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赣州市重点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上期末统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5.5~36nm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B.用光束照射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Fe2O3D.该分散系为胶体,胶粒直径即为Fe(OH)3分子直径2、下列物质中,与0.3molH2O含有相同氢原子数的物质是()A.18.9gHNO3 B.3.612×1023个HCl分子C.0.1molH3PO4 D.0.2NA个CH4分子3、银耳本身为淡黄色,某地生产的一种“雪耳”,颜色洁白如雪。制作如下:将银耳堆放在密闭状态良好的塑料棚内,棚的一端支口小锅,锅内放有硫磺,加热使硫磺熔化并燃烧,两天左右,“雪耳”就制成了。“雪耳”炖而不烂,对人体有害,制作“雪耳”利用的是A.硫的还原性 B.硫的漂白性C.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D.二氧化硫的漂白性4、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蒸馏时,应将温度计水银球放在被加热的混合液中C.过滤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及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都注入容量瓶5、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Na久置于空气中最终生成NaHCO3B.Mg比Al活泼,更易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H2C.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有红棕色固体生成D.多数合金比各成分金属熔点低,硬度大6、下列电离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A.HNO3=H++NO B.NaOH=Na++OH-C.AlCl3=Al3++Cl- D.CuSO4=Cu2++SO7、配制100mL1.0mol·L-1的Na2CO3溶液,下列情况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容量瓶使用前用1.0mol·L-1的Na2CO3溶液润洗B.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C.仰视确定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D.用敞口容器称量Na2CO3且时间过长8、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合物是①Al②NaHCO3③Al2O3④Mg(OH)2⑤Al(OH)3A.①②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④9、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氯气与足量的铁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为3NAB.常温常压下,44.8LCO2的分子数为2NAC.等物质的量的CO2和CO含有相同的碳原子数D.2mol/L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4NA10、某氮的氧化物和灼热的铁按4NxOy+3yFe=yFe3O4+2xN2的反应式进行反应。在一个特定的实验中,2mol该氧化物与足量红热的铁完全反应,生成1molN2和1molFe3O4。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NO B.NO2 C.N2O D.N2O411、若标准状况下11.2L氧气含有n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可表示为()A.4n B.3n C.2n D.n12、半导体行业中有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硅,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A.水玻璃可做防火材料 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高纯硅C.可用石英坩埚加热熔融氢氧化钠固体 D.二氧化硅不和任何酸反应13、下列实验操作与实验目的或结论相符的是实验操作实验目的和结论A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加热褪色后的溶液又恢复至红色SO2的漂白是物理性质B将浓硫酸与碳混合加热,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检验气体产物中的CO2C分别向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B两种无色溶液中,逐滴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钙溶液区分Na₂CO3、NaHCO3两种溶液D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灼烧制取Al2O3A.A B.B C.C D.D14、下列有关物质分类说法正确的是()A.纯碱、液态氧、碘酒、稀盐酸依次是盐、单质、混合物、电解质B.干冰、生石灰、硫酸、碳酸氢铵依次是电解质、氧化物、酸、盐C.氯化氢、氨气、水银、草木灰依次是电解质、非电解质、单质、混合物D.冰水、空气、泥水依次是溶液、胶体、浊液15、下列除杂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物质杂质除去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AKNO3溶液KOH加入适量氯化铁溶液,并过滤BFeSO4溶液CuSO4加入过量铜粉,并过滤CH2CO2先后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D铁粉铜粉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A.A B.B C.C D.D16、要除去氯气中少量的HCl和水蒸气,可将气体依次通过A.浓硫酸,饱和食盐水 B.NaOH溶液,浓硫酸C.饱和食盐水,碱石灰 D.饱和食盐水,浓硫酸17、向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中,开始滴加试剂X,之后改滴试剂Y,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n(mol)与试剂体积V(mL)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结论错误的是()A.X是盐酸,Y是NaOH溶液,且c(Y)=2c(X)B.原混合液中,c(Al3+)∶c(Mg2+)∶c(Cl-)=1∶1∶5C.X是NaOH溶液,Y是盐酸,且c(NaOH)∶c(HCl)=2∶1D.从b至c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18、下列关于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价C.金属单质都可以和酸反应置换出氢气D.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固体19、下列实验中,不能观察到明显变化的是(
