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黄石市三年(2024-2023-2024)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解析)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湖北省黄石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
6.(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在技术创新、产业生态、融合应用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中国信通院测算,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080亿元,同比增长18%。
目前,我国已有超过400所学校开办人工智能专业,高端人才居全球第二。截至2022年底,全球人工智能代表企业数量27255家,其中我国企业数量4227家,约占全球企业总数的16%。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已形成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集聚发展区。百度、阿里、华为、腾讯、科大讯飞、云从科技、京东等一批AI开放平台初步具备支撑产业快速发展的能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3年3月15日18版)
材料二
心脏病是全球最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据统计,在英国,心血管疾病与1/4的死亡病例有关——大约每年16万人。
心脏病的高危群体通常靠服用他汀类药物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保护动脉血管。但是人们很难及时发现心脏病的征兆,这也意味着他们没有从他汀类药物中受益。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了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AI模型,可以通过单张X光胸片,可靠地预测患者在10年内死于心脏病或中风的风险。
为了训练这个模型,研究团队使用了15万张X光片,它们均来自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研究团队又收集了11000多名平均年龄为60岁的患者的数据,对AI模型进行测试。
研究人员发现,近10%的患者在第一次拍摄胸片后的10年内出现过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症状,比如心脏病发作、中风等。
(摘编自《AI预测心脏病》,《科学焦点》2023年2月刊)
材料三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智能化的时代。很多看上去专属于人类的领域,正在经受智能化大潮不间断地冲刷、侵蚀和淘洗,绘画也不例外。
2019年夏天,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展上,展出了一套系列组画《历史的焦虑》,其绘画语言娴熟,格调不俗。当观众知道作者的身份后,纷纷驻足欣赏。原来,这组画的作者是人工智能机器人“微软小冰",而这组作品则是“她”通过三年的深度学习后自动生成的画作。
面对人工智能绘画创作能力日新月异的进展,有人感叹:“我们正在目睹艺术的死亡。如果创造性工作也会被机器淘汰,人类还拥有什么?"
人工智能绘画工具不是近几年突然出现的,它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了。近年来,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发展,推动了人工智能绘画水准的快速提升。它们的主要工作原理是:收集大量前人创作的作品,通过算法对其进行分类和识别,然后生成新图像。其本质是计算。
然而我们的审美体系中的审美主体还是人,艺术价值的评判体系,还在由人所主导。对于绘画创作而言,创作者个人的思想、情感、审美和智慧,仍是绘画作品的最大生命气韵和价值所在。
(摘编自《AI绘画可以取代人类画家吗》,《光明日报》2022年11月13日11版)
(1)下列为材料一拟写的新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
B.2022年核心产业规模达5080亿元
C.人工智能专业越来越吃香
D.人工智能企业迎来新机遇
(2)下列关于材料二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心脏病是最主要的致死原因,英国每年有16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B.心脏病患者一般无法发现心脏病的征兆,所以不会服用他汀类药物来保护动脉血管。
C.AI模型通过深度学习,利用单张X光胸片,可靠地预测患者在10年内死于心脏病或中风的风险。
D.在研究过程中,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对AI模型进行了大量的训练和测试。
(3)下列关于材料三的内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原本只专属于人类的领域,正在经受智能化大潮的冲刷、侵蚀和淘洗。
B.组画《历史的焦虑》,凭借绘画语言娴熟,格调不俗,引起观众驻足欣赏。
C.即使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人类画家不会被AI绘画取代。
D.材料三运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论证了人类绘画受到AI绘画的冲击。
(4)人工智能正悄然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请结合三则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人工智能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新变化?
