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其形迹伸其神理《红楼梦》脂评的叙事结构思想_第1页
略其形迹伸其神理《红楼梦》脂评的叙事结构思想_第2页
略其形迹伸其神理《红楼梦》脂评的叙事结构思想_第3页
略其形迹伸其神理《红楼梦》脂评的叙事结构思想_第4页
略其形迹伸其神理《红楼梦》脂评的叙事结构思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略其形迹伸其神理《红楼梦》脂评的叙事结构思想

《红楼梦》中的脂景斋评论进入学者的视野,被用作宝贵的数据研究和出版资料。开创了红学研究的新天地,建树颇丰。八十年代初,孙逊先生的《红楼梦脂评初探》对脂评的本体及价值,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展现了对脂评研究多元化的视角。叙事结构是长篇小说具有宏观意义的创造工程,是小说叙事学研究的首要问题。脂评中有关此的三言两语,即连接着中国民族叙事结构思想,又处处折射富有生命律动的《红楼梦》整体叙事形态。其中不少作为明清小说叙事学的珍贵材料,尚待开掘和深入探讨。脂评形式琐碎,又非出于一人之口,俞平伯先生认为“其中有许多极关紧要之评,却也有全没相干的”。1因而,通览脂评,拨冗见真,撮其精要,归纳几点,即叙事结构与脉络、叙事时空与形态、叙事方法与技巧,进而阐发其叙事思想。明清小说评点家关于叙事结构的意识都十分强。他们对小说结构叙事成分的排列和组合,小说内在结构的完整性与动力性所产生的“文势”,以及贯穿结构的线索与网结等等,常常作具象的概括。金圣叹十分注重叙事的内在结构,评注《水浒》首先将其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看待,并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略其形迹,伸其神理。”这种在欣赏和诠释作品中着眼微观、指向宏观的分析方法,在他评注《水浒传》、《西厢记》等作品中,也处处得到了体现。譬如他说:“盖此书七十回、数十万言,可谓多矣,而举其神理,正如《论语》之一节两节,浏然以清,湛然以明,轩然以轻,濯然以新。”2又说:“《水浒传》七十回,只用一目俱下,便知其二千余纸,只是一篇文字。中间许多事体,便是文字起承转合之法。”2正是由于金圣叹对叙事内在结构的洞明和把握,他才从凝固的文字中,始终看到动态的潜在的结构线索穿插交互,为叙事成分的组合和连接起到或隐或显的作用。并称之“草蛇灰线”,“聚看之,有如无物;及至细寻,其中便有一条线索,拽之通体俱动。”2金圣叹这种叙事结构分析法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脂砚斋对叙事结构的点评第一回便出现了。[甲戌眉批]:3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至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云龙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傅粉、千皴万染诸奇。书中之秘法,亦不复少;余亦于逐回中搜剔刳剖,明白注释,以待高明,再批示谬误。这段点评涉及到问题虽然较多,但可以窥视到脂评的一个思想,循着对叙事方法的解析,逐步逼近《红楼梦》结构形态。一、“冷子兴”是“从远及近、由小至大也”的叙事手法,是“时空交叉”的行为此回亦非正文本旨,只在冷子兴一人,即俗谓冷中出热、无中生有也。其演说荣府一篇者,盖因族大人多,若从作者笔下一一叙出,尽一二回不能得明,则成何文字?故借用冷字一人,略出其大半,使阅者心中,已有一荣府隐隐在心,然后用黛玉、宝钗等两三次皴染,则耀然于心中眼中矣。此即画家三染法也。未写荣府正人,先写外戚,是由远及近,由小至大也。若使先叙出荣府,然后一一叙及外戚,又一一至朋友、至奴仆,其死板拮据之笔,岂作十二钗人手中之物也?今先写外戚者,正是写荣国一府也。