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考点冲刺练习卷(二)(含答案)_第1页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考点冲刺练习卷(二)(含答案)_第2页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考点冲刺练习卷(二)(含答案)_第3页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考点冲刺练习卷(二)(含答案)_第4页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考点冲刺练习卷(二)(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考点冲刺练习卷(二)(含答案)

期中必考题检测卷(二)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绒球(róng)B.假如(jiǎ)C.衣裳(shāng)D.喷香(pèn)

2.下列每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服装招引攻课B.火柴气味狂风

C.歌唱留意青晨D.消化淮备草堆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李叔叔笑着说:“这叫含羞草。"

B.“它的叶片为什么一碰就合拢了呢?”我好奇地问。

C.妈妈说,“这种植物真有趣呀!"

4.下面和“嚼”字在字义上属于同一类的一项是()

A.吵吼喊B.啪哗呜C.咬咽啃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校:木字旁:竖画挺拔是垂露。

B.江:三点水:中间一点略靠内,提画向上要有力。

C.花:草头竖画有开合,重心偏左钩右伸。

D.青:上紧下舒左右对称,中间长横要写稳。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欣赏。版权所有

B.《那一定会很好》是一篇童话,主要写了主人公生命中的一段段历程,并蕴含着一定的人生道理,给人以启示。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C.“一年好景君须记”中“君"的意思是君子,诗句意思是一年中最好的景致君子一定要记住。

D.遇到略读课文可以读得粗略一些,了解课文大意即可。即使个别字不认识也没有关系。

二、判断题

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7.胡萝卜先生用自己的长胡子帮助了别人,快乐了自己。()

8.《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讲述了老屋三次准备倒下却都没有成功的故事,说明了老屋其实还很坚固,根本不会倒下。()

9.《赠刘景文》这首诗描写的是夏季的景色。()

10.“中毒”、“中奖"、“猜中”这三个词语中的“中"的读音是一样的。()

三、填空题

1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1)子弹(dàntán)“砰"的一声打中(zhōnɡzhònɡ)了小狗。

(2)小女孩又冷又饿,她擦亮了一根火柴,看到了喷(pēnpèn)香的烤鹅和明晃晃(huǎnɡhuànɡ)的蜡烛。21*cnjy*com

(3)红头在牛肚子里答(dādá)应了一声,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ɡǔɡū)碌爬起来。

(4)蚂蚁队长眉毛一挑(tiāotiǎo):“今天谁要是偷嘴我就处(chǔchù)罚谁。”

12.比一比,再组词。

臂()经()怜()漂()

壁()径()冷()飘()

1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①()疾()快②()面()方③提()吊()【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④()()气爽⑤春()秋()⑥()()丰登

(1)词语②是含的词语,这样的词语我还能写出一个:。

(2)词语④⑤⑥描写的季节是(http://)季,我还积累了描写其他季节的词语,如:、、。

14.填空。

(1)俗语说:“,。"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就一定可以克服眼前的困难。(填写俗语)

(2)“萧萧,。”这句诗选自,是(谁)写的。

(3)秋天的雨,有一盒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像,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像,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四、修改病句

15.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乐乐穿着一件红上衣,一顶白帽子,格外好看。

(2)古诗《所见》的作者是清代诗人袁玫。

(3)水果店里的水果真多呀,有苹果、香蕉、芒果、冬瓜等。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内片断,完成练习。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节选)

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www-2-1-cnjy-com

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http://)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16.我知道了“凌乱"的意思是,我是用方法理解的。

17.在文中找出一组反义词:()—()

18.“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中的“这”指的是()。

A.落叶像金色的小巴掌

B.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C.落叶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19.请你用“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课外阅读。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没有猫的国家里。

有一天,一位外国老太太到这(http://)个国家来游玩,她给国王的女儿娜娜公主带来了一只可爱的小猫。小猫和娜娜公主形影不离,常常陪着她在小河边钓鱼,在花园里散步,在城堡里捉迷藏。

娜娜公主别提有多喜欢这只小猫了。反正,(http://)你就是把太阳和月亮加在一起和她换小猫,她也不乐意。可是,有一天晚上,小猫突然不见了,娜娜公主特别伤心,呜呜的哭声惊动了整个王宫。21*cnjy*com

国王非常着急,派人连夜上街贴寻猫布告。布告是这样写的:

娜娜公主的小猫丢了,有谁捡到赶紧送来,奖黄金万两。记住,小猫的特点是“别看年纪小,胡子可不少"。

第二天一早,卫兵报告说,有(http://)人带“小猫”来领奖了。国王高兴极了,连拖鞋都来不及换就跑了出去,可是一看就傻了眼。原来,面前这只“别看年纪小,胡子可不少"的动物不是小猫,而是一只小山羊。

不行!第一张寻猫布告没把猫的特点说清楚,国王下令,马上去贴第二张寻猫布告。这回,布告上写着:

娜娜公主的小猫丢了,有谁捡到赶紧送来,奖黄金万两。记住,小猫的特点是“嘴边胡子翘,说话喵喵喵,走路静悄悄,捉鼠本领高”!