湖北省黄石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
6.(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_______。会上,天津大学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教材”编辑委员会正式成立,天津大学教授冯骥才担任总主编。据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教材"适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领域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工作,首批三卷教材拟于年内完稿,新学期即可在教学中使用讲义。会议最后,冯骥才提出教材应注重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阐述了非遗学学科设置对于国家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培养进入了高层次、专业化的新阶段,也标志着非遗保护事业由此从“抢救性保护”进入“科学性保护"的新阶段。
(摘编自刘微《“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教材”编写工作启动》,人民网2022年4月28日)
材料二:
长城延绵中国整个北部地区东西达5000余公里,自黑龙江到淮河分布近3000公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特征。长城以多个单元、多重纵深、组团式与纵深式相结合的建筑类型,构成军事防御体系;就地取材,虽以土、石、植物为基本建筑材料,却衍生出土坯、土石、土草、砖石、砖草等多种材料变体和组合;涵盖夯筑、堆筑、坯筑、砌筑等不同的建构方式。长城分布于北方地区农牧交错带,借用河谷山川多类型自然地貌,将人工构筑防御工事与自然屏障完美组合,成就了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今天的长城已不再具有修建之初的军事防御功能,但是它真实又沧桑壮美的物质存在,唤起了人们与过往的联系,这即是长城的存在意义。
对于长城的保护工作,日常维护和巡查逐步成为常态,但经常维护不是过多干预,要在最大程度上保护长城历史信息。
(摘编自汤羽扬《长城——保护遗产的真实感染力》,《人民日报)2022年3月19日)
材料三:
作为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工业遗产承载着城市记忆,印刻着发展足迹。工业遗产如何延续生命、焕发生命,已经成为许多国家面对的共同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就需要加强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
一是要加大对工业遗产的综合利用力度。通过产业融合,一批集城市记忆、知识传播创意文化、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生活秀带"的出现,为发展盘活工业遗产的存量建设用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如首钢园以打造首都复兴新地标为目标,面向未来、面向国际化,通过腾笼接鸟、产业置换,打造宜业商的新园区,促进了北京西部地区经济和环境活力的整体提升,为我国老工业区改造升级提供典范;二是要做好城市规划设计。坚持减量集约、绿色生态、职住均衡、多规合一等现代城市规划理念,积极探索老工业区城市有机更新路径,实现环境、文化、社会、经济等维度的全面复兴。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年6月7日,作者吴晨)
(1)下列为材料一编写的新闻导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4月28日,天津大学“非遗系列教材”编辑委员会成立。
B.4月28日,天津大学举办“非遗系列教材"编写启动会。
C.4月28日,天津大学教授冯骥才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D.4月28日,天津大学公布非遗学学科设置的最新建设进展。
(2)下列关于材料二中“长城”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长城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在建筑类型,建筑材料和建构方式上。
B.长城成为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源于它的人工构筑防御工事。
C.长城作为真实的物质存在,今天依然具有军事防御功能。
D.长城的保护主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
(3)材料三的中心论点是
A.工业遗产是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
B.工业遗产承载着城市记忆,印刻着发展足迹。
C.工业遗产的生命延续、生机焕发,成为许多国家的难题。
D.工业遗产需要加强保护再利用。
(4)从上述三期材料中梳理出几条我国保护文化遗产的措施。
湖北省黄石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截至5月23日10时,湖北省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3008.6611万剂次,其中第一剂次接种2063.7275万人次,占68.6%,第二剂次接种944.9336万人次,占31.4%。
湖北省自2020年12月15日开始对感染和传播风险高的重点人群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2021年3月25日起,在完成前期重点人群接种的基础上,全面扩大接种人群范围,对18岁以上人员,按照“应接尽接、梯次推进、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原则推进预防接种工作。4月10日,湖北省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超过1000万剂次,5月5日超过2000万剂次,新冠疫苗全人群接种率稳步提高。