故又怕闲文赘累,开笔即写贾夫人已死,是特使黛玉入荣之速也。通灵宝玉于士隐梦中一出,今于子兴口中一出,阅者已洞然矣。然后于黛玉、宝钗二人目中极精极细一描,则是文章锁合处,盖不肯一笔直下,有若放闸之水、然信之爆,使其精华一泄而无余也。究竟此玉原应出自钗黛目中,方有照应。令预从子兴口中说出,虽实写而却未写。观其后文可知,此一回则是虚敲傍击之文,笔则是反逆隐回之笔。脂评用了这么多文字点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这段叙事手法在结构中的作用,以及叙事效果,可知他捕捉到这一点,已经“知其然”。大致可以概括为几个要点:一,荣府的历史和概貌,“今于子兴口中一出,阅者已洞然矣。”而且这种叙事手法在脂砚斋看来是极省俭的文字,又达到了最佳的效果。“盖因族大人多,若从作者笔下一一叙出,尽一二回不能得明。成何文字?”二,这种叙事手法达到的叙事效应,则是“未写荣府正人,先写外戚,是由远及近、由小至大也。”三,这种叙事手法,是一种“虽实写却未写”,“可知,此一回则是虚敲傍击之文,笔则是反逆隐回之笔”。这三点,脂评都说得十分准确,也就是说其直观的艺术感悟力是十分强的,而且更为可贵的是这些零散的思想萌芽都是从结构意识出发的。由于脂评这些直觉思维的弱点,不能“知其所以然”,所以我们今天将其上升为理性思维,加以重新审视。“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这一回脂评本有回首题诗: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3欲知月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冷子兴便是“旁观”贾府兴衰的“冷眼人”,他是王夫人陪房周瑞家的女婿,而周瑞为荣府掌管地租收入的管家,当然冷子兴有这种内里的亲戚,很便利了解贾府的底里。再加上他好结交官宦名流,颇有见识。连贾雨村这位官场见风使舵、飞黄腾达的人,“最赞这冷子兴是个有作为大本领的人”。因此冷子兴述荣府,不仅有资质,而且有见解。他讲述贾府的五代世系,繁简适宜,脉络清淅,重点突出了宝玉的个性。并且道出了他的看法:“如今虽说不似先前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气象不同。如今人口日多,事务日盛,主仆上下,都是安富尊荣,运筹谋画者竟无一人。那日用排场,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没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也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如今养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从这可以看出,冷子兴所叙不是贾府的历史客观形态,而是被他主体精神把握贾府历史透视后的形态,是时空结构与心理结构相交合的叙事方法。另外时空结构与心理结构的走向而且是一致的,也就是心理结构只是时空结构潜在的内蕴反映,常常忽隐忽显地联结着或指向着时空结构中的人物或情节。恰如脂评所言:“故借用冷字一人,略出其大半,使阅者心中,已有一荣府隐隐在心”。这种叙事结构方法的两个特征:一是以小见大。冷子兴演说的虽只是贾府,而从中阐述的道理却是历史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俗语说:“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五代。”孟子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意思都是一样,社会的发展,权力和财富都在不断地再分配,谁也不能阻挡。这种现象在封建时代屡见不鲜,贾府是其中的一个典型罢了。清人二知道人感慨:“太史公纪三十世家,曹雪芹只纪一世家。太史公之书高文典册,曹雪芹之书假语村言,不逮古人远矣。