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马克思主义消费观研究:都导师:谭培文教授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社会研究年级:2006中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富的繁荣,人类社会反而陷入了消费快乐与痛苦的二难困境。马克思主义消费观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国马克思主义消费观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主要从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中阐释马克思主义消费观的涵或容。第二、从马克思消费观在处理社会主义消费的关系问题、建立合理的社会主义消费结构、树立社会主义适度消费观念等的理论意义或现实价值方面研究。第三、从消费是人的本质和社会的本质的体现方面研究。第四、以马克思主义消费观解读"消费社会",对异化消费或消费主义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批判。可见,国学界最主要的是在经济领域对马克思主义消费观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消费观为基本立论依据,形成自己的消费理论,从多元化视角对异化消费和消费主义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分析或批判。最具代表性的有: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等。笔者发现,以消费为视角,对消费与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联系的探索在马克思主义消费观的研究中明显不足,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基础与现实背景,力图运用文本学研究法、历史与逻辑方法、唯物辩证法、比较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消费观的深入研究,探明消费与人的幸福和全面发展的在联系,寻求克服消费困境与应对消费挑战的对策。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消费观的含义、形成、构成和当代价值。第二部分,从消费与生产、分配、交换的关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三个方面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消费观的基本容。第三部分,从俄特色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消费观两大方面论述了其在当代的发展。第四部分,研究了马克思主义消费观影响下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几个主要消费观念:"物化"论、消费异化论和"符号消费"论。第五部分,从当代马克思主义视域比较分析了以节俭为主线的中国消费观和以崇奢为主流的西方消费观。第六部分,指出马克思主义消费观面临的三大挑战:生态环境问题、社会伦理困境、人性难题。提出了应对挑战之策:大力提倡马克思主义幸福消费观,谨防消费误导;反对消费主义,走可持续消费之路;营造良好的社会和舆论环境,推动公民合理消费;切实提高消费个体的素质,正确理解消费与幸福的关系。II基本思路:笔者试图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消费与人的幸福和全面发展为主线,从马克思主义消费观的基本概念入手,理清其基本容,阐释其发展和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马克思主义消费观,作为科学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幸福消费观,在指导我们走出当前遭遇的消费困境,应对面临的消费挑战,具有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主要创新之处:一、本文从哲学高度,以消费与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切入点,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幸福消费观及其现实意义,寻找消费的本质意义和终极目的;二、尝试性提出并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幸福消费观的概念。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消费观;幸福观IIITheResearchonMarxismConsumptionViewpointName:ChenDuTutor:ProfessorTanPeiwenMajor:MarxismPhilosophyTheDirectionofResearch:TheResearchonMarxismPhilosophyAndContemporarySocietyGrade:2006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economyandtheprosperofwealth,humansocietyhasbeencaughtinthedifficultplightofsecondposition,andMarxismconsuptionviewpointhasbecomeahotresearch.EducationalcirclehasalreadydonealotofactivebeneficialexplorationtoMarxismconsuptionviewpointathomeandabroad.Thisspreadsoutmainlyinseveralaspectsinthehomelandasfollowing:First,explainingconnotationorcontentofMarxismconsumptionviewpointmainlyfromdiscriminatingproductionandconsuminginrelation.Second,studingMarxismconsuptionviewpointinthefieldoftheorysignificanceorrealvaluehandlingconcerningaproblem,buildingrationalsocialismpatternofconsumption,settingupsocialismproperconsumptionconceptandsoon.Third,studingfromtheaspectthatconsumingispeople'snatureandsociety'snature.Fourth,understandingandexplaining"consumptionsociety"withMarxismconsumptionviewpoint.EducationalcirclesabroadismainlytotakeMarxismconsumesviewpointasfundamentalargumentbasis,andtoformeconsumptiontheoryofthemselves,anddoctrinehascarriedoutcomparativelyincisiveanalysisondissimilationconsumptionandconsumptionorhascriticizedfromdiversifyingavisualangle,whoseexperienceisworthyforustodrawlessons.WestMarxistMarKusai’s"One-wayDegree"andBodeliya's"ConsumptionSociety"arethemosttypicaltheories.Theauthorfindsthat,fromtheconsumevisualangle,theexplorationcontactingwithhappinessandtheoveralldevelopmentofhumanbeingnaturetoconsumptionisnotobviousinMarxismconsumptionviewpoint,andthisbookisowingtosuchthearybackgrounandrealbackground.Istrivetoapplyaversiontolearnthemethodcomparingwithlogicalmethod,materialistdialectics,themethodanalysingandbeingtiedinwedlocksyntheticallyeachotherstudyinglaw,andhistory,andtakeconsumingwithhappinessandtheoveralldevelopmentofhumanbeingaspointofpenetrationandstudyinadeepgoingwaybyMarxismconsumesviewpointsothatwewecanascertaintheinnerlinkconsuminghappinessandall-rounddevelopmentwithpersonandexplorethegoodplanovercomingthechallengeofconsuming.Thepapercontainssixsections.Part1hasexpoundedimport,formation,formationandthepresentagevaluethatMarxismconsumptionviewpoint.Part2hasexpoundedtheIVfundamentalcontentthatMarxismconsumptionviewpointthroughthreeaspects:ithascompliedwithconsumptionandtherelationgivingbirthtoachild,distributing,exchanged,withtheecologicalenvironmentrelation,andtheoveralldevelopmentofhumanbeingrelation.Part3observestwobigaspectsfromtheMarxismconsumptionviewpointthattheSovietRussiacharacteristicandChinaspendhavingdiscussedthepersonindevelopmentofthepresentage.Part4hasstudiedseveralmainWestMarxismconsumptionviewpointsaffectedbyMarxismconsumptionviewpoint:thedoctrineofreification,the"dissimilationconsume"theoryandthe"signconsuming"theory.Part5hasanalysedcomparativelythegleamofChinesemaincurrentconsumptionviewpointnamedthriftyconsumptionviewpointandthemaincurrentwestconsumptionviewpointnamedluxuriousconsumptionviewpointfromthepresentMarxism.Part6haspointedoutthreebigchallengefacingtheMarxismconsumptionviewpoint:theecologicalenvironmentproblem,difficultpositionofsocietyethics,andthedifficultproblemofhumannature.Ithasbroughtforwardschemesofansweringchallenge:EnergeticallyencouragingMarxismhappyconsumptionviewpointtofreefromtheconsumptionmisleading;Thecountryshouldtakeeffectivemeasurestoopposedoctrineconsumingandmakewayofsustainableconsumption;Weshouldbuildfinesocietyenvironmentandmakefinepublicopiniontodrivescitizentoformrationalconsumptionviewpoint;Weshouldpracticallyrisethecitizens’consumptionqualitiesandunderstandtherelationofconsumptionandhappinesscorrectly.Fundamentaltrainofthought:Theauthorgoesaheadtryingtostudytheachievementbasisingintheprehominidandothers,andgivefirstplacetohappinessandall-rounddevelopmentoftheperson,startingwiththebasicconceptofMarxismconsumptionviewpoint,cleaningupit’sfundamentalcontent,discussingit’sfurtherwatchesandexpoundingit'sdevelopmentandeffect.Onthefandamentofthese,westadyfurtheronMarxismconsumesviewpoint.Asascienceandhappyconsumesviewpoint,itcanguideustostepoffcurrentconsumptiondifficultpositionandanswertheconsumptionchallengebeingconfrontedwith,anditwillgiveustheorysignificanceandpracticevalue.Themaininnovation:First,takingexpendsandhappinesswithperson'sall-rounddevelopmentasabreakthroughpointfromthephilosophyaltitude,thearticlediscussesMarxismhappyconsumptionviewpointandit’spracticalsignificance,sothatwecanseekfortheessentialsignificanceandtheultimategoalofconsuption.Second,theauthorhaspresentedandexplainedtheconceptofMarxismhappyconsumptionviewpoint.Keyword:Marxism;consumptionviewpoint;happyviewpointV目录中文摘要…………………………I英文摘要………………………III前言………………1一、马克思主义消费观的基本含义……………2〔一消费………………………2〔二消费观……………………4〔三马克思主义消费观………………………6二、马克思主义消费观的基本容……………9〔一消费与生产、分配、交换的辩证关系…………………9〔二消费与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11〔三消费与环境的辩证关系…………………15三、马克思主义消费观的发展和影响…………18〔一俄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消费观…………18〔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消费观……………20四、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观……………………25〔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观的典型观点……………………25〔二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观的意义……………………27五、当代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中外消费观之比较研究…………28〔一以节俭为主线的中国消费观……………28〔二以崇奢为主流的西方消费观……………29〔三中外消费观之比较分析…………………31六、马克思主义消费观面临的挑战与对策……………………33〔一面临的困境………………33〔二应对的策略………………35结束语…………………………40参考文献………………………4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后记1前言<一课题的来源和目的消费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永恒主题之一。消费的本质是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目的应该是使人达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重要意义是给人一种幸福美满的生活。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富的繁荣和需求能力的增长,个人和全体价值观的变化,物质消费并未给人带来理想的幸福生活,人类社会反而陷入了消费快乐与痛苦的二难困境,传统消费观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试图以消费与幸福、人的全面发展为切入点,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消费观的深入研究,探明消费与人的幸福和全面发展的在联系,寻求克服消费困境与挑战的对策。〔二国外研究现状国马克思主义消费观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从涵或容方面研究。如,世杰、世清、王成祖等,他们主要从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中阐释马克思主义消费观的涵或容。二、从当代意义或价值方面研究。如,瑾、黄立等,主要论述了马克思消费观在处理社会主义消费的关系问题、建立合理的社会主义消费结构、树立社会主义适度消费观念等的理论意义或现实价值。三、从消费是人的本质和社会的本质的体现方面研究。如,袁茵、悦书、洵等,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消费观是人的本质和社会的本质的充分体现。这就上升到了一定的哲学高度来进行研究。四、以马克思主义消费观解读"消费社会",对异化消费或消费主义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批判。如,任文刚的《对消费社会的马克思主义解读》,丁佳佳等的《探析中国消费领域中消费异化的存在及其概念》等。可见,国学界最主要的是在经济领域对马克思主义消费观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消费观为基本立论依据,形成自己的消费理论,从多元化视角对异化消费和消费主义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分析或批判,其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最具代表性的有: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等。〔三研究的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消费问题不断凸显,消费面临严峻的挑战:生态环境问题、社会消费伦理困境、人性难题等等。这些不仅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更是马克思主义消费观十分关注的问题。为此,本文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以消费和幸福、人的全面发展为切入点,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消费观的深入研究,探明消费和幸福、人的全面发展的在联系——消费本质上是满足人或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其最终目的应该是为了生活的幸福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这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建立社会主义消费理论,化解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消费领域中出现的一些不和谐现象,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2一、马克思主义消费观的基本含义〔一消费1、消费的含义所谓"消费",它最原始的含义为消耗、耗费,浪费,消磨。消费<consume>一词在英语中最早使用于14世纪,并带有鲜明的贬义色彩,意指"毁坏"、"用光"、"浪费"、"耗尽",其潜在的含义是超过了恰到好处或恰如其分地占有和使用的围。在《牛津英语词典》中,消费被定义为:通过燃烧、蒸发,分解或疾病等花掉或毁掉;消耗,死亡;用完,特别是吃完,喝完,占去;花费;浪费<时间>;变得憔悴,烧尽。在中国古代,"消费"是作动词使用的,其含义与"浪费"近似。"消费"一词,在汉朝可解释为"消磨、浪费"之意。之后在唐宋时期泛指"开销、耗费"。今天在《汉语大词典》中对消费的解释变为"为了生活而消耗物质财富",已经成为一种经济行为的描述。《辞海》的解释是"人们消耗物质资料以满足物质和精神需要的过程。"消费作为经济学专门术语,于光远在《经济大辞典》中对"消费"一词的解释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和生活资料的消耗。