(摘选自2021年5月24日《学习强国·湖北学习平台》,有删节,记者尚大原洪亚飞)
【材料二】
①人类第一个对抗传染病的疫苗是用于防治天花的“人痘”,是我国首创。
②天花,古称“痘疮",大约汉代传入我国。晋代医药学家葛洪记载了天花的一次暴发:“比岁有病时行,乃发疮头面及身……剧者多死。”在宋代,人们把沾有疤浆的患者衣物给健康儿童穿戴,或将天花愈合后的局部痴皮磨成细粉,让健康儿童吸入鼻孔,这叫做种“人痘"。种过“人痘”,天花感染率显著下降。这也是人类有史可考的最早的免疫疗法。
③现代疫苗的发明和使用可追溯到1798年。那一年,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从一名感染牛痘病毒的挤奶工的皮肤病灶里提取样本,然后接种到一男孩身上。这次相对安全且有效的牛痘接种,是公认的现代疫苗使用的开始。19世纪中叶,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斯·巴斯德提出“微生物致病理论"后,细菌性病原疫苗开发进入黄金时代;1879年霍乱疫苗诞生,1882年狂犬病疫苗诞生,1927年抗结核病疫苗诞生……
④1949年,美国科学家建立了体外培养人致病病毒的方法。借助该方法,脊髓灰质炎疫苗于1954年研制成功;麻疹疫苗于1961年研制成功。
(摘编自2020年02月25日《科技日报》)
材料三】
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响,从戏剧影视到文学出版,传统文化行业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与此同时,与疫情有关的文化创作渐渐产生,纪录片、纪实摄影、音乐、艺术、诗歌、戏剧等领域都出现了相关作品。这些作品变成了对疫情之下的人们最好的疗愈。
随着疫情在全球暴发,人类的文化和思想迎来了变革和动荡的关口。历史学家许倬云说,这种不安定和连连死亡的消息,“使大家对于自己正在建立的世界产生怀疑,觉得应该另外有更好的替代品”。东汉末年瘟疫前后,正是佛教思想输入中国最旺的时候。因此他认为,瘟疫不仅会带来经济上的冲击,更会造成极大的思想冲击。
西方思想界围绕疫情及各国政府应对模式发生了激烈的争鸣。美国左翼知识分子乔姆斯基警告,新冠病毒“最令人震惊,最残酷的一面,就是使用制裁,最大限度地增加痛苦,而且这完全是有意识的行为"。意大利学者阿甘认为一切的公共信条和信念都在崩塌,人们不再相信一切,他认为紧急状态结束后,人类无法重返从前的生活。
我们期盼更多的文化产品对疫情之下的人类文明有所反思,这一切还有待时间的催化。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慕克认为,许多有关瘟疫和传染病的文学作品把当权者的疏忽、无能或自私呈现为民众愤怒的唯一根源。然而,像笛福和加缪这样最杰出的作家,能够让读者瞥见愤怒浪潮之下还有着政治之外的东西,它根源于人类境况的本质。
(摘编自《南方周末》2021年1月21日《不会忘记,不要忘记》李慕琰)
13.下列为材料一拟写的新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湖北新冠疫苗全人群接种率稳步提高
B.湖北新冠疫苗接种超过3000万剂次
C.湖北新冠疫苗最新接种率接近七成
D.湖北新冠疫苗预防接种工作顺利推进
14.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我国晋代医药学家葛洪研制出人类第一个对抗传染病疫苗。
B.路易斯·巴斯德的“微生物致病理论”,为现代疫苗开发提供了方法指导。
C.本则材料第②段运用了举例子、下定义、引资料的说明方法。
D.人类疫苗研发经历了古代疫苗研发时期、现代疫苗体内培养研发时期、现代疫苗体外培养研发时期三个历史阶段。
15.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疫情对文化产业造成不小冲击,但文化创作也因此全面恢复。
B.东汉末年,佛教思想随着瘟疫一起流入中国,且得以迅速传播。
C.乔姆斯基和阿甘的观点,正表明了西方思想界围绕疫情及各国政府应对模式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
D.帕慕克认为笛福和加缪的作品还有着政治之外的有关人类文明的反思。
16.疫情带给我们许多反思,根据材料,梳理和概括对于这场疫情我们不应该忘记什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湖北省黄石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
6.(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在技术创新、产业生态、融合应用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中国信通院测算,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080亿元,同比增长18%。
目前,我国已有超过400所学校开办人工智能专业,高端人才居全球第二。截至2022年底,全球人工智能代表企业数量27255家,其中我国企业数量4227家,约占全球企业总数的16%。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已形成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集聚发展区。百度、阿里、华为、腾讯、科大讯飞、云从科技、京东等一批AI开放平台初步具备支撑产业快速发展的能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3年3月15日18版)
材料二
心脏病是全球最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据统计,在英国,心血管疾病与1/4的死亡病例有关——大约每年16万人。
