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实施方案_第1页
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实施方案_第2页
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实施方案_第3页
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实施方案_第4页
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农业科技创新驱动项目资金分配计划表序号项目主管单位项目名称项目申报单位名称实施内容资金(万元)1高抗性淀粉小麦种质资源的搜集引进创制及新品种选育1.搜集引进高抗性淀粉小麦种质20-50份,建设国内第一个小小抗性淀粉种质资源库。2.创制高抗性淀粉小麦种质10-20个;选育高抗性淀粉小麦新品种1-3个。3.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进行高抗性淀粉小麦新品种播期播量试验,肥效、灌水研究试验等,探索与该品种相匹配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4.在临潼建立实验基地,建原始材料圃、选育圃、鉴定圃、品种比较试验圃,建良种繁育基地30亩。2基于风险等级的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修复技术集成体系研发与应用1.筛选重度、中度、轻度及轻微污染土壤适宜当地种植的重金属低累积农作物,生产符合国标要求的农产品。2.建立一个稳定的、降低作物中重金属含量和提高作物产量并行的技术体系。3.在眉县建立50亩重金属污灌区农田土壤修复示范基地,建立基于风险等级的重金属修复集成技术。3软籽石榴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1.开展产业发展调研,提出促进石榴产业发展指导意见1份。2.在全省开展石榴品种资源调查,通过引进、农家品种提纯选优、杂交育种等方式选育1-2个软籽半软籽石榴优良品种,引进、选育软籽半软籽石榴优良品种1-2个。3.建设示范基地3个,在全省推广软籽或半软籽石榴栽植3000亩。4旱作农业秸秆覆盖固碳机理与增汇技术研发1.长期秸秆覆盖固碳效应及变化趋势分析。2.秸秆覆盖下土地有机碳转化特征及饱和过程研究。3.秸秆覆盖下土地有机碳转化的微生物驱动机制。4.旱作农田秸秆覆盖增汇技术研发。5农业智能物联网关键支撑技术研究1.研究农业领域生产的微型传感器监测数数据实时自主校准技术,形成农业生产环境可靠数据检测子网。2.低功耗远距离农村物联网信号传输。3.建立点-线-面融合的区域农业生产环境感知网络1套。4.农产品污染溯源与归因。6玉米草地贪夜蛾的绿色防控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1.研发的微生物农药-球孢白僵菌可有效防治草地贪夜蛾,兼防玉米螟、粘虫、蚜虫等,解决目前草地贪夜蛾防治用药短缺问题。2.组织开展大田试验示范,精准掌握产品特点和防治使用技术。同时筛选一些农业部推荐的其他低毒、低残留产品,与项目产品交替使用,延缓草地贪夜蛾抗药性产生。3.对玉米生长周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集成一套玉米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控用药技术规范。7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关键支撑技术1.研究农业数据的压缩存储与快速检索技术。2.研究负载均衡策略,实现基于Sarsa算法的轻量级计算单元调试算法,提升农业GIS访问效率。3.研究高性能的区块链共识机制算法,满足数据共享交换的性能要求。8畜禽养殖污染物的水热绿色制肥关键技术研究1.亚临界水热液化技术制造水溶性液态有机肥的研究;2.超临界水热技术对畜禽粪污中重金属的固话沉淀技术研究;3.畜禽粪污资源化产品制造机理探索分析;4.产品在种植业农产品生长中的应用研究。9苹果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技术研发1.功能性苹果多糖稳态改性关键技术;2.苹果木寡糖限制性酶解制备及脱色关键技术;3.苹果益生菌蛋白饲料高效发酵关键技术;4.苹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及生物活性研究;5.关键技术示范与产业化推广。10农作物废弃资源制备糠醛的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1.探索催化剂酸性位点对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规律;2.探索过渡金属电子结构特性对催化性能的影响规律;3.探索溶剂特性对催化性能的影响规律;4.优化农作物废弃资源制备糠醛的反应参数。11高光谱成像技术对田间土壤养分的检测和应用1.利用高光谱成像光谱仪在西安市、渭南市等地开展高空作业,获取研究区域的高光谱图像信息;2.采集实验区域200份土壤样品,进行数据建模;3.对研究区域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四种成分进行含量预测与分析。12甘薯绿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1.引进培育优质甘薯新品种2-3个。2.引进、改良甘薯生产机械。3.脱毒种苗繁育,研发集成甘薯脱毒种苗繁育技术1套,示范推广脱毒种苗2万亩。4.开展试验研究,集成甘薯绿色高效生产技术1套,建立示范田2000亩,示范推广20万亩。