这是在词源意义上对"消费"的一种界定。从"消费"的含义及演变过程可以发现,消费逐渐由带有贬义色彩的"浪费"过渡到了具有中性含义的"耗费"。消费是动态和发展的,从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定义方法:从物理学角度看,由于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是不会消失的或者说是守恒的,因此,人类消费着物质和能量,实际上也就意味着消费是人类同自然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从经济学角度看,消费是这样一个过程:消费者消费物品和接受服务的过程。消费可分为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生产消费是指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使用和消耗;生活消费是指人们把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用于满足个人生活需要的行为和过程。它是恢复人们劳动和劳动力再生产不可缺少的条件。我们通常所说的消费就是指生活消费。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消费体现着消费者的社会地位、身份,具有象征意义。消费者个人和家庭往往通过购买有一定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物品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显示其身份。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消费意味着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个分子,通过吸收〔包括自然和经过加工后的产品获得能量和营养的过程,以此获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从生存论角度来看,正如生产、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一样,消费也是人的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一般说来,消费是人类为了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获得、使用、消耗或享用某些客观对象的行为和过程。1977年,伦敦皇家社会研究委员会和联合国国际科学学会发表了一个有关消费的联合3说明,他们把物理学和社会学有关消费定义的整合,认为:"消费是人类对自然物质和能量的改变,消费是实现使物质和能量尽可能达到可利用的限度,并使对生态系统产生的负面效应最小,从而不威胁人类的健康、福利和其他人类相关的方面。"1这一界定把物质、能源、信息和人类结合在一起,使消费在生物物理、生态、社会三位一体的系统过程得以完成,体现了消费的伦理回归。总之,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对消费做了不同的界定。消费有广义的消费即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与狭义的消费即生活消费。笔者在本文中研究的是生活消费,即人们把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用于满足个人生活需要的行为和过程,以及这些行为和过程的作用和影响。2、消费的本质和目的消费的本质是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生活消费是一种最终消费,一般是指为满足消费者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消费需要而使用、利用和变更各种物质资料及劳务的过程。它是马克思所说的是"原来意义上的消费"。消费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的"感性的表现,就是说,是人的实现或人的现实。"2换句话说,人的消费正是人的存在状态的缩影。消费总是与人的存在状态相联系,并以人的生命本质的弘扬为根本容的。消费应该是满足人们基本的正常生活的需要。人在消费中应该是实在的,有感觉、感情的,进行着有意义、有人情味、创造性的消费。可惜的是,在当今社会,消费却往往被异化了,背离了本来的意义,被赋予了其它的意义。它不再是满足人们需要的手段,不再是人的真正需求。消费异化使人变成了失落自己个性,只图贪婪的消费人,在丰裕的消费社会中,人们过着"物质丰富,精神痛苦"3的生活,人们只是为消费而消费,人不仅异化为物,进而进一步异化为商品的奴隶,成为"拜物主义者"。因此,把握消费的本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消费的最高目的是人的幸福生活和自由全面发展。消费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之一,人必须消费才能生存。马克思认为,作为满足需要的消费,是人的生命存在和活动的首要条件,是确保劳动力再生产的必备条件。但是消费的意义并不仅仅是证明有机体"活着"的一种方式,消费的最终目标指向在于给人一种更幸福更满足的生活,在于使人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对消费的主体而言,消费对其对象不只是满足主体的需要,还能改变主体的素质。3、消费的作用和意义消费在人类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消费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人的基本属性,又是人的基本活动,是人满足自身生存需要,进行自身的再生产的途径之一,是人类生存的条件、目的和动因,也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消费1周梅华.可持续消费理论研究[M].:中国矿业大学,2003:36.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1979:121.3[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峰译.:人民,1998:9.4行为,不仅作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具有经济学方面的意义,而且还具有维持人类生存的意义、生态学意义和社会学等多方面的意义。第一、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社会再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各个环节之间相互促进、互为条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均有其重要的作用。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但分配、交换和消费之间除了相互影响外,也影响生产,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对生产起决定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当然,生产就其单方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它要素。……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4第二、消费是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和主要因素。国民收入的增长有赖于国民消费的增长,构成经济增长的三大要素—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中,消费已居于最重要的位置。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消费问题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当今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在我国更具有特殊的意义。第三、消费有利于社会文明、和谐与进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会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会得到升级和优化。消费结构升级意味着生存资料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所占比重逐步提高。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提高,标志着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质量的提高,这将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社会和谐发展、人类共同进步。因此从根本上说消费能提高人的素质,促使消费者科学消费、文明消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二消费观1、消费观的概念消费观是指人们对消费水平、消费方式等问题的总的态度和根本的观点。消费观〔作为一种观念,是社会、经济现实等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在消费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使用一种价值判断来衡量事物,指导消费的观念"5,它一旦形成又会反作用于社会与经济,并对其产生深刻而重大的影响。消费观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容因各个时代的科技、生产力及其经济基础等不同而各有所异。农业社会的主导性消费观是节俭消费观,是由于其科技水平和生产力低下,获取消费品非常艰辛,物质资料十分匮乏,消费仅限于人的基本生存。工业社会的主导性消费观是奢侈消费观,是由于其科技水平和生产力迅猛发展,物质财富极丰富起来,且奢侈消费观又因其解决了当时经济危机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为人们所推崇。在科学技术、生产力突飞猛进,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一种既有利于人全面发展又有利于社会良性运行的消费观与之相适应,适度消费观受青睐,绿色消费观、可持续消费观的相继提出,是时代要求的必然。