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检测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48acf67bb3f4fe6b55f938d5e5cbe3e/948acf67bb3f4fe6b55f938d5e5cbe3e1.gif)
![河北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检测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48acf67bb3f4fe6b55f938d5e5cbe3e/948acf67bb3f4fe6b55f938d5e5cbe3e2.gif)
![河北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检测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48acf67bb3f4fe6b55f938d5e5cbe3e/948acf67bb3f4fe6b55f938d5e5cbe3e3.gif)
![河北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检测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48acf67bb3f4fe6b55f938d5e5cbe3e/948acf67bb3f4fe6b55f938d5e5cbe3e4.gif)
![河北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检测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48acf67bb3f4fe6b55f938d5e5cbe3e/948acf67bb3f4fe6b55f938d5e5cbe3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检测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解析)古代诗歌阅读
河北省唐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摸底演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6题
甘州遍·秋风紧毛文锡
秋风紧,平碛雕行低,阵云齐。萧萧飒飒,边声四起,愁闻戍角与征辇。
青家北,黑山西。沙飞聚散无定,往往路人迷。铁衣冷,战马血沾蹄,破蕃臭。风皇诏下,步步蹑丹梯"。
【注】①蕃奚:多指西北方少数民族②丹梯:又称“丹墀",古代宫殿前石阶以红色涂饰,故称“丹梯”。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上片“平碛雁行低"中的“低”,与“野旷天低树"的“低”有异曲同工之妙。
B.词人听到号角、战鼓声四起,万端愁绪油然而生,尤其是报国无门之愁怨更为明显。
C.词人运用了视觉、听觉、触觉,真切生动地描写了边塞环境,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D.词的下片通过描写飞沙迷路、马蹄沾血,极力渲染了悲壮气氛,突出了战争的惨烈。
16.清人陈廷焯评这首词的结尾说“结以功名,鼓战士之气",结合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河北省邯郸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①
刘禹锡
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
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
自吟白雪诠词赋,指示青云借羽翰②。
借问至公谁印可,支郎天眼定中观③。
【注】①礼部王侍郎主持科举考试,放榜后,广宣和尚作诗祝贺,刘禹锡也以此诗酬和。②羽翰:翅膀。③《高僧传》记载,高僧支谦长得黑瘦细长,眼白多而眼睛呈黄色,当时人说他“支郎眼中黄,形躯虽细是智囊”。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歌的一、二句描述科举考试榜单发出后长安一片轰动,大街小巷上人们争相观看的热闹场面。
B.第五句的“白雪"一词运用阳春白雪的典故,赞颂王侍郎文章高雅,能够承担起科场选才的重任。
C.第六句的“青云”比喻高官显爵,整句话的意思是祝愿王侍郎借这次科考的助力在官场青云直上。
D.尾联用佛典写广宣和尚,在称赞王侍郎的同时也赞美了广宣和尚修为高深,体现出作者与两人的友情。
16.“桃李"是诗中常见的意象,本诗颔联中的“桃李”与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中的“桃李”,手法和用意均不相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夏雨①
梅尧臣
林梅初弄熟,密雨闭重关。
润裛衣巾上,凉生竹树间。
水声通远涧,云色暝前山。
野鸟寂无语,公庭尽昼闲。
【注】①本诗作于诗人担任池州建德县令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围绕夏雨展开描绘,调动了多种感官,充分展现了雨天的美好景象。
B.首联中“密"字直接写出雨点的密集,“闭重关”从侧面表现雨点的密集。
C.诗人在雨后外出散步,湿润的空气沾湿了衣巾,诗人感受到林间习习凉意。
D.远处山涧传来了水声,说明有流动的溪水;天色已晚,群山显得十分黯淡。
