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F-100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核医学工作场所退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本)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环境保护部监制1表1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核医学工作场所退役建设单位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法人代表联系人联系电话注册地址无锡市惠河路200号项目建设地点无锡市惠河路200号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项目总投资(万元)项目环保投资(万元)投资比例(环保投资/总投资)5.0%项目性质□新建□改建□扩建■其他占地面积(m2)/放射源□销售□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使用□Ⅰ类(医疗使用)□Ⅱ类□Ⅲ类□Ⅳ类□Ⅴ类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生产□制备PET用放射性物质□销售/□使用射线装置□生产□Ⅱ类□Ⅲ类□销售□Ⅱ类□Ⅲ类□使用□Ⅱ类□Ⅲ类其他■退役项目概述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项目建设规模及任务由来1.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由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于2019年5月响应无锡市卫生资源整合组建而成,医院设立南院区(吴都路与蠡湖大道交叉口东南侧)、北院区(现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地块),医院南院区占地面积11.7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08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200张,北院区占地面积3.5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56万平方米,编制床位800张,职工总数3000余名,是一所集医疗、教育、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现为南京医科大学、徐州医科大学、苏州大学、江苏大学教学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原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江苏省博士2后创新实践基地、江苏省肿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无锡市伤口造口实践基地。1.2项目建设规模及任务由来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核医学项目位于医院核医学中心内,为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建设有1座PET-CT机房及1座回旋加速器机房,用于开展含18F、11C核素的正电子示踪剂的生产和使用;建设有1座SPECT机房,32P核素治疗及125I粒子植入。项目于2009年4月通过原江苏省环保厅审批,2012年3月通过竣工环保验收,核医学项目环评、验收批复复印件详见附件2。根据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整合规划方案,北院区现有核医学项目将全部搬迁至南院区,退役后核医学中心场所将无限制开放使用,场所内设备搬迁至南院区,衰变池拆除,南院区新建放射诊疗及迁建1台回旋加速器项目已于2019年11月取得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批复(苏环辐(表)审[2019]30号),环评批复见附件3。本次北院区核医学工作场所退役涉及的项目情况见下表1-1:表1-1医院本次核技术利用退役项目一览表放射源序号放射源名称数量总活度(Bq)类别工作场所名称活动种类许可情况备注168Ge24.6×107Ⅴ核医学中心(二楼)使用搬迁268Ge19.2×107Ⅴ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序号工作场所等级核素名称作量(Bq)工作场所名称活动种类许可情况备注13.7×108核医学中心(一楼)生产场所退役21.85×107核医学中心(二楼)使用399mTc1.85×108核医学中心(三楼)使用4201Tl7.4×107567Ga3.7×10761.48×109核医学中心(四楼)73.7×107889Sr3.7×1089153Sm1.85×10832P3.7×107射线装置序射线装置名称及型号数量管电压kV管电流mA类别工作场所名称活动种类许可情况备注11能量:≤10MeV束流:≤70A核医学中心(一楼)使用搬迁2BRIOGRPH64型PET-CT1665Ⅲ核医学中心(二楼)3DiscoveryNM/CT670型SPECT1480Ⅲ核医学中心(三楼)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退役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委托,江苏玖清玖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通过资料调研、现场勘察和评价分析,编制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项目周边情况及保护目标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位于惠河路200号,其东侧为惠河路,南侧为惠河路、快速内环,西侧为青山村、快速内环,北侧为青山村、江苏省荣军医院,地理位置见附图1,院区平面布局见附图2。