20.下列适合做短文题目的一项是()

A.国王的猫

B.公主的猫

C.卫兵的猫

21.娜娜公主的小猫不见了,国王想出的办法是()

A.派人寻找

B.再捉一只

C.张贴寻猫布告

22.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国王很意外。

B.国王很伤心。

C.国王很高兴。

23.从哪里可以看出娜娜公主很喜欢那只小猫?用“——"在文中画出来。

24.根据短文内容预测一下故事的结局:

________【来源:21cnj*y.co*m】

你预测的依据:________

25.童话是一座五彩缤纷的大花园。课余时间,你还读过哪些童话故事呢?请写一个。

故事名称:《》

故事的主要内容:________

六、书面表达

26.习作表达

在童话的世界里,花草树木会跳舞,鸡(http://)鸭鹅会唱歌,甚至砖块石头都会吵架,真是有趣。请你选择两样或两样以上熟悉的东西作为主人公,编一个童话故事。题目自拟,注意把文章写通顺,字迹要工整,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

1.C

【详解】此题考查字音。

A.绒球,读作:róngqiú,意思是:用彩色毛线或绒线扎成的球。

B.假如,读作:jiǎrú,意思是:假使,如果。

C.衣裳,读作:yīshang,意思是:衣服。

D.喷香,读作:pènxiāng,意思是:香气浓厚;非常香。

故选C。

2.B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错误。攻课——功课:功课

C.错误。青晨——清晨:指刚刚日出的时候,通常指早上5:00-6:30这段时间。

D.错误。淮备——准备:事先安排或筹划等。

B选项正确。

3.C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A.正确。

B.正确。

C.有误,本句中的提示语在前,应在“说”的后面加上冒号,故把逗号改成冒号。

4.C

【详解】本题考查对字义的正确理解

要求学生准确掌握每个汉字所表达的含义。

“嚼"指用牙齿上下磨碎食物。

A.“吵”1.声音杂乱扰人;2.争执;争吵。

“吼"1.(猛兽)大声叫2.发怒或情绪激动时大声叫喊。3.(风、汽笛、大炮等)发出很大的响声。

“喊”大声叫(都是指用嘴发出声音)。与题目中的“嚼"含义不符。

B.“啪”形容放枪、拍掌或东西撞击等声音。

“哗"①喧哗;喧闹;②形容撞击、水流等的声音。

“呜”形容风声、汽笛声等。由此可知B.项与题目不符。

C.“咬"上下牙齿对着用力夹住或弄碎东西。

“咽”使嘴里的食物或别的东西通过咽头到食管里去。

“啃"一点儿一点儿地往下。由此可知C.项“咬,咽,啃”三个字与题目中的“嚼"字义相符。

综上所述,答案选C.项“咬,咽,啃”。

5.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汉字的书写。

结合题干的内容进行分析,本题中说法不正确的是D项,“青"的中间不能是长横。

6.C

【详解】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A.“停车坐爱枫林晚”出自唐代杜牧的《山(http://)行》,原诗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本句意思是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坐:因为。说法正确。21

B.《那一定会很好》是文字浅显易(http://)懂,却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童话故事。详细地讲述了一粒种子变成大树、手推车、木地板的过程,塑造了一个不断树立新目标,努力实现愿望的形象,告诉了我们只有不断的追求。不断地努力,才会有所收获的道理。说法正确。

C.“一年好景君须记"出自北宋苏轼的《赠(http://)刘景文》,原诗为: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本句意思是一年中最好的光景你一定要记住。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在这里指的是刘景文。故错误。

D.略读又称跳读或浏览,是一种非常(http://)实用的快速阅读技能。所谓略读,指快速阅读文章以了解其内容大意的阅读方法。根据积累可知,今后遇到略读课文,可以读得粗略一下,了解课文大意就行。如果个别字不认识,个别词语不理解也没有关系,正确。

7.√8.×9.×10.√

【解析】7.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是一篇有趣的(http://)童话:胡萝卜先生漏刮了一根胡子,胡子粘上果酱,越来越长,小男孩剪了一段胡子做风筝线,鸟太太需要找绳子晾尿布。这篇童话故事既传达了助人为乐的思想,也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文中胡萝卜先生用自己的长胡子帮助了别人,快乐了自己。故题干说法正确。2·1·c·n·j·y

