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灾害报道话语体系的建构_第1页
我国灾害报道话语体系的建构_第2页
我国灾害报道话语体系的建构_第3页
我国灾害报道话语体系的建构_第4页
我国灾害报道话语体系的建构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灾害报道话语体系的建构

孙发友教授在一篇题为《灾害报告的“避免”的文章中提出,中国的灾害报告概念在过去60年的两次历史变化中发生了两次重大变化。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灾难报告的概念从“人”转向“事”。灾难报告的概念从“大众层面”转向“事实信息”。“因此,灾难报告完成了从“广告模式”向“新闻模式”的转变。”第二,现在,灾难报告的概念从“事本”转向“逃避”灾难报告,灾难报告被动地反映了灾难,并积极地预防了灾难。中国的救灾报告又上了一个新的变化和发展阶段。笔者认为,灾害是社会危机的一种形式,灾害报道既是新闻的一种类型,又是危机管理的重要途径。从风险社会的视角看,灾害报道能够给社会成员及时提供应对灾害的有用信息,监督政府做好灾害防范和应对工作,尽量减少灾害损失。因此,灾害报道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实践中,不同理念指导下的灾害报道,呈现事实的方式不同,功能也有很大差异。灾害报道的理念成为一个核心问题。这就是说,孙发友教授对灾害报道理念的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但是,论题有价值不等于观点正确,笔者认为,孙教授提出的我国灾害报道的两次历史性变化值得商榷。首先是第一次“转变”。这一观点源于孙教授2001年的一篇文章,但是表述有所不同。在那篇文章中孙教授说,1980年代初以后,我国灾害报道“摒弃了‘只有抗灾救灾才是新闻’的片面观点,确立了‘灾害也是新闻’的观念。这种观念的改变,使灾害报道从‘人本位’移向了‘事本位’。”笔者认为,如果把“灾害报道从‘人本位’移向‘事本位’”理解为:灾害报道正处于从“人本位”向“事本位”转变的过程中,这个判断是可以成立的,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但是说灾害报道“完成了‘宣传本位’向‘新闻本位’的历史性转变”,就显得有点武断了。笔者认为,当下中国灾害报道的话语体系是宣传理念和事实理念共同建构的结果,其中政治宣传是灾害报道的主导理念。其次是第二次“转变”,笔者认为,“规避”是一种社会意识,不是指导新闻从业者进行灾害报道的理念,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看,灾害报道的理念应当是准确地报道事实(简称为“事实理念”)。自然灾害报道中的政治控制从宏观上看,中国的新闻改革是在党的领导下展开的,我们党长期以来形成的党报理论始终是新闻实践的主导理论,也是诠释和评判新闻工作的主导话语(如中国新闻奖的评奖标准等),政治宣传的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始终是传媒运行的基本框架,并且受到了政治权力的坚决维护。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的新闻改革是“鸟笼”内的“制度创新”。换言之,新闻改革在传媒体制、指导思想等宏观问题上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只能在报道方式等微观层面上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总体上,宣传仍然是中国新闻业的“本位”。作为新闻的一种类型,灾害报道的改革是在中国新闻改革总体框架内进行的,在宏观上不可能突破体制的限制。从灾害报道的特性上看,由于灾害事件总是打破常规、突然发生,事态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常常会给社会和公众带来极大财产甚至生存威胁,社会管理者必须对之做出迅速而有效的反应才能减少灾害的损失。对于政府来说,灾害事件的发生和应对是其管理能力、管理水平的考验,如果应对不及时、方法不得力,甚至可能引发公众对政府的认同危机,政府必然要对灾害事件的传播设定边界。与其它新闻类型相比,灾害报道受到的政治控制更加多面也更加严格。另一方面,政府积极有效的抗灾救灾行为,可以迅速化解危机,增强政府的社会认同,抗灾救灾必然成为被要求报道的重点。因此,灾害报道中的政治控制有着比其它报道类型更为复杂的双面性。在这种语境中,宣传常常成为报道的主旋律,事实本位(新闻本位)面临更多的挑战。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两千多亿元,数千人失去了生命。