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这里走向成功的彼岸
——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一、学校背景:
1、地理位置:
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位于上海市古北现代国际社区,紧邻虹桥经济开发区。
2、学校性质:
上海市最早的幼、小、中“十五年一贯制”
实验学校,最早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最早的实行“不加选择,就近入学”招生制度的实验学校。
3、学校的特色:“一条龙、非择优、全方位、高素质”
4、发展目标:把学校办成“实验性、创新型、国际化”的学校,把学生培养成“德行良、基础实、能力强、特长显、视野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素质全面的人才。
二、学校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的整体思考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的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而内在专业结构指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伦理、自我专业意识等。“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历程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就认为“教学应被视为专业”。我国1994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教育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首次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日内瓦召开的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通过了九项建议,其中第七项建议是“专业化:作为一种改善教师地位和工作条件的策略”。199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面向21世纪师范教育国际研讨会”明确了“当前师范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问题”。
校本教研的概念
校本教研,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它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学校管理和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学行动研究活动。校本教研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应用性研究,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并探索规律。
“校本教研”是一种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其涉及三个重要概念,即:“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和“基于学校”。
因此,认识论意义上的“校本教研”,就是指由单个的学校作为研究的主体,以教学实际问题解决的目标而营造起来的一种教学研究制度。
(一)一把手与班子成员做到
“四明确、一确立"。
“校本教研”是教师反思性的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
从实践论的角度来看,“校本教研”是教师改善自身行为的反思性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研究和实践合一,在实践中开展研究,把自己的实践行为看作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实质是教师反思性的实践;同时教师反思性的实践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校本教研”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基本方式和特征。
从本体论角度来看,“校本教研”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基本方式和特征。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其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更为重要的是一个知识的建构者和创造者,一个教育理想的实现者。“校本教研”给了教师这种机会,使教师在研究态中,不断克服工作带来的生命倦怠,体会出“此在”的乐趣和“当下”的价值。明确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要素。核心要素:(1)理性层面:问题意识、理论导向、研究氛围;(2)操作层面:自我反思、伙伴合作、专业引领;(3)成效层面:专业发展、个性张扬、文化积淀。校本教研的特性
校本性
“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意味着校本教研是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自身所面临的问题为目标;学校自身问题,要由学校中人来解决;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安排学校管理、教学、师资培训等一系列工作。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校本教研的目标是为了学校自身的发展,校本教研的主体是学校校长、行政和各学科教师。那些专业研究人员、上级部门的领导、社区和家长对学校可以做宏观的要求或具体的指导,但他们仅仅是同盟,也许会起很大的作用,但不能取代校长和教师。
科研性
校本教研在本质上是一种科研活动,它不是主观性的设想,也不是随意性研究。它要求以科研的态度、科研的方法对学校发展进行科学规划,构建科研总课题和子课题,并科学地组织实施课题。所以,校本教研的核心工作就是必须找准学校的定位,选好课题和切入点,拟订出近、中远期规划,并持之以恒地开展科研活动。
人本性
校本教研是以人本、生本为基础的,追求的是学校的发展和广大学生、教师的发展的和谐统一。离开了人本、生本的校本教研,是一种畸形,一种变质,背离了校本教研的真义。因此,校本教研必须把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而不能以忽略甚至牺牲师生的发展为代价谋求学校的片面发展或效益。
