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蒋介石的法币政策_第1页
论蒋介石的法币政策_第2页
论蒋介石的法币政策_第3页
论蒋介石的法币政策_第4页
论蒋介石的法币政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蒋介石的法币政策

50年前,国民党政府实施的法币政策。是中国近代金融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较为重大的影响。对这一历史事件,应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地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片面地全盘予以否定或肯定。一、国民政府时期,是造成法币政治理念的学校系统性。经1、世界白银市场银价上涨,引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造成白银危机,迫使国民党政府必须改革银本位制。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至二十世纪初,都先后放弃了银本位制,改为实行金本位制。在当时,只有中国、印度、墨西哥等少数国家仍采用银本位制。这样,白银在世界市场上,同其他不充当货币的商品一样,其价格随着供求关系而时涨时落。因而中国货币也就必然受控于世界白银市场价格,其币值波动濒繁,不易稳定。在1929至1933年爆发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中,英、美等国又相继放弃了金本位制,实行不兑现的纸币制度。美国分别于1933年12月和1934年5月,通过了《银购入法》和《白银法案》,采取了高价大量将购白银来提高银价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行,促使世界银价暴涨,伦敦市场白银价格1935年6月已上升为每盎斯33.75便士,大大超过了1933年1月每盎斯17.125便士的水平;纽约市场白银价格也由1933年1月的每盎斯26.25美分上升为1935年6月的75美分。世界白银市场价格的猛涨,由于大大超过了中国国内的银价,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据估计,1934年白银净流出25000多万元。上海各银行库存现银1934年6月间为58000余万元,到年终只剩33000余万元。白银的大量流出,造成了银根紧缩,物价下跌,工厂生产不足,商业萧条,金融恐慌,国民经济日就萎败,工商厂家和银行钱庄不断倒闭停业。因此迫使国民党政府不得不改革银本位制而谋求新的出路。2,国内长期以来庞杂紊乱的货币制度,既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国民党政府对全国金融的垄断,从而促使国民党政府实施法币政策。中国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军阀混战,各地流通的货币差异极大,货币制度呈一片混乱状态。既有铸币,又有纸币。铸币中有“孙头”、“袁头”、“银角”、“银毫”,乃至制钱和铜元等均存在于流通之中。这些铸币,重量不等,成色不同,难以在全国各地通用。而流通中的纸币,不仅有十几家银行发行的银行券,还有各地厂商、钱庄和其他非金融机构发行的私票。这些纸币中互不联系,流通范围狭小。这种情况极不利于货币充分发挥其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作用,严重阻碍了商品交换和经济的健康发展。3、以“四行二局”为中心的金融体系的形成和“废两改元”的施行,为法币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必要条件。1928年11月,国民党政府成立中央银行,行使发行兑换券、铸造和发行国币、经理国库以及募集或经理国内外债职责。由宋子文和孔祥熙分别担任第一任总裁和第二任总裁。但在当时控制中国金触界的乃是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国民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手段对这两行进行渗入。先是于1927年,强行在中国银行中加入官股500万元;1928年又在交通银行中强制加入官股200万元(实交100万元)。但这还不能完全控制住中、交两行。到了1935年,国民党政府利用当时因美国的白银政策而引起的金融危机,发行了1亿元的金融公债。除用其中的3000万元加强中央银行外,在中国银行增加官股1500万元,使官股占到资本总数的50%,并由宋子文任中国银行的董事长;另在交通银行中增加官股1000万元,官股占其资本总数达到55%,居于优势,其董事长也改由四大家族的附庸担任。至此,这两家银行在股权上、人事上均被四大家族所控制,成为国家银行。1935年4月,国民党政府还将为反革命内战而设立的“豫鄂皖赣四省农民银行”改为“中国农民银行”,使国民党政府的金融势力渗透到农村。此外,还于1935年3月设立了“邮政储金汇业局”,作为国民党政府吸收储蓄存款和汇兑资金的工具。并在193510月,由中央银行拨款1000万元成立“中央信托局”,承办各种信托、保险及收受普通存款等业务,垄断对外贸易。除以上“四行二局”之外,国民党政府还利用其政治权势,通过所谓加入股份,收买股票,或委派人员担任银行要职等手段,对一般民族资本银行进行控制、兼并和掠夺。