人们普遍认为,这次灾害既是天灾更是人祸——除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以外,长江大堤建设工程中的偷工减料、贪污腐败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在报道过程中,全国的电视、报纸、广播等新闻单位都被要求严格遵守指示,力求“正面报道”这场洪灾,着重突出党和政府关心灾区人民疾苦、解放军战士英勇抗洪以及人民拥护子弟兵的“光明面”,以有利于“社会稳定”。同时,各级政府部门的负责人在接待新闻采访团时被要求恪守政治纪律,凡涉及水灾所造成的人员死亡以及经济损失的具体数据,必须经中央统一口径之后再向外发布。于是,灾害事实被剪裁成可供宣传的材料呈现在公众的面前。转眼,十年过去了,灾害报道的主导理念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我国灾害报道的话语体系中,政治宣传始终是主流话语。2008年1、2月间,我国南方地区遭受了“五十年一遇”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灾害波及近20个省区,一度造成交通、电力、通讯的中断,直接经济损失达1500余万元。对于此次灾害,人民日报以“众志成城抗冻灾”为主题,分为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两个阶段,先后刊发各类报道、时评200余篇,在大主题之下又设立了“众志成城保供电保交通保民生”、“齐心协力夺取抗灾救灾斗争全面胜利”、“抗灾救灾英雄谱”等多个专题,其中“抗灾救灾英雄谱”专栏共刊登典型报道90余篇,接近报道总量的二分之一。在这些典型报道中,对抗灾烈士先进事迹的追记只占少部分,绝大多数是对各地区各系统抗灾救灾工作的宣传,规模之大、范围之广(从地方到部队、从政府到党委、从中央到地方),令人慨叹。甚至广大作家团队深入抗灾救灾一线,观察、体验生活的事迹也得到了隆重而热烈的表扬。这些典型报道(仅从标题上看),用大量重复的措词讲述不同的事实,反复吟诵了同一个主题(如“众志成城抗灾救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凸显了人与自然灾害英勇斗争的豪情壮志。透过这些典型报道,笔者感觉到了一种“平衡”——不是新闻报道的平衡理念和方法,而是政治上的平衡,一种“肯定”机制。除人民日报外,灾害期间我国电视频道几乎每天晚上都从各个角度歌颂党和政府的救灾成就,歌颂解放军战冰斗雪的英勇事迹。灾害性新闻变成了歌颂党和政府的正面报导,而灾情严重程度说得不多,至于民众有什么抱怨,谁要负责任等等,在主流媒体上的声音非常微弱。历史脉络的回归宣传理念建构的是新闻中政治控制的话语体系,事实理念建构的是新闻专业主义的话语体系。灾害报道以宣传理念为主导,并不否定事实理念在一定范围内的指导作用。政治宣传的原则要通过具体的新闻工作来贯彻,报道方式等微观上的新闻改革进行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必然会触及基本原则。在实际工作中,宏观和微观之间的界线从来不是泾渭分明的,而是存在一定的模糊地带。笔者认为,这个模糊地带就是事实理念发挥作用的地方。在这里,政治宣传、专业主义(以及商业利益)之间既存在矛盾冲突,也存在协商妥协的可能。经过20多年的冲突和协商,这个地带的范围逐渐扩大。我们看到,新闻业在报道一些问题的时候,“政治宣传”色彩逐渐减弱,专业主义色彩逐渐增强。实践中,出现了不少符合新闻专业主义评价标准的成功范例,比如大兴安岭火灾中中国青年报的“三色”报道、揭露南丹矿难的报道等等。可以说,中国的新闻从业者正在建构着新闻专业主义的话语体系,这种变化也发生在灾害报道领域。要准确描述中国灾害报道改革发展的历史脉络,还要回到中国新闻改革的总体进程上来。在这方面,陆晔、潘忠党2002年提供了一项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报告。他们对中国大陆媒体进行了一年多的田野调查,从新闻从业者如何期待和建构专业名望的角度,对田野调查所获得的实证材料(现场观察、深度访谈、新闻工作者自述)以及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描述了转型期中国大陆新闻改革中专业主义的话语实践。其结论是,新闻专业主义的话语建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闻专业主义面临各种力量(政治、专业、商业)的制约和相互渗透,在实践中具有碎片化和局域呈现的特征。用这样的结论来描述灾害报道中事实理念所处的位置,是非常恰当的。在刚刚过去的我国南方地区雨雪冰冻灾害的报道中,在宣传话语的笼罩下,我们也可以看到事实理念的话语实践。比如,人民日报2008年1月24日第9版针对22日全国电力工作会议传出的消息——目前全国电力缺口达6963万千瓦,有13个省级电网出现不同程度的拉闸限电——发表了《我们总体并不缺电》评论,评论数据详实,论证充分,说服力强,并指出,13个省份拉闸限电是由于天气原因造成的。