决定论观点都偏于极端,代表了西方长久以来“天性—教养”之争的两端。人类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过程。

遗传与环境之间有相对的独立性,这保证它们每一方都可以在相当的范围内抗拒另一方带来的危害,并相互补充共同促进个体的发展。例如:遗传抵抗环境:一项对12万名于1944-45年纳粹包围环境下出生的荷兰男子的研究显示,儿童智力发展所需要依赖的生物学基础对恶劣的环境有强大的抵抗力。环境抵抗遗传: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隐性基因遗传疾病,染色体的隐性基因阻碍了一种酶的生成,无法将蛋白质里的苯丙氨酸氧化成酪氨酸,而只能变成酮酸,并大量堆积在血液里,从而损害婴儿的神经系统,造成智力低下。目前医学已能检测,并有有效的治疗措施。(三)教育是影响人的发展的主导因素例如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们,他们是好的是坏的,有用无用,什么都是由它们所受的教育决定的。人类之所以有千差万别,便是教育的力量。”这是比较典型的教育决定论者。1.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施加影响的活动。它的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在最有组织的场所——学校——中进行的。2.教育是在受过专门训练和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3.教育对人的影响较系统、全面和深刻。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学校教育承担着培养人才的任务,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负责,有精心选择安排的课程,一般有固定的场所和规定的时间,按照培养目标和规格,系统地进行着培养人的活动。学校教育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一切组织和活动不仅是根据社会需要,而且也反映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不仅适应社会对人才业务规格的要求,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能,而且重视对人才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的要求,以“德才兼备”、“身心健全”作为人的发展目标。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学

学校教育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采用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是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有计划地、逐步地诱发遗传因素向最优化发展。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也在于它能够按照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进行教育。这就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向更高水平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学校会主动保持学校、社会和家庭三者教育的一致性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还在于它能够根据人才培养的要求,有效地组织并利用校外环境中各种有利因素,调节或控制校外环境中干扰人才成长的不利因素,甚至可以统一校外环境中有关方面的要求,使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的影响与学校教育的影响保持一致,从而强化教育的效果。4.教育的主导作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人作为主体是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来参与和接受客观的影响,从而获得主体自身发展的。人们是按照自己的认识、经验以及需要、兴趣等来对客观事物作出反应,并为了实现自己的意向。自觉地、有目的地开展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活动的。能否正确处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程度。三、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一)教育要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

儿童从出生到成人,其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有一定顺序的。如身体的发展是按着从头部向下肢、从中心部位向全身边缘方向进行的。儿童的心理发展也是有顺序的。儿童身体动作发展顺序儿童身体动作发展顺序成熟机制对儿童的影响按照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的思想,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成熟,一个是学习。在两者之间,他更注重于成熟。他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行为或心理模式在环境影响下按一定顺序出现的过程。这个顺序与成熟的关系较大。他有一个很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其中一个双生子从48周起每天做10分钟爬梯训练,连续6周。到第52周,他能熟练地爬上5级楼梯。在此期间,另一个双生子不做爬梯训练,而是从53周才开始进行爬梯训练。两周以后,这第二个双生子不用旁人帮助,就可以爬到楼梯顶端。由此,格塞尔得出的结论是:不成熟就无从产生学习,而学习只是对成熟起一种促进作用。格塞尔的这个实验表明,儿童的成长是受生理和心理成熟机制制约的,人为地任意提前训练,不仅没有必要,还会给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造成负担,弄不好还可能影响儿童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人的身心发展又是有阶段性的。在某一年龄阶段,儿童生理和心理都会表现出一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矛盾运动的特点和主导活动变化,一般把儿童从出生到发展基本成熟,分为前后相互连续又相互区别的六个阶段:

即乳儿期(0-1岁)

、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初期(14.15-17.18岁)。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要循序渐进。

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阶段性,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上,要区别对待,不能不分阶段地“一刀切”。

幼儿园简历秒杀白领引热议,无数网友自叹弗如,幼儿到底如何教?