牵引性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核心工作,学校的一切主客观因素都必须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以教学研究为主的校本教研必然涉及教学的内外部环境、条件等因素的研究,带动学校其他方面的发展。
依托性
与一般科研不同的是,在校本教研中,学校是课题的主持人,专家是顾问或指导者。但这并不等于学校可以完全不需要或排斥专家或科研部门的指导。相反,学校还必须充分地借助外界的力量包括各级教研人员、高校专家来规范学校科研工作,提升学校科研层次和办学效益。
“一确立“
——确立爱生是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理念。爱师德教师专业发展”爱生“师德的核心(二)构建五种体系
1、构建党政齐抓实施的“四落实”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
(1)领导落实
学校党政领导合力将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从思想、组织、制度、队伍、经费上给予保障;
(2)组织落实
构建学校校长为组长,中小幼三部主任为组员的“校本教研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网络”,定期分析研究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工作。(3)制度落实
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把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逐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4)队伍落实
导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师四支队伍落实。
2、构建具有“五以”特色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体系
以师德为核心,以课程教材改革为载体,以科研为抓手,以校本教研为重点,以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为目标。
3、构建完善“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的学校工作服务体系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首要条件之一:
对教育的深入理解
。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首要条件之二:
对学校发展的深入理解。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首要条件之三:
对自身的存在与发展的深入理解。
4、构建学校课题研究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的创新体系。5、建立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发挥教师创造性的多元的、新型的中小学教师评价体系。
(1)低重心
(2)零距离
(3)高起点
三、坚持规划领先,把教师专业化发展纳入主要工作
(一)构建“九年一贯制”素质教育办学模式的阶段。(1984年——1993年)
加强教师队伍的整体性建设,使建青实验学校的教师能够适应“九年一贯制”办学实验的需要,以适应教育创新的时代的需要。使教师成为新知识的学习者,教学改革的促进者,发展决策的参与者。
(二)努力创建幼小中“十五年一贯制”素质教育实验校阶段。(1994年——2002年)
学校十分重视师德教育,把其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按照教师专业化要求及教育部、上海市“教师师德规范”规定,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1999年在构建新的新的三年发展规划时,明确提出建青教工必须具备五种能力,即理想信念教学能力,教科研能力,外语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发展性教学能力,充分体现了建青师资队伍建设的标准与十五年一贯制办学实验相适应的一致性,实效性和特色性。
(三)努力把学校办成实验性、国际化、创新型的示范学校阶段.(2003年——至今)
21世纪教育的主流将是创新教育。全世界都日益关注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问题。面向新世纪,仅仅当好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园丁”,是远远不够的。教育改革呼唤创新型教育,创新型教育呼唤现代教师观。全新的现代教师观的特点,要求我们着眼于教师队伍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最关键的是要改革教师管理的评价机制及培训方法。对教师的评价应注重发展性、创新性,要允许学校中有不同的“声音”存在。学校要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为形成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意识的教师队伍培植崭新的精神土壤。
四、探索校本教研促使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规律、方法、途径、评价
(一)校长应成为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来推动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要将校本教研提到课程层面来运作,包括促进教师形成课程意识(而非教材意识),着眼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结合校本实际的开发,提升学校课程建设的综合能力。
1、抓理论学习,牢固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无观念引导的行为是盲目的,无理论支撑的实践是不深刻的。加强理论学习,是从事教育科研的基础。只有通过学习确立新的教育理念,才能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但如果采用灌输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化,易造成其表面的、口头上的认可,并没有真正理解、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之中,结果会陷入“新瓶装旧酒”的误区。为使教师切实转变观念,我们采用了三个措施:
(1)参与促提升。
参与到教育科研中的自然提升就是一种实质性认可。让教师有意识地、自觉地通过教育实践,并且通过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某种教育观念,或者说在实践中证明了自己对某些问题的假设,领悟到新理念的巨大魅力,从而达到观念的真正提升。