)A.把一段打磨过的镁带放入少量冷水中B.把Cl2通入FeCl2溶液中C.把绿豆大的钾投入少量水中D.把溴水滴加到淀粉KI溶液中20、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操作要求的是A.I可用于制备并检验氢气的可燃性B.II可用于除去CO2
中的HClC.用Ⅲ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
溶液D.用IV中操作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21、科学史上每一次重大的发现都极大地推进了科学的发展。下列对化学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侯德榜制得的碱是烧碱 B.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C.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 D.青铜是我国最早使用的合金22、羟氨(NH2OH)是一种还原剂.将25.00mL0.049mol/L的羟氨酸性溶液与足量硫酸铁在煮沸条件下反应,生成的Fe2+又恰好被24.50mL0.020mol/L的酸性KMnO4溶液所氧化.在上述反应中,羟氨的氧化产物为A.NO2B.NOC.N2OD.N2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框图中甲、乙为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B为常见液态化合物,A为淡黄色固体,F、G所含元素相同且均为氯化物,G遇KSCN溶液显红色。请问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⑤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2)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与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实验室将C溶液滴入F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F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A,发生反应的总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24、(12分)先有一瓶无色澄清溶液,可能由Na+、K+、NH4+、Fe2+、SO42-、I-、CO32-、Cl-、SO32-、MnO4-中的几种组成,请根据以下实验步骤及现象回答下列问题:步骤一:取适量待测液,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得到溶液A,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步骤二:向溶液A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和BaCl2溶液,得到溶液B、白色沉淀及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步骤三:向溶液B中通入适量Cl2,得到黄褐色溶液C。(1)下列有关该溶液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A.一定存在SO42-、I-、NH4+、SO32-B.一定不存在Fe2+、CO32-、MnO4-C.可能存在CO32-、Cl-、Na+、K+、D.可用AgNO3溶液确认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2)步骤三得到黄褐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向原溶液中先加入足量的盐酸,再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并加热,也能得出步骤一、步骤二相同的结论。(4)对于溶液中还可能存在的阳离子,确认其存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25、(12分)在常温下,Fe与水并不起反应,但在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
应用下列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请回答该实验中的问题。(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玻璃管中石棉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圆底烧瓶中盛装水,烧瓶里应事先放置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3)该同学欲确定反应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①待硬质试管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溶于稀硫酸得溶液B;②取少量溶液B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溶液未变红色则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该同学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结果溶液未变红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5)该同学马上另取少量溶液B,使其跟NaOH溶液反应。若按图所示的操作,可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现象,请写出与上述现象相关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一段时间后,该同学发现(4)中未变红的溶液变成红色,说明Fe2+具有____性。由此可知,实验室中含Fe2+的盐溶液需要现用现配制,并且配制含Fe2+的盐溶液时应加入少量____________。26、(10分)某课外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SO2性质的研究。(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SO2属于____(填“酸性”或“碱性”)氧化物。