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教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教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教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教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教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教学重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更迭过程,对察举制及科举制的评价。教学难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新课导入】: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与管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人类政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秦汉以来,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始终围绕着君主专制的加强、中央集权的强化而不断变化,是巩固王朝统治、强化专制的一种手段,更体现出中国古人在国家制度创新与社会治理方面的卓越智慧。设问: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具体的更迭过程是什么?是如何体现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服务的?讲述:本课分为两大部分,一是选拔,二是管理(考核和监察治吏),选拔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进入官僚系统。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1.西周至春秋:世官制(1)标准:血缘(2)结果:贵族世代垄断高官、重血缘、轻才能,阶级固化,阻碍社会进步讲述:注意:世官制≠世卿世禄制世官制即贵族世代为官的制度,就其所任而言,世官制并不等于世职(不能世袭父亲的官位,但可以当官),并不局限于某家族担任某一固定官职。世卿世禄制是爵位和禄田的世袭制度,父死子继,世代相袭。设问:秦朝之后,官僚政治取代了以血缘宗亲为纽带的贵族政治。世官制是否还有体现?引导学生回顾《中外历史纲要上》与本课相对应的知识,同时说明世官制在后世以土司制、恩荫制等形式,还是有所体现的。讲述:秦朝之后实行官僚政治,但世官制并没有就此消失,一方面在后代的少数民族控制地区或王朝有出现,另一方面通过“恩荫制”(官僚子弟凭借先人之功绩循例而仕的一种选官制度)的形式遗存下来。2.春秋战国时期:荐举(毛遂自荐、鲍叔牙举荐管仲)、军功爵制、客卿制等(1)背景:尚贤思想兴起,各国争霸图强。(2)标准:才能或军功、道德(3)方式: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讲述:此时这种选官方式还是临时的,缺乏制度化。打击贵族特权,促进阶层流动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1)途径: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2)结果:形成了思想文化上的专制,造成了严重的倒退。讲述:先秦法家主张的专以国家政策、法令为教育内容的制度。“百姓”和“一般官吏”都向“法官、法吏”学习法律,加强普法教育;“法吏”也担负起宣讲法律、执行君王旨意的使命。以吏为师中的“吏”不是指所有的官吏,而是专指法官、法吏。国家机器的运转靠具有法律知识的人,因为“法”是固定的,所以官吏不需要多么有才能,只要他懂法律知识就行,依据法律知识做事情,天下就会运转,从而提升法律的社会地位;实质师摒弃诸子学说,专任法家思想,造成文化专制或暴政,缺少弹性(百家争鸣)。4.汉朝:察举制(1)标准:①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②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方式:先考察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讲述:自下而上选拔,选官的权力到了地方手中,分为常科、特科、,标准、形式多样。察举有固定的时间、地域、名额规定。这样,察举制成为一种较荐举制更为健全完善的官员选拔制度,适应了汉武帝时代加强大一统国家中央集权的需要,保障了官员的来源渠道,也成为此后汉朝官员选拔制度的主体。当然,后来察举制也不断变化,如东汉时有了年龄限制、考试科目规定等,形式上更加健全。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系统完整的选官制度是从两汉的察举制度开始的。(3)评价: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扩大统治基础(潜在的成为国家机构官员的群体,西周——贵族)讲述:二十四孝的故事,卧冰求鲤、埋儿奉母等等极端的故事,后期出现任人唯亲、唯势,被豪强大族把持。【过渡】“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能力、道德这些是很主观的,没办法评判。至魏晋时期开始逐渐改变选官方式。5.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1)背景: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讲述:东汉末年农民起义不断,社会秩序混乱,百姓流离失所,察举制度失去社会基础,事实上难以实行;曹魏政权需要一套自己的班子,新政权选拔人才的需要;门阀士族势力庞大,满足汉末兴起的豪强大族在政治上的要求。因此,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的主要官员选拔制度,也是维护门阀士族政治利益的工具。