例如由幼儿部全体教师参与研究的市基金课题《尝试教育研究》,刚开始时,大家都不知该如何入手。通过课题组对计划的修订、对方案的逐步完善,以及一次次的尝试活动设计、执教、研讨、反思和再调整的过程,教师对尝试新理念的认识才由表面化的认同到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这是研究过程的一种双向构建。使得教师能够能在实践活动中,以理论为依据,将具体的实践愈合经验提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这时他们内心的喜悦是不言而喻的。(2)原著促转变。
“读原著、学理论”的活动已经开展多年。教科室规定每位兼职科研员每年至少学习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并以“读书心得”的形式保留为物化的学习成果,编辑成册,供全体教师借鉴、参考;在兼职科研员先行一步的同时,许多一线教师也加入到“读好书,写体会”的行列中来,每学期会自觉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文章交教科室存档,教科室为了鼓励先行者继续努力,会在认真阅读、筛选的基础上,以征文或成果评奖的形式将一些好论文推荐出去,为教师搭建展示自己成果的舞台。(3)研讨促内化
学校定期召开各种形式和主题的研讨活动,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例如学校每年都召开“德育工作研讨会”、“班主任工作交流会”、“学生心理指导报告会”、“教学工作研讨会”、“实验课题论证会”、“骨干教师经验交流会”以及“青年教师教研评优活动”,学校还不定期召开“双语工作研讨会”和“基地学校研讨活动”等。
(二)建立新型课程结构是实施二期课改的关键
活动课程学科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学习要求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学术课程实践课程研究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基础型课程要求维度形态维度
改革过分注重智育和传承知识的偏向,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改革课程结构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倾向,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横性与选择性。
改革强调课程内容过分强调学科体系严密性,过分注重经典内容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和适应性。
1、我们在课程建设上采取了“加强德育,扬长补短、削支强干、重组整合、纵连横通”的方针,建立了新的课程体系。
加强德育:运用课改理念,建立基础性、拓展性、探究性的德育课程模块。建立目标分层化,模式多样化,内容综合化,选择自主化,活动课程化,评价科学化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提高德育实效性。
基础性德育课程模块: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班会、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规范教育,风纪环境等,还开设了时事形势教育,仪式教育,青春期教育,民防教育、生命教育等专题讲座,形成系列。开发专题教育的学习资料包,自编教材。如《怡情育心》班会课教材库。
拓展性德育课程,编制分年龄段的课程目标与实施方案。
如从六年级到高三年级分别开设了:孝敬父母——小家务劳动实践;环保绿化教育与增强耐挫、提高心理品质;模拟法庭;人生观教育;社会保障体制调研;公民意识与责任意识。除了国家课程规定的学军、学农、学工等实践活动外,还开设了政治理论实践课程、文化之旅---春秋游拓展性社会实践课程、开设心理健康训练课程丰富多彩的心理训练活动,同时创建心理网站,进行网上心理咨询辅导。
积极探索与实践了“文化之旅——春秋游社会实践系列:
小学部以“热爱大自然”、“学做小军人”等为主题的春秋游活动;初中部以“环境道德”、“集体主义”等为主题的春秋游系列活动;高中部以“社会责任”、“文化之旅”等为主题的春秋游系列活动。
学生课题有:
“我们呼唤城市精神”、“非典时期,公民道德问题的调查研究报告”、“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调查与研究”、“虹储居民区党建工作研究性报告”、“学生安全上网调查”等
扬长补短:
我校的外语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化学教育、科学教育、体育教育、艺术教育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形成一定特色。因此,学校在重新审视这六门优势项目在二期课改的发展目标时,扬长补短。
如我校的化学教育,在二期课改中,我们在继续加强双基教学的同时,通过开设高中化学研究性实验课程,在保持传统特色基础上,制定了“设计—实验—修正”循而往复,培养学生动手实验操作的实践能力,发展创新意识。
扬长避短还体现在课程的个性化、多样化与社会化。如我校有着传统优势的外语教学,学校还进行了双语教学实验,开设了双语基础性、拓展课程,增强了学生的英语能力。学校也被评为区双语实验校。强干: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利于因材施教、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削支:以知识传递为主;以共同性、统一性为主;以教师讲授为主。
对上级制定的二期课改方案,慎重研究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如在幼儿部课程计划中,我们在共同性课程中,减去“计算”、“自然常识”、“音乐”各一节,增加了“尝试”、“双语”、“舞蹈”各一节,删减了落后于孩子认知结构、过于浅显、无个性特点的内容,加强了孩子个性特长,多种能力的培养,将选择性课程由20%增加到30%。
重组整合:
为了使特定的课程领域进入学校课程,我们力求寻找与之匹配的综合性程度较高的学科领域进行渗透、补充和交融。如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打破学科界限,寻找文理两科的最佳结合点,将文科阅读方法的训练与理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贯通,创设了拓展性阅读课程,还编印了相应的教材,如今天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了我校自编教材《中华科技文化》。还有开设的《环境教育》、《创造技法》、《新综合科学》等都是三种以上学科知识的重组整合。
纵连横通
