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6、怀念母亲课型精读新讲课教学目标1、对的认读“弃养、凄凉、食不下咽、寝不安席、频来入梦、思潮起伏”等词语。
2、对的、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通过品词析句,体会作者对两个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领悟怀念的背后是作者对两个母亲的敬与爱。
4、初步感知本文在体现形式上的特点及体现效果。重点通过品词析句,体会作者对两个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领悟怀念的背后是作者对两个母亲的敬与爱。难点领悟怀念的背后是作者对两个母亲的敬与爱。教具课件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有这样一位老人:(课件出示):他学贯中西,潜心研究东方文化,写作毕生,共写了1200万字的学术专著和文学散文。6岁离开父母到济南的叔叔家,34年作为北京大学互换生离开祖国到德国的哥廷根留学,却因战乱被阻留在异国他乡。46年回国曾任北京大学专家、系主任、副校长。毕生起起伏伏。学过有关他的《小苗和大树》,他写的《自己的花是让他人看的》。)在曾被评为十大感动中国人为之一。懂得他是谁吗?前年暑假,有着“国学大师”,“学界泰斗”美誉的作家季羡林老先生在北京去世,这位被称为“国宝”的老人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同学们,让我们轻轻地,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
2、学生轻声呼唤季老的名字
师:在老人的心里,一直有着一份不寻常的:“悔”,用他的话来说那是“永久的悔”
3、课件出示季羡林《赋得永久的悔》“当我从北京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懊悔,我真不该,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声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师:同学们迅速阅读,体会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最深刻的情感。
学生阅读后谈体会
师:从季老先生的“悔”,我们读到的更多的是他对母亲深深的的怀念,老先生把这种怀念直接写进他的另一篇文章,题目就叫——《怀念母亲》。
4、板书课题,指导读题。
二、初读课文1.自学课文。(对学生讲清自学的规定: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感悟,文章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较深的印象?)2.自学反馈:字词检测读读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说说读懂了什么。如,题目的双重含义。如下这些语言也可在初读时结合课文有关内容初步理解:“我毕生有两个母亲:一种是生我的那个母亲;一种是我的祖国母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诚挚的爱慕。”三、潜心感悟、品评文本,感受怀念之情。
师:刚刚我们已经反反复复朗诵了课文,把课文读通了,读顺了。目前我们把课文默读一遍,边读边想哪些地方作者怀念母亲对我们触动很深,值得我们细细地读、细细地品,细细地思索?用笔画一画,一种词,一句话,一种段落,都可以。
从词语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学生边默读边圈画,教师巡视,请学生将画下来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学生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些词语:食不下咽
寝不安席
频来入梦
凄凉
思潮起伏(一)品读思母之情。1、师:自由朗诵文章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索:从哪些句子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亲生母亲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爱慕?请画出来读一读,也可以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师:不仅吃不下饭,还“寝不安席”,你懂得“寝不安席”是什么意思吗?师:是啊,最亲最爱的母亲的拜别,让作者内心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谁能联络上下文说说为何作者会如此痛苦不堪?
师:母亲是带着遗憾、带着不舍,离开这个世界,也离开了自己的孩子。一想起这些,作者真是心如刀绞。请你读读这句话。
师:在这悲伤的日子里,在作者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的时候,他的脑海里会回忆起什么?生交流汇报(出示资料:这是一种穷得不能再穷的家庭了。因此,幼年时我大部分时间是和母亲形影不离。母亲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母亲到地里摘绿豆荚,我便跟到地里,在母亲身后跑来跑去,不停地问这问那。捉到一只蚱蜢,我一定要拿给母亲看一看。棒子上长了乌霉,我一定要问母亲这是为何。母亲总是一边摘着豆荚一边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
师:这是存留在作者脑海中有关母亲最深刻的记忆了,因此当母亲忽然去世,作者内心深处又怎能接受?让我们一起读这句话。
出示:“一种缺乏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这句话也可以看出作者对母亲诚挚的爱慕,由于作者觉得自己失去了母爱,成了一种灵魂不全的孩子。
师:确实,这是一种很值得认真品味的句子,请大家认真读读这句话,你能读懂些什么?
