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自然地理学_第1页
综合自然地理学_第2页
综合自然地理学_第3页
综合自然地理学_第4页
综合自然地理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由于老师的课件很乱,请注意结合课本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填空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又许多要素如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动物界和土壤等组成。外部圈层包括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指地球表层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圈层;大气圈指环绕地球的由气体组成的圈层;水圈指地球表层由各种形式存在的水组成的圈层;生物圈指地球表层所有活着的有机体组成的圈层。自然地理环境组成: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二、名词解释1、地理环境的结构是指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性质的组合而言,它包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方面,即整体性和差异性。地理环境结构的整体性是指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和空间组合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结成一个整体,其中某一要素影响另外的要素,某一部分影响另外的部分。地球表层系统:1.定义:由地球表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各种自然要素组成的开放系统。它是地球上大气、水体、岩石、生物相互接触、相互渗透的部分;是人类生存与活动直接影响的部分;是地球最有序的部分。边界:上边界:大气对流层的顶部,距地球固体表面的距离在极地上空约8km,赤道上空约18km,平均在10km左右。下边界:岩石圈上部沉积岩层达到的深度,距地球固体表面的距离约4-5km。环境:上边界以外的大气上层和下边界以外的岩石圈下层及岩石圈以下的地幔部分和地核。三、简答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的总的概括。它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内在联系性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是自然地理环境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在其运动的过程中,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一要素必然影响另外的要素,某一部分必然影响另外的部分,它们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共同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该书形式整体性最基本的内容。(2)空间组合性在自然地理环境内部,各组成要素和组成部分按纬向地带性规律和非纬向地带性规律,以一定的方式进行排列组合,从而呈现其特定的空间结构。该属性是内在联系性在空间上的反映。(3)动态演变性自然地理环境外部的能量和物质输入具有可变性和阶段性,同时,所有组成要素和组成部分都有自身演化发展的特点,从而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始终处在不断演化发展的过程中。该属性是内在联系性在时间上的反映。2.亚洲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1.东半球东北部、亚欧大陆(全球最大陆块)东部的地理位置,为亚洲提供了特定的空间地域,是亚洲自然综合体形成的前提条件,也是研究亚洲自然综合体的出发点。2.地势最高、起伏极端、结构特殊的地形,是亚洲非纬向地带性因素的主要方面,它是形成亚洲自然综合体的一个主导因素,是亚洲地理环境的格架。3.气候带齐全、气候型复杂、大陆性强烈、季风性典型的气候,是亚洲纬向地带性因素与非纬向地带性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结果。地形和气候共同对亚洲自然综合体的形成,起着主导的作用。4.长河众多、内流区广大、呈辐射状分布的水系,主要是气候和地形的综合反映。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是亚洲改造大自然的主要内容之一。5.土壤类型复杂齐全,是无机自然界和有机自然界的综合反映,也是土地资源的主要内容。6.自然植被类型复杂齐全,是气候类型在有机界的反映;植被类型分布的空间组合,也是亚洲地理环境结构的综合标志。7.以大陆型为主的动物界,与气候-植被的空间分布有密切联系,也是构成亚洲地理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概括地归纳出亚洲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是:(1)全球最大的陆地自然综合体;(2)各组成要素具有多样性和极端性;(3)地理环境结构具有错综复杂性,兼有纬向地带性、非纬向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综合烙印;(4)土地资源、矿藏资源、水力资源、森林资源和动物资源具有丰富性。