然雪芹纪一世家,能包括百千世家。”4季新也指出了以小见大的特征:“此书描摹中国之家庭,穷形尽相,足与二十四史方驾,而其吐糟粕,涵精华,微言大义,孤怀闳识,则非寻常史家所及,此本书之特色也。”4这一特色冷子兴口中寥寥数语便体现了。二是以虚涵实。贾府“大门外虽冷落无人,隔着围墙一望,里面厅殿楼阁,也还都峥嵘轩峻,就是后面一带花园里,树木山石,也都还有葱蔚洇润之气。”而冷子兴恰恰就这种架势气派指出:“古人有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似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气象不同。……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没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些都是主观性的概括介绍,相对于前五回以后情节对此客观的展现,可谓虚。而第三回“接外孙贾母惜孤女”;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第十一回“庆寿辰宁府排家宴”;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第十七、十八回“荣国府归省庆元宵”;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凉”等,都是透过殿阁楼堂的峥嵘轩峻,树木山石的葱蔚洇润而显示出的内囊尽衰,是具体的情节铺陈,可谓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之虚涵盖了诸多具体情节的展现之实,所以脂评直观地感悟到了这是“虚敲傍击之文”。又由于实的在后,虚的在前,发生在后,涵盖在前;脂评又说:“笔则是反逆隐回之笔”。二、“繁中虚”的艺术取向第四回[甲戌眉批]……所谓此书有繁处愈繁,省中愈省;又有不怕繁中繁,只要繁中虚;不畏省中省,只要省中实。此则省中实也。3这则脂评过去不大为人注意,其实,这是一个极重要的法则。他首先提出了两个对称的范畴,一个是“繁”,一个是“省”,而且明确地主张要“繁中虚”“省中实”。那么,这些范畴的内涵到底指的是什么?顺着脂评标示的第四回“此则省中实”的思路去理解。这一叙事结构单元以“葫芦案”为焦点透视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社会政治关系,是整部《红楼梦》深层结构的基石。若说“省中实”,却只用了四句俗言口碑,借着小门子向贾雨村的介绍便披露出来。可见,省俭的语言、省俭的情节、省俭的叙事,表达出的哲理或文化的内蕴具有普遍的意义。类似“省中实”的表述,有时还用“筋骨”二字代替,如第十五回[庚辰眉批]“《石头记》总于没要紧处闲三二笔,写正文筋骨,看官当用巨眼,不为彼瞒过方好。壬午季春。”3这则脂评针对的是:贾府先人为后辈置办阴阳两宅,为送灵人口寄住,不料“源远水则浊,枝繁果则稀”,后人不知富贵,败家毁业,令脂砚斋感慨万端。这与冷子兴评述贾府一代不如一代,同出一辙,认识类同,平平的叙述,隐含着发人深省的内蕴。而“繁”的内涵,“繁中虚”的艺术取向是什么,脂评没有明确标示例证。我们只好依据相反相成的范畴去理解。《红楼梦》与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的不同,则它不再是以一连串的故事情节为主,而是像生活的网,细节的网;像生活的河流,细节的河流,积聚成浪花飞溅的长河。从叙事学角度来说,它的表层结构情节线索淡化了,代之则是生活的厚度和意蕴的深度,组成了叙事结构的生命形态。脂评这种直观的评论,揭示了中国古典小说自《金瓶梅》向《红楼梦》发展,叙事结构的一个重大变化,叙事的表层结构形象主体越来越生活化,平凡化。那数以千计的生活细节依靠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感情因素织成了情节的网。