笔者认为,消费观不仅仅指人们在消费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用以指导人们消费行为的观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1995:17.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1995:94.5念,还应当是调整人们消费关系的价值观念、道德原则和规的总和。一个人的价值观是这个人对生活与生活目标的看法,消费观是价值观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一定的消费价值观念和规往往是和一定的资源、财富、收入水平及生活目标相联系和相适应的。2、影响消费观的主要因素影响消费观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科技、生产力和人性。第一、科技和生产力是影响消费观形成的最根本的决定力量。科学知识的不断积累、不断向技术转化以及技术的不断创新,可以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创造出越来越丰富的物质产品以满足人类消费不断增长的需要。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物质产品不断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随之变化。第二、人的本性对消费观的形成也有重大影响。人具有自然本性和社会本性。一方面,人的自然本性总是追求享乐的最大化,体现在消费上就是要求欲望的无穷满足,这也是奢侈消费观形成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人的社会性则要求考虑消费对社会良性运行和生态环境的承载力问题,这是节俭和适度消费观形成的重要因素。此外,消费观还受到民族传统文化、个人文化素质、信仰、消费心理等因素的影响。3、消费观对人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作用消费观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人们消费行为的先导。正确的消费观有利于人和社会的发展,错误或庸俗的消费观则对人和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甚至给人类社会的生存带来危机。一种正确的消费观要与当时的科技生产力相适应,要与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消费观是人们消费行为的指南,有什么样的消费观就有什么样的消费模式与之相适应。它引导着人类的消费行为,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从而影响人类的全面发展。首先,消费观可以通过消费的作用最终引导着人类的生产。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体表现在:消费使再生产能连续不断地循环下去,它是再生产得以实现的手段,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被人们消费,再生产就无法进行下去了;消费使生产者的劳动能力再生产出来,为生产过程提供必要的劳动者,劳动者素质〔包括文化素质与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高低实际上取决于其消费;消费为再生产提供动力,消费激起新的更高的需求,增加为生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消费为再生产提供导向,什么样的产品畅销,什么样的产品滞销,只有通过消费才能知晓。因此,消费能引导生产投入在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以及布局上的合理化,促进再生产的良性运行。其次,消费观对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方式具有重大影响。通过间接的,即主流的消费观念给人们的日常消费以背景,犹如舞台对演员的影响;通过直接的,即消费观念本身规定着社会中那些产品〔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可存在、可购买和可消费以及是否即时消费。再次,对生态环境发生作用,从而影响人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比如,奢侈消费观特别是消费主义主义消费观造成的全球性的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问题已经严重6威胁到了人类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三马克思主义消费观马克思主义消费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消费及与消费相关问题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有关消费的观点马克思没有作专门的论述,但可散见于他的著作中。特别是在《资本论》及《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所论及的消费容十分丰富而又深刻。1、在对古典和庸俗消费经济思想和理论的批评、借鉴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消费观马克思主义消费观是在对古典和庸俗消费经济思想和理论的批评、借鉴的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对消费观的阐述是从对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批判开始的。穆勒认为,消费被分为"生产性消费"和"非生产性消费",前者是生产的手段,后者则是目的;消费随着生产的扩大而扩大等等。马克思认为,穆勒的"消费"理论在出发点上就犯了错误,即他把私有制和异化状态下的人作为一个不争的默认前提,是在这一基础上谈论消费。在马克思看来,在私有制的前提上,"生产的目的就是拥有。生产不仅有这样一种功利的目的,而且有一种利己的目的;人进行生产又是为了自己拥有;他生产的物品是他直接的、利己的需要的对象化。"6意思是说,人的利己和私利在生产与消费中占主导因素,消费活动成为人与人异化关系的契机和表现。因为,你的需要、愿望和意志"它们根本不是一种赋予你支配我的产品的权力的手段,倒是一种赋予我支配你的权力的手段!"7即人的需要的满足不但不能使人的发展实现,反而迫使自己走上奴役的道路。古典经济学家西斯蒙第曾把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的原因归结为:生产脱离消费需求而盲目扩,以及大机器生产使小生产者破产而导致消费减少加剧了生产过剩而产生的。经济学家马尔萨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是:由于工人的消费维持在很低的工资水平上,资本家有消费能力却没有消费愿望,使得消费品的有效需求的增加落后于生产的增加造成的。马克思指出,消费不足、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经济制度共有现象,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无产阶级的日益贫困化而言,显得过剩了。他告诉我们,消费不足是由于消费的发展落后于生产的发展。这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但是其本身不能解决这一矛盾。因此,只有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使生产真正决定消费,消费反作于生产,实现生产与消费的良性互动。通过对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又译作《国富论》>中基本思想—"消费是一切生产的目的"和生产决定消费:"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8等观点进行批判的分析,马克思认为,消费是人类存在的一种状态和生存的基本方式,更是人类社会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从最终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单形本[M].:人民,2000:180.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单形本[M].:人民,2000:181.8[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扉页.7意义上讲,是一切人类社会活动目的的根本指向和最终归宿。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和《资本论》等重要著作中,马克思都对消费及消费与社会生产、生活、社会活动等的联系作了经典性的论述,形成自己独特的消费观。2、从独特的视角提出一系列消费观念马克思本人的消费观并没有构成系统的理论,但提供了研究消费的独特视角和一些重要概念。第一、生产与消费的辩证观。从生产与消费直接统一,生产与消费互为媒介,消费生产着生产三个方面阐述了生产与消费的对立统一关系。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指出,"生产直接也是消费","消费直接也是生产"9。之所以提出生产的消费的概念,是"为了把与生产同一的消费跟原来意义的消费区别开来。"10这就指出了生产和消费的对立统一关系。马克思认为,生产创造出消费的材料,用产品为消费提供客观对象,同时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需要,所以,生产和消费是一种相互媒介运动。消费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而"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11所以,消费生产着生产。第二、异化劳动和异化消费观。异化的本意是指人自己的创造物与人分离,成为一种外在的异已力量而与人相对立,并使人的意识和活动从属于它。马克思认为,异化是人与自己的对象处于现实的物质的对抗状态,即"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12马克思进一步阐释,异化劳动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所发生的性质变态,即"劳动的这种实现表现为人的失去现实性"。从消费的角度上,资本主义造成的最严重的异化是人的需要的异化,表现为:对商品的过分追求,为物所围,失去了在本质意义上对人的价值的追求。第三、"商品拜物教"思想。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充满了神秘性色彩以致使人们顶礼膜拜,形成了"商品拜物教"。