①图中D装置可用来验证SO2具有该性质,其中所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②当向该装置通入SO2时,A中实验现象为_________,用化学用语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2)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分析,SO2具有___性。①当向该装置通入SO2一段时间后,可观察C中实验现象为___,说明SO2具有_____性。②如验证SO2还具有另一方面的性质,可选择的药品是___,实验现象__________。A.过氧化氢B.浓硫酸C.氯水D.硫化钠溶液(3)B中的品红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证明SO2具有_________性。(4)多余的SO2一般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27、(12分)某小组为探究Cl2、Br2、I2的氧化性强弱,设计实验如下:资料:稀溴水呈黄色;浓溴水呈红棕色;碘水呈棕黄色。实验Ⅰ实验Ⅱ取ⅰ中的黄色溶液少许,加入KI溶液,再加入淀粉溶液。(1)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2)实验Ⅰ中ⅰ和ⅱ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3)①甲同学认为:实验Ⅱ观察到__现象,得出氧化性Br2>I2。②乙同学对上述实验进行反思,认为实验Ⅱ不能充分证明氧化性Br2>I2,他补做了实验Ⅲ。实验Ⅲ另取ⅰ中的黄色溶液少许,先③步骤步骤,,,,,加入足量的NaBr固体,充分振荡,然后加入KI溶液和淀粉溶液。补做实验Ⅲ的目的是__。(4)综合实验Ⅰ和Ⅲ,得出氧化性Cl2>Br2>I2。28、(14分)钠、铝和铁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重要金属。请同答下列问题:(1)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____(填“Na20”或“Na202”);(2)A1203能溶于酸或强碱溶液生成盐和水,则Al203是一种____(填“酸性”、“碱性”或“两性”)氧化物:(3)除去Si02中的CaCO3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是____。(4)用亚铁盐制备氢氧化亚铁时,因氢氧化亚铁易发生氧化反应而难以观察到“真实面目”,写出其在空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5)下列试剂可用于区分SO2和CO2两种气体的试剂是____。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澄清石灰水C.品红溶液D.CaCl2溶液29、(10分)(Ⅰ)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如下五种物质:、、、、。已知难溶于水,溶液呈蓝色。现进行如下实验:①溶于水得无色溶液;②向溶液中加入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时沉淀消失。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1)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填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定存在的物质是(填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可能存在的物质是(填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检验可能存在的物质所用试剂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5)钠是活泼的碱金属元素,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钠钾合金可在核反应堆中用作热交换液。钠钾合金溶于水生成氢气。确定该钠-钾合金的组成(用的形式表示):__________;如果所得溶液的体积仍为,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B【解题分析】
由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可判断该分散系为胶体,根据胶体的性质分析。【题目详解】根据题意,磁流体分散系分散质粒子直径在5.5-36nm,属于胶体的范畴,具备胶体的性质。A.分散质粒子直径在5.5~36nm之间,所得分散系为胶体,不是悬浊液,故A错误;B.该分散性属于胶体,胶体有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强光通过此磁流体时会出现光亮的通路,故B正确;C.根据题意可知,分散质粒子是黑色的,而Fe2O3是红棕色的,故不是Fe2O3,故C错误;D.该胶体分散质是黑色的,氢氧化铁胶体为红褐色,而且胶粒是很多分子的集合体,不是一个分子,故D错误;故选B。2、B【解题分析】
根据N=nNA可知,H原子的数目相同,则H原子物质的量相同,0.3molH2O含氢原子物质的量为0.3mol×2=0.6mol,结合对应物质的构成计算。【题目详解】A项、18.9gHNO3的物质的量为0.3mol,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0.3mol,故A错误;B项、3.612×1023个HCl的物质的量为0.6mol,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0.6mol,故B正确;C.0.1molH3PO4含有0.3NA氢原子,故C错误;
D.标准状况下4.48LCH4的物质的量为0.2mol,含有0.8mol氢原子,故D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解答本题中注意物质的分子构成,结合相关的计算公式解答,注意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根据n=m/M=N/NA=V/Vm计算选项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再结合各物质分子含有H原子数目计算氢原子物质的量。3、D【解题分析】
硫磺熔化并燃烧,产生二氧化硫,利用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淡黄色的银耳被漂白之后洁白如雪,故答案选D。【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硫的漂白性,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银耳的颜色变化,联想到二氧化硫的漂白性。4、B【解题分析】
A.分液时避免上下层液体混合,则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A正确;B.蒸馏时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则温度计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B错误;C.过滤需要引流,用玻璃棒引流,故C正确;D.烧杯、玻璃棒有残留的溶质,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及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都注入容量瓶,故D正确;故选:B。5、D【解题分析】