这种以“四行二局”为中心的,遍及全国各地的金融垄断体系的形成,无疑强化了国民党政府的金融势力,在金融组织机构上的以保证其顺利实施法币政策。“废两改元”也是实施法币政策的一个重要条件。中国长期采用的银两货币制度,是以白银重量计值,以两为计算单位。这种币制很古老,也很落后,使用极不便利。当时银元已在市场广为流通,它较之银两使用起来更为方便。为了消除市面上银两和银元并存的局面,统一货币,国民党政府于1933年4月5日和6日,先后发布废两改元的布告和训令规定,宣布从4月6日起,所有收付、交易一律使用银元,不得再用银两,并确定以银本位币的元为计算单位。这样便简化了币制,利于商品流通和人民生活,也便于日后法币与银币的兑换,为实行法币政策清除了障碍,奠定了基础。实际上,“废两改元”也就是统一货币发行权的重要步骤之一。4、法币政策的实施,得到了英、美帝国主义的大力支持。英、美等国家为了他们在中国的利益,力图把中国的货币和他们各自货币的汇率固定下来,以利于形成他们对中国的贸易和投资优势,进一步控制中国的市场和财政金融。美国早在1929年春,就委派甘米尔为首的顾问团来中国,帮助国民党政府炮制出《金本位条例草案》,将拟采用的金本位币“孙”的币值钉结在40美分的比率上,欲使中国货币加入美元集团。由于受当时国内动荡局势和世界市场金贵银贱的影响,使之难以实施,只好作罢。后来甘米尔又曾向国民党政府提出过白银应由国家集中,民间不可持有的建议。英国为了其在华利益,面对美国的作为,自然不甘落后。1935年3月,上海英国沙逊银行提出发行上海镑券,这纯属英镑的化身,局限性很大,也就难以实行。同年8月,英国派谴其首席经济顾问李滋·罗斯来中国进行考察,经过多次策划,帮助国民党政府制订出采用纸币流通的“法币政策”,这一币制改革方案被国民党政府所采纳。可见,如果没有帝国主义的支持,恐怕国民党政府也难以实施法币政策。二、国民政府时期,金币制度确立1935年11月3日,国民党政府颁布了《国民政府财政部改革币制布告》,并由当时财政部长孔祥熙发表宣言,正式开始实施法币政策。其内容主要如下:第一,统一全国货币发行权,布告规定:“自本年1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的银行所发行之钞票定为法币。”(1936年2月增加中国农民银行之钞票亦视同法币),“中央、中国、交通3银行外,曾经财政部核准发行之银行钞票,现在流通者,准其照常行使,其发行数额,即以截至11月3日止流通之总额为限,不得增发,由财政部酌定限期,逐渐以中央钞票换回。”第二,以法币为唯一流通手段,进行日常支付、结算,实行白银国有。布告规定“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违者全数没收,以防白银之偷漏。”“凡银钱行号商店及其他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银本位币或其他银币生银等银类者,应自11月4日起,交由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或其指定之银行兑换法币。”并在11月15日公布的《兑换法币办法》中,就兑换的具体事项作了详细的规定。第三,确立法币准备金的统一集中保管。布告规定:“法币准备金以保管及其发行收换事宜,设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办理,该委员会由国民党政府财政部、公私银行钱业代表及商会代表共22人组成,以中央银行总裁为主席,并由委员会互推常务委员5人至7人,执行日常事务。第四,规定法币的对外汇率。布告规定:“为使法币对外汇价按照目前价格稳定:起见,应由中央、中国、交通3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当时依据1930——1934年五年中国货币对英镑的平均汇价,确定法币1元等于英镑1先令2便士半。第五,欲图强化中央银行的职能,使其真正先挥银行之银行作用。孔祥熙在1935年11月3日的宣言中称:“现为国有之中央银行,将来应行改组为中央准备银行,其主要资本,应由各银行及公众供给,俾成为超然机关,而克以全力保持全国货币之稳定。中央准备银行应保管各银行之准备金、经理国库,并收存一切公共资金,且供给各银行之业务,惟于2年后享有发行专权。”(以上各引文处见《民国经济史》,1948年版,第624~626页)。可见,国民党政府希望在实施法币政策中,朝建立健全现代金融体系迈进。此外,国民党政府还于1936年1月11日公布《辅币条例》,推行新辅币,收兑旧辅币。规定新辅币一类为镍币,分为20分、10分和5分三种;另一类为铜币,分为1分和半分两种。并规定辅币和法币为十进位制。从上述国民党政府实施的法币政策内容可以看出,这次改革旨在克服危机,统一发行货币,建立一种新的货币制度。这种货币制度是一种不兑现的纸币制度,但并不是现代的纸币制度,它带有某些金汇兑本位制的特征。过去人们通常都把国民党政府实施的法币制度等同于金汇兑本位制,这似乎欠贴切。世界历史上的金汇兑本位制最早产生于1877年,随着历史的演变,金汇兑本位制发生了许多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金汇兑本位制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规定国内货币单位以含金量为计算标准,但不铸造金币;二是在国内流通银币,银币有无限法偿权;三是确定某个国家为依附对象,把本国货币同所依附国家货币保持固定比价,在所依附国设立外汇基金。