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历史(新教材通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1讲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案单元阶段特征:总体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具体表现:1.政治上: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共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国共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反帝反北洋军阀统治的国民大革命。国共两党由分裂到合作抗日;南京国民政府的独裁统治,激发民众的不断反抗;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从城市转入农村.2.经济上: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挫,逐渐萧条;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币制改革卓有成效,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一定发展;中共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改革,进行根据地建设,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巩固了根据地政权。3.思想文化上: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先进知识分子从学习欧美到以俄为师;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思想基础;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4.社会生活: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发起新生活运动。5.外交上:南京国民政府寻求外交途径,发起改订新约运动,取消不平等条约,取得关税自主权,但困难重重。单元主要内容:第21讲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第21讲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课标要求:1.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2.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近几年的全国和地方高考题:命题分析:五四运动属于新旧民主革命的分界线,历来是考查重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诞生;国共合作也是命题的重点。(周年、热点)备考建议:1.五四运动爆发的必然性和历史意义;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响;3.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国民革命对中国革命的作用;4.复习时要关注世界史内容,结合背景知识多加重视。时空定位:教学内容:知识点1: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知识点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知识点3: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教学过程:知识点1: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觉醒)(一)概念解释:1.旧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等领导的民主革命被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2.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五四运动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3.旧、新民主革命的比较:(二)五四运动1.背景:材料一北洋军阀政府加强对人民的压榨:1912~1919年田赋增加了7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了3倍,印花税增加了6倍。各地不满情绪日益高涨,各种反抗斗争此起彼伏。1916年~1919年5月,北洋政府共借外债100多次,债权国包括:日、美、英、法、德、俄、比、荷等国,以中国的银行、矿山、交通、税收、国库券、期货为担保。材料二由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帝国主义在华的企业增加,中国工人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00万,增至战后的200万……文化斗争是中国现代社会政治变革的先导。1915年9月,《新青年》杂志的出版,标志着彻底反封建文化运动的开始……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涌现出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1918年11月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新的爱国主义运动推向了高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归纳为:(1)国内:①政治: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根本);②经济: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获进一步发展;③阶级:无产阶级队伍壮大。④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2)国外:①帝国主义(日美)加紧侵华,民族危机加深;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3)导火线: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列强将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直接)。一战后,在英、美等列强操纵之下的一场国际和谈,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依据是“二十一条”和日本为战胜国)。基础概念:巴黎和会指一战中胜利的协约国为缔结合约于1919年1月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会议。巴黎和会上各战胜国最终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巴黎和会最终构筑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其实质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一场分赃大会,未能从根本上协调好各国的争议,埋下了二战的种子。2.经过: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北洋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的职务。问题思考:为什么说五四运动只取得初步胜利?(1)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2)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4.特点:①革命性: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②群众性:多个阶层参加,联合斗争;③爱国性:维护中国主权,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④彻底性:目标基本实现,态度彻底不妥协。5.意义:材料一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材料二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风起云涌。——1921年2月