8.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老(http://)屋帮助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的故事。结合课文内容可知,老屋是想帮助其他小动物而没有倒下。故题干说法有误。

9.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的是初冬的景色。故题干说法错误。

10.本题考查多音字的辨识。

中:读“zhōng”时,①方位词。(http://)跟四周的距离相等。②指中国。③方位词。④位置在两端之间的。⑤等级在两端之间的。⑥不偏不倚。⑦中人。⑧适于;合于。⑨成;行;好。读“zhòng"时,①正对上;恰好合上。②受到;遭受。“中毒”“中奖"“猜中”这三个词语中的“中"的读音均为“zhòng”,故题干说法正确。2-1-c-n-j-y

11.(1)dànzhòng

(2)pènhuǎng

(3)dāgū

(4)tiǎochǔ

【详解】本题考查多音字。

题目列的加点字都是多音字,同学们做题时要结合词语意思确定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

弹:[dàn](1)弹丸。(2)炸弹。

[tán](1)用手指弹击。(2)用手指拨动而演奏乐器。(3)批评,揭发。

中:[zhōng](1)方位词。跟四(http://)周的距离相等;中心。(2)内,里面。与“外"相对。(3)位置在两端之间的。(4)等级在两端之间的。(5)指中国。(6)不偏不倚。(7)适于;合于。21·cn·jy·com

[zhòng](1)正对上;正好符合。(2)遭受(指不好的事)。(3)表示因符合某种条件而有所获得。【出处:21教育名师】

子弹[zǐdàn]:枪、滑膛枪或手枪发射的圆柱形弹(如用铅制、钢制或铅芯钢壳制)。

打中[dǎzhòng]:击中目标。

(2)

喷:[pēn](液体、气体、粉末等)受压力而射出。

[pèn](1)果品、蔬菜、鱼虾等大量上市的时期。(2)开花结实的次数;成熟收割的次数。(3)十分;特别;很。【版权所有:21教育】

晃:[huàng](1)摇动;摆动。(2)游逛;闲逛。

[huǎng](1)照耀。(2)一闪而过;闪电般地出现或来回经过。(3)闪耀,使失去清晰视觉,使人目眩。

喷香[pènxiāng]:香气浓厚;非常香。

明晃晃[mínghuǎnghuǎng]:光亮闪烁的样子。

(3)

答:[dá](1)回话;应对。(2)受了别人的好处,还报别人。

[dā](1)专用于“答应、答理”等词。

骨:[gǔ](1)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2)物体内起支撑作用的架子。(3)指人的品质、气概。

[gū](1)花骨朵:尚未开放的花朵。(2)骨碌:滚动。

答应[dāyìng]:①应声回答。②同意;允许。

骨碌[gūlu]:滚动,旋转。

(4)

挑:[tiāo](1)用肩膀担。(2)选择。(3)承担;担当。(4)量词。用于成挑的东西。

[tiǎo](1)用细长的东西的一头把东西举起或弄起。(2)用细长的或有尖的东西拨开或拨出。(3)挑动。

处:[chǔ](1)存在、置身。(2)居住。(3)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4)治理;办理。

[chù](1)地方。(2)机关,或机关、团体、单位里的部门。

蚂蚁队长眉毛上扬:“今天谁要是偷嘴我就治理谁。"根据字义和词意,“挑”字读tiǎo,“处"字读chǔ。

12.手臂经历怜悯漂泊隔壁径直寒冷飘带

【详解】本题考查组词。做题时,同学们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根据音形义区分形近字,再组词。

“臂”字可组词:手臂、臂膀、失之交臂。

“壁"字可组词:戈壁、石壁、隔壁。

“经”字可组词:经理、正经、经历。

“径"字可组词:径自、小径、径直。

“怜”字可组词:怜惜、怜香惜玉、哀怜。

“冷"字可组词:冷暖、冷笑、冷水。

“漂”字可组词:漂流、漂白、漂渺。

“飘"字可组词:飘带、飘洒、飘荡。

13.眼手四八心胆秋高华实五谷数字五花八门秋鸟语花香烈日炎炎千里冰封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和仿写词语。

眼疾手快:动作迅速,眼光敏锐;形容做事机警、敏捷。

四面八方:指各个地方或各个方面。

提心吊胆:形容对事情不能放心,非常害怕。

秋高气爽:形容秋天晴空万里,天气凉爽。

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后引申比喻文采与德行,亦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21教育网

五谷丰登: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疾()快”还可以填:手疾眼快。

“()()气爽"还可以填:天高气爽。

(1)词语“四面八方”是(http://)含数字的词语,带数字的四字词有:一言九鼎、一心一意、三心二意、四通八达、五花八门、五颜六色、七手八脚、九死一生、十全十美……