虽然表层结构故事情节线索的力度被削弱,而深层结构的意识世界却强化了表层结构叙事组合力度的功能,托起了整个叙事结构的生命之躯。下面以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为例说明“繁中虚”的叙事结构艺术。从第三十八回至第四十二回,用了整整四个章回的篇幅,描绘了贾府女主人、小姐及大丫头琐细而普通的日常生活,如行云流水,自然挥洒。潇湘馆贾母讲窗纱,富贵至极,是“用”之例;秋爽斋设宴,借刘姥姥打趣,上下笑破了肚子,是“乐”之例;探春居室陈列的名画名帖宝砚古玩,是“住”之例;藕香榭家宴,出酒令,尽性情,是“玩”之例;讲茄鲞一菜的做法,是“吃”之例;栊翠庵妙玉处品茶,是“喝”之例;刘姥姥醉卧怡红院,才结束了对贾府钟鸣鼎食之家、珍馐玉食之地的展示。其间又穿插刘姥姥的憨诚幽默、滑稽乖巧、风趣话语,整个行文荡漾着欢声笑语、喜剧气氛,是一连串生活的散珠串起来,形成流光溢彩的生活场面。这一切只是表层结构,而生活细流中潜在的则是贾府兴衰的哲理与文化的底蕴。“如今人口日多,事务日盛,主仆上下,都是安富尊荣,运筹谋画的竟无一个。那日用排场,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没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正是脂评所说的“不怕繁中繁,只要繁中虚”。是意识深层结构托起“不怕繁中繁”的一切描写。“繁中虚”与“省中实”是对应组合的,在不经意的“闲笔”当中总要带上“筋骨”的笔墨来。如刘姥姥在大观园所见所闻,每每咂舌嘬嘴,叹为观止。看到一顿小而普通的螃蟹宴就花了20两银子,她情不自禁地叹道:“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银子,够我们庄稼人过一年了!”进了大观园,贾母问她“这园子好不好?”刘姥姥感慨道:“我们乡下人到了年下,都上城来买画儿贴,闲了的时候儿,大家都说:‘怎么得到画儿上逛一逛!’想着画儿也不过是假的,那里有这个真地方儿?谁知今儿进这园里一瞧,竟比画儿还强十倍!”每每这些地方脂评都点出是“紧要处”、“筋骨”,其实就是“省中实”的表现。三、人物性格通过工作流程表现起来文与雪天联诗篇一样机轴,两样笔墨。前文以联句起,以灯谜结,以作画为中间横风吹断;此文以填词起,以风筝结,以写字为中间横风吹断:是一样机轴。前文叙联句详,此文叙填词略,是两样笔墨。前文之叙作画略,此文叙写字详,是两样笔墨。前文叙灯谜,叙猜灯谜;此文叙风筝,叙放风筝:是一样机轴。前文叙七律在联句后,此文叙古歌在填词前,是两样笔墨。前文叙黛玉替宝玉写诗,此文叙宝玉替探春续词,是一样的机轴。前文赋诗后有一首诗,此文填词前有一首词,是两样笔墨。噫!参伍其变,错综其数,此固难为粗心者道也。这则脂评是针对第五十回“芦雪庭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与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的章法和结构作了对比,提出“一样机轴,两样笔墨”的见解。所谓“机轴”,即杼轴,比喻文章的构思。一样机轴,就是构思相同。而表达的形式却不相同,出现“两样笔墨”。脂评对上述两个章回的概括和评论是否正确,另当别论,但这里却提出了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叙事结构中的稳态和变态。脂评提出的许多叙事方法,我们都不难找到与前代许多评点家的提法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甚至有的还是直接继承,如草蛇灰线。同理,曹雪芹《红楼梦》的叙事结构和叙事方式也是在中国明清小说的发展土壤中诞生的,它汲取了中国叙事学的精粹和营养,并将其在自身体现出来,这是叙事结构中稳态的一面;同时,富有艺术生命的叙事形态中有其创新和变异的一面,也就是变态。任何一部伟大的叙事作品的结构形态都是处于文化传统的流程中,以稳态和变态的统一而构成。