本项目位于北院区核医学中心内,核医学中心为五层独立建筑,核医学中心东侧为医院道路、绿化带,南侧为办公楼、花园,西侧为快速内环,北侧为CT室、核磁共振室和放疗中心。核医学中心一楼为回旋加速器用房和病人侯诊用房,二楼为PET-CT用房,三楼为SPECT用房,四楼为甲癌治疗用房,五楼为体检用房及医务办公室,核医学中心各楼层平面布局图见附图3-1~附图3-5。根据本项目特点,结合《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的相关规定,确定以核医学中心周围50m的范围作为评价范围。根据现场调查可知,核医学中心周围50m的范围内为医院内部及西侧快速内环。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为退役实施过程中的原辐射工作人员以及退役场所清洁解控后,在退役场所工作和停留的公众,以及评价范围内的公众。3建设单位已有核技术利用项目许可情况医院目前已取得原江苏省环境保护厅颁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证书编号为苏环辐证[00290],许可种类和范围为“使用Ⅲ类、Ⅴ类放射源;使用Ⅱ类、Ⅲ类射线装置;生产、使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有效期至2022年11月20日。许可内容包含使用1台III类192Ir放射源(后装治疗),3枚V类68Ge校99mTc、125I、89Sr、153Sm、32P、18F、131I、11C、201Tl以及67Ga的乙级非密封工作场所;使用回旋加速器1台、医用直线加速器3台、DSA1台以及CT等III类射线装置15台,医院辐射安全许可证正副本复印件详见附件4。4序号核素名称总活度(Bq)/活度(Bq)×枚数类别活动种类用途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备注168Ge4.6×107×2枚Ⅴ使用校验/PET-CT储源室内搬迁268Ge07×1枚Ⅴ使用校验/PET-CT储源室内搬迁/////////注:放射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对其要说明是何种核素以及产生的中子流强度(n/s)。表3非密封放射性物质核素名称理化性质活动种类实际日最大操作量(Bq)等效最大Bq年最大用量(Bq)用途操作方式使用场所备注199mTc液态使用/1.85×1084.44×1012诊断///2液态使用/3.7×1078.88×1011粒子植入///389Sr液态使用/3.7×1087.4×1010治疗///4153Sm液态使用/1.85×1084.44×1011治疗///532P液态使用/3.7×1078.88×1010诊断///6液态使用/3.7×1084.63×1010诊断///7液态使用/1.48×1095.55×1010治疗///8液态使用/1.85×1074.63×1011诊断///9201Tl液态使用/7.4×1071.78×1011诊断///67Ga液态使用/3.7×1078.88×1010诊断///注: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和操作方式见《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54射线装置(一)加速器:包括医用、工农业、科研、教学等用途的各类型加速器名称类别数量型号加速粒子最大能量(MeV)额定电流(mA)/剂量率(Gy/h)用途工作场所备注1回旋加速器Ⅱ类1H-H70A生产药物/搬迁、退役///////////(二)X射线机:包括工业探伤、医用诊断和治疗、分析等用途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 (kV)最大管电流 (mA)用途工作场所备注1PET-CTIII类1BRIOGRPH64型665显像诊断/搬迁、退役2SPECTIII类1DiscoveryNM/CT670型480显像诊断/搬迁、退役//////////(三)中子发生器,包括中子管,但不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名称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靶电强用途工作场所氚靶情况备注活度(Bq)贮存方式数量//////////////6表5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名称状态核素名称月排放量年排放量排放口浓度暂存情况最终去向放射性废水液态201Tl、67Ga/≤0.83m3αL总β≦10Bq/L排入衰变池衰变池废水贮存10个半衰期 (80.4d)并且满足排放标准污水处理系统。放射性201Tl、67Ga、/≤2m3/暂存在放射性废物暂存库中变贮存10个半衰期并且满足清洁解控水平推荐值后作为普统一处理。/////////注:1.常规废弃物排放浓度,对于液态单位为mg/l,固体为mg/kg,气态为mg/m3,年排放总量用kg。2.含有放射性的废弃物要注明,其排放浓度用比活度(Bq/l,或Bq/kg,或Bq/m3),年排放总量分别用Bq和kg。