A.Na久置于空气中最终生成Na2CO3,A错误;B.Mg比Al活泼,但镁与NaOH溶液不反应,B错误;C.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有黑色固体生成,C错误;D.多数合金比各成分金属熔点低,硬度大,D正确;答案选D。6、C【解题分析】
A.硝酸为强酸,完全电离出氢离子和硝酸根,电离方程式为:HNO3=H++NO,故A正确;B.氢氧化钠为强碱,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氢氧根,电离方程式为:NaOH=Na++OH-,故B正确;C.氯化铝电离时形成1个铝离子和3个氯离子,电离方程式为:AlCl3=Al3++3Cl-,故C错误;D.硫酸铜完全电离:CuSO4=Cu2++SO,故D正确;故选C。7、A【解题分析】A、容量瓶使用前用1.0mol·L-1的Na2CO3溶液润洗,溶质的物质的量增加,浓度偏高,A正确;B、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浓度偏低,B错误;C、仰视确定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溶液体积增加,浓度偏低,C错误;D、用敞口容器称量Na2CO3且时间过长,导致溶质的质量减少,浓度偏低,D错误,答案选A。8、C【解题分析】
①Al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其为单质;②NaHCO3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aHC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O2,能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和水,;③Al2O3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④Mg(OH)2只能与盐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⑤Al(OH)3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综上所述,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合物是②③⑤,故选C。9、C【解题分析】
A.Cl2与Fe反应产生FeCl3,1molCl2与足量的铁反应后转移2mol电子,转移的电子数为2NA,A错误;B.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所以44.8LCO2的物质的量小于2mol,则其中含有的分子数小于2NA,B错误;C.CO2和CO分子中都含有1个C原子,所以等物质的量的CO2和CO含有相同的碳原子数,C正确;D.缺少溶液的体积,不能计算离子数目,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10、B【解题分析】
由题意可知,2mol该氧化物与足量红热的铁完全反应,生成1molN2和1molFe3O4。生成1mol四氧化三铁转移8mol电子,则生成1mol氮气就转移8mol电子,所以平均1个氮原子得到4个电子,所以氧化物NxOy中x=1,则氮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该氧化物为NO2,答案选B。11、D【解题分析】
标准状况下,Vm=22.4L/mol,11.2L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则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2=1mol,由N=n×NA可知,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nmol−1,答案选D。12、A【解题分析】A.水玻璃可做防火材料,故A正确;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B错误;C.加热时石英与熔融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故C错误;D.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故D错误。故选A。13、D【解题分析】
A.SO2可以使品红退色因为SO2溶于水生成的亚硫酸与有色物质直接结合,形成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加热后这种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分解,而恢复原来的红色,这个过程是化学变化,不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B.将浓硫酸与碳混合加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均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则不能检验气体产物中的CO2,故B错误;C.Na₂CO3和NaHCO3都能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区分Na₂CO3、NaHCO3两种溶液,故C错误;D.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则过滤,洗涤,干燥,加热灼烧可生成Al2O3,故D正确;正确答案是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物质的检验、性质探究等知识,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评价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以及实验的严密性和合理性,难度不大。14、C【解题分析】
A.稀盐酸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B.干冰是氧化物,在水中不能自身电离,属于非电解质,故B错误;C.氯化氢、氨气、水银、草木灰依次是电解质、非电解质、单质、混合物,分类合适,故C正确;D.冰水由水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故D错误;故选C。15、C【解题分析】
A.如加入氯化铁,可生成KCl杂质,应加入硝酸铁溶液,故A错误;B.铜不与CuSO4反应,不能除去CuSO4,故B错误;C.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干燥后得到纯净的氢气,故C正确;D.铁与稀硫酸反应,影响被提纯的物质,故D错误;答案选C。16、D【解题分析】