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金金汇兑本位制的特点有所变化:(1)国内不流通金币或银币,而以中央银行的纸币流通为主,纸币与规定的含金量保持等价关系;(2)纸币可以兑现的准备金,一部分是金块与金币,另一部分是存于国外的外汇,即在几个国家设有外汇基全;(3)需要输金出口,以纸币向中央银行请求兑现时,由中央银行酌情决定或给金块,或给金币,或给外汇,外汇买卖有所限制,并非放任自由。从前面所述法币政策的内容可得知,当时的法币本身没有法定的含金量或含银量,不能自由兑换金银,由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因而这种法币制度不是原来意义上的金汇兑本位制,但又具有一定的金汇兑本位制的特点。最突出的表现在法币直接依附于外国货币,其价值由外汇汇率来表示。法币先是直接依附于英镑,法币1元等于英镑1先令2便士半。国民党政府将收取的白银运往伦敦市场出售后,将外币存入英国银行作为外汇基金,以维持法币币值的稳定。因而法币与英镑发生固定联系,成为英镑集团中的一员。对此美国极为不满,于1935年12月间,采取停止在伦敦市场收购白银,降低银价的手法,向国民党政府和英国施加压力。这对中、英无疑是个很大的打击。同时美国又向中、英暗示,只有把售银所得款项存在纽约,由美、英平分中国货币权,美国才能采取办法对法币加以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国民党政府遂于1936年5月与美国签订了《中美白银协定》,规定美国以每盎斯白银合美元50分的价格,购买中国白银5000万盎斯,其价款以美元交付,并存入纽约的美国银行,但中国不得把白银卖给其他买主。同时确定法币与美元的汇率为法币100元等于美元30元,还规定了外汇买卖售价的幅度。这样,法币又与美元发生了固定联系,成为英镑和美元共同的附庸,实际上更倾向于美元集团。因此我们说,国民党政府实施的法币制度是一种受控于外国货币的、不兑现的纸币制度。法币的这种依附性质是由当时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三、法币政策的实施,使中国货币的稳定增长法币政策是在当时旧中国那种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下施行的,它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从本质上说,它是为反动的国民党政府政治经济统治服务的,但对其历史作用也应给予肯定。1、法币政策的实施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使中国的货币金融制度朝前迈进了历史性的一步。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充当一般的等份物。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过程中,货币形态也随之发生变化。经过简单的、扩大的、一般的价值形式一直到货币形式。在货币形式上又由银本位制、金本位制发展到不兑现的纸币制度。这是货币形态发展的必然趋势。在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后,世界各国几乎都实行了不兑现的纸币制度。法币政策废除了银本位制,推行信用纸币,这无疑是一大进步。而且法币的实行也为建立以中央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系奠定了基础,客观上有利于充分发挥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2、法币政策的实施,统一了全国的货币发行权,以法币为全国统一的通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法币的实施代替了银元,成为全国唯一通用的主币,除中、中、交、农四行以外,其他银行的货币发行权全部取消,这样就完全结束了货币流通混乱的局面,从而扩大了商品货币流通的范围。由于法币的币值独立于白银之外,与银价脱钩,这就使中国货币摆脱了世界银价波动的影响,从而使币值得以稳定。因而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据刘大钧《国民所得》一书估计,中国国民生产毛值,1934年为213亿元,1935到年为237亿元,1936年则达到259亿元。从农业生产看,1936年,除了四川、河南、广东外,全国其他地区均获丰收。据中国银行估计,1936各主要谷物收成的价值达法币56亿元。比1933年至1935年平均年产值高岀17亿元。从工业生产看,1936年工业品总产值为1227400万元,比1935年的1104100万元增加了11.1%。币值的稳定,减少了外贸风险,有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在法币实施后的头几个月内,出现了几十年不曾有过的贸易顺差,据估算,1936年全年出口总值7亿多元,比1935年增加1亿3千万元,进口则仅增长3千万元,逆差额减少了1亿多元。此外,法币汇值和对外率的稳定,使国内储蓄额得以增加,1936年存款总数从27亿元增加到35亿元。1936年是旧中国经济发展最为繁荣的一年,其决定因素固然有许多,但法币政策的实施无疑是起了较大促进作用的。3、法币政策的实施,美、英帝国主义获得中国货币的支配权,进一步扩大了帝国主义在华的统治。如前所述,法币政策是在英、美帝国主义直接操纵、支持下产生和实行的。由于法币直接与英镑、美元挂钩,当英、美汇价发生变动时,法币价值必然随之在一定的幅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