总的来说,亚洲是以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性和结构的复杂性为其地理环境结构整体性的主要特征,这是亚洲区别于其他各大洲的独特点。3、自然地理环境的能量组成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地球内能以及潮汐能等等。其中以太阳辐射和地球内能(地热能及重力能)为最重要,它们共同支配着自然地理环境内部的物质运动。上述各种能量均来自自然地理环境外部,构成为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外部因素※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本章注意结合课本)1.地理环境整体及各组成成分的特征,按照确定的方向发生分化,以致形成多级自然区域的现象,称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导致这种分异的原因,即是地域分异因素。而制约或者支配这种分异的规律,则称为地域分异规律。2.地域分异因素:(1)太阳能沿纬度方向分布不均及与此相应的许多自然现象沿着纬度方向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地域分异因素,称为纬度地带性因素,简称地带性因素。(2)海陆分布、大地构造和地貌差异等下垫面性质的不同造成的偏离纬度方向的地域分异,其所造成的大地构造、地貌分区和干湿度分区不沿纬线方向延伸,称为非纬度地带性,简称非地带性.地带性因素——太阳辐射能。非地带性因素——地球内部聚集的放射能.3.(非)地带性规律: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组成成分的特征在(非)地带性因素作用下随纬度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规律。4.地域分异的尺度:自然地理环境是具有范围大小、等级高低的自然综合体,这是地域分异的客观事实。它表明地域分异具有相对性,即具有大小不同的规模。对于不同规模的地域分异,往往采用大小不同尺度加以衡量。大尺度:全球性地域分异——全海洋和全大陆地域分异——区域性地域分异中尺度地域分异小尺度地域分异5.所谓地域分异规律,是人们对地理环境结构各种分异现象(包括地理环境结构的纬向地带性、非纬向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现象)的理性认识。纬度地带性分异是指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和它们所形成的自然综合体,有沿纬线方向东西延伸而按经线方向有规律地南北循序更替的带状分异排列,这是由于地球是一个运动中的椭球体,使太阳辐射能在地表分布不均匀而呈东西向带状分布的缘故。纬度地带性分异在地形完全平坦和具有可使纬度地带性分异得到充分表现的较大面积的条件下,表现得最为理想。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林—温带阔叶林—温带针叶林—极地苔原带非纬向地带性差异是指地理环境随地质构造、地形、海陆分布、洋流以及大气环流的某些特性等非纬向地带性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非纬向地带性的变化,这是由于地表的组成和结构并不是均质的缘故。对整个地理环境的研究表明,纬度地带性并不是到处都表现得很明显,由于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影响和陆地地表形态复杂多样,纬向地带性的具体表现是很复杂的。通常在广大平原地区和海洋影响与形成纬向地带性的作用相一致的情况下,纬向地带性表现得最清楚,如亚欧大陆的北部和内陆地区,北美洲的北部,非洲北部等都具有明显的纬向地带性,正因如此,纬向地带性规律也是在研究了这些地区的地理特点之后才逐步被认识的。纬度地带性规律的现代概念,明确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延续于所有大陆的世界性地带上,如苔原地带、针叶林地带、热带雨林地带等,这是全球性地带。另一方面表现为局部性地带,它是世界性地带受局部非地带性因素影响,而出现的一系列地方性地带,它不是延续于所有大陆,而是纬向地带的变型。局部地带在温带纬度表现最为典型,如我国东部许多地带虽在季风影响下,但仍多在一定程度上沿大陆边缘东西延伸、南北排列,而向西延展中断。地沿海和多山地区,纬向地带性的特征,表现得非常复杂,由于受局部地区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一系列地方性地带。所谓非纬度地带性(纬向地带性)是指地理环境随地质构造、地形、海陆分布、洋流以及大气环流的某些特性等非纬向地带性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规律性。地质构造以及同它有密切联系的地形对自然过程有重大的影响。现代地表形态与地质发展史、地质构造,存在着深刻的联系,使地表分异为具有不同构造、不同时代和不同地表形态的各种形态构造单位——山汇、山脉、高原、平原等,这些不同的非纬度地带性的表现是与纬度地带性直接对立的现象。由于地表的组成和结构不是均质的,地壳变动、海陆分布、岩石圈和底土,构造运动、地表起伏、海陆轮廓、洋流、大气环流的某些特性等等,它们的特征和现象不是由纬度带决定的,这些生成物本身也是非地带性的,它们在地理环境结构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影响和破坏纬向地带性现象的作用,是导致形成非纬向地带性现象的因素。形态构造特征,通过水热条件的变化,对自然过程起着积极的作用由于构造运动在各处都有所表现,因而在各个地方都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非纬向地带性的现象。