25日《东方杂志》材料三对外而言,五四运动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国际地位不断下滑、国家利权不断丧失的趋势……对内而言,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工人阶级走上政治舞台的历程,经由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先进知识分子的组织,产生了工人阶级的代表——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性质亦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向工人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民国的初建(19121923)(第6卷)》归纳为:(1)性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①是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人民群众参加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②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③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2)新阶级: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3)新思想: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4)新政党: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5)新篇章: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程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知识拓展:1.五四精神: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五四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领导作用。(2)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在一起,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3)新的革命前途:彻底地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建立共产主义社会。(4)新的觉醒:民族意识觉醒,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广泛参加,相互支援,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强大力量;(5)新的时代特点: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历程:2.具体表现:(1)发表著作: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2)成立研究会:1920年3月,李大钊发起中国最早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5月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3)翻译、宣传学说: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人,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翻译和宣传。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出版,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出版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3.特点:①先进知识分子起了核心领导作用;②马克思主义宣传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③是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斗争中发展传播的。知识拓展:问题与主义之争材料一“要一个一个地研究问题,一点一滴地解决问问题……空谈外来进口的主义,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材料二“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所以我们的运动,一方面固要研究实际问题,一方面也要宣传理想的主义。——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问题思考:胡适和李大钊分别持什么观点?问题与主义争论的实质是什么?观点:①胡适:反对从根本上改革腐朽的社会制度,宣扬资产阶级改良主义。②李大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社会革命。实质:要不要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的第一次论战,是社会革命论与社会改良主义的论战。4.意义:①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相互促进,大大启发了人们的思想觉悟,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爱国运动的开展;②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为毛泽东思想产生奠定基础;③使更多的先进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和干部队伍;④工人阶级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高工人政治觉悟,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知识点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信仰)(一)条件:材料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演变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思想基础。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投身工人群众中去做宣传组织工作,以他们为桥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逐步结合起来,从而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而共产国际的帮助,促进加快了这一进程。——王桧林《中国现代史(19191949)》归纳为:1.经济: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短暂春天)2.阶级: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工人运动持续发展3.思想: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4.组织: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1920年陈独秀和李大钊最早提出并推动建立共产主义小组。5.外部:共产国际的支持和帮助(二)标志:中共一大召开1.时间:1921年7月23日。2.地点:上海后至浙江嘉兴南湖。3.代表:毛泽东、董必武等13名代表全国50多个党员(共产国际派代表出席),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4.内容:①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②奋斗目标:通过了党纲,用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③中心工作: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④领导机构:成立中央局,陈独秀任书记。5.历史意义:①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②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和正确的前进方向;③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④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问题思考: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在何处?(1)领导阶级:全国统一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2)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3)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4)革命道路: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5)革命范畴:世界无产阶级革命;(6)斗争策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问题探究:如何理解中共一大纲领是“悬在半空”,二大是“脚踏实地”?材料一中共二大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复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通过的宣言实际上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额。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党的最高纲领是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材料二党在第一次代表大会时还没有纲领,甚至没有规章,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到第二次代表大会时就了,有了规章,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陈独秀(1923年)提示:中共一大“悬在半空”:没有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进行的是社会主义革命,脱离中国的国情。中共二大“脚踏实地”:①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性质、革命对象、革命性质;②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知识拓展:红船精神2005年6月21日习近平在《光明日报》上刊发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系统阐述"红船精神",认为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将"红船精神"的内涵高度提炼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知识点3: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启航)(一)国共合作:1.