5.针对生产突发问题,快速制定应急方案,开展技术服务不少于3次。6.对成果进行鉴定评价、高产示范田进行田间验收等。13猕猴桃冻害研究与防御技术集成示范推广1.细化“宝鸡市猕猴桃越冬冻害风险区划”和“宝鸡市猕猴桃早春冻害风险区划”。2.筛选出宝鸡猕猴桃主栽抗冻品种。3.大力推广冻害防御技术3.5万亩次,建立百亩示范园5个。4.完善灾前预警体系。14太白县设施蔬菜标准化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1.推广漂浮育苗技术。培育无病壮苗4500万株,种植1万亩。2.引进、试验、示范、推广适应太白高山冷凉气候种植蔬菜新品种30,推广10个。3.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引导菜农菜农大量施入有机肥、农家肥,减少氮肥施入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蔬菜产出率。4.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物理防控技术防治病虫害,安装太阳能杀虫灯50盏,插置粘虫板10万张。15石榴新优品种轻简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集成示范1.通过品种换优及轻简高效标准化栽培,建设标准化石榴示范园300亩。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推广石榴新品种轻简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500亩以上,提升当地果农栽培管理水平。2.筛选出适合当地栽培的半软籽抗冻石榴新优品种2~3个。3.形成当地石榴轻简高效栽培技术规程。4.重点示范园石榴产品达到绿色农产品标准。16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1.制定技术方案,开展粮食规模化技术研究和示范等。2.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技术集成示范推广购买种子、化肥、农药和试验地租赁等。3.宽幅播种机械及其它机械设备的租赁费用。4.组织专家编写技术培训教材3套、技术资料3000本,明白纸2万张。5.建立示范田50亩,开展粮食测产验收、总结和绩效考评等。17中医农业技术在苹果栽培中研究与示范推广1.培优秦脆苹果新品种2.1万株、香妃海棠苹果新品种1.5万株、引进果园新机具枝条粉碎机1套。2.采购中医农业生产资料,功能性小分子氨基酸15吨,黄腐酸钾10吨,中微量元素60件,中医酵素30吨。3.建设中医农业示范园460亩,开展对比田100亩。4.开展中医农业示范园土壤、水样、中医农业苹果产品检测各1次,策划设计“咸阳马栏红”中医农业产品4款,印制产品包装4款20000套。18淳化县优势主导产业苹果新品种及砧木优化研究应用项目1.引进不同砧穗组合的苹果新品种20个,每个品种示范面积5亩,每亩栽植100株树苗。2.自根砧果园80亩架设约克格架系统5套。3.采购黑色地布、发枝素、黑麦草、野豌豆、开角器、成花素、涂白剂、黄腐酸钾原粉等试验物资。4.邀请省市知名果树专家技术指导。19中草药副产物在蛋鸡绿色养殖中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示范蛋鸡中草药替抗关键技术,做好技术的培训、宣传和推广应用工作。预计每年高效利用1300吨中草药副产物资源,蛋鸡养殖及技术应用规模达36万只,保障蛋鸡健康、生态、绿色养殖,降低饲养成本,推动区域经济发展。20中药材在畜禽养殖中高效应用与示范推广1.研究畜禽用优质中药材生产及质量控制技术。2.研发中药保健剂和饲料添加剂,加强“治未病”和中西医药结合应用的畜禽疫病防治技术。3.研究中药材以家畜繁殖能力和家禽产蛋率的影响,提高畜禽养殖生产效率。21健康养殖理念下中兽药研发与推广1.筛选可有效缓解家畜消化道病,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细菌内毒素引起的生长迟缓等生产问题的天然植物和中兽药组方。2.明确筛选得到的具有抗病能力的中兽药方剂和天然植物的有效活性成分。3.建立主要中药和天然植物有效活性成分的检测方法。4.制定中兽药加工工艺和植物有效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并形成质量控制标准。5.开展中兽药及天然植物提取物中试及稳定性试验。22渭南市小麦玉米“吨半田”一体化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1.引进试验示范优质高产高抗小麦、玉米品种,优化品种布局。2.加快优化小麦玉米的品种和品质结构,重点示范应用优质强筋小麦和耐密宜机收玉米品种。3.引进并推广新的优良品种,开展良种良法配套试验示范,总结出一套吨半田技术模式。23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关键技术集成与评价体系构建1.调研、收集、汇总渭南市农业生产经营及污染物排放等数据。2.开展化肥、农药和农膜减量化、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关键技术优化集成。3.探索以农村闲置人员、低收入群体及帮扶对象为回收员、管理员的农业固体废弃物回收运营模式。4.估算农业面源污染因子污染排放,分析相关因子数据,结合农业生产经营要素及农户行为,构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评价体系。24澄城县樱桃新品种选育及灾害防御技术研究1.樱桃砧穗组合选育。2.开展病虫害、自然灾害防御等技术集成,集成适用技术2项。3.