以脂评多次提到曹雪芹写梦为例:第二十四回[庚辰回末总评]《红楼梦》写梦章法总不雷同,此梦更写的新奇,不见后文,不知是梦。3第四十八回[庚辰夹]一部大书起是梦,宝玉情是梦,贾瑞淫又是梦,秦之家计长策又是梦,今作诗也是梦,一并风月鉴亦从梦中所有,故红楼梦也。……脂砚斋。3叙事方法在这里不可不谓重要,但归根到底还是要从结构创新和变异这一根本问题上作出回答。叙事成分并不简单地排列组合,它被设计和安排在什么位置上,叙事结构关系所产生的意蕴也就不同。即使同是写梦,也千差万别。脂评提到了几个梦,一个是甄土隐夏日之梦,设计在了《红楼梦》开篇,对全书整个叙事结构来说,一是通过甄士隐此梦,将两个神话故事:青埂峰下石头动凡心和神瑛侍者与绛珠仙子还泪联结起来,造成一个象征性的预示,宝玉出生。另一是向读者说明《红楼梦》的故事都是似梦非梦。甄士隐落魄之后,在现实中又遇到了梦中所见的一僧一道,并跟着他们走了。正如《红楼梦》一副对联开启的意义: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另一个梦是宝玉太虚幻境之梦。这个梦在全书结构中的意义就更重要了。梦境中展示的《金陵十二钗判词》《红楼梦十二支曲》,含蓄地预示了黛玉、宝钗、贾家四春、凤姐、李纨、秦可卿、巧姐、湘云、妙玉,以及袭人、香菱、晴雯的不同的生活道路和独特的命运结局,支撑起了整个女性人物体系的框架。清·话石主人也看到了这些,他说:“开场演说,笼起全部大纲,以下逐段出题,至游幻起一波,总摄全书,筋节了如指掌。”4除上述叙事的设计和安排而外,大量的则是人物性格的张力为叙事结构的拓展提供了内在的机制。形形色色的人物性格在社会环境中活动、矛盾和冲突,不仅反映出人物性格张力的丰富性,而且构成结构形态的千姿万态。脂评中提到的种种梦境的描写,实质正是人物意识活动的内部世界的反映,而且折射出的能量因人的性格的不同而呈现多姿多彩,对叙事结构的拓展也呈现千变万化。以秦氏给王熙凤托梦为例:秦氏鬼魂说:“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若自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这种见解以梦的形式出现,而其内蕴显然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整体艺术构思的体现。早在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就已说贾府当时的情形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而且要命的是“如今养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那么这个结局不正如秦氏鬼魂未卜先知的吗?“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生悲’,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诗书旧族了吗?”说完贾府的大势所趋,还点到了一个具体的事情:“不日又有件非常的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若不早为后虑,只恐后悔无益了。”言外之意暗示了元妃省亲盛事之后:“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这一切不正是整个叙事结构深含的蕴意又一次披露,从表层结构现出的笔笔“筋骨”,处处伸向深层结构,而且每一笔都是整体结构蕴含着特殊意味的一点,无论是哲理的还是文化的,最终都将从整体结构的底蕴中找到合理的解释。但这特殊意味的每一笔常常与人物性格融为一体,成为人物性格张力的能量释放。秦氏之所以托梦给凤姐,是因为凤姐是荣府实际的掌权人,而且贾府的臭男人还不如她这个女流之辈。凤姐对贾府的衰败的趋势,在潜意识上也不是没有感应,有时一种担心和不安的情绪会自然地流露。芦雪庭联诗,本来是众姐妹们诗社的聚会,凤姐也一起凑趣。