商品拜物教将人"物化",使人成为金钱的奴隶,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第四、消费公平观。马克思十分关注消费的公平性。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消费存在严重的不公平性,资本家的残酷剥削使无产阶级日益贫困。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扩大和无产阶级消费能力不断下降的矛盾,导致了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在评论"劳动所得应当不折不扣和按照平等的权利属于社会全体成员"这一观点的时候,阐述了两个重要思想:一是劳动产品的分配属于劳动的社会成员而不是社会全体成员;二是社会必须为社会全体成员包括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提供社会公共产品、社会保险、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人民,1962:740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人民,1962:740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人民,1962:740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1979:9l8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这对我们今天仍有着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3、以科学的本质彰显着自身的当代价值研究马克思马克思主义消费观,对于建立我国社会主义消费理论,指导我国经济建设,特别是对于化解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消费领域中出现的一些不和谐现象,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目前的消费现实存在着两个突出的困境:一个是消费中存在着过度的、非生态消费的消费主义行为,如,"活着就是为了消费"、"为消费而消费"、"为占有而消费"等的消费主义观念在某些城市已开始蔓延。因而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另一个是消费增长落后于GDP增长,国需求严重不足的问题。这是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和收入结构的不平衡所致,因而必须要扩大需拉动经济的发展。根据马克思的生产与消费的辩证观,只有消费规模与生产规模相适应,才能促进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使经济稳步前进。因此,我们必须要想方设法使国民的消费能力的增长与国家的GDP增长相适应。按照马克思的消费公平观,要实现消费公平必须在消费前实行再分配的公平,保障弱势群体享有平等的消费权利。目前,在我国贫富差距加大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是事实。这导致了低收入阶层的消费能力降低,消费意愿减弱。而消费的低迷则直接影响了再生产的进行从而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实现消费公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根据马克思的消费异化观和商品拜物教思想,我们在消费中应追求本质意义上的人的价值和尊严,而不能为物所役。因此,要提倡和实行适度消费、生态消费、和谐消费和可持续消费,使人保持与其自身,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9二、马克思主义消费观的基本容马克思没有用专著系统论述消费问题,但关于消费的思想容在其著作之中,特别是在《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却十分丰富而又深刻。这些思想观点的容主要包括:消费与生产、分配、交换的辩证关系,消费与人的素质和发展的辩证关系,消费与环境的辩证关系等。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消费观的基本容,对我国当前以消费推动经济增长,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一消费与生产、分配、交换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不是就消费研究消费,而是把消费放在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作用构成的更大的经济体系中加以研究,从而揭示消费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消费是社会再生产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以及消费与生产、分配、交换的对立统一关系即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而分配、交换、消费反作用于生产。1、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马克思认为:"生产创造出适合需要的对象;分配依照社会规律把它们分配;交换依照个人需要把已经分配的东西再分配;最后,在消费中,产品脱离这种社会运动,直接变为个人需要的对象和仆役,被享受而满足个人需要。因而,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为终点,分配和交换表现为中间环节。"13在对再生产四个环节的联系作了概括描述后,马克思进而深入分析了再生产四个环节各自的规定性和作用。第一、消费与生产直接统一。马克思认为,生产直接也是消费,消费直接也是生产。这就是说,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这里的"生产直接也是消费",是指在生产的过程当中,一方面要耗费原料、燃料等资源和能源,另一方面也要消耗劳动者的的体力和脑力。这里包含了主体和客体的双重消费,因此,生产行为本身就是它的一切要素直接的消费行为。"消费直接也是生产"是指通过个人消费,使得个人身体生长、脑力和体力得以恢复的过程,即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第二、消费与生产相互媒介。马克思认为,生产媒介着消费,消费也媒介着生产。所谓"生产媒介着消费",是指生产创造出消费品即消费的对象,没有生产,消费没有对象,消费也就无从谈起了。所谓"消费也媒介着生产",是指消费为生产的产品创造出消费者主体。没有消费主体,产品就无所谓产品,并且产品只有被消费者消费,才得以最后完成,成为现实的产品,并且媒介着下一轮的再生产。第三、生产和消费相互创造。生产创造消费:生产为创造消费品即消费对象,若无生产创造出的产品,谈消费就是一句空话。生产还规定着消费的性质和方式,马克思说:"在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人民,1962:739.10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饥饿总是饥饿,但是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因此,不仅消费的对象,而且消费的方式,不仅客体方面,而且主体方面,都是生产所生产的。"14这就是说,生产的性质决定消费的性质,生产的方式也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创造着消费需要和消费者,生产创造出产品特别是新产品之后会引起人们的消费需求,并且人们通过消费才能生产和再生产出生产力来。消费创造生产: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消费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且得以最后完成。马克思所说的:"一条铁路,如果没有通车、不被磨损、不被消费,它只是可能性的铁路,不是现实的铁路,……一件衣服由于穿的行为才现实地成为衣服;一间房屋无人居住,事实上就不成其为现实的房屋。"15正是此义。二是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需要。"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作为心的意象,作为需要,作为动力和目的。……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16这就是说,人们在现实的消费中,总是觉得消费品或消费对象的不完美,而在自己的心目或意识中创造出符合理想的新产品,从而促使、引导生产向更高的层次发展。2、消费与分配的辩证关系对于分配,马克思说认为,在产品和生产者之间出现了分配,分配借社会规律决定生产者在产品世界中的份额,因而出现在生产和消费之间。这就是说,消费总是在一定社会分配关系的基础之上的消费;而消费作为分配的最终实现,也反作用于分配。分配包括生产资料的分配和消费品的分配,但主要指产品的分配,它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产品必须通过分配和交换才能最终进人消费环节,因此,分配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中介。从消费经济的角度看,生产决定消费,但它同时又需经过分配及交换这个中间环节而对消费起作用,同理,消费也需通过交换和分配反作用于生产。"分配并不仅仅是生产和交换的消极的产物;它反过来又同样地影响生产和交换"。17生产性质和方式决定产品的分配。马克思对生产和消费的分析并没有局限于经济过程本身,他进一步认为,产品生产出来之后,生产者对产品的关系就是一种外在的关系,产品回到主体,取决于主体对其他人个人的关系,生产者对消费品获得的方式和数量,取决于社会的分配方式。分配借社会规律决定生产者获得消费品的份额,因而穿插于生产和消费之间。马克思曾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阐述了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社会中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及其对个人消费的影响。提出消费品是社会总产品的一部分,是首先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必要的社会扣除后的剩余部分。消费品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这就是说,生产的性质和方式决定产品的分配。例如,资本主义的生产性质和方式与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性质不同,资本主义的消费品分配是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人民,1979:29.