心脏病的高危群体通常靠服用他汀类药物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保护动脉血管。但是人们很难及时发现心脏病的征兆,这也意味着他们没有从他汀类药物中受益。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了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AI模型,可以通过单张X光胸片,可靠地预测患者在10年内死于心脏病或中风的风险。
为了训练这个模型,研究团队使用了15万张X光片,它们均来自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研究团队又收集了11000多名平均年龄为60岁的患者的数据,对AI模型进行测试。
研究人员发现,近10%的患者在第一次拍摄胸片后的10年内出现过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症状,比如心脏病发作、中风等。
(摘编自《AI预测心脏病》,《科学焦点》2023年2月刊)
材料三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智能化的时代。很多看上去专属于人类的领域,正在经受智能化大潮不间断地冲刷、侵蚀和淘洗,绘画也不例外。
2019年夏天,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展上,展出了一套系列组画《历史的焦虑》,其绘画语言娴熟,格调不俗。当观众知道作者的身份后,纷纷驻足欣赏。原来,这组画的作者是人工智能机器人“微软小冰",而这组作品则是“她”通过三年的深度学习后自动生成的画作。
面对人工智能绘画创作能力日新月异的进展,有人感叹:“我们正在目睹艺术的死亡。如果创造性工作也会被机器淘汰,人类还拥有什么?"
人工智能绘画工具不是近几年突然出现的,它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了。近年来,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发展,推动了人工智能绘画水准的快速提升。它们的主要工作原理是:收集大量前人创作的作品,通过算法对其进行分类和识别,然后生成新图像。其本质是计算。
然而我们的审美体系中的审美主体还是人,艺术价值的评判体系,还在由人所主导。对于绘画创作而言,创作者个人的思想、情感、审美和智慧,仍是绘画作品的最大生命气韵和价值所在。
(摘编自《AI绘画可以取代人类画家吗》,《光明日报》2022年11月13日11版)
(1)下列为材料一拟写的新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
B.2022年核心产业规模达5080亿元
C.人工智能专业越来越吃香
D.人工智能企业迎来新机遇
(2)下列关于材料二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心脏病是最主要的致死原因,英国每年有16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B.心脏病患者一般无法发现心脏病的征兆,所以不会服用他汀类药物来保护动脉血管。
C.AI模型通过深度学习,利用单张X光胸片,可靠地预测患者在10年内死于心脏病或中风的风险。
D.在研究过程中,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对AI模型进行了大量的训练和测试。
(3)下列关于材料三的内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原本只专属于人类的领域,正在经受智能化大潮的冲刷、侵蚀和淘洗。
B.组画《历史的焦虑》,凭借绘画语言娴熟,格调不俗,引起观众驻足欣赏。
C.即使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人类画家不会被AI绘画取代。
D.材料三运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论证了人类绘画受到AI绘画的冲击。
(4)人工智能正悄然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请结合三则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人工智能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新变化?
【分析】这是关于人工智能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第一、二、三题考查内容理解与评析。第四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解答】(1)根据“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在技术创新、产业生态、融合应用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目前,我国已有超过400所学校开办人工智能专业,高端人才居全球第二"“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已形成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集聚发展区”可知,材料一从三方面介绍了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的情况。
故选:A。
(2)A.有误,与“心脏病是全球最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据统计,在英国,心血管疾病与1/4的死亡病例有关——大约每年16万人"表述不一致;
B.有误,与“心脏病的高危群体通常靠服用他汀类药物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保护动脉血管。但是人们很难及时发现心脏病的征兆,这也意味着他们没有从他汀类药物中受益”表述不一致;