开展试验示范。25澄城县兔场粪污科学处理及生产优质高效生物有机肥的技术研发与推广项目1.研发兔场粪尿的收集和综合利用。2.研发用兔粪生产生物有机肥产品的技术。3.开展产品的生物安全与质量检验。4.生物有机肥应用于农业生产。26大荔县农业现代化科技先行县共建模式创建项目1.在安仁镇冬枣产业园建立冬枣高效栽培与配套提质增效技术示范展示推广基地。2.开展鲜食枣品种优选、冬枣技术研究和集成示范,提供政策咨询、技能培训、项目推介、专家指导、成果展示等服务。3.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承接转化先进适用技术和科技成果,开展农业科技服务。27华阴市肉牛高效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1.培育肉牛良种繁育科技示范场,深入推进科技扶贫工程,通过科学化养殖技术示范推广,总结集成1套肉牛高效养殖模式和经验。2.全面推广肉牛养殖综合配套技术。3.建立科技示范特派员服务新机制,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和科技示范。4.建设肉牛繁育科技养殖示范场,总结集成先进科技养殖成果和管理模式。28渭北春玉米“吨粮田”技术集成与示范1.示范推广优良品种。2.集成推广高产技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3.开展病虫草害综合防治。4.全面推广机械化生产。5.实施专业化服务。29区域优势特色甘薯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项目1.脱毒种薯(苗)繁育技术研发与推广。2.红薯旱地轻简、高效化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30构建绿肥生态果园评价体系创新研究与示范1.构建绿肥生态果园评价体系创新,引进生态观赏肥用绿肥品种资源的筛选,测定不同绿肥品种翻压腐解N、P、K、养分变化对土壤影响,不同绿肥生态果园模式对田间小气候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绿肥与果树虫害的寄主关系的探索及果园投入评价。2.解决生产上绿肥生态果园轻简化栽培模式瓶颈,对绿肥生态果园自然生草生态效益分析,测定不同生态区自然生草对土壤水分、养分、土壤容重、孔隙度、pH值的变化。3.不同区域绿肥生态果园模式创新示范推广。31陕西大豆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1.筛选和培育高产、抗旱、耐病虫害、耐逆、适宜机械化收获的大豆新品种。2.开展大豆精量播种、减肥增效、蓄水保墒、病虫草害综合防控等技术研究;筛选和优化大豆生产机械。3.分区域建立核心示范区,推动大豆绿色增产增效技术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形成不同生态类型区大豆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模式。32延安市春玉米绿色高质高效栽培集成技术示范与应用1.开展玉米降解膜全覆盖栽培、抗旱保湿剂绿色高效栽培试验各10亩。2.开展玉米全程机械化绿色高产栽培集成技术示范1万亩。33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1.开展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研究。2.建立2000亩试验示范基地。3.组织进行采土试验宣传培训。34宜川县矮化密植苹果栽培技术示范推广1.在英旺乡柏塔村建立矮化密植苹果栽培技术示范基地300亩。2.实行矮化中间砧密植栽培,细长纺锤形整枝,高光效修剪,配方平衡施肥,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和无害化病虫防治等标准化管理,实现5年生果树亩产优质苹果3000kg。35洛川县规模养殖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技术研发利用1年时间在全县规模化猪场完成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鉴别诊断与防治。36子长市饲料养蚕高效技术推广项目1.选育高效生态多元化桑品种,建立500亩示范基地。2.新模式6215新技术研究,水肥管理。3.高效专用多元化蚕品种的研发、选育与示范。4.饲料养蚕、共育的试验与推广应用。建设催青室、共育室、饲料养蚕室。37马铃薯优质高效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1.开展马铃薯早熟品种促早技术试验、中晚熟马品种高产抗旱栽培模式研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验、微肥施用效果研究。2.马铃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3.建设马铃薯优质高效标准化示范基地2000亩。38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建设1.形成马铃薯产业调研报告1份。2.建立示范基地1150亩,技术辐射面积300万亩,示范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3.试验研究马铃薯新品种选育、马铃薯关键栽培技术研发以及加工产品研发。39肉羊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1.开展饲养管理、饲草加工、日粮调制、个体鉴定、同期发情、人工授精、杂交利用、早期断奶、羔羊育肥等肉羊生产实用技术。