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人民,1962:741.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人民,1962:742.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人民,1971:162.11剥削雇佣劳动的分配形式,而社会主义的是按劳分配。分配关系影响消费。马克思认为,以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往往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变动的最低限度,因为,收入分配作为消费实现的前提,对消费具有决定性作用。分配关系是否合理,分配制度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的提高。合理的分配关系,有效的分配制度,有助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不合理的分配,必然导致消费的扭曲与异化。3、消费与交换的辩证关系对于交换,马克思说:"交换只是生产和由生产决定的分配同消费之间的媒介要素。"18交换是处在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中间环节,起着媒介或桥梁作用。交换的目的在于消费,消费要以交换为条件,如果没有交换,消费也就无从谈起。马克思在经济发展历史上第一次阐明了消费与生产的关系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与将消费和生产二者相对立或相等同的观点有着本质的不同。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并不是同一的东西,却构成了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有机整体。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同时,生产就其片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它要素。也就是说生产不仅决定着消费,也决定着交换和流通,交换和流通是生产和消费的媒介,生产正是通过交换和流通而对消费发生作用;反之,消费的需要也决定着生产,消费通过需要给予生产以目的和动力。〔二消费与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消费,虽然主要在经济学的领域中研究的问题,但作为人的和社会的活动,它也是一个社会学和哲学所研究的对象。马克思的消费观正体现了他对消费现象的一种综合思考,即从经济学的视角切入,展现出消费现象的多种深层涵,从而揭示出人的社会存在状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和理想的生存状态。最早提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是空想社会主义者,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等创始人在批判继承了他们理论中的一些有创建性的思想,在实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消费与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19人类社会是一步一步向人的全面发展阶段迈进的,第三阶段就是人的全面发展阶段,他认为,在这个阶段人能够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即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人的体力和智力都能够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人民,1979:36.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人民,1979:104.1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的物质、文化、生态需要的满足。马克思说:"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解放。"20物质资料的消费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与基础。而文化、生态的需要是人的发展需要,马克思称之为"高级的享受"和"高级活动"。物质、文化、生态三方面需要的满足,就是全面满足了人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这就使"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第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可分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人只有消费一定的物质生活资料和医疗服务才能有生命的存在,只有在物质生活资料不断改善和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下,才有人的自然素质提高。然而人之所以成为人主要不在于他是一个自然人,更重要的在于他是一个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文化人格和文化追求的社会人,而人成为社会人以及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进行文化消费。人的素质包括人的价值观、道德品质、思想情操、科学文化水平、艺术修养、审美情趣等。人的素质的提高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和灵魂。人要想得到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素质十分重要。第三、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人要在生存、享受和发展方面的需要得到满足,就必须要全面提高人的能力。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是进一步取得成就的基础,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21所以,充分发挥人在各方面的能力,形成全面的能力体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容。第四、人的个性的完美发展。个性是指人的特殊属性,反映人的独特素质、能力、兴趣、爱好等。正如马克思所说,即使在一定的社会关系里,每个人都能成为出色的画家,但这决不排斥每一个人也都成为"独创画家"的可能性。发展人的个性,符合人自身的发展规律,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个性,人类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因此,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容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要注意的是强调"个性"也不能忘记作为人的"共性"而走向个人主义,因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才可能有个人自由"。22"人的全面发展是当代社会发展提出的重大课题……个人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个人解放是人类解放的条件,日常生活的革命是社会历史性革命的基础。日常生活世界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平台。"23只有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人类才能完美地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最终达到理想的"幸福状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消费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消费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科学合理的消费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愚昧非理性的消费则会阻碍人的全面发展,甚至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危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人应该既会创造,又会享受;既会生产,又会消费,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1979:368.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1979:128.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1979:24.23谭培文.马克思主义文本与现实的对话[M].:人民,2008:222.13即人是能自由、合理、科学地支配财富的完整的全面的人。马克思主义的消费观是科学的消费观,提倡的是科学的消费,合理的消费,因而对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一、满足基本需要的消费,是人或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促进社会文明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基本保证。人类的消费首先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在此基础上提升到其它需要的满足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历史活动的基本条件。"24正是在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基础上才产生了为满足社会交往需要和精神需要而进行的社会活动和精神文化活动。恩格斯把消费资料分为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发展资料。