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民工荒现象分析_第1页
劳动经济学民工荒现象分析_第2页
劳动经济学民工荒现象分析_第3页
劳动经济学民工荒现象分析_第4页
劳动经济学民工荒现象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工荒”现象分析劳动经济学之——Page1Page1何为“民工‘?何为“民工荒”?“民工荒”的微观原因分析应对“民工荒”的建议“民工荒”的宏观原因分析目录4123©******Co.,Ltd.Page2何为“民工”?

民工:指身为中国大陆特有的农业户口身份的工人;指从农村进入城市,依靠替雇主工作为谋生手段,但不具备非农业户口的社会群体。由于中国大陆至今未废止的户籍制度的存在,直至2005年,这一群体基本上没有工会组织、几乎没有任何权益保障,更不能享受因为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福利,“农民工”成为这一制度之下特殊群体,也往往是城市被雇佣者中劳动条件最差、工作环境最苦、收入最低的群体;同时也是中国产业工人中人数最大的群体。

既然要了解“民工荒”,那肯定要先了解什么是“民工”。©******Co.,Ltd.Page3何为“民工荒”?“民工荒”是指民工短缺现象。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南方一些主要城市,并尤其在春节时期尤为明显。“民工荒”既包括“普工荒”,也包括“技工荒”,但无论哪种类型,其所反映出“荒”的特征都可以概括为一种结构性短缺。©******Co.,Ltd.Page4“民工荒”的微观原因分析农民工主体的变化

根据调查显示:2006年,全国农民工16至30岁的占61%,农民工平均年龄为28.6岁,我们称这些农民工为“新一代农民工”,称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工为“老一代农民工”。由于出生在不同年代,两代农民工相比在思想观念,文化素质,工作目标,价值标准以及人生态度等各方面上都存在着明显差别。1©******Co.,Ltd.Page5“民工荒”的微观原因分析个人劳动力供给2©******Co.,Ltd.Page6“民工荒”的微观原因分析2

老一代农民工外出打工普遍将谋生活、赚钱作为第一目标,所以除必要的生存时间和金钱之外,自己额外的个人享受很少。对于新一代农民工而言,赚钱糊口并不是他们唯一的目的,更多是对城市生活的向往,为了追求物质和精神享受,其外出动机具有经济型和生活型并存的特点。因此与老一代农民工的无差异曲线U1相比,新一代农民工的无差异曲线U2是一条比较陡峭的凸向原点的曲线,与收入相比,他们更加重视闲暇。(1)劳动者对收入和闲暇的偏好,对个人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个人劳动力供给©******Co.,Ltd.Page7“民工荒”的微观原因分析2

工资水平低,而物价上涨幅度大,农民工的实际收入下降。由于工资水平提高幅度较小,假设保持不变,为W。考虑到物价的因素,用W/P表示实际工资率。P1为以前的物价水平,P2为现在的物价水平,由于P1<P2,所以W/P1>W/P2,也就是实际的工资率下降,即预算线AC旋转到AB。当工资率为W,物价水平为P1时,老一代农民工的劳动力供给为hA;当物价上涨为P2时,农民工的劳动力供给减少为hB。(2)工资率的变动对个人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个人劳动力供给©******Co.,Ltd.Page8“民工荒”的微观原因分析2

老一代农民工家庭负担比较沉重所以除必要的生存时间和金钱之外,自己额外的个人享受很少。在工资率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作用也很小。因此。老一代农民工的效用曲线是比较平坦的凸向原点的曲线。新一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提高,对于工作也保持较高的期望值。而且更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效用曲线是一条比较陡峭的凸向原点的曲线。(3)工作环境差,农民工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劳动力供给方预期反差大。个人劳动力供给©******Co.,Ltd.Page10“民工荒”的微观原因分析2(4)政策刺激,农民工收入增加,部分民工转向农业。