有的地带内部还可观察到它的各个不同经度地段之间的显著的地理差异。在山地地区,水平的纬向地带性遭到严重破坏,而被高度变化带来的垂直结构所代替。巨大的山地隆起,不仅在其形成地区引起非地带性现象,同时也可间接地影响到邻近地区,这从南、北美西部的山体影响邻近平原自然带的现象中可以看到。洋流和大气环流的某些特征也使地带性复杂化了——例如暖流的存在及北半球各大陆东南海岸气团的一定环流,就制约着各个潮湿亚热带自然综合体的形成(如中国东南部和美国东南部)。在各大陆内部,潮湿亚热带多为荒漠所代替,在西南沿海地区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冷洋流的影响下,故多为干燥亚热带(如地中海地区和加利福尼亚的部分地区)所代替,类似的现象在南半球亚热带地区也可见到。海岸轮廓及其性质,对洋流的方向有一定的影响,因而也间接地影响纬向地带性的表现。非纬向地带性规律有时表现为经向地带性,这是指地理环境及其组成要素按经线方向,由海洋向内陆变化的规律性。经向地带性按成因来说,决定于海陆分布、某一地区在大气环流系统中所占的位置、距海远近和周围的地形等的相互作用,由于气候的经向差异,引起地理环境其他组成要素以及整个自然综合体的经向差异。沿海分布的构造地形形态,往往加强了这种差异,而常常使它与地形结构相符合。6.垂直带性分异垂直带性(垂直地带性)是指自然地理要素及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延伸,随地势高度发生垂直更替的规律。它同时受到两种基本地域分异因素作用,是叠加了地带性影响的非地带性在地表垂直方向的具体表现,即垂直地带性与纬向地带性及非纬向地带性相互作用共同支配着自然地理环境三度空间地域分异,被合称为“三维地带性”。构造隆起和山地地形是产生垂直地带的前提条件。隆起的山地达到一定高度以后,就可分化出不同的垂直地带。垂直更替的直接原因则是山地热量及其与水分的组合随地势高度的变化。首先从热量分析,随着海拔增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损耗相应减少,使到达山地的太阳总辐射随高度递增。而有效辐射随山地高度的变化,受到两个相反因素影一方面主要因大气柱中水汽含量减少和气温降低,使到达地面的大气逆辐射急剧减弱;而另一方面却因地面温度降低而减少地面向上辐射的长波辐射。所以有效辐射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取决于何种因素占主导地位。这导致山地辐射平衡随高度的变化无一致的趋势。无论如何,根据太阳总辐射随山地高度递增、土温随高度变化不大的观测事实,可以推断,山地与同高度自由大气间的热量交换是山地热量损失的主要因素。可见,山地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变化除受地表辐射平衡状况影响外,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受到与周围自由大气热交换的影响,其总趋势是递减的。7.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地带性和非地带性是最基本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余诸规律均为此二者在不同地域、不同范围、不同方向上不同程度的具体体现或者派生全大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包括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两个方面。1)纬度地带性规律成因:地球呈球形,太阳高度角不同导致太阳辐射沿纬度分布不均。纬度地带性是在热力带性基础上形成的。表现形式:自然景观(地理综合体)全球各大陆及其周围的岛屿,从赤道到极地可分为--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等沿纬线带状延伸沿经线方向更替。与之相对应的各种过程,如水热平衡、外生地球化学过程和生态系统的各过程也呈现等沿纬线带状延伸沿经线方向更替。在此基础上,采用一定的指标或指标组合可划分出一系列等级不同的地带性单位的--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和自然次地带。各自然地理组成成分大气过程和气候、植被、土壤、水文过程、地貌也都有地带性分异的特点。全大陆的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与热力带性的区别在于后者贯穿海陆,而前者在大洋上为大洋纬度地带性所替代。干湿度地带性和水平地带性干湿度地带性--成因:从沿海向内陆湿度减少干燥度值增大,使得自然地理综合体和其自然组成成分呈大致沿南北沿伸东西更替的特点,即沿经度方向延伸,有人称为经度地带性。表现形式:在中纬度的大陆边缘表现明显。从大陆边缘向内陆从森林-草原-荒漠。水平地带性--成因:纬度地带性因素和非纬度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表现形式:水平地带和垂直带的关系见课本P85第三章自然区划理论与方法1.综合自然区划是以地域分异规律为指导,根据区域发展的统一性、区域空间的完整性和区域综合自然特征的一致性,逐级划分或合并自然地域单位,并按这些地域单位的从属关系建立一定形式的地域等级系统的研究方法。这种地域系统的研究法通常简称为自然区划。可按照P93的概念记忆2.自然区划原则:1)发生统一性原则2)相对一致性原则划分区域单位时,必须注意其内部特征的一致性。不同等级的区划单位的一致性是相对的,各有不同的标准。3)区域连续性(共轭性)原则3)空间连续性原则(又称区域共轭性原则)自然区划所划分出来的必须是具有个体性的、区域上完整的自然区域,这称为区域共轭性原则。区域共轭性产生于区域单位空间不可重复的客观事实。