从网友“蒋子涵”分享的这份简历来看,除了制作精美,逻辑清晰,内容也非常亮眼。纵观该学生简历大致分为:教育经历、课外学习、体育运动、阅读、个人特长、参赛及获奖6大方面。其中,教育经历相对简单:2009年至今就读于北京某胡同幼儿园。而该小朋友课外学习内容让不少人惊叹:2010年开始学习瑞思课程,已完成Pre-K、K、prerise三阶段学习,进入S1课程。除此之外,还聘请了中央音乐学院专业老师一对一授课钢琴。更厉害的还有体育运动,幼儿园期间,这位小朋友学习了轮滑、冰球、武术等。个人特长中,包含热爱体育、喜欢钢琴、喜欢思考、喜欢舞蹈,会写300多个汉字,能进行日常英语对话等。这位小小年纪便多才多艺的孩子,还获得过如“协会杯”北京市青少年冰球超级联赛单场最佳运动员称号等……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儿保科主任何怡峰在门诊时发现,3岁男孩亮亮竟然患上了俗称“鬼剃头”的斑秃病,这种病在孩子中较为罕见。究其原因,是超前教育惹的祸。据亮亮的妈妈介绍,亮亮不仅认识2000多个字,还会背上百首唐诗。但智力测试发现,亮亮的智力发育并无出奇之处。亮亮每天死记硬背地学知识,以至累出了斑秃病。捍卫童年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平庸的快乐中小学生抵制“天才教育”

“宁要快乐的傻子,不要忧郁的天才”,封面赫然印着这句话的一本新书《我平庸我快乐》,近期成为广州购书中心的畅销书。这是一本自述体作品,作者周洪通过一位父亲反思对女儿成长教育的过程,倡导“人性教育”的理念。他提出,要让孩子在“天才”教育的重压下逃脱出来,获得人生应得的快乐。

(二)教育要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均衡性,因材施教地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由于受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儿童身心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表现为不同儿童的同一方面发展的速度和水平的不同。如两个7岁儿童,一个抽象思维已经开始发展,而另一个则仍然停留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其二,表现在不同儿童的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如有的学生数学能力极强,但绘画能力却很差;而有的绘画能力强,但数学能力却达不到一般要求;有的学生具有艺术才能,有的学生具有体育才能;有的具有科技才能,有的具有组织管理才能等等。第三,表现在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如有的沉静,有的活泼;有的坚强,有的柔弱;有的喜欢数学,有的迷恋文学。这些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性格,表现了儿童未来不同的发展趋向。学习者学习风格的差异性人的智力的多样性1943年出生,1971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哈佛大学心理学、教育学教授,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1983年创建多元智力理论,被誉为“推动美国教育改革的首席科学家”。学生的差异无处不在

学生学习的差异个性偏好差异—或喜宽松或喜严谨;知觉通道差异—或视觉或听觉或动觉;承载能力差异—或载量大或载量低;知觉风格差异—或部分认知或整体认知;抵抗干扰差异—或多通道或单一通道;教室座位差异—前面与中间现象;智力发展差异—或举一反三或举三反一;智力构成成份差异—不同的孩子走不同的筋学生感知学习信息的通道视觉—80%以上学习信息的来源;听觉—50%的在校时间所从事的事情;触觉—影响注意集中的源头;嗅觉—干扰学习过程;本体觉—疲劳感的预报;平衡觉—掌管空间关系;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决定了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和积极性,以利于扬长避短,长善救失,使具有各种差异的学生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从整体上看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但是个体的各个方面的发展并不是匀速的,而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内,其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平衡。如人的身高增长有两个高峰,第一高峰出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高峰出现在青春发育期。在高峰期内,身高体重的发展比其它年龄阶段要迅速得多。二是表现在身心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的不平衡,显示出一定的关键期和最佳时期。人生中的两次生长发育高峰第一次生长高峰从成胎开始至出生后2周岁,短短的2年零9个月,重量足足增长22亿倍。以大脑重量为例,从胚胎时开始发育,出生时达350-400g,是成人脑重的25%(此时重量只占成人的5%),到24个月时,增加到1050-1150g,(约占成人脑的75%)第二次生长高峰青春期人体主要系统发育增长曲线洛伦兹实验:证明动物在成长中存在“关键期”丹尼士实验:证明人在成长中存在“关键期”关键期概念由来:劳伦兹与他的印刻学习

(Lorenzandtheimprinting)