(2)推行:220年,魏王曹丕正式推行。(3)内容:①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选官从地方收归中央,在一定意义上加强了中央集权)②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平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状”。③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4)评价:①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②后来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中正选人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讲述:中正官会根据人才资质,给出评语,定等级,这个等级叫乡品,决定了你在中央任官的起始等级。但由于这个制度的本质是与汉末以来大族妥协的结果,代表了世家大族的利益,中正在品评人物上逐渐只重士人的家世,而不重德才。九品中正制遂成为维护门阀士族政治利益的工具。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制度一旦固化就必然走向反面。门阀士族子弟凭借门第高贵,“平流进取,坐至公卿”,根本不需要任何努力,中正对人物的品评也流于形式。门阀士族虽出身高贵,但只知道崇尚清谈,毫无实际行政能力,致使国家必须要起用寒门庶族管理要务。南北朝后期,寒门庶族地主阶层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推动了官员选拔制度的改革。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杨坚顺应社会发展变化,下令废除了延续近400年的九品中正制,代之以科举制。6.隋唐两宋时期:科举制(1)背景: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2)标准:分科考试选拔人才(3)内容:①常科: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②制举: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③铨选: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资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讲述:取得做官的资格不一定就能做官,唐朝规定还需吏部选拔,标准身、言、书、判。但此时科举制并没有立即推翻门阀士族,通过科举进入官场的人才还十分有限,恩荫制仍在延续,甚至能考科举的人还是这些士族子弟。隋唐科举制管理形式不严(不糊名),录取人数较少,与社会身份相关(罪犯、商人子弟没有资格)。考生与考官并不回避,士子往往事先向考官呈送诗文,趋附巴结,求取赏识,甚至出现泄漏试题、冒名顶替等科场舞弊现象。从官员总数看,非科举入仕者仍占很高比例,科举取士并未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上述状况直至宋代方有明显改观。发展:两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讲述:完善的表现:“取士不问家世”,严查荐举,严管官僚世家子弟的考试。②严格考试制度,“锁院”“糊名”“誊录”等,保障考试的公平性。③考试程序和内容有了明显的变革。南北分卷制度、殿试制度、以经义取代诗赋,注重真才实学。7.元朝(1)官员选拔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血缘、军功)(2)随着上层统治者汉文化素养的提高,1313年宣布次年开考,恢复科举制,但时断时续。(3)元朝科举录取人数不多,科举出身的官员比例也不高。(等级色彩、“四书”试人:《大学》《论语》《中庸》《孟子》)8.明清时期(1)形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2)生源:主要是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等。(3)内容:从四书五经中命题。讲述:插入视频,介绍三级考试流程,秀才一级就可以取得一些特权,比如免税、免跪拜、上堂不能用刑等。考试内容与形式都有了变化,八股取士,后期思想僵化,维新变法改革。【课堂探究】结合材料谈谈科举制的影响社会整合功能 打破了特权垄断,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推动儒学发展 推动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升行政效率 保证了行政人员的来源和文化素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推动世界文明 对东亚国家和西方文官制度产生深远影响重才轻德 过于侧重学问标准,忽视对品德的考察官本位思想 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影响深远禁锢思想 强化儒家正统地位,禁锢人们思想,抑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强化控制 是统治者控制读书人,维护统治的手段小结:表格总结秦至明清选官制度,总结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范围:贵族——平民标准:家世、门第——才能、学识方式:地方推荐——中央选拔、中央考试原则:制度化、公平、公正、客观化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制度秦汉时期考核办法主要是上计制,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名词解释:上计制战国秦汉时期地方官年终向中央汇报的制度。