C.有误,与“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了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AI模型,可以通过单张X光胸片,可靠地预测患者在10年内死于心脏病或中风的风险"表述不一致。
D.正确。
故选:D。
(3)A.有误,与“很多看上去专属于人类的领域,正在经受智能化大潮不间断地冲刷、侵蚀和淘洗,绘画也不例外”表述不一致;
B.有误,与“2019年夏天,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展上,展出了一套系列组画《历史的焦虑》,其绘画语言娴熟,格调不俗。当观众知道作者的身份后,纷纷驻足欣赏"表述不一致;
C.正确;
D.有误,“面对人工智能绘画创作能力日新月异的进展,有人感叹:‘我们正在目睹艺术的死亡。如果创造性工作也会被机器淘汰,人类还拥有什么?’”引用感叹,表达了人们对创造性工作也会被机器淘汰的担忧,并不是运用引用论证来论证人类绘画受到AI绘画的冲击。
故选:C。
(4)根据材料一“百度、阿里、华为、腾讯、科大讯飞、云从科技、京东等一批AI开放平台初步具备支撑产业快速发展的能力"和生活实际可知,人工智能给我们的学习、交往、消费等带来多方面影响;根据材料二“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了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AI模型,可以通过单张X光胸片,可靠地预测患者在10年内死于心脏病或中风的风险”和生活实际可知,人工智能给我们的医疗卫生等带来了巨大影响;根据材料三“很多看上去专属于人类的领域,正在经受智能化大潮不间断地冲刷、侵蚀和淘洗,绘画也不例外"和生活实际可知,人工智能给我们的生产、劳动、文学创作等方面带来了巨大影响。
答案:
(1)A
(2)D
(3)C
(4)百度、阿里、华为、腾讯、科大讯飞、云从科技、京东等一批AI开放平台给我们的学习、交往、消费等带来了便捷;AI模型等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正在不断地为人们的健康服务;智能化大潮不间断地冲刷、侵蚀和淘洗着很多看上去专属于人类的领域,比如文学、绘画等。
【点拨】解答内容理解与评析问题,学生需首先认真阅读各选项,然后从材料中找到相对应的词句,通过对比分析作答。要特别关注“大约”“左右"“基本”“完全"等起限制性作用的词语。
湖北省黄石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
6.(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_______。会上,天津大学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教材”编辑委员会正式成立,天津大学教授冯骥才担任总主编。据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教材"适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领域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工作,首批三卷教材拟于年内完稿,新学期即可在教学中使用讲义。会议最后,冯骥才提出教材应注重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阐述了非遗学学科设置对于国家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培养进入了高层次、专业化的新阶段,也标志着非遗保护事业由此从“抢救性保护”进入“科学性保护"的新阶段。
(摘编自刘微《“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教材”编写工作启动》,人民网2022年4月28日)
材料二:
长城延绵中国整个北部地区东西达5000余公里,自黑龙江到淮河分布近3000公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特征。长城以多个单元、多重纵深、组团式与纵深式相结合的建筑类型,构成军事防御体系;就地取材,虽以土、石、植物为基本建筑材料,却衍生出土坯、土石、土草、砖石、砖草等多种材料变体和组合;涵盖夯筑、堆筑、坯筑、砌筑等不同的建构方式。长城分布于北方地区农牧交错带,借用河谷山川多类型自然地貌,将人工构筑防御工事与自然屏障完美组合,成就了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今天的长城已不再具有修建之初的军事防御功能,但是它真实又沧桑壮美的物质存在,唤起了人们与过往的联系,这即是长城的存在意义。
对于长城的保护工作,日常维护和巡查逐步成为常态,但经常维护不是过多干预,要在最大程度上保护长城历史信息。
(摘编自汤羽扬《长城——保护遗产的真实感染力》,《人民日报)2022年3月19日)
材料三:
作为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工业遗产承载着城市记忆,印刻着发展足迹。工业遗产如何延续生命、焕发生命,已经成为许多国家面对的共同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就需要加强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
一是要加大对工业遗产的综合利用力度。通过产业融合,一批集城市记忆、知识传播创意文化、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生活秀带"的出现,为发展盘活工业遗产的存量建设用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如首钢园以打造首都复兴新地标为目标,面向未来、面向国际化,通过腾笼接鸟、产业置换,打造宜业商的新园区,促进了北京西部地区经济和环境活力的整体提升,为我国老工业区改造升级提供典范;二是要做好城市规划设计。坚持减量集约、绿色生态、职住均衡、多规合一等现代城市规划理念,积极探索老工业区城市有机更新路径,实现环境、文化、社会、经济等维度的全面复兴。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年6月7日,作者吴晨)