奥地利的生态学家劳伦兹在研究小动物发育的过程中首先提出这一概念。

小鸭子在破壳后不久,鸭妈妈会带着它们四下走动一圈。从此以后把这个母鸭当作它们的妈妈。科学家把这一现象称为“印刻学习”。劳伦兹在小鸭子出生后的10~16个小时,不先让它们看到母鸭,而首先看到劳伦兹自己,于是,有趣的事情发生了。见右图---尾随反应本世纪30年代,奥地利生物学家洛伦茨发现,小雁、小鸭、小鹅等出生后数小时就能跟随自己的母亲。但是,如果刚出生时就把它们与母亲分开,不久,这些小动物就不会跟随自己的母亲了。这说明动物某些行为的形成有一个关键时期,错过了这个时期,有关行为就再也不能形成。

上世纪40年代,美国的心理学家丹尼士曾经做了一项惨无人道的实验。他从孤儿院挑选了一批新生婴儿把他们放在暗室中生活,只给他们吃住,让他们与世隔绝。这些婴儿起初在生理上和正常婴儿完全一样,慢慢地机能逐渐退化,最后变得越来越痴呆。这些婴儿长到一定年龄后,再把他们释放出来,让他们过正常人的生活,虽然经过长时期的训练和教育,但是绝大多数的孩子始终都没能恢复人的基本特征,变得终生痴呆,只有个别人学会了吃饭、穿衣等简单的生活能力。

相反有个事例,1972年,人们在东南亚大森林找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迷失的日本士兵横井庄一。他远离人类,像野人一样生活了28年,人的一切习惯甚至包括日本话都忘了。可是当他获救后,人们只用了82天时间的训练,就使他完全恢复了人的习惯,适应了人类的生活,一年后还结了婚。虽然他过野人生活比狼孩卡玛拉多20年,但对他的教育和训练却比狼孩容易多了,其原因就是他没有错过受教育的“关键期”。由此可见“关键期”的重要性。

蒙台梭利发现人类在成长过程中存在十多种敏感期,比如,感官经验的敏感期为0—3岁,语言的敏感期在6个月—3岁……所有的这些敏感期中,绝大数发生在4岁之前。所以,蒙台梭利说:“人类在3岁之前获取的知识和能力,相当于成年人花60年时间学习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蒙台梭利主张顺应敏感期对婴幼儿进行教育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蒙台梭利是意大利著名教育家,她据此发现了儿童发展存在敏感期。美国教育家布卢姆通过长期的研究发现,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如果把17岁人所达到的智力水平定为100的话,那么出生后的前4年他已获得了50%,到8岁已获得80%,从8岁到17岁获得20%。

他的研究得到国际上的公认。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非常注重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智力发展速度的研究,以探明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儿童发展的关键期1-12个月,神经系统迅速发展6-12个月心理和个性急剧发展1~2岁宝宝独立生活能力的关键期2-3岁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3-4岁求知欲发展4-5岁书面语言发展音乐、绘画、弹奏、外语的关键期;5-6岁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习数学的关键期10-12岁是学习写作的关键期。

国内外近半个世纪有关研究表明:

6个月是婴儿学习咀嚼关键期;8个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2至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第一个的关键期;2岁半至3岁是教孩子怎样做到有规矩的关键期;3岁是计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指数数儿和点数儿、按要求取物品及说出个数等);3岁至5岁是音乐才能发展的关键期(拉提琴3岁开始,弹钢琴5岁开始);

4至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3至8岁是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3岁是培养独立性的关键期;4岁以前是形成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5岁至6岁是掌握词汇的关键期;9至10岁是孩子行为由注重后果过渡到注重动机的关键期。

幼儿阶段是观察力发展的关键期;小学1、2年级是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小学3、4年级是纪律分化的关键期;小学3、4年级,初二、高二是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小学阶段是记忆力发展的关键期,是记忆的黄金时代;初中阶段是意义记忆的关键期。