5)综合性原则和主导因素原则强调在进行区划时,必须全面考虑构成自然区域的各组成要素和地域分异因素;前者强调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查明某个具体自然区域形成和分异的主导因素。3.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地带性区划单位:地带的划分:主要根据土壤和植被来划分,同一地带内具有相同的植被型和土类。在植被型和土类不一致时,必须具体分析。地带界限的确定:建立在地理相关分析基础上的主导指标法,是目前最切实可行的确定地带界线的方法。一般采用的地带性单位等级系统是:带—地带—亚地带—次亚地带非地带性区划单位非地带性区划单位的概念:主要由非地带性因素作用形成,依据区域非地带性属性及其特征划分的区域单位称非地带性区划单位。地域分异的非地带性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海陆分布和海陆对比关系,它们使气候干湿度和各地理现象“随经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另一方面是相应于大地构造的山地、高原和平原及其组合关系差异,它们使气候土壤水文植被等的特征和景观特征随之变化。对这两个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系列区域单位的逐级划分即得到非地带性区划单位的等级系统。目前通用的等级系统是:大区-地区-亚地区-州。4景观是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两种属性一致性最大的区域5.景观同一性问题1、景观的发生同一性2、景观的地带和非地带同一性3、景观的组成成分同一性4、景观的结构同一性第四章土地与土地单位1.土地的概念:土地是地球表面一定区域的垂直剖面系统,是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和人类过去和现在生产劳动的产物。2.土地的科学概念综合各家的观点,土地概念可以表述为:土地是地表某一地段的自然综合体,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全部自然地理要素以及人类活动对它们作用的后果。无论如何表述,土地概念都包含着下列基本内容:P1531)土地是一个自然综合体。它最显著的性质是具有由各个自然地理组成成分组成的综合自然特征。2)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厚度和范围的地段。不同区域不同等级的土地的范围和厚度不同。3)土地作为地球表层的自然客体,必然受自然规律制约。土地是受自然规律控制的历史自然体。在时间上有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特征;在空间上它分布具有区域性。4)土地不仅有自然属性,亦有社会经济属性。土地的社会经济属性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赋予土地的新特征的总和,相对自然属性而言,变化快、稳定性较差。5)土地具有经济利用价值,是一种自然资源。土地的性质1、.土地是历史自然综合体。2、土地具有社会经济属性,有经济利用价值。3、土地具有可更新性。4、土地面积有限。5、土地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不可逆行。3.土地科学的研究内容P1581.土地类型学2.土地资源学3.土地利用现状研究4.土地规划和管理的研究5.土地信息学4.中国土地单位系列1.地块(相)。2.地段(限区)。3.地方。5.地块的定义和性质这意味着‘相’位于一个地形单元的范围内,表征出一致的处境条件(在地形剖面位置、相对高度、坡地的坡向与坡度),一致的基岩(母岩),一致的小气候和水文状况,由一种生物群落占据,井在其范围内形成一种土壤”。性质和特征:1.最低级、最简单的地域个体单位2.内部各自然地理组成成分自身具有最一致的性质3.综合自然特征最一致的土地范围,土地利用的适宜性和限制性也相同4.历史最短,抵御外部影响(人类活动)的稳定性最小6.地块的鉴别1.地貌的最小单位地貌的最小单位是地貌面,它至少应有坡度和坡向两个条件相同。地块只能位于一个地貌面中2.岩性、土质、土壤、植被的最小单位。岩性、土质的差异是地块分异的重要因素和确定界限的重要标志3.水文和气候的最小单位。土壤水分一致的范围,排水条件应相同,这一点可作为划分地块的参考标志。4.各组成成分的分布区大小与地块的关系7.地段(限区)定义:由一些地块有规律地组合成的中级土地分级单位,它通常相当于一个初级(中等)地貌形态单元,是外貌最清楚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在其范围内,水的运动、固体物质的搬运、化学元素的迁移方向相同。2.地段的基本特征⑴由地块组成。⑵地块之间保持着密切的相互联系,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自然地理综合体。⑶具有相应的彼此相互联系的各个自然地理组成成分。⑷初级地貌形态是分异的主导因素。⑸地段的界限比较明显,并有简单与复杂之分。⑹在地段范围内水的运动、固体物质的搬运和化学元素的迁移等具有共同的方向地段的界线与鉴别划分地段,除以地貌形态作根据以外还应考虑基质及其差异所导致的排水条件、湿润状况、土壤和植被等变化。地段鉴别的复杂性限区相当于一个初级地貌形态单元,它可以是雏形的,典型的(简单的),或复杂的。根据上述不同的发展阶段,便可把限区分出三个不同的级别:环节、简单限区和复杂限区。“环节”——某些相或其一部分,在进一步发展中形成为一些内部分化不明显的地段,它处于相与限区之间的过渡形式。这样一种自然地理综合体被称之为“环节”,意思就是从地块到地段的过渡环节。“简单地段”——一般的典型限区就称为“简单地段”。“复杂地段”——一个地段被叠加上一个新地段时,也形成了新的自然地理综合体。我们称之为“复杂地段”。如当阶地或丘陵上发育出了冲沟。