(1)下列为材料一编写的新闻导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4月28日,天津大学“非遗系列教材”编辑委员会成立。
B.4月28日,天津大学举办“非遗系列教材"编写启动会。
C.4月28日,天津大学教授冯骥才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D.4月28日,天津大学公布非遗学学科设置的最新建设进展。
(2)下列关于材料二中“长城”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长城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在建筑类型,建筑材料和建构方式上。
B.长城成为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源于它的人工构筑防御工事。
C.长城作为真实的物质存在,今天依然具有军事防御功能。
D.长城的保护主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
(3)材料三的中心论点是
A.工业遗产是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
B.工业遗产承载着城市记忆,印刻着发展足迹。
C.工业遗产的生命延续、生机焕发,成为许多国家的难题。
D.工业遗产需要加强保护再利用。
(4)从上述三期材料中梳理出几条我国保护文化遗产的措施。
【分析】本题是以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材料阅读题。第一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概括能力,第二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能力,第三题考查提取中心论点的能力,第四题考查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解答】(1)导语对新闻内容具有概括作用。阅读可知,材料内容紧紧围绕“非遗教材"和“会议”两个关键词。最恰当的导语应为:4月28日,天津大学举办“非遗系列教材"编写启动会。
故选:B。
(2)A.正确;
B.有误,由原文“将人工构筑防御工事与自然屏障完美组合,成就了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可知,此项理解错误;
C.有误,由原文“今天的长城已不再具有修建之初的军事防御功能"可知,此项理解错误;
D.有误,此项于文无据。
故选:A。
(3)根据材料三第一段“要解决这一难题,就需要加强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和第二段“一是要加大对工业遗产的综合利用力度"“二是要做好城市规划设计”等语句可知,材料三围绕“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来写。
故选:D。
(4)结合材料一“这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培养进入了高层次、专业化的新阶段,也标志着非遗保护事业由此从‘抢救性保护’进入‘科学性保护’的新阶段”可得出:培养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实施科学性保护。结合材料二“对于长城的保护工作,日常维护和巡查逐步成为常态,但经常维护不是过多干预,要在最大程度上保护长城历史信息"可得出:做好日常维护和巡查,保护文化遗产的历史信息。结合材料三“要解决这一难题,就需要加强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一是要加大对工业遗产的综合利用力度"“
二是要做好城市规划设计”等语句可得出:加强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
答案:
(1)B
(2)A
(3)D
(4)①培养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实施科学性保护;②做好日常维护和巡查,保护文化遗产的历史信息;③加强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
【点评】“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就是对文章进行有一定阅读目的的分析,按照要求从文中寻找出符合要求的信息,即把符合要求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选出来。筛选,即确定对象,针对题干中的要求对照语言材料进行搜索,查找对应的信息源,是在阅读过程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在答题中是去伪存真的过程,辨析正误;整合,即“调整组合”,是将提取出来的零散的信息,按要求分类,经过加工,形成比较系统的内容的认知的过程。“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基本要求是准确、全面。
湖北省黄石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截至5月23日10时,湖北省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3008.6611万剂次,其中第一剂次接种2063.7275万人次,占68.6%,第二剂次接种944.9336万人次,占31.4%。
湖北省自2020年12月15日开始对感染和传播风险高的重点人群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2021年3月25日起,在完成前期重点人群接种的基础上,全面扩大接种人群范围,对18岁以上人员,按照“应接尽接、梯次推进、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原则推进预防接种工作。4月10日,湖北省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超过1000万剂次,5月5日超过2000万剂次,新冠疫苗全人群接种率稳步提高。