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少量HCl,用浓硫酸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水蒸气。先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HCl,因为如果先除水蒸气,再通过饱和食盐水时又会带出来水蒸气,故选D。【题目点拨】除去氯气中的HCl选用的试剂是饱和食盐水,不可选用NaOH溶液,因为氯气也可以和NaOH溶液反应。17、A【解题分析】
根据图象可知先加入的试剂X一开始就产生沉淀,而随试剂的加入沉淀部分溶解,所以试剂X为NaOH,后来加入的试剂Y沉淀的量不变是盐酸与过量的碱反应,继续加试剂Y,沉淀的增加是偏铝酸盐与酸反应生成沉淀氢氧化铝,当偏铝酸盐全部转化为氢氧化铝,再滴入酸,又溶解了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所以试剂Y为盐酸。【题目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X是氢氧化钠,Y是盐酸,故A错误;B.设氢氧化钠的浓度为6mol/l,从加入5mLX生成沉淀最多,再继续加1mLX沉淀量减少到最小值,滴加氢氧化钠在5→6(1mL)时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NaOH=NaAlO2+2H2O,由此可知,n(Al3+)=n[Al(OH)3]=0.006mol;由前5mLNaOH形成最大沉淀量可知,2n(Mg2+)+3n(Al3+)=0.03mol,所以n(Mg2+)=0.006mol,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等,则n(Cl-)=0.03mol,即溶液中c(Al3+)∶c(Mg2+)∶c(Cl-)=1∶1∶5,故B正确;C.由图可知,5→6(1mL)为氢氧化铝的溶解,发生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9→11(2mL)为偏铝酸钠恰好完全生成Al(OH)3沉淀:发生反应:NaAlO2+HCl+H2O=Al(OH)3↓+NaCl,根据铝元素守恒知:NaOH~Al(OH)3~AlO2-~H+由此可以推出:n(NaOH)=n(HCl)又因为v(NaOH):v(HCl)=1:2,所以:c(NaOH):c(HCl)=2:1,故C正确;D.在6mL处由原来的滴加NaOH,改为滴加盐酸,由图象知7mL~9mL时对应液体中沉淀量不变,可以推知此时仅仅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即H++OH-===H2O,故D正确;题目要求选错误的,故选A。18、B【解题分析】
A.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能失去电子,但处于中间价态的金属离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A错误;B.因金属元素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则化合价一定升高,所以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价,B正确;C.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与稀硫酸等不反应,无法置换出氢气,C错误;D.金属单质Hg在常温下为液体,D错误;故选B。19、A【解题分析】
A、因镁与冷水反应比较缓慢,现象不明显,故A正确;B、因Cl2与FeCl2溶液反应:Cl2+2FeCl2=2FeCl3,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现象明显,故B错误;C、因钾与水剧烈反应:2K+2H2O=2KOH+H2↑,钾迅速熔化成一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有火焰产生,现象明显,故C错误;D、因单质溴与KI溶液反应:Br2+2KI=I2+2KBr,I2遇淀粉变蓝,现象明显,故D错误;故选A。20、B【解题分析】A、点燃H2前必须验纯,以防爆炸,故A错误;B、饱和NaHCO3和CO2不反应,而NaHCO3和HCl反应且生成CO2,不引进新的杂质,所以该装置能除去CO2中的HCl,故B正确;C、容量瓶不能用于溶解和稀释,只能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应先在烧杯中溶解NaOH固体,冷却至室温后再转移至容量瓶,故C错误;D、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制备氢氧化亚铁时要防止被氧化,所以胶头滴管应该伸入液面下,故D错误。故选B。21、A【解题分析】
A.侯徳榜制得的是纯碱,纯碱是碳酸钠不是烧碱,烧碱为氢氧化钠,A错误;B.1808年,英国科学家提出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他认为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不可再分割,B正确;C.阿伏加德罗提出原子-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此后化学才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C正确;D.铜的活泼性较差,我国最早使用的是青铜,D正确;答案选A。22、C【解题分析】由25.00mL
0.049mol/L的羟胺的酸性溶液跟足量的硫酸铁溶液在煮沸条件下反应,生成的Fe2+恰好与24.50mL
0.020mol/L的KMnO4酸性溶液完全作用可知,NH2OH失去电子数等于高锰酸钾得到电子数,设羟胺的氧化产物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x,由电子守恒可知,25.00mL×0.001×0.049mol/L×(x+1)=24.50mL×0.001L×0.020mol/L×(7-2),解得x=1,羟胺的氧化产物是N2O,故选C。点睛:熟练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并准确使用电子守恒规律是解题关键,由信息“25.00mL
0.049mol/L的羟胺的酸性溶液跟足量的硫酸铁溶液在煮沸条件下反应,生成的Fe2+恰好与24.50mL
0.020mol/L的KMnO4酸性溶液完全作用”可知,NH2OH失去电子数等于高锰酸钾得到电子数。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①⑤4Fe(OH)2+O2+2H2O=4Fe(OH)32Na+2H2O=2Na++2OH-+H2↑产生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沉淀4Fe2++4Na2O2+6H2O=4Fe(OH)3+8Na++O2↑【解题分析】