8.地方地方是地段(限区)有规律地组合成的高级土地单位。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一套限区,因此其内部结构复杂,具有复区的特点,相当于特别复杂的初级地貌形态单元组合,在其范围内无统一的物质迁移方向。地方通常表现为几种初级地貌形态单元在其范围内典型地重复出现或彼此叠置分布。地方的空间划分,起主导作用的是地貌形态和新构造运动,它们决定着限区组合的特点,使每一个地方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结构格局。9.地方的复杂性地方的特征:1.是土地分级中级别最高、复杂程度最大的基本土地单位2.内部结构复杂,具有复区的特点,在其范围内无统一的物质迁移方向。3.地方通常表现为几种初级地貌形态单元在其范围内典型地重复出现或彼此叠置分布。并与一个地方气候、水文复区、土壤复区、植被复区相联系俄罗斯学者的观点根据复杂程度不同把简单的地方叫亚地方,复杂地方叫地方,递增的复杂程度与组成它的地段本身的复杂程度有关。因此实际可以分出许多复杂程度不同的地方⑴由地段组成的地方⑵由地段、超地段组成的地方⑶由超地段组成的地方⑷由超地段和亚地方组成的地方⑸由亚地方组成的地方第五章土地分类与土地结构1.土地分类的概念土地分类是指对土地单位的类型划分。由于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如一个自然区或行政区)土地个体单位的数目很多,除特殊需要外,一般不逐个研究其个体特征,只按它们质的相似性作不同程度的概括,得到分类级别高低不同的各种土地分类单位,这是土地分类研究所采用的类型系统研究法。分级系统和分类系统在土地分类中,还有分级系统与分类系统的区别。在植物分类和动物分类中,没有分级系统,只有分类系统,虽然也有高、低等级的区别,但那是分类上的等级,如界、门、纲、目、科、属、种。作为地域水平的自然地理学的分类单位,则有两种系统,一种是分级系统,一种是分类系统。分级系统和分类系统有原则的区别,二者不能混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两者同样重要,彼此不能互相代替。土地的分级系统反映的是具体地域的等级。从相—限区—地方—自然区,从低级到较高级的等级系统。分级系统的单位,至少有四个特点:一是较高级单位是由不同等级的低级单位合并而成的;二是不同的低级单位必须在地域上相邻才能进行合并;三是分级的等级越高,所包含的低级单位越多,内部结构越复杂;四是土地分级系统从低级合并成较高等级的根据,是各单位间的区域联系,主要是地球化学联系和地球物理联系。土地分类系统是地域间位属性归纳的反映。从以上的分类系统可以看出:1)分类系统的较高级单位是由低级单位的属性中归纳出来的;2)这种归纳不要求地域上相邻,它不是区域合并,而是同类的概括;3)分类系统的等级越高,它所包括的属性就越简单。如“相种”包括许多属性,如质地、土层厚度、土壤颜色、地形等,到“相属”则不考虑土壤质地,只根据土层厚度、土壤颜色和地形进行概括;而到“相科”,土层厚度也不考虑,只根据地形与土壤颜色概括成暗色草甸土一级阶地前缘;4)分类系统从低级归纳成高级的根据是特征的相似性,是特征的相似程度不同归纳为不同等级的分类系统。土地分级系统与土地分类系统的区别是明显的。土地分级系统从低级到高级是通过区域合并,土地分类系统从低级到高级是通过类型概括;土地分级系统合并的低级单位必须是相邻的才能合并,而分类系统的概括、归纳、抽象属性则不要求相邻;分级系统的等级越高越复杂,而分类系统的等级越高,对属性的概括越简略;分级系统的分级依据是区域联系,而分类系统归纳的依据是特征的相似性。⑴土地分类的逻辑①任何对象不能同时分派给两种类型②每一部分类都必须使所有分类对象对象都有自己所属的类型③分类必须按照一定的层次逐级进行,不能出现越级分类的逻辑错误⑵土地分类指标的选取分类目的:①一般目地分类②特殊目地分类理论依据:①地域分异规律⑶土地分类的步骤①自上而下的分类②自下而上的分类三、土地分类实例分析1.相的分类2.限区的分类3.地方的分类第二节土地类型调查制图一、土地类型调查制图的程序1.室内准备阶段文献资料和图件的搜集和分析工作。拟定该区土地分类系统的初步方案。用此方案绘制土地类型图草图。2.野外考察阶段查明土地分异因素和制图对象的特点,进行土地分类,在地图上表示出各类型单位的轮廓界限,绘制土地类型图。包括几个连续过程:⑴大路线调查。对室内工作进行校正,订正分类系统并选定调查路线和拟定工作计划。⑵路线调查。⑶定位调查。3.室内总结阶段成图和编写研究报告。二、综合剖面法1.概念:选择能穿越研究地区主要土地类型的样带,绘制综合剖面图,能表现主要土地类型的形态、性质和格局,这种研究土地类型的方法称综合剖面法。具体做法⑴根据地形图画出地形剖面,根据实地情况做适当修改。⑵在此剖面上用不同图例表示出基岩、土质土壤和植被。⑶剖面图上要划分出个体土地类型,标出各土地类型的界线、名称代号和组合关系,并注明合并后的名称代号。⑷有时还可以表示气候特征。⑸在剖面图下部绘出沿剖面线走向的有等高线的平面图第三节土地结构一、土地结构的概念土地各自然属性以及各种土地之间的相互关系称土地结构。包括土地要素组成结构、土地演替结构、土地空间组合结构和土地单位内部结构。土地要素组成结构是指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及其对土地分类和各类土地综合特征的影响。土地演替结构是指土地演替过程中不同阶段之间的相互关系。土地空间组合结构就是土地类型在一定区域内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组合形式,即“土地类型质和量的对比关系”。四、土地空间组合结构1.土地垂直组合结构根据土地垂直组合结构可以合理确定大农业产业结构、作物结构和品种结构。2.土地水平组合结构土地水平组合结构分析包括土地类型分布组合图式和土地类型统计两方面。第六章土地评价土地评价是根据具体的生产目的对土地的适用性和生产潜力所作的分级评价。(一)土地评价的对象以全面反映土地综合特征的土地类型作为土地评价的对象。