(摘选自2021年5月24日《学习强国·湖北学习平台》,有删节,记者尚大原洪亚飞)
【材料二】
①人类第一个对抗传染病的疫苗是用于防治天花的“人痘",是我国首创。
②天花,古称“痘疮”,大约汉代传入我国。晋代医药学家葛洪记载了天花的一次暴发:“比岁有病时行,乃发疮头面及身……剧者多死。"在宋代,人们把沾有疤浆的患者衣物给健康儿童穿戴,或将天花愈合后的局部痴皮磨成细粉,让健康儿童吸入鼻孔,这叫做种“人痘”。种过“人痘",天花感染率显著下降。这也是人类有史可考的最早的免疫疗法。
③现代疫苗的发明和使用可追溯到1798年。那一年,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从一名感染牛痘病毒的挤奶工的皮肤病灶里提取样本,然后接种到一男孩身上。这次相对安全且有效的牛痘接种,是公认的现代疫苗使用的开始。19世纪中叶,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斯·巴斯德提出“微生物致病理论”后,细菌性病原疫苗开发进入黄金时代;1879年霍乱疫苗诞生,1882年狂犬病疫苗诞生,1927年抗结核病疫苗诞生……
④1949年,美国科学家建立了体外培养人致病病毒的方法。借助该方法,脊髓灰质炎疫苗于1954年研制成功;麻疹疫苗于1961年研制成功。
(摘编自2020年02月25日《科技日报》)
材料三】
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响,从戏剧影视到文学出版,传统文化行业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与此同时,与疫情有关的文化创作渐渐产生,纪录片、纪实摄影、音乐、艺术、诗歌、戏剧等领域都出现了相关作品。这些作品变成了对疫情之下的人们最好的疗愈。
随着疫情在全球暴发,人类的文化和思想迎来了变革和动荡的关口。历史学家许倬云说,这种不安定和连连死亡的消息,“使大家对于自己正在建立的世界产生怀疑,觉得应该另外有更好的替代品"。东汉末年瘟疫前后,正是佛教思想输入中国最旺的时候。因此他认为,瘟疫不仅会带来经济上的冲击,更会造成极大的思想冲击。
西方思想界围绕疫情及各国政府应对模式发生了激烈的争鸣。美国左翼知识分子乔姆斯基警告,新冠病毒“最令人震惊,最残酷的一面,就是使用制裁,最大限度地增加痛苦,而且这完全是有意识的行为”。意大利学者阿甘认为一切的公共信条和信念都在崩塌,人们不再相信一切,他认为紧急状态结束后,人类无法重返从前的生活。
我们期盼更多的文化产品对疫情之下的人类文明有所反思,这一切还有待时间的催化。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慕克认为,许多有关瘟疫和传染病的文学作品把当权者的疏忽、无能或自私呈现为民众愤怒的唯一根源。然而,像笛福和加缪这样最杰出的作家,能够让读者瞥见愤怒浪潮之下还有着政治之外的东西,它根源于人类境况的本质。
(摘编自《南方周末》2021年1月21日《不会忘记,不要忘记》李慕琰)
13.下列为材料一拟写的新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湖北新冠疫苗全人群接种率稳步提高
B.湖北新冠疫苗接种超过3000万剂次
C.湖北新冠疫苗最新接种率接近七成
D.湖北新冠疫苗预防接种工作顺利推进
14.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我国晋代医药学家葛洪研制出人类第一个对抗传染病疫苗。
B.路易斯·巴斯德的“微生物致病理论",为现代疫苗开发提供了方法指导。
C.本则材料第②段运用了举例子、下定义、引资料的说明方法。
D.人类疫苗研发经历了古代疫苗研发时期、现代疫苗体内培养研发时期、现代疫苗体外培养研发时期三个历史阶段。
15.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疫情对文化产业造成不小冲击,但文化创作也因此全面恢复。
B.东汉末年,佛教思想随着瘟疫一起流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外贸英语函电》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二建管理预测B卷讲义(可打印版)
- 福建师范大学《数学建模及其准备》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含教师职业道德》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届新疆巩留县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考试数学试题
- 2024届上海市师大附中高三(上)期末教学统一检测试题数学试题试卷
- 2024年芜湖公交车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
- 2024年山西客运从业资格证都考什么
- 2024年德阳客运从业资格证考试模拟
- 2024年乌鲁木齐道路客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期中考试基础知识总结
- 国网四措一案
- 碳青霉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WST826-2023)考核试题及答案
- 《伐檀》名师课堂
- 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8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 学校保安服务质量评价表
- 小学科学实验室仪器设备增补说明
- 新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
- 道岔铝热焊接施工方案
- 家政进社区合作协议书
- 资格评审表(招投标专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