2.改进、整合,组装配套各项实用技术;形成榆林肉羊高效生产技术体系。3.在全市范围内进行示范推广,提升肉羊生产效率,增加养殖收益。40陕北旱区主要粮食作物集雨节灌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1.主要粮食作物集雨设施材料的引进、建造与应用示范。2.主要粮食作物膜际栽培条件下水肥一体化技术集成与示范。3.主要粮食作物农艺与农机结合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41肉羊粪污无害化处理模式研究与应用推广1.开展以肉羊粪污等废弃物为原料的生物有机肥生产技术研发,分类开展固体生物有机肥、液体生物有机肥关键生产技术。2.制定肉羊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及肥料化技术规程。42设施甜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及示范1.研究推广“水肥一体化”、“熊蜂授粉”、防虫网、多层覆盖等10余项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2.引进高产优质的“脆皮瓜”、“芝麻香瓜”、“薄皮西瓜”、“哈密瓜”等20多种甜瓜品种,逐步改善种植单一、销售单一的短板。3.加强“牛乡梅”品牌建设、实现绿色种植,带动榆阳区的农户加入合作社或农产品基地,扩大生产规模2000多亩。43绿色高效种养技术研发1.提高优质良种猪供种能力,提高养猪业良种化程度和生猪养殖规模化效益。2.建立生猪种养技术规程1套。44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1.改良创制稻米品质达《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III级以上具有香味的水稻不育系、恢复系亲本材料3-5份,自主选育或引进米质达国标III级以上、生育期适中、抗病、抗倒的优质稻新品种1—2个。2.研究集成优质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并形成技术规程,发表论文1-2篇。3.在高级职业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培训宣传推广1—2个优质稻新品种、推广优质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1套。45汉油系列油菜品种绿色高效技术集成与全产业链应用项目1.开展汉油系列油菜品种和花色油菜品种的选育。2.筛选新品种2-3个。3.集成油菜新品种栽培技术,在勉县、南郑、西乡等县区建立汉油系列品种良种繁育基地500亩。46镉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种植结构调整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1.通过对土壤-作物监测采样,分析土壤镉污染分布特征并进行源解析。2.总结适合于不同污染程度农田的、产品施用及配套农业措施的安全利用生产技术体系。3.筛选出镉元素低积累的猕猴桃品种。4.研发轻中度污染耕地土壤修复产品4种。5.开发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示范技术体系1套。6.建立轻中度污染耕地土壤修复技术集成示范园50亩,筛镉选低积累品种3-5种,形成污染耕地改造猕猴桃果园安全利用技术体系1套。47富硒桑饲料的研究与产品开发1.建立饲料桑示范园300亩。2.开展以无添加桑叶粉、添加5%、7%、9%、11%桑叶粉饲粮饲喂生长育肥猪试验。3.研究富硒桑饲料配方1个。4.开发富硒桑颗粒饲料(猪饲料)1种,开发青贮富硒桑饲料1种。5.建立畜禽养殖基地7个,开展示范推广,扩大应用范围。6.研究富硒桑饲料生产技术规程1项和产品质量标准2个。48魔芋产业体系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1.开展魔芋产业深层次调研。2.重大关键性技术的攻关研究。3.集成5项轻简化实用栽培技术。4.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示范推广。5.开展技术服务与技术培训。49药菌绿色循环栽培技术体系构建与示范1.药用菌、食用菌优良品种的筛选与优质菌种繁育3个。2.食用菌高产基质配方的筛选。3.制定药菌设施化,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2项。4.建立生产示范推广基地2个。50紫阳县山地茶园绿色高效单轨运输技术研发建设项目山地茶园绿色高效单轨运输技术研发、科技创新、驱动建设,完成创新技术研发转化,提质增效。51镇坪县乌鸡选育与开发利用1.繁育体系建设。建乌鸡核心繁育场1个,孵化设备10台(套),种鸡笼1000套,育雏笼1万组,标准化实验室(人工授精)1个。2.开展镇坪乌鸡选育技术研究。3.研究制定《镇坪乌鸡育种方案》和《镇坪乌鸡生态养殖技术规程》等。4.技术推广与应用。52商洛市牛羊布病无疫区建设项目1.加强牛羊养殖场管理。2.制定牛羊规模养殖场建设技术规范,对场址选择、屏障体系、设施设备等提出要求,配置养殖场必备的消毒、诊疗、无害化处理等相应的基础设施条件。3.规范牛羊调运监管。制定牛羊调运管理办法,严格限制牛羊活畜从高风险地区流入,严格实施牛羊活畜跨省调运动物指定通道制度。4.落实布病监测净化措施。加强市县级兽医实验室建设,鼓励养殖企业开展布病检测,建立完善的规布病监测体系。53商洛市魔芋土传病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1.