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选考总复习第15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纲呈现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综合思维:结合实例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发展变化过程。2区域认知:以具体区域为载体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成因。考纲解读考点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考点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时精练内容索引探究点一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
下图表示的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读图完成下列内容。
功能生产功能平衡功能概念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的合成有机物的能力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
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性质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
理要素的功能自然地理环境拥有的各个地理要素本身不具
备的功能形成过程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将生物、大
气、水、土壤、岩石等统一在一起,在一定的
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如CO2的平衡作用: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大气中
的CO2和海水中溶解的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
淀
O2的平衡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O2,生物
呼吸作用和燃烧消耗O2举例生态系统的生物生长发育大气中CO2的平衡,大气中O2的平衡,一定范围
内各物种数量基本恒定
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
渗、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分解作用冷却凝固、风化、侵蚀、搬运、
堆积、固结成岩、变质、重熔再
生
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重力能
(降水、径流)太阳能
化学能
热能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重力能
(1)使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
动态平衡(2)缓解不同纬度间热量收支不平
衡的矛盾(3)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
造地表形态(1)促进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的
迁移运动,能量的流动、转化(2)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
和无机界(1)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2)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各种自
然景观(3)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
物质交换、能量传输1自然地理环境是由①生物
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等自然地理圈
层组成的有机整体。2该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②整体性
的特点。常常被作为自然环境标
志的是③生物
。3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形态的是④
C
,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⑤A
,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起净
化作用的是⑥B
,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⑦D
。4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如⑧生产功能
和⑨
平衡功能
。5黄河含沙量大,主要是因为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地区土质 疏松
,植被 破坏严重
,由于暴雨的冲刷, 水土流失
严重。
命题探究考向结合地质资料考查生物进化序列读“某地地质剖面略图”,完成下题。1根据图中化石,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2全国文综Ⅱ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知识梳理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①在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中,气候是主导性因素,植被是最具代表性的要素,土壤是多要素的中心环节。②各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1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2每一个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地理要素在相互作用中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3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整体性的表现举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
2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土壤形成为例自然地理要素对土壤的作用成土母质①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②影响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气候①直接影响土壤的
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②通过影响
、
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水热状况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生物①是土壤
的来源②与
的产生密切相关地形主要通过对
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有机物质土壤肥力物质、能量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我们合理利用、修复和改善,都具有重要意义。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环境质量某种单项资源相互影响配合合综2019·全国文综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精研真题命题探究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右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答案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答案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受冰雪融水补给;补给大于蒸发。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答案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答案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1审题:你从上述材料中解读到哪些地理信息?依据是什么?答案里海所处的经纬度位置,地形的隆起改变了气候、地貌、河流等特征。2破题:你在回答上述问题时调用了哪些地理知识?答案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规律,河流补给和水循环的知识,板块运动理论。3解题:解答上题从哪些方面分析?答案从整体性的角度考虑对里海的影响,从蒸发和补给的变化和对比来考虑里海由淡变咸的原因。学科关键能力提升方法技巧利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地理问题的思路1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关系。分析某一区域自然