对模糊信息作了确切的诠释。一场大雪就使半个中国陷入瘫痪,面对这样的事实,一些媒体在抗灾救灾的总体框架下,程度不同地采用了专业主义的方法呈现事实、发表评论,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监督权力的功能——尽管这种监督是柔弱的、断续的。中国青年报针对九江长江大桥等路段封堵三天,全省仅有一台铲雪车、有关责任人应对迟缓、车辆未能及时疏散以及武汉市供水管线弱不禁风等问题发表了《不能全都怪天公》的评论(1月25日第3版),认为应当追究人的责任。在《雪灾给我们上了一堂基础建设课》(2月5日第2版)中,该报提出了基础建设的设计标准等问题。新京报针对冰冻灾害发表了一系列评论,如《突破雨雪困局信息公开尤为迫切》(1月29日A02)、《要全民抗灾更要科技抗灾》(2月9日)、《政府应兑现对留下来过年者的承诺》(2日12日)、《期望春运“口舌之争”上升为法律监督》(2月21日)等,这些评论先表达对宣传的“同意”,然后笔锋一转,开始论证中心论题,把原本犀利的观点包裹在厚厚的宣传话语之中,柔中带刚,如一把磨钝了的刀,虽然钝了,但毕竟是刀,具有穿透力。这种写作策略,确保了灾害报道事实理念的话语空间。这方面,体制外媒体是灾害报道事实理念重要的话语空间。在此次冰冻灾害的报道中,在互联网上,一些自由撰稿人、境外媒体从业者或讲述他们的受灾经历、或陈述各自的所见所闻,或对比国外媒体对类似事件的报道方式,或发表对灾害及政府救灾行为的意见看法,总体特点是生动而不渲染,尖锐而不刻薄,对体制内媒体的报道是一种有力的补充和促进。笔者认为,事实理念在灾害报道中局域呈现的状态还将继续维持,但是,它毕竟已经成为一种实践而被越来越多的公众所需要所接受,它的存在空间也会随着新闻改革的深人和网络媒体的发展而不断拓展。对于一个灾害事件的信息,人们不再聚焦于某一个媒体,而是通过各种方式在各类媒体上去寻找,最终,人们能够得到比较全面的信息,只是这种方法更加费时费力。灾害报道的环境监督宣传理念主导下的灾害报道,轰轰烈烈地建构主旋律——歌颂党和政府抗灾救灾的丰功伟绩。传媒以主旋律为标准选择和报道事实,缺少对灾害事件反思和对权力的监督——或者说,有反思有监督,但是声音比较微弱甚至被湮没,灾害报道为传媒管理者服务,是典型的传者本位。在传播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理念支配下的灾害报道是低效或无效的。事实理念主导下的灾害报道,及时客观地呈现灾害事实(抗灾救灾行为是灾害事实的一个方面),传媒以新闻价值(有时有宣传价值)为标准选择事实,用专业的方法呈现事实、发表评论,政府和公众能够根据传媒提供的信息改善抗灾救灾工作,有效地规避灾害。这种理念支配下的灾害报道是有效传播。2005年美国新奥尔良地区发生了卡特里纳飓风,CNN的记者在一篇报道中客观描述了难民临时收容所——新奥尔良体育场内两万五千多名难民的艰难处境:体育馆里充满了大小便的难闻气味,难民们因缺水缺食品而忍饥挨饿,一些害群之马趁火打劫,犯下强奸和抢劫的罪行,记者甚至把当时的这座体育馆比作人间地狱。媒体的报导引起了政府的注意,联邦紧急救援管理署立即布置救援工作,大量饮用水、冰袋、食品、帐篷、宿营车迅速送往灾区,美国军队协助政府把难民分散转移到附近几个州,民间的非政府组织也积极安置灾民,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而在中国,类似的报道常常被视为“添乱”、“抹黑”而遭封杀或批评。当今社会已经步入高风险和高危机并存在的时代,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波及范围、强度及破坏力也越来越大,天灾的背后常常是人祸。当前,风险的应对、灾害的规避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管理者对灾害报道的功能应当重新认识和定位,让媒体继续用宣传理念主导灾害报道是不负责任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孙发友教授提出了灾害报道的“规避”理念。笔者认为,“规避”即防止或避免,是指社会人员(包括政府、公众等)基于对灾害的认识而采取的应对灾害的办法。灾害事件是灾害报道的对象,灾害报道可以呈现社会公众对灾害的规避意识和行为,却无法“规避”灾害,传媒通过报道灾害事实给社会公众提供真实、全面的有用信息,帮助公众规避灾害,灾害报道的理念是“事实”而不是“规避”。“规避”不是灾害报道的理念,当然不等于传媒在预防灾害的工作中不承担责任。当前,防灾减灾已经成为很多国家政府部门的一项常规工作,是一个以政府为核心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政府、传媒、公众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们有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