背景:材料一这次失败(指“二七”大罢工)给了我们很大的教训,教训就是孤军奋斗。此时在政治上是曹锟、吴佩孚及英帝国主义统治之时,故政治上压迫很严重,因此第三次大会无论客观上与主观上都有加入国民党找得政治上的同盟者的条件。——蔡和森《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提纲)》材料二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三大制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实行国共合作的方针政策,对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王桧林《中国现代史(19191949)》材料三革命活动的屡次失败使孙中山陷入巨大的痛苦之中。他认识到依靠帝国主义,依靠军阀力量不可能取得革命的成功,必须重新确定一条全新的道路,才能避免再次失败。归纳为:(1)“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目标相同);(2)中共总结“二七惨案”的教训,逐渐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3)1923年6月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4)孙中山革命活动的失败,愿意与中国共产党合作;(5)外部: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推动基础概念:“二七”惨案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工人在郑州举行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7日举行了震惊中外的“二七大罢工”,遭到军阀吴佩孚的镇压,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这次大罢工,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推向了顶峰,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2.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主要内容:(1)讨论国民党的改组问题;(2)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纲领、目标;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3)合作方式: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党内合作);(4)事实上确立了“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方法、手段)问题思考:如何认识“党内合作”(1)含义: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造成为革命阶级的联盟。(2)认识:积极:(1)共产党员有双重身份,便于开展革命活动,有利于中共从工运低潮中走出来,更能在孙中山这面革命旗帜下广泛发动群众,组织革命力量,迎接革命高潮。(2)容易被国民党所接受,有利于改造国民党,使其获得新生,促使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消极:(1)容易使中共放弃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出现了陈独秀“右”倾错误。(2)是导致大革命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问题思考: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3.意义:(1)以国共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2)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的国民革命席卷全国。重难点突破:1.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的主要体现(1)相同: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这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2)不同:两者有原则上的区别:①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有彻底实现人民权利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②在民主革命阶段之后,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阶段,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高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没有这些内容。(二)国民革命(19241927)1.兴起: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2.目标: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3.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4.过程:(1)准备:广东革命根据地巩固统一①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成立;②两次东征消灭陈炯明势力;(2)高潮:1926年的北伐战争成果:①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②1927年武汉革命政府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3)发展:工农运动高涨①农民运动:毛泽东领导湘鄂赣、彭湃领导海陆丰农民运动等,农民协会组织和会员数前所未有②工人运动:第二次高潮的代表:省港大罢工(1925年6月)、五卅运动(1925年5月30日);第三次高潮的代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1927年)等,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得到很大发展。5.结果:国共合作破裂,革命失败。(1)标志:①1927年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②1927年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基础概念:四一二政变: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几天之内,三百多人被杀,五百多人被捕,五千多人失踪。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他们公然叫嚣“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2)原因:客观: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共产国际错误指示。主观:①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缺乏革命斗争经验,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②采取党内合作模式,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在党内占统治地位,放弃革命领导权。根本:两党在阶级性质和革命目标的根本分歧。基础概念:右倾:保守主义,投降主义,主要表现在保守妥协退让。左倾:激进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应该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如果放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即为右倾,如果是照搬外国经验,扩大革命对象,即为左倾。6.启示(教训):①中共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②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问题思考:国民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有何进步?材料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提示:①群众基础更为广泛;③反帝反封建立场更为彻底和明确;③国共两党共同领导。高考真题演练:1.(2023·全国甲卷)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注重增强阶级基础。中共一大在讨论今后的工作时,“决定集中我们的全部精力组织工厂工人……鉴于我们的党至今几乎完全由知识分子组成,所以代表大会决定要特别注意组织工人”。这反映出当时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B.民主革命纲领开始制定C.党的中心任务确立 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正确答案:C。【解析】考点:中国共产党的“一大”的内容。根据材料“决定集中我们的全部精力组织工厂工人……鉴于我们的党至今几乎完全由知识分子组成,所以代表大会决定要特别注意组织工人。”