土地单位的多级性(相、限区、地方)和土地类型的多层次性(科属种),决定着土地评价应针对不同级别的土地类型来开展。土地评价的对象应与土地类型制图单位相一致。如土地类型是地块,土地评价对象也是地块。(二)目的和要求为了充分而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以便既能生产更多的物质财富又能保持良好的自然环境,查清各类土地的数量,评价土地质量,阐明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发展农林牧业及多种经营的土地潜力,为国土开发、整治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对土地资源的评价工作应回答下列问题:(1)土地自然生产潜力有多大,目前达到的水平。(2)土地的适宜性,即经营什么能得到最好的经济效果(3)土地有哪些限制因素影响潜力的发挥(4)目前的土地利用是否合理,对环境的影响有哪些不利后果(5)改变环境条件或改良经营品种以提高经济效益的可能性。(三)土地评价的原则1.土地的适宜性和限制性相结合的原则土地适宜性是指土地的特性对某种土地利用的适宜程度,而土地限制性恰好是土地特性对某种土地利用的不利影响。适宜性和限制性都是针对某种土地利用目的而言。土地利用目的不同,适宜性和限制性就不一样。只有将土地的自然特性与土地利用类型相结合,才能判断其适宜与否,才能判断其限制性因素是什么。2.效益与投入相比较原则(经济原则)土地评价必须建立在注意环境后果的前提下考虑经济效益。如果投入的财力、物力、劳力较少,又能获得较多产品,这样的土地应该具有较高的等级;反之,投入的财力、物力、劳力很多,而获得的产品很少,这样的土地对某种用途来说就是较低的等级。3.对多宜性土地的多用途比较及综合评价原则不同用途之间进行比较,得出多项综合评价。比较客观。4.可持续利用原则在对土地资源评价时,尤其在考虑土地利用的适宜性时,必须考虑可能带来的环境后果,这是在为国土开发和整治规划作土地评价时应当重视的原则。因为土地资源评价正是为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而又不致使环境退化。因此,在进行土地评价时必须对这些容易忽视的环境未来的病害作深入分析、预测,以防患于未然。5.因地制宜原则(区位原则)土地评价涉及土地的自然属性和土地利用现状,这两者都与土地资源所处的区位条件有关。这里所指的区位条件,指除该地所处的行政位置、经纬度位置、海拔高度位置以及交通位置以外,还包括该地的自然地带位置。6.相邻性原则土地资源评价既然是为了合理而充分地利用土地资源,以便既生产更多的物质财富又能有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那么进行评价时就不能只考虑土地地段本身,必须同时考虑土地地段上下左右之间的相互影响。二、土地评价因子1.地形海拔高度、坡度、坡长、坡位、坡向2.气象气候辐射、温度、降水、蒸发、风速及雹、雪等3.水分状况地下水埋深、有无泉水、洪涝频率4.土壤5.区位第二节土地潜力评价土地潜力指土地利用的潜在能力,土地潜力评价主要依据土地的自然性质及其对各种土地利用的影响,就土地的潜在能力作出等级划分。一、美国农业部的土地潜力等级系统根据土地对作物生长的自然限制性因素的强弱程度,将土地分成若干等级。包括三个等级层次:1.潜力级2.潜力亚级3.潜力单元潜力级这是潜力分类中的最大等级。美国把所有土地划分为8个潜力级,用罗马数字表示。潜力亚级指具有相同限制因素与危险性的潜力单位组合。四种普通的限制因素与危险因素是:①侵蚀(e)②水分(潮湿,w)③表层土壤(根系层,s)④气候条件(c)潜力单元指在作物和饲料作物的一般经营制度下具有大致相同效应的土地组合。同一潜力单元中的任何土地,适种相同的农作物和饲料作物,要求选择相同的经营制度,并且其适宜作物的常年产量变率不会超过25%。二、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编制1.土地潜力地区土地潜力地区的划分以气候因素即水热条件组合及其对比关系作为依据。热量水分及其对比关系是土地资源物质与能量的基本来源,也是决定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和影响土地资源形成与发育的基本因素,对土地的自然属性有着深刻的影响。划分土地潜力区的指标,是≥10℃积温及其持续日数、干燥度、熟制和无霜期。同一地区内土地的水热条件与熟制基本相同。2.土地质量等土地质量等是在土地潜力区之内,根据土地本身的特性,对农林牧的适宜性,土地的限制性因素及其程度,并参考土地利用现状及社会经济条件而划分的。在一个土地潜力区之内不同等的土地之间有质的差异,可以比较。不同潜力区同等地不能简单对比。同一潜力区同等土地的适宜性及生产潜力大致相同。3.土地限制型土地限制型是在土地质量等内,按限制因素种类及其强度划分的。同一土地限制型内的土地具有相同的主要限制因素和要求相同的主要改造措施。第三节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的适宜性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土地类型对某种经济利用的适宜程度。可以按土地的现状或按改良后状况加以考虑。衡量土地适宜程度的主要指标是看土地能否长期的、最有效的得到利用和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潜力。FAO的土地评价纲要《土地评价纲要》的评价系统分为纲、级、亚级、单元四个层次。P239将土地对一定利用方式的适宜性分为适宜、有条件适宜和不适宜三个等级,适宜等有进一步分为非常适宜、中等适宜、临界适宜三个亚等,不适宜等再分为当前不适宜和永久不适宜两个亚等。㈠土地适宜纲土地适宜纲表示土地对所考虑的特定利用方式评价为适宜或不适宜。㈡土地适宜级土地适宜级反映适宜性的程度,可按照纲内适宜性程度递减的顺序用连续的阿拉伯数字表示。一般分三级:S1、S2、S3。在不适宜纲内通常分为两级:当前不适宜类(N1)和永久不适宜类(N2)。