76评价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版),2015年1月1日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修正版),2018年12月29日修订,2018年12月29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修正版),国务院令第68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5)《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2019年修正版),国019年3月2日施行(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8年修订版),生态环4月28日施行(7)《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告2017年第66号,2017年12月6日起施行(8)《关于发布放射源分类办法的公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52月23日起施行(9)《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2019年修正版),生态环境部令第7号,2019年8月22日起施行(10)《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保部令第18日起施行(11)《关于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分级处理和报告制度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145号,2006年9月26日起施行(12)《关于明确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环办辐射函[2016]430号),2016年3月7日起施行(1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生态环境(14)《关于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和考核有关事项的公告》,生态环境部公告2019年第57号,2020年1月1日起施行(15)《生态环境部关于启用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的公告》,生态环境部公告2019年第39号,2019年11月1日起施行(16)《江苏省辐射污染防治条例》(2018年修正版),江苏省第十三届8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号,2018年5月1日起施行(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修订),2020(18)《江苏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的通知》,苏政发〔2018〕74号,2018年6月9日(19)《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的通知》,苏政发〔2020〕1号,2020年1月8日(20)《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苏政发〔2020〕49号,2020年6月21日技术标准(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2)《核辐射环境质量评价的一般规定》(GB11215-1989)(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4)《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5)《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61-2001)(6)《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14583-93)(7)《医用放射性废物的卫生防护管理》(GBZ133-200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9)《可免于辐射防护监管的物料中放射性活度浓度》(GB27742-2011)参考资料:(1)《江苏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与本项目相关附件:(1)项目委托书(附件1)(2)原核医学项目环评批复、竣工环保验收批复复印件(附件2)(3)新院区新建放射诊疗及迁建1台回旋加速器项目环评批复复印件(附(4)辐射安全许可证正副本复印件(附件4)(5)辐射环境现状检测报告复印件(附件5)(6)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证书复印件(附件6)(7)核医学工作个人剂量汇总表复印件(附件7)9表7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评价范围根据本项目的特点,结合《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的相关规定,本项目评价范围确定为核医学中心退役场所内部及边界外周围50m内的区域。保护目标根据现场调查可知,核医学中心周围50m的范围内为医院内部及西侧快速内〕49号》中划分的环境管控单元中的优先保护单元。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为退役实施过程中的辐射工作人员以及退役场所清洁解控后,在退役场所工作和停留的公众,以及评价范围内的公众。