针对已分离鉴定的克雷伯菌属等新型魔芋软腐病病原菌进行拮抗菌筛选,开展魔芋绿色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研究。2.魔芋专用生物肥和生物农药技术研发及应用。3.魔芋良种引进、繁育及栽培技术研究,商洛示范推广面积1000亩以上。4.魔芋葡甘聚糖高附加值产品技术研发,开发魔芋低聚糖降血糖产品技术配方1个以上。54柞水县益生菌发酵饲料提升良种公猪繁育性能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1.研发专用益生菌发酵饲料来提升种公猪繁育性能。2.研究不同益生菌发酵饲料对种公猪繁育性能及免疫性能的影响,利用不同益生菌配制发酵饲料替代抗生素,实现生猪益生菌发酵饲料无抗健康养殖,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提高种公猪精液产量和质量。55关中夏玉米亩产800公斤和陕北渭北春玉米亩产1000公斤技术集成与示范1.阐明关中灌区小麦玉米一体化栽培和陕北渭北旱作春玉米的资源配置、物质生产系统、水肥需求规律与产量形成机制,明确玉米高产再高产群体结构与功能的优化机理及控制途径。2.研发关中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亩产1500公斤(玉米800公斤/亩+小麦700公斤/亩)、陕北渭北旱作春玉米1000公斤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3.建设“一田三区”(攻关田、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建立2-3个100亩攻关田,关中小麦玉米两茬亩产达到1500公斤,陕北渭北旱作春玉米亩产1000公斤。56小麦联合耕播轻简生产技术及配套机械研发1.优化作物群体结构,研发与技术相匹配的小麦联合耕播机具,农机农艺深度融合,优化集成小麦联合耕播轻简技术。2.建立示范基地1个,并进行典型示范和推广,显著提高耕播质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57秦川肉牛选育与高效健康养殖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1.组建选育基础群,集成早期选种的技术和联合育种新方法,建立肉牛良种开放育种体系。2.研究不同生理阶段肉牛的生长发育规律,根据牛场饲草料资源和生产条件,研发适用于不同生理阶段肉牛生长的饲料(日粮)配方。3.研究建立肉牛常见疾病疫病的检测和监测体系;研发肉牛疫病防控技术规范。4.在项目区域内外全面示范推广肉牛良种选育和快速扩繁、肉牛高效养殖、疫病防控等技术,全面提升肉牛养殖技术水平和生物安全水平。58基于优质羊奶生产需求的健康养殖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1.优质高产奶山羊新品种快速选育技术、奶山羊性控冷冻精液技术、抗菌肽饲料添加剂生产优质奶技术等集成创新与推广。2.优质羊奶质量检测标准研制。3.功能羊奶开发技术集成研究。59家禽产业链培育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1.研发、集成并示范推广家禽“强体质培育和营养免疫、辅助微生态保健”的“一体化”高效、安全健康养殖新技术。2.引进国外蛋鸡,肉鸡优秀品种,集成适合于我省家禽产业链主导养殖模式密闭鸡舍环境精细化控制方案。3.研发示范家禽主要疾病防控技术。4.在5个家禽产业链培育关联企业中200万只蛋鸡、3000万只肉鸡养殖中示范应用。60设施蔬菜环境调控与生产技术数字化管理技术研究与推广1.环境驱动的设施蔬菜营养高效利用数字化调控技术研究与推广。2.设施蔬菜基质供应量和营养液数字化管理技术集成与示范。3.农机农艺融合的基质栽培参数寻优与示范。4“生物有机”型化肥减施增效栽培技术研发与推广。5.设施蔬菜环境调控与生产技术数字化管理技术推广与应用。61食用菌土壤害虫的绿色防控技术标准化集成与示范1.探明食用菌土壤害虫的主要种类、危害程度及防治现状。2.制定食用菌跳虫的绿色防控技术标准1套(包括生态调控、理化诱杀、生物防治及高效低毒生物药剂),将土壤害虫的危害控制在5%以下。3.在陕南、关中、柞水等地区进行技术示范和推广。62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群防群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1.BVDVE2蛋白纳米抗体制备。2.基于BVDVE2蛋白纳米抗体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试剂盒构建。3.基于BVDVE2蛋白双抗原夹心胶体金检测试纸条构建。4.BVDV生物安全防控体系构建以及示范场建立。63规模化奶牛场围产期群体管理技术的研发与推广1.建立适用于监控能量负平衡的预警技术,制作控制能量负平衡的技术规范。2.根据生产应激特点,制定监控生产应激的预警体系,制作防控生产应激的技术规范。3.根据规模养殖场围产期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整合监控能量负平衡和生产应激的预警技术,制定和优化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奶牛围产期群体管理技术体系,示范并辐射推广。64关中灌区小麦玉米“吨半田”技术研发与示范1.开展“吨半田”小麦品种筛选。2.主推品种伟隆169和金麦1号配套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及小麦700-750公斤/亩+玉米750-800公斤/亩示范展示。65陕西食用菌全产业链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1.