纵连: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充分体现学校的“三段一体”的十六年一贯制办学特色,注意幼、小、中不同学段的特点和衔接。(二)建立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校本教研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
着力寻找或针对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可能或不断出现的问题,整合学校教研力量,组织实践研究的联合体来开展教研工作:建立多学科合作、加强综合研究的方法,根据不同学习领域或相近学习领域的综合需要,开展以适应课程改革为基本方向的教研工作。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时间1984—19871988—19941995—19971998—学制研究九年一贯制模式办学体制、机制研究九年一贯制模式区域性推广研究“九年一贯制”模式素质教育延伸研究主课题按三段一体的办学模式进行基础教育整体改革,探索大中城市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学制和相应的教育体
系九年一贯制素质教育的模式研
究城市幼、小、中学生创造力培养序的研
究课程教材改革校本课程与教材改革研究上海市中小学第一期课程教材改革试点(幼、小、中)上海市中小学第二期课程教材改革试点(幼、小、中基本情况建青实验学校教育改革发展表(一)1984——1988校本课程与教材改革研究原则:确保基础,注重应用,分流优化。改革的思路是:“三段”(幼、小、中)统筹安排,纵向体系的改革与横向内容的改革相结合;合理安排学科课程,打好遇、数、外基础,重视音、体、美,保证劳动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注重应用能力,发展个性特长。基本过程(一)1984~1988校本课程与教材改革研究语文学科:融思想性、工具性于一体的特点突破口:以加强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1988年成立“加强初中应用文教学,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课题组。制订11年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的教学系列;自编九年义务教育应用文实验教材。撰写了应用文教学实验报告。初中应用文教材在长宁区、普陀区、青浦区、上海县等11所不同类型学校进行推广试点。被上海市课程教材改革办公室列入选修教材,编写高中应用文选修课本,制定11年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序列。基本过程(一)1984--1988校本课程与教材改革研究
制定11年数学教学系列,调整统编教材,选编实验教材,实行分层教学,注重早期开发,注重早期培养学生掌握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过程(一)1984—1988校本课程与教材改革研究
开设低幼外语,成立“英语学习最佳学龄研究”课题组,进行低幼英语教学实验,编写低幼英语课本,实施11年一贯制的英语教学。基本过程(一)1984—1988校本课程与教材改革研究制定11年劳动教育的系列和要求,创设劳技课程,把劳动课列入课表低幼儿童阶段,开设自我服务劳动课小学阶段:开设劳动课初中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基本过程(一)1984—1988校本课程与教材改革研究
建立选修活动课。
三结合原则: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学科与扩展相结合,兴趣与特长相结合。课外阅读、文学研究、写作、音乐、舞蹈、书法、工艺制作等课程,每周三个半天,贯穿9年。1988年我校成为上海市一期课改试点学校。前期的课程教材改革与上海市课程教材改革方案在诸多方面相一致。我们的改革探索为方案提供了必要的实例。基本过程(一)1984--1988校本课程与教材改革研究
如英语课改实验报告,低幼英语实验及其教材,填补了英语教学的有关空白,为研究早期“双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我校开设的选修活动课,更与上海一期课改方案的课程设置完全一致。基本过程(一)1984—1988校本课程与教材改革研究
1988年以后在贯彻上海市课程教材改革方案的过程中,我们进一步完善了本校的课程教材改革,为全面推广上海市课程教材改革方案提供了具体操作和一些成熟的经验。
基本过程(二)1988年--1997年上海市中小学第一期课程教材改革试点(幼、小、中)1、明确提出建青实验学校的教师必须具备五种能力:1)理想信念教育能力;2)教科研能力;3)外语能力;4)现代信息技术能力;5)发展性教学能力。我们坚持“学、讲、研、实”的做法,收到较好的效果。基本过程(二)1988年——1997年上海市中小学第一期课程教材改革试点(幼、小、中)
2、按照“加强德育、扬长补短、削支强干、重组整合、纵连横通”的方针,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基本过程(二)1988年——1997年上海市中小学第一期课程教材改革试点(幼、小、中)
3、我们通过探究创新教学模式,正确处理三对关系(①国家、地方、校本教材的应用关系;②提高课堂双基学习效率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③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关系),改革课堂教学,把自然的“创造性教学”的过程转变为自觉的,有组织的,有计划的群体性创造性教学行为。基本过程基本特点建校二十二年,学校先后建立了四个龙头课题。鲜明特点:即紧紧把课改作为课题的主要内容。全校一百多个课题,其中属于课改课题的占整个课题数的90%以上依托《城市中、小、幼学生创造力培养序研究》,建立了53个二期课改课题群,总结出城市幼、小、中学生创造力序。探索以课程、教材、教法为重要内容的培养规律。基础性课程:渗透创造教育。拓展型课程:形成了创造发明、环保、生物、计算机、科技英语、科技阅读等富有创造教育特色的课程。《中小学教材的校本实验研究》由7个子课题组成,分别涉及到语文、生物、化学、地理、心理、劳技等学科,编写出10多套语文、外语等校本教材,其中二套正式出版。正式出版的《手球》、《剪纸》、面向外国学生的《我的第二故乡中国》等体艺综合类的校本课程教材。
以学生发展为本,研究如何教,研究学生如何学,家长如何教,研究教师行为,国家十五规划课题“探究学习与教师行为研究”,已形成了近二十万字的研究报告。基本特点
课程改革与教科研紧密结合的显著标志:全员科研。幼儿部建立的《尝试课程研究》课题,从课程目标、计划、设置、运行、评价等诸方面构建了严密的、人人参与的课程网络,实现了师生家长互动,又服从于上海市学前教育二期课改纲要的课程科研全覆盖。基本特点幼儿部:“家园联系网上论坛”。课程信息发布、家长意见反馈、学前教育讨论,开设了《课程信息》、《家园互动》、《心理指导》等栏目,下设“书包中的作业本”、“子曰”、“浪漫手牵手”、“金奶嘴的提醒”、“打开信息箱”、“说说心理话”等近60多个固定栏目。一个班级一学期就有八千多次点击率,有三百多张帖子,计5万字,上传一千多张图片,五十多个视频与音乐。基本特点