景观的成因,如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2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在分析
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一发”是哪一要
素,进而逐一分析“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的变化,最后分析导致
“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3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常结
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出所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其与相关地区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运动
过程的因果关系。
考向一结合气候变暖等热点现象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规律全国文综Ⅱ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1~3题。1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A大气温度 B降水量 C积雪厚度 D植被覆盖度√解析该题用排除法解答,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山地海拔不同降水量也有所不同;植被覆盖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只有积雪厚度与海拔基本无关。一般来说,坡度越大,积雪厚度越小。考向训练2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A年降水量最少 B冬季气温最低C年日照最少 D冬季风力最大√解析长白山纬度较高,冻害一般发生在冬季。西北坡冻害高发是因为处在冬季风的迎风坡,风力最大,气温较低。3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A蒸腾加剧 B低温更低C降雪期推后 D太阳辐射减弱解析由于全球变暖,长白山雪期推后且缩短,导致积雪对植被的保护作用下降,冻害加剧。√考向二结合区域地理环境的时空变化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规律2017·全国文综Ⅲ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4~6题。4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A递减 B先减后增C先增后减 D递增解析由图可知,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递增,故选D。√5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水体营养盐 B太阳辐射C水体含沙量 D洋流流向解析夏季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物质多,河流入海后,越靠近河口,水体含沙量越大,水体越浑浊,从而造成浮游植物光照条件变差。而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光照呈正相关,故越靠近河口,浮游植物密度越小。故C正确。√6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解析与夏季相比,冬季河流径流量减少,营养盐类物质减少,水温较低,光照较少,故浮游植物总数量减少;径流量减少,河流携沙能力减弱,使营养盐类物质丰富区位置偏向河口,故浮游植物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故选A。√考向三结合环境要素相互关系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规律浙江省某中学地理研究小组的同学对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考察研究后得出了下图。读图,回答7~8题。7图示各要素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 B差异性C复杂性 D稳定性√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图中各地理要素之间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故选A。解析生物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因素,A错误;高温多雨的气候区土壤多为酸性红壤,B错误;茶树适合在酸性红壤中生长,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为酸性红壤,且地形有一定的坡度,便于排水,适合茶树生长,C正确;季风气候区的地表并非都呈现出沟谷纵横状态,D错误。故选C。8下列有关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因素B地表水丰富地区土壤多为酸性红壤C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适宜茶树生长D季风气候区地表呈现沟谷纵横状态√考向四结合土壤实例考查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2018·4月浙江选考土壤是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特征。完成第9题。9下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A山东半岛温带森林 B大兴安岭西侧草原C西双版纳热带森林 D内蒙古高原西部荒漠√解析地质、地形是土壤形成较稳定的影响因素;大气、生物和水文是土壤形成较为活跃的因素。2017·4月浙江选考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完成10~11题。10图中①至⑤代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生物、地质、地形、水文要素,其中对土壤形成比较稳定的影响要素是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④⑤√解析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关系密切,故A正确。山坡上因易被侵蚀搬运,土壤厚度较薄。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于成土母质,植被是为土壤提供有机质的。草地由于根系密集,利于有机质富集,有机质含量较林地土壤高。11图示区域A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B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D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课时精练2019·浙江高考模拟读“某地不同土壤粒径占比累积示意图”,完成1~2题。1该地土壤主体粒径集中于A1~10mm B01~1mmC001~01mm D0001~001mm解析据图可知,颗粒直径在01~1mm之间的粒径占比累积达40%,比例最大,因此该地土壤主体粒径集中于此范围。故选B。√123456789101112131415基础落实练√1234567891011121314152影响土壤粒径大小的主导因素是A成土母质 B地形C气候 D生物解析成土母质的类型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发育在基性岩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发育在石英含量较高的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粗,A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2020·大连段考“无尽夏”是绣球花的一个变种,因花期长而得名,花友发现,碱性土壤以粉红花为主,酸性土壤以蓝色花为主,中性土壤同一植株里既有粉红花又有蓝色花。完成3~4题。3“无尽夏”花色随土壤酸碱性的变化而变化,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区域性 B整体性 C差异性 D变化性解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一个要素发生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这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之一。由材料可知,土壤性质的变化导致植被特点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故答案选B项。√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无尽夏”的花色与土壤的酸碱度有关,我国北方地区的土壤以黄土为主,土壤偏碱性,应该以粉红花为主;南方土壤以红壤为主,土壤偏酸性,开花以蓝色花为主。故答案选B项。