甲、乙为单质,二者反应生成A为淡黄色固体,则A为Na2O2,甲、乙分别为Na、氧气中的一种;B为常见液态化合物,与A反应生成C与乙,可推知B为H2O、乙为氧气、C为NaOH,则甲为Na;F、G所含元素相同且均为氯化物,G遇KSCN溶液显红色,则G为FeCl3,F为FeCl2,结合转化关系可知,E为Fe(OH)3,D为Fe(OH)2,据此判断。【题目详解】(1)反应①~⑤中,①②⑤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③④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①⑤属于化合反应。故答案为①⑤;(2)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3)甲与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4)在空气中将NaOH溶液滴入FeCl2溶液中,先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再被氧化生成氢氧化铁,观察到的现象是: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5)在FeCl2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Na2O2,发生反应的总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4Na2O2+6H2O=4Fe(OH)3+8Na++O2↑。24、ACCl2+2I-=I2+2Cl-Ba(OH)2通过焰色反应,若呈现黄色,则含有Na+;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焰色反应,若呈现紫色,则含有K+【解题分析】
无色溶液可以知道一定不含Fe2+、MnO4-;
步骤一:取适量待测液,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得到溶液A,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气体为氨气,一定含NH4+;
步骤二:向溶液A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和BaCl2溶液,得到溶液B、白色沉淀及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白色沉淀为BaSO4,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为SO2,则一定含有SO42-和SO32-;步骤三:向溶液B中通入适量Cl2,得到黄褐色溶液C,C中含碘单质,则原溶液一定含I-,以此来解答。【题目详解】无色溶液不含有紫色MnO4-、淡绿色Fe2+。步骤一得到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表明原溶液含有NH4+。步骤二得到的白色沉淀是硫酸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二氧化硫,表明原溶液含有SO42-、SO32-。步骤三得到的黄褐色溶液C是含有I2的溶液,表明原溶液含有I-。(1)A.根据以上分析,
一定存在SO42-、I-、NH4+、SO32-,故A正确;B.
根据以上分析,可能存在CO32-,故B错误;C.
可能存在CO32-、Cl-、Na+、K+,故C正确;D.SO42-、SO32-、Cl-均可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不能用AgNO3溶液确认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故D错误。故答案为AC;(2)步骤三得到黄褐色溶液的反应是氯气置换碘的反应,离子方程式是Cl2+2I-=I2+2Cl-,故答案为Cl2+2I-=I2+2Cl-;(3)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SO32-与盐酸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再加入的物质既能与SO42-反应生成沉淀,又能与NH4+反应生成氨气,所以是氢氧化钡,化学式为Ba(OH)2,故答案为Ba(OH)2;(4)可通过焰色反应确定溶液中还可能存在的阳离子Na+、K+,实验方法是通过焰色反应,若呈现黄色,则含有Na+;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焰色反应,若呈现紫色,则含有K+,故答案为通过焰色反应,若呈现黄色,则含有Na+;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焰色反应,若呈现紫色,则含有K+。七、元素或物质推断题25、3Fe+4H2O(g)Fe3O4+4H2铁粉的载体,增大铁粉与水蒸气的接触面积碎瓷片防止暴沸一定有Fe3O4,可能有FeFe3O4和FeFe+2Fe3+=3Fe2+FeSO4+2NaOH=Fe(OH)2+Na2SO44Fe(OH)2+O2+2H2O=4Fe(OH)3还原铁粉【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1)本实验验证铁与水蒸气反应,此反应方程式为:3Fe+4H2O(g)Fe3O4+4H2;(2)石棉绒的作用是作铁粉的载体,增大铁粉与水蒸气的接触面积;为防止液体的暴沸,因此烧瓶中应事先加入沸石或碎瓷片;(3)②溶液B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B中含有Fe3+,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Fe3O4,可能含有少量没有反应的Fe;如果溶液不变红,说明溶液中不含Fe3+,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Fe3O4和Fe;(4)Fe3O4与硫酸反应生成Fe3+和Fe2+,Fe与Fe3+发生反应:Fe+2Fe3+=3Fe2+;(5)加入NaOH出现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为Fe(OH)2,发生FeSO4+2NaOH=Fe(OH)2↓+Na2SO4,迅速转变成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沉淀,因为Fe(OH)2被氧气氧化成Fe(OH)3,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6)(4)中未变红的溶液变红,说明Fe2+被氧气氧化成Fe3+,体现Fe2+的还原性,防止Fe2+被氧化成Fe3+,保存Fe2+时需要加入少量的铁粉或铁屑。26、酸性滴加酚酞的NaOH稀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红H2O+SO2H2SO3氧化性和还原溶液褪色还原D有淡黄色沉淀生成褪色漂白SO2+2OH-=SO32—+H2O【解题分析】
