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课件)语文六年级上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dbf9c79ddf229544e2724e21e8a28d4/6dbf9c79ddf229544e2724e21e8a28d41.gif)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课件)语文六年级上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dbf9c79ddf229544e2724e21e8a28d4/6dbf9c79ddf229544e2724e21e8a28d42.gif)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课件)语文六年级上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dbf9c79ddf229544e2724e21e8a28d4/6dbf9c79ddf229544e2724e21e8a28d43.gif)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课件)语文六年级上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dbf9c79ddf229544e2724e21e8a28d4/6dbf9c79ddf229544e2724e21e8a28d44.gif)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课件)语文六年级上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dbf9c79ddf229544e2724e21e8a28d4/6dbf9c79ddf229544e2724e21e8a28d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写自己的拿手好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本单元课文围绕“艺术之美”这个主题从音乐、绘画、戏曲等不同的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旨在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从不同角度展开想象,进入课文的情景,感受艺术的魅力,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22
文言文二则
伯牙鼓琴伯牙,伯氏,名牙。后讹传为俞氏,名瑞字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yǐng)都人,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锺子期,春秋战国时代楚国汉阳人。相传锺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板斧的樵夫。《吕氏春秋》,亦称《吕览》,是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的杂家代表著作。全书二十六卷,内分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它融合了先秦各派学说,为当时秦国治理国家、统一天下提供了思想武器。自读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将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圈画标注不理解的字词。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shāngwèi借助注释和课文插图,说说课文讲了什么故事。【注释】志:心志,情志。太山:泛指大山,高山。一说指东岳泰山。善哉:好啊。哉,语气助词。巍巍乎若大山:像大山一样高峻。巍巍,高大的样子。若,像。少选:一会儿,不久。汤汤乎若流水:像流水一样浩荡。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想着高山时弹琴,锺子期说:“弹得好呀,就像那巍峨的高山。”不一会儿,伯牙又想到流水,锺子期说:“弹得好呀,就像那浩浩汤汤的流水。”锺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他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根据故事内容,读好下面的长句子。注意停顿。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点拨:读好句子中的“乎”很重要。我们可以根据语句的情感用重读或慢读等方法读出重音。用上面的方法读好下面的语句。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巍哉弦哉zāi结构:半包围部首:口笔画:九
组词:美哉呜呼哀哉“土”扁宽,下横要长“口”小而扁斜钩伸展“戈”字的笔顺要先撇后点巍wēi结构:上下部首:山笔画:二十组词:巍巍巍峨“山”宽而扁,盖住下部的“魏”易错提示:不要忘记点儿哦!“鬼”竖弯钩内有撇折和点捺变点弦xián结构:左右部首:弓笔画:八组词:琴弦三弦“玄”第二个撇折稍大“弓”左斜伯牙的琴声表达了他怎样的想法?锺子期听后又说了些什么?边读课文边画出描写伯牙弹琴时内心的想法的语句和锺子期听到琴声后说出的话。品读课文,体会艺术之美用横线画出描写伯牙弹琴时内心的想法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描写锺子期听到琴声后说出的话。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你读了这样的句子会想到怎样的画面呢?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2.少选之间志在流水。读了第1句,我仿佛看到了巍峨的高山;读了第2句,我仿佛看到了汤汤的流水。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句话的意思。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2.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第1句:弹得好啊,就像那巍峨的高山。第2句:弹得好啊,就像那浩浩汤汤的流水。把这几句话连起来想一想:你读了这些句子之后,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2.少选之间志在流水。3.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4.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巍峨的高山,蜿蜒绵亘,气势磅礴;滔滔不绝的流水,浩浩汤汤地一直奔流到海。这气势磅礴的高山流水,应该怎样来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呢?重读“巍巍乎”,语速稍缓,语调拉长,读出大山的蜿蜒绵亘。朗读“若流水”的时候语速稍急,读出流水的迅疾。正是因为锺子期能够听懂伯牙在琴声里表现出来的志向,所以两个人才成为了知音。虽然友谊是美好的,但是结局却不尽人意,令人悲伤。下面我们读一读课文最后一句,感悟知音之间的情谊。拓展提升,感悟知音情谊后来发生了一件什么事?锺子期死了。伯牙知道后把琴摔了,再也不弹琴了。伯牙为什么会这样做呢?用文中的语句回答。伯牙认为锺子期死了,再也没有人能够听懂他的琴了,所以他把琴摔了。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你从伯牙的做法中感受到了什么?伯牙与锺子期之间的真挚情谊。结合“资料袋”进一步体会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了解中国古代交友的传统价值观。伯牙将自己的情志融入琴声,锺子期每次都能快速、准确地听出来,可见他们心意相通。伯牙在锺子期死后,毁琴断弦,不复鼓琴,充分表现了伯牙失去锺子期的巨大痛苦和不再弹琴的决绝态度。像伯牙、锺子期这样的朋友我们称之为“知音”。关于知音的诗句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新能源开发用地承包经营合同模板
- 2025年企业间合资经营合同范本
- 如何设定可达成的财务目标计划
- 2025年钴粉系列项目合作计划书
- 强化小学生的公平公正计划
- 幼儿园国际交流活动策划计划
- 注重班级文化融合的必要性计划
- 图书目录员的工作计划
- 艺术教育与演艺技巧社团工作计划
- 提升工作效率的年度策略探讨计划
- 中欧班列课件
- 2025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备考经验交流
-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
- 综合实践项目 制作细胞模型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 煤矿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考试题库(800题)
-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 幼儿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园务工作计划
- 经济法律法规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件【全套】
- 2024-2030年中国精细化工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4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