构建以品种与技术相结合、科研与示范推广相促进的食用菌绿色循环生产体系。2.依托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技术力量,在陕南、关中、陕北示范栽培香菇、木耳、平菇、羊肚菌等食用菌500万袋。66设施蔬菜标准化绿色育苗技术攻关与示范1.以设施番茄为试验对象,揭示风扰刺激抑制番茄幼苗徒长作用机理,确定最佳风扰育苗调控参数,撰写果蔬标准化绿色育苗技术1份。2.研制果蔬绿色育苗自动化装备1套。3.建立设施果蔬标准化绿色育苗技术示范推广基地1个。4.完成绿色育苗技术推广应用10万棵,覆盖关中地区主要农业生产合作社及果蔬企业。67中药材种植化肥农药减施增效集成示范1.深入调研国内外中药材科学规范栽培技术资料,建立中药材绿色种植基本信息库。2.研发3种中药材专用有机复混肥,建立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试验示范园160亩。3.建立中药材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园300亩,集成中药材科学绿色种植生产配套技术1套。4.培训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科技人员及药农500人次。68旱作玉米节水丰产高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1.研发生物节水、农艺节水和工程节水关键技术,构建适合陕西陕北、渭北和关中三大玉米生产区“蓄—集—保—节—用”综合节水丰产高效技术体系。2.以试验站试验区、协作单位核心区、种粮大户示范区建设为重点,示范推广50万亩,实现亩节本增收70元。69秸秆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发集成与示范1.构建秸秆预处理与全组分利用示范体系、技术支持企业建成高性能热解炭和植物酸生产示范线1条。2.规模化生产开发植物酸分子肥等系列产品5万瓶/年,培养3-5名高水平的研究生,培养青年学术骨干8名,企业基层技术骨干15名以上。70陕北丘陵区农林复合循环生产技术体系集成及其效益研究1.开展典型林–农型、林–草型、林–牧型等农林复合生产接口技术与模式构成的调研。2.创新研发链接农林复合循环生产的农林废弃物肥料化与饲料化、间作套种、农林配置、复合经营管理、林果枝还田、农林固碳减排等关键接口技术。3.对农林复合生产关键技术与环节的碳源汇足迹、物能循环特征、生态效应、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4.研究农林复合循环生产技术体系,建立适宜丘陵区发展的农林复合循环生产模式。71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发与示范1.开展黄河流域农业废弃物绿色转化和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发和创新。2.编制黄河流域农业废弃物绿色转化和面源污染防控核心技术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72养殖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推广1.筛选出养殖场废弃物高效腐解菌剂、除臭菌剂和生物肥料的有益微生物菌剂。2.对利用养殖场废弃物进行厌氧发酵技术工艺进行研究,形成成熟稳定的利用养殖场废弃物进行沼气发酵的技术工艺。3.开展利用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试验示范,形成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规范。4.建立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区,建立养殖场废弃物沼气化、肥料化和基质化利用技术示范。73陕西黄土高原旱作节水增效技术集成与应用1.研究旱作农田节水增效机制及途径,集成作物需水高频高精监测、自动测墒智能水肥一体化集雨节灌、绿肥覆盖土壤蓄水保墒、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保墒等关键技术。2.研发软体水窖、测墒传感器、地下灌水器等新产品,构建适合陕西黄土高原节水增效的绿色循环、优质高产的高效综合技术模式。3.在陕西黄土高原进行示范应用。74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创新及其在陕西苹果与葡萄产业应用示范1.研究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对果品安全性、营养品质和环境的影响,取得主要技术参数。2.制定苹果和葡萄提质增效的本地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和纳米有机肥生产技术。3.对施用纳米有机肥的果园地力和果实质量提升的分析,确定果实质量风格特色,定位该特色苹果和葡萄在创建地方品牌如乾县“女皇”和高陵“阳关玫瑰”中的作用。75重大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监测预警及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1.查清草地贪夜蛾在陕西的发生分布区域、危害程度及种群动态。2.研究陕西主要栽培玉米品种对草地贪夜蛾的抗性差异,筛选抗虫品种并进行抗性机制研究。3.筛选高效性诱剂诱芯和诱捕器组合,研究并明确最佳应用技术。4.筛选对性诱剂具有增效作用的高效植物源引诱剂,用于监测预警和诱杀。5.防治草地毯夜蛾高效低毒药剂筛选及精准施药技术研究。