(2)尾联中的“闲"字可谓点睛之字,请简要分析“闲”产生的原因。
河北省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鄂渚听杜别驾弹胡琴①
刘长卿
文姬留此曲,千载一知音。
不解胡人语,空留楚客②心。
声随边草动,意入陇云深。
何事长江上,萧萧出塞吟。
【注】①本诗写于安史之乱后,当时诗人只身离开京城,就任鄂岳转运留后。鄂渚,即鄂州,治所在今武汉市武昌区。②楚客:客居他乡的人。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借蔡文姬交代了胡琴弹奏的内容。颔联通过联想和想象,写出蔡文姬在匈奴生活的孤独。
B.颈联虚实结合,诗人沉醉在音乐中,眼前似乎看到了边境上衰草随风摇动,天空中乌云弥漫。
C.全诗主要运用正面描写来描写音乐,这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主要运用侧面描写有所不同。
D.本诗融音乐与历史于一体,既是一首描写音乐的佳作,又兼具咏史诗的特点,构思新奇。
15.本诗尾联在表现手法和情感上,和杜甫《登岳阳楼》中的诗句“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两首诗进行分析。(6分)
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9.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试题。
送卢侍御赴河北
刘长卿
谪居为别倍伤情,何事从戎独远行。
千里按图收故地,三军罢战及春耕。
江天渺渺鸿初去,漳水悠悠草欲生。
莫学仲连逃海上[注],田单空愧取聊城。
【注】鲁仲连,战国时期齐国人,助田单夺取聊城,齐王欲封其爵位,坚辞不受,逃隐海上。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谪居”“别"“从戎”等词语,交代双方当时的境况,层层铺叙,加深伤感之情。
B.颈联选用“江天"“鸿雁”“漳水"“春草”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战后祥和、安宁的景象。
C.中间两联叙事和描写相结合,由人及景,由虚到实,境界阔大;对仗工整,韵律和谐。
D.尾联写田单在鲁仲连帮助下收复聊城,因为无法回报鲁仲连而内心充满愧疚遗憾。
16.这首诗除了写离情之外还抒发了家国情怀,作者是如何抒发“家国情怀"的?
古代诗歌阅读
河北省唐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摸底演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6题
甘州遍·秋风紧毛文锡
秋风紧,平碛雕行低,阵云齐。萧萧飒飒,边声四起,愁闻戍角与征辇。
青家北,黑山西。沙飞聚散无定,往往路人迷。铁衣冷,战马血沾蹄,破蕃臭。风皇诏下,步步蹑丹梯"。
【注】①蕃奚:多指西北方少数民族②丹梯:又称“丹墀”,古代宫殿前石阶以红色涂饰,故称“丹梯"。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上片“平碛雁行低”中的“低",与“野旷天低树”的“低"有异曲同工之妙。
B.词人听到号角、战鼓声四起,万端愁绪油然而生,尤其是报国无门之愁怨更为明显。
C.词人运用了视觉、听觉、触觉,真切生动地描写了边塞环境,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D.词的下片通过描写飞沙迷路、马蹄沾血,极力渲染了悲壮气氛,突出了战争的惨烈。
16.清人陈廷焯评这首词的结尾说“结以功名,鼓战士之气”,结合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15.B(报国无门之愁怨,于文无据)
16.①“凤皇诏下,步步蹑丹梯"写出战争胜利后,皇帝下诏赏赐将士,将士们踏着丹梯上朝的景象。
②用将士获得功名结尾,激励处在恶劣环境中的将士们奋勇杀敌,建功立业。
河北省邯郸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①
刘禹锡
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
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
自吟白雪诠词赋,指示青云借羽翰②。
借问至公谁印可,支郎天眼定中观③。
【注】①礼部王侍郎主持科举考试,放榜后,广宣和尚作诗祝贺,刘禹锡也以此诗酬和。②羽翰:翅膀。③《高僧传》记载,高僧支谦长得黑瘦细长,眼白多而眼睛呈黄色,当时人说他“支郎眼中黄,形躯虽细是智囊”。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歌的一、二句描述科举考试榜单发出后长安一片轰动,大街小巷上人们争相观看的热闹场面。
B.第五句的“白雪"一词运用阳春白雪的典故,赞颂王侍郎文章高雅,能够承担起科场选才的重任。
C.第六句的“青云”比喻高官显爵,整句话的意思是祝愿王侍郎借这次科考的助力在官场青云直上。
D.尾联用佛典写广宣和尚,在称赞王侍郎的同时也赞美了广宣和尚修为高深,体现出作者与两人的友情。
16.“桃李"是诗中常见的意象,本诗颔联中的“桃李”与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中的“桃李”,手法和用意均不相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
15.C“祝愿王侍郎借这次科考的助力在官场青云直上"错,应该是赞扬王侍郎愿意青睐晚辈,借自己的翅
膀以帮助举子青云直上。