㈢土地适宜亚级土地适宜亚级反映土地限制性类别的差异。亚级用小写字母附在适宜级符号之后的方法来表示。㈣土地适宜单元土地适宜单元是适宜亚级的续分,亚级内所有的单元具有同样程度的适宜性和相似的限制性。第四节土地质量指标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的概念框架与国际进展“土地质量”是指土地的状况或条件,包括与人类需求有关的土壤、水及生物特性。它关系到以生产、保护及环境管理为目的的土地的条件与能力。对土地质量的评价需要针对某一种土地利用功能与类型进行。土地质量指标是一种量度或由变量产生的数值。它能判断与人类需求有关的土地状况及其变化,以及与这种状况相联系的人类活动。2.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能够衡量土地资源所承受的压力、这种压力对土地质量的影响以及社会对这些变化的响应。压力指标:描述人为活动对土地资源造成的压力。状态指标:描述土地资源状态及土地质量变化。响应指标:描述社会(从农民到国家决策者的各个层次)对造成土地质量状态变化的压力的响应,既包括期望的正向响应,也包括负面的响应如土地撂荒。同时,PSR模型也帮助决策者(任何层次的)对将来的响应做出选择。各指标之间有时没有明确的界线。决策者必须把指标结合起来考虑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3.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的主要方案⑴针对区域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针对全球主要农业生态带的不同地区,分别建立了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由于指标体系是针对某一区域的,其中包含了这一区域与土地有关的许多问题,如土地质量、土地利用、农业生产、人口、资源、社会响应等。⑵针对问题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每种指标体系中都包括三方面指标:压力指标、状态指标、响应指标。这些指标主要是为地区和国家层次的应用而建立的。第五节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是“获得最高的产量、并保护土壤等生产赖以进行的资源,从而维护其永久的生产力”。这个概念包括:生产可持续性——为获得最大的可持续产量并使之与不断更新的资源储备保持协调;经济可持续性——实现稳定状态的经济,需要解决对经济增长的限制和生态系统的经济价值问题;生态可持续性——生物遗传资源和物种多样性以及生态平衡得到保护和维持;社会可持续性——保障可持续的土地产品供给,同时还要既能使经济维持下去,又能被社会所接受,土地利用收益分配的公平性至关重要。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是将传统土地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潜力评价)与景观生态学原理(景观结构和过程、景观异质性)相结合,评价土地利用可持续性。一、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指标与方法㈠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系统分析1.土地利用系统分析土地利用系统是典型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是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集中体现。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就是实现土地生产力的持续增长和稳定,保证土地资源潜力和防止土地退化,使之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性质。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可以从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进行评价。2.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特点土地利用可持续性不仅涉及到时间因素,还涉及到空间尺度。持续性是适宜性在时间上的扩展。土地适宜性是一种现状的评价,土地利用的持续性是评价一块土地在更长时期内是否适合于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只要在未来可预见的较长时期内未引起明显的或永久性的土地退化,通常认为这种土地利用方式是可持续的。土地利用可持续性需要从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方面综合考虑,但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侧重点不同。从地块-地段-地方-区域-国家-全球,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主要约束因素可能以此为农业技术-微观经济-生态因子-宏观经济和社会因子-宏观生态因子。㈡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指标1.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指标的结构土地利用可持续性与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方面的许多因子密切相关,不同因子由于其性质和特征不同,对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影响不同,其评价的指标和方法也有差别。