本项目评价范围内保护目标情况见表7-1。表表7-1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敏感保护目标情况一览表环境保护目标规模方位距离参与退役的辐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核医学中心楼内0m~10m公众清洁解控后的退役场所核医学中心楼内0m~10m医院内非核医学科门诊室医务人员及公众东侧、南侧、北侧10m~50m快速内环公众流动人员西北侧35m~50m评价标准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工作人员职业照射和公众照射剂量限值剂量限值职业照射剂量限值工作人员所接受的职业照射水平不应超过下述限值:①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20mSv;②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50mSv。公众照射剂量限值实践使公众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的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 2年有效剂量,1mSv;②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mSv,则某一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到5mSv。表C1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分级级别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甲>4×109乙2×107~4×109丙豁免活度值以上~2×107表B11表面污染控制水平单位:Bq/cm2表面类型α放射性物质β放射性物质极毒性其他工作台、设备、墙壁、地面44×104×10监督区4×10-144工作服手套、工作鞋控制区、监督区4×10-1×10-14手、皮肤、内衣、工作袜4×10-24×10-24×10-11)该区内的高污染子区除外。附录B2.2工作场所中的某些设备与用品经去污使其污染水平降低到表11中所列设备类的控制水平的五十分之一以下时,经审管部门或审管部门授权的部门确认同意后可当作普通物品使用。2《医用放射性废物的卫生防护管理》(GBZ133-2009)4.3按照清洁解控原则,应区分放射性废物与免管废物,不可混同处理。应力求控制和减少放射性废物产生量表B.1以核素活度浓度表示的清洁解控水平推荐值解控水平(Bq/g)核素106H-3105S-35104103102101注1:上述解控水平推荐值原则上只适用于在组织良好、人员训练有素的工作场所对产生小量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医学应用或实验室。注2:严禁为申报清洁解控而采用人工稀释等方法来降低核素活度浓度。GBA3《可免于辐射防护监管的物料中放射性活度浓度》(GB27742-2011)GB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单位mg/L)序号污染物高允许排放浓度1总α放射性Bq/L2总β放射性10Bq/L5参考资料《江苏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辐射防护年3月),江苏省环境监测站。江苏省室内、室外天然贯穿辐射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单位:nGy/h)室外剂量率室内剂量率范围62.6~101.977.2~152.4均值79.57.0.3注:评价时参考数值取“均值±3s”6项目管理目标限值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11.4.3.2“剂量约束值通常应在公众照射限值10%~30%(即0.1mSv/a~0.3mSv/a)的范围之内。”的规定及表11附录B2.2说明,遵循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确定本项目管理目标限值为:退役辐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不超过2mSv,公众年有效剂量不超过0.1mSv,若场所要达到无限制开放,公众年有效剂量不超过0.01mSv;退役场所内设备、设施、物品和相关墙面、地面、台面的放射性污染清洁解控水平为0.8Bq/cm2;衰BqL≤10Bq/L。表8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1项目地理位置及场所位置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位于惠河路200号,其东侧为惠河路,南侧为惠河路、快速内环,西侧为青山村、快速内环,北侧为青山村、江苏省荣军医院,地理位置见附图1,院区平面布局见附图2。本项目位于北院区核医学中心内,核医学中心为五层独立建筑,核医学中心东侧为医院道路、绿化带;南侧为办公楼、花园;西侧为快速内环;北侧为CT室、核磁共振室和放疗中心。核医学中心一楼为回旋加速器用房和病人侯诊用房,二楼为PET-CT用房,三楼为SPECT用房,四楼为甲癌治疗用房,五楼为体检用房及医务办公室,本项目核医学中心大楼外周围环境现状图见图8-1,核医学中心一楼至四楼待退役场所环境现状图见图8-2~图8-5。