(2)词语“秋高气爽"“春华秋实”“五谷丰登"描写的季节是秋季。

描写春天的四字词:鸟语花香、莺歌燕舞、花红柳绿、姹紫嫣红、桃李争妍、百花齐放、朝气蓬勃、万物复苏、柳树抽芽……

描写夏天的四字词:绿树成荫、电闪雷鸣、烈日炎炎、艳阳高照、骄阳似火、热浪滚滚……

描写冬天的四字词:冰天雪地、千里冰封、白雪飘飘、大雪纷飞、滴水成冰、腊梅怒放、北风呼啸、寒风刺骨……

14.人心齐泰山移(http://)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夜书所见》叶绍翁五彩缤纷银杏树黄黄的叶子一把把小扇子枫树红红的枫叶一枚枚邮票

【详解】考查背诵情况。

(1)人心齐,泰山移。意思是形容只要大家一心,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

(2)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http://)。出自宋代叶绍翁的《夜书所见》,解释: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来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3)出自《秋天的雨》,是一(http://)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景象。本段是描写秋天的色彩。

原文节选: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http://)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15.(http:///)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1)病因:词语搭配不当。“穿着”与“帽子"搭配不当,在“一顶白帽子”的前面加上“戴着"。

(2)病因:字书写错误。“玫”应改为“枚"。

(3)病因:分类不清。“冬瓜”不是水果,是蔬菜类,故去掉。

16.形容杂乱又不整齐,没有秩序。联系上下文

17.凌乱规则

18.C19.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解析】16.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

凌乱:形容杂乱又不整齐,没有秩序。联系上文“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可以理解“凌乱”的意思。

17.考查反义词。

凌乱:形容杂乱又不整齐,没有秩序。规则:整齐。合乎一定的方式。二者互为反义词。

18.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中字词的含义的理解。

“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结合前文“每(http://)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可知“这"指的是“落叶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所以选择C。

19.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

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文中“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http://)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把“梧桐树叶”比作“金色的小巴掌";“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把“水泥道"比作“彩色的地毯”,都是比喻句。

20.B21.C(http://)22.A23.小猫和娜娜公主形影不离,常常陪着她在小河边钓鱼,在花园里散步,在城堡里捉迷藏。娜娜公主别提有多喜欢这只小猫了。反正,你就是把太阳和月亮加在一起和她换小猫,她也不乐意。24.第二天,有人送来了娜娜公主的小猫第二张寻猫布告把小猫的特点写得很清楚,因此人们可以很快找到小猫并送还给娜娜公主25.稻草人有一位老妇人的田地里有个稻草人,稻草人为老妇人看守农田的同时,也看到了许多悲伤的事情,最终“死"在了田地里。

【分析】20.本题考查给文章加标题。方(http://)法:(1)根据主要内容概括出题目举例:《卖火柴的小女孩》(2)根据文章主旨提炼出题目举例:《丰碑》(3)利用相关的景或物做题目举例:《荔枝》《半截蜡烛》(4)代表性时间、地点做题目举例:《景阳冈》《十六年前的回忆》(5)用主要人物或事件做题目举例:《凡卡》《顶碗少年》

根据文章内容:猫是外国老太太来这个没有猫的国家游玩时送给国王的女儿娜娜公主的,小猫和娜娜公主形影不离。据此可知,B项适合作为短文的题目。

21.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由短文第四自(http://)然段“国王非常着急,派人连夜上街贴《寻猫布告》”,第六自然段“国王下令,马上去贴第二张《寻猫布告》",可知国王想出的办法是“张贴布告”。21·世纪*教育网

22.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http://)可以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这句话。上文中,卫兵报告有人带“小猫"来领奖。国王十分高兴;下文中,国王看到有人带来的不是小猫而是小山羊。由此可知,国王在看到小山羊时是很意外的。

23.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此题考查理解短文内容。短文关于娜娜公主很喜欢这只小猫的内容集中在第三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即可。

通读全文,从第三自然段中“小猫和娜娜公主形影(http://)不离,常常陪着她在小河边钓鱼,在花园里散步,在城堡里捉迷藏。娜娜公主别提有多喜欢这只小猫了。反正,你就是把太阳和月亮加在一起和她换小猫,她也不乐意。”可知答案。

2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对短(http://)文进行预测,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但都应该建立在对短文内容、人物形象的理解之上,要有一定的依据。国王第一次派人张贴布告,因为没有把猫的特点说清楚,因此有人把山羊当成了猫。第二次写出了猫“喵喵"叫这个独特的地方,人们自然很容易将它找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