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鉴赏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的:知识目的: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老式意象的寓意。能力目的:1.教会学生掌握诗歌意象鉴赏的措施2.提高学生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情感目的: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鉴赏的措施。难点:鉴赏诗歌的意象。教学措施:讲授法,练习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措施:讨论法、比较法教课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从小学到高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从上古的民歌总集《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包罗万象,美不胜收。可以说,我们已初步识得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最璀璨的明珠。不过,据我所知,有许多同学对于怎样鉴赏古代诗歌的美妙之处,怎样评价“明珠”的真正价值还是比较茫然的。那么,怎样才能精确的理解和把握好一首古诗的内容呢?怎样才能真正领会古诗中那优美的意境和高超的艺术手法,从而不停提高我们对古诗的认识和鉴赏水平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研究如下这个问题。(讲解:高中生虽然学习甚至背诵了不少古诗,但面对一首从未学过的古诗时,鉴赏仍无从下手,或有时分析不到点子上,为处理这个问题,特将“鉴赏、分析的措施”作为重点提出来。)二、教师提问,学生刊登自己的体会。问:同学们在古诗鉴赏方面存在着哪些困惑与问题?(学生各自发言,谈自己学习、鉴赏诗歌的体会与困惑)。明确:总结整顿一下大家的体会,大体可分为如下几种方面的问题:(一)读不懂诗歌,看不懂作者的意思,体会不出作者要抒发的感情,把握不准意境、主旨。(二)不理解鉴赏诗歌的措施,找不到合适的角度。(三)有时隐约有点感觉,但体现不出来、或体现不恰切(心里明白了但写不出来)(讲解:问题从学生的学习实践中来,才能获得有效的突破与收获。也使学生清晰地意识到问题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加以思索和研究,以此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三、课堂分析、讨论处理“读不懂诗歌”的问题,“读不懂”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不懂得所写的景物与诗人感情的对应关系。二是不注意某些字词运用与诗人感情的对应关系。1、先分析第一层次的问题①出示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的后两句写了“孤帆”、“远影”、“长江”、“天际”等,构成了一种充斥情感的景象:伴随孤帆成为远影,隐没在长江的天际尽头时,诗人的心也伴随长江的水起伏不定,滔滔流去。从“象”看是“景”,但其“意”则是别情。这首诗的意义假如不是依托这些景(意象)是难以体现的:“景”中蕴涵着作者的情,这些景又如此地与某种感情相契和、相对应。出示马致远《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从这首诗的“意象”中,也不难体会到与之对应的作者的内心情绪吧!(学生分析、回答)。②小结:以上分析告诉我们,在诗歌中,常常有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体现诗人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它代表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和体验。也就是说,某些意象某些情感具有对应规律。正如我们在许多诗歌中看到的,“日暮”“夕阳”“秋天”“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着生命的短暂和对于死亡的焦急。“鸟”的意象往往和男女恋情与婚嫁有关,如《诗经》中“关关睢鸠,在河之洲”;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中“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雨”的意象往往和离情别绪有关。更普遍的是“月”这个意象往往和思乡、怀念亲人有关。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李白)“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杜甫)“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等等,不胜枚举。理解这些经典意象的意义,对认识诗歌作品的内涵有很大的协助。出示“对应关系”:意
象
感
情日暮、夕阳、秋天、流水----生命的短暂,对死亡的焦急。鸟------男女恋情与婚嫁。雨------------离情别绪。月-----------思乡、怀念亲人。杨柳---------依依不舍、惜别。雁----------书信、怀念之情。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意境”了:作家的主观情思与客观的景物相交融时发明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它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情景交融,无论是“孤帆远影碧空尽”还是“枯藤老树昏鸦”,无论是“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还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都是情景交融的成果。情思由于物化而得到了体现,景物也由于情思的洗礼而获得了生命。(讲解:理解了景与情的对应特点,也就找到了分析意境的措施:从实境中探寻虚境,从景物中体验对应的情思。)③学生练习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请鉴赏这首诗,(学生体会、讨论)明确:诗中所写的是山、水、帆、日四种景物。但这些景物都饱含着作者内心的情感体验;青山、碧水、孤帆、远日都是诗人眼中的意象,构成了天门山中断楚江,青山相对,碧水飞跃,远日映照的雄伟奇特的意境,这正和诗人那气势浩荡的胸襟和激越火热的情怀相契合。2、“读不懂诗歌”的第二个层次,是不懂得字词在诗中的丰富含义,对此缺乏充足的咀嚼和体会。换句话说,不懂得诗人对某些关键字词的选择和安排与其所传之情的对应性。①出示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要读懂这首诗,首先要关注那个“又”字,诗人为何要用这个“又”字呢?经揣摩字义,又,“再一次,”“多次”“总是”之意也,再看下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再仔细揣摩“何时”“还”这几种字,这个“又”字的意蕴就非常明确了,春风吹绿江南,新的一年又到了,而诗人在这如画的春天里,心头泛起的是更深的思归之情,感慨时光流转,而自己归家无期。②出示元稹《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除了注意“寥落”“寂寞”“白头”这些具有盛衰之感的词语意义外,还可注意推敲“红”的深层含义:在寥落的古行宫中,在一群已白头的,憔悴的老宫女旁,一丛花却开得红火热烈,让人于时世变迁的沧桑之外,体会到一种更深刻的意味:人生有涯而自然永存。(无论是显赫一时的玄宗还是屈辱的宫女都必然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玄宗早已消失人间,而苟活于世的宫女也将走完人生的历程,只有红花还在年复一年地开放。人的生命短暂,而自然的万物如红花、行宫仍然存在)。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作者的人生感慨。(讲解:通过详细的诗歌作品,讲、练、思结合,使学生在分析切入的角度与思维规律的把握上有比较扎实的认识与收获。)教学反思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学生深入巩固所积累的意象知识,体会诗歌的意境,形成一种鉴赏技能。这样既可到达熟悉并消化考点的目的,又能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但愿到达一箭双雕的目的。但愿这节课能协助学生整合归纳,形成知识体系,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煤炭制品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策略与考核试卷
- 游乐设施施工法律法规知识考核试卷
- 电气静电及雷电安全防护技术考核试卷
- 稀土金属冶炼工艺考核试卷
- 玻璃防眩光涂层开发考核试卷
- 矿山电气系统设计与优化考核试卷
- 畜牧机械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考核试卷
- 海底古海洋学研究中心考核试卷
- 海上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考核试卷
- 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中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第10次统练数学试题含解析
- 白细胞疾病及其检验(血液学检验课件)
- 案例3 哪吒-全球首个“海空一体”跨域航行器平台
- T-CTSS 3-2024 茶艺职业技能竞赛技术规程
- 车队运营中的司机管理策略研究
- 新生儿脐部出血的护理
- 实验室的智能化设计与建设
- 《中国海洋大学》课件
- 排污许可管理培训课件
- 《盐津铺子公司盈利能力探析实例报告(10000字论文)》
- 2025年中考语文课内名著阅读专题复习:第10部 《水浒传》课件
- 案例:中建八局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绿色施工(76P)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