核医学中心东侧核医学中心南侧核医学中心西侧核医学中心北侧图8-1本项目待退役的核医学中心周围环境现状图一楼回旋加速器机房一楼合成热室一楼放化实验室一楼质控室一楼回旋加速器控制室图8-2核医学中心一楼现状图二楼注射室二楼注射后候诊室图8-3本项目待退役的核医学中心二楼图三楼注射室门口三楼注射后候诊室图8-4本项目待退役的核医学中心三楼现状图入口图8-5本项目待退役的核医学中心四楼现状图2辐射环境现状监测结果根据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提供的资料,南京瑞森辐射技术有限公司于2020年8月13日~8月14日对核医学中心工作场所进行了X-γ剂量当量率、放射性表面污染水平的监测。具体监测结果汇总表见表8-1,详细表8-1工作场所X-γ剂量当量率和β表面污染水平测量结果编号场所X-γ剂量当量率β表面污染水平(Bq/cm2)监测时工况说明1热合室工作场所/<0.06合成工作结束2核医学科二楼工作场所0.569<0.06~0.55PET-CT工作结束,病人离开场所3核医学科三楼工作场所<0.06SPECT工作结束,病人离开场所4核医学科四楼病房0.239<0.06~0.54病房无住院病人注:测量数据未扣仪器宇宙响应值。图8-6热合室检测点位示意图图8-7核医学科二楼工作场所检测点位示意图图8-8核医学科三楼检测点位示意图图8-9核医学科四楼病房检测点位示意图3环境现状调查结果评价(1)X-γ剂量当量率监测结果。2020年8月13日~8月14日核医学中心正常工作时,在当日工作结束后测量的各场所X-γ剂量当量率结果为:核医学科二楼工作场所X-γ剂量当量率为hXSvh核医学科四楼病房X-γ剂量当量率为0.142~0.239μSv/h。本次测量结果显示部分监测点位测量值高于江苏省天然贯穿辐射水平,待核医学中心退役时,各场所使用的核素经过十个半衰期衰变后,各场所X-γ剂量当量率可处于江苏天然贯穿辐射水平涨落范围内。(2)表面污染监测结果2020年8月13日~8月14日核医学中心正常工作时,在当日工作结束后测量的各场所表面污染测量结果为:热合室工作场所β放射性表面污染水平为<0.06Bq/cm2,核医学科二楼工作场所β放射性表面污染水平为<0.06~0.55Bq/cm2,核医学科三楼工作场所β放射性表面污染水平为<0.06Bq/cm2,核医学科四楼病房β放射性表面污染水平为<0.06~0.54Bq/cm2,各场所测量值均低于退役场所表面污染清洁解控水平0.8Bq/cm2的要求,待核医学中心退役时,各场所使用的核素经过十个半衰期衰变后,各场所表面污染测量值将进一步降低。表9项目工程分析与源项工程设备与工艺分析本项目环评是针对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核医学工作场所退役而编写的退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2020年9月3日现场勘查时,医院核医止核医学中心运行,并陆续进行设备搬迁。本次评价的退役场所使用的放射性核素辐射特性见表9-1。表9-1本项目拟退役场所的放射性核素特性一览表核素半衰期衰变类型及分支比(%)主要α、β辐射能量(keV)与绝对强度(%)X能量(keV)与绝对强度(%)空气比释动能率常数h109.7minEC(3.27)β+(96.73)633.5(96.73)XK:0.52(0.01795)γ±:511(≤193.46)99mTc6.02hIT(100)-140.511(88.5)8.04d1)303.9(0.651)333.8(7.27)606.3(89.9)629.7(0.05)806.9(0.48)305(6.14)364.489(81.7)989(7.17)722.911(1.77)XKα1:29.779(2.56)89Sr50.55d(99.99036)908.96(0.00956)20.4minEC(0.04)β+(99.96)960.2(99.76)XK:0.18(0.00022)γ±:511(≤199.52)201Tl72.91hEC(100)-135.34(2.565)67Ga78.3hEC(100)-93.311(39.2)184.577(21.2)xk:8.61578(17.0)xk:8.63886(33.3)59.40dEC(100)-35.4922(6.68)xL:3.77(15.5)xkβ:31.0(25.9)Xkα1:27.4723(74.5)xkα2:27.2017(39.9)153Sm46.28h635.3(32.2)705.0(49.6)69.673(4.85)32P14.26d1710.3(100.0)--1退役原则根据放射性工作场所的运行情况和项目特点,为安全实施该工作场所退役工作,医院制定了总体退役原则如下:①退役场所满足场址无限制开放要求。②可重复利用的设施及设备(包括回旋加速器、PET/CT、SPECT、含铅防护门、铅玻璃、铅通风橱、甲癌住院病房内的病床等)满足表面污染清洁解控水平为0.8Bq/cm2的要求,尽量重复使用。③退役工作场所涉及的放射源、放射性污染物全部进行妥善处理,保证搬迁人员剂量水平符合控制限值要求。2退役总体方案时间安排时间安排,建议划分为三个阶段:1)退役准备阶段,时间约1个月。场所退役前封存1~2周,退役搬迁前使用表面污染仪对场所内部进行巡测,发现超标的地方,及时采取措施清除放射性污染。2)退役实施阶段,主体设备由厂家负责搬迁。场所内可能存在污染位置和设施,拆除时,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报警仪,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使用剂量仪实时检测,做好记录,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拆除;在搬迁过程中,做好主要部件表面及工作场所的辐射监测,并做好记录。对于可能产生的放射性污染,可采取封存场所、放置衰变的方法使其自然衰变,使所有放射性工作场所、设备和用品等残留的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殆尽。