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共一大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会和教育工人,领导工人运动,对党领导工人运动的任务、方针、政策和方法都提出了规定或要求,C项正确;1924年至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排除A项;1922年中共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实现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排除B项;在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毛泽东逐渐发展这种思想,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2023·全国乙卷)1920年5月,陈独秀发表演说:“中国古人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现在我们要将这句话倒转过来说,‘劳力者治人,劳心者治于人’。”9月,他发文主张“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这反映出()A.工人待遇得到极大改善 B.民主与科学深入人心C.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正确答案:C。【解析】考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0年5月(中国)。据本题材料“他发文主张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并结合五四运动相关史实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力量壮大,“劳心者治于人”展现出对工人阶级的重视,源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材料反映出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陈独秀主张工人阶级用革命手段建立无产阶级政权,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明确叙述工人的待遇得到极大改善,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前期宣传“民主与科学”,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北伐战争时期,工农运动蓬勃发展,与材料时间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3.(2022·全国乙卷)据某位学者回忆,“‘五四’初期,一般人多以新旧分别事物”,中国古来已有的一概称为旧,古来未有或来自外国的一概称为新;不久,有了“更高的判别的准绳……对于古今、中外能够排好恰当的关系”,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这一转变反映出(
)A.东西方文化论争由此引发 B.传统儒学思想开始受到批判C.全盘西化的思想得以消除 D.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正确答案:D。【解析】考点: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依据材料“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可知五四之后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有了一定的变化,更具理性,说明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主张辩证的看待传统文化,D项正确;“由此引发”表述错误,排除A项;“开始受到批判”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排除B项;“得以消除”表述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4.(2019·全国Ⅰ卷)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正确答案:A。【解析】考点:新文化运动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民主出现频率降低,革命出现频率剧增。结合所学知识,这种变化的原因在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主要传播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主张用革命的方式夺取政权。故答案为A项;国民革命运动是在19241927年,时间不符,并且材料只涉及知识分子阶层,无法得出民众普遍拥护的结论,排除B项;当时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部分知识界否定,不符史实,排除C项;当时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要矛盾未变,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5.(2019·全国Ⅱ卷)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A.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正确答案:B。【解析】考点:五四运动的影响。根据材料“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等内容,可以看出群众以民族大义为重,爱国觉悟显著提高,B选项符合题意。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对社会改造存在多种认识,A选项说法错误。反思个人主义弊端不符合当时的总体氛围,C选项排除。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只有部分群体,D选项排除。6.(2023·山东卷)下面为1919年12月《少年社会》的创刊宣言。这表明该刊编者认识到少年社会有两个意思:(一)少年的社会。(二)社会的少年。少年的社会,是有少年精神气象的社会——进步的社会。社会的少年,是有社会生活情感的少年——协助的少年。……怎样使现在少年变成社会的少年,现在社会变成少年的社会,这就是我们的宗旨。A.互助协作是挽救危亡的主要手段 B.人的解放和社会改造是时代使命C.青年学生是宣传社会主义的主力军 D.理性觉醒和教育革新是革命的前提正确答案:D。【解析】考点:五四运动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少年社会》的内容主要是鼓吹教育救国,介绍宣传杜威的哲学观点,对旧的封建礼教进行激烈抨击,因此根据材料“少年的社会,是有少年精神气象的社会——进步的社会”“社会的少年,是有社会生活情感的少年——协助的少年”可知,该刊编者认识到进步的少年是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突出理性觉醒和教育革新,D项正确;互助协作是该刊物提出的方法,并没有提到是挽救危亡的主要手段,排除A项;该刊物编者认识到少年的重要作用,而不是说人的解放和社会改造,排除B项;材料与宣传社会主义无关,强调的是理性的觉醒,排除C项。故选D项。7.(2022·浙江高考)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天津总商会于6月9日发出布告称:“对于外交失败,惩办国贼,惟有以罢市为最后要求。本会鉴于人心趋向,局势危迫;无可挽回,当即决定自明日起罢市。”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商人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 B.五四运动的中心已从北京转移到天津C.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D.“罢市”是商人爱国行动的一种方式正确答案:D。【解析】考点:五四运动的经过。天津商会罢市的原因是“外交失败,惩办国贼”,这说明“罢市”是商人爱国行动的一种方式,D项正确;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是胡适、陈独秀、林长民和蔡元培等,排除A项;通过材料信息无法判断五四运动中心转移,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工人阶级,排除C项。故选D项。8.(2021·江苏高考)中共早期领导人恽代英曾在无锡省立第三师范学院演讲。据亲历者回忆:“一位穿着竹布长衫的青年登上讲台,一下子就吸引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品生命周期管理-洞察分析
- 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洞察分析
- 休闲教育政策研究-洞察分析
- 团体辅导效果评估-洞察分析
- 虚拟健康咨询与交互研究-洞察分析
- 写给女朋友的道歉信范文(5篇)
- 关于不放烟花爆竹的倡议书(9篇)
- 《休克治疗原则》课件
- 创新科技产品营销的提问引导法
- 儿童音乐治疗艺术与医疗的完美结合
- 2024年货运丛业资格证考试题库+答案
- 江西航空招聘笔试题库2024
- 2024年《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诊治和管理指南》解读
- Unit1Topic1考点梳理课件八年级英语上册
- 04S519小型排水构筑物(含隔油池)图集
-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2025届初三中考测试(一)数学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 附件1:肿瘤防治中心评审实施细则2024年修订版
- 【《电子商务企业审计风险探究-以京东为例》11000字(论文)】
- 国债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 职业技术学校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报告
- 2023年7月辽宁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