指出消费资料中的发展资料,最有利于发展"消费的能力",最有利于"个人才能的发展"。在当代,人的生命活动不只是在物质领域、精神领域中实现,还要在服务领域中实现。人的需要的不断满足并且质量的不断提高,推动着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类也不断地向全面发展的目标迈进。第二、消费有利于提高消费质量,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特别是综合素质,而人的全面发展实质上就是综合素质的提高。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也迅速发展,消费领域随着不断地扩大,因此,消费容日益丰富。人们不仅要满足物质需要,还要满足精神文化需要;人们不仅要满足生存需要、享受需要,更加注重发展的需要。马克思充分认识到了人的需要的丰富性,对某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某种新的生产对象的重要意义: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消费中的科技和文化含量的提高,有助于提高消费质量,提高"人的享受的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创造同人的本质和自然界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25从而使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逐步提高,人的素质特别是综合素质的提高,就会使每个人的力量和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自由自在地生产、劳动、生活、创造……从必然王国迈向真正的自由王国。由此可见,消费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入人类理想王国的基本条件。第三、消费有利于提高消费力和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不竭的条件和动力。消费,因为能提高人的素质,发展人的才能,提高消费力,因而能提高生产力。马克思早就指出:"……消费的能力是消费的条件,因而是消费的首要手段,而这种能力是一种个人才能的发展,一种生产力的发展"26消费力和生产力具有对应关系,消费力的提高,有利于提高生产力;生产力的提高,也有利于提高消费力。科学的消费,能使消费力与生产力之间良性互动,为人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条件,把人类一步一步地推向全面发展。第四、精神文化消费有助于发展人的个性,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人们消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1965:31-32.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1979:126.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人民,1980:225.14费的最高目的是实现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消费能够生产出生产者的素质。精神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本质和核心,因而精神文化消费是消费的最高层次。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也指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促进人类的完善和充分发展,实现人的自由本质。所以,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通过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消费来实现。高尚的精神文化消费有利于培养和发展人的个性、全面提高人的素质,防止人性异化,因为它可以树立人的正确价值观、塑造人的优良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提高人的科学文化水平、培育人的高尚艺术修养。很多人虽然物质生活很好,但却感到生活空虚,没有达到真正自由、幸福的境地。因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高度统一,才能使人成为占有自己全面本质的完整的人,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高尚的精神文化消费有助于全面培养和提高人的能力。高尚的精神文化消费,特别是教育和技术培训等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消费能使人们成为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为了适应现代高科技对人才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人们必须不断地接受高层次的教育和技能技术的培养,不断的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因此,必须加强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消费。正如斯大林所提出的"必须把社会的文化发展到足以保证一切社会成员全面发展他们的体力和智力,使社会成员都能获得足以成为社会发展中的积极分子的教育,都能自由地选择职业,不致由于现存的分工而终身束缚于某一种职业。"27第五、休闲〔自由时间消费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的休闲思想也就是他的自由时间理论。他认为,只有在自由时间里人们才能身心愉快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生活更有意义,从而得到全面发展。马克思从人的生产实践的角度出发,把时间分为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劳动时间,即劳动的持续时间,是人们为了自身生存需要而进行物质生产的时间;非劳动时间,即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是从事休息、娱乐、享受等自我发展的时间。自由时间为每个人充分享受人类的文明成果,自由全面地发展提供保证。马克思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分钟自由时间,他的一生如果除睡眠、饮食等纯生理上的需要而引起的间断以外,都是替资本家服务,那么他就连一个载重的牲口还不如。他身体疲惫,精神麻木,不过是为别人生产财富的机器。"28自由时间是整个社会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每个人都有自由时间发展自己,整个社会才会向自由王国迈进。马克思认识到了,整个人类的发展必须以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前提条件。2、反对异化消费,提倡适度消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异化消费时指出,在私有制围,"每个人都千方百计在别人身上唤起某种新的需要,以便迫使他们做出新的牺牲,使他处于一种新的依赖地位,诱使他追求新的享受方式,从而陷入经济上的破产。每个人都试图创造出一种支27斯大林文选[M].:人民,1962:625—626.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人民,1980:225-226.15配他人的、异己的本质力量,以便从这里面找到他自己的利己需要的满足。因此,随着对象的数量的增长,压制人的异己本质的王国也在扩展,而每一个新产品都是产生相互欺骗和相互掠夺的新的潜在力量。"29马克思认为消费同样体现了"人的本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异化劳动或劳动的异化是人的本质、人的劳动产品和人的社会关系等一切现象发生异化的根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消费不足进行了批判,阐明了自己的适度消费观。他认为:真正的经济"决不是禁欲,而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的能力"。30在论及相对剩余价值时,他认为:"要求生产出新的消费,……第一、要求扩大现有的消费量;第二,要求把现有的消费量推广到更大的围,以便造成新的需要;第三,要求生产出新的需要,发现和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31马克思把第Ⅱ部类即消费品部类分为必要的生活资料<Ⅱa>和奢侈消费资料<Ⅱb>两个副类,并指出这种划分对生产结构具决定性影响。人们的收入和消费结构是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变化的。马克思分析到了:每次危机都会暂时减少奢侈品的消费,但是在繁荣时期,人们必要生活资料的消费就会增加;连工人阶级<他们的全部后备至现在都积极参加过来>也暂时参加他们通常买不起的各种奢侈品的消费。马克思通过对各个时期人们的收入、消费结构和生产发展的关系的辩证分析,明确提出了反对禁欲,同时,也反对超过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搞奢侈浪费,从而表明了他的适度消费观。马克思主义的消费观与人的全面发展观告诉我们:人的发展一方面是物质消费水平的提高,但更重要的是在物质消费的基础上精神消费的完善和精神境界的提高。只有在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的基础之上,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人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追求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三消费与环境的辩证关系消费意味着消耗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物质和精神的需要。那么,怎样看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呢?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19世纪中叶科学的新成就,将自然界、人类和社会历史统一于实践之中进行考察,突破了以往人与自然界对立的观点,阐明了消费与环境的辩证关系。1、人与自然相互渗透人的出现,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结果。