由于农民收入增加,相同收入水平下民工在城市与农村获得的效用不同。因此同样的劳动时间需要有更多的报酬,才会吸引劳动者放弃闲暇时间去从事社会劳动。个人劳动力供给©******Co.,Ltd.Page9“民工荒”的微观原因分析2个人劳动力供给12©******Co.,Ltd.Page111234其它地区的发展人口规模和自然结构需求信息不对称经济结构的转变“民工荒”的宏观原因分析©******Co.,Ltd.Page12“民工荒”的宏观原因分析人口规模和自然结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劳动力供应速度下降许多,这较大的减少了全国范围内农民工的供应量。中国将进入退休高潮,每年将有众多的劳动力退出劳动力市场,中国每年加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口数量将逐渐减少,将出现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口数量大于进入劳动力市场人口数量的新局面。中国劳动力人口数量将达到历史顶峰。这意味着民工荒在局部地区将流行起来。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农民工劳动力供需曲线图1©******Co.,Ltd.Page13“民工荒”的宏观原因分析经济结构的转变珠三角地区一直以来接纳全国近1/3的农民工,但近年来,特别是经济危机导致外需严重下降之后,珠三角等经济区正加紧从外需经济向内需转型,从中低端产品向高精类产品转型。众所周知,在企业转型的时期会出现企业职工的结构性失业,以前的生产技能不能满足现在的要求,使得企业招工要求被迫的改变,而相应的拥有类似技能的职工相对贫乏,照成双向失业的现象,造成转型过程中的结构性短缺。2©******Co.,Ltd.Page14“民工荒”的宏观原因分析其它地区的发展内地的经济发展,为农民工提供了当地就业的机会。近年来,许多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在省内或市内就能够找到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因此,沿海的吸引力逐渐减弱,不仅外出打工者减少,更有不少农民工回流家乡的趋势出现,对每年进入沿海地区的农民工在数量上起到了分流作用。3©******Co.,Ltd.Page15“民工荒”的宏观原因分析需求信息不对称目前我国劳动力用工市场不成熟、不规范,劳务中介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表现在劳务中介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肯定,在农民工与用工方之间没有起到应有的桥梁作用。当宏观经济出现波动影响到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化时,劳动力市场无法及时、准确地传递这种信息,致使农民工的供给不能及时满足企业的需求。4©******Co.,Ltd.Page16应对“民工荒”的建议1.加快东部地区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及产业转移

由于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生产与生活成本日渐增高,与中西部地区相比,越来越不具有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及低端制造业的比较优势。随着中西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其相对于东部地区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优势益发明显。对于东部地区来说向中西部进行产业转移,进行产业升级已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对于企业来说,或者进行技术创新,以更多的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力,或者向中西部迁移也是不可回避的选择。本轮“民工荒”的出现某种程度上就与部分企业提前进行产业迁移从而造成中西部地区吸收劳动力的数量增加有关。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相关调查:对企业调查中,中西部地区用工需求明显增长,平均每个企业计划新招工人数为61人,比2008年同期调查高出16个百分点。对务工人员调查中,准备外出务工人员中打算去东部地区的占72%,在中西部的占29%,后者比往年增加了7个百分点。©******Co.,Ltd.Page17应对“民工荒”的建议2.加快城市化进程,逐步解决农民工身份问题

我国特有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使农民工难以真正融入城市,面临享受社会保障及受教育等方面的不平等待遇。只有通过城市进程,才能使农民工真正得以完成身份的转变,从农民和农民工变成市民和工人,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事实上从2004年发生首次“民工荒”起,一些地区开始认识到改善农民工务工环境的重要性。上海于2004年7月1日《行政许可法》开始实施当日,就取消了对外来人口就业证的限制。从今年1月1日起,在广东实行10年之久且备受争议的“暂住证”制度正式废止,从“管理”转为“服务”,受惠外来人口达3000万,并赋予持“居住证”的人们多项权益和社会福利。©******Co.,Ltd.Page18应对“民工荒”的建议3.强化政府组织的外出务工形式,加强沟通(信息的缺乏)

应该承认即使是信息社会的今天,信息不畅仍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大问题。从短期来说,解决农民工短缺问题,更多的可能要靠劳务输入地与输出地双方政府的及时沟通,强化信息交流,健全联系机制。同时,通过政府组织的劳务输出,可以更有针对性,避免农民工的盲目流动,降低农民工的就业成本。在双方政府的参与下,也可以更大程度保障农民工的利益。©******Co.,Ltd.Page19应对“民工荒”的建议4.提高农民工待遇,以待遇留人

工资待遇低、生活条件差是缺工企业的普通特点。用工企业要改变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的观念,科学规划用工需求,促进企业用工的合理流动,避免大进大出式的用工格局,降低寻找及培训工人的成本。另一方面要关心职工生活,合理提高物质待遇,改善生活条件以吸引农民工。同时还要考虑“新生代农民工”的多层次需要,以职业发展及个人能力的提高机会留住农民工,真正做到“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