而她不会吟诗,便随口说了一句粗话:“一夜北风紧”。表面上看似不经意,而恰恰在这不经意之中,流露出凤姐潜意识的思虑。这可以用凤姐对平儿诉说当家难来作注脚:你知道我这几年生了多少省俭的法子,一家子大约也没个背地里不恨我的。我如今也是‘骑上老虎’了,虽然看破些,无奈一时也难宽放。二则家里出去的多,进来的少,凡有大小事儿,仍是照着老祖宗手里的规矩,却一年进的产业,又不及先时多;省俭了,外人又笑话,老太太、太太也受委屈,家下也抱怨刻薄。若不趁早儿料理省俭之计,再几年就都赔尽了!”这番心里话道出的贾府入不敷出,正如形象的语句:“一夜北风紧”,钱少用项多,当家人自然处处感到紧,“紧”正是凤姐的心理感受。四、生活密度和叙事形态小说家对叙事文本机制的控制首先表现在对叙事时空的调节和驾驭上。《红楼梦》脂评有些已涉及到了这一问题,但只能用意象的言词表述自己的感悟,不能用理性思维清晰地表达,可我们还是能够意会。第六十回[戚序回前总批]前回叙蔷薇硝戛然便住,至此回方结过蔷薇案,接笔转出玫瑰露,引起茯苓霜,又戛然便住。着笔如苍鹰搏兔,青狮戏球,不肯下一死爪,绝世妙文。3[戚序回末总评]以硝出粉是正笔,以霜陪露是衬笔。前必用茉莉粉才能构起争端,后不用茯苓霜亦必败露马脚。须知有此一衬,文势方不径直,方不寂寞。宝光四映,奇彩缤纷。3这两段脂评涵盖的是两个章回的叙事,第五十九回“柳叶渚边嗔莺咤燕,绛云轩里召将飞符”,和第六十回“茉莉粉替去蔷薇硝,玫瑰露引来茯苓霜”。从这两个章回叙事的具体形态,我们再理解这两段脂评的内涵。何谓正笔、衬笔?从“前回叙蔷薇硝戛然便住,至此回方结过蔷薇案”,占了两个章回四分之三的篇幅,而“接笔转出攻瑰露,引出茯苓霜”才只有四分之一的文字,曹雪芹在这里对两个故事用的笔墨多少,表明他对重头的故事则采用工笔细描,次要的部分采取线条勾勒,这样才反映出生活密度的不同。决定生活密度的实质是叙事时间,一般说来,生活密度越大叙事时间的跨度越小,相反,生活密度越小叙事时间的跨度则越大。当然反映到叙事文字上就如同脂评所言,有正笔、衬笔之别。生活密度大的叙事则为正笔;生活密度小的叙事则为衬笔。由生活密度构成的“密——疏”这对范畴,并不仅仅表现在叙事时间上,它常常以潜在形式存在于空间展开的一切形式中,也就是以人物的叙事活动的空间来表现时间。正笔以蔷薇硝引出的故事实际上是表现在两个地点,而且二者之间并不搭界。各自都有缘起、发展、变化和收结,即有开有合。可见覆盖的生活空间场面之大。先说前一个,湘云向宝钗要蔷薇硝,宝钗因没有了,使命丫环莺儿去黛玉处取。莺儿去时,藕官一同陪往。二人说笑着到了柳叶渚,莺儿用新嫩的柳条编花篮,又采摘鲜花,送给黛玉。拿上蔷薇硝,返回时藕官也一同跟着走。莺儿又在柳叶渚编花篮,正巧碰上春燕。春燕便向藕官讲起她姑妈夏婆子因状告藕官在大观园私自烧纸钱一事未成,心里不满。所以春燕嘱咐莺儿:“你这会子又跑了来弄这个,这一带地方上的东西,都是我姑妈管着,他一得了这地,每日起早睡晚,自己辛苦了还不算,每日逼着我们来照看,生怕有人糟蹋,……一根草也不许人乱动,你还掐这些好花儿,又折他的嫩树枝子,他们即刻就来,你看他们抱怨。”莺儿却不以为然,认为花草本应给各房去送,我们不让送,今天折些算什么。不料夏婆子来了,“见采了许多嫩柳,又见藕官等采了许多鲜花,心里便不受用”,果然借数落她侄女春燕指桑骂槐。还倚老卖老,拿拐杖捅她骂她。莺儿先前还与夏婆子开玩笑,此时一见她动了气,便上前劝解,反遭夏婆子的一顿抢白。偏在这时春燕的娘又来找她,夏婆子便向她娘抱怨。“她娘也正为芳官之气未平,又恨春燕不遂她的心”,便打骂起春燕。春燕一头往怡红院跑去,正碰上袭人,春燕她娘也不听劝,还吵闹着,连宝玉的话都不听。直到请示平儿,叫先撵出去,再打四十大板子,才震住她。“那婆子听见如此说了,吓得泪流满面,又央告袭人等”。最后还是宝玉给平息了事。此事从夏婆子向莺儿等人发难为“开”,中经春燕妈打骂女儿,到被平儿震住,宝玉摆平,才“合”。这件事“开——合”叙事形态是发生在取蔷薇硝的路上。其实与蔷薇硝没有什么直接的因果关系。而另一个“开——合”的小事件却是因蔷薇硝而引发的。春燕和她妈给莺儿赔个不是,临走,蕊官让他们捎给芳官一包蔷薇硝。芳官手里拿着时,宝玉要瞧一瞧,正巧贾环在旁边,便张口要一半儿。