教科研活动的普及是我校校本教研的一个显著特点。课改—课题—课堂。区级重点课题《学习型语文教研组建设的实践研究》及其四个子课题,(1)开展读书活动;(2)建立专题讲座制度;(3)建设观课文化;已取得良好效果。基本特点(三)提高学校教研组建设的水平,把教研组建设成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
改变“重事务、讲合格”的教研组建设思路,实现针对课程体系的更新,建立“重研究、求先进”的教研组建设目标,并相应地设定好落实制度、建设资源、突破重点、加强特色等方面的任务,切实变个体性行为为群体性行为,增强教研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整体教研水平。
形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机制。要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动”“自我反思”为特征的教研系列活动,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创设一系列平台,通过机制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适应课程改革的专业水平。
在实践的过程中,要十分注重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不同阶段撰写反思札记,开展自我反思。如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教学行动前的反思、具有监控性的行动过程中的反思、具有批判性的行动后的反思等等。十分注意发挥教研组集体的力量,结合教师的自我反思,选择一些组内成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问题、困难或者困惑,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注意引导教师在思考和探索过程之中的互助与合作,注意建立与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等专业人士的密切联系,请他们直接介人对教研组共同关心的问题的讨论,逐渐打造学习共同体。
1、发现问题
——教师在自我反思中发现教育教学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并和教研组的成员们进行交流,选择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校本教研的主题。
2、制订计划
——搜集、学习、整理相关的文献,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的症结和关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帮助下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和方案。
3、行动实践
——根据制定的研究计划,教研组成员进行分工,分头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和探索,并保持探索过程中的同伴互助。4、修改方案
——结合实践过程中的遇到的实际问题,教研组反思,修改原来的行动计划,使之更加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
5、再次实践
——依据新的实施方案再次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取得第一手的实践资料。并注意反思实践过程是否和修订之后的方案相吻合。苦差距比较大,还需进一步修订方案,并进行第三轮的实践。总结反思——教师个人将参加这次校本教所活动中感触最深的一件事、一个教育教学片段,通过案例的形式撰写出来,并和全组老师一起分享。同时教研组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开展讨程的得失,写出教研活动的报告。专家引领,组建校学科的专家导师团,参与指导教研组开展各项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质量。如:在学校支持下,聘请市教委教研员来校每月指导观课文化的开展及教研活动,提升教研组活动的质量;如化学组在专家的指导下,对新教材教法进行定期研究,积极落实新教材、新课标精神。加强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每月一次对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进行校本培训。本学年度对如何落实“新方案、新课标”进行校本培训:时间内容主讲人备注2004、9新教材与新教法顾炎峰新教材编写组2004、10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袁孝凤区信息中心主任2004、11新课标下的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奚定华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砌墙材料供应合同
- 退货管理软件租赁协议
- 商用汽车租赁合同模板
- 中学教师资格《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备考核心题库(含解析)
- (全新版)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备考题库宝典(核心题版)
- 长期合作供货协议书书
- 幼儿园园升降国旗制度
- 2024至2030年中国玻璃纤维水箱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协议书
- 农业生产贷款合同
- 2023年换轨大修施工组织方案
- 2024电化学储能电站技术规范(合订本)
- 2024年全国大学生第十一届“大唐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备考试题库大全-下(多选、判断、简答题部分)
- 项目试验检测计划
- (易错笔记)第五单元 周长 常考易错题汇编(单元测试)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含答案)
- 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必读书《列那狐的故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 体育mall规划方案
- 部编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 物业管理消防安全课件
- 体育活动对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 股权优先优先回购权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