6.提出防治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控关键技术模式。76奶牛高产长寿性能的评估及优良奶牛的高效繁育技术研究与应用1.初步筛选出高产长寿后备牛群,对优秀群体进行生产性能与遗传性能的基因检测和遗传评估,剔除总性能指数(TPI)低的个体,选择高TPI和高复合指数(NM)个体组建高产长寿奶牛群。2.进一步的基因检测鉴定与系谱分析,建立我省优质奶牛种质库,用于克隆和后续的扩群。3.通过活体采卵-体外胚胎生产技术,开展优良奶牛的快速扩繁试验,建立良种奶牛核心群。制订相关技术规程1套。77生物育种创新研发1.围绕多种农作物(小麦、水稻、玉米等)转基因技术发展的农作物过表达技术、RNA干扰技术以及基因编辑技术,搭建跨物种、跨学科的技术共享平台,研发转化方案10套。2.制作转基因作物与食品安全、基因编辑与疾病治疗等专业问题科普在线课程5套,增进对转基因技术的认同感,培育潜在的转基因生物安全宣传力量。3.组织编写转基因生物安全知识汇编3套,开展转基因育种科学规范管理与安全健康宣传。78小麦快速高效生物育种技术研发及育成品种轻简化栽培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1.快速、高效小麦双单倍体育种技术优化与升级,小麦花药离体培养技术的优化与升级,“小麦×玉米”小麦双单倍体育种技术的优化。2.小麦生物技术新品种西农619轻简化绿色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79农业绿色发展方向与路径研究围绕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基于政企社协同视角,探讨农业绿色发展方向,揭示政企社协同的生产经营主体农业绿色生产过程中信息传递、信任传导、初次绿色生产行为和持续绿色生产行为等机制,评价现有诱导生产经营主体农业绿色发展政策有效性,设计政企社协同的生产经营主体农业绿色生产所需有效诱导的政策框架体系,提出政企社协同的生产经营主体农业绿色生产所需有效诱导的政策体系实现的协同模式及其实现路径。80农业科技成果评价创新应用研究1.开展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评价理论研究,探索和挖掘农技推广体系绩效评价、推广路径和服务模式,制定评价指标体系1套。2.开展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功能效果评价,筛选30项特色典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案例,编印成果汇编特刊100册;组织开展现场观摩活动5场次,参与人数不少于20人/场次。3.组织中省媒介深度报导农业现代化科技先行县、产业体系、试验站、基地等的典型推广模式,宣传推广典型案例。81肉兔母仔一体化营养技术研究与推广1.研究哺乳母兔粗蛋白、消化能营养需要及制订相关营养标准1套。2.研究哺乳-妊娠母兔粗蛋白、消化能营养需要及制订相关营养标准1套。3.研究妊娠母兔粗蛋白、消化能营养需要及制订相关营养标准1套。4.研究哺乳兔、哺乳-妊娠母兔、妊娠母兔对VE、叶酸、对营养需要及制订相关营养标准1套。5.研究豆杆对家兔饲用价值评定及饲喂量确定。6.制订肉兔母仔一体化营养化饲养技术规程。82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建设1.开展我省中药材产业调研,提出发展建议和对策。2.道地中药材良种提纯复壮与种源基地建设。3.道地中药材土壤改良与测土施肥技术研究。4.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管理综合农艺技术研究。5.采收及产地初加工技术。6.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培训。83小杂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1.初步建立小杂粮产业技术体系基础信息库。2.编制小杂粮产业体系发展报告1份。3.开展小杂粮高效轻简栽培技术研究,集成小杂粮高产栽培技术1-2项,突破小杂粮关键生产技术1-2项。4.小杂粮示范基地建设与新品种示范推广。5.建设小杂粮试验示范核心基地300亩,杂粮新品种展示和示范推广1-2万亩。84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1.研发主推省力高效蚕桑种养关键配套技术1项。2.建设适度规模经营的省力高效蚕桑产业技术试验与示范基地2处。3.建立相应信息数据库,撰写蚕桑产业发展报告1篇,编印季度简报4份。4.开展年度示范县蚕桑生产情况报表、农户蚕桑生产效益调查问卷等,做好蚕桑安全生产(防重大病虫害、中毒事件等)应急服务和技术指导工作。85蓝莓草莓绿色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1.研究集成蓝莓精准化水肥调控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绿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2-3项。2.建立绿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园2-3个,示范面积300亩-500亩。3.研究集成草莓精准化水肥调控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草莓病毒病检测及脱毒种苗繁育等绿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2-3项。4.