16.【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意象。注意题干要求中的“手法”和“用意",刘诗中的“桃李”运用的是比喻,陶诗中则是实写,展现的是田园景象。两首诗的“桃李"意象都是为表达诗歌的主题准备的。据此概括
答案即可。
答案:①陶诗中的“桃李”是实写,指屋前种植的桃树和李树,意在表现归隐田园之乐;②刘诗中的“桃
李"运用虚写,比喻科举中第的举子,意在赞扬王侍郎善于选拔人才的功绩。(每点3分)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夏雨①
梅尧臣
林梅初弄熟,密雨闭重关。
润裛衣巾上,凉生竹树间。
水声通远涧,云色暝前山。
野鸟寂无语,公庭尽昼闲。
【注】①本诗作于诗人担任池州建德县令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围绕夏雨展开描绘,调动了多种感官,充分展现了雨天的美好景象。
B.首联中“密”字直接写出雨点的密集,“闭重关"从侧面表现雨点的密集。
C.诗人在雨后外出散步,湿润的空气沾湿了衣巾,诗人感受到林间习习凉意。
D.远处山涧传来了水声,说明有流动的溪水;天色已晚,群山显得十分黯淡。
(2)尾联中的“闲”字可谓点睛之字,请简要分析“闲"产生的原因。
4.【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赏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需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品读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并鉴赏诗歌炼字技巧的能力。答题时不能把需要分析的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解答】(1)D.“天色已晚,群山显得十分黯淡”错误。“水声通远涧,云色暝前山"意思是远处的山涧传来水声,说明有流动的泉水;近处的山岭被云气覆盖,所以显得昏暗,只能看清群峰的轮廓。结合“公庭尽昼闲”,说明是“白昼时",不是因为“天色已晚”。
故选:D。
(2)“野鸟寂无语,公庭尽昼闲"意思是郊野中的鸟雀都静寂无声,白昼时的公堂上更显得一派空闲。通过写“野鸟寂无语”是通过写郊野中的鸟雀的静寂无声,突出雨后环境的清幽。“公庭尽昼闲"表现了诗人在雨后清凉与静谧之境中的清闲,“闲”字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写出了诗人内心的闲适宁静。暗示了梅大人治理有方,百姓们安居乐业。
据此概括出“闲"的原因:诗人因身在雨后清凉与静谧之境中而感到清闲自得;再加上没有人事的烦扰,百姓们安居乐业,诗人感到闲适宁静。
答案:
(1)D
(2)诗人因身在雨后清凉与静谧之境中而感到清闲自得;再加上没有人事的烦扰,百姓们安居乐业,诗人感到闲适宁静。
白话译文:
林中的梅子刚刚成熟,密集的雨点就不停地撒向空中,千家万户都紧闭房门。诗人雨后外出散步,空气中还显得非常湿润,衣巾上沾满了潮气,竹林间却凉意习习。远处传来溪涧的淙淙流水声,群山被云雾笼罩,显得非常黯淡,难以分清细节。郊野中的鸟雀都静寂无声,白昼时的公堂上更显得一派空闲。
诗歌鉴赏:
作者在首联从视觉角度描写,梅枝挂果、细雨纷纷。一个“密”字,刻画出这场雨并非暴雨,所以持续时间较长,也提高了空气湿度。屋门紧闭、阴云密布侧面写出雨急。颔联从触觉出发,通过衣巾的湿润和竹树间的凉意来表现空气的清新凉爽。颈联则是远近交替、动静结合,远处的山涧传来水声,说明有流动的泉水;近处的山岭被云气覆盖,所以显得昏暗,只能看清群峰的轮廓。结尾又从听觉角度出发,“野鸟寂",显示出众鸟归林栖息,一片幽静气氛;“公庭闲”,则暗示了梅大人治理有方,百姓们安居乐业。
【点评】把握诗歌内容与情感的方法:
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
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
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
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
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
河北省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鄂渚听杜别驾弹胡琴①
刘长卿
文姬留此曲,千载一知音。
不解胡人语,空留楚客②心。
声随边草动,意入陇云深。
何事长江上,萧萧出塞吟。
【注】①本诗写于安史之乱后,当时诗人只身离开京城,就任鄂岳转运留后。鄂渚,即鄂州,治所在今武汉市武昌区。②楚客:客居他乡的人。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借蔡文姬交代了胡琴弹奏的内容。颔联通过联想和想象,写出蔡文姬在匈奴生活的孤独。
B.颈联虚实结合,诗人沉醉在音乐中,眼前似乎看到了边境上衰草随风摇动,天空中乌云弥漫。
C.全诗主要运用正面描写来描写音乐,这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主要运用侧面描写有所不同。
D.本诗融音乐与历史于一体,既是一首描写音乐的佳作,又兼具咏史诗的特点,构思新奇。
15.本诗尾联在表现手法和情感上,和杜甫《登岳阳楼》中的诗句“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两首诗进行分析。(6分)