3)退役验收阶段,设备搬迁后1个月内,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工作场所验收监测,办理退役竣工验收,经审批同意后,场所可以无限制开放使用。22.2退役过程概述1)组织领导。退役工作在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按照制定的退役方案实施,预防保健处、医务处、保卫处、核医学科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202)个人防护。进入控制区人员穿戴个人防护用具(工作服,一次性帽子、口罩、鞋套、手套等),佩戴个人剂量计。在场所清洁解控前,禁止将相关物品、设备移出控制区;3)污染去除与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一旦发现工作场所和设备等放射性污染超出标准限值,立即进行去污处理。及时收集放射性废物,采取暂存衰变的方法,最终进行清洁解控处理;4)实施完成之后,委托有资质的监测机构开展退役场所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并完成竣工环保验收备案。33退役主要内容3.1核医学中心工作场所首先进行拟退役场所的源项调查,对退役场所不同点位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摸清退役场所的污染源项和现状污染水平;如发现退役场所存在表面污染,继续封闭衰变,并实时监测,经表面污染监测合格后方可无限制开放使用,去污中的擦试物品做为含放射性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图9-1核医学科中心退役场所处置方案3.2场所内设备和物品3.2.1回旋加速器搬迁退役回旋加速器拆卸过程如下:1)全面记录回旋加速器、化学合成系统、质控及相关附属设备设施的技术数据(约3天);2)拆卸有辐射剂量部分(约2天):包括靶、真空膜支架、离子源、碳膜支架、传靶过滤膜、放射性核素传输管道;拆卸后,将拆卸后的靶体、真空膜支架、碳膜支架放入准备好的铅防护罐里,并在防护罐上贴上标签和警示标志,单独储放在一个房间,搬迁时与回旋加速器主机一起由具有资质的专业运输公司搬21运到新场地;靶体上的靶膜及其金属O圈、真空膜支架上的真空膜及其O圈、离子源的阴阳极、碳膜支架上的碳膜、传靶滤膜、放射性核素传输管道,这些配件耗材放置到放射性废物储存罐里作为放射性废物处理;3)拆卸无辐射剂量部分(约5周):拆卸前先对所拆部分做好标号标记,将报废、老化或者物理疲劳部分的配件做好记录,然后开始拆卸,最后进行分类装箱打包。3.2.2PET-CT、SPECT搬迁退役PET-CT、SPECT的搬迁主要涉及PET-CT校正源的转移。PET-CT使用的校搬迁到南院区时,PET-CT校正源将交由有资质单位运输至南院区PET机房的储源室内保存。PET-CT、SPECT设备在原址放置10个半衰期后经表面污染监测合格后可进行搬迁,PET-CT场所、SPECT场所根据使用核素10个半衰期各需放置时间分别天、3天。3.2.3可重复利用的设施可重复利用的设施(包括含铅防护门、铅玻璃、铅通风橱、甲癌住院病房内的病床等),在原址放置10个半衰期经表面污染监测合格后回收使用,其中PET-CT场所、SPECT场所、甲癌病房场所根据使用核素10个半衰期各需放置时天和80天。图9-2可重复利用的设施及设备处置方案3.3固体废物核医学中心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给药时使用的注射器、废一次性纸杯、一次性手套、擦拭品及住院病人使用后的纸杯、餐巾纸、药棉、药瓶等均为含放射性固体废物,集中放置在废物间,达到十个半衰期经表面污染监测合格后作为医疗废物处理。22吸咐过滤放射性废气用的废活性碳在原址放置达到十个半衰期经表面污染监测合格后作为医疗废物处理。图9-3核医学科含放射性固废处置方案3.4衰变池衰变池废水:自核医学停止运行之日起,衰变池废水存储十个半衰期(80天)后经检测合格,方可接入医院污水处理站最终排入市政排污管网。衰变池若有及沉积物,经表面污染监测合格后用水冲洗后接入医院污水处理站最终排入市政排污管网。废弃的衰变池,经表面污染监测合格后,可拆除。图9-4放射性废水处置方案污染源项描述1污染源分析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核医学工作场所退役项目在场所清洁解控过程中会产生如下污染:(1)核医学中心场所控制区内残存放射性核素产生的β、γ射线外照射及表面污染。(2)可重复利用的设施及设备(包括含铅防护门、铅玻璃、铅通风橱、甲亢甲癌住院病房内的病床等)在贮存、处置过程中其残存的放射性核素产生的β、γ射线外照射及表面污染。(3)核医学科停止使用131I、18F、99mTc等核素后,放射性废水贮存于核医学科中心西侧地下衰变池内(3格共25m3),衰变池废水产生的β、γ射线外照射。(4)产生的β、γ射线外照射及表面污染。2322事故工况(1)原辐射工作场所内,含有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废水、放射性固废,未妥善、安全处置,对环境造成辐射污染。(2)密封源搬迁时发生丢失或损坏事故。退退役可行性分析、经济可行性分析在退役环评、退役监测投入的费用,都是旨在为保障公众健康,保护环境,消除安全隐患,本项目场所退役可重复利用的设施及设备满足污染清洁解控水平后均搬迁至新院区使用,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因此,在经济上可行。2、技术可行性分析退役工作在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按照制定的退役方案实施,参与退役工作的辐射工作人员均是核医学中心辐射工作人员及设备厂家工作人员,医院按照退役方案开展工作,可确保放射性污染物妥善处置,确保工程实施后场址的辐射水平达到可接受的水平,实现清洁解控的目的,达到无限制开放使用要求。