芳官舍不得给,想拿平日使的支应他,可打开妆奁时却没了,麝月便让她弄点茉莉粉打发贾环。贾环拿上便来找彩云送给她。彩云打开一看,笑道:“这是他们哄你这乡老儿呢!这不是硝,这是茉莉粉。”赵姨娘旁边听见,倒气不过,便说:“有好的给你?谁叫你要去了?怎么怨他们耍你!依我,拿了去照脸摔给他去。……”贾环不言语,彩云忙劝说:“这又是何苦来!不管怎的,忍耐些罢了。”赵姨娘骂贾环“没刚性”。贾环急了,顶了他妈一顿,说:“你不怕三姐姐,你敢去,我就服你!”一句话戳了他娘的心,赵姨娘便嚷道:“我肠子里爬出来的,我再怕了,这屋里越发有活头了!”说着拿起那包,便直奔园子里。赵姨娘正在火头上,碰上夏婆子,她又添油加醋,挑唆赵姨娘大闹。赵姨娘直奔芳官而来,“便将粉照芳官脸上摔来,手指着芳官骂道,‘小娼妇养的!你是我们家银子钱买了来学戏的,不过娼妇粉头之流,我家里三等奴才也比你高贵些。’……”又上前打了她两个耳光,芳官那里肯依,便打滚撒泼地撞在赵姨娘的怀里。当下葵官、豆官、藕官、蕊官听说后,一齐跑入怡红院,手撕头撞,将赵姨娘围住。尤氏、李纨、探春带了平儿与众媳妇来了,才把四个喝住。探春又训导了赵姨娘一番,背里查讯才知是夏婆子与芳官不合而调唆闹事。到此了结,又算一个“开——合”。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所谓“正笔”、“衬笔”,实际上是生活密度决定的“密——疏”范畴的叙事形态。而“密”的叙事形态,时间跨度小,空间展示相对大,所含的故事不只一个,常常是两个或数个有“开——合”的叙事形态。而“疏”的叙事形态,时间跨度大,空间展现小,一般都是粗线条的勾勒。五、开—叙事形态的“章法”脂评认为“着笔如苍鹰搏兔,青狮戏球,不肯下一死爪”,实质上提出了一个时空结构宏观布局、经营位置这一“章法”的大问题。中国古典小说最讲究“章法”,明清小说评点家许多直观的感悟都是由此引发的。章法最基本形式和基础形态是一开一合,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前面我们分析的何妈打骂春燕,指桑骂槐,泄心中愤怒是一个“开——合”。赵姨娘与芳官等人撕打,借机倾怨、逞凶,又是一个“开——合”。从蔷薇硝这个由头说起,两个小故事又构成开中有合,合中有开。而且“开——合”要恰到好处,开之过分则松散,合之过分则局促。何妈是下人,平儿几句话就将其震住,不再敢吵骂;赵姨娘是半个主子,半个奴才,况且又是探春的生母。李纨、尤氏不搭言,只由探春训导她,了结闹剧。这人际关系的分寸掌握得十分准确,也就是“开——合”的最佳形态。“开——合”是中国小说“章法”的最基本形态,其他许多范畴,如“聚——散”、“动——静”、“冷——暖”、“阴——阳”、“虚——实”、“主——宾”、“繁——简”、“气——势”等,都是“开——合”的特殊形态。脂评中有些评语就是针对这样的特殊叙事形态,有感而发。1.贾姐、凤姐的合作……赵妪讨情闲文,却引出通部脉络。所谓由小及大,譬如登高必自卑之意。细思大观园一事,若从如何奉旨起造,又如何分派众人,从头细细直写将来,几千样细事,如何能顺笔一气写清?又将落于死板拮据之乡。故只用琏、凤夫妻二个一问一答,上用赵妪讨情作引,下文蓉、蔷来说事作收,余者随笔顺笔略一点染,则耀然洞彻矣。此是避难法。”3这段脂评讲的是“以简御繁”的大手笔章法。它不单单是避免了叙说建造大观园的繁杂琐细的笔墨,而且还是一种“开——合”叙事形态中特殊的类形。合是幅凑性的合,开是放射性的开。以合为主,合中有开。从人物来说,贾府实权派的人物都集中到这里,荣府实际掌权人凤姐,协理宁国府,威风八面。其夫贾琏刚一到家,一会是贾政唤他议事,一会是贾珍让儿子相告要事,家中奶妈为儿子来请托,贾蔷、贾蓉来亲近叔叔婶子,整个筹办省亲的实权都落在贾琏、凤姐夫妻手中,形成贾府聚合的中心。从事件来说,凤姐与奶妈闲聊,便披露了贾家、王家过去接驾的盛况,“把银子花的象淌海水似的”,眼下准备省亲,又是派人姑苏买道具、戏子,又是大造园子,堆山凿池,起楼竖阁,种竹栽花,打造金银器皿……虽说是简疏之笔,却是落笔千斤,形成一种权势聚合之势,透着豪华富贵之气。开合是二元张力对立统一的形态,大合之中有小开。