建立草莓绿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点2-4个,辐射推广5000亩。5.建立草莓病毒病侵染情况信息库,编写草莓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1部。86现代农业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建设1.筛选适宜渭北旱原等地推广的优良早中晚新品种。2.引进砧木品种,建立葡萄砧木品种园和品种纯正、无病毒新品种采穗圃,建立1个品种的苗木脱毒和病毒检测体系。3.开展优良砧木品种引进筛选、无病毒苗木繁育体系研究以及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等关键工程技术研究和开发。4.建立标准化优质鲜食葡萄苗木基地;建立葡萄霜霉病和白粉病综合防控技术示范区,提出适合渭南渭北等地区鲜食葡萄标准化生产的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87陕西生猪产业技术体系育繁推一体化项目1.在黄龙县开展生猪育种创新能力技术研究。2.纯种核心群维持。3.二元母猪选育5万头。4.商品仔猪选育8万头。5.制定生物安全建设技术规范1项。6.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1项。7.生产管理。88饲料饲草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聚焦制约我省畜牧业健康发展的优质饲草料资源短缺、饲草料利用率低、排泄物污染严重等三大产业发展瓶颈问题,重点推广饲料粮减量替代技术。项目将完善原料营养价值科学数据、夯实饲料提效降耗基础,丰富饲用谷物品种来源、弥补玉米产需缺口,丰富饲用谷物品种来源、发展优质饲草产业、减少牛羊养殖精饲料用量,全面提升饲料产业的科技水平和产业竞争力。89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构建与示范1.开展以粮油产业为主体的生态循环技术和模式调研和梳理,构建和组装基础产业的全产业链种植过程、加工过程以及对应关键技术与关键模式。2.“3+X”主导产业生态循环农业技术与模式构建。3.开展主导产业苹果、奶山羊、以及设施蔬菜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的调研与分析,梳理不同生态类型区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循环农业关键技术和模式。4.开展特色产业杂粮、红枣、桃、茶叶、板栗等的本底背景梳理,构建不同类型区特色产业的生态循环农业关键技术与模式。90肉牛产业技术体系建设1.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切实提高肉牛的繁殖性能。2.依托当地饲草料资源,建立育肥牛饲养技术体系。3.研发食品源中草药牛肉产品,发展中医牧业。4.建立生物安全防控体系,保障肉牛机体健康。5.加强技术培训,提升养殖人员综合素质。91农业机械产业技术体系建设1.聚焦我省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广泛开展农业机械产业技术研究、集成和示范,收集、分析农机产业技术发展动态。2.开展果园机械化作业技术与装备、小麦宽幅播种机械化技术、玉米密植高产“5335”机械化播种技术的示范推广。3.编制发展报告、提供产业发展决策咨询、建立产业技术体系基础信息库、开展技术服务等方面,系统展开体系各项工作。92陕西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93猕猴桃产业技术体系建设1.开展重大技术研发、农业新技术的组装集成、关键技术的破题和农技人员培训,开展贫困县对口包抓帮扶和产业技术服务等。2.编制现代猕猴桃产业技术体系发展报告,提供产业发展决策咨询,建立产业技术体系基础信息库,进行猕猴桃绿色关键技术研究和猕猴桃新技术的组装集成,建立重点试验示范基地。3.开展应急性技术指导与服务。94轻中度镉污染农田土壤农作物安全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1.围绕陕西关中平原和陕南地区受Cd污染农田开展修复试验,选择试验地、试验地的实地考查、土壤Cd污染现况解析。2.设计试验地、选择试验材料。3.种植试验地收获、样品的采集与制备,测定土壤有效态Cd、全量Cd、植物各器官Cd总量。4.分析整理数据,总结出一套适合陕西关中地区和陕南地区轻、中度Cd污染农田安全利用的技术规范。95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1.引进、选育、种植西甜瓜杂交组合60个以上。2.筛选出抗病性强、品质优、产量高、特色明显的西甜瓜新品种5个,在我省西甜瓜主产区示范推广。3.研发并集成嫁接育苗、节水灌溉、蜜蜂授粉、连作障碍综合防控、设施高效栽培、露地(沙地)丰产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等7项技术。96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1.果菜类蔬菜农机农艺融合设施结构设计。2.果菜类农机农艺融合农业技术标准制定。3.果菜类蔬菜农技农机融合机械筛选。4.叶菜类标准化种植技术集成与示范。5.蔬菜集雨灌溉技术集成与示范。97梨产业技术体系建设1.开展产业科技调研,提出我省梨产业发展建议。2.收集国内外梨产业信息,建设陕西梨信息数据库。3.开展种质资源收集、品种评价筛选。4.高光效树形、生草覆盖模式试验示范等。5.建立密闭园树体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