24表10辐射安全与防护项目辐射防护措施退役过程由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负责总协调,委托厂家和有资质单位具体实施。为了防治或减轻污染,该医院主要采取了以下辐射安全措施:1.设立退役领导小组为了确保安全,防止事故发生,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专门成立退役搬迁领导小组,由医院现有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委员会承担。在退役领导小组的管理下,负责退役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场地监测、污染场地的去污、放射性废物的整备处理等,并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管理本项目的环境保护和辐射防护等方面的工作。2.明确责任分工设备的搬迁和含源操作委托厂家和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在操作前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和人员任务分工。拆源期间医院根据要求设置控制区和监督区,强制实行分区管理,并禁止医院的工作人员及其他公众进入控制区和监督区。3.制定全过程监测计划对退役前、退役过程中的现场辐射水平及个人受照剂量进行监测,对拟退役场址退役后对整个退役场址进行辐射监测。退役现场做好必要的警示标识,有专人值守,必要时设置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工作场所。三废处理衰变池废水:衰变池放射性废水,存储十个半衰期(80天)后,经检测合格后,衰变池废水总α≤10Bq/L、总β≤10Bq/L,方可接入医院污水处理站最终排入市政排污管网。经表面污染检测合格后,衰变池可拆除。固体废物:核医学中心停用前有放射性废物,按规定转移至放射性废物间内暂存,达到清洁解控水平后,可以按医疗废物进行处置。退役过程中,对可能含有放射性核素的废物进行及时辐射监测,做好记录。吸咐放射性废气的废活性碳在原址放置,放置十个半衰期(80天)后,按医疗废物处理。放射性废气:在核医学科封存和退役过程中,无放射性药物使用,不涉及放射性废气排放。25表11环境影响分析建设阶段对环境的影响本项目为核医学科工作场所及设施退役项目,无建设阶段对环境的影响。退役过程对环境的影响1退役过程对环境影响分析核医学科回旋加速器于2010年安装使用,生产放射性同位素,同时由于自身结构部件被活化,在进行移机搬迁前,封存场所2~3周。在退役搬迁前,由厂家进行辐射现状监测,待辐射水平满足拆装运输要求后,再开展具体工作。核医学中心其他场所如合成柜、自动分装柜等场所,经十个半衰期衰变后,表面污染水平进一步降低,在搬迁退役实施前进行监测,预计可以达到接近环境本底水平,对工作人员的影响较小,可满足本项目确定的退役辐射工作人员有效剂量不超过2mSv管理目标限值要求。在搬迁退役实施后,各场所X-γ剂量当量率可处于江苏天然贯穿辐射水平涨落范围内,可满足本项目确定的公众年有效剂量不超过0.1mSv管理目标限值要求。22环境影响分析结论根据分析预测,本次退役过程中在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和安全措施的情况下,退役职业人员年有效剂量和公众年有效剂量、核医学中心场址退役后,其场址内放射性污染清洁解控水平均能够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2002)、《医用放射性废物的卫生防护管理》(GBZ133-2009)评价标准要求,能够满足无限制开放的要求。3放射性“三废”环境影响分析(1)放射性废水含放射性核素的废水由专用管道收集后流入3格共25m3的衰变池中衰变,衰变池设在核医学中心西侧地下,核医学中心年产生含放射性核素的废水量约为10m3,衰变池容积具备使产生的废液衰变10个以上半衰期的能力,衰变池废水接入医院污水处理站最终排入市政排污管网。(2)放射性固体废物核医学科停用前存放的放射性废物,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收集在专用容器内,暂存在放射性废物暂存间内,废物桶(袋)上标记废物类型、核素种类和存放26小日期等,暂存10个半衰期后,按普通医疗垃圾处理。正常运行情况下,各工作场所表面污染监测结果均低于控制水平,未发现β表面污染超标现象。小(3)放射性废气在核医学科封存和退役过程中,无放射性药物使用,不涉及放射性废气排放。4事故影响分析核医学科在搬迁过程中,涉及到放射源的操作和运输,应由厂家委派专业人员负责,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不必要的人员外照射伤害。退役搬迁过程中,防止放射源的丢失事件发生。5、退役辐射防护与安全措施为了减少工作人员的辐射照射剂量,确保工作人员的劳动安全,使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所受剂量不超过本项目确定的管理目标值,需要采取必要的辐射防护措施,采取的主要措施描述如下:(1)实行分区管理制度,做好各房间标志、避免误入。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施工现场。(2)对参与本项目工作的人员进行辐射安全培训,告知辐射危害、污染水平、防护办法、实施原则等。制定项目实施细则,并由专人负责监督实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进入项目现场前,必须穿戴规定的工作服、佩戴个人剂量计,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4)设置卫生通过路线,按一定路线进入工作场所入口→穿工作服→工作场所;工作场所→脱工作服→清洁→剂量测量(全身污染测量)→出现场。