中央的重要官吏和地方的首长,每年要把自己管辖地区的户口、垦田、赋税等预算数字写在木券上,上报国君,并把木券剖分为二,国君持右券,臣下持左券。到年终,国君根据右券亲自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升降赏罚。上计制度的建立意味着中央对地方财政控制的加强。讲述:将“计簿”上报中央,所以称“上计”2.隋唐两宋时期(1)变化:隋唐官员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2)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员向中央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3)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分为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讲述:唐朝考察官员的标准称四善(品德:德、慎、公、勤)二十七最(才能)唐代的考课制度有三大主要特点: 一是覆盖广泛,把所有的官与吏均纳入考课范围; 二是等级与标准明确、客观,便于执行; 三是制度严密,既有专门负责此事的机构,又有明确的考课时限,既有校考使,又有监校使,相互制约、相互监督。(4)宋朝: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讲述:宋代定期勘验官员以定升迁的制度称为“磨勘”,由审官院考核京官,考课院考核地方官。南宋在御史台设考课司,共掌考核,标准:“四善四最”。比较重视资历两院三级考课制度:两院(审官院、考课院),优、中、下3.明清时期(1)明朝:名称 考核时间 目的或结果考满 官员任现职满三年称“初考”,满六年称“再考”,满九年称“通考”。 考核结果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讲述:更看重官员的才能考察 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 重点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2)清朝:实行考课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讲述:清朝吸收了明朝后期考核制度松散、官吏贪墨成风的教训,在考核标准上偏重于惩办腐朽。其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官员。大计是对地方总督、巡抚及其下属官吏的考绩。总结:总趋势:从以道德或功绩为主的单一的考核标准发展为道德、才能与功绩相结合的考核标准。讲述:考核制度的作用,一定程度监督作用,提升官员素养,推动吏治清明和行政效率的提高,社会秩序良性发展。局限性:本质上是维护君主专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等现象。三、中国古代官员的监察制度1.秦朝:中央:御史大夫地方:监御史讲述:秦朝的中央监察机构是御史府,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朝廷百官。在各郡派驻一名御史,称“监郡御史”,这标着这我国古代地方监察制度的正式确立。汉朝中央:御史大夫地方:刺史(刺史秩位不高,但是出刺时可以监察二千石的地方官僚,也可以监督诸王。刺史的职权虽重,却不直接处理地方行政事务。)讲述:汉承秦制,在中央仍设置御史大夫。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郡国的监察,于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分全国为十三个监察区,置十三州部刺史。前期对于防止地方分裂割据,加强中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巩固国家统一起到了积极作用。后期刺史改称州牧、太守,职权进一步扩大,拥有地方军政大权。变成了割据势力,严重威胁了中央集权,导致国家分裂。3.隋唐时期中央: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地方:唐太宗将全国划分十道监察区(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玄宗时增为十五道,每道派监察御史一人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威慑地方。)4.宋代中央: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台谏合一讲述:宋代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御史拥有了议事权,谏官拥有了监察权,本来是对皇帝提建议的官员现在转而拥有对百官的监察权,加强了君主专制。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设四监司、通判讲述: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四监司互不统属,同时在州一级设通判,知州的命令必须通判附属才能生效,以牵制知州权力,从而加强中央集权。5.元代中央:御史台地方:行御史台,肃政访廉司6.明代中央:都察院监察御史、六科给事中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朝罢谏官,设六科给事中,正七品,以监察六部。都察院名义上是最高的监察机构,但管不了六科,六科“俱系近侍官员,与内外衙门并无行移”,直接对皇帝负责。工作中,六科给事中与都察院的监察御史有不同意见,则“上疏互驳,皆控御前”,由皇帝做裁决。——《关于明朝监察系统的若干整理》厂卫制度:锦衣卫、东厂和西厂是特务机构,合称"厂卫"。该机构反映了明代君主个人独裁统治的特色。这类机构多由宦官直接掌管,对各级官员有强烈牵制作用。地方:督抚、十三道巡按御史、各省设提刑按察司7.清代中央:六科并入都察院,都察院监察百官地方: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