师:是呀,正如作者自己所说“世界上无论什么声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可见母亲的拜别,带给作者多大的伤痛。母亲的去世,更是作者的终身遗憾。
(出示资料: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
读了这则资料,你又明白了什么?交流
2、出示:“后来到了德国,来到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懂得是为何,母亲频来入梦。”自己的生母“频来入梦”,季老却说“不懂得是为何”,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何。课件出示资料: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常常说:‘早懂得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怎样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期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一直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1)学生浏览以上资料谈体会。(2)联络“11月18日”的日志谈理解。指读或师范读。说说感受,谈谈作者思母的原因。教师相机引读:“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种缺乏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后来到了德国,来到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懂得是为何,母亲频来入梦。”第二课时(二)品读思国之情。母亲给了我多少的爱,给了我多少的温暖,远在异国他乡,孤寂时时涌上心头,母亲怎不频来入梦呢?此时此刻,季老怀念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母,尚有那──(祖国母亲)1.动情地读一读季老的几段日志。2.说说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3.读读最让你感动的一则日志,说说读懂了什么,尚有什么不懂的地方1935年11月16日很快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傍晚的时候最故意思。我不开灯,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时候,活动起来。我想到家乡,家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一样一般的凄凉同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1)谈谈体会,或是质疑。(2)
常人觉得凄凉,也许是由于何事?(3)季老感到凄凉是由于何事?再次细读下文,从字里行间寻找答案。设计想象说话:如,由于季老,因此觉得有点凄凉。(4)既然这怀念是“凄凉”的,季为何又说这凄凉是“甜蜜”的呢?学生交流。设计想象说话:如,他想到,仿佛觉得,因此觉得这凄凉是甜蜜的。(5)朗诵其他有关内容。从交流中,我们体会到了游子那诚挚的爱国心,请同学们深情朗诵,再次走进老人的心田。读:──11月16日……(读中评议,评议后再读)这种怀念是多么深切啊,他在异国他乡想到故国的一切,读:──11月20日……时间愈久,思国的神经愈发敏锐,即便是一丝丝轻轻的惊动,也能勾起游子对故国的无限眷恋,读:──11月28日……(四)抒发情感这样的思绪可以在日志中找到许多许多,这样的情怀在心中很浓很浓。母亲成了游子梦中一种重要的内容。让我们纵情读一读(课件出示《寻梦》的开头与结尾)。1.读着读着,你仿佛听到了什么?2.读着读着,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生母怎样的面影?你又见到了祖国母亲怎样的面影?3.这是何等的魂系梦萦啊!你从这“开头”“结尾”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感?4.从文中找出描写这种情感的句子读给大家好吗?拓展升华1.赏读季老的其他作品中怀念“母亲”的有关语句:“在梦里向我走来的就是这面影,我只记得,这面影才出现的时候,四面灰蒙蒙的,母亲仿佛从云堆里走下来。脸上的表情有点同平常不一样样,像笑,又像哭。但终于向我走来了。”惊心动魄的世界大战,持续了6年,目前终于闭幕了。在我惊魂甫定之余,我顿时想到了祖国,想到了家庭。我离开祖国已经了,我内心深处感到了祖国对我这个海外游子的召唤。离开时,我头也没有敢回,登上美国的吉普。我在心里套一首旧诗想成了一首诗:留学德国已十霜;归心日夜忆旧邦,无端越境入瑞士,客树回望成家乡。呼应文章首尾一种是生身母亲,一种是祖国母亲,两位母亲在作者的心目中是如此伟大,地位是如此重要。由于──齐读文章的最终一段和第1自然段。(四)展示交流诗文、名言,抒发感情。
师:有关母亲,有关母爱,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不少名言格句。你懂得哪些?
学生交流。
师:非常好!老师也搜集了诸多,有些你们已经说到了。我请同学读一读,让我们重温母爱,感受母爱!
出示课件:以滚动字幕的形式出示名言格句,学生接读。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世界上有一种最漂亮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作业设计:温故知新
1、把句子中划线的部分换成恰当的成语
(1)我痛哭了几天,吃不下饭,睡不安稳觉。
()()
(2)躺在床上,多种念头此起彼伏,不停涌目前脑海中。
()
(3)我当时的想法,从这几段文字中也可以看出一点。
()
2、读句子,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动词,体会句子体现的感情
①我不开灯,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上天空,()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在朦胧的薄暗中。
☆我体会到作者此时的内心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铁路机车车辆配件制造行业十三五规划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金属铋行业运行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过氧化氢行业市场运行动态与营销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调压器市场运行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空气清新机行业运行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运动医务监督与康复治疗》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海南省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
- 2025年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
- 山东现代学院《建筑设备CAD》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电工测试技术(上)》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14 文言文二则 学弈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25年度剧本杀剧本版权授权与收益分成合同
- 2025年春季学期学校工作计划及安排表
- 2025年一种板式过滤膜装置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BMS基础知识培训
- 水刀除锈施工方案
- 英语-广东省大湾区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试卷和答案
- 2024年06月日照银行社会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医院培训课件:《静脉采血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 《修缮学习交底资料》课件
- 第一课+追求向上向善的道德【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