14.C15.①表现手法:两首诗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刘诗尾联描写了两种景象:漂泊的诗人和战马的出塞。前者是实景,后者是诗人的想象。杜诗也描写了两种景象:北方边境的战火和岳阳楼上倚着栏杆流泪的诗人。前者是诗人的想象,后者是实景。
②情感:两首诗都写出了诗人自身漂泊之苦,表达了忧国忧民之情。刘长卿由音乐想到蔡文姬因国家战乱而漂泊异乡,再到对自身漂泊的感伤,进而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杜甫身在岳阳楼,内心却装着整个天下,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一颗忧国忧民的至诚之心。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
C.“全诗主要运用正面描写来描写音乐”分析错误,全诗主要运用的是侧面描写,主要是写诗人听胡琴的感受。如:“声随边草动,意入陇云深"等。
故选C。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表达技巧以及比较鉴赏的能力。
题目要求从表现手法和情感两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答题也应该从这两方面来答。表现手法上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刘长卿身在鄂州,但是心却在边塞。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一实一虚。“长江上”,是诗人自身实景,点出了漂泊之苦。“萧萧出塞吟"是虚写,诗人想象自己骑着战马出塞打仗。一虚一实,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杜甫“戎马关山北”是虚写边关的战事,“凭轩涕泗流"是实写眼前的景色和诗人的心情。
情感上,结合注释,诗歌指向安史之乱,刘长卿离开长安,到了鄂州,诗人满是漂泊的伤感。自然可以得出虽然在漂泊,但是心系国家。“萧萧出塞吟”,暗用蔡文姬的典故,蔡文姬去国怀乡,因战乱而漂泊,作者也是如此,不免自伤身世际遇。同时作者内心装着整个天下,国家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诗人希望为国分忧,说明诗人有一颗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杜诗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
综合起来,从表现手法来看,杜甫身在岳阳楼,但是心却在边关。刘长卿身在鄂州,但是心却在边塞。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一实一虚。从情感来看,杜甫颠沛流离,漂泊到了岳阳。刘长卿离开长安,到了鄂州,都有漂泊只苦。结合注释,两首诗都指向安史之乱,自然可以得出虽然都在漂泊,但是都心系国家。
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9.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试题。
送卢侍御赴河北
刘长卿
谪居为别倍伤情,何事从戎独远行。
千里按图收故地,三军罢战及春耕。
江天渺渺鸿初去,漳水悠悠草欲生。
莫学仲连逃海上[注],田单空愧取聊城。
【注】鲁仲连,战国时期齐国人,助田单夺取聊城,齐王欲封其爵位,坚辞不受,逃隐海上。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谪居"“别”“从戎"等词语,交代双方当时的境况,层层铺叙,加深伤感之情。
B.颈联选用“江天”“鸿雁"“漳水”“春草"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战后祥和、安宁的景象。
C.中间两联叙事和描写相结合,由人及景,由虚到实,境界阔大;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蔬菜的营养价值》课件
- 《实践的观点》课件
- 《VLSI设计基础》课件
- 常见运维安全问题包括
- 宝迪集团工业旅游新模式探析
- 印鉴卡申请书
- 销售汽车申请书
- 信用贷款申请书
- 大学生泥塑创业项目
-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单元练习口算题
- 绿色建筑项目造价咨询服务方案
- 2024-2030年中国高油酸花生油市场供需趋势与营销推广渠道分析研究报告
- GB/T 44717-2024民用无人机可靠性飞行试验要求与方法
-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100道及答案
- 2024年广东省中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招聘考试真题
- 冀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微专题19 电解质溶液图像分析
- 2024人工智能开源大模型生态体系研究报告
-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分类必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答案解析)
- DL∕T 974-2018 带电作业用工具库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