(1)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可在A中使石蕊试液变红色,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B中品红褪色,具有还原性,可在C中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检验二氧化硫的酸性,可在D中用滴加酚酞的NaOH稀溶液检验,E应为尾气处理装置;(2)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分析SO2的性质,二氧化硫中S元素化合价为+4价,具有还原性和氧化性,可与高锰酸钾、硫化钠等溶液反应,以此解答该题;(3)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褪色;(4)SO2是酸性氧化物,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Na2SO3和水。【题目详解】(1)二氧化硫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①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因此要验证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必须和碱反应,例如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但亚硫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是无色溶液,不能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所以可向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检验亚硫酸钠的生成,即D中盛放的液体是滴加酚酞的氢氧化钠稀溶液;②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反应方程式为H2O+SO2H2SO3。亚硫酸能电离出氢离子而使其溶液呈酸性,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2)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①酸性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则C中实验现象为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还原性;②要证明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则必须和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A.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能氧化二氧化硫,故A错误;
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且和二氧化硫不反应,故B错误;
C.氯水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二氧化硫,故C错误;
D.硫化钠具有还原性,能被二氧化硫氧化生成单质S,因此可以验证SO2的氧化性,故D正确;故答案为:D;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有淡黄色沉淀生成;(3)B中的品红溶液褪色,证明SO2具有漂白性;(4)SO2是酸性氧化物,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Na2SO3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O2+2OH-=SO32—+H2O。27、Cl2+2Br-=2Cl-+Br2氧化性:Cl2>Br2、Cl2>I2溶液变蓝排除可能存在的Cl2对Br2置换出I2的干扰【解题分析】
(1)ⅰ中溴化钠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黄色,说明生成溴单质,形成溴水溶液,氯水中含有氯气将溴化钠中的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2)探究Cl2、Br2、I2的氧化性强弱,实验Ⅰ中ⅰ氯水中含有氯气将溴化钠中的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Br-=2Cl-+Br2,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Br2;ⅱ氯水中含有氯气将碘化钾中的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I-=2Cl-+I2,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3)①取ⅰ中反应后的黄色溶液即含溴水溶液,加入KI溶液,再加入淀粉溶液,若淀粉溶液变蓝,说明反应生成碘单质,说明溴水中的Br2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利用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②实验Ⅱ取ⅰ中的黄色溶液进行试验,ⅰ中反应后的黄色溶液可能含有过量的氯水,氯气将碘化钾中的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不能准确证明一定是溴水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故需要对ⅰ中反应后的黄色溶液加入足量的溴化钠,确保溶液ⅰ中反应后的溶液不含有氯水。【题目详解】(1)ⅰ中溴化钠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黄色,说明生成溴单质,形成溴水溶液,氯水中含有氯气将溴化钠中的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Br-=2Cl-+Br2,故答案为:Cl2+2Br-=2Cl-+Br2;(2)探究Cl2、Br2、I2的氧化性强弱,实验Ⅰ中ⅰ氯水中含有氯气将溴化钠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甲乙双方插秧机购销合同
- 2024年课程合作协议书
- 环保设备安装合同三篇
- 鐵路工程施工合同三篇
- 2024年度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地产开发商与原土地使用权人签订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
- 2024年度影视项目投资咨询代理合同
- 2024版租赁物业合同范本
- 2024版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合同
- 酒店itv合同范本
- 2024年度五方联动产业协同发展合作协议
- 居住外地离退休人员联系服务工作制度(试行)
- (经典)中国政法大学海商法综合试题及答案
-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消防员管理规定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精编课件)
- 《网络直播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文献综述
-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2认识气温计(课件)
- 新建住宅物业承接查验移交资料清单
- 平面直角坐标系求面积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市公开课获奖课件
- 郭墅中心小学四年级上册朗文课外阅读试题与答案
-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8课 只有一个地球|部编版 (共19张PPT)
- 高热惊厥的急救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