马克思认为:"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32这就是说人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人与自然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人作为自然界一个组成部分,不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1979:132.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人民,1980:225.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人民,1979:391.3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1979:95.16应把自己尊奉为自然的征服者、统治者,而应该如实地把自己当作自然界普通的一员,至多是重要的一员。恩格斯说得更生动:"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33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界相统一。无论人的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不能离开自然界。人与自然进行持续的物质变换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离开了自然界,人就失去了最起码的生存条件,就更无所谓发展了。马克思还指出:"从理论领域说来,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从实践领域说来,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34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无论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说自然界它本身不是人的直接身体,但它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界又是人的一部分。通过人的生活、实践和创造,使自然界的东西转化成人的身体和精神的一部分。2、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消费环境有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类。消费的自然环境是指影响消费的一切自然物质和能量,如土壤、气候、光、热、水、电、温等。自然环境对人制约最直接的表现是对人的物质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制约,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的物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唯一来源。正如马克思说的:"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35在《资本论》中谈到劳动生产率和自然条件的关系时,马克思又指出,外界的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生活资料的自然资源,例如土壤的肥力,鱼产丰富的水等;劳动资料的自然资源,如奔腾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流、森林、金属、煤炭等。在文化初期,第一类自然资源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第二类自然资源具有决定性意义。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和物质生产资料,归根到底都是大自然这个人的原始粮仓所提供的。我们应该感大自然这个生育和养育人类的母亲!没有她,不仅没有人或人类社会的生存,更谈不上发展!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人的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对自然界的影响是最基本的,又是最频繁和重大的,特别是社会物质生产活动。随着科技和生产力水平的的迅速发展与提高,人的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甚至达到惊人的程度,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除去在澳洲新出现的一些珊瑚岛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再存在";人类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只要它哪怕它只停留一年,……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36随着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水平的不断而迅猛的提高,人对自然界施加反作用的手段也增加且越来越高明,因而这种作用的性质、规模和速度也就不断地变更、3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人民,1971:159.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1979:95.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1979:92.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1960:50.17扩展。例如,动植物物种的进化,在自然状态下,需要几十万年、几百万年才能完成,但在人工培育下,只用几年的功夫就可以产生一个新的品种。37人的活动对自然界的作用,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如马克思就曾指出,如果让耕作自发地发展而不是有意识地加以控制,就会留下一片荒漠。例如,对森林的过度砍伐,会造成水土严重流失,引起旱灾;对地下矿藏的无节制的开采和过量地抽取地下水,会引起大面积的地壳下沉或陆地下沉。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互动关系中,必然要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是人类仍然逃不脱自然规律的约束,人类要想肆无忌惮地"统治"自然,必然得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后果,因而,恩格斯严肃地告诫人类:"我们不要过分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地运用自然规律。"38因此,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就会直接影响人的生存和发展,消费更加无从谈起。所以,不仅要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要培育优美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才能在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愉悦地生活,享受大自然的丰厚赐予,得到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3、除了自然环境之外,人的消费活动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消费的社会环境是指被人类活动干预或影响过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经济活动、科学文化、人化自然等。社会环境有极大的社会性和易变性。社会环境的优良与否对人的消费水平、消费质量等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受制于人与人的关系,正如生态危机实质是人的或人生存的危机一样。所以,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离不开调整和变革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此,建立一种兼顾各部分人利益以及当代人与后代人利益的社会制度,创造优良的社会环境同样十分重要。马克思、恩格斯预示:在未来的"自由联合体"社会中,人们将最终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37吕文林.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环境问题[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3:26.3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人民,1972:520.18三、马克思主义消费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电路综合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 2024年出售旧砖楼板合同范本
- 2024年出口风扇采购合同范本
-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检测试题(八年级 地理)
- 受伤人员的紧急救护培训
- 创伤失血性休克护理
- 古诗文默写集合
- 医护沟通与医疗安全
- 2023-2024学年广州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含答案)
- 《页岩气的研究报告》课件
- 5.2探秘人工智能+教学设计
- 公共政策分析的实际案例【4篇】
- 四年级(上)体育课教案
- (完整版)跌倒风险评估量表
- 四川省达州市2024年中考数学试卷【附真题答案】
- 法治与人权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内蒙古大学
- 邮储高级练习卷二(第7章-第11章)附有答案
- 云南省昭通市一中教研联盟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B卷)
- JT-T-1116-2017公路铁路并行路段设计技术规范
- 幼儿园中班语言课件:《秋妈妈和果娃娃》
- GB/T 18488-2024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