奶妈赵嫫嫫要贾琏为她的两个儿子找事干,迟迟没有着落。这次请托贾琏同时,又求凤姐帮忙,这时凤姐说:“妈妈,你的两个奶哥哥都交给我。你从小儿奶的儿子还有什么不知他那脾气的?拿着皮肉倒往那不相干的人身上贴。可是现放着奶哥那一个不比人强?你疼顾照看他们,谁敢说个‘不’字儿?没的白便宜了外人。——我这话也说错了:我们看着是‘外人’,你却看着是‘内人’一样呢!”说着,屋里的人都笑了。赵嫫嫫也笑个不住,又念佛道:“可是屋子里跑出青天来了。要说‘内人’‘外人’这些混帐事,我们爷是没有的;不过是脸软心慈,搁不住人求两句罢了。”凤姐笑道:“可不是呢。有‘内人’的他才慈软呢!他在咱们娘儿们跟前才是刚硬呢!”……贾琏此时不好意思,只是讪笑道:“你们别胡说了,快盛饭来吃……”本来是小夫妻离别新聚,亲热无比。而凤姐与赵嫫嫫应酬话,却句句说给贾琏听,对贾琏在外乱搞女人的行径,贬斥的那么婉转、俏皮,揶揄得那么洒脱、诙谐。“注彼而写此”,外射性的散,内涵性的开,恰到好处。赵嫫嫫笑了,满屋子的人都笑了。笑中针砭,以柔克刚,弄得贾琏理屈词穷,“不好意思”起来。2.生活环境的变化司棋一事,前文着实写来,此却随笔收去。晴雯一事,前文不过带叙,此却竭力发挥。前文借晴雯一衬,文不寂寞;此文借司棋一引,文愈曲折。3此评讲的是叙事结构形态的“主——宾”范畴。“开——合”构成中国古典小说章法的二元,一开一合的无限性变化使章法产生了多样性,而多样要归于统一。“主——宾”便是“以开为主,开中有合”或“以合为主,合中有开”的特殊形态。这一点在文化艺术的结构形态中的表现,比比皆是。乐曲有主调、主旋律;绘画要主宾分明,即使小到点滴,两点必分一大一小。建筑群落,大到主体建筑是主,依次错落有致的建筑是宾;中轴线是主线,两边依次递减……但小说的叙事结构所体现的主宾范畴,就不仅仅局限在上述意义上了。以社会生活为内容的“主——宾”叙事结构形态的设计,一个重要的特点,时空结构的改变便为精神文化空间的改变,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某种格局化。正是这种人际关系巨大的落差的对比,自然形成了小说“主——宾”叙事结构的形态。以晴雯为例,她被撵出大观园,只能依存在惟一的亲戚、靠伺候园中买办杂差的姑舅哥哥处。宝玉偷着去他家看晴雯时,“一眼就看见晴雯睡在一领芦席上。”宝玉含泪轻轻唤她,才“强展双眸,一见是宝玉,又惊又喜,又悲又痛,一把死攥住他的手,哽咽了半日”。她想喝口水,说:“……‘把那茶倒半碗我喝,渴了这半日,叫半个人也叫不着。’宝玉听说,忙拭泪问:‘茶在哪里?’晴雯道:‘在炉台上。’宝玉看时有个墨煤乌嘴的吊子,也不象茶壶。只得桌上去拿一只碗,未到手内,先闻得油污之气。”宝玉只得拿了来,洗了两次,又用手帕擦了,还有味,没奈何,提起壶来斟了半碗,自己先尝了尝,并无茶味,“咸涩不堪,只得递给晴雯。只见晴雯如得了甘露一般,一气都灌下去了。”可见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苦。而自小在温柔富贵之家长大的晴雯,身患重病,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又遭到如此精神打击,其命运可想而知了。更令人不堪忍受的是她嫂子“多姑娘”,打扮得妖妖调调,招惹男人,风流下作。她见了宝玉,“便一手拉了宝玉进里间来,笑道:‘你要不叫我嚷,这也容易,你只是依我一件事。’说着,便自己坐在坑沿上,把宝玉拉在怀中,紧紧的将两条腿夹住。”吓得宝玉死往外拽,乘有人来,借机跑了。这些笔墨叙述,与贾府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是政治、经济、风俗等一体化在社会底层的折射,是这一具体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的具体体现。正是这一切成为小说叙事格局的内在依据。如果说“晴雯一事,前文不过带叙”,只是点拨晴雯的个性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