我们认为,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是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初中为辅助,关键之关键是小学一、二年级。它是建立常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关键时期。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就像一包熔化了的铁水,它可以浇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但等孩子长大了,就象冷却了的铁水变成了一块铁砣子,再改变可就困难了。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比较听话,好训练,因而培养各种良好习惯最容易见效,因此,养成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抓住“关键期”,对孩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进行培养,以便为孩子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家一致认为,关键期内一年的教育效果,超过其它时期8至10年的教育效果。所以,针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儿童身心发展,教育教学工作就要抓住“关键期”,把握“火候”,适时而教,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优的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期理论还提出发展的不可逆理论。人的身心发展的稳定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人的身心发展阶段的顺序,以及每个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上是相同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还应看到,在不同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和速度会发生某些变化,使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产生差异。这是它的可变性。如解放前后的儿童,50年代和90年代的儿童,城市与边远地区的儿童,由于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的不同,其身心发展的水平和速度也就不尽相同。

(三)教育要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做到了解受教育者,为受教育者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人的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必须掌握每一年龄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的稳定性特征,并依此确定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而不是从主观愿望出发,任意规定和改变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同时,还要看到儿童身心发展的可变性,改变僵死的教育教学模式和陈腐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充分利用学生发展的潜在可能性,促进他们身心获得较快的发展。

(四)教育要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和协调性,做到尊重受教育者,为受教育者潜能的发挥创造条件。

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所具有的不同机能、能力可以相互补偿的特性。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首先指机体机能方面,即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或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如失明者可以通过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一定补偿。

盲人调琴师陈燕小时侯因患先天性白内障疾病,五个月大的时候就被父母遗弃,是她的姥姥收养了她并把她抚养成人。1990年,盲人调律师李任伟在北京市盲人学校开设了第一期盲人钢琴调律班,陈燕成为学员。此后,她成为了中国第一位女盲人钢琴调律师,如今已是国家一级钢琴调律师。四年苦学十年努力玩转8000钢琴零件经过四年的苦学,陈燕最终掌握了当时最为先进的钢琴调律技术。要将一架钢琴中的8000多个零件熟记于心,能及时发现影响音准的零件,并调出正确的音律,盲人调琴师法国闻香师卡罗齐内卡卢齐内是格拉斯哥福拉格纳香水制造厂的闻香师,他已有25年的“鼻子”工作生涯。一名合格的闻香师至少要能分辨出3000种香味。目前世界上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只有500人左右.低智商高情商的阿甘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应根据学生个体发展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取长补短”和“长善救失”。教育应促进人的发展判断力:引导个体的发展方向,帮助个体对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做出判断和价值选择;可持续性: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离开学校后个体的继续发展创造条件;第二节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一、小学生的发展二、初中生的发展三、高中生的发展第三节不同阶段学生的教育一、小学生的教育掌握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了解不断发展的客观环境,有条件地进行教育围绕班级保健为中心,有成效地进行教育抓住关键环节,有重点地进行教育

1.小学低段的入学指导2.小学中段的行为矫正3.小学高段的青春期教育二、中学生的教育学校、社会、家庭应该为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生活要有节奏培养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和性道德、性法纪的教育加强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生命科学教育并把它作为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提高生命认识生命教育旨在帮助人珍爱生命、活出意义、提升生命质量。(2)培养生命情感所谓生命情感,是指人们在认识生命的基础上,对生命产生一定的体验,在肯定、认同、接纳、珍爱自我生命的前提下,还要对他人生命乃至整个生命世界的同情与热爱。(3)磨练生命意志所谓的生命意志,在认识和体验生命的基础上,产生的为了生命的生存、享受和发展并付之实践的毅力。

(4)引导生命行为在生命教育活动中,必须以生命认识为基础,通过生命情感和生命意志为中介,最后落实到生命行为上。重视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亡事故

安全教育要从单纯的“不准这、不准那”的限制转向印度学生“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等方法指导上,使中学生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安全教育形式要从关起校门躲避变为走出校门锻炼,成为自觉遵纪守法,敢于和善于救死扶伤的合格公民。第四节青春期教育一、有关青春期的界定青春期是青少年发育成长的重要阶段,是由儿童生长发育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是以性成熟为主的一系列的形态、生化、内分泌及心理、行为的突变阶段。世界卫生组织将年龄范围定为10-20岁。国外学者将其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将其分为前后两期。10-14(15)岁为青春前期,14(15)-20为青春后期。二、青春期的特点(一)幼稚性与成熟性并存随着青春期生理的迅速发育增长,青少年心理发展也出现前所未有的快速,观察力突然提高,会观察到生活中成人也容易遗漏的一些问题。近年来由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快、物质水平提高也快,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加快增长,性成熟也开始提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