4我国南方和北方“无尽夏”的花色A南方和北方均以粉红花为主B南方以蓝色花为主,北方以粉红花为主C南方和北方均以蓝色花为主D南方以粉红花为主,北方以蓝色花为主√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根据材料,黄河入海水量1951年大约为500亿立方米,2010年大约为140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随着时间推移,黄河中上游来水量在减少,流域内用水量不断增多,是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呈下降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故选D。天津文综黄河入海水量1951年大约为500亿立方米,2010年大约为140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据材料回答5~6题。5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上游水电站增多 B中游水土流失加剧C下游降水量减少 D流域内用水量增多√1234567891011121314156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减轻 B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C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增加 D河口地区的气候变干解析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泥沙也减少,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海水倒灌严重,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加重。河流入海水量减少,对河口地区的气候干湿状况基本没有影响。故选B。√123456789101112131415秘鲁南部沿海有一个由三座小岛组成的群岛——钦查群岛,总面积为092m2,该岛上寸草不生。平均每天却有数十万只海鸟到该岛栖息,最多时一天超600万只,曾经秘鲁人仅卖鸟粪的经济收入就占全年财政的80%。读图,完成7~8题。7钦查群岛鸟类大量聚集的条件是A气候干燥,疫病少 B远离大陆,人类干扰少C附近海域食物充足 D靠近陆地,水源充足解析该地位于秘鲁渔场附近,根据材料可知,每天有大量海鸟到钦查群岛上栖息,说明附近有海鸟所需要的食物,C正确。√能力提升练√8钦查群岛寸草不生是因为A鸟类侵害 B盐度较大C基岩裸露 D气候干旱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可知,钦查群岛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同时沿岸有秘鲁寒流经过,加剧干旱,降水少,因此寸草不生,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2019·山西高考模拟我国东南部湿润环境下的典型丹霞地貌区,山体往往具有强烈的离散性,表现为一个个独立的孤岛状山峰和悬崖围闭的沟谷。山峰海拔大多在300~400米,悬崖的相对高度大多小于200米。独特的地貌特征往往造成植物生长环境的差异,其自然生态分异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自然带分异规律。下面左图示意“我国东南地区丹霞地貌山顶和悬崖植被的分布”,右图示意“该区域沟谷坡麓的植被类型”。据此完成9~11题。9导致左图中山顶中部与外围地区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 B热量C土壤 D风力√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从左图中可以看出,山顶中部土层较外围地区厚,导致左图中山顶中部与外围地区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土壤,降水、热量和风力相差不大,C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0图中悬崖植被A喜光 B喜湿 C喜阴 D耐旱解析图中悬崖植被没有土层,悬崖蓄水能力差,故图中悬崖植被耐旱,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1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我国东南地区丹霞地貌区悬崖围闭的沟谷植被具有较强的A热带性 B温带性C干旱性 D单一性解析我国东南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右图中沟谷地区出现了沟谷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位于其上部,可以判断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我国东南地区丹霞地貌区悬崖围闭的沟谷植被具有较强的热带性,A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2020·山东省实验中学期末树干液流是自然环境中营养物质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树干的液流变化特征受环境因素影响明显,下图为“我国某地樟树在同一月份内三种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液流速率和液流量变化图”。据此完成12~13题。12据图中信息推测一年中樟树的液流量最大的时期出现在A春季 B秋季C夏季 D冬季√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据图中的液流量与液流速率曲线形态可知,液流量与气温、日照有关,一天中,晴天的正午时段液流量最大,一年中樟树的液流量最大的时期出现在夏季,气温最高,光照最强,C对。其它季节的气温较低,光照较弱。12345678910111213141513樟树对干旱环境反应敏感,干旱期液流量大大减少,樟树适应干旱的特征表现在①树干脱皮,抑制水分蒸发②根系枯萎,减少地下水吸收③气孔收缩,削弱蒸腾耗水④干旱后期,树木大量落叶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樟树对干旱环境反应敏感,干旱期液流量大大减少,樟树适应干旱的特征表现在气孔收缩,削弱蒸腾耗水,③对。树干脱皮,受阳光直接照射,会加快水分蒸发,①错。根系枯萎,会减少地下水吸收,不能提高耐旱能力,②错。干旱后期,树木大量落叶,利于减少蒸发,提高耐旱能力,④对。D对。123456789101112131415142019·山东高考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青海湖是一个构造断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面积约4583m2。湟鱼是青海湖特有的洄游类珍稀鱼类,主要栖息在青海湖的西北部,生长缓慢、无鳞。据专家介绍,距今20~200万年前成湖初期,青海湖与黄河水系相通,湖水通过东南部的河流泄入黄河,是一个外流湖。湟鱼的祖先是黄河鲤鱼,原本是有鳞的,随着湖泊环境的演变才逐渐退化的。123456789101112131415材料二布哈河、沙柳河等河流是湟鱼洄游的主要通道见下图。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随着环青海湖地区的农业开发,在沙柳河、布哈河等河流及其支流上修建了许多河流大坝,并建设了许多农场。由于河湖萎缩及人为滥捕等因素的影响,湟鱼数量锐减。2014年青海省湟鱼救助中心通过人工繁殖在农用水库和青海湖成功实现了湟鱼网箱养殖,为增殖放流和恢复青海湖湟鱼资源量,开展湟鱼淡水全人工养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光纤通讯供货合同范本
- 2025二手房购房合同模板
- 学校聘用清洁工劳动协议
- 污水处理厂施工合同
- 多间店面出租合同
- 个人股份转让协议书
- 多媒体发布广告合同
- 学校委托保洁公司托管合同
- 2025私人借款合同模板
- 2025设备租赁合同(1)设备租赁合同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招聘考试真题2024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有答案)
- 生物-华大新高考联盟2025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测评试题+答案
- 【初中地理】《日本》课件-2024-2025学年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 洛索洛芬钠口服溶液-药品临床应用解读
- 演出经纪人资格证常见试题及答案分析
- 2024年河北建投集团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真题
- 2025年湖北省八市高三(3月)联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详解)
- 贵州国企招聘2024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8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哪吒电影产品的营销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10000字》
- 4.2依法履行义务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