(5)工作人员结束工作后要对所穿的工作服和使用工具进行监测去污,以防止污染的扩散。(6)对一次性防护用品采善收集处理。综上所述,通过采取上述污染防治措施,并加强管理,本工程的环境影响较。27表12辐射安全管理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的设置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辐射工作场所退役领导小组由其现有辐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承担,在领导小组的管理下,由退役实施单位负责退役过程中的环境现状监测、污染场地的去污、设备搬迁、放射性废物的整备处理等,并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管理本项目的环境保护和辐射防护等方面的工作。辐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已制订相应退役的辐射防护管理制度,由辐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医院退役过程中的辐射安全监督和管理工作,机构内部职责明确,且该机构设有专职管理人员负责,现有辐射安全管理制度满足本项目的要求。辐射工作人员培训情况设备的搬迁和含源操作委托厂家和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参与退役工作的辐射工作人员为设备厂家及有资质单位的工作人员,退役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执行持证上岗制度,从事退役的放射工作人员,理应参加环保部认可的部门组织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培训,并取得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合格证书。辐射监测1退役过程中监测该医院现有的辐射监测制度,包括个人剂量监测、工作场所监测、辐射环境监测制度,基本能满足本项目的需要。另外,由于本项目是退役项目,因此需要在退役整个过程中,对现场X-γ剂量当量率水平及设备表面污染水平进行全程监测,对关键污染点和关键设施将加大监测频率,确保不遗漏任何部位。其次,对拆除的设备进行表面污染监测。该监测由退役实施单位执行,并做好记录。为确保工作人员受照剂量不超标,参加退役的工作人员均佩戴个人剂量计和个人剂量报警仪。2终态验收监测退役后,医院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场址及周围环境进行验收监测,监测内容主要包括:(1)X-γ剂量当量率监测28通过对核医学科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剂量率进行监测,检查X-γ剂量当量率水平是否异常。(2)表面污染监测对核医学工作场所及设施表面、工作台面污染水平进行监测。辐射事故应急医院制定了《辐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一旦发生辐射事故,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的辐射事故应急方案,采取必要防范措施,在1小时内向所在地生态环境部门和公安部门报告,并在2小时内填写《辐射事故初始报告表》,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超剂量照射的,同时向卫生健康部门报告。事故发生后医院应积极配合生态环境部门、公安部门及卫生健康部门调查事故原因,并做好后续的工作。29表13结论与建议结论1辐射安全与防护分析结论1.1项目位置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位于无锡市惠河路200号,核医学项目位于医院核医学中心内,建设有1座PET-CT机房及1座回旋加速器机房,用于开展含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市法律风险评估合同书
- 合资经营餐厅合同协议范本专业版
- 家庭房产赠与合同样本
- 大型户外海报张贴合同
- 如何有效降低合同纠纷风险
- 国际市场拓展代理合同
- 终止合伙合同协议书模板
- 杭州市股权转让合同范文
- 房屋建筑工程承包合同
- Unit 1 Friendship-Reading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沪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消防队消防产品培训课件
- 泌尿外科膀胱癌一病一品优质护理汇报课件
- 卷烟制造工艺学课件-第八章-制丝工艺
- 小学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口算题汇总(共300题)
- WTE朗文英语 1B 单词卡片
- 网咖成本预算明细表
- 译林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件
- 化工制图CAD教程-工艺流程图课件
- 计算机软件保护课件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教案及教学反思
-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上市公司财务研究-以中百集团为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