评价可分五步进行:一是确定土地利用的目标;二是确定土地利用的方式;三是确定影响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因子;四是确定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评价指标;五是确定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指标的诊断标准。2.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指标体系⑴生态指标生态的持续性是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基础。通常包括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水资源、立地条件、生物资源等。更应强调土地利用对生态过程的影响。⑵经济指标经济指标主要包括经济资源、经济环境和综合效益三个方面。评价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在近期和未来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在满足了经济评价指标的同时,还必须进行生态和社会评价,评价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在生态和社会上的可行性与可接受性。⑶社会指标主要包括宏观的社会、政治环境,社会的承受能力,社会的保障水平,公众参与程度等。通常利用专家判断法、调查评价法,比较分析和定量评价土地利用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社会因素对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影响。㈢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内容1.生态评价土地利用可持续性中的生态评价是评价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在目前机器在较长时期内对土地的基本属性和生态过程的影响。生态可持续性与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相关,如水分循环和养分循环、能量交换、物种丰度、多样性在生物种群动态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生态评价是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基础。2.经济评价定量指标利润、成本、产量和商品率是土地经济评价的指标。定性指标、可行性和可接受性强调了土地利用的另一侧面。如果一种新的土地利用方式在生态上和社会上被认为是不可接受的,即使其满足了所有的经济指标,仍需调整,否则将被放弃。目前,全球土地退化是影响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最主要障碍,其原因主要在于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对自然生态系统复杂性认识不够。会对土地过度开发,导致土地退化过程的加速发展。土地退化现象表明,追求土地经济效益而忽视其生态特征将无法保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3.社会评价社会评价是评价一种土地利用方式是否符合社会的文化观、价值观和是否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土地不仅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而且是一种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社会对土地利用的期望一直被经济学家作为土地利用优化模式的依据,但土地利用的优化模式并非由经济学家决定,因为它是社会、经济、生态、以及美学的综合体现。在人类利用土地资源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土地属性的变化和对人类社会的反馈作用。土地利用可持续性中的社会评价通常表现为社会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干预。如给与生态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方式以减免税收或其他优惠。㈣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程序评价过程的核心就是综合生态评价、经济评价和社会评价。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强调不同的因子,这也是决策过程中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二、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与方法的进一步讨论㈠可持续性指标的选择方法1.枚举法枚举法力图按照一定的分类和层次将有关的因素尽可能地一一列举,并分别赋予相应的权重,判断其对可持续性的影响程度,最后得出一个总的度量。2.综合法综合法不管系统的内部内部机构和机理,只根据少数能反应其表现的综合指标来评价可持续